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0986A -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0986A
CN104690986A CN201510109343.6A CN201510109343A CN104690986A CN 104690986 A CN104690986 A CN 104690986A CN 201510109343 A CN201510109343 A CN 201510109343A CN 104690986 A CN104690986 A CN 104690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tank body
temperature
flui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93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0986B (zh
Inventor
潘惠娟
李德华
向伯荣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UAE MICROWA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UAE MICROWA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UAE MICROWA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UAE MICROWA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093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909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90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0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0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0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40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 B29C70/42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70/44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using isostatic pressure, e.g. pressure difference-moulding, vacuum bag-moulding, autoclave-moulding or expanding rubber-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8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8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29C35/080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29C2035/085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microwav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用于向罐体内腔馈入微波并使罐体内的物料产生自热的微波发生器、用于向罐体内腔通入辅助调温流体以调节物料外侧温度的流体辅助调温装置、的抽真空装置以及加压装置,微波发生器朝向罐体内腔的微波馈入端、流体辅助调温装置的流体输出端、物料表面或者物料内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实时监控温度的温度监控装置。通过微波发生器向罐体内腔中的物料馈入微波,同时,通过流体辅助调温装置对物料外层温度进行及时调节,以防止物料出现内部散热慢而外部散热快的问题,消减物料在固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外温差,同时保证罐体内的物料固化处理温度场的均匀性,从而保证处理后的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加热加压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固化、用于夹层玻璃构件胶接、橡胶硫化和用于压力蒸养生产的微波-热风/蒸汽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热压成型工艺具有制品质量易控、表面及内部质量一致性好,易于加工大尺寸型面复杂构件等优点,是目前国内生产夹层玻璃、橡胶硫化等胶接构件及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等树脂基高强度复合材料构件的主要成型工艺,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军工、航空航天、电子电力、汽车、实验室新材料合成等领域。
随着上述应用行业对复合材料构件的大型化、结构复杂化要求,热压罐作为复合材料热压成型的关键设备,逐渐显现出因温度场不均匀导致复合材料构件固化不均匀、构件变形、性能下降等问题。
目前常用的优化热压罐温度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针对常规电加热式热压罐作出的优化方案,即通过改变加热导流的循环方式、增设保温平台和降低升温速率等方式均化温度场。由于上述方法的本质依然为由表及里的传导过程,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构件内外的温度梯度,但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对于结构复杂的构件,固化过程中构件的某些位置依然难以被加热,造成构件的品质下降。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微波加热代替常规的电加热方式。由于微波具有体加热的特性,微波加热无需通过由表及里的热传导过程而是通过自身材料介质损耗等方式自热,可以是物料内外同时加热。因此在理论上是优化复合材料构件加热均匀性的有效方法。但是,随着复合材料构件尺寸及厚度的增加,构件内部散热慢而外部散热快,从而会在构件中形成内高外低的反外温度差,同样不能解决复合材料构件固化处理温场均匀性问题,从而导致构件受热不均匀造成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与辅热源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以解决现有采用微波优化热压罐温度场的方法,在处理大尺寸及大厚度复合材料构件时,构件内部散热慢而外部散热快,会在构件中形成内高外低的反外温度差,同样不能保持复合材料构件固化处理温度场均匀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用于向罐体内腔馈入微波并使罐体内的物料产生自热的微波发生器、用于向罐体内腔通入辅助调温流体以调节物料外侧温度的流体辅助调温装置、用于将物料加热固化过程中散发的气体抽除的抽真空装置以及用于向罐体内腔加压并迫使物料紧密附着于物料放置位的加压装置,微波发生器朝向罐体内腔的微波馈入端、流体辅助调温装置的流体输出端、物料表面或者物料内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实时监控温度的温度监控装置。
进一步地,微波发生器、流体辅助调温装置、抽真空装置、加压装置以及温度监控装置分别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温度监控装置输出的温度监控信息控制微波发生器和流体辅助调温装置,以实现自动调节罐体内腔的温场均匀性和调节平衡罐体内腔中物料的内外温度差。PLC控制器根据物料种类以及物料结构的工艺需要以调节控制抽真空装置对物料周围的抽真空程度,用以实现自动控制物料周边的真空度,提高物料附着于物料放置位的稳定性,消除物料在加热固化过程中散发气体对物料处理过程中造成的影响。可选地,物料周围包裹有一层阻隔层,抽真空装置直接作用于阻隔层内,用于控制对包装物料的阻隔层内的抽真空程度。PLC控制器根据物料种类以及物料结构的工艺需要以调节控制加压装置对罐体内腔的加压程度,用以实现自动控制罐体内腔的压力,实现物料紧密贴合和紧密附着于物料放置位上。可选的,物料放置于模具上。
进一步地,微波发生器包括用于发出微波的微波源、用于将微波源发出的微波沿单向并呈环形输送的环形器、连接在环形器的微波泄波端并用于消耗过量微波以保证微波源安全的水负载、连接在环形器的微波输出端并用于将微波馈入罐体内腔的波导以及用于将波导馈入的微波转变为振荡微波并用于容纳物料的谐振腔体。
进一步地,谐振腔体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之间构成用于辅助调温流体循环流动的循环风道。
进一步地,流体辅助调温装置包括用于产生辅热流体的辅热元件以及用于将辅热流体或者冷流体送入罐体内腔的风机。
进一步地,辅热元件采用热风辅热元件或者热蒸汽辅热元件;风机采用离心风机或者轴流风机;风机带有驱动电机;流体辅助调温装置通过过渡法兰密封连接在罐体上。
进一步地,罐体内腔中设有用于抑制微波对流体辅助调温装置的调温功能进行干扰的抑波装置;流体辅助调温装置的辅助调温流体通过抑波装置进入罐体内腔。
进一步地,罐体的内壁面上粘附有用于隔热保温的保温层;保温层设置有两层或多层,粘附于罐体内壁的保温层为陶瓷纤维层,朝向罐体内腔布置的保温层为复合材料隔热层。
进一步地,罐体上还设有用于实时监控罐体内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监控装置设有微波屏蔽机构,微波屏蔽机构包括用于防止微波外溢的金属接口管、用于防止热量外泄的隔热层以及设于感应端并用于隔离微波的隔离层。
进一步地,罐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用于隔离和降低罐体外表面温度以及物料快速降温的循环水冷装置;罐体的开口上设有罐门,罐门与罐体之间上装有用于开闭罐门的开闭门装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通过微波发生器向罐体内腔中的物料馈入微波,以物料自身材料介质相互运动产生自热,从而对物料内外进行同时加热,同时,通过流体辅助调温装置对物料外层温度进行及时调节,以防止物料出现内部散热慢而外部散热快的问题,消减物料在固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外温差,同时保证罐体内的物料固化处理温度场的均匀性,从而保证处理后的成品质量;通过温度监控装置实时监控所需要监控的各个部位,从而根据温度监控数据,随时调节微波发生器的微波发射频率和/或流体辅助调温装置的输出温度,从而保证物料所处的温度场均匀性,保证物料加热固化过程中内外温度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成品品质;通过抽真空装置根据物料种类以及结构的工艺需要对物料周围进行抽真空,及时控制物料周边的真空度,同时通过加压装置对罐体内施加高气体压力,使物料的结构实现紧贴,并贴附于物料放置位上,从而保证构件的成型质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例说明:
1、罐体;2、微波发生器;201、微波源;202、环形器;203、水负载;204、波导;205、谐振腔体;3、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01、辅热元件;302、风机;4、抽真空装置;5、温度监控装置;6、PLC控制器;7、循环风道;8、驱动电机;9、过渡法兰;10、抑波装置;11、保温层;12、加压装置;13、罐门;14、开闭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上设有用于向罐体1内腔馈入微波并使罐体1内的物料产生自热的微波发生器2、用于向罐体1内腔通入辅助调温流体以调节物料外侧温度的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以及用于将物料加热过程中散发的气体抽除的抽真空装置4以及用于向罐体1内腔加压并迫使物料紧密附着于物料放置位的加压装置12,微波发生器2朝向罐体1内腔的微波馈入端、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的流体输出端、物料表面或者物料内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实时监控温度的温度监控装置5。本发明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通过微波发生器2向罐体1内腔中的物料馈入微波,以物料自身材料介质相互运动产生自热,从而对物料内外进行同时加热,同时,通过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对物料外层温度进行及时调节,以防止物料出现内部散热慢而外部散热快的问题,消减物料在固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外温差,同时保证罐体1内的物料固化处理温度场的均匀性,从而保证处理后的成品质量;通过温度监控装置5实时监控所需要监控的各个部位,从而根据温度监控数据,随时调节微波发生器2的微波发射频率和/或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的输出温度,从而保证物料所处的温度场均匀性,保证物料加热固化过程中内外温度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成品品质;通过抽真空装置4根据物料种类以及结构的工艺需要对物料周围进行抽真空,及时控制物料周边的真空度,同时通过加压装置对罐体1内施加高气体压力,使物料的结构实现紧贴,并贴附于物料放置位上,从而保证构件的成型质量。特别适用于复合材料的物料固化。可选地,微波发生器2设置为一个,波导204馈入口朝向罐体1内腔的物料放置位的中心布置;或者微波发生器2设置为多个,微波源201与波导204的接合方向在相邻的两个微波发生器2上相互垂直布置,并且与微波源相接合的波导的馈入方向偏离保温盒体的中心,馈入方向偏离保温盒体中心的偏离距离为微波波长的奇数倍。单个微波发生器2的波导204馈入口朝向物料放置位的中心布置,微波在罐体1内腔中形成微波场,物料放置位的中心为微波场的中心,处于罐体1内腔内烧结区的物料的自由分子受微波场影响产生自由电荷运动损耗、束缚电荷转向极化损耗和不均匀界面损耗等介质损耗,从而达到从电能到热能的直接转化,进行物料的均匀烧结。当需要多个微波源201提供大功率能源进行微波烧结时,采用微波源201与波导204的接合方向在相邻的两个微波发生器2上相互垂直布置的方式,同时微波的馈入方向偏离物料放置位的中心的偏离距离为微波波长的奇数倍,以保证各馈入口的微波能形成有效震荡而不是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微波源的使用效率,避免打弧等现象导致的微波源非寿命终结的失效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微波发生器2、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抽真空装置4、加压装置12以及温度监控装置5分别连接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根据温度监控装置5输出的温度监控信息控制微波发生器2和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以实现自动调节罐体1内腔的温场均匀性和调节平衡罐体1内腔中物料的内外温度差。PLC控制器6根据物料种类以及物料结构的工艺需要以调节控制抽真空装置4对物料周围的抽真空程度,用以实现自动控制物料周边的真空度,提高物料附着于物料放置位的稳定性,消除物料在加热过程中散发气体对物料处理过程中造成的影响。PLC控制器6根据物料种类以及物料结构的工艺需要以调节控制加压装置12对罐体1内腔的加压程度,用以实现自动控制罐体1内腔的压力。可选地,物料周围包裹有一层阻隔层,抽真空装置直接作用于阻隔层内,用于控制对包装物料的阻隔层内的抽真空程度。可选地,阻隔层为真空袋、真空盒。PLC控制器根据物料种类以及物料结构的工艺需要以调节控制加压装置对罐体内腔的加压程度,用以实现自动控制罐体内腔的压力,实现物料紧密贴合和紧密附着于物料放置位上。可选的,物料放置于模具上。可选地,物料为复合物料,通过加压装置12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层与层之间实现紧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微波发生器2包括用于发出微波的微波源201、用于将微波源201发出的微波沿单向并呈环形输送的环形器202、连接在环形器202的微波泄波端并用于消耗过量微波以保证微波源201安全的水负载203、连接在环形器202的微波输出端并用于将微波馈入罐体1内腔的波导204以及用于将波导204馈入的微波转变为振荡微波并用于容纳物料的谐振腔体20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谐振腔体205的外壁与罐体1的内壁之间构成用于辅助调温流体循环流动的循环风道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包括用于产生辅热流体的辅热元件301以及用于将辅热流体或者冷流体送入罐体1内腔的风机30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辅热元件301采用热风辅热元件或者热蒸汽辅热元件。风机302采用离心风机或者轴流风机。风机302带有驱动电机8。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通过过渡法兰9密封连接在罐体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罐体1内腔中设有用于抑制微波对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的调温功能进行干扰的抑波装置10。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的辅助调温流体通过抑波装置10进入罐体1内腔。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内壁面上粘附有用于隔热保温的保温层11。保温层11设置有两层或多层,粘附于罐体1内壁的保温层11为陶瓷纤维层,朝向罐体1内腔布置的保温层11为复合材料隔热层。
本实施例中,罐体1上还设有用于实时监控罐体1内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监控装置5设有微波屏蔽机构。微波屏蔽机构包括用于防止微波外溢的金属接口管、用于防止热量外泄的隔热层以及设于感应端并用于隔离微波的隔离层。
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用于隔离和降低罐体1外表面温度以及物料快速降温的循环水冷装置。罐体1的开口上设有罐门13,罐门13与罐体1之间上装有用于开闭罐门13的开闭门装置14。
实施时,提供一种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温场均匀性好的新型微波-热风/蒸汽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包括开闭门装置14、罐门13、罐体1、微波发生器2、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保温层11、抽真空装置4、温度监控装置5、压力传感器、加压装置12、循环水冷装置和PLC控制器6。
罐门13及其开闭门装置14设置于罐体1一端,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包括风冷***及辅热元件)设置于罐体1的另一端;保温层11粘附于罐体1内壁上;微波发生器2设置于罐体1外;抽真空装置4、温度监控装置5、加压装置12及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罐体1上。
微波发生器2分布在罐体1四周,其产生的微波通过波导204进入谐振腔体205内对物料进行加热升温和保温,馈入波导204采用压力密封。
循环水冷装置置于谐振腔体205一端,用于实现物料的快速冷却。
辅热元件的具体实现方式不限,可采用热风、蒸汽等方式提供,可通过电热管、电热棒、电阻丝、蒸汽锅炉等作为热源,再由风机、风道组成,并通过温控***为工件提供所需的辅热温度。
抽真空装置4通过罐体1上的法兰与真空泵、管路、真空表和真空阀等连接,给封装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物料)提供真空条件。
温度监控装置5由罐体1上的数个法兰连接测温仪至罐体1内进行多点测温,每个测温点连接对应温区的微波发生器2和辅热元件,检测到的温度数据由PLC控制器6按算法进行计算和及时控制。
加压装置12通过罐体1上的法兰与压缩机、储气罐、压力控制阀、管路、压力变送器和压力表等连接,实现压力传送与控制。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的实时监控。
循环水冷装置用于对罐体1、罐门13、开闭门装置14、微波发生器2或者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进行冷却。
PLC控制器6用于对微波发生器2、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抽真空装置4、温度监控装置5、加压装置12、循环水冷装置进行整体操作和监控。
采用上述装置,通过温度监控装置5分别对循环风道7及微波发生器2进行多点测温,通过PLC控制器6计算温度差、通过算法调整辅热***功率进行温度补偿,即通过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在微波加热构件外形成与构件内温度相等温度屏障,使构件内外形成温度相等的均匀温度场,从而实现温度场优化。
通过采用热风热传导加热方式,对微波加热的构件外部进行强化辅热,在构件内外形成更加均匀的温度场;在辅热的情况下,微波加热能实现更快的加热速率进行升温而不会使物料由于热应力而变形或开裂,因此其加热效率高、处理周期短且能耗低(升温速度可达,处理周期可缩短50%,能耗可降低30%);温度场的优化使构件内部和表面的一致性更好,同时采用耐压微波馈入装置,实现微波-热风/蒸汽的加压处理,提高处理构件的粘合强度。从而可提高固化构件的使用性能(比强度、比刚度、耐热、耐腐蚀、抗疲劳、减震性能等)。
本设备采用热风、蒸汽等加热技术对微波加热技术进行辅助,使微波加热构件外形成等温屏障,提高热压罐内的温度场均匀性。采用耐压微波馈入装置,实现此设备的承受气压10Mpa。
微波-辅热流体混合加热加压装置,罐体1采用卧式耐压不锈钢罐体,视具体使用温度在罐体外设置水冷夹套,以保证罐体1不会受热变形影响耐压能力。
罐门13及其开闭门装置14设置于罐体1一端。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设置于罐体1的另一端,由抑波装置10分隔。微波发生器2设置于罐体1四周;抽真空装置4、温度监控装置5及加压装置12设置于罐体1上。
微波发生器2由微波源201、环形器202、水负载203、波导204和谐振腔体205等组成。微波能馈入方式采用耐压的馈入方式如天线馈入、耐压盲板馈入、耐压瓷杯馈入等。谐振腔体205可采用圆柱形腔体、四边形腔体或多边形腔体。谐振腔体205内设置有载料小车b,用于放置固化时所需的模具、工件等物料a。
循环水冷装置用于实现物料a的快速降温。循环水冷装置可采取水冷套、冷却气体等方式实现。
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由辅热元件301、风机302和驱动电机8等组成,其于罐体1之间的连接采用过渡法兰9密封连接。其中辅热元件301可以热风辅热、蒸汽辅热等方式实施,其中热风辅热可以采用加热棒、电阻丝等方式进行;蒸汽辅热采用锅炉等方式实现。风机302可采用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方式实现气流的循环。
抑波装置10的作用是抑制微波对冷流体辅助调温***和热流体辅助调温***的干扰,同时使两***产生的冷流体和热流体能通过钢板进入循环风道7实现冷却和辅热。循环风道7由罐体1内壁与谐振腔体205外壁、谐振内腔形成。
保温层11粘附于罐体1内壁上,保温层11由两层或多层材料组成,其中内层为陶瓷纤维层,外层为复合材料隔热层。
抽真空装置4用于实现包装物料的阻隔层内抽真空的需求,使固化过程中阻隔层内保持真空度,从而快速的消除物料在加热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对物料的影响,保证构件的成型质量。
温度监控装置5位于罐体1侧面,采用多点温控方式分别对热风区域和混合加热区域进行温控,每个温控点连接对应温区的微波发生器2和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检测到的温度数据由PLC控制器6按一定算法进行计算和及时控制。
加压装置12位于罐体1上方,采用微波屏蔽设计,以防止微波对压力传感器温控准确性的干扰,同时实现罐体1内的高气体压力,使得物料紧密贴合和紧密附着于放置物料的模具上,保证构件固化的成型质量。
PLC控制器6实现对微波发生器2、循环水冷装置、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抽真空装置4、温度监控装置5、压力控制***、循环水冷装置、进行整体操作和监控。
上述微波-辅热流体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可实现复合材料的快速、均匀固化处理,其中在固化处理过程可实现的10Mpa,处理温度500℃的工艺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包括罐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罐体(1)内腔馈入微波并使所述罐体(1)内的物料产生自热的微波发生器(2)、用于向所述罐体(1)内腔通入辅助调温流体以调节物料外侧温度的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用于将物料加热过程中散发的气体抽除的抽真空装置(4)以及用于向所述罐体(1)内腔加压并迫使物料紧密附着于物料放置位的加压装置(12),
所述微波发生器(2)朝向所述罐体(1)内腔的微波馈入端、所述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的流体输出端、所述物料表面或者所述物料内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实时监控温度的温度监控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发生器(2)、所述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所述抽真空装置(4)、所述加压装置(12)以及所述温度监控装置(5)分别连接PLC控制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发生器(2)包括用于发出微波的微波源(201)、用于将所述微波源(201)发出的微波沿单向并呈环形输送的环形器(202)、连接在所述环形器(202)的微波泄波端并用于消耗过量微波以保证所述微波源(201)安全的水负载(203)、连接在所述环形器(202)的微波输出端并用于将微波馈入所述罐体(1)内腔的波导(204)以及用于将所述波导(204)馈入的微波转变为振荡微波并用于容纳物料的谐振腔体(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腔体(205)的外壁与所述罐体(1)的内壁之间构成用于辅助调温流体循环流动的循环风道(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包括用于产生辅热流体的辅热元件(301)以及用于将辅热流体或者冷流体送入罐体(1)内腔的风机(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热元件(301)采用热风辅热元件或者热蒸汽辅热元件;
所述风机(302)采用离心风机或者轴流风机;
所述风机(302)带有驱动电机(8);
所述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通过过渡法兰(9)密封连接在所述罐体(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内腔中设有用于抑制微波对所述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的调温功能进行干扰的抑波装置(10);
所述流体辅助调温装置(3)的辅助调温流体通过所述抑波装置(10)进入所述罐体(1)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的内壁面上粘附有用于隔热保温的保温层(11);
所述保温层(11)设置有两层或多层,粘附于所述罐体(1)内壁的所述保温层(11)为陶瓷纤维层,朝向所述罐体(1)内腔布置的所述保温层(11)为复合材料隔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罐体(1)内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或所述温度监控装置(5)设有微波屏蔽机构,
所述微波屏蔽机构包括用于防止微波外溢的金属接口管、用于防止热量外泄的隔热层以及设于感应端并用于隔离微波的隔离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用于隔离和降低所述罐体(1)外表面温度以及物料快速降温的循环水冷装置;
所述罐体(1)的开口上设有罐门(13),所述罐门(13)与所述罐体(1)之间上装有用于开闭所述罐门(13)的开闭门装置(14)。
CN201510109343.6A 2015-03-12 2015-03-12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Active CN1046909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9343.6A CN104690986B (zh) 2015-03-12 2015-03-12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9343.6A CN104690986B (zh) 2015-03-12 2015-03-12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0986A true CN104690986A (zh) 2015-06-10
CN104690986B CN104690986B (zh) 2017-01-18

Family

ID=53338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9343.6A Active CN104690986B (zh) 2015-03-12 2015-03-12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098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174A (zh) * 2018-10-15 2018-12-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微波高压固化装置
CN109367059A (zh) * 2018-12-07 2019-02-22 中南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用微波固化装置
CN109435277A (zh) * 2018-12-07 2019-03-08 中南大学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加热固化装置
CN113465394A (zh) * 2021-05-27 2021-10-0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多场耦合微波烧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9532A (zh) * 2014-06-27 2014-11-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微波-压力固化复合材料的温度均匀分布方法及固化装置
CN104236302A (zh) * 2014-09-16 2014-12-24 湖南华冶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发生装置及带有该微波发生装置的微波高温气压装置
CN204547096U (zh) * 2015-03-12 2015-08-12 湖南华冶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9532A (zh) * 2014-06-27 2014-11-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微波-压力固化复合材料的温度均匀分布方法及固化装置
CN104236302A (zh) * 2014-09-16 2014-12-24 湖南华冶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发生装置及带有该微波发生装置的微波高温气压装置
CN204547096U (zh) * 2015-03-12 2015-08-12 湖南华冶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174A (zh) * 2018-10-15 2018-12-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微波高压固化装置
CN109080174B (zh) * 2018-10-15 2020-08-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微波高压固化装置
CN109367059A (zh) * 2018-12-07 2019-02-22 中南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用微波固化装置
CN109435277A (zh) * 2018-12-07 2019-03-08 中南大学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加热固化装置
CN109367059B (zh) * 2018-12-07 2024-01-26 中南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用微波固化装置
CN109435277B (zh) * 2018-12-07 2024-02-20 中南大学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加热固化装置
CN113465394A (zh) * 2021-05-27 2021-10-0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多场耦合微波烧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0986B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7096U (zh)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CN103587130B (zh) 微波固化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及装置
CA2699387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in transfer molding composite parts
CN104690986A (zh)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CN102729490B (zh) 微波固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51861B (zh) 实现优化的固化结构的高级多栅热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79860B (zh) 微波真空气压烧结炉
US9409328B2 (en) Microwave c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
CN105666895A (zh) 一种复合能场加热装置
CN104236302B (zh) 微波发生装置及带有该微波发生装置的微波高温气压装置
CN109402340A (zh) 卧式真空气氛保护退火炉
CN104526932A (zh) 叠层橡胶支座磁滞渗透热场高速硫化方法
CN106493987B (zh) 应用于温等静压机的保温控温结构与方法
CN109080174B (zh) 一种复合材料微波高压固化装置
CN103757184A (zh) 一种真空电退火炉
CN108312398A (zh) 电磁硫化***
JP7227342B2 (ja) 熱伝導性フランジ付きの型
CN204100776U (zh) 微波发生装置及带有该微波发生装置的微波高温气压装置
CN204063897U (zh) 微波真空气压烧结炉
CN207719152U (zh) 一种短波红外线加热型粉末包封机
CN105689429A (zh) 一种改进的加热炉
CN109080175B (zh) 复合材料微波压力成型方法及装置
CN209243105U (zh) 卧式真空气氛保护退火炉
CN205614962U (zh) 一种带有石英管固定及受力结构的注塑机节能加热圈
CN217671217U (zh) 一种感应加热的预压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