CN104880812A - 内对焦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内对焦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0812A
CN104880812A CN201410753492.1A CN201410753492A CN104880812A CN 104880812 A CN104880812 A CN 104880812A CN 201410753492 A CN201410753492 A CN 201410753492A CN 104880812 A CN104880812 A CN 104880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focusing
style camera
camera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534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0812B (zh
Inventor
坂井隆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m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m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m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mr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80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0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0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0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6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6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fixed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02B15/1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fixed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对焦式镜头,实现整体长度以及口径的小型化,并具备高的成像性能。该内对焦式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G1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G12)、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G13)而构成。通过使第2透镜群(G12)沿光轴移动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对焦。并且,通过满足给定的条件,能实现适于具备动态图像摄影功能的小型相机的小型、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Description

内对焦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背景技术
过去,特别是单反相机用镜头等,为了相对于焦距确保长的法兰距(flange focus),多采用在光学***后方配置正透镜群而使得后焦距的确保变得容易的构成。但是,近年来,由于相机机身的小型化的进展、数码相机的普及,不需要确保长的法兰距的情况也在不断增加。
另外,在数码相机中,由于能进行动态图像摄影,因此期望与动态图像摄影对应的高速的自动对焦处理。自动对焦首先使一部分透镜群(对焦群)向光轴方向高速振动(摆动),做出非合焦状态→合焦状态→非合焦状态。然后,从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检测部分图像区域的特定的频带的信号分量,并求取成为合焦状态的对焦群的最佳位置,使对焦群移动到该最佳位置。特别在动态图像摄影中,要求在高速下连续反复进行这一系列的动作。并且,为了执行摆动,为了能高速驱动对焦群,对焦群要求使极力口径较小并且重量轻。
为了应对相关的要求,提出能充分应对动态图像摄影的内对焦式镜头(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97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内对焦式镜头由于以35mm胶片相机换算而具有中望远的焦距,在内部具备小型、重量轻的对焦群,因此能执行良好的摆动。
于是,过去,在接受光学像并将其变换成电的图像信号的摄像传感器中,在片上微透镜等存在用于将入射光有效率取入的限制,期望在镜头侧使射出瞳孔大到某种程度以上来确保向摄像传感器的入射光束的焦阑性。
但是,在近年的摄像传感器中,开口率的提升和片上微透镜的设计自由度进展,在摄影镜头侧要求的射出瞳孔的限制也不断减少。进而还有近来的软件和相机***的进步、提升,即便畸变像差大到某种程度,在过去会很显眼,但也能通过图像处理进行修正。
由此,在现有的摄影镜头中,需要在光学***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正透镜成分来确保焦阑性,但近年变得没有这个必要,即使在光学***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负透镜成分而有针对摄像传感器的光束的倾斜入射,与片上微透镜的瞳孔的失配(mismatch)等所引起的周边减光(遮蔽)也变得不显眼。另外,通过能在光学***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负透镜成分,能期待光学***口径的小型化。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虽然使光学***整体长度变短,但由于在光学***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正透镜成分,因此第3透镜群(最靠近像一侧的透镜)的口径的小型化不充分。为此,难以应对近年来广泛普及的以无反射镜可换镜头相机为首的使得光学***的口径方向的小型化得以发展的相机。另外,为了抑制进行对焦时摆动所引起的像差变动和变倍作用,更优选在光学***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负透镜成分。
进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内对焦式镜头由于以广角化为目的,并未考虑在谋求广角化的基础上还需要的像面弯曲、畸变像差的修正和周边光量的确保这样的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消除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实现整体长度以及口径的小型化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另外,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从广角到标准视角的焦距、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以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由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构成,通过使所述第2透镜群沿光轴移动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对焦,该内对焦式镜头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1)-29.0≤f3/f≤-5.4
其中,f3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3透镜群的焦距,f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光学***整个***的焦距。
根据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能提供实现整体长度以及口径的小型化、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2)0.18≤f1/f≤0.99
其中,f1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1透镜群的焦距。
根据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能提供进-步具有从广角到标准视角的焦距、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3)0.51≤βinf/βmod≤2.07
其中,βinf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群的近轴倍率,βmod表示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群的近轴倍率。
根据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抑制了对焦所引起的视角变动,从而能提升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群由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前方子透镜群、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方子透镜群构成,在所述前方子透镜群与所述后方子透镜群之间形成该第3透镜群中最宽的轴上的空气间隔。
根据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缩小了靠近成像面的透镜的口径,并能良好地修正轴上像差和轴外像差(特别是畸变像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该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4)(R1+R2)/(R1-R2)≤0.0
其中,R1表示所述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物体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R2表示所述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像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
根据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缩小了第3透镜群(最靠近像一侧的透镜)的口径,并良好地修正了轴外的彗形像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5)0.01≤L1s/L≤0.53
其中,L1s表示从所述第1透镜群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到开口光圈为止的轴上距离,L表示光学***整体长度(从最靠物体一侧的透镜面顶点到成像面为止的空气换算光路长度)。
根据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发明,通过在维持成像性能的同时谋求前方透镜直径以及后方透镜直径的缩小,能促进光学***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镜群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构成。
根据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发明,通过谋求对焦群即第2透镜群的小型、轻量化,能提供适于动态图像摄影的内对焦式镜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6)-2.12≤f2/f≤-0.18
其中,f2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群的焦距。
根据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发明,进一步缩短了光学***整体长度,能提升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1~8的任一者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使由除了在最靠物体一侧配置的透镜以外的透镜构成的透镜群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由此来使像移位,该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7)0.15≤(1-βp)×βr≤4.50
其中,βp表示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βr表示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
根据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发明,能提供具备防抖修正功能、小型的内对焦式镜头。特别能抑制防抖修正时的防抖群的移动量以谋求光学***口径的小型化,并提升防抖修正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技术方案5~9的任一者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由单一的玻璃材料构成,该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8)30≤ven
其中,ven表示在所述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相对于e线的阿贝数。
根据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发明,配置在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小型、轻量化变得容易,并且能良好地修正倍率色像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达到了能提供实现整体长度以及口径的小型化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这样的效果。进而起到能提供具有从广角到标准视角的焦距、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这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还适于动态图像摄影的小型的内对焦式镜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构成的沿光轴的截面图。
图2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像差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构成的沿光轴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像差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构成的沿光轴的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像差图。
标号的说明
G11、G21、G31  第1透镜群
G12、G22、G32  第2透镜群
G13、G23、G33  第3透镜群
L111  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
L112、L114、L131、L211、L212、L214、L231、L311、L313、L331  正透镜
L113、L121、L132、L213、L221、L232、L312、L321、L332  负透镜
S  开口光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适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由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构成。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通过使第2透镜群沿光轴移动,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对焦。如此,通过使第2透镜群移动来进行对焦,从而光学***整体长度没有变化,防尘、防音性能得以提高。
另外,通过在最靠物体一侧配置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能缩小被引导向后续的第2透镜群的光束直径。由此,能够使对焦群即第2透镜群的口径较小,从而谋求第2透镜群的轻量化。其结果,能进行高速且静音性高的对焦,在动态图像摄影中有效。另外,由于能使第2透镜群的口径较小,因此对光学***口径的小型化有利。
进而,通过在最靠近像一侧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能提高远摄性并缩短后焦距,能促进光学***的小型化。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还适于能进行动态图像摄影的小型相机的内对焦式镜头、即实现整体长度以及口径的小型化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进而,目的在于提供有从广角到标准视角的焦距的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为此,为了达成相关的目的,除了上述特征以外,还设定以下所示那样的各种条件。
首先,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将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3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3、将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光学***整个***的焦距设为f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1)-29.0≤f3/f≤-5.4
条件式(1)是规定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3透镜群的焦距与光学***整个***的焦距之比的式子。通过满足该条件式(1),优化了第3透镜群的光焦度,不会使成像性能劣化,能够实现光学***的整体长度以及口径的小型化。
若在条件式(1)中低于其下限,则第3透镜群的光焦度变弱。由此,后焦距延长,难以谋求光学***的小型化。另一方面,若在条件式(1)中超出其上限,则第3透镜群的光焦度变强。这种情况下,该光学***整个***中的F数(F-number)成为变大的倾向,不能得到明亮的光学***。为了在该状态下实现明亮的光学***,需要将开口光圈开得较大。但是,由于若将开口光圈开得较大,各像差的产生就会变得显著,因此,为了实现成像性能良好的光学***,不得不增加用于像差修正的透镜片数。特别是需要增加构成第1透镜群的透镜的片数。由于若构成光学***的透镜片数变多,就难以谋求光学***的小型、轻量化,因此不优选。
另外,上述条件式(1)在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时,能期待更优选的效果。
(1a)-26.0≤f3/f≤-5.4
通过满足在该条件式(1a)规定的范围,能实现小型且具备更卓越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进而,上述条件式(1a)若满足如下所示的范围,就能实现更加小型、高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1b)-24.0≤f3/f≤-5.4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将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1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1、将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光学***整个***的焦距设为f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2)0.18≤f1/f≤0.99
条件式(2)是规定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1透镜群的焦距与光学***整个***的焦距之比的式子。通过满足条件式(2),第1透镜群的光焦度成为合适的值,能谋求前方透镜直径的缩小以及光学***整体长度的缩短,并实现广角、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明亮的内对焦式镜头。
若在条件式(2)中低于其下限,则不仅第1透镜群的焦距变短而使得球面像差在修正不足(under)侧成为过大,还会使后续的透镜群的近轴成像倍率变大从而后方透镜直径扩大,关系到光学***的大型化,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若在条件式(2)中超过其上限,则第1透镜群的焦距变长从而光学***整体长度延长,难以谋求光学***的小型化。
另外,上述条件式(2)在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时,能期待更优选的效果。
(2a)0.22≤f1/f≤0.90
通过满足在该条件式(2a)规定的范围,能实现小型、广角、具备更良好的成像性能的明亮的内对焦式镜头。
进而,上述条件式(2a)在满足下面示出的范围时,能实现小型、广角、且更高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2b)0.30≤f1/f≤0.80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将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的近轴倍率设为βinf、将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的近轴倍率设为βmod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3)0.51≤βinf/βmod≤2.07
条件式(3)是规定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和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的近轴横向放大率之比的式子。通过满足条件式(3),即便使对焦群(第2透镜群)工作也能抑制倍率的变化,能抑制对焦时的视角变动。若从以条件式(3)规定的范围偏离,则无法抑制对焦时的视角变动。若在对焦群的移动中发生视角变动,则看起来像在摆动,图像的品质降低。
另外,上述条件式(3)在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时,能期待更优选的效果。
(3a)0.60≤βinf/βmod≤1.80
通过满足在该条件式(3a)规定的范围,能更加抑制对焦时的视角变动。
进而,上述条件式(3a)在满足下面所示的范围时,能使对焦时的视角变动进一步小。
(3b)0.68≤βinf/βmod≤1.60
进而,上述条件式(3b)在满足下面所示的范围时,能使对焦时的视角变动极小。
(3c)0.80≤βinf/βmod≤1.40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由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前方子透镜群、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方子透镜群构成第3透镜群,并在前方子透镜群与后方子透镜群之间形成在第3透镜群中最宽的轴上的空气间隔。
如此,能缩小靠近成像面的镜头口径,并能提升成像性能。即,能通过在第3透镜群的物体侧配置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前方子透镜群,来抑制在以搭载于无反射镜可换镜头相机等的小型相机为目的的短法兰距的光学***的小型化中成为课题的像侧的镜头口径的扩大。进而,通过在前方子透镜群的像侧设置空气间隔地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方子透镜群,能用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前方子透镜群对轴上像差进行修正,并在后方子透镜群良好地修正轴外像差、特别是畸变像差。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优选在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如此,能更加促进第3透镜群(最靠近像一侧的透镜)的口径的小型化,适于近年广泛普及的无反射镜可换镜头相机等的小型相机。
另外,所谓单透镜成分,包括单一的研磨透镜、非球面透镜、复合非球面透镜、接合透镜,不包括具有空气层、相互未粘合的例如正负2片透镜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除了在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以外,在将该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物体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1、将该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像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4)(R1+R2)/(R1-R2)≤0.0
条件式(4)是规定配置在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形状的式子。在满足条件式(4)时,该单透镜成分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变得小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其结果,能进行轴外彗形像差的良好的修正。
另外,上述条件式(4)在在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时,能期待更优选的效果。
(4a)(R1+R2)/(R1-R2)≤-1.0
通过满足在该条件式(4a)规定的范围,能进行轴外彗形像差的更加良好的修正。
进而,上述条件式(4a)在下面所示的范围时,在轴外彗形像差的修正中更加发挥效果。
(4b)-100.00≤(R1+R2)/(R1-R2)≤-1.02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将从第1透镜群的最靠物体一侧面到开口光圈为止的轴上距离设为L1s、将光学***整体长度(从最靠物体一侧的透镜面顶点到成像面为止的空气换算光路长度)设为L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5)0.01≤L1s/L≤0.53
条件式(5)是规定从第1透镜群的最靠物体一侧面到开口光圈为止的轴上距离与光学***整体长度之比的式子。通过满足条件式(5),规定开口光圈相对于光学***整体长度的适当的位置,从而能在维持高的成像性能的同时实现光学***口径的小型化。
若在条件式(5)中低于其下限,则不仅开口光圈过于接近物体侧而使得像侧的镜头口径扩大,还会导致后群中的轴外像差、主要是畸变像差的发生变得显著,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若在条件式(5)中超过其上限,则开口光圈过于接近像侧,这关系到前方透镜的有效直径的扩大,光学***的小型化变得困难。
另外,上述条件式(5)在在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时,能期待更优选的效果。
(5a)0.012≤L1s/L≤0.500
通过满足在该条件式(5a)规定的范围,能在维持高的成像性能的同时实现光学***口径的更加小型化。
进而,上述条件式(5a)在满足下面所示的范围时,能实现光学***口径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5b)0.013≤L1s/L≤0.400
进而,上述条件式(5b)在满足下面所示的范围时,能实现光学***口径的更进一步的小型化。
(5c)0.013≤L1s/L≤0.300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优选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构成第2透镜群。
通过用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构成第2透镜群,能实现对焦群的小型、轻量化,能进行高速的对焦,对动态图像摄影有效。另外,通过谋求对焦群的小型、轻量化,担当对焦群的驱动的致动器等的驱动单元的负载也减少,利于节电化。另外,能促进该驱动单元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将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2、将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光学***整个***的焦距设为f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6)-2.12≤f2/f≤-0.18
条件式(6)是规定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的焦距和光学***整个***的焦距之比的式子。通过满足条件式(6),能实现光学***的小型化并能维持高的成像性(特别对像面弯曲的修正有效)。
若在条件式(6)中低于其下限,则第2透镜群的焦距变长,第2透镜群的负的焦度变得过弱。其结果,对焦时的第2透镜群的移动量增大从而光学***整体长度延长,光学***的小型化变得困难。另一方面,若在条件式(6)超过其上限,则第2透镜群的焦距变短从而第2透镜群的负的焦度变得过强。其结果,伴随对焦时的第2透镜群的移动的像差变动(特别是像面弯曲的变动)、视角变动变得过大,并不优选。
另外,上述条件式(6)在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时,能期待更优选的效果。
(6a)-1.90≤f2/f≤-0.19
通过满足在该条件式(6a)规定的范围,能实现更小型、具备卓越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进而,上述条件式(6a)在满足下面所示的范围时,能实现更小型、高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6b)-1.50≤f2/f≤-0.20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通过使由除了配置在最靠物体一侧的透镜以外的透镜构成的透镜群(防抖群)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来使像移位,进行防抖修正。并且,在将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设为βp、将比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配置得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r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7)0.15≤(1-βp)×βr≤4.50
条件式(7)是规定相对于防抖修正时移动的透镜群的移动量的像的移位比例的式子。通过满足条件式(7),能抑制防抖修正时的防抖群的移动量以谋求光学***口径的小型化,并能提升防抖修正能力。另外,在防抖群中包含配置在最靠近像一侧的透镜的情况下,条件式(7)中的13r的值成为1。
若在条件式(7)中低于其下限,则为了使像移动给定量所需要的向防抖群的垂直方向的移动量增加,从而光学***口径变大,阻碍了光学***的小型化。另一方面,若在条件式(7)中超过其上限,则由于在防抖群稍微移动的情况下像也会较大地移位,因此防抖修正能力劣化。要在该状态下维持高的防抖修正能力的情况下,对防抖修正时的防抖群的控制要求极高的精度。其结果,由于防抖群的驱动装置的构成复杂化,反过来影响镜头构件的制造成本,因而不优选。
另外,防抖群不管由多个透镜构成还是由单透镜构成,防抖修正效果都不会发生改变。在以单透镜构成防抖群时,由于能谋求防抖群的小型、轻量化,因此在光学***整个***的小型、轻量化中有效果。通过谋求防抖群的小型、轻量化,担当驱动防抖群的驱动单元的负载也减少,有利于节电化。另外,若在防抖群采用弱化近轴曲率的焦度的形状的非球面透镜,则能抑制防抖修正时的单边模糊和中心慧差的变动。
另外,上述条件式(7)在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时,能期待更优选的效果。
(7a)0.16≤(1-βp)×βr≤4.30
通过满足在该条件式(7a)规定的范围,能实现小型、具备更卓越的防抖修正能力的内对焦式镜头。
进而,上述条件式(7a)在满足下面所示的范围时,能实现小型、具备极其卓越的防抖修正能力的内对焦式镜头。
(7b)0.16≤(1-βp)×βr≤4.00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优选由单一的玻璃材料构成第3透镜群的在最靠近像一侧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若用单一的玻璃材料、即单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群中的该单透镜成分,则该单透镜成分的光轴方向、径向的小型化变得容易。另外,还能谋求该单透镜成分的轻量化。
并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将第3透镜群的在最靠近像一侧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相对于e线的阿贝数设为ven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8)30≤ven
若在条件式(8)中低于其下限,则倍率色像差成为过修正,难以维持高的成像性能,因此不优选。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将第2透镜群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1、将第2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2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9)0≤(R21+R22)/(R21-R22)
条件式(9)是规定第2透镜群中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的形状和最靠近像一侧的面的形状的式子。通过满足条件式(9),第2透镜群中的最靠近像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最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其结果,能使入射到具有强的焦度的面的光线角度的变化较小,从而抑制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
另外,上述条件式(9)在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时,能期待更优选的效果。
(9a)1≤(R21+R22)/(R21-R22)
通过满足在该条件式(9a)规定的范围,能更加抑制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
进而,上述条件式(9a)在满足下面所示的范围时,能使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极小。
(9b)1≤(R21+R22)/(R21-R22)≤300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若在第1透镜群中配置形成非球面的正透镜,则对球面像差的修正有效果。特别是若在该正透镜形成使近轴曲率的焦度较弱的形状的非球面,则会提升球面像差的修正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若在构成第2透镜群的透镜形成非球面,则对像面弯曲的修正更有效果。特别是若在构成第2透镜群的透镜形成使近轴曲率的焦度较弱的形状的非球面,则更加提升像面弯曲的修正效果,并且抑制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的效果变得更高。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若在构成第3透镜群的透镜形成非球面,则对像面弯曲的修正有效果。特别是若在构成第3透镜群的透镜形成使近轴曲率的焦度较弱的形状的非球面,则会提升像面弯曲的修正效果。
另外,相对于第2透镜群而隔着空气配置在像侧的透镜,优选是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通过将这样的单透镜成分配置在第2透镜群的像侧,能提高第2透镜群的倍率,能减少对焦时的第2透镜群的移动量。其结果,光学***的小型化自不必说,还能进行高速的对焦。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能提供实现整体长度以及口径的小型化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进而,能提供具有从广角到标准视角的焦距的、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并且,能提供具备卓越的防抖修正能力的小型的内对焦式镜头。如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也能容易地搭载可进行动态图像摄影的小型相机的内对焦式镜头。特别通过满足上述各条件式,能实现适于动态图像摄影、更小型、且具有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方式镜头。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实施例。另外,并不通过以下的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构成的沿光轴的截面图。图1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该内对焦式镜头从未图示的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G1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G12、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G13而构成。
第1透镜群G11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L111、规定给定的口径的开口光圈S、正透镜L112、负透镜L113、正透镜L114而构成。正透镜L112和负透镜L113被接合。在正透镜L114的两面形成非球面。
第2透镜群G12由负透镜L121构成。在负透镜L121的两面形成非球面。通过使第2透镜群G12沿光轴从物体侧向像侧移动,能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对焦。
第3透镜群G13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正透镜L131(前方子透镜群)、负透镜L132(后方子透镜群)而构成。在正透镜L131的两面形成非球面。另外,在正透镜L131与负透镜L132之间形成空气间隔。
在实施例1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通过使包含在第1透镜群G11中的正透镜L114、或包含在第3透镜群G13中的正透镜L131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来进行防抖修正。另外,还能使第1透镜群G11的除了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L111以外的全部透镜一体地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来进行防抖修正。
以下示出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相关的各种数值数据。
(镜头数据)
r1=∞
d1=0.6500 ne1=1.51872 ve1=64.00
r2=∞
d2=0.5000
r3=∞(开口光圈)
d3=3.8293
r4=-9.4944
d4=2.8640 ne2=1.83945 ve2=42.47
r5=-5.8201
d5=0.6500 ne3=1.81184 ve3=33.03
r6=-16.1384
d6=0.2000
r7=22.3959(非球面)
d7=3.2615 ne4=1.85639 ve4=39.85
r8=-18.3976(非球面)
d8=D(8)(可变)
r9=19.3324(非球面)
d9=0.6500 ne5=1.82917 ve5=23.86
r10=10.5762(非球面)
d10=D(10)(可变)
r11=-17.1418(非球面)
d11=4.1419 ne6=1.74689 ve6=49.07
r12=-12.0908(非球面)
d12=2.8770
r13=-22.5833
d13=1.0000 ne7=1.83930 ve7=37.09
r14=-77.3086
d14=Bf
圆锥系数(k)以及非球面系数(A4,A6,A8,A10)
(第7面)
k=0,
A4=-4.44632×10-5,A6=-3.60976×10-8
A8=9.18001×10-9,A10=-2.80183×10-11
(第8面)
k=0,
A4=5.44540×10-5,A6=2.72131×10-7
A8=3.22891×10-9,A10=9.43255×10-12
(第9面)
k=0,
A4=-2.70854×10-5,A6=-2.61994×10-6
A8=2.06465×10-8,A10=-1.04244×10-10
(第10面)
k=0,
A4=3.25644×10-5,A6=-3.06186×10-6
A8=-3.22202×10-9,A10=7.42390×10-11
(第11面)
k=0,
A4=1.76311×10-4,A6=1.34885×10-6
A8=-1.04265×10-8,A10=3.35661×10-12
(第12面)
k=0,
A4=1.19215×10-4,A6=5.79903×10-7
A8=2.49765×10-9,A10=-1.46183×10-11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与条件式(1)相关的数值)
f3(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3透镜群G13的焦距)=-400.0000
f3/f=-14.52
(与条件式(2)相关的数值)
f1(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1透镜群G11的焦距)=13.6190
f1/f=0.49
(与条件式(3)相关的数值)
βinf(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12的近轴倍率)=1.87
βmod(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12的近轴倍率)=1.85
βinf/βmod=1.01
(与条件式(4)相关的数值)
R1(负透镜L132的物体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22.5833
R2(负透镜L132的像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77.3086
(R1+R2)/(R1-R2)=-1.83
(与条件式(5)相关的数值)
L1s(从第1透镜群G11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到开口光圈S为止的轴上距离)=1.1500
L(光学***整体长度)=44.1482
L1s/L=0.03
(与条件式(6)相关的数值)
f2(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12的焦距)=-29.1423
f2/f=-1.06
(与条件式(7)相关的数值)
·使移动的透镜群(防抖群)为第1透镜群G11的正透镜L114的情况下
βp(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0.33
βr(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2.02
(1-βp)×βr=2.69
·使移动的透镜群(防抖群)为第3透镜群G13的正透镜L131的情况下
βp(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0.76
βr(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1.43
(1-βp)×βr=0.35
·使移动的透镜群(防抖群)为第1透镜群G11的除了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L111以外的全部透镜的情况下
βp(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0
βr(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1
(1-βp)×βr=1
(与条件式(8)相关的数值)
ven(负透镜L132的相对于e线的阿贝数)=37.09
(与条件式(9)相关的数值)
R21(负透镜L121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19.3324
R22(负透镜L121的最靠近像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10.5762
(R21+R22)/(R21-R22)=3.42
图2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像差图。图中,曲线表征相当于e线(λ=546.074nm)的波长的像差。另外,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征针对弧矢像面、子午像面的像差。
[实施例2]
图3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构成的沿光轴的截面图。图3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该内对焦式镜头从未图示的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G2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G22、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G23而构成。
第1透镜群G21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正透镜L211、规定给定的口径的开口光圈S、正透镜L212、负透镜L213、和正透镜L214而构成。正透镜L212和负透镜L213被接合。在正透镜L214的两面形成非球面。
第2透镜群G22由负透镜L221构成。在负透镜L221的两面形成非球面。通过使第2透镜群G22沿光轴从物体侧向像侧移动,能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对焦。
第3透镜群G23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正透镜L231(前方子透镜群)、和负透镜L232(后方子透镜群)而构成。在正透镜L231的两面形成非球面。另外,在正透镜L231与负透镜L232之间形成空气间隔。
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通过使包含在第1透镜群G21中的正透镜L214、或包含在第3透镜群G23中的正透镜L231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来进行防抖修正。
以下示出与实施例2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相关的各种数值数据。
(镜头数据)
r1=17.9780
d1=3.1723 ne1=1.49845 ve1=81.21
r2=-179.8468
d2=0.5000
r3=∞(开口光圈)
d3=3.7714
r4=-24.8117
d4=1.6114 ne2=1.49845 ve2=81.21
r5=-17.9439
d5=0.6500 ne3=1.73432 ve3=28.10
r6=47.4504
d6=0.6736
r7=28.5683(非球面)
d7=2.9298 ne4=1.88765 ve4=36.97
r8=-23.6412(非球面)
d8=D(8)(可变)
r9=38.5730(非球面)
d9=0.6500 ne5=1.62518 ve5=57.96
r10=12.3652(非球面)
d10=D(10)(可变)
r11=-19.3415(非球面)
d11=1.4124 ne6=2.00912 ve6=28.91
r12=-17.3396(非球面)
d12=8.4378
r13=-13.9954
d13=1.0000 ne7=1.58481 ve7=40.61
r14=-20.2884
d14=Bf
圆锥系数(k)以及非球面系数(A4,A6,A8,A10)
(第7面)
k=0,
A4=-5.31140×10-5,A6=1.77167×10-8
A8=-2.98858×10-10,A10=2.27493×10-11
(第8面)
k=0,
A4=3.94940×10-6,A6=-5.26041×10-8
A8=-8.87342×10-11,A10=1.87394×10-11
(第9面)
k=0,
A4=7.42096×10-6,A6=-1.53328×10-8
A8=1.49734×10-8,A10=-4.71441×10-11
(第10面)
k=0,
A4=1.80928×10-5,A6=-1.60282×10-6
A8=6.53719×10-9,A10=3.47436×10-12
(第11面)
k=0,
A4=1.40765×10-4,A6=4.99455×10-7
A8=-1.94373×10-9,A10=-9.37987×10-12
(第12面)
k=0,
A4=1.04350×10-4,A6=3.22665×10-7
A8=6.06200×10-10,A10=-1.72843×10-11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0124]
(与条件式(1)相关的数值)
f3(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3透镜群G23的焦距)=-263.2280
f3/f=-5.43
(与条件式(2)相关的数值)
f1(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1透镜群G21的焦距)=22.0829
f1/f=0.46
(与条件式(3)相关的数值)
βinf(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22的近轴倍率)=2.09
13mod(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22的近轴倍率)=2.02
βinf/βmod=1.04
(与条件式(4)相关的数值)
R1(负透镜L232的物体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13.9954
R2(负透镜L232的像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20.2884
(R1+R2)/(R1-R2)=-5.45
(与条件式(5)相关的数值)
L1s(从第1透镜群G21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到开口光圈S为止的轴上距离)=3.6723
L(光学***整体长度)=49.1482
L1s/L=0.07
(与条件式(6)相关的数值)
f2(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22的焦距)=-29.3910
f2/f=-0.61
(与条件式(7)相关的数值)
·使移动的透镜群(防抖群)为第1透镜群G21的正透镜L214的情况下
βp(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0.19
βr(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2.20
(1-βp)×βr=2.62
·使移动的透镜群(防抖群)为第3透镜群G23的正透镜L231的情况下
βp(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0.86
βr(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1.22
(1-βp)×βr=0.17
(与条件式(8)相关的数值)
ven(负透镜L232的相对于e线的阿贝数)=40.61
(与条件式(9)相关的数值)
R21(负透镜L221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38.5730
R22(负透镜L221的最靠近像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12.3652
(R21+R22)/(R21-R22)=1.94
图4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像差图。图中,曲线表征相当于e线(λ=546.074nm)的波长的像差。另外,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征针对弧矢像面、子午像面的像差。
[实施例3]
图5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构成的沿光轴的截面图。图5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该内对焦式镜头从未图示的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G3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G32、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G33而构成。
第1透镜群G31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正透镜L311、规定给定的口径的开口光圈S、负透镜L312、和正透镜L313而构成。在正透镜L313的两面形成非球面。
第2透镜群G32由负透镜L321构成。在负透镜L321的两面形成非球面。第2透镜群G32通过沿光轴从物体侧向像侧移动,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对焦。
第3透镜群G33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正透镜L331(前方子透镜群)、和负透镜L332(后方子透镜群)而构成。在正透镜L331的两面形成非球面。另外,在正透镜L331与负透镜L332间形成空气间隔。
在实施例3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中,通过使包含在第1透镜群G31中的正透镜L313、或包含在第3透镜群G33中的正透镜L331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来进行防抖修正。
以下示出与实施例3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相关的各种数值数据。
(镜头数据)
r1=16.4363
d1=5.5000 ne1=1.49845 ve1=81.21
r2=-300.0000
d2=0.5000
r3=∞(开口光圈)
d3=1.8212
r4=-44.7468
d4=0.7000 ne2=1.72310 ve2=29.27
r5=373.5699
d5=0.8417
r6=20.8910(非球面)
d6=3.3714 ne3=1.49856 ve3=81.16
r7=-33.7365(非球面)
d7=D(7)(可变)
r8=90.3752(非球面)
d8=0.6500 ne4=1.58547 ve4=59.22
r9=11.0161(非球面)
d9=D(9)(可变)
r10=-23.8098(非球面)
d10=1.3706 ne5=1.82917 ve5=23.86
r11=-18.3476(非球面)
d11=7.8919
r12=-13.3351
d12=0.7000 ne6=1.49845 ve6=81.21
r13=-22.5577
d13=Bf
圆锥系数(k)以及非球面系数(A4,A6,A8,A10)
(第6面)
k=0,
A4=-6.66384×10-5,A6=-3.55330×10-7
A8=6.24915×10-10,A10=-8.69024×10-12
(第7面)
k=0,
A4=4.36278×10-6,A6=-1.41704×10-7
A8=-1.53397×10-10,A10=-3.28298×10-12
(第8而)
k=0,
A4=-1.17365×10-5,A6=-9.52960×10-8
A8=5.84886×10-10,A10=-3.14094×10-12
(第9面)
k=0,
A4=-9.90628×10-6,A6=-6.68574×10-7
A8=8.71141×10-9,A10=-6.97618×10-11
(第10面)
k=0,
A4=8.76623×10-5,A6=-4.76558×10-7
A8=1.66193×10-8,A10=-8.96128×10-11
(第11面)
k=0,
A4=5.77887×10-5,A6=-5.30380×10-7
A8=1.24226×10-8,A10=-7.91033×10-11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与条件式(1)相关的数值)
f3(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3透镜群G33的焦距)=-400.0000
f3/f=-6.84
(与条件式(2)相关的数值)
f1(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1透镜群G31的焦距)=21.4980
f1/f=0.37
(与条件式(3)相关的数值)
βinf(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32的近轴倍率)=2.73
βmod(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32的近轴倍率)=2.65
βinf/βmod=1.03
(与条件式(4)相关的数值)
R1(负透镜L332的物体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13.3351
R2(负透镜L332的像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22.5577
(R1+R2)/(R1-R2)=-3.89
(与条件式(5)相关的数值)
L1s(从第1透镜群G31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到开口光圈S为止的轴上距离)=6.0000
L(光学***整体长度)=51.1482
L1s/L=0.12
(与条件式(6)相关的数值)
f2(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第2透镜群G32的焦距)=-21.4928
f2/f=-0.37
(与条件式(7)相关的数值)
·使移动的透镜群(防抖群)为第1透镜群G31的正透镜L313的情况下
βp(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0.37
βr(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2.72
(1-βp)×βr=1.72
·使移动的透镜群(防抖群)为第3透镜群G33的正透镜L331的情况下
βp(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0.76
βr(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1.32
(1-βp)×βr=0.32
(与条件式(8)相关的数值)
ven(针对负透镜L332的相对于e线的阿贝数)=81.21
(与条件式(9)相关的数值)
R21(负透镜L321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90.3752
R22(负透镜L321的最靠近像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11.0161
(R21+R22)/(R21-R22)=1.28
图6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像差图。图中,曲线表征相当于e线(λ=546.074nm)的波长的像差。另外,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征针对弧矢像面、子午像面的像差。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数值数据中,r1、r2、…表示各透镜、光圈面等的曲率半径,d1、d2、…表示各透镜、光圈等的壁厚或它们的面间隔,ne1、ne2、…表示各透镜的相对于e线(λ=546.074nm)的折射率,ve1、ve2、…表示各透镜的相对于e线(λ=587.56nm)的阿贝数。并且,长度的单位全都是“mm”,角度的单位全都是“°”。
另外,上述各非球面形状,在将非球面的深度设为Z、将曲率设为c(1/r)、将距光轴的高度设为h、将圆锥系数设为k、将4次、6次、8次、10次的非球面系数分别设为A4、A6、A8、A10、将光的行进方向设为正时,通过以下所示的式子表征。
[数式1]
Z = c h 2 1 + 1 - ( 1 + k ) c 2 h 2 + A 4 h 4 + A 6 h 6 + A 8 h 8 + A 10 h 10
在上述各实施例示出以35mm胶片相机换算而具有从广角到标准视角的焦距的内对焦式镜头的一例。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对焦式镜头通过谋求对焦群的小型、轻量化,能良好地进行动态图像摄影中不可或缺的高速的自动对焦处理。另外,由于能抑制防抖修正时的防抖群的移动量,因此能抑制光学***口径的扩大。特别通过满足上述各条件式,能实现适于动态图像摄影、小型、广角、且具备高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方式镜头。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对焦式镜头在照片用相机、视频摄像机等的小型的摄像装置中有用,特别最适于动态图像摄影用的摄像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内对焦式镜头,由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构成,通过使所述第2透镜群沿光轴移动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对焦,
所述内对焦式镜头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1)  -29.0≤f3/f≤-5.4
其中,f3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3透镜群的焦距,f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光学***整个***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2)  0.18≤f1/f≤0.99
其中,f1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1透镜群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3)  0.51≤βinf/βmod≤2.07
其中,βinf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群的近轴倍率,βmod表示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群的近轴倍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透镜群由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前方子透镜群、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方子透镜群构成,
在所述前方子透镜群与所述后方子透镜群之间形成在该第3透镜群中最宽的轴上的空气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
所述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4)  (R1+R2)/(R1-R2)≤0.0
其中,R1表示所述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物体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R2表示所述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的像侧空气边界面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5)  0.01≤L1s/L≤0.53
其中,L1s表示从所述第1透镜群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到开口光圈为止的轴上距离,L表示光学***整体长度,该光学***整体长度为从最靠物体一侧的透镜面顶点到成像面为止的空气换算光路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群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6)  -2.12≤f2/f≤-0.18
其中,f2表示无限远物体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群的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使由除了在最靠物体一侧配置的透镜以外的透镜构成的透镜群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由此使像移位,
所述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7)  0.15≤(1-βp)×βr≤4.50
其中,βp表示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横向放大率,βr表示较之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透镜群而配置在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由单一的玻璃材料构成,
所述内对焦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8)30≤ven
其中,ven表示在所述第3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一侧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单透镜成分相对于e线的阿贝数。
CN201410753492.1A 2014-02-28 2014-12-10 内对焦式镜头 Active CN104880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9818A JP6325284B2 (ja) 2014-02-28 2014-02-28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レンズ
JP2014-039818 2014-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0812A true CN104880812A (zh) 2015-09-02
CN104880812B CN104880812B (zh) 2017-07-04

Family

ID=5394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53492.1A Active CN104880812B (zh) 2014-02-28 2014-12-10 内对焦式镜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78305B2 (zh)
JP (1) JP6325284B2 (zh)
CN (1) CN10488081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201A (zh) * 2015-12-14 2016-04-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超薄镜头
CN108427179A (zh) * 2018-02-11 2018-08-2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8627960A (zh) * 2017-03-15 2018-10-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424089A (zh) * 2019-02-27 2021-09-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可更换镜头、图像投影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1815B (zh) 2014-12-30 2016-05-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41539B (zh) 2014-12-30 2016-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34497B (zh) 2014-12-30 2016-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6517563B2 (ja) * 2015-03-30 2019-05-22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レンズ
JP6587052B2 (ja) * 2015-03-30 2019-10-09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レンズ
TWI548895B (zh) 2015-07-03 2016-09-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1981775B1 (ko) * 2017-05-10 2019-05-27 주식회사 삼양옵틱스 렌즈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JP6615160B2 (ja) * 2017-08-07 2019-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TWI617834B (zh) 2017-09-18 2018-03-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影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51565B (zh) 2018-02-22 2019-02-21 Largan Precision Co.,Ltd. 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89748B (zh) 2019-07-19 2020-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2764221B (zh) * 2020-12-31 2024-05-28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3009673B (zh) * 2021-03-12 2023-09-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14755806B (zh) * 2022-06-10 2022-09-02 深圳市雷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光圈长焦镜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9172A (en) * 1993-07-19 1996-11-26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US6084721A (en) * 1997-12-01 2000-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EP1148369A2 (en) * 2000-03-31 2001-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13097212A (ja) * 2011-11-01 2013-05-20 Tamron Co Ltd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望遠レンズ
CN105093505A (zh) * 2014-05-08 2015-11-25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和包括该光学***的图像拾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7704B2 (ja) * 1999-10-20 2010-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カメラ
CN102782553B (zh) * 2010-03-02 2015-04-01 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 内调焦大孔径中望远镜头、摄像光学装置及数码设备
JP2012198505A (ja) * 2011-03-07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5612515B2 (ja) * 2011-03-08 2014-10-22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固定焦点レンズ
JP5822649B2 (ja) * 2011-10-24 2015-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915261B2 (ja) * 2012-02-29 2016-05-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WO2013161995A1 (ja) * 2012-04-27 2015-1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6308786B2 (ja) * 2013-03-13 2018-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9172A (en) * 1993-07-19 1996-11-26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US6084721A (en) * 1997-12-01 2000-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EP1148369A2 (en) * 2000-03-31 2001-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13097212A (ja) * 2011-11-01 2013-05-20 Tamron Co Ltd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望遠レンズ
CN105093505A (zh) * 2014-05-08 2015-11-25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和包括该光学***的图像拾取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201A (zh) * 2015-12-14 2016-04-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超薄镜头
CN105487201B (zh) * 2015-12-14 2018-03-2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超薄镜头
CN108627960A (zh) * 2017-03-15 2018-10-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8627960B (zh) * 2017-03-15 2021-10-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8427179A (zh) * 2018-02-11 2018-08-2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8427179B (zh) * 2018-02-11 2020-09-18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424089A (zh) * 2019-02-27 2021-09-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可更换镜头、图像投影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CN113424089B (zh) * 2019-02-27 2024-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可更换镜头、图像投影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78305B2 (en) 2017-06-13
US20150247989A1 (en) 2015-09-03
CN104880812B (zh) 2017-07-04
JP2015163926A (ja) 2015-09-10
JP6325284B2 (ja)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0812B (zh) 内对焦式镜头
CN107203030B (zh) 光学成像***
CN108279478B (zh) 光学成像***
US7639430B2 (en)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8279480B (zh) 光学成像***
CN104136956B (zh) 变焦光学***和光学装置
CN107765398B (zh) 光学成像***
US5909318A (en) Three-group zoom lens
CN107589520B (zh) 光学成像***
US20090153980A1 (en) Macro lens,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macro lens
US20110317282A1 (en) Imaging lens, optical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ing lens
CN103852861B (zh) 超广角透镜***
JPH05273459A (ja) 近距離補正機能を備えた魚眼レンズ
JP2000009997A (ja) ズームレンズ
CN104181678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JP618879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
JPH02244110A (ja) ズームレンズ
CN212379645U (zh) 光学成像***
JPH06201988A (ja) 大口径比内焦望遠レンズ
CN105308491A (zh) 单焦点透镜***
CN103744170A (zh) 广角变焦镜头
JPH04253017A (ja) ズームレンズ
JPH01252915A (ja) コンパクトな高変倍率ズームレンズ系
CN211506002U (zh) 光学成像***
CN103163635B (zh) 摄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