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3265A - 空气源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空气源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3265A
CN104713265A CN201310675423.9A CN201310675423A CN104713265A CN 104713265 A CN104713265 A CN 104713265A CN 201310675423 A CN201310675423 A CN 201310675423A CN 104713265 A CN104713265 A CN 104713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eat exchanger
valve port
air
finne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754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正华
夏伦熹
刘开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754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3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3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3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多个翅片换热器、多个四通阀、降膜式换热器、止回阀和制冷节流元件,多个四通阀与多个翅片换热器分别一一对应,每个四通阀包括第一至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排气口相连,第二阀口与翅片换热器的一端相连,第三阀口与翅片换热器阀口相连,第四阀口通过第一节流元件与翅片换热器阀口相连,每个翅片换热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个单向阀和制热节流元件,每个单向阀的出口和每个制热节流元件通过公用管路彼此连接。降膜式换热器的第一管口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在除霜过程中,制热运行没有中断,保证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气源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时,在翅片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0℃时,翅片换热器便会结霜,需要对翅片换热器进行除霜,除霜过程需将四通阀进行换向以转为制冷模式,改变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媒流向以进行逆循环除霜。在逆循环除霜过程中由于冷媒压力波动对压缩机冲击较大,会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逆循环除霜过程中,使用侧热源温度周期性急剧下降而造成舒适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该空气源热泵机组在除霜过程中,制热运行没有中断,降膜式换热器持续向使用房间提供热量,保证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具有排气阀口、吸气阀口、翅片换热器阀口和降膜式换热器阀口,所述排气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吸气阀口与所述吸气口相连;多个翅片换热器和多个四通阀,所述多个四通阀与所述多个翅片换热器分别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至第四阀口,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翅片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翅片换热器阀口相连,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四阀口通过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翅片换热器阀口相连,每个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个单向阀和制热节流元件,每个所述单向阀的出口和每个所述制热节流元件通过公用管路彼此连接;降膜式换热器,所述降膜式换热器具有第一至第三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降膜式换热器阀口相连,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分别连通所述公用管路;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三管口相连且所述止回阀的出口与所述公用管路相连;制冷节流元件,所述制冷节流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公用管路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通过设有多个翅片换热器和多个四通阀,在除霜过程中,四通换向阀始终没有换向,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运行没有中断,降膜式换热器持续向使用房间提供热量,保证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且在除霜过程,进行除霜的翅片换热器内的压力需达到***压力后相应的单向阀才能导通,进行除霜的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媒才能排出,从而空气源热泵机组在除霜期间制热运行持续稳定,未引起***压力变化,因此未对压缩机造成冲击,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降膜式换热器的出水口的温度也不会出现周期性的下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源热泵机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多个四通阀的所述第三阀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翅片换热器阀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四阀口通过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至所述第一管道。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四通阀的所述第一阀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排气口。
具体地,所述压缩机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为螺杆压缩机。
可选地,所述制冷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可选地,每个所述制热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处于制冷运行时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处于制热运行时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处于制热运行且第四翅片换热器处于除霜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处于制热运行且第三翅片换热器处于除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处于制热运行且第二翅片换热器处于除霜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处于制热运行且第一翅片换热器处于除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压缩机10、吸气口a、排气口b、四通换向阀20、排气阀口c、吸气阀口d、翅片换热器阀口e、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第一翅片换热器30a、第二翅片换热器30b、第三翅片换热器30c、第四翅片换热器30d、第一四通阀40a、第二四通阀40b、第三四通阀40c、第四四通阀40d、第一阀口g、第二阀口h、第三阀口i、第四阀口j、第一单向阀50a、第二单向阀50b、第三单向阀50c、第四单向阀50d、第一制热节流元件60a、第二制热节流元件60b、第三制热节流元件60c、第四制热节流元件60d、公用管路70、降膜式换热器80、第一管口k、第二管口l、第三管口m、出水口n、止回阀90、制冷节流元件100、第一管道110、第一节流元件120、第二管道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该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即可进行制热运行又可进行制冷运行。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中,只描述了该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包括四个翅片换热器和四个四通阀的情况,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普通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知道的是,在阅读了本发明此处公开的教导,可以将该实施例应用于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包括两个、三个及四个以上的翅片换热器和两个、三个及四个以上的四通阀的情况,其中,翅片换热器的数量和多个四通阀的数量相等且分别一一对应,这也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对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包括:压缩机10、四通换向阀20、四个翅片换热器(30a、30b、30c、30d)、四个四通阀(40a、40b、40c、40d)、降膜式换热器80、止回阀90、制冷节流元件100,其中,压缩机10具有吸气口a和排气口b,具体地,压缩机10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可选地,压缩机10为螺杆式压缩机,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1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四通换向阀20具有排气阀口c、吸气阀口d、翅片换热器阀口e和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排气阀口c与排气口b相连,吸气阀口d与吸气口a相连,其中,在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处于制冷运行时,排气阀口c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导通且吸气阀口d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导通,在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处于制热运行时,排气阀口c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导通且吸气阀口d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导通。
四个四通阀与四个翅片换热器分别一一对应,每个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g、第二阀口h、第三阀口i和第四阀口j,每个四通阀的第一阀口g与排气口b相连,每个四通阀的第二阀口h与翅片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每个四通阀的第三阀口i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每个四通阀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每个翅片换热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个单向阀和制热节流元件,每个单向阀的出口和每个制热节流元件通过公用管路70彼此连接。可选地,每个制热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第一节流元件120为毛细管。
具体地,四个四通阀分别为第一四通阀40a、第二四通阀40b、第三四通阀40c和第四四通阀40d,四个翅片换热器分别为第一翅片换热器30a、第二翅片换热器30b、第三翅片换热器30c和第四翅片换热器30d,其中,第一四通阀40a的第一阀口g与排气口b相连,第一四通阀40a的第二阀口h与第一翅片换热器30a的一端相连,第一四通阀40a的第三阀口i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第一四通阀40a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
第二四通阀40b的第一阀口g与排气口b相连,第二四通阀40b的第二阀口h与第二翅片换热器30b的一端相连,第二四通阀40b的第三阀口i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第二四通阀40b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
第三四通阀40c的第一阀口g与排气口b相连,第三四通阀40c的第二阀口h与第三翅片换热器30c的一端相连,第三四通阀40c的第三阀口i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第三四通阀40c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
第四四通阀40d的第一阀口g与排气口b相连,第四四通阀40d的第二阀口h与第四翅片换热器30d的一端相连,第四四通阀40d的第三阀口i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第四四通阀40d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相连。
第一翅片换热器30a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一单向阀50a和第一制热节流元件60a,第二翅片换热器30b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二单向阀50b和第二制热节流元件60b,第三翅片换热器30c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三单向阀50c和第三制热节流元件60c,第四翅片换热器30d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四单向阀50d和第四制热节流元件60d,第一单向阀50a的出口、第二单向阀50b的出口、第三单向阀50c的出口、第四单向阀50d的出口、第一制热节流元件60a、第二制热节流元件60b、第三制热节流元件60c和第四制热节流元件60d分别连接至公用管路70上,也就是说,第一单向阀50a和第一制热节流元件60a并联连接,第二单向阀50b和第二制热节流元件60b并联连接,第三单向阀50c和第三制热节流元件60c并联连接,第四单向阀50d和第四制热节流元件60d并联连接。
且第一单向阀50a在从第一翅片换热器30a到公用管路70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第二单向阀50b在从第二翅片换热器30b到公用管路70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第三单向阀50c在从第三翅片换热器30c到公用管路70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第四单向阀50d在从第四翅片换热器30d到公用管路70的方向上单向导通。
降膜式换热器80具有第一管口k、第二管口l和第三管口m,第一管口k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相连,第二管口l和第三管口m分别连通公用管路70。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降膜式换热器80还包括出水口n,降膜式换热器80的工作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止回阀90的进口与第三管口m相连且止回阀90的出口与公用管路70相连,也就是说,止回阀90在从第三管口m到公用管路70的方向上导向导通。制冷节流元件100分别与第二管口l和公用管路70相连,可选地,制冷节流元件100为电子膨胀阀。
如图1所示,当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处于制冷运行时,此时排气阀口c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导通且吸气阀口d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导通,每个四通阀的第三阀口i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一阀口g和第四阀口j导通,由于第三阀口i与第二阀口h之间的的流体阻力小于第一阀口g和第四阀口j之间的流体阻力,此时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b排出的冷媒通过四通换向阀20流出并通过每个四通阀的第三阀口i进入到每个四通阀内,每个四通阀内的冷媒通过第二阀口h排入到相应的翅片换热器内,冷媒分别在四个翅片换热器内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每个翅片换热器流出的冷媒通过相应的单向阀进入到公用管路70内,四个翅片换热器流出的冷媒在公用管路70汇合后经过制冷节流元件100节流后进入到降膜式换热器80内,冷媒在降膜式换热器80内吸热蒸发后成为气体,降膜式换热器80内的冷媒通过第一管口k排出并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四通换向阀20排出的冷媒通过压缩机10的吸气口a回到压缩机10内,完成制冷循环。此时在降膜式换热器80的出水口n处提供冷水。
如图2所示,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在制热运行时,此时排气阀口c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导通且吸气阀口d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导通,每个四通阀的第三阀口i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一阀口g和第四阀口j导通,由于第一管口k的流体阻力小于第一阀口g和第四阀口j之间的流体阻力,此时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b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四通换向阀20和第一管口k排入到降膜式换热器80内,冷媒在降膜式换热器80中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降膜式换热器80内的冷媒通过止回阀90排入到公用管路70内,公用管路70内的冷媒分成四部分,该四部分冷媒分别通过四个制热节流元件节流后进入到相应的翅片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吸热以形成气体,从每个翅片换热器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二阀口h进入到相应的四通阀内,每个四通阀内的冷媒依次通过第三阀口i和翅片换热器阀口e排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四通换向阀20排出的冷媒通过压缩机10的吸气口a进入到压缩机10内压缩,从而完成制热循环。此时在降膜式换热器80的出水口n处提供热水。
如图3所示,当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处于制热运行且需要对第四翅片换热器30d进行除霜时,此时排气阀口c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导通且吸气阀口d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导通,第四四通阀40d进行换向动作,第四四通阀40d的第一阀口g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三阀口i和第四阀口j导通,第一四通阀40a、第二四通阀40b和第三四通阀40c依旧保持第三阀口i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一阀口g和第四阀口j导通的状态。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b排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冷媒通过四通换向阀20排入到降膜式换热器80内,该冷媒在降膜式换热器80内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另一路冷媒流经第四四通阀40d的第一阀口g和第二阀口h进入到第四翅片换热器30d内,该冷媒在第四翅片换热器30d中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第四翅片换热器30d表面的霜层被冷媒释放的热量融化。在第四翅片换热器30d内的液体冷媒压力达到***(即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运行压力时,第四单向阀50d才能导通,第四翅片换热器30d内的液态冷媒才能经过第四单向阀50d排出,从第四单向阀50d排出的另一路冷媒和从降膜式换热器80排出的一路冷媒在公用管路70内汇合。
汇合后的冷媒分别通过第三制热节流元件60c、第二制热节流元件60b和第一制热节流元件60a进入到第三翅片换热器30c、第二翅片换热器30b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a内,从第三翅片换热器30c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三四通阀40c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第二翅片换热器30b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二四通阀40b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第一翅片换热器30a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一四通阀40a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四通换向阀20排出的冷媒通过吸气口a排入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制热循环。
如图4所示,当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处于制热运行且需要对第三翅片换热器30c进行除霜时,此时排气阀口c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导通且吸气阀口d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导通,第三四通阀40c进行换向动作,第三四通阀40c的第一阀口g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三阀口i和第四阀口j导通,第一四通阀40a、第二四通阀40b和第四四通阀40d依旧保持第三阀口i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一阀口g和第四阀口j导通的状态。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b排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冷媒通过四通换向阀20排入到降膜式换热器80内,该冷媒在降膜式换热器80内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另一路冷媒流经第三四通阀40c的第一阀口g和第二阀口h进入到第三翅片换热器30c内,该冷媒在第三翅片换热器30c中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第三翅片换热器30c表面的霜层被冷媒释放的热量融化。在第三翅片换热器30c内的液体冷媒压力达到***运行压力时,第三单向阀50c才能导通,第三翅片换热器30c内的液态冷媒才能经过第三单向阀50c排出,从第三单向阀50c排出的另一路冷媒和从降膜式换热器80排出的一路冷媒在公用管路70内汇合。
汇合后的冷媒分别通过第四制热节流元件60d、第二制热节流元件60b和第一制热节流元件60a进入到第四翅片换热器30d、第二翅片换热器30b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a内,从第四翅片换热器30d排出的冷媒通过第四四通阀40d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第二翅片换热器30b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二四通阀40b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第一翅片换热器30a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一四通阀40a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四通换向阀20排出的冷媒通过吸气口a排入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制热循环。
如图5所示,当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处于制热运行且需要对第二翅片换热器30b进行除霜时,此时排气阀口c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导通且吸气阀口d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导通,第二四通阀40b进行换向动作,第二四通阀40b的第一阀口g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三阀口i和第四阀口j导通,第一四通阀40a、第三四通阀40c和第四四通阀40d依旧保持第三阀口i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一阀口g和第四阀口j导通的状态。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b排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冷媒通过四通换向阀20排入到降膜式换热器80并在降膜式换热器80内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另一路冷媒流经第二四通阀40b的第一阀口g和第二阀口h进入到第二翅片换热器30b内,该冷媒在第二翅片换热器30b中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第二翅片换热器30b表面的霜层被冷媒释放的热量融化。在第二翅片换热器30b内的液体冷媒压力达到***运行压力时,第二单向阀50b才能导通,第二翅片换热器30b内的液态冷媒才能经过第二单向阀50b排出,从第二单向阀50b排出的另一路冷媒和从降膜式换热器80排出的一路冷媒在公用管路70内汇合。
汇合后的冷媒分别通过第四制热节流元件60d、第三制热节流元件60c和第一制热节流元件60a进入到第四翅片换热器30d、第三翅片换热器30c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a内,从第四翅片换热器30d排出的冷媒通过第四四通阀40d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第三翅片换热器30c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三四通阀40c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第一翅片换热器30a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一四通阀40a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四通换向阀20排出的冷媒通过吸气口a排入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制热循环。
如图6所示,当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处于制热运行且需要对第一翅片换热器30a进行除霜时,此时排气阀口c与降膜式换热器阀口f导通且吸气阀口d与翅片换热器阀口e导通,第一四通阀40a进行换向动作,第一四通阀40a的第一阀口g和第二阀口h导通且第三阀口i和第四阀口j导通,第三四通阀40c、第二四通阀40b和第四四通阀40d依旧保持第一阀口g和第四阀口j导通且第三阀口i和第二阀口h导通的状态。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b排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冷媒通过四通换向阀20排入到降膜式换热器80并在降膜式换热器80内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另一路冷媒流经第一四通阀40a的第一阀口g和第二阀口h进入到第一翅片换热器30a内,该冷媒在第一翅片换热器30a中释放热量后成为液体,第一翅片换热器30a表面的霜层被冷媒释放的热量融化。在第一翅片换热器30a内的液体冷媒压力达到***运行压力时,第一单向阀50a才能导通,第一翅片换热器30a内的液态冷媒才能经过第一单向阀50a排出,从第一单向阀50a排出的另一路冷媒和从降膜式换热器80排出的一路冷媒在公用管路70内汇合。
汇合后的冷媒分别通过第四制热节流元件60d、第二制热节流元件60b和第三制热节流元件60c进入到第四翅片换热器30d、第二翅片换热器30b和第三翅片换热器30c内,从第四翅片换热器30d排出的冷媒通过第四四通阀40d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第二翅片换热器30b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二四通阀40b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第三翅片换热器30c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三四通阀40c进入到四通换向阀20内,从四通换向阀20排出的冷媒通过吸气口a排入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制热循环。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四个四通阀单独工作,即四个四通阀之间互不干涉,上述的描述是需对一个翅片换热器进行除霜时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的冷媒循环的具体说明,值得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处于制热运行时,可同时对两个或三个翅片换热器进行除霜,也可以对四个翅片换热器进行轮流循环除霜。其中进行除霜的翅片换热器可以任意组合以进行先后顺序的除霜过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通过设有多个翅片换热器和多个四通阀,在除霜过程中,四通换向阀20始终没有换向,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的制热运行没有中断,降膜式换热器80持续向使用房间提供热量,保证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且在除霜过程,进行除霜的翅片换热器内的压力需达到***压力后相应的单向阀才能导通,进行除霜的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媒才能排出,从而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在除霜期间制热运行持续稳定,未引起***压力变化,因此未对压缩机10造成冲击,延长了压缩机10的使用寿命,同时降膜式换热器80的出水口n的温度也不会出现周期性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四个四通阀的第三阀口i通过第一管道110连通,翅片换热器阀口e与第一管道110相连,每个四通阀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连接至第一管道110。也就是说,第一四通阀40a的第三阀口i、第二四通阀40b的第三阀口i、第三四通阀40c的第三阀口i和第四四通阀40d的第三阀口i通过第一管道110连通,且第一四通阀40a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连接至第一管道110,第二四通阀40b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连接至第一管道110,第三四通阀40c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连接至第一管道110,第四四通阀40d的第四阀口j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20连接至第一管道110。从而使得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的结构简单。
如图1-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多个四通阀的第一阀口g通过第二管道130连通,第二管道130连接至排气口b,也就是说,第一四通阀40a的第一阀口g、第二四通阀40b的第一阀口g、第三四通阀40c的第一阀口g和第四四通阀40d的第一阀口g通过第二管道130连通。从而使得空气源热泵机组1000的结构简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具有排气阀口、吸气阀口、翅片换热器阀口和降膜式换热器阀口,所述排气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吸气阀口与所述吸气口相连;
多个翅片换热器和多个四通阀,所述多个四通阀与所述多个翅片换热器分别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至第四阀口,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翅片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翅片换热器阀口相连,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四阀口通过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翅片换热器阀口相连,每个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个单向阀和制热节流元件,每个所述单向阀的出口和每个所述制热节流元件通过公用管路彼此连接;
降膜式换热器,所述降膜式换热器具有第一至第三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降膜式换热器阀口相连,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分别连通所述公用管路;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三管口相连且所述止回阀的出口与所述公用管路相连;
制冷节流元件,所述制冷节流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公用管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四通阀的所述第三阀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翅片换热器阀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四阀口通过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至所述第一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四通阀的所述第一阀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排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螺杆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制热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
CN201310675423.9A 2013-12-11 2013-12-11 空气源热泵机组 Pending CN104713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5423.9A CN104713265A (zh) 2013-12-11 2013-12-11 空气源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5423.9A CN104713265A (zh) 2013-12-11 2013-12-11 空气源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3265A true CN104713265A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12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75423.9A Pending CN104713265A (zh) 2013-12-11 2013-12-11 空气源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326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7542A (zh) * 2016-01-29 2016-10-05 四川同达博尔置业有限公司 换热机组
CN110168195A (zh) * 2017-01-04 2019-08-23 西特科技责任有限公司 设置有涡轮机的逆循环装置
CN115265002A (zh) * 2021-04-29 2022-11-01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8610A2 (en) * 2004-05-21 2005-11-2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operation in heat pump system
CN202598837U (zh) * 2011-10-08 2012-12-12 陈则韶 双源热泵热能梯级利用热水一体机
CN202973681U (zh) * 2012-11-27 2013-06-05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空调***
CN103256748A (zh) * 2011-12-12 2013-08-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203671990U (zh) * 2013-12-11 2014-06-25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机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8610A2 (en) * 2004-05-21 2005-11-2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operation in heat pump system
CN202598837U (zh) * 2011-10-08 2012-12-12 陈则韶 双源热泵热能梯级利用热水一体机
CN103256748A (zh) * 2011-12-12 2013-08-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202973681U (zh) * 2012-11-27 2013-06-05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空调***
CN203671990U (zh) * 2013-12-11 2014-06-25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机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7542A (zh) * 2016-01-29 2016-10-05 四川同达博尔置业有限公司 换热机组
CN110168195A (zh) * 2017-01-04 2019-08-23 西特科技责任有限公司 设置有涡轮机的逆循环装置
CN110168195B (zh) * 2017-01-04 2022-05-17 西特科技责任有限公司 设置有涡轮机的逆循环装置
CN115265002A (zh) * 2021-04-29 2022-11-01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
CN115265002B (zh) * 2021-04-29 2023-10-13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4508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冷热水多功能***
CN104654461A (zh) 一种可连续制热化霜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068769U (zh) 空调***
CN102252453A (zh) 制冷制冰制热三用一体机
CN104279800A (zh) 电动汽车空调***及电动汽车
CN101929760A (zh) 热水空调器
CN104833152A (zh) 一种防液击空调除霜***
CN102788447B (zh) 热泵空调***
CN104713265A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3964449U (zh) 一种单双级可切换的热泵
JP2007198730A (ja) 空調冷凍装置
CN103335439B (zh) 制冷***
CN204165279U (zh) 不间断制热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3104964B (zh)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冷媒循环***
CN104121721A (zh) 一种单双级可切换的热泵
CN102589184A (zh) 一种低温环境使用的空调***
CN203349414U (zh) 一种空调***
CN203869367U (zh) 一种地暖、热水器、空调三合一机组
CN216384419U (zh) 四管制风冷冷热水机组
CN203785316U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3671990U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4697245A (zh) 耦合热泵***
CN201652987U (zh) 具有提供冷热饮用水功能的新型空调***
CN103836837A (zh) 一种双模式复合的热泵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CN104713264A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