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7232A - 热泵*** - Google Patents

热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7232A
CN104697232A CN201410324563.6A CN201410324563A CN104697232A CN 104697232 A CN104697232 A CN 104697232A CN 201410324563 A CN201410324563 A CN 201410324563A CN 104697232 A CN104697232 A CN 104697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eat exchanger
connecting pipings
shell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45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7232B (zh
Inventor
金珍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97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7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7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7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6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of fluid flow rever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28D7/160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with 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change of flow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泵***。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包括: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冷凝器,使在压缩机中压缩的制冷剂冷凝,膨胀装置,对在冷凝器冷凝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蒸发器,使在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蒸发;上述冷凝器由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中的一个热交换器构成;蒸发器由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中的另一个热交换器构成;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各自包括:壳体,制冷剂流入上述壳体;多个配管,设于壳体的内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流体在多个配管中流动;两个入出部,形成于壳体的上侧,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入或排出;一个入出部,形成于壳体的下侧,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排出。

Description

热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heat pump system)。
背景技术
热泵***是指驱动能够制冷剂循环来执行制冷或制热的***。构成上述制冷剂循环的构件可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使被压缩的制冷剂冷凝;膨胀装置,对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蒸发器,使减压的制冷剂蒸发。
上述冷凝器与蒸发器作为热交换器,使制冷剂与规定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上述规定的流体可包括空气或水。
当水用作为上述规定的流体的情况下,适用于冷凝器与蒸发器的热交换器可包括壳管式热交换器(shell&tube heat exchanger)。上述壳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制冷剂在上述壳体中流动;多个配管,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水在上述多个配管中流动。
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上述制冷剂与水之间执行热交换来可实现制冷剂的冷凝或蒸发。
通常,上述壳管式热交换器使用于冷却器(chiller)***。冷却器向冷水需要处供给冷水,其特征在于,使在冷冻***中进行循环的制冷剂与在冷水需要处和冷冻***之间进行循环的冷水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上述冷水。冷却器为大容量设备,可以设于规模大的建筑物等。
图1为适用以往的壳管式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循环的结构。
参照图1,在以往的制冷剂***1中可形成冷冻循环。
详细地,上述制冷剂***1包括:压缩机2,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3,在上述压缩机2中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上述冷凝器3;膨胀装置8,对在上述冷凝器3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蒸发器10,使在上述膨胀装置8减压的制冷剂蒸发。
上述制冷剂***1还包括:吸入配管15,设于上述压缩机的入口侧,将上述蒸发器10排出的制冷剂引向上述压缩机2;以及排出配管16,设于上述压缩机的出口侧,将上述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引向上述冷凝器3。
并且,在上述蒸发器10和上述压缩机2之间,设有油回收配管9,将存在于上述蒸发器10的内部的油引向上述压缩机2的吸入侧。
上述冷凝器3和蒸发器10由壳管式(shell and tube)热交换装置构成,使得制冷剂和水之间能够进行热交换。
详细地,上述冷凝器3包括:壳体3a,形成外观;制冷剂流入部4,形成于上述壳体3a的一侧,在上述压缩机2压缩的制冷剂从上述制冷剂流入部4流入;以及制冷剂流出部5,形成于上述壳体3a的另一侧,在上述冷凝器3冷凝的制冷剂从上述制冷剂流出部5流出。
上述制冷剂流入部4形成于上述壳体3a的上部,上述制冷剂流出部5形成于上述壳体3a的下部。因此,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流入上述制冷剂流入部4,则热交换过程中进行相变化来转换为比重高的液相制冷剂,上述液相制冷剂能够容易从上述制冷剂流出部5排出。
并且,上述冷凝器3还包括内部流路3b,该内部流路3b设于上述壳体3a的内部,用于引导流体的流动。上述内部流路3b可包括多个配管,作为一例,上述流体可包括水。
在上述冷凝器3的一侧包括冷凝器流入流路6,用于使上述流体向上述壳体3a的内部流入;以及冷凝器排出流路7,使在上述冷凝器3进行了热交换的流体流出。通过上述冷凝器流入流路6流入上述壳体3a的内部的流体在上述内部流路3b中流动,并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即吸热,并可通过上述冷凝器排出流路7排出。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可冷凝。
上述蒸发器10包括:壳体10a,形成外观;制冷剂流入部11,形成于上述壳体10a的一侧,在上述膨胀装置8膨胀的制冷剂从上述制冷剂流入部11流入;以及制冷剂流出部12,形成于上述壳体10a的另一侧,在上述蒸发器10蒸发的制冷剂从上述制冷剂流出部12流出。上述制冷剂流出部12可与上述吸入配管15相连接。
上述制冷剂流入部11形成于上述壳体10a的下部,上述制冷剂流出部12形成于上述壳体10b的上部。因此,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流入上述制冷剂流入部11,则在热交换过程中,进行相变化来转换成比重低的气相制冷剂,上述气相制冷剂向上方流动,并可通过上述制冷剂流出部12容易排出。
上述蒸发器10还包括内部流路10b,该内部流路10b设于上述壳体10a的内部,用于引导流体的流动。上述内部流路10b可包括多个配管,作为一例,上述流体可包括水。
在上述蒸发器10的一侧包括:蒸发器流入流路13,使上述流体流入上述壳体10a的内部;以及蒸发器排出流路14,使在上述蒸发器10进行了热交换的流体流出。通过上述蒸发器流入流路13流入上述壳体10a的内部的流体在上述内部流路10b中流动,并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即放热,并可通过上述蒸发器排出流路14来排出。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可以蒸发。
像这样,以往将壳管式热交换器使用为冷凝器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入部形成于壳体的上部,制冷剂流出部形成于壳体的下部,且使用为蒸发器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入部形成于壳体的下部,制冷剂流出部形成于壳体的上部,因此存在将一个热交换器转换为冷凝器及蒸发器来使用受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设有壳管式热交换器的热泵***,该壳管式热交换器容易转换制冷及制热运行。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泵***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使在上述压缩机中压缩的制冷剂冷凝,膨胀装置,对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蒸发器,使在上述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蒸发;上述冷凝器由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中的一个热交换器构成;上述蒸发器由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中的另一个热交换器构成;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各自包括:壳体,制冷剂流入上述壳体;多个配管,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与上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流体在上述多个配管中流动;两个入出部,形成于上述壳体的上侧,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入或排出;一个入出部,形成于上述壳体的下侧,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排出。
并且,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或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根据制冷或制热运行,能够转换为冷凝器或蒸发器。
并且,还包括多个流动转换部,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根据制冷或制热运行,转换向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或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并且,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由三通阀构成。
并且,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包括:第一流动转换部,配置于上述压缩机的出口侧;以及第二流动转换部,将在上述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引向上述蒸发器。
并且,还包括:第三流动转换部,将在上述冷凝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引向上述膨胀装置;以及第四流动转换部,将在上述蒸发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引向上述压缩机。
并且,包括:第一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延伸;以及第二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延伸。
并且,还包括:第三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连接配管的一地点向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第四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连接配管的一地点向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延伸。
并且,,还包括:第五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第六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
并且,还包括第七连接配管,上述第七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并设有上述膨胀装置。
并且,还包括:第八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延伸;第九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延伸。
并且,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的两个入出部包括:第一入出部,与上述第一连接配管相连接;以及第二入出部,与上述第八连接配管相连接。
并且,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的两个入出部包括:第一入出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配管相连接;以及第二入出部,与上述第九连接配管相连接。
并且,包括:第八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第一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八连接配管延伸。
并且,包括:第九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第二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九连接配管延伸。
并且,包括:第三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延伸;以及第四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延伸。
并且,还包括:第五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第六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
并且,还包括第七连接配管,该第七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并设有上述膨胀装置。
并且,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为负载侧热交换器,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为热源侧热交换器。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改善***的结构来使壳管式热交换器能够使用为冷凝器及蒸发器,即可转换使用,因此存在制冷及制热运行的转换容易的效果。
尤其,在热交换器的壳体设有制冷剂能够流入或排出的三个入出部,根据制冷或制热运行而改变制冷剂的入出路径,因此容易进行制冷制热运行的转换。
并且,配置有能够转换制冷剂的流动的多个流动转换部,并通过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的控制,容易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适用以往的壳管式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循环的结构。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的结构的循环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进行制冷运行时的情况的循环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进行制热运行时的情况的循环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泵***进行制冷运行时的情况的循环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泵***进行制热运行时的情况的循环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热泵***
110:压缩机
122:第一流动转换部
124:第二流动转换部
126:第三流动转换部
128:第四流动转换部
130:第一热交换器
131:壳体
131a:第一入出部
131b:第二入出部
131c:第三入出部
132:内部流路
140:第二热交换器
141:壳体
141a:第一入出部
141b:第二入出部
141c:第三入出部
142:内部流路
151:第一连接配管
152:第二连接配管
153:第三连接配管
154:第四连接配管
155:第五连接配管
156:第六连接配管
157:第七连接配管
158:第八连接配管
159:第九连接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局限于所提出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思想的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相同的思想的范围内能够容易提出其他实施例。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的结构的循环图,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2及图3,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100包括:压缩机110,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使在上述压缩机中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凝;膨胀装置160,对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蒸发器,使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蒸发。
上述冷凝器可为第一热交换器130及第二热交换器140中的一个热交换器,上述蒸发器可为另一个热交换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理解为使用侧或负载侧热交换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理解为热源侧热交换器。
并且,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和第二热交换器140可包括壳管式热交换器(shell&tube heat exchanger)。因此,可将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称为“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可将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称为“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和第二热交换器140的结构可以相同。
上述膨胀装置160可以包括电子膨胀阀(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EEV)。
上述热泵***100包括多个流动转换部,根据***的制冷或制热运行来转换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包括:第一流动转换部122,配置于上述压缩机110的出口侧;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将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引向上述蒸发器;第三流动转换部126,将在上述冷凝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引向上述膨胀装置160;以及第四流动转换部128,将在上述蒸发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引向上述压缩机110。
作为一例,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可包括三通阀(Three way valve)。
上述热泵***100包括:第一连接配管151,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向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延伸;以及第二连接配管152,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向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延伸。
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或第二连接配管152将在上述压缩机110压缩的制冷剂引向上述冷凝器。
作为一例,当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用作为冷凝器时,制冷剂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经过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
相反地,当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用作为冷凝器时,制冷剂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经过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
上述热泵***100包括:第三连接配管153,从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的一地点向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延伸;以及第四连接配管154,从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的一地点向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延伸。
在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的一地点形成有与上述第三连接配管153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71。因此,上述第三连接配管153的一端部可与上述第一连接部171相结合,另一端部可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相结合。
在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的一地点形成有与上述第四连接配管154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73。因此,上述第四连接配管154的一端部可与上述第二连接部173相结合,另一端部可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相结合。
上述第三连接配管153或第四连接配管154将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引向上述蒸发器。
作为一例,当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用作为蒸发器时,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来流入上述第三连接配管153,并经过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的第一连接部171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
相反地,当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用作为蒸发器时,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流入上述第四连接配管154,并经过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的第二连接部173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
上述热泵***100还包括:第五连接配管155,从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延伸;以及第六连接配管156,从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延伸。
上述第五连接配管155或第六连接配管156将在上述冷凝器减压的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
作为一例,当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用作为冷凝器时,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冷凝的制冷剂可经过上述第五连接配管155流入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
相反地,当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用作为冷凝器时,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冷凝的制冷剂可经过上述第六连接配管156流入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
上述热泵***100还包括第七连接配管157,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延伸。在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上可设有上述膨胀装置160。
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流入的制冷剂即已冷凝的制冷剂可经过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流入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可在通过上述膨胀装置160中减压。
上述热泵***100还包括:第八连接配管158,从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延伸;第九连接配管159,从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延伸。
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或第九连接配管159将在上述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引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
作为一例,当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用作为蒸发器时,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蒸发的制冷剂可经过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流入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
相反地,当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用作为蒸发器时,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蒸发的制冷剂可经过上述第九连接配管159流入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
以下,对第一热交换器130、第二热交换器14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只示出第一热交换器130的结构,但第二热交换器140的结构与第一热交换器130几乎类似,因此图3也可以适用于第二热交换器140。
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为负载侧热交换器,制冷运行时可作为蒸发器运行,制热运行时可作为冷凝器运行。
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包括:壳体131,大致具有圆筒形状,制冷剂和流体流入该壳体131,形成制冷剂和流体的流动空间;内部流路132,配置于上述壳体131的内部,用于引导流体的流动。上述内部流路132可包括多个配管,作为一例,上述流体可包括水。
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的一侧包括:第一流入流路135,使上述流体流入上述壳体131的内部;以及第一排出流路136,使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进行了热交换的流体流出。
通过上述第一流入流路135流入上述壳体131的内部的流体在上述内部流路132中流动,斌企鹅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可通过上述第一排出流路136排出。
当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用作为冷凝器时,通过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的流体可被加热来使用为用于制热的热源。
相反地,当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用作为蒸发器时,通过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的流体可冷却来使用为用于制冷的热源。
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的壳体131设置有多个入出部,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或流出。
上述多个入出部包括:第一入出部131a及第二入出部131b,形成于上述壳体131的上部;第三入出部131c,形成于上述壳体131的下部。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和第二入出部131b可以以相隔开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可连接有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并且,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理解为“制冷剂流入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及制热运行时,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使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
在上述第二入出部131b可连接有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并且,上述第二入出部131b理解为“第一制冷剂流出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及制热运行时,上述第二入出部131b使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蒸发的制冷剂排出。
在上述第三入出部131c可连接有上述第五连接配管155。并且,上述第三入出部131c理解为“第二制冷剂流出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及制热运行时,上述第三入出部131c使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冷凝的制冷剂排出。
即,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包括一个制冷剂流入部及两个制冷剂流出部。
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的壳体131的内部设有分配部138,用于使向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流入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上述壳体131的内部。上述分配部138具有平板的形状,并且形成有制冷剂能够通过的多个通孔138a。
上述分配部138可配置于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的壳体131的内侧上部。
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为热源侧热交换器,制冷运行时可作为冷凝器运行,制热运行时可作为蒸发器运行。
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包括:壳体141,大致具有圆筒形状,制冷剂和流体流入该课题141,形成制冷剂和流体的流动空间;内部流路142,配置于上述壳体141的内部,用于引导流体的流动。上述内部流路142可包括多个配管,作为一例,上述流体可包括水。
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的一侧包括:第二流入流路145,使上述流体流入上述壳体141的内部;以及第二排出流路146,使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进行了热交换的流体流出。
通过上述第二流入流路145流入上述壳体141的内部的流体在上述内部流路142中流动,并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可通过上述第二排出流路146排出。
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的壳体141设置有多个入出部,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或流出。
上述多个入出部包括:第一入出部141a及第二入出部141b,形成于上述壳体141的上部;第三入出部141c,形成于上述壳体141的下部。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和第二入出部141b可以以相隔开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可连接有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并且,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理解为“制冷剂流入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及制热运行时,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使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
在上述第二入出部141b可连接有上述第九连接配管159。并且,上述第二入出部141b理解为“第一制冷剂流出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及制热运行时,上述第二入出部141b使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蒸发的制冷剂排出。
在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可连接有上述第六连接配管156。并且,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理解为“第二制冷剂流出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及制热运行时,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使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冷凝的制冷剂排出。
即,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包括一个制冷剂流入部及两个制冷剂流出部。
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的壳体141的内部设有分配部148,用于使向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流入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上述壳体141的内部。上述分配部148具有平板的形状,并且形成有制冷剂能够通过的多个通孔148a。
上述分配部148可配置于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的壳体141的内侧上部。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进行制冷运行时的情况的循环图。
参照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10执行制冷运行的情况下,在上述压缩机110压缩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流入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
然后,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此时,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为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运行。
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冷凝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向上述第六连接配管156排出,流入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将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然后,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的制冷剂可在通过上述膨胀装置160的过程中减压。
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在上述第三连接配管153中流动,并通过上述第一连接部171流入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
然后,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此时,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为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运行。
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蒸发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入出部131b向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排出,流入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将制冷剂引向上述压缩机110。可反复的执行这样的制冷剂循环。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进行制热运行时的情况的循环图。
参照图5,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泵***10执行制热运行的情况下,在上述压缩机110压缩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流入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
然后,上述第一连接配管151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此时,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为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运行。
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冷凝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向上述第五连接配管155排出,流入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将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然后,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的制冷剂可在通过上述膨胀装置160的过程中减压。
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在上述第四连接配管154中流动,并通过上述第二连接部173流入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
然后,上述第二连接配管152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此时,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为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运行。
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蒸发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入出部141b向上述第九连接配管159排出,流入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将制冷剂引向上述压缩机110。可反复的执行这样的制冷剂循环。
根据像这样的热泵***100的结构及作用,具有壳管式热交换器可根据制冷制热运行来容易转换为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效果。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只在部分配管的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以差异为主进行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援用第一实施例的说明。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6,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泵***100包括:在第一实施例说明的压缩机110、第一热交换器130、第二热交换器140、多个流动转换部、膨胀装置160、第五连接配管155、第六连接配管156、第七连接配管157、第八连接配管158及第九连接配管159。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配管251,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向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的一地点延伸;以及第二连接配管252,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向上述第九连接配管159的一地点延伸。
在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的一地点形成有第三连接部175,在该第三连接部175连接有上述第一连接配管251。并且,在上述第九连接配管159的一地点形成有第四连接部177,在该第四连接部177连接有上述第二连接配管252。
并且,包括:第三连接配管253,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向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的第一入出部131a延伸;以及第四连接配管254,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向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的第一入出部141a延伸。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可连接有上述第三连接配管253。并且,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理解为“制冷剂流入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运行时使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
在上述第二入出部131b可连接有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并且,上述第二入出部131b理解为“可转换入出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运行时排出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蒸发的制冷剂,在进行制热运行时,使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
在上述第三入出部131c可连接有上述第五连接配管155。并且,上述第三入出部131c理解为“制冷剂流出部”,在热泵***100进行制热运行时,排出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冷凝的制冷剂。
即,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包括一个制冷剂流入部、一个制冷剂流出部及一个可转换入出部。
在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可连接有上述第四连接配管254。并且,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理解为“制冷剂流入部”,在热泵***100进行制热运行时,使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
在上述第二入出部141b可连接有上述第九连接配管159。并且,上述第二入出部141b理解为“可转换入出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运行时,使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在进行制热运行时,排出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蒸发的制冷剂。
在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可连接有上述第六连接配管156。并且,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理解为“制冷剂流出部”,在热泵***100进行制冷运行时,排出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冷凝的制冷剂。
即,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包括一个制冷剂流入部、一个制冷剂流出部及一个可转换入出部。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泵***进行制冷运行时的情况的循环图。
参照图7,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泵***100执行制冷运行的情况下,在上述压缩机110压缩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流入上述第二连接配管252。
然后,上述第二连接配管252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四连接部177流入上述第九连接配管159,并通过上述第二入出部141b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此时,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为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运行。
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冷凝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向上述第六连接配管156排出,并流入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将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然后,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的制冷剂可在通过上述膨胀装置160的过程中减压。
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在上述第三连接配管253中流动,并通过上述第一入出部131a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此时,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为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运行。
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蒸发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入出部131b向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排出,流入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将制冷剂引向上述压缩机110。可反复的执行这样的制冷剂循环。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泵***进行制热运行时的情况的循环图。
参照图8,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泵***100执行制热运行的情况下,在上述压缩机110压缩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122流入上述第一连接配管251。
然后,上述第一连接配管251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三连接部175流入上述第八连接配管158,并通过上述第二入出部131b流入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此时,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为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运行。
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30冷凝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三入出部141c向上述第五连接配管155排出,流入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126将制冷剂引向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然后,上述第七连接配管157的制冷剂可在通过上述膨胀装置160的过程中减压。
在上述膨胀装置160减压的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124在上述第四连接配管254中流动,并通过上述第一入出部141a流入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此时,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为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运行。
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140蒸发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入出部141b向上述第九连接配管159排出,流入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128将制冷剂引向上述压缩机110。可反复的执行这样的制冷剂循环。
根据像这样的热泵***100的结构及作用,具有壳管式热交换器可根据制冷制热运行来容易转换为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效果。

Claims (19)

1.一种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
冷凝器,使在上述压缩机中压缩的制冷剂冷凝,
膨胀装置,对在上述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
蒸发器,使在上述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蒸发;
上述冷凝器由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中的一个热交换器构成;
上述蒸发器由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中的另一个热交换器构成;
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及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各自包括:
壳体,制冷剂流入上述壳体;
多个配管,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与上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流体在上述多个配管中流动;
两个入出部,形成于上述壳体的上侧,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入或排出;
一个入出部,形成于上述壳体的下侧,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或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根据制冷或制热运行,能够转换为冷凝器或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流动转换部,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根据制冷或制热运行,转换向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或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由三通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流动转换部包括:
第一流动转换部,配置于上述压缩机的出口侧;以及
第二流动转换部,将在上述膨胀装置减压的制冷剂引向上述蒸发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流动转换部,将在上述冷凝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引向上述膨胀装置;以及
第四流动转换部,将在上述蒸发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引向上述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延伸;以及
第二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连接配管的一地点向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
第四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连接配管的一地点向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
第六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连接配管,上述第七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并设有上述膨胀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八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
第九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的两个入出部包括:
第一入出部,与上述第一连接配管相连接;以及
第二入出部,与上述第八连接配管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的两个入出部包括:
第一入出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配管相连接;以及
第二入出部,与上述第九连接配管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八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
第一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八连接配管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九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四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
第二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九连接配管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延伸;以及
第四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以及
第六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连接配管,该第七连接配管从上述第二流动转换部向上述第三流动转换部延伸,并设有上述膨胀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壳管式热交换器为负载侧热交换器,
上述第二壳管式热交换器为热源侧热交换器。
CN201410324563.6A 2013-12-09 2014-07-09 热泵*** Active CN104697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52633A KR102136883B1 (ko) 2013-12-09 2013-12-09 히트펌프 시스템
KR10-2013-0152633 2013-1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7232A true CN104697232A (zh) 2015-06-10
CN104697232B CN104697232B (zh) 2017-06-23

Family

ID=53270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4563.6A Active CN104697232B (zh) 2013-12-09 2014-07-09 热泵***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91179B2 (zh)
KR (1) KR102136883B1 (zh)
CN (1) CN1046972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3699A1 (ja) * 2016-06-30 2018-01-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341321B2 (ja) * 2016-06-30 2018-06-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11549606B2 (en) * 2018-11-28 2023-01-1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ilot-pressure-controlled flow valve and fluid system containing same
KR20200107582A (ko) * 2019-03-08 2020-09-16 백재현 가변히트펌프 및 공기온도 변환공급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81845A (en) * 1934-07-03 1937-05-25 Baldwin Southwark Corp Reversible refrigerant expansion means
US2597729A (en) * 1951-07-18 1952-05-20 Arthur C Homeyer Heat pump system
DE10122000A1 (de) * 2001-05-05 2002-11-07 Obrist Engineering Gmbh Lusten Thermische Kreislaufanlage
JP2006138612A (ja) * 2004-11-15 2006-06-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JP2011080654A (ja) * 2009-10-06 2011-04-21 Fuji Koki Corp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3907A (en) * 1994-11-22 1995-12-12 Briggs; Floyd Heat pump with supplementary heat
JPH10132400A (ja) * 1996-10-24 1998-05-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パラレル型冷凍機
US5875637A (en) * 1997-07-25 1999-03-02 York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dual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to a refrigeration chiller unit
KR100720714B1 (ko) * 2006-06-23 2007-05-21 (주)경진티알엠 쉘-튜브 이단 열교환기를 갖는 대용량 히트펌프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81845A (en) * 1934-07-03 1937-05-25 Baldwin Southwark Corp Reversible refrigerant expansion means
US2597729A (en) * 1951-07-18 1952-05-20 Arthur C Homeyer Heat pump system
DE10122000A1 (de) * 2001-05-05 2002-11-07 Obrist Engineering Gmbh Lusten Thermische Kreislaufanlage
JP2006138612A (ja) * 2004-11-15 2006-06-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JP2011080654A (ja) * 2009-10-06 2011-04-21 Fuji Koki Corp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59922A1 (en) 2015-06-11
KR20150066953A (ko) 2015-06-17
CN104697232B (zh) 2017-06-23
US9791179B2 (en) 2017-10-17
KR102136883B1 (ko) 2020-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3941B1 (en) Chiller
CN101297167B (zh) 过冷却器、蒸汽压缩***及过冷却方法
KR101638675B1 (ko) 복합 이원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106196681B (zh) 中间分凝式自复叠制冷循环***及制冷设备
CN203375758U (zh) 制冷循环***
CN102155769A (zh) 整体式热管复合空调
CN100580345C (zh) 空调的二次节流再冷却装置
US20160265814A1 (en) Water Cooled Microchannel Condenser
EP2787314B1 (en) Double-pipe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using same
CN104697232A (zh) 热泵***
TWI571606B (zh) A refrigeration unit using a triple tube heat exchanger
CN103649650A (zh) 制冷回路、气体-液体分离器以及加热和冷却***
CN105135729A (zh)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
JP5270523B2 (ja) 冷凍冷蔵庫
CN103335439B (zh) 制冷***
US8820111B2 (en) De-super heater chiller system with contra flow and refrigerating fan grill
CN104676935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8759139B (zh) 具有中温蒸发器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
CN217465051U (zh) 制冷设备
CN105910348A (zh) 低温制冷***翅片换热器
CN109506382A (zh) 三温供冷的直接接触冷凝制冷循环***
JP2012073008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3994150A (zh) 具有多个压缩机的冷却器***
CN204388412U (zh) 一种制冷***
CN101713594A (zh) 一种双蒸发器串联大温差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