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1092A -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1092A
CN104741092A CN201510160842.8A CN201510160842A CN104741092A CN 104741092 A CN104741092 A CN 104741092A CN 201510160842 A CN201510160842 A CN 201510160842A CN 104741092 A CN104741092 A CN 104741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
hydrophobic
oil absorbent
preparation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08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1092B (zh
Inventor
王成毓
臧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608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1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1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1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1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1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吸附新材料技术研究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如下:一、用粉碎机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蒸馏水洗涤,烘干备用;二、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步骤一获得的秸秆粉末浸泡于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和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溶液中,置于烘箱中一段时间,将秸秆取出,用无水乙醇洗,最后经干燥,得到超疏水秸秆吸油剂。本发明采用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作为原材料,变废为宝,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具有高的吸附容量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可作为高效吸油剂用于水面溢油的吸附。由于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密度相对较低,方便运输,吸油后的秸秆仍然浮于水面,易于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附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类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油。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油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海上石油生产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海洋溢油事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油品泄漏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对水体构成的威胁也不容忽视,导致了严重的水体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含油废水处理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吸附法是处理溢油的最经济有效且最常见的方法,具有吸油效率高、油品易回收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贮油运输、食品工业、机械工业等产生的溢油的回收。近年来,人们从生物体呈现出的独特表面润湿性能得到灵感,对具有自清洁特性的超疏水性表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超疏水物质的独特优异性能,解决了许多以前人们难以应对、困扰人类的各种问题。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大量的秸秆被弃置在环境中,或被就地焚烧,浪费了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操作方法简单,经济成本低、环境友好的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石油泄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一、用粉碎机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过60~80目的筛,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及蒸馏水洗,烘干,得到秸秆粉末;
二、将0.1~0.4mL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连续滴加到70~90mL无水乙醇中,再加入0.1~0.8g粒径为150~200nm的二氧化硅粉末(或者二氧化硅溶胶),在超声波频率为28~40KHz、超声波功率为360~600W的条件下超声分散,然后加入0.3g~1.0g步骤一制得的秸秆粉末,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反应5~10小时,置于60~75℃烘箱中继续反应2~5小时,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洗,然后在50~70℃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即得到超疏水秸秆吸油剂。
步骤二所述二氧化硅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10~20mL硅酸乙酯、160~200mL无水乙醇、15~20mL蒸馏水、5~10mL氨水加入到同一烧杯中,在室温下反应60~150分钟,静置12~18小时,经过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冲洗,在50~70℃条件下干燥,获得二氧化硅粉末;制得的二氧化硅颗粒的直径大小为150~200nm。
步骤二中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如下: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10~20mL硅酸乙酯、160~200mL无水乙醇、15~20mL蒸馏水、5~10mL氨水加入到同一烧杯中,在室温下反应60~150分钟,静置12~18小时,获得二氧化硅溶胶。
本发明以农业废弃物秸秆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超疏水秸秆吸油剂,与水的接触角为152°,与油的接触角为0°,可以选择性地从含油废水中吸收大量的油,进而实现水体表面溢油的快速清除,生产周期短,消耗能量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避免了秸秆违规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减轻了环境压力。
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种类的秸秆,例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甘蔗秸秆等,同时适用于秸秆的不同部位,包括秸秆的皮、瓤。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秸秆作为一种产量丰富的农业固体废弃物,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经济成本低,环境友好,本发明利用秸秆为原料,将其制成新型的超疏水吸油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实现水体污染重油类的快速脱除,是废弃秸秆的有效开发利用方式。
2、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与水的接触角超过150°,且能够被油类完全润湿,能够选择性吸附油类污染水体中的油分,吸油后的秸秆可以作为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更高。
3、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是一种新型吸油材料,不仅可以解决油类泄露造成的水体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够解决秸秆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
4、本发明的方法可行性高,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周期短,消耗能量小,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具有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可以实现工业中的大规模生产加工。
5、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密度小,方便运输,吸油后的秸秆仍然浮于水面,易于回收。
6、本发明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用量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的扫描电镜照片(SEM);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低倍扫描电镜照片(SEM);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一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高倍扫描电镜照片(SEM);图4是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对水滴的接触角示意图;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一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对水滴的接触角示意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一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对油滴的接触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以玉米秸秆为例,制备超疏水秸秆吸油剂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一、用粉碎机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过60目筛网,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蒸馏水洗,以除去秸秆纤维表面的杂质,烘干备用,获得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样品。
二、将0.2mL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连续滴加到80mL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0.5g二氧化硅粉末,在超声波的频率为28KHz、超声波是功率为360W条件下超声分散1.5小时,最后加入0.5g的秸秆粉末,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反应8小时,置于65℃烘箱中继续反应2小时,然后将秸秆取出,用无水乙醇洗,在65℃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即得到超疏水秸秆吸油剂。
步骤二、二氧化硅粉末的制备方法: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10mL硅酸乙酯、200mL无水乙醇、20mL蒸馏水、10mL氨水混合,在室温下反应120分钟,静置12小时,经过离心分离,获得二氧化硅粉末,用无水乙醇冲洗,在50~70℃烘箱中干燥,获得二氧化硅粉末,粒径200nm左右。
步骤一得到的每克秸秆粉末对柴油的吸附量为3.6g,对机油的吸附量为4.9g;本实施方式方法制备的每克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对柴油的吸附量为16.8g,对机油的吸附量达到24.5g。秸秆吸油剂的密度为0.3275g/mL。
图1是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的低倍电镜图,图2是相同放大倍数下,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电镜图,可以看出,原始秸秆纤维表面是相对光滑的,处理后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表面覆盖了一层细小的颗粒。从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高倍电镜图中(图3),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这些颗粒是均匀存在于纤维表面的球状颗粒,颗粒直径大小约为200纳米,属于微纳级别的颗粒,即为改性二氧化硅颗粒,证明改性二氧化硅成功负载于秸秆纤维表面。因此,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由微米级的秸秆纤维和微纳级二氧化硅颗粒构成,形成了表面微纳粗糙结构;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二氧化硅颗粒具有低表面能。微纳粗糙结构与低表面能的结合决定了本发明制备的秸秆粉末的超疏水超亲油特性。
图4是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对水滴的接触角示意图,水滴完全润湿秸秆,水接触角大小为0°,说明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是超亲水的,这是由于原始秸秆纤维表面存在大量的极性羟基;图5是本实施方式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对水滴的接触角示意图,水接触角大小为152°,几乎完全不被水润湿;图6为本实施方法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对油滴的接触角示意图,油接触角大小为0°,可以迅速吸收油分;因此,秸秆粉末的润湿性由超亲水变为超疏水。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可以选择性吸收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分,而几乎不吸收水分,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吸附性,适用于水体表面溢油的脱除。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以玉米秸秆为例,制备超疏水秸秆吸油剂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一、用粉碎机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过80目筛网,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蒸馏水洗,以除去秸秆纤维表面的杂质,烘干备用,获得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样品。
二、将0.1mL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逐滴加入到80mL正己烷中,然后加入0.1g二氧化硅粉末,在超声波频率为40KHz、超声波功率为600W的条件下超声分散2小时,最后加入0.3g的秸秆粉末,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反应10小时,置于60℃烘箱中继续反应2小时;将秸秆取出,用无水乙醇洗,在50℃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即得到超疏水秸秆吸油剂。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硅粉末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秸秆吸油剂的吸附性能研究:步骤一得到的每克秸秆粉末对柴油的吸附量为4.2g,对机油的吸附量为5.6g;本实施方式制备的每克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对柴油的吸附量为18.5g,对机油的吸附量达到26.9g。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以玉米秸秆为例,制备超疏水秸秆吸油剂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一、用粉碎机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过60目筛网,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蒸馏水洗,以除去秸秆纤维表面的杂质,烘干备用,获得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样品。
三、将0.4mL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逐滴加入到90mL无水乙醇中,然后,与8ml二氧化硅溶胶充分混合,最后,加入1.0g的秸秆粉末,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反应10小时,置于75℃烘箱中继续反应2小时。
四、将秸秆取出,用无水乙醇洗,在70℃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即得到超疏水秸秆吸油剂。
步骤二中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1mL硅酸乙酯、160mL无水乙醇、15mL蒸馏水、5~10mL氨水混合,在室温下反应120分钟,静置12小时,获得二氧化硅溶胶。
本实施方式中秸秆吸油剂的吸附性能研究:步骤一得到的每克秸秆粉末对柴油的吸附量为3.6g,对机油的吸附量为4.9g;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每克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对柴油的吸附量为17.2g,对机油的吸附量达到25.8g。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以玉米秸秆为例,制备超疏水秸秆吸油剂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一、用粉碎机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过80目筛网,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蒸馏水洗,以除去秸秆纤维表面的杂质,烘干备用,获得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粉末样品。
三、将0.15mL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逐滴加入到100mL正己烷中,然后,与5ml二氧化硅溶胶充分混合,最后,加入5.0g的秸秆粉末,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反应5小时,置于60℃烘箱中继续反应2小时。
四、将秸秆取出,用无水乙醇洗,在65℃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即得到超疏水秸秆吸油剂。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秸秆吸油剂的吸附性能研究:步骤一得到的每克秸秆粉末对柴油的吸附量为4.2g,对机油的吸附量为5.3g;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每克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对柴油的吸附量为17.8g,对机油的吸附量达到26.1g。

Claims (10)

1.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一、用粉碎机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过筛,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及蒸馏水洗,烘干,得到秸秆粉末;
二、将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连续滴加到无水乙醇中,再加入二氧化硅粉末或者二氧化硅溶胶,超声分散,然后加入步骤一制得的秸秆粉末,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反应5~10小时,置于60~75℃烘箱中继续反应2~5小时,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洗,然后在50~70℃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即得到秸秆吸油剂。
2.根据权利要求1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二氧化硅粉末的粒径为15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2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10~20mL硅酸乙酯、160~200mL无水乙醇、15~20mL蒸馏水和5~10mL氨水混合,在室温下反应60~150分钟,静置12~18小时,经过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冲洗,在50~70℃条件下干燥,获得二氧化硅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过筛目数为60~8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按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1~0.4):(70~90)的配比将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连续滴加加入到无水乙醇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按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与二氧化硅粉末的质量比为(0.1~0.4)mL:(0.1~0.8)g配比加入二氧化硅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按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与二氧化硅溶胶的质量比为(0.1~0.4)mL:(0.1~0.8)g配比加入二氧化硅溶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按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与秸秆粉末的质量比为(0.1~0.4)mL:(0.3~1.0)g配比加入步骤一制备的秸秆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超声波频率为28~40KHz,超声波功率为360~600W。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如下: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10~20mL硅酸乙酯、160~200mL无水乙醇、15~20mL蒸馏水、5~10mL氨水加入到同一烧杯中,在室温下反应60~150分钟,静置12~18小时,获得二氧化硅溶胶。
CN201510160842.8A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741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0842.8A CN104741092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0842.8A CN104741092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1092A true CN104741092A (zh) 2015-07-01
CN104741092B CN104741092B (zh) 2016-10-05

Family

ID=5358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842.8A Active CN104741092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1092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3440A (zh) * 2015-07-06 2015-11-04 安徽成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性能增强的复合球形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2350A (zh) * 2015-07-13 2015-11-11 安徽成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除臭用于气相液相吸附的球形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901A (zh) * 2015-07-31 2015-11-1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以秸秆为原料的超疏水超亲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7468A (zh) * 2015-07-31 2015-12-02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169748A (zh) * 2015-09-25 2015-12-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灯芯草在油水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CN105329972A (zh) * 2015-09-30 2016-02-17 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01314A (zh) * 2015-12-29 2016-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溢油回收的疏水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664534A (zh) * 2016-01-19 2016-06-15 南昌航空大学 可应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烟头的制备方法
CN107519690A (zh) * 2017-09-12 2017-12-29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复合秸秆油烟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58269A (zh) * 2018-02-06 2018-08-03 浦江县酉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罗非鱼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N108479723A (zh) * 2018-05-04 2018-09-04 青岛塔山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环保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68831A (zh) * 2018-10-31 2019-03-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超疏水的木质纤维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7558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南京翌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植物纤维纳米复合吸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931A (zh) * 2020-10-23 2021-02-05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超防水秸秆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3326A (zh) * 2013-01-08 2013-06-12 天津大学 以纤维素为基体的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8591952B2 (en) * 2006-10-10 2013-11-2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orbant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US8642503B1 (en) * 2012-08-24 2014-02-0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uperhydrophobic and superoleophilic composite
CN103657612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东北林业大学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91952B2 (en) * 2006-10-10 2013-11-2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orbant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US8642503B1 (en) * 2012-08-24 2014-02-0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uperhydrophobic and superoleophilic composite
CN103143326A (zh) * 2013-01-08 2013-06-12 天津大学 以纤维素为基体的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7612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东北林业大学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ULIANG WANG等: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wood surface by a sol–gel proces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3440A (zh) * 2015-07-06 2015-11-04 安徽成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性能增强的复合球形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2350A (zh) * 2015-07-13 2015-11-11 安徽成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除臭用于气相液相吸附的球形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7468B (zh) * 2015-07-31 2017-05-1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056901A (zh) * 2015-07-31 2015-11-1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以秸秆为原料的超疏水超亲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7468A (zh) * 2015-07-31 2015-12-02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169748A (zh) * 2015-09-25 2015-12-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灯芯草在油水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CN105329972A (zh) * 2015-09-30 2016-02-17 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01314A (zh) * 2015-12-29 2016-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溢油回收的疏水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664534A (zh) * 2016-01-19 2016-06-15 南昌航空大学 可应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烟头的制备方法
CN107519690A (zh) * 2017-09-12 2017-12-29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复合秸秆油烟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58269A (zh) * 2018-02-06 2018-08-03 浦江县酉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罗非鱼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N108479723A (zh) * 2018-05-04 2018-09-04 青岛塔山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环保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68831A (zh) * 2018-10-31 2019-03-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超疏水的木质纤维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7558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南京翌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植物纤维纳米复合吸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931A (zh) * 2020-10-23 2021-02-05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超防水秸秆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1092B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1092A (zh)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
Ji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biodegradable cellulose-based biomass material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5056901B (zh) 一种以秸秆为原料的超疏水超亲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7468B (zh)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781881B (zh) 路面油污吸附清洗方法
CN102814163B (zh) 高效去除四环素的磁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04069812A (zh) 一种采用koh改性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07552027B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废弃料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其制备的碳材料的应用
CN104069814A (zh) 一种采用koh改性木屑水热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04801281B (zh) 油水分离用棉花的制备方法
CN104069813A (zh) 一种采用koh改性小麦秸秆水热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Husin et al. Sorption equilibrium and kinetics of oil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banana pseudostem fibers
CN113499754B (zh) 一种基于煤矸石和粉煤灰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Razavi et al. Adsorption of crude and engine oils from water using raw rice husk
CN109499539A (zh) 一种生物炭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11266A (zh) 去除水中抗生素的颗粒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制得吸附剂及应用
Ali et al. Prepa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adsorbent from low-cost agricultural waste (Peanut husk) using full factorial design: Application to dye removal
CN110787776A (zh) 生物质基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89795A (zh) 大豆蛋白负载魔芋葡甘聚糖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811A (zh) 一种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
CN113559827A (zh) 一种高效吸附亚甲基蓝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1990A (zh) 一种简单、低成本超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kpomie et al. Treatment of motor oil-contaminated water via sorption onto natural organic lignocellulosic waste: thermodynamics, kinetics, isotherm, recycling, and reuse
CN1603407A (zh) 壳聚糖包埋微生物球体的制备及用球体进行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
Entezari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opper and lead ions from a binary solution by sono-sorption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OL01 Intention to license declared
OL01 Intention to license decl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