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3640B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3640B
CN104733640B CN201410737769.1A CN201410737769A CN104733640B CN 104733640 B CN104733640 B CN 104733640B CN 201410737769 A CN201410737769 A CN 201410737769A CN 104733640 B CN104733640 B CN 104733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substrate
power line
organic ligh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77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3640A (zh
Inventor
尹淳逸
吴彰浩
姜知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33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3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3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3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1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3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至少一个像素,该至少一个像素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一电力线,该第一电力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第一电力线向所述像素供应第一电压;第二电力线,该第二电力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第二电力线向所述像素供应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不同于所述第一电压;以及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方,该第二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形成在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彼此绝缘,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力线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层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力线。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使用封装基板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面向信息的社会的进步,注意正集中于用于实现在各种显示装置当中使用本身发射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显示装置的技术。和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对比,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诸如更快速的响应速度、更好的发光效率和亮度、更宽的视角等的各种优点。
在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在下文中,被称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多个像素按照矩阵配置布置,其中各个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且由扫描信号选择的像素中的亮度根据数据的灰度级来控制。特别地,因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本身发射光,所以能够实现高的对比度、超薄、通过数微秒(μs)的快速响应速度的动态图像以及宽视角。此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即使在低温度下由低电压稳定地驱动,使得能够便于驱动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并且,用于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不需要用于注入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的工艺。此外,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有机材料的沉积来制造显示面板,并且封装被用来保护该有机材料不受湿气和氧的影响。
图1A是例示了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A所示,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之间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层30,从而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通过向上或向下发射光来显示图像。
图1B是例示了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如图1B所示,多个电力线被形成为向各个像素(P)施加电力,并且该多个电力线被设置为施加各种类型(即,量)的电力。尽管未示出,但是电力线可以延伸到像素的内部,以便施加各个像素所需的电力。例如,高电位电压线(VL1)可以在第一基板11上延伸到各个像素的边缘,以便施加高电压电压,或者高电位电压线(VL3)可以延伸到各个像素的边缘以便施加特定的电压。如图1C所示,当形成在各个像素中的电路被设计为仅当该电路被施加有各种电力时才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层。该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该多个晶体管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和晶体管T3。晶体管T1的漏电极连接至电压供应VDD,并且晶体管T1的源极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和晶体管T3的源极。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至晶体管T2的漏极。晶体管T2的源极连接至Vdata。晶体管T3的漏极连接至基准电压Vref。此外,电容器(Cap)连接在晶体管T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
尽管未示出,但是在形成有机发光材料以在第一基板11上施加低电位电压之后,阴电极层可以被形成为完全覆盖各个像素的上侧,或者可以与第一基板11的侧面处的侧电压线(VL2)接触。
施加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高电位电压、低电位电压或特定电压必须在没有偏差的情况下被恒定地维持,并且被发送至多个像素。然而,根据大型基板的最近趋势,电压未被恒定地维持,使得在像素的部分区域中发生偏差,即,发生电压降(IR Drop)。
电压降可能引起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面板的显示特性方面的非均匀性。在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具有较差的显示特性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产品可能被抛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致力于一种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压降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需要不同类型的电力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金属层来防止电压降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金属层与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电力线之间的电接触来防止电压降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另外的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第二基板而不是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信号传输线或电力传输线来使第一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的尺寸最小化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附加优点和特征将部分地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阐述,并且对于研究了以下部分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部分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学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地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达到。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现和广义描述的,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板;至少一个像素,该至少一个像素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一电力线,该第一电力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第一电力线向所述像素供应第一电压;第二电力线,该第二电力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第二电力线向所述像素供应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不同于所述第一电压;以及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方,该第二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形成在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彼此绝缘,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力线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层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力线。
这时,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一导电介质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力线,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二导电介质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力线。
并且,所述第一导电介质的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二导电介质的尺寸。
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长。
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突出的金属突起,或者所述第一电力线或所述第二电力线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包括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突出的突起。
此外,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金属突起和所述第一电力线或第二电力线的突起分别直接接触,以将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或者将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金属突起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力线或所述第二电力线直接接触,以分别将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或者将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通过去除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预定部分形成的至少一个开口区域,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区域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电力线电连接。
所述开口区域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来看是不可见的。
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长。
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电力线之间的接触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长度的方向上。
并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层,该密封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和所述第二导电介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至少一个像素,该至少一个像素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电力线,该电力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电力线向所述像素供应电压;以及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方,该第二基板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金属层和电力传输线,该电力传输线连接至所述金属层;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二基板中的所述金属层连接至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中的所述电力线,以将所述电力传输线和所述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这二者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原理。附图中:
图1A是例示了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B是例示了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1C是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电路图;
图2A例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图2B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侧密封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图2C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并且图2D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A至图3C例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导电介质的各个部分;
图4例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前密封;
图5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并且图5B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6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6B是沿着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6A的B-B'的截面图;
图7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并且图7B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8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8B是沿着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8A的D-D'的截面图;
图9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9B是沿着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9A的E-E'的截面图;
图10例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第二基板;以及
图11是示出了对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电阻的减小的效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例被例示在附图中。只要可能,将在全部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指代相同的或类似的部分。在下文中,在说明了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如果考虑本发明的实质由于针对本发明的公共知识或结构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模糊,则将省略该详细说明。并且,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元件的术语可以考虑到撰写本发明的说明书时的容易性而被选择,并且下文中使用的术语可以不同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实际使用的术语。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参照图2A,有机发光层31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基板20包括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并且第一绝缘层51形成在第一金属层21与第二金属层22之间。尽管图2A中未示出,但是多个电力线(未示出)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并且,保护膜(PF)可以附加地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从而保护第二基板20。
至少一个导电介质40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导电介质41可以被设置以使第一金属层21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预定电力线(未示出)电接触。并且,第二导电介质42可以被设置以使第二金属层22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另一电力线(未示出)电接触。
第二基板20可以与第一基板11面对。也就是说,第二基板20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方,以便面对第一基板11。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0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或具有粘合强度的膜彼此接合。具有粘合强度的膜可以通过稍后将参照图4描述的前密封(FS)来形成。
参照图2A,电路(未示出)被设置为驱动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有机发光层31。该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层31的驱动晶体管(未示出)以及用于控制该驱动晶体管的开关晶体管(未示出)。此外,晶体管(未示出)和电容器(未示出)可以被附加地设置以执行适当的信号传输和驱动晶体管的补偿。至少一个像素可以被包括在第一基板11中。
为了控制像素,第一基板11可以包括用于施加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未示出)、用于施加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未示出)以及用于对各个像素施加特定电力的电力线(未示出)。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多个晶体管和电容器被包括在形成在基板11上的各个像素中,所以必定需要具有不同类型的电压的多个电力源。通常,可以施加高电位电压、低电位电压和基准电压(Vref)。为了供应不同类型的电压,可以在第一基板11上形成不同类型的电力线。
如以上所提到的,图2A所示的有机发光层31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20之间,或者可以形成在第一电极(未示出)与第二电极(未示出)之间。并且,保护层(未示出)可以形成在有机发光层31上,其中,该保护层保护有机材料不受湿气或氧的影响。
有机发光层31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此外,有机发光层31可以包括用于改进有机发光层31的发光效率和/或寿命的功能层。并且,有机发光层31可以形成在用于发射特定颜色的光的发光材料层的单层结构中或包括多个发光层的多层结构中。通常,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发光层31发射白光。如果将附加的滤色器提供给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发光层31,则能够实现与该滤色器对应的特定颜色。
上述导电介质40可以按照各种形状形成。通常,导电介质40可以由用来使两个端子彼此电连接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形成。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可以是具有导电性的膜,该膜可以通过在其中的特定轴上形成导电球(即,诸如镍(Ni)或金(Au)的金属微粒)并且导电来制造。包括在各向异性导电膜(ACF)中的导电球在尺寸上可以变化,使得导电球可以充当位于要导电的两个端子之间的介质。
并且,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可以按照胶型而不是膜型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被称为各向异性导电胶(ACP)。如果设置各向异性导电胶(ACP),则导电介质40可以通过将胶扩展在基板上来制造,从而便于制造工艺。
并且,导电介质40可以通过焊接来形成。用于形成导电介质40的各种方法如以上公开,但是不限于前述方法。能够适用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任何方法都是可能的。
保护膜(PF)可以被附加地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20上,以保护第二基板20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保护膜(PF)可以按照膜型形成,但是不限于膜型。在这种情况下,保护膜(PF)使包括多个金属层的第二基板20与外部静电电绝缘,并且还保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然而,保护膜(PF)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不是必需的。也就是说,保护膜(PF)可以被选择性地设置或不设置。
图2A例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20。
如以上所提到的,第二基板20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并且第一绝缘层51形成在第一金属层21与第二金属层2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绝缘层51可以与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电绝缘或热绝缘。并且,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导电介质40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预定电力线电接触。将如下描述导电介质的实施方式。
为了使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预定电力线电接触,第一金属层21可以通过第一导电介质41与形成第一基板11上的一个电力线(未示出)电接触,并且第二金属层22可以通过第二导电介质42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另一电力线(未示出)电接触。
如以上所提到的,第二基板20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层,使得能够获得相应的金属层与被施加有不同的电力的电力线之间的不同的电接触。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需要各种电压。可以对面板执行施加高电位电压。如果面板具有较大的尺寸,则很可能由于面板的下区域与上区域之间的间隔而导致施加到面板的下区域的电压低于施加到面板的上区域的电压。这是因为长距离导致较大的电阻。也就是说,如果电压(或电流)具有长路径,则电压未被恒定地维持,即,电压被中途降低。为了消除导致电压降的电阻的增加,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金属层21和22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电力线电连接,使得电阻被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金属层21和22的容积减小,从而防止前述电压降。
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第一基板11所需的信号传输线(未示出)或电力传输线(未示出)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使得能够使第一基板11上的非显示区域的尺寸最小化。
也就是说,通常,因为LOG(玻璃上线)线或电力传输线形成在第一基板11的非显示区域上,所以有必要获得用于非显示区域中的LOG线或电力传输线的区域。也就是说,非显示区域的尺寸增加以获得上述区域,使得难以通过使非显示区域最小化来实现窄边框。
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LOG线或电力传输线可以通过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第一金属层21和/或第二金属层22来使用。也就是说,代替在第一基板11上形成LOG线或电力传输线,LOG线或电力传输线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并且然后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LOG线或电力传输线可以通过使用第一金属层21和/或第二金属层22与第一基板11所需的线电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第一金属层21的尺寸不同于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第二金属层22的尺寸。有必要使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彼此绝缘,使得第二基板20的第一金属层21与第一基板11的预定电力线之间的电接触变得不同于第二基板20的第二金属层22与第一基板11的其它电力线之间的电接触。
如图2A所示,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通过不同的导电介质与面板的非显示区域所对应的边缘中的第一基板11的电力线电接触。因此,第一金属层21在尺寸上可以不同于第二金属层22,并且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可以分别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不同的电力线接触。
然而,这不限于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根据要描述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
图2B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20,其中,将省略参照图2A所描述的重复说明。通常,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易受湿气和氧的影响,使得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于密封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封装基板。如图2B所示,侧密封(SL)(例如,密封层)可以被附加地设置以通过侧表面来防止湿气和氧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侧密封(SL)被形成为完全密封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20之间的空间,从而改进在防止湿气和氧的渗透时的效率。
图2C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导电介质40包括具有相同的尺寸的第一导电介质41和第二导电介质42。如图2C所示,如果第二金属层22的各个侧面具有朝向第一基板11突出的金属突起,则能够设置具有相同尺寸的第一导电介质41和第二导电介质42。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在第一导电介质41中的导电球在尺寸上可以与包括在第二导电介质42中的导电球相同。
并且,前述金属突起可以通过使第二金属层22弯曲、或者通过对第二金属层22进行不同的蚀刻(即,与第二金属层22的中央区域相比较对第二金属层22的周围区域进行更多的蚀刻)来形成。用于形成金属突起的方法不限于上述弯曲和蚀刻方法。用于形成金属突起的方法可以根据第二金属层22的材料特性而变化。
图2D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除了第一绝缘层51覆盖第一金属层21之外,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与参照图2C描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非常相似。也就是说,第一金属层21与第二金属层22完全绝缘。因此,如图2D所示,第一绝缘层51最大程度地防止第一金属层21与第二金属层22之间的接触,从而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彼此绝缘。
图3A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导电介质41和第二导电介质42的位置的平面图。第一导电介质41和第二导电介质42被定位在非显示区域中,以便避免显示区域的干扰。
并且,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彼此电绝缘。类似地,第一导电介质41和第二导电介质42彼此电绝缘。在这种情况下,插置在第一金属层21与第二金属层22之间的第一绝缘层51大于第一金属层21,其中,第一绝缘层51使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彼此绝缘。为了将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中的每一个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对应的电力线(未示出)电连接,如图3A所示,电接触区域可以形成在面板的四个侧面处。
以与图3A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图3B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导电介质41和第二导电介质42的位置的另一示例的平面图。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导电介质41和第二导电介质42中的每一个可以由多个图案形成,其中,接触区域的尺寸可以被适当地调节。通常,在设置较小的接触区域的情况下,与较大的接触区域的电阻相比较,很可能电阻被更多地减小。如果设置较大的接触区域,则由于接触失败而导致电阻增加。因此,能够通过调节接触区域的尺寸来维持光学接触状态。
以与图3B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图3C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导电介质41和第二导电介质42的位置的另一示例的平面图。
图4例示了插置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20之间的前密封(FS)。通常,粘合剂或具有粘合强度的膜被设置为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将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0彼此接合。在图4中,前密封(FS)被附加地设置成将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0彼此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前密封(FS)可以小于第一金属层21,或者在尺寸上可以与第一金属层21相同。如果需要,则前密封(FS)可以大于第一金属层21。如果前密封(FS)在尺寸上与第一金属层21相同,则通过前密封(FS)渗透的第一金属层21的金属突起可以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对应的电力线(未示出)电连接。
图5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该截面图示出了在不使用前述的导电介质40的情况下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中的每一个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对应的电力线(未示出)之间的电接触。
也就是说,第一金属层21被设置有朝向第一基板11突出的第一突起(P1),从而第一金属层21的第一突起(P1)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对应的电力线(未示出)接触。第二金属层22被设置有朝向第一基板11突出的第二突起(P2),从而第二金属层22的第二突起(P2)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另一对应的电力线(未示出)接触。
以与图5A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图5B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该截面图示出了在不使用前述的导电介质40的情况下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中的每一个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对应的电力线(未示出)之间的电接触。除了图5A之外,图5B也例示了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电力线(未示出)的附加地设置的第一线突起和第二线突起(PP1,PP2),其使得能够在不使用导电介质的情况下使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电力线(未示出)与相应的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接触。尽管未示出,但是能够设置没有第一突起(P1)的第一金属层21或没有第二突起(P2)的第二金属层22。
图6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在图6A中,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在一个侧面处被对准的同时被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金属层21与第一基板11的对应的电力线(未示出)之间的接触区域与位于第二金属层22与第一基板11的另一对应的电力线(未示出)之间的接触区域分开,使得能够降低电干扰的概率。根据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在一个侧面处被对准,通过配向简化了制造工艺。
图6B是沿着图6A的B-B'的截面图,其中,将省略对于参照图6A描述的部件的重复说明。如图6B所示,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在右侧面处被对准。
图7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在图7A中,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的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被形成在相同的区域中或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尺寸。对于前述实施方式,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与第一基板11的电力线接触。然而,在图7A所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第一金属层21在尺寸上与第二金属层22相同。
在图7A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包括在第二基板20中的第一金属层21和/或第二金属层22的上侧或下侧的预定部分通过图案化来去除,从而开口区域(未示出)被形成为实现金属层的电接触区域,从而实现设置有具有相同尺寸的金属层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开口区域可以通过切割、蚀刻或各种方法来形成。
以与图7A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图7B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其中,开口区域通过对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2的上区域部分地进行图案化来形成。
图8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除了开口区域孔21H是通过对第一金属层21的预定部分进行图案化而形成的之外,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与参照图7A或图7B描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非常相似。从平面图中,开口区域孔21H可以按照封闭型形成。也就是说,开口区域孔21H从平面图看是不可见的。
第二金属层22可以通过开口区域孔21H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电力线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开口区域可以形成在第一绝缘层51中,其中,第一绝缘层51的开口区域可以设置在与第一金属层21的开口区域孔21H的位置相同或相似的位置处。
图8B是沿着图8A的D-D'的截面图,该截面图粗略地示出了图8A的特性。将省略对于参照图8A描述的部件的重复说明。
图9A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在图9A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第三金属层23和第二绝缘层52附加地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也就是说,在图9A所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三个不同的金属层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并且分别与第一基板11的三个不同的电力线连接。因此,如果对于第一基板11的像素来说需要三个类型的电力,则能够应用图9A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导电介质40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导电介质41、第二导电介质42和第三导电介质43。
图9B是沿着图9A的E-E'的截面图,该截面图粗略地示出了图9A的特性。将省略对于参照图9A描述的部件的重复说明。
图10是例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10,第一金属层21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比第二金属层22的第一方向的长度长。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金属层21与第一基板11的预定电力线之间的接触区域可以被设置在下侧或上侧中。为了将第二金属层22和第一基板11的另一电力线电连接,第二金属层22与第一基板11的另一电力线之间的接触区域可以相对于第一金属层21与第一基板11的预定电力线之间的接触区域不同地定位。如果需要压力和热以便导电介质40的电接触,则仅对应的金属层能够被直接加热或按压,而对包括在第二基板20中的其它金属层无任何影响,从而使对于其它金属层的干扰最小化。
图11是示出了对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电阻的减小的效果的曲线图。参照图11的曲线图,X轴示出了电压施加位置与面板的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其中,“1”指示面板的被施加有电压的一部分,并且“N”是面板的远离电压施加位置的一部分,并且Y轴示出了面板中的电压降(R)的量。
在这种情况下,虚线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中的面板的位置的电压降(R)的量,并且实线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面板的位置的电压降(R)的量。
因此,在根据本文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电压降(R)在面板的整个区域上被等同地降低,使得能够消除面板上的非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金属层的第二基板20可以被用作封装基板,并且此外可以被用作用于减小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电力线的电阻的辅助电极。
并且,多个金属层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第二基板20上,从而防止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不同的电力线的电压降。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20被设置有多个金属层,由此需要不同类型的电力的传输线(未示出)或电力传输线(未示出)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因此,简化了第一基板11的线结构,使得能够使第一基板11上的非显示区域的尺寸最小化。
并且,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传输线(未示出)或电力传输线(未示出)形成在第二基板20上而不是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从而简化第一基板11的线结构。
对于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上说明,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量可以是变化的。并且,因为附图考虑到观察者被示出,所以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可以按照各种方式变化。只要可能,将在全部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指代相同的或类似的部分。在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应该理解诸如“包含”、“包括”或“具有”的术语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可能性。并且,如果在上下文中不存在特定的定义,则单数表达的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包括多数表达以及单数表达。并且,即使诸如“大约”或“实际上”的术语在说明形状、尺寸比较和位置关系时未被使用,应该理解通常的错误范围也被包括。即使“在…之后”、“在…之前”、“随后”、“然后”、“这时”、或“在下文中”的术语,应该理解这些术语也未用于时间限制。如果使用诸如“第一”或“第二”的术语,则应当选择性地、另选地或重复地将任何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分开,即,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不由这些术语来限制。并且,如果已提到第一元件被定位在第二结构“上或上方”,则应该理解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彼此接触,或者第三元件可以***置在该第一元件和该第二元件之间。然而,如果使用“正好在…上”或“正好在…上方”,则应该理解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彼此接触。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的所有术语如果没有特定的定义则都具有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相同的意义。并且,诸如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的通常使用的术语应该被理解为是本领域的上下文意义,其中,通常使用的术语如果没有特定的定义则不是理想化的和书面的意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2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158267的权益,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Claims (19)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至少一个像素,该至少一个像素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第一电力线,该第一电力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第一电力线向所述像素供应第一电压;
第二电力线,该第二电力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第二电力线向所述像素供应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不同于所述第一电压;以及
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方,该第二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形成在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彼此绝缘,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力线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层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力线,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力线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层将所述第一电力线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电连接在一起,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二电力线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层将所述第二电力线和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电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一导电介质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力线,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二导电介质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力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介质的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二导电介质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突出的金属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所述金属突起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力线或所述第二电力线直接接触,以将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或者将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突出的金属突起,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力线或所述第二电力线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包括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突出的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所述金属突起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力线或所述第二电力线的所述突起直接接触,以将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或者将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通过去除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预定部分而形成的至少一个开口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区域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电力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电力线之间的接触区域被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所述长度的方向上。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层,该密封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和所述第二导电介质。
13.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至少一个像素,该至少一个像素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电力线,该电力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电力线向所述像素供应电压;以及
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方,该第二基板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金属层和电力传输线,该电力传输线连接至所述金属层;
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二基板中的所述金属层连接至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中的所述电力线,以将所述电力传输线和所述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
导电介质,该导电介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包括在所述第二基板中的所述金属层直接接触并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直接接触,所述导电介质通过所述金属层将所述电力传输线和所述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层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突出的金属突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介质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金属层的所述金属突起直接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层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突出的金属突起,该金属突起与所述电力线接触,以通过所述金属层将所述电力传输线和所述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层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突出的金属突起并且所述电力线包括朝向所述金属层突出的突起,所述金属层的所述金属突起与所述电力线的所述突起直接接触,以通过所述金属层将所述电力传输线和所述电力线电连接在一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层,该密封层覆盖所述导电介质。
CN201410737769.1A 2013-12-18 2014-12-04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733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58267A KR102119453B1 (ko) 2013-12-18 2013-12-18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013-0158267 2013-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3640A CN104733640A (zh) 2015-06-24
CN104733640B true CN104733640B (zh) 2017-07-28

Family

ID=51951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7769.1A Active CN104733640B (zh) 2013-12-18 2014-12-04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62346B2 (zh)
EP (1) EP2894687B1 (zh)
KR (1) KR102119453B1 (zh)
CN (1) CN1047336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4674B (zh) * 2014-06-11 2016-08-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KR102534053B1 (ko) * 2016-10-17 2023-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6448562A (zh) 2016-10-21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206758439U (zh) * 2017-04-14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053792A1 (ja) * 2019-09-19 2021-03-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10600528A (zh) * 2019-10-08 2019-12-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28472B (zh) * 2022-02-17 2024-0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310A (zh) * 2006-01-25 2007-08-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69228A (zh) * 2007-04-27 2010-03-1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阳极氧化金属的发光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72962B1 (en) * 2003-09-19 2012-06-20 Sony Corpor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3849680B2 (ja) * 2003-10-06 2006-11-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基板接合体の製造方法、基板接合体、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JP4337852B2 (ja) * 2006-08-30 2009-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5112707B2 (ja) * 2007-01-26 2013-0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
KR101394540B1 (ko) 2010-07-29 2014-05-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772142B1 (ko) 2010-11-29 2017-08-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와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용 밀봉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1830300B1 (ko) 2010-12-30 2018-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310A (zh) * 2006-01-25 2007-08-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69228A (zh) * 2007-04-27 2010-03-1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阳极氧化金属的发光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62346B2 (en) 2016-06-07
EP2894687A1 (en) 2015-07-15
KR102119453B1 (ko) 2020-06-05
US20150171155A1 (en) 2015-06-18
EP2894687B1 (en) 2021-03-17
KR20150071350A (ko) 2015-06-26
CN104733640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3640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648851B (zh) 顯示裝置
CN108257508A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538893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60067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ummy metal layer in non-display area
CN106298846B (zh) 显示器件
US9939973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ouch sensor
US989784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418492B1 (ko) 플렉서블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US20160202812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ensor
US863832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102654664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4701461A (zh) 有机发光装置
US1151536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86657A (zh) 透明显示面板及包括该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装置
US11751444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050384B1 (ko) 협 베젤 구조를 갖는 평판 표시 패널
WO2019130739A1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985875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initialization lin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2015007B2 (en) Adhesive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10046887A (ko) 표시장치
US20230199990A1 (en) Display panel
KR20110034789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6023886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