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6746B -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6746B
CN104866746B CN201410063103.2A CN201410063103A CN104866746B CN 104866746 B CN104866746 B CN 104866746B CN 201410063103 A CN201410063103 A CN 201410063103A CN 104866746 B CN104866746 B CN 104866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haracteristic value
trigger ope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31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6746A (zh
Inventor
孙子砚
王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631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6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6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6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6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6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触发操作;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第二信息与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以,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信息分享的针对性,方便用户在海量信息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且能够有效保障信息安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经常用来分享多媒体文件、文本文件等信息,当多个电子设备连接进行信息共享时,用户难以在分享的海量的信息中找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并且,多个电子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时,对于如何保证信息安全,以保护用户隐私,相关技术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进行海量信息共享时,用户无法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的问题;并且,能够保证信息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根据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以,
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根据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以
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根据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接收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触发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触发所述显示单元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生物特征匹配的方式,在第二信息中确定与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第三信息,提高了信息分享的针对性,方便用户在海量信息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尤其适用于多用户、海量信息分享的场景,并且,能够避免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与第一生物特征不匹配的信息,有效保障第一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所述通信信道的类型包括:基于不可见光(例如红外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无线相容性认证(WiFi,Wireless Fidelity)或无线相容性认证直连(WiFi-Direct,Wireless Fidelity Direct)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有线数据连接、例如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蓝牙(Bluetooth)、紫蜂(Zigbe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类型包括:手势触发、语音触发;其中,所述手势包括触控手势和晃动手势;所述触控手势是指对支持触控操作的显示单元的操作;所述晃动手势是指对具有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等位姿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所实施的操作。
步骤102,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以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晃动手势为例,当预设直线形式的往复晃动手势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时,电子设备利用传感单元检测到自身发生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时,则响应第一触发操作;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采用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
步骤103,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
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包括特征的至少一种:面部特征、虹膜特征、视网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和手型特征;相应地,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由具有相应特征采集能力的模块实现;由于人类生理的特性,上述第一特征值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第一特征值和电子设备用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第二信息与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所对应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所述第三信息为所述第二信息中的特定信息,所述特定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与所述第一特征值相同;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信息与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可以存储于第一电子设备本地,也可以存储于第一电子设备具有通信信道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中。
步骤105,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可以在步骤105之前的任一步骤中建立,例如,当所述通信信道基于蓝牙连接时,第一电子设备周期性检测有效蓝牙通信范围内的第二电子设备,以建立通信信道;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触发操作时,检测有效蓝牙通信范围内的第二电子设备,以建立通信信道。
下面再结合分享照片的场景对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实现技术效果
第一用户通过晃动第一电子设备,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将自身存储的照片中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进行分享。
实现过程
步骤1)当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在直线方向上晃动时,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直线形式的往复运动(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
步骤2)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晃动手势,控制自身的摄像头(对应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对应第一信息),解析采集到的面部图像,得到面部特征值(对应第一特征值)。
步骤3)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存储的每张照片(第二信息)与每张照片中的面部特征值(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特征值对应的照片(第三信息)。
步骤4)第一电子设备通过通信信道发送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至第二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晃动手势之前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也可以在需要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照片时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生物特征匹配的方式,在第二信息中确定与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第三信息,提高了信息分享的针对性,方便用户在海量信息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尤其适用于多用户、海量信息分享的场景,并且,能够避免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与第一生物特征不匹配的信息,有效保障第一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支持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所述第二采集单元支持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对应的信息即第二信息;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和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种:面部特征、虹膜特征、视网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和手型特征;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可以采用以上特征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可以采用与第一生物特征不同的生物特征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当所述第一生物特征采用面部特征时,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可以采用指纹特征;相应地,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可由具有相应特征采集能力的模块实现;由于人类生理的特性,上述第一特征值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第一特征值和电子设备用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二特征值和电子设备用户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述通信信道的类型包括:基于不可见光(例如红外线)的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IP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WiFi或WiFi-Direct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有线数据连接、例如USB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Bluetooth、Zigbe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PSTN、3GPP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检测第一信号。
步骤202,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五信息。
所述第五信息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的信息,例如,当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支持蓝牙连接时,所述第五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蓝牙设备名称、以及蓝牙配对码。
步骤203,根据所述第五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步骤204,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类型包括:手势触发、语音触发;其中,所述手势包括触控手势和晃动手势;所述触控手势是指对支持触控操作的显示单元的操作;所述晃动手势是指对具有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等位姿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所实施的操作。
步骤205,控制所述传感单元获取第一参数。
当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手势触发的操作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特征参数,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速度;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轨迹;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向;
当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为语音触发的操作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语音特征参数。
步骤206,将所述第一参数与预设第一参数匹配,如果匹配,则执行步骤207;否则,返回步骤204以继续获取第一触发操作。
步骤205至步骤206为对第一触发操作进行判别的操作,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接收到多种第一触发操作,因此,有必要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所接收的第一触发操作是否为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的操作。
步骤207,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获取第四信息。
以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晃动手势为例,当预设直线形式的往复晃动手势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时,第一电子设备利用传感单元检测到自身发生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时,则响应第一触发操作;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采用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
步骤208,解析所述第四信息,得到第三特征值。
所述第三特征值表征所述第四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如上所述,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同。
步骤209,将所述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则执行步骤210;否则,停止处理。
步骤208和步骤209为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前,对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认证过程,例如,当第二特征值与用户的指纹特征对应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指纹(对应第四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三特征值,当所确定的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的第三特征值匹配时,表征对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认证通过,从而可以继续确定需要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并进行发送。
步骤210,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步骤211,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
步骤212,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第二信息与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所对应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所述第三信息为所述第二信息中的特定信息,所述特定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与所述第一特征值相同;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信息与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可以存储于第一电子设备本地,或存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具有通信信道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信息存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或存储于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通信信道连接的电子设备中。
步骤213,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下面再结合分享照片的场景对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实现技术效果
第一电子设备用户通过晃动第一电子设备,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二电子设备用户进行指纹认证,在认证通过时,将自身存储的照片中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进行分享。
实现过程
步骤1)第一电子设备搜索有效蓝牙通信范围的信号,解析得到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对应通信信道)的信息(对应第五信息),并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步骤2)当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在直线方向上晃动时,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自身发生直线形式的往复运动(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确定用户实施的晃动手势触发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
步骤3)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晃动手势,控制自身的指纹采集器(对应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指纹(对应第四信息),解析第二信息得到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指纹特征值(对应第三特征值),与预存储的指纹特征(对应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时,标识对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认证通过。
步骤4)第一电子设备控制自身的摄像头(对应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对应第一信息),解析采集到的面部图像,得到面部特征值(对应第一特征值);根据存储的每张照片(第二信息)与每张照片中的面部特征值(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第三信息),并通过蓝牙通信连接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生物特征匹配的方式,在第二信息中确定与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第三信息,节省了用户手动查找的时间,保证了信息共享的预期效果,尤其适用于多用户分享的场景,并且,能够避免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与第二生物特征不匹配的信息,在确定第三信息之前,还利用第二生物特征对第二电子设备用户进行认证,进一步保障了信息的安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支持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种:面部特征、虹膜特征、视网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和手型特征;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可以采用以上特征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具有相应特征采集能力的模块实现;由于人类生理的特性,上述第一特征值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第一特征值和电子设备用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述通信信道的类型包括:基于不可见光(例如红外线)的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IP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WiFi或WiFi-Direct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有线数据连接、例如USB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Bluetooth、Zigbe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PSTN、3GPP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类型包括:手势触发、语音触发;其中,所述手势包括触控手势和晃动手势;所述触控手势是指对支持触控操作的显示单元操作;所述晃动手势是指对具有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等位姿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所实施的操作。
步骤302,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以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晃动手势为例,当预设直线形式的往复晃动手势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时,电子设备利用传感单元检测到自身发生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时,则响应第一触发操作;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采用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
步骤303,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
步骤304,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步骤305,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二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种:面部特征、虹膜特征、视网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和手型特征。例如,当所述第二信息为照片时,所述照片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可以表征所述照片中人物的面部特征;所述第三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与所述第一特征值匹配;以所述第二信息为照片、所述第一特征值与面部特征对应为例,当步骤302获得的第一信息为面部特征时,第一电子设备利用特征值匹配的方式,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的照片中确定与步骤302获取的面部特征像匹配的照片。
步骤306,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呈现所述第三信息。
所述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存储所述第三信息并呈现所述第三信息。
下面再结合分享照片的场景对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实现技术效果
第一电子设备用户通过晃动第一电子设备,触发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存储的照片中获取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并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呈现。
实现过程
步骤1)当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在直线方向上晃动时,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直线形式的往复运动(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
步骤2)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晃动手势,控制自身的摄像头(对应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对应第一信息),解析采集到的面部图像,得到面部特征值(对应第一特征值)。
步骤3)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电子设备所存储的照片。
步骤4)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特征值、以及读取的每张照片(第二信息)与每张照片中的面部特征值(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第三信息)。
步骤5)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晃动手势之前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也可以在需要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照片时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生物特征匹配的方式,在第二信息中确定与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第三信息,节省了用户手动查找的时间,保证了信息共享的预期效果,尤其在大信息量、多用户分享的场景,能够明显节省操作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支持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所述第二采集单元支持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对应的信息即第二信息;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和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种:面部特征、虹膜特征、视网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和手型特征;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可以采用以上特征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可以采用与第一生物特征不同的生物特征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当所述第一生物特征采用面部特征时,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可以采用指纹特征;相应地,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可由具有相应特征采集能力的模块实现;由于人类生理的特性,上述第一特征值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第一特征值和电子设备用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二特征值和电子设备用户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述通信信道的类型包括:基于不可见光(例如红外线)的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IP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WiFi或WiFi-Direct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有线数据连接、例如USB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Bluetooth、Zigbe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PSTN、3GPP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类型包括:手势触发、语音触发;其中,所述手势包括触控手势和晃动手势;所述触控手势是指对支持触控操作的显示单元操作;所述晃动手势是指对具有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等位姿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所实施的操作。
步骤402,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以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晃动手势为例,当预设直线形式的往复晃动手势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时,电子设备利用传感单元检测到自身发生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时,则响应第一触发操作;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采用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
步骤403,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
步骤404,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获取第四信息。
步骤405,将所述第四信息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解析所述第四信息,得到第三特征值,将所述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所述第二信息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三特征值表征所述第四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同。
也就是说,所述第四信息用于供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一电子设备用户进行认证,例如,当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为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指纹特征(此时第四信息为指纹信息)时,第二电子设备将表征第一电子设备用户指纹特征的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以对第一电子设备用户进行认证,在认证通过时允许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保证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
步骤406,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步骤407,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二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种:面部特征、虹膜特征、视网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和手型特征。例如,当所述第二信息为照片时,所述照片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可以表征所述照片中人物的面部特征;所述第三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与所述第一特征值匹配;以所述第二信息为照片、所述第一特征值与面部特征对应为例,当步骤402获得的第一信息为面部特征时,第一电子设备利用特征值匹配的方式,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的照片确定与步骤402获取的面部特征匹配的照片。
步骤408,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呈现所述第三信息。
所述的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存储所述第三信息并呈现所述第三信息。
下面再结合分享照片的场景对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实现技术效果
第一用户通过晃动第一电子设备,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采集第一电子设备用户图像和指纹,将所采集的指纹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完成对第一电子设备用户认证,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从第二电子设备存储的照片中获取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并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呈现。
实现过程
步骤1)当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在直线方向上晃动时,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直线形式的往复运动(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
步骤2)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晃动手势,控制自身的摄像头(对应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对应第一信息),解析采集到的面部图像,得到面部特征值(对应第一特征值)。
步骤3)第一电子设备控制自身的指纹采集器(对应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指纹(对应第四信息),并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接收指纹对应的特征值(对应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允许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照片(对应第二信息)。
步骤4)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电子设备照片。
步骤5)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用户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特征值、以及读取的每张照片(第二信息)与每张照片中的面部特征值(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特征值对应的照片(第三信息)。
步骤6)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晃动手势之前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也可以在需要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照片时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生物特征匹配的方式,在第二信息中确定与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第三信息,节省了用户手动查找的时间,保证了信息共享的预期效果,尤其在大信息量、多用户分享的场景,能够明显节省操作时间;并且,利用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三特征值使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能够保证信息安全。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支持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种:面部特征、虹膜特征、视网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和手型特征;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可以采用以上特征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具有相应特征采集能力的模块实现;由于人类生理的特性,上述第一特征值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第一特征值和电子设备用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述通信信道的类型包括:基于不可见光(例如红外线)的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IP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WiFi或WiFi-Direct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有线数据连接、例如USB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Bluetooth、Zigbe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基于PSTN、3GPP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信道。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第一信号。
步骤502,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五信息。
所述第五信息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的信息,例如,当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支持蓝牙连接时,所述第五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蓝牙设备名称、以及蓝牙配对码。
步骤503,根据所述第五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步骤504,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类型包括:手势触发、语音触发;其中,所述手势包括触控手势和晃动手势;所述触控手势是指对支持触控操作的显示单元操作;所述晃动手势是指对具有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等位姿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所实施的操作。
步骤505,控制所述传感单元获取第一参数。
当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手势触发的操作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特征参数,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速度;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轨迹;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向;
当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为语音触发的操作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语音特征参数。
步骤506,将所述第一参数与预设第一参数匹配,如果匹配,则执行步骤507;否则,返回步骤504以继续获取第一触发操作。
步骤505至步骤506为对第一触发操作进行判别的操作,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接收到多种第一触发操作,因此,有必要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所接收的第一触发操作是否为触发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的操作。
步骤507,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以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晃动手势为例,当预设直线形式的往复晃动手势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时,电子设备利用传感单元检测到自身发生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时,则响应第一触发操作;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采用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
步骤508,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
步骤509,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步骤510,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二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种:面部特征、虹膜特征、视网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和手型特征。例如,当所述第二信息为照片时,所述照片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可以表征所述照片中人物的面部特征;所述第三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与所述第一特征值匹配;以所述第二信息为照片、所述第一特征值与面部特征对应为例,当步骤507获得的第一信息为面部特征时,第一电子设备利用特征值匹配的方式,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的照片确定与步骤507获取的面部特征匹配的照片。
步骤511,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呈现所述第三信息。
所述的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存储所述第三信息并呈现所述第三信息。
下面再结合分享照片的场景对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实现技术效果
第一电子设备用户通过晃动第一电子设备,触发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并在认证通过时由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存储的照片中获取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并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呈现。
实现过程
步骤1)第一电子设备搜索有效蓝牙通信范围的信号,解析得到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对应通信信道)的信息(对应第五信息),并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步骤2)当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在直线方向上晃动时,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直线形式的往复运动(与第一触发操作关联)。
步骤3)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晃动手势,控制自身的摄像头(对应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面部图像(对应第一信息),解析采集到的面部图像,得到面部特征值(对应第一特征值)。
步骤4)第一电子设备控制自身的指纹采集器(对应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指纹(对应第四信息),并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接收指纹对应的特征值(对应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允许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照片。
步骤5)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从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电子设备所存储的照片。
步骤6)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特征值、以及读取的每张照片(第二信息)与每张照片中的面部特征值(对应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户的照片(对应第三信息)。
步骤7)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户面部图像的照片。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生物特征匹配的方式,在第二信息中确定与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对应的第三信息,节省了用户手动查找的时间,保证了信息共享的预期效果,尤其在大信息量、多用户分享的场景,能够明显节省操作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电子设备实施例中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不作赘述。对于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61和通信单元62;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62,用于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63和控制单元64;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63,用于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64,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61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第二信息与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62,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采集单元61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支持相应生物特征采集的模块实现;所述通信单元62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支持相应通信协议如蓝牙协议、串口通信协议的模块实现;所述接收单元63、所述控制单元64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的C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71和通信单元72;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72,用于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73和控制单元74;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73,用于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74,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71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第二信息与第二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72,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采集单元75;
所述控制单元74,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75获取第四信息;
解析所述第四信息,得到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表征所述第四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同;
将所述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时,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71获取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76;
所述控制单元74,还用于控制所述传感单元76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速度;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轨迹;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向;
将所述第一参数与预设第一参数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预设第一参数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72,还用于检测第一信号;
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五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触发所述接收单元73。
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采集单元71、第二采集单元75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支持相应生物特征采集的模块实现;所述通信单元72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支持相应通信协议如蓝牙协议、串口通信协议的模块实现;所述接收单元73、所述控制单元74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的CPU、FPGA实现;所述传感单元76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实现。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81和通信单元82;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82,用于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接收单元83、控制单元84、存储单元85和显示单元86;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83,用于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84,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81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所述通信单元82,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84,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触发所述存储单元85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触发所述显示单元86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采集单元81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支持相应生物特征采集的模块实现,所述通信单元82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支持相应通信协议如蓝牙协议、串口通信协议的模块实现;所述接收单元83、所述控制单元84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的CPU、FPGA实现;所述存储单元85可由第一电子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实现;所述显示单元86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及显示驱动电路实现。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91和通信单元92;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92,用于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接收单元93、控制单元94、存储单元95和显示单元96;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93,用于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94,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91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所述通信单元92,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94,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触发所述存储单元95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触发所述显示单元96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采集单元97;
所述控制单元94,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97获取第四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92,还用于将所述第四信息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
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解析所述第四信息,得到第三特征值;
将所述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所述第二信息的操作;其中,
所述第三特征值表征所述第四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98;
所述控制单元94,还用于控制所述传感单元98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速度;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轨迹;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向;
将所述第一参数与预设第一参数匹配;
当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预设第一参数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92,还用于检测第一信号;
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五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触发所述接收单元93。
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采集单元91、所述第二采集单元97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支持相应生物特征采集的模块如摄像头、指纹采集器实现,所述通信单元92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支持相应通信协议如蓝牙协议、串口通信协议的模块实现;所述接收单元93、所述控制单元94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的CPU、FPGA实现;所述存储单元95可由第一电子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实现;所述显示单元96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及显示驱动电路实现;所述传感单元98可由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重力感应计或陀螺仪实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根据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以,
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采集单元;
相应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获取第四信息;
解析所述第四信息,得到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表征所述第四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同;
将所述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时,执行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
相应地,所述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传感单元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速度;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轨迹;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向;
将所述第一参数与预设第一参数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预设第一参数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触发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第一信号;
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五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5.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以
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采集单元;
相应地,所述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获取第四信息;
将所述第四信息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
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解析所述第四信息,得到第三特征值;
将所述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所述第二信息的操作;其中,
所述第三特征值表征所述第四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
相应地,所述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传感单元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速度;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轨迹;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向;
将所述第一参数与预设第一参数匹配;
当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预设第一参数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触发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第一信号;
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五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9.一种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根据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采集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获取第四信息;
解析所述第四信息,得到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表征所述第四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同;
将所述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时,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传感单元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速度;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轨迹;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向;
将所述第一参数与预设第一参数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预设第一参数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检测第一信号;
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五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触发所述接收单元。
13.一种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接收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触发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第二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以及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值,从所述第二信息中提取第三信息;
触发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第三信息,或触发所述显示单元呈现所述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值表征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生物特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采集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获取第四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四信息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
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解析所述第四信息,得到第三特征值;
将所述第三特征值与预设第三特征值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预设第三特征值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所述第二信息的操作;其中,
所述第三特征值表征所述第四信息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传感单元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速度;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轨迹;所述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向;
将所述第一参数与预设第一参数匹配;
当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预设第一参数匹配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检测第一信号;
解析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五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触发所述接收单元。
CN201410063103.2A 2014-02-24 2014-02-24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866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3103.2A CN104866746B (zh) 2014-02-24 2014-02-24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3103.2A CN104866746B (zh) 2014-02-24 2014-02-24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6746A CN104866746A (zh) 2015-08-26
CN104866746B true CN104866746B (zh) 2017-12-26

Family

ID=5391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3103.2A Active CN104866746B (zh) 2014-02-24 2014-02-24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67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4862B2 (en) * 2020-08-18 2023-03-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iometric user authentic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2660A (ja) * 2004-01-15 2005-07-28 Seiko Epson Corp 人物検索システム
CN102594896A (zh) * 2012-02-23 2012-07-18 广州商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相片共享方法及***
CN103312382A (zh) * 2012-03-14 2013-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操作设备及***
CN103414814A (zh) * 2013-08-16 2013-11-2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5532B2 (en) * 2006-06-27 2012-03-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necting devices to a media sharing service
US9928349B2 (en) * 2008-02-14 2018-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osition of computer-based objec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2660A (ja) * 2004-01-15 2005-07-28 Seiko Epson Corp 人物検索システム
CN102594896A (zh) * 2012-02-23 2012-07-18 广州商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相片共享方法及***
CN103312382A (zh) * 2012-03-14 2013-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操作设备及***
CN103414814A (zh) * 2013-08-16 2013-11-2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hoto Album Compression for Cloud Storage Using Local Features》;Zhongbo Shi et al;《IEEE Journal on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Circuits and Systems》;20140127;第4卷(第1期);第17-2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6746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2207A1 (en) Method for biometric recogni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5488371B (zh) 一种脸部识别方法和装置
WO2017181769A1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存储介质
US8928587B1 (en) Automatic device login based on wearable sensor fusion
CN103607536B (zh) 相机的控制方法及相机
EP2843510A2 (e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recognizing an object using captured images
JP5826408B2 (ja) ジェスチャー・コントロールのための方法、ジェスチャー・サーバ・デバイス、およびセンサ入力デバイス
CN107995422B (zh) 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7682B (zh) 直播检测与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029333A1 (en) Network surveillance system, wireless network surveillance apparatus and setting method thereof
CN107710221B (zh) 一种用于检测活体对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206892B (zh) 联系人隐私的保护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50036000A1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for
CN102693414A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方法
US202302228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istering biometric feature
EP329154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control, by a control device, of a video camera in a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CN10390583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90132711A1 (en)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sharing image files
CN106471515A (zh) 用于建立传感器***的方法
CN104866746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293416B1 (ko) 통신 장치, 서버 및 그것의 통신 방법
CN111294552A (zh) 图像采集设备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5019954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i-loss method
US10095911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for verifying a fingerprint
CN105162526A (zh) 在移动终端中发送照片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