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3609B - 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3609B
CN104743609B CN201510132129.2A CN201510132129A CN104743609B CN 104743609 B CN104743609 B CN 104743609B CN 201510132129 A CN201510132129 A CN 201510132129A CN 104743609 B CN104743609 B CN 1047436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metal
metal oxide
oxide microballoon
preparation
morphology controll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21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3609A (zh
Inventor
王强斌
李德鲁
李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1321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3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3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3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3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3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将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引入反应体系,再经简单水热反应,制得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优选的,还可在水热反应体系中添加形貌控制剂,从而实现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形貌的调控。本发明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其中加入特定的形貌控制剂,控制材料的各向异性生长,制备出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不仅工艺简单,可控性好,产率高,而且所得产物尺寸均一,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适于大规模制备。

Description

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单分散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与单独的纳米颗粒或者块体材料相比,由纳米基元组装形成的三维纳米结构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性能。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储量丰富,对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光催化降解、气体检测等方面。普遍认为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形貌以及其表面特性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结构对其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合成不同形貌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J.Am.Chem.Soc.2011,133,19314),但一些缺点仍需解决,例如:合成细小的纳米颗粒在使用时容易团聚,导致活性位点缺失,活性下降;而合成复杂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往往需要复杂繁琐的操作步骤,并且产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之中,一种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取摩尔比为1:3~5:0.1的过渡金属盐与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在水热反应体系反应1~24h,制得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
进一步的,该制备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水热反应体系内加入形貌控制剂。
在一较佳实施方案之中,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Ⅰ、将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均匀分散于主要由体积比为1:4~4:1的除极性醇类溶剂之外的极性溶剂与醇类溶剂形成的混合溶剂内,形成混合溶液;
Ⅱ、将过渡金属盐以及形貌控制剂均匀分散于步骤Ⅰ所获混合溶液中,并在160~200℃反应1~24h,其中形貌控制剂与过渡金属盐的摩尔比为0:5~3:1;
Ⅲ、从步骤Ⅱ所获水热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产物。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产物,即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直径为0.3~3μm,尺寸均一,形貌可控。
进一步的,前述步骤Ⅲ还可包括:将分离出的目标产物清洗后,再分散于水中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包括多巴胺、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3,4-二羟基苯丙氨酸、3,4-二羟基苯甲醛、3,4-二羟基苯乙醇、1,2,3-三羟基苯、1-羟基苯丙***、2,3,4-三羟基苯甲醛、α-甲基多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4-甲基邻苯二酚、氨基邻苯二酚、邻苯二酚紫、1,2-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2,4-二羟基苯乙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金属盐中包含的过渡金属元素包括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钇(Y)、锆(Zr)、铌(Nb)、钼(Mo)、钨(W)、银(Ag)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极性溶剂包括水、冰醋酸、甲酸、氯仿、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醇类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甘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形貌控制剂包括1,10-菲啰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酰丙酮铁,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通过将过渡金属盐与邻苯二酚类化合物混合,并加入形貌控制剂,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反应形成了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其中,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附黏结作用,在水热条件下,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在形貌控制剂的诱导下各向异性生长,生成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片等基元结构,并且在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的吸附黏结作用下,形成尺寸均一,形貌可控,易分散在水中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制备过程为水热反应,步骤简单,实验条件可控,并且所使用试剂简单易得;
(2)所制备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尺寸分布均匀,形貌可调;
(3)所制备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在水中分散性较好,有利用在废水中污染物降解、光催化产氢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4)此外,本发明还可拓展到其它功能纳米材料的三维结构制备工艺,且产率较高,易于放大反应规模。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空心二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照片;
图2a-图2b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花生状一氧化锰微球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低廉的价格,对环境友好,储量丰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方面,但其现有制备方法存在产物表面光滑,缺少反应的活性位点,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团聚等缺陷,尚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亟待改进。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进行了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以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非常庆幸的是,本案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后发现: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附黏结作用,在其引导下,水热反应生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自组装形成三维结构,并且形貌可以通过形貌控制剂进行调节。基于此发现,本案发明人得以设计并提出一种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而藉此方法制得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效地保留了活性位点,提高了反应活性。
总的来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引入反应体系,利用形貌控制剂调节形貌,利用简单的水热反应得到了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所得产物尺寸均一,水溶性较好,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在污水有机物降解、光催化产氢等实际应用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之中,一种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取1~5mmol的过渡金属盐与0.1~3mmol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在水热反应体系中经过1~24h反应,制得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若在水热体系中额外加入0~3mmol其它形貌控制剂,可实现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形貌的调控。
在一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之中,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Ⅰ、取极性溶剂和醇类溶剂混合,并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0.1~3mmol邻苯二酚类化合物,而后超声分散均匀;
Ⅱ、向经步骤Ⅰ处理后的混合溶液加入1~5mmol过渡金属盐以及0~3mmol形貌控制剂,混合分散均匀后,160~200℃反应1~24h;
Ⅲ、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出由步骤Ⅱ所得水热反应后的目标产物,而后清洗该目标产物,并分散于水中保存。该目标产物尺寸均一,形貌可调控,直径为0.3~3μm。
再以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为例:可以首先将多巴胺和1,10-菲啰啉溶于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加入3mmol的钛酸四异丙酯,继续搅拌30分钟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160~200℃反应1~24h后,离心分离收集产物,然后经过洗涤和干燥后可得由纳米片组装形成的二氧化钛微米球。
进一步的,前述优化方案还可以包括:
(1)该反应的起始原料为过渡金属盐,制备出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由于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对几乎所有材料都有较强的吸附黏结作用,因此,制备方法可以推广到其它纳米材料如二氧化锡,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等。
(2)该水热反应的体系为极性溶液与中性溶液的混合溶液,极性溶剂可选自但不仅限于以下种类:水、冰醋酸、甲酸、氯仿、二氯甲烷;醇类溶剂可选自但不仅限于以下种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甘油。
(3)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可选自但不仅限于以下种类:多巴胺、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3,4-二羟基苯丙氨酸、3,4-二羟基苯甲醛、3,4-二羟基苯乙醇、1,2,3-三羟基苯、1-羟基苯丙***、2,3,4-三羟基苯甲醛、α-甲基多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4-甲基邻苯二酚、氨基邻苯二酚、邻苯二酚紫、1,2-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2,4-二羟基苯乙酮。
为使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及其所具的实用性更易于理解,下面便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以下关于实施例的描述及说明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将1mmol的多巴胺以及1mmol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乙醇和20mL乙酸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而后,加入3mmol钛酸四异丙酯,继续搅拌3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到50mL反应釜中,200℃反应12h,降温后,离心收集产物,经过洗涤干燥后可得空心二氧化钛微球,其形貌请参阅图1a-图1b,可以看出,该空心二氧化钛微球尺寸均一,直径约1μm。
实施例2将1mmol的邻苯二酚以及1mmol 1,10-菲啰啉溶于10mL水和30mL甲酸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而后加入1mmol四氯化钛,继续搅拌3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到50mL反应釜中,180℃反应18h,降温后,离心收集产物,经过洗涤干燥后可得由纳米片组装形成的二氧化钛微米球。
实施例3将0.25mmol的4-甲基邻苯二酚和0.25mmol氯化锰溶于30mL乙二醇和10mL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而后,加入1mmol高锰酸钾,继续搅拌3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到50mL反应釜中,180℃反应18h,降温后,离心收集产物,经过洗涤干燥后可得花生状一氧化锰微球,其形貌请参阅图2a-图2b,可以看出,该花生状一氧化锰微球尺寸均一,长度约1.8μm,宽度约1.0μm。
本发明通过在水热反应体系中引入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并加入形貌控制剂,通过水热反应得到了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所得产物尺寸均一,比表面积较大,反应活性较高,而且产率较高,适于大规模制备。
应当理解,以上仅是本发明众多具体应用范例中的颇具代表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是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Ⅰ、将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均匀分散于主要由体积比为1:4~4:1的除极性醇类溶剂之外的极性溶剂与醇类溶剂形成的混合溶剂内,形成混合溶液,所述极性溶剂选自水、冰醋酸、甲酸、氯仿和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醇类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和甘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Ⅱ、将过渡金属盐以及形貌控制剂均匀分散于步骤Ⅰ所获混合溶液中,并在160~200℃反应1~24h,其中渡金属盐与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5:0.1,形貌控制剂与过渡金属盐的摩尔比为0:5~3:1,且所述形貌控制剂的用量大于0,所述形貌控制剂选自1,10-菲啰啉、乙酰丙酮铁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过渡金属盐中包含的过渡金属元素选自钛、锰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Ⅲ、从步骤Ⅱ所获水热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产物,即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为由纳米颗粒、纳米线及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三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直径为0.3~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Ⅲ还包括:将分离出的目标产物清洗后,再分散于水中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苯二酚类化合物选自多巴胺,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3,4-二羟基苯丙氨酸,3,4-二羟基苯甲醛,3,4-二羟基苯乙醇,1,2,3-三羟基苯,2,3,4-三羟基苯甲醛,α-甲基多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4-甲基邻苯二酚,氨基邻苯二酚,邻苯二酚紫,1,2-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2,4-二羟基苯乙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CN201510132129.2A 2015-03-25 2015-03-25 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743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2129.2A CN104743609B (zh) 2015-03-25 2015-03-25 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2129.2A CN104743609B (zh) 2015-03-25 2015-03-25 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3609A CN104743609A (zh) 2015-07-01
CN104743609B true CN104743609B (zh) 2017-10-03

Family

ID=5358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2129.2A Active CN104743609B (zh) 2015-03-25 2015-03-25 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36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9143A (zh) * 2017-09-24 2018-02-02 柳州若思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钼钴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818875B (zh) * 2017-11-30 2019-05-28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0741B (zh) * 2017-11-30 2019-05-28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3191B (zh) * 2018-09-17 2020-09-2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纯相硫化钴纳米微球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0853A (zh) * 2020-05-31 2020-09-25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单分散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2331842B (zh) * 2020-11-10 2021-10-29 浙江理工大学 二氧化钼纳米颗粒/碳组装锯齿状纳米空心球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121821B (zh) * 2021-04-21 2022-06-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多级钛多巴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00563B (zh) * 2021-10-26 2022-07-08 济南大学 一种NbO微球及其水热合成法与应用
CN114684851B (zh) * 2022-04-16 2024-01-02 华碧光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分散性良好的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CN115504517B (zh) * 2022-08-18 2023-07-04 大连理工大学 在碳包覆双金属硫化物外壳生长金属水滑石纳米刺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3002B (zh) * 2007-06-27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具有特殊形貌的二氧化钛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US8268268B2 (en) * 2007-08-07 2012-09-18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apid method for preparing titania or precursor thereof with controllable microporous-mesoporous structure
CN102372307B (zh) * 2011-11-21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由四氧化三铁纳米晶一步制备磁性空心团簇的方法
CN102814158B (zh) * 2012-07-20 2015-01-28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多孔磁性超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3609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3609B (zh) 形貌可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Hou et al. Yin and yang dual characters of CuO x clusters for C–C bond oxidation driven by visible light
Xiao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highly porous metal oxides by mechanochemical nanocasting
Nezafat et al. A promising nanocatalyst: upgraded Kraft lignin by titania an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for organic dyes reduction
Liu et al. Bimetallic Au–Ni alloy nanoparticles i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IL-101) as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into benzaldehyde
CN104028269B (zh) 一种石墨烯负载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Bayan et al. Photo-assisted synthesis of a Pd–Ag@ CQD nanohybrid and its catalytic efficiency in promoting th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under ligand-free and ambient conditions
Kumar et al. Nitrogen-rich and porous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nanosheet-immobilize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as highly active and recyclable catalysts for the reduction of nitro compounds and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CN100485086C (zh) 超临界水中碳纳米管上沉积二氧化铈的制备方法
CN104772136B (zh) 一种钒酸铋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58448B (zh) 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
Gao et al. Metal and metal oxide supported on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as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CN101337667A (zh) 碳纳米管或磁性纳米碳球的制备方法
Van der Wijst et al. ZnO–Carbon‐Nanotube Composite Supported Nickel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into Vicinal Diols
US10835889B1 (en) Alcohol based method of making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CN101279262B (zh) 催化烯烃与空气高选择性环氧化的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4258859A (zh) Fe3O4@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荧光染料的降解应用
CN107597097A (zh) 一种负载型氧化钼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ttar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nanoparticle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in aqueous media
Khalifeh et al. Triple‐shell hollow CuNiFe2O4 spheres as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lcohols
Rong et al. In-situ immobilization and pyrolysi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upported on biomorph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as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Qu et al. Fabrication of a 3D Hierarchical Flower‐Like MgO Microspher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Heterogeneous Catalyst
Wang et al. MOF Encapsulated AuPt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ed Plasmonic‐induced Photothermal Catalysis of CO2 Hydrogenation
Ning et al. Rare earth oxide anchored platinum catalytic site coate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 toward enhancing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Wei et al. FeIn2S4/Bi2MoO6 Z-scheme heterostructural composites efficiently degrade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under visible ligh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