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0892B - 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0892B
CN104660892B CN201410643865.XA CN201410643865A CN104660892B CN 104660892 B CN104660892 B CN 104660892B CN 201410643865 A CN201410643865 A CN 201410643865A CN 104660892 B CN104660892 B CN 104660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touch
signal
operation device
vibrating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38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0892A (zh
Inventor
国分健人
宫岛徹
川合澄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60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0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8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具有触摸检测部、振动部、设定部和控制部。触摸检测部被设置在外装部,在被用户触摸时输出信号。振动部被设置成与触摸检测部重叠,在通过该触摸检测部检测到用户的触摸时进行振动。设定部设定触摸检测部被触摸时进行动作的功能。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触摸检测部的信号,对外装部的表面上设置的触摸检测部的触摸位置进行判定,使设置为重叠于被判定出的所述触摸位置的所述振动部振动,并且,输出用于执行所述功能的信号。

Description

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装置、显示装置和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仅能够拍摄静态图像而且还能够拍摄动态图像的设备、例如数字相机或安装有数字相机的便携设备等图像设备已被商品化。而且,这些相机或图像设备在外装部具有液晶监视器。用户对该液晶监视器中显示的操作按钮拨盘等操作部件、或外装部上设置的机械式按钮或拨盘等操作部件等进行操作,由此进行各种设定或拍摄。此外,近年来,相机或其他便携设备的小型化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这些设备中追加了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的摄影功能或者其他功能,多功能化得到发展。伴随该多功能化,相机或其他便携设备所需的操作部件增加。即使各设备的小型化得到发展,为了使用户充分进行多功能的操作,例如提出了操作部件的小型化或对1个操作部件分配多种功能等。然而,在这样的提案中可能产生操作部件难以操作或操作复杂等问题。
此外,在拍摄中,大多使用设备的外装上设置的液晶监视器或内置的取景器来进行被摄体的确认。因此,可能产生难以在使用户确认监视器等的同时观察操作部件的问题。作为相机的操作所必须的操作部件,在摄像装置中采用不进行观察就能够操作的机械的操作部件,由此有可能解决该问题。这里,用户的手或手指的形态或者惯用手因人而异。难以灵活地使机械式的操作部件与每个用户的手或手指的形态一致。因此,要求即使不观察操作部件也能够进行操作、并且能够结合用户来变更每个操作部件的功能的数字相机等设备。
对此,日本特开2012-8306号公报公开了检测操作者的相机操作位置并定制操作部件的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通过相机中设置的触摸传感器来检测被相机操作者触摸的位置,通过作为相机操作者而在相机中进行登记,能够与对焦功能或快门功能等各功能对应地,对手指的接触位置进行定制。
此外,日本特开2013-105356号公报公开了在包含触摸操作用的输入单元(操作部件)的显示单元(液晶触摸面板)上粘贴有带凹凸的片的相机。该相机能够检测粘贴有带凹凸的片的部位,并设定触摸操作部件(拨盘等)。
进而,日本特开2013-8151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设有进行振动的操作部、以及与操作部隔开空间相邻设置的能够进行触摸检测的显示面板。在该电子设备中,由于显示面板能够进行触摸检测,因此能够将视觉的显示和操作部的振动对应起来。该电子设备对确定了位置或大小的操作部件的显示位置赋予振动。用户通过该振动从操作部件得到触感,能够得到触摸按钮或按下按钮的操作感。然而,在该电子设备中,难以改变操作部件的位置和大小。此外,在该电子设备中,并未公开在触摸了多个部位的情况下,根据该触摸位置的操作部件上显示的图像上的位置而产生振动。
发明内容
在使用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数字相机、安装了相机的便携设备进行拍摄的情况下,用户有时处于在通过监视器观察被摄体的图像或再现图像的同时还要观察操作图标的状况。因此,当用户将注意力集中于该图标时,难以进行用户最想观察的图像的确认。相反,当用户将注意力集中于图像的确认时,难以集中于该图标的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外装部设置机械式的操作部件,则用户不观察操作部件也能够进行操作。然而,机械式的操作部件难以配合用户中的每个人而进行定制。由于这样的状况,为了使用户观察最希望注视的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和再现图像,要求即使不观察监视器上的操作图标也能够进行操作的数字相机和便携设备。
例如,作为能够结合与手的大小、形态、惯用手这样的特征或用户的喜好而进行定制的操作手段,在日本特开2012-8306号公报所示的相机中记载了如下内容,按照每个用户登记用户的手、手指与相机的触摸位置,对符合用户的触摸位置的操作进行定制。
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13-105356号公报中记载了在可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的表面上粘贴有带凹凸的片的相机。在该相机中,在观察取景器等无法观察显示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确认显示的同时进行操作。该相机的情况下,能够结合每个用户而变更操作部件的位置、形状,而且,不观察显示也能够进行操作。此外,在相机的用户变为其他用户、或者根据用户的喜好而变更了操作部件的位置的情况下,需要变更凹凸带的粘贴位置。进而,在日本特开2013-8151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含能够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装置,并设置有进行振动的操作部、以及与操作部隔开空间相邻设置的能够进行触摸检测的显示面板。在该电子设备中,由于显示面板能够进行触摸检测,因此,能够将视觉的显示与操作部的振动对应起来。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装置,在设备的外装部设置有被分配了与相机或便携设备等的操作部件相当的功能的检测部,在用户触摸了该检测部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规定的振动,并执行由用户设定的功能。根据本发明,在相机等操作设备中,通过由用户触摸图像设备的规定的外装部位,能够设定与特定的操作部件相当的功能。此外,能够提供一种操作装置,在使用者触摸了所设定的操作部件的情况下,产生与操作部件的触摸位置对应的振动,使用户知道用户进行了触摸或者执行特定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图像设备即数字相机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从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相机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是从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相机的前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A是示出振动部件的结构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的第1图。
图4B是示出振动部件的结构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的第2图。
图4C是示出振动部件的结构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的第3图。
图5是从平板侧观察振动部件的图。
图6是振动部件的图5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压电体控制电路的概略电路结构的图。
图8是从压电体控制电路输出的各信号的时序图;
图9A是对L聚乳酸片和D聚乳酸片进行说明的图。
图9B是对L聚乳酸片和D聚乳酸片进行说明的图。
图9C是对L聚乳酸片和D聚乳酸片进行说明的图。
图9D是对L聚乳酸片和D聚乳酸片进行说明的图。
图9E是对L聚乳酸片和D聚乳酸片进行说明的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操作部件设定模式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设定了操作部件设定模式的各种操作部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振动部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3A是示出通过对各种操作部件的按压而进行振动的区域的图。
图13B是示出各区域的振动振幅的例子的图。
图14是振动部件的振动的一例即突发振动(Burst vibration)的概略图。
图15A是示出被手指按压的振动部件的应力分布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5B是示出被手指按压的振动部件的应力分布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6是示出在外装上安装振动部件的方法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进行说明。这里,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附图中,各结构要素被设为能够在该图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每个结构要素的比例尺各自不同。此外,以下说明的各结构要素的数量、各结构要素的形状、各结构要素的大小的比率以及各结构要素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不限于图中所示内容。
进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相机主体100朝向被摄体的方向称为前方,将前方的反方向称为后方。此外,将与更换镜头200具有的光学***的光轴O1一致的轴设为Z轴,将与Z轴垂直的在平面上相互垂直的2个轴设为X轴和Y轴。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图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设备是数字相机。
图1所示的数字相机10包含更换镜头200和相机主体100。更换镜头200与相机主体100经由接口(I/F)126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更换镜头200具有摄影镜头201、驱动器205、206和207、更换镜头控制用微型计算机(Lucom)208、闪存209、位置传感器210。
摄影镜头201是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光学***,具有对焦镜头202、变倍镜头203、光圈204。对焦镜头202使被摄体的光学像在相机主体100的摄像元件103的受光面上成像。变倍镜头203通过改变摄影镜头201的焦距而改变被摄体像的倍率。光圈204使光圈叶片进行动作,从而改变入射到相机主体100中的被摄体的光学像的光量。这里,对焦镜头202构成为在对焦时单独进行驱动,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变倍镜头203被驱动时、即变倍时联动地进行驱动。此外,图1中所示的各镜头分别可以是单一的透镜,也可以由多个透镜构成。进而,在图1所示的镜头之间也可以包含光学滤镜等光学元件。
驱动器205在光轴O1方向上驱动变倍镜头203,以进行变倍操作。驱动器206驱动光圈204的光圈叶片,调节被摄体的光学像的光量。驱动器207在光轴O1方向上驱动对焦镜头202,以对准摄影镜头201的焦点。驱动器205、206和207具有步进电机、音圈电机(VCM)、超声电机等致动器。
Lucom208控制驱动器205、206和207等各电路单元。Lucom208经由I/F126与相机主体100的机身控制用微型计算机(Bucom)111进行通信。此外,Lucom208根据从闪存209得到的必要的信息进行各种控制。闪存209为了更换镜头200的动作而存储有必要的各种信息。进而,Lucom208从位置传感器210取得对焦镜头202的位置信息,以对准摄影镜头201的焦点。
位置传感器210检测对焦镜头202的位置信号,将检测到的该位置信号输出到Lucom208。这里,位置传感器210例如是霍尔元件、GMR元件(巨磁阻元件)等传感器。此外,更换镜头200还具有图1中未图示的位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变倍镜头203和光圈204各自的可动部的位置。
相机主体100包含快门101、快门驱动机构124、光学元件102、摄像元件103、模拟处理部104、模拟/数字转换部(A/D转换部)105、AE处理部107、AF处理部108,触摸信息处理部125、图像处理部106、图像压缩解压缩部109、振动部件121、显示装置127、压电体控制电路128、记录介质116、存储器接口(存储器I/F)115、SDRAM114、总线110、Bucom111、闪存113、操作部112、操作部件设定部129、电池123、电源电路122、I/F126。
快门101配置在摄像元件103的受光面的前方。快门101通过使摄像元件103的受光面成为曝光状态或遮光状态,来控制摄像元件103的曝光。快门驱动机构124驱动快门101的快门叶片,使快门101开闭。
光学元件102具有未图示的防尘滤镜,光学低通滤镜,红外截止滤镜等,配置在摄像元件103的受光面的前方。该防尘滤镜进行超声波振动,通过该振动取出映入图像的尘埃。另外,在光学元件102中设有防尘滤镜的情况下,还需要将防尘滤镜用的驱动电路组装到数字相机10的结构中。光学低通滤镜去除摄影镜头201生成的光学像中的空间频率的高频成分。红外截止滤镜去除摄影镜头201生成的光学像所包含的红外光成分。
摄像元件103在受光面接收摄影镜头201生成的光学像,将接收到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下面称作图像信号)。这里,摄像元件103在受光面的一部分具有未图示的相位差检测像素。该相位差检测像素根据从摄影镜头201的射出瞳的特定区域射出的一对光线,输出表示被摄体与数字相机10之间的距离的相位差信息。模拟处理部104进行用于去除在摄像元件103中得到的电信号的噪声等的模拟处理。A/D转换部105将模拟处理部104中得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下面称作图像数据)。另外,摄像元件103、模拟处理部104和A/D转换部105与用于取得图像的图像取得部对应。
AE处理部107检测从被摄体发出的光,向Bucom111输出用于控制拍摄时的图像曝光的信息。AF处理部108根据通过摄像元件103的相位差检测像素检测到的相位差信息,向Bucom111输出用于进行控制而使对焦镜头202位于对焦位置的信息。
图像处理部106对在A/D转换部105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生成记录用的图像数据。图像压缩解压缩部109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或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返回到原来的图像数据。
显示装置127具有LCD118、LCD驱动器117。LCD118是显示拍摄得到的图像或拍摄时的信息等的显示部。LCD驱动器117控制LCD118的显示。另外,也可以根据LCD118的显示来选择数字相机10的功能。
如后所述,振动部件121配置在相机主体100的外装部,具有触摸检测部120、设置在与触摸检测部对应的区域上的振动部119。触摸检测部120在检测到触摸时输出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在压电体控制电路128中进行了信号处理后,被输出到触摸信息处理部125。通过这一系列输入输出来判定触摸检测部120的触摸状态。进而,触摸检测部120根据参照图11在后面叙述的事先设定的操作部件设定部129的信息以及触摸信息处理部125的触摸状态判定,将从压电体控制电路128输出的信号输入到振动部119,使振动部119振动。通过该振动,用户能够以触感的方式得知被触摸以及执行了触摸位置的功能。
记录介质116记录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和拍摄时的信息作为图像文件。存储器I/F115是用于针对记录介质116写入数据和读出数据的接口。SDRAM114暂时存储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等的信息。总线110是用于在相机主体100内传输数据等的传输路径。
Bucom111是用于通过总线110等控制数字相机10的动作的控制部。Bucom111经由I/F126与Lucom208进行的通信。此外,Bucom111具有设定部的功能,该设定部用于设定与所述触摸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触摸对应的功能。此外,Bucom111从闪存113取得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各种控制。闪存113存储有数字相机10的动作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操作部112是释放按钮、再现按钮、动态图像按钮、模式拨盘等按钮、拨盘等这样的、用于由用户操作相机主体100的各种操作部。
电池123例如是作为相机主体100的电源的二次电池。电源电路122是具有将电池123的电压转换为相机主体100的各电路单元所需要的电压等的功能的电路。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在外装部具有多个振动部件121的数字相机的图。此外,图3是从前面侧观察图2所示的数字相机的图。如图2和图3所示,构成振动部件121的触摸检测部120和振动部119配置在相机主体100的外装部的多个位置。此外,相机主体100的操作部112是用于对振动部件121设定被分配了各种操作部件的功能的部件,具有模式选择部件112a、操作选择部件112b和操作确定部件112c。该振动部件121也可以由透明部件制作,在LCD118的外侧(相机主体100的外表面侧)构成,被配置成能够透过振动部件121观察到LCD118。此外,操作确定部件112c是用于决定振动部件121的区域的位置或形状或功能等的部件,例如,是通过由用户按压而输出与各种决定对应的信号的按钮。另外,操作确定部件112c不限于按钮,也可以是触摸面板等。
图4A、图4B和图4C是示出振动部件12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振动部件121的主视图。进而,图6是图5的B-B线矢视剖视图。使用这些各图进一步对振动部件121进行说明。另外,振动部件121的正面是相机主体100的外装的外侧。
振动部件121具有第1绝缘片401、第1驱动压电层418、检测层406、第2驱动压电层413、第2绝缘片417。从相机主体的外装部的表面观察时,这些部件按照第1绝缘片401、第1驱动压电层418、检测层406、第2驱动压电层413、第2绝缘片417的顺序层叠。这里,检测层406主要作为触摸检测部120发挥功能。此外,第1驱动压电层418和第2驱动压电层413主要作为振动部119发挥功能。
图4A所示的第1绝缘片401是由玻璃或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透明部件形成的片,形成在相机主体100的外装部的最表面。振动部件121的其他的片在与该第1绝缘片401的孔401a和孔401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同样的孔。此外,孔401a和孔401b在将振动部件121安装到数字相机10的外装部的情况下与外装侧的突起卡合,决定振动部件121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1绝缘片401上未构成电极等,因此,也可以不进行与其他的片之间的高精度的定位。因此,也可以没有孔401a和孔401b。
第1驱动压电层418构成为层叠至少1片第1振动片403。第1振动片403是层叠第1压电片404和第2压电片405而成的结构。
在第1压电片404中,在具有压电性的D聚乳酸片上形成电极等。而且,第1压电片404被划分为多个长方形状的区域(在图4A中,从第1区域419a到第5区域419e这5个区域)。此外,各区域被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状的振动区域(在图4A中为12个振动区域)。在各振动区域上形成信号电极404a(在图4A中仅第1区域419a示出了信号电极404a)。各个信号电极404a与信号线404b连接。此外,信号线404b经由贯通孔404c与第2绝缘片417上形成的信号端子417a连接。这里,信号电极404a和信号线404b例如通过铝蒸镀而形成,或者通过铜箔等导电性材料形成。此外,在第1压电片404的区域外的区域(图4A中为右侧的端部)上形成贯通孔404d。
这里,在图4A中,上侧6片信号电极404a从第1压电片404的上侧的端部连接,此外,下侧6片信号电极404a从第1压电片404的下侧连接。通过这些连接,能够使配线所需要的区域的x方向的宽度较窄。
在第2压电片405中,在具有压电性的L聚乳酸片上形成电极等。后面叙述L聚乳酸片。而且,第2压电片405与第1压电片404同样被划分为多个长方形状的区域(在图4A中为5个区域)。此外,这些区域被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状的振动区域(在图4A中为12个振动区域)。在各振动区域中形成有GND电极405a。各个GND电极405a与GND线405b连接。此外,在第1压电片和第2压电片中共同使用GND线405b,GND线405b经由贯通孔404d与第2绝缘片417上形成的GND端子417d连接。这里,GND电极405a和GND线405b例如通过铝蒸镀形成或者通过铜箔等形成。
这里,图4A示出针对1个振动区域形成1片GND电极405a。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各个振动区域形成共同的1片GND电极。
在图4B中,检测层406通过层叠第1检测片407和第2检测片410而构成。第1检测片407通过层叠第3压电片408和第4压电片409而构成。此外,第2检测片410通过层叠第5压电片411和第6压电片412而构成。
第3压电片408与第2压电片405相同。此外,第5压电片411与第2压电片405同样地在D聚乳酸片上形成电极等。后面叙述D聚乳酸片。
第4压电片409通过在D聚乳酸片上形成电极等而构成。而且,第4压电片409被划分为多个长方形状的区域(在图4B中为5个区域)。此外,在各区域中形成第1检测电极409a,该第1检测电极409a的数量与这些区域中包含的振动区域的列数相同,且具有与第3压电片408的GND电极的每个列对应的区域。各个第1检测电极409a与信号线409b连接。此外,信号线409b经由贯通孔404c与第2绝缘片417上形成的第1检测端子417b连接。这里,第1检测电极409a和信号线409b例如通过铝蒸镀而形成或者通过铜箔等导电性材料形成。此外,在第4压电片409的区域外的区域(在图4B中为右侧的端部)上形成贯通孔404d。
第6压电片412通过在L聚乳酸片上形成电极等而构成。而且,在第6压电片412上形成第2检测电极412a,该第2检测电极412a的数量与振动区域的行数相同,且具有与第5压电片411的GND电极的每个行对应的区域。各个第2检测电极412a与信号线412b连接。此外,信号线412b经由贯通孔404d与第2绝缘片417上形成的第2检测端子417c连接。这里,第2检测电极412a和信号线412b例如通过铝蒸镀而形成或通过铜箔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第2驱动压电层413具有至少1片第2振动片414。第2振动片414通过层叠第7压电片415和第8压电片416而构成。
第7压电片415与第5压电片411同样通过在D聚乳酸片上形成电极等而构成。此外,第8压电片416与第1压电片404同样地形成电极等。
第2绝缘片417是玻璃或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片。该第2绝缘片417上形成信号电极404a。该信号电极404a是第2绝缘片417的1层上的与第7压电片415对应的信号电极。信号电极404a与信号线404b连接。信号线404b与第2绝缘片417的端部(在图4C中为第2绝缘片417的上下侧的端部)区域上形成的信号端子417a连接。将配线从该信号端子417a拉引至压电体控制电路128。此外,在信号端子417a之间,针对各区域形成2个第1检测端子417b。如前所述,第1检测端子417b经由贯通孔404c与第1检测电极409a连接。此外,将配线从第1检测端子417b拉引至压电体控制电路128。
进而,在未形成第2绝缘片417的信号端子417a和第1检测端子417b的端部区域(在图4C中为右侧的端部)形成第2检测端子417c和GND端子417d。如前所述,第2检测端子417c经由贯通孔404d与第2检测电极412a连接。此外,将配线从第2检测端子417c拉引至压电体控制电路。此外,GND端子417d经由贯通孔404d与GND电极405a连接。在这样通过层叠片构成振动部件121的情况下,由于这些片仅在相同一侧的一面构成电极,因此,能够简单判定表面和背面。因此,在该片的制造时,消除了将片翻转的工序,片的制造变得简单。
图7是示出压电体控制电路128的概略电路结构的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与1个信号电极404a对应的、针对振动部件121的区域的振动部119和触摸检测部120的压电体控制电路128。由于该压电体控制电路128与针对其他区域的振动部119和触摸检测部120的压电体控制电路128是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与其他区域对应的压电体控制电路128的说明。对压电体控制电路128中的最初对振动部119进行控制的部分进行说明。压电体控制电路128具有D/A转换部控制电路532、D/A转换部533、第1放大器535、第1低通滤波器536、第2放大器537、第2低通滤波器538、A/D转换部539、相位差/振幅检测电路540。
D/A转换部控制电路532生成提供到D/A转换部533的数字电压值DATA。D/A转换部533将从D/A转换部控制电路532输入的数字电压值DATA转换为模拟信号。第1放大器535对从D/A转换部533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第1低通滤波器536去除从第1放大器535输入的模拟信号中的高频成分。第2放大器537对从第1低通滤波器536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输入到由第1驱动压电层418和第2驱动压电层413构成的振动部119。振动部119根据所输入的模拟信号而进行振动。第2低通滤波器538去除从由检测层406构成的触摸检测部120输出的与振动部件121的振动变位对应的模拟信号的高频成分。A/D转换部539将从第2低通滤波器538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相位差/振幅检测电路540通过对A/D转换部539的数字电压值和从D/A转换部控制电路532输入的数字电压值进行比较,来检测两者的相位差和振幅差。进而,Bucom111被输入相位差和振幅差,计算对相位差和振幅差进行校正的校正值,作为振动部119的控制用的反馈信号而输出到D/A转换部控制电路532。在上述的结构中,例如即使用户触摸振动部119的力发生了变化,振动部119也能够稳定地产生振动。
接着,当用户触摸振动部件121而使检测层406变形时,触摸检测部120向对应的压电体控制电路128输出与变形量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在第2低通滤波器538中,去除电压信号的高频成分。在A/D转换部539中,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Bucom111被输入从A/D转换部539输出的数字信号,与触摸信息处理部125一起进行触摸位置检测、触摸力量的分布检测等处理。
另外,压电体控制电路128也可以直接控制D/A转换部533。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1放大器535和第2放大器537,它们并非必须的结构。
图8是概略地示出从压电体控制电路128输出的各信号的时序图。使用图8来说明振动部件121和压电体控制电路128的动作。首先,从振动部119的动作开始进行说明。当使振动部件121振动时,Bucom111将对以摄像的同期信号为基准的相位差Δθ进行校正后的信号Sig1经由总线110输入到D/A转换部控制电路532。D/A转换部控制电路532在所输入的信号Sig1为High(高)的情况下,将正的数字电压值+A作为数字电压值DATA输出到D/A转换部533,在信号Sig1为Low(低)的情况下,将负的数字电压值-A作为数字电压值DATA输出到D/A转换部533。这里,变量A是驱动信号的振幅值,是由Bucom111指示的值。此外,变量A也可以是相对于时间的函数,具体而言,可以是表示具有规定的振幅的矩形波、三角波、梯形波等波形的数据。
D/A转换部533将所输入的数字电压值转换为信号Sig2并将其输出到第1放大器535。第1放大器535对信号Sig2进行放大并将其输出到第1低通滤波器536。第1低通滤波器536从放大后的信号Sig2中去除高频成分并输出准正弦波。第2放大器537对从第1低通滤波器536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将作为放大后的结果而得到的驱动信号Sig3输出到振动部件121的对应的信号端子417a。此处的信号端子417a例如是与用户当前正在触摸的振动区域对应的信号端子417a。将输入到信号端子417a的驱动信号Sig3施加到对应的信号电极404a。此外,当用户触摸振动部件121时,在信号端子417a产生的振动振幅、相位根据触摸的强度而变化。将该触摸的信息反馈到来自检测层406的信号而检测振幅、相位,根据振幅和相位差控制D/A转换部控制电路532的数据,由此,能够不依赖于触摸的强度而向用户提供相同的振动感触。并且,通过压电效应从检测层406产生与触摸的强度对应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最终从A/D转换部539输出到Bucom111,能够检测所触摸的位置和触摸的强度。
图9A至图9E是对L聚乳酸片和D聚乳酸片进行说明的图。L聚乳酸片和D聚乳酸片具有当一方通过电压的施加而伸展时另一方收缩的逆压电性。例如,如图9A所示,D聚乳酸片在被施加正电压时以伸展的方式变位,如图9B所示,在被施加负电压时以收缩的方式变位。另一方面,如图9C所示,L聚乳酸片通过负电压的施加而以伸展的方式变位,如图9D所示,通过正电压的施加而以收缩的方式变位。如图9E所示,第1驱动压电层418构成为依次层叠L聚乳酸片(第2压电片405)和D聚乳酸片(第1压电片404),因此,在被施加正电压时,以整体上伸展的方式变位,在被施加负电压时,以整体上收缩的方式变位。此外,第2驱动压电层413也构成依次层叠L聚乳酸片(第2压电片405)和D聚乳酸片(第1压电片404)。然而,第2驱动压电层413根据第2驱动压电层413中的信号电极404a和GND电极405a的形成方法,在与第1驱动压电层418相反的方向上变位。因此,振动部件121的整体在被施加正电压时,图面上侧以膨胀的方式弯曲变形(图6示出这样的弯曲变形的中立轴)。另一方面,振动部件121在被施加负电压时图面上侧以凹陷的方式弯曲变形。此外,通过使施加到信号电极404a的电压的符号随时间变化,能够使振动部件121进行振动。
伴随振动部件121的振动,检测层406产生伸缩。此时,由于压电效应,在检测层406中根据伸缩的程度而产生电压。该电压经由第2检测端子417c(或第1检测端子417b)被输入到压电体控制电路128的第2低通滤波器538。第2低通滤波器538去除根据振动部件121的振动而产生的模拟电压信号的高频成分,将去除高频成分后得到的信号Sig4输出到A/D转换部539。
A/D转换部539取入信号Sig4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数据。相位差/振幅检测电路540根据从A/D转换部539输入的数字数据,将信号Sig2与信号Sig4之间的相位差Δθ和振幅差Δp检测为数字值。Bucom111根据相位差Δθ进行信号Sig1的相位调整和振幅调整。通过这样的反馈控制能够使振动部件121以期望的相位和振幅进行振动。
接着,对触摸检测部12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用户对振动部件121的规定的区域进行了触摸的情况下,振动部件121由于该触摸而进行伸缩。如前所述,伴随检测层406的伸缩而产生电压。该电压的信号通过第2低通滤波器538、A/D转换部539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被输入到Bucom111。Bucom111根据从第1检测端子417b输出的电压和从第2检测端子417c输出的电压,识别在哪个区域进行了触摸。即,能够根据第1检测端子417b的输出检测列方向的触摸位置。另一方面,能够根据第2检测端子417c的输出检测行方向的触摸位置。在能够检测多点的触摸的情况下,第4压电片409和第6压电片412的电极构造也可以是对应于各区域而设置的第1压电片404那样的电极构造。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10的主要的动作的流程图。使用图10A和图10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10的动作。当用户操作操作部112中包含的电源开关时,数字相机10的电源成为ON(接通)。此时,图10A和图10B所示的主流程的处理开始。
Bucom111执行数字相机10的***起动时的初始化处理(步骤S1)。在该步骤S1中,例如进行将记录中标志设为OFF(进行初始化)的处理。记录中标志是表示动态图像是否处于记录中的标志。记录中标志是ON表示是动态图像的记录中。另一方面,记录中标志是OFF表示并非动态图像的记录中。
在步骤S1中进行了***起动时的初始化处理后,Bucom111例如进行更换镜头200等与相机主体100连接的附件的检测(步骤S2)。接着,Bucom111进行再现按钮等操作部件设定部129的状态以及振动部件121所设定的功能的检测(步骤S3)。
接着,Bucom111控制各部并执行实时取景显示(步骤S4)。Bucom111执行基于摄像元件103的实时取景显示用的摄像。然后,Bucom111使图像处理部106对通过摄像而得到的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以便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然后,Bucom111将通过该图像处理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输入到LCD驱动器117,执行基于LCD118的实时取景显示。
接着,Bucom111判定是否是操作部件设定模式(步骤S5)。用户对操作部112的模式设定部件112a进行操作,由此设定操作部件设定模式。
在将步骤S5分支为“是”的情况下,即判定为是操作部件设定模式时,Bucom111进行用于向振动部件121分配对应的功能的处理(步骤S6)。该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使用图11和图12叙述。
在步骤S6中,Bucom111向振动部件121分配再现按钮、动态图像按钮和释放按钮中的任意一个功能。
首先,在步骤S7中,Bucom111判定物理的再现按钮是否被设为了ON,或者判定被分配了再现按钮的功能(图像数据的再现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是否被触摸。另外,在步骤S6中振动部件121没有被分配为再现按钮时,不判定作为再现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是否被触摸。此外,振动部件121没有被分配为动态图像按钮或释放按钮时也同样地,不判定作为动态图像按钮或释放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是否被触摸。
在处理在步骤S7中分支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9中,Bucom111判定物理的动态图像按钮是否被设为了ON,或者判定被分配了动态图像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是否被触摸。
该物理的动态图像按钮或与动态图像按钮的功能相当的振动部件121具有在每次半按下时交替重复动态图像拍摄开始的指示及其结束的指示的开关功能。
在处理在步骤S9中分支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11中,Bucom111判定是否是动态图像记录中。
在处理在步骤S11中分支为“否”的情况下,Bucom111判定物理的释放按钮是否被设为了ON,或者判定被分配了释放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是否被触摸。
另一方面,在将步骤S5分支为“否”的情况下,Bucom111跳过步骤S6的处理。即,在存在至此被设定到振动部件121的功能的情况下,使用该设定,在不存在被设定到振动部件121的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来自物理的按钮的操作信号进行操作。
Bucom111在按下了被设定为再现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的情况下,即,在处理将步骤S7分支为“是”的情况下,进行再现处理(步骤S8)。例如,Bucom111从记录介质116中读出图像文件并将其输入到图像压缩解压缩部109,执行基于图像压缩解压缩部109的图像数据的解压缩。然后,Bucom111将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输入到LCD驱动器117,执行基于LCD118的图像的再现。然后,在判定为由用户再次按下了被设定为再现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的情况下,再现处理结束。
此外,在执行了再现处理后或者在处理将步骤S7分支为“否”的情况下(在没有按下作为再现按钮的振动部件121的情况下或者没有物理的再现按钮的情况下),Bucom111如上所述判定是否按下了被设定为动态图像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步骤S9)。
在处理将步骤S9分支为“是”的情况下,即判定为按下了被设定为动态图像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或物理的动态图像按钮时,Bucom111使记录中标志反转(步骤S10)。这里,在步骤S10中,Bucom111使记录中标志的OFF或ON反转。
在步骤S10中使记录中标志反转后或者处理将步骤S9分支为“否”的情况下,即在按下了被设定为动态图像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或者物理的动态图像按钮的情况下,Bucom111判定是否正在继续进行动态图像拍摄(步骤S11)。如果记录中标志是ON,则是动态图像记录中,因此,在本例中,根据记录中标志是否是ON来判定是否是动态图像记录中。
在处理将步骤S11分支为“否”的情况下,即当判定为并非动态图像记录中时,Bucom111判定被设定为释放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或者物理的释放按钮是否被半按,即判定第1释放按钮是否从OFF变为了ON(步骤S12)。因此,例如在维持了第1释放按钮的ON状态的情况下,处理在步骤S12中分支为“否”。这里,在振动部件121被设定为释放按钮的功能的情况下,Bucom111根据对振动部件121的按压力的强度来识别第1释放和第2释放。
在处理将步骤S12分支为“是”的情况下,即第1释放按钮从OFF变化为了ON的情况下,Bucom111进行AE处理(步骤S13)。
Bucom111执行摄像,以进行AE处理。该摄像是AE用的摄像,在AE处理用的摄像中取得的图像不记录在记录介质116中。在进行了AE处理用的摄像的后,Bucom111根据通过AE处理部107从图像得到的被摄体亮度信息,决定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等摄影中的曝光控制值,并且,决定用于以适当曝光显示LCD118的实时取景的控制值。
接着,Bucom111执行AF处理(步骤S14)。为了进行AF处理,Bucom111向Lucom208指示对焦镜头202的驱动。然后,伴随对焦镜头202的驱动,Bucom111根据经由摄像元件103取得的图像数据对AF处理部108中计算的对比度进行评价,检测对焦位置。对焦位置是对比度最高的对焦镜头202的位置。
在处理将步骤S12分支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第1释放按钮没有从OFF转移到ON的情况下,Bucom111判定是否全部按下了作为释放按钮的振动部件121,即第2释放按钮是否从OFF变为了ON(步骤S15)。
在将步骤S15分支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第2释放按钮从OFF变为ON的情况下,Bucom111执行静态图像拍摄处理(步骤S16)。即,Bucom111根据由步骤S13中的AE处理决定的曝光控制值进行快门101的开闭动作,进行基于摄像元件103的摄像,取得与被摄体的光学像对应的图像信号。
在执行了静态图像拍摄处理后,Bucom111使图像处理部106对通过摄像元件103得到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步骤S17)。然后,Bucom111使图像压缩解压缩部109对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将压缩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静态图像的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16中(步骤S18)。
在将步骤S11分支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正在记录动态图像的情况下,Bucom111执行AE处理(步骤S19)。在步骤S19中执行的AE处理是与步骤S13中的AE处理相同的处理。接着,Bucom111执行AF处理(步骤S20)。在步骤S20中执行的AF处理是与步骤S14中AF处理相同的处理。在AF处理后,Bucom111执行动态图像拍摄(步骤S21)。这里,Bucom111根据通过步骤S19中的AE处理决定的曝光控制值,执行基于摄像元件103的摄像。然后,Bucom111使图像处理部106对通过摄像元件103得到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步骤S22)。然后,Bucom111使图像压缩解压缩部109对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将压缩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动态图像的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16中(步骤S23)。在生成了动态图像的图像文件后,在结束动态图像拍摄之前,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追加到之前生成的图像文件中。
在步骤S14中的AF处理完成的情况下、在被设定为释放按钮的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或物理的释放按钮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5中判定为第2释放按钮没有从OFF变为ON的情况下,在后述的步骤S18后,或者在后述的步骤S23中判定为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完成的情况下,Bucom111判定操作部112的电源开关是否成为OFF(步骤S24)。这里,在电源开关被设定到振动部件121的情况下,进行后述的振动部件121的动作。另外,在电源开关被设定到振动部件121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即使电源开关没有接通也使振动部件121的触摸检测部120起动的电路结构。相机主体100能够使用振动部件121被按压(触摸)时产生的产生电压,作为该电路的起动所需要的电压。
在判定为电源开关不是OFF的情况下,即在将步骤S24分支为“否”的情况下,Bucom111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在处理将步骤S24分支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作为电源开关发挥功能的振动部件121是OFF的情况下,Bucom111结束图10A和图10B的处理。另外,在图10A和图10B的流程图的各处理中,在从作为操作部129的再现按钮、动态图像按钮、释放按钮等中检测到操作的情况下,也进行与图10A和图10B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同样的处理。
图11是示出所设定的操作部件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图10A的步骤S5中,用户使用模式选择部件112a判定为是操作部件设定模式后,在步骤S6中设定操作部件。即,对操作选择部件112b进行操作,选择图像数据的再现、动态图像拍摄、释放操作作为分配给振动部件121的功能(操作对象),然后,检测对操作确定部件112c的按压,对振动部件121设定对应的操作对象(步骤S201)。另外,不限于这些操作对象,也可以对振动部件121设定光圈值变更操作、快门速度变更操作、WB(白平衡)等。另外,数字相机10也可以被设计成,能够在盲状态下选择分配给振动部件121的释放功能等的操作对象并进行确定。同样,用户对操作选择部件112b和操作确定部件112c进行操作,选择操作部件的形态例如拨盘、按钮等的种类、形状、大小,Bucom111对用于向用户提供操作感的操作形态进行设定(步骤S202)。另外,操作对象的设定或者操作部件形体的设定的步骤顺序也可以相反。此外,构成为例如通过在LCD118上显示操作对象、形体例,使用户能够选择操作对象的设定、操作部件的形体的设定。接着,Bucom111根据来自振动部件121的输出信号、即来自检测层406的输出信号,判定用户是否对振动部件121进行了规定的触摸(步骤S203)。在将步骤S203分支为“否”的情况下,即判定为没有规定的触摸的情况下,处理结束。另外,该规定的触摸是在规定的区域以规定的按压力以上进行触摸、或者以规定的时间以上或规定的按压力以上进行触摸等,能够可靠地反映用户的意思。
另一方面,在将步骤S203分支为“是”的情况下(存在触摸的情况下),Bucom111对与触摸位置对应的振动部119施加驱动电压V(p)而使其振动(步骤S204)。
产生的振动通过触摸检测部120作为驱动电压而输出。Bucom111判定是否是在压电体控制电路128中作为操作对象和操作形态而设定的振动振幅p0(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并非振动振幅p0的情况下,Bucom111在振动振幅值p中设定p+Δp(步骤S206)。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204。此时,将振动电压V(p+Δp)从压电体控制电路128输出(步骤S20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振动振幅是所设定的振动振幅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为“是”),振动部119继续产生振动(步骤S207)。接着,Bucom111判定用户是否按下了操作确定部件112c(步骤S208)。在步骤S208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207,振动部119的振动继续。该情况下,为了在振动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进行警告,振动部119也可以在振动后停止振动。另一方面,在步骤S208中为“是”的情况下,Bucom111在步骤S203中检测到触摸的触摸检测部120的位置上设定与操作对象和操作形体的设定对应的振动部件121(步骤S209),使振动部119的振动停止(步骤S210)。由此,一系列的对振动部件121设定操作部件的流程结束。另外,振动部件121的位置可以是数字相机10的外装部的任意位置。例如,振动部件121的位置不限于相机主体100的外装部,也可以是更换镜头200的外装部。此外,上述的动作例仅是一例,也可以是使用户选择操作对象(功能)的设定和振动部件121的位置的设定中的至少1个设定的动作例。例如,也可以固定操作部件的位置,用户仅进行操作对象的设定。当仅设定操作对象时,进行振动部件121的设定或操作形态的设定等,而不通过Bucom111判定用户的选择。但是,在用户仅选择了操作对象的设定的情况下,需要通过Bucom111设定振动部件121的位置或振动部件121的形态。
图12示出图11的流程图中设定的振动部件121的动作。Bucom111在每次进行图10A的操作部的状态检测(步骤S3)时,对设定到振动部件121的操作部件的触摸的判定基准或操作的判定基准等操作部件信息进行设定(步骤S301)。接着,Bucom111根据该操作部件信息中所包含的触摸的判定基准,判定是否存在对振动部件121的所设定的操作部件的触摸(步骤S30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不存在对振动部件121的操作部件的触摸的情况下,即在“否”的情况下,操作部件的动作流程结束。
在步骤S302中检测到对操作部件的触摸的情况下(在步骤S302中为“是”),Bucom111分别设定操作部件的各区域的驱动电压Vi(p)(步骤S303)。这里,驱动电压Vi(p)的下标i是表示操作部件的各区域的编号的整数。接着,Bucom111对进行了设定的振动部件121的各区域施加驱动电压Vi(p)(步骤S304)。通过触摸检测部120将各区域的振动振幅检测为电压,该电压通过压电体控制电路128输入到Bucom111。Bucom111判定由触摸检测部120检测到的电压的振幅是否是设定的振动振幅值p0(步骤S305)。在步骤S30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Bucom111在振动振幅值p中设定p+Δp,将与振动振幅值p+Δp对应的驱动电压Vi(p+Δp)施加到振动部件121中所设定的各区域,然后,处理返回步骤304(步骤S306)。另一方面,在步骤S305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Bucom111使振动部件121的区域的振动继续(步骤S307)。在步骤S305中进行了相位的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306中还进行相位的调整。当在各区域中调整相位后,能够改变振动的最大振幅的产生位置,能够使操作部件的中心位置与触摸位置的中心位置一致。
接着,Bucom111判定是否操作了振动部件121。即,判定振动部件121是否被按下或者按压位置是否移动。通过触摸检测部120将按压力检测为电压,并将其通过压电体控制电路128输入到Bucom111,由此进行该判定(步骤S308)。在步骤S308中未操作振动部件121的情况下、即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302。另一方面,在步骤S308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Bucom111将驱动电压Vj(p)施加到振动部119而使其振动(步骤S309)。接着,Bucom111根据触摸检测部120的电压信号,通过压电体控制电路128检测操作部件的区域的振动,判定是否是与操作部件的设定时所设定的振动振幅p1对应的电压信号(步骤S310)。在步骤S310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Bucom111将振动振幅值p设定为p+Δp(步骤S311)。返回步骤S309,将与振动振幅值p+Δp对应的驱动电压Vj(p+Δp)施加到振动部119而使其振动。另一方面,在步骤S310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继续振动(步骤S312)。接着,Bucom111根据操作部件的区域的触摸检测部120的输出,经由压电体控制电路128判定操作部件是否是操作状态(步骤S313)。在步骤S313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312,即继续振动部119的振动。另一方面,在步骤S313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Bucom111根据触摸检测部120的输出判定是否在振动部件121的区域存在触摸(步骤S314)。在判定为存在触摸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30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没有触摸时,即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Bucom111停止振动部件121的振动(步骤S315)。然后,处理结束。
图13A和图13B示出振动部件121上设定的振动部件A603和振动部件B604被触摸时的振动的情形。在图13A中,由各区域的触摸检测部120检测与触摸的按压力对应的电压。将操作部件A603中被触摸的区域设为触摸区域601,将操作部件B604中被触摸的区域设为触摸区域602。当根据构成各操作部件的触摸检测部120的各区域的检测电压而检测到触摸时,压电体控制电路128对振动部件121的振动部119施加电压。被施加了电压的各区域以规定的振动振幅进行振动。在该实施方式中,振动振幅的大小被设定为按照每个区域而不同,相对于区域604b的振动振幅,将操作部件B604的中央部的斜线表记的区域604a的振动振幅设定得较大。区域603a相对于区域603b的振动振幅也同样。当这样将各操作部件的中央部的振动振幅设为较大时,用户能够通过触感感知各操作部件的中央部的位置。此外,通过改变各操作部件的形体,能够通过触觉判别各操作部件。此外,通过将操作部件A的振动振幅设定得比操作部件B的振动振幅大,用户能够通过触觉根据振动振幅的差异来区分并感知各操作部件。此外,也可以使检测到对操作部件A的触摸时的振动振幅、与通过对操作部件A的按压而输出规定的操作用的信号时的振动振幅之间具有差异。通过该振动振幅的差异,用户能够仅通过振动而感知是操作中。通过这些操作部件的设定,用户能够通过振动感知各操作部件的识别和各操作部件的操作的确认。图13B概略地示出图13A的各操作部件的各区域的振动,G5、G4、G3、G2表示检测到对操作部件的触摸时的各区域的振动,G5表示操作部件B604的区域604b(从操作部件B604中除去区域604a后的区域)的振动,G4表示操作部件A603的区域603b(从操作部件A603中除去区域603a后的区域)的振动,G3表示操作部件B604的以斜线表示的区域604a的振动,G2表示操作部件A603的以斜线表示的区域603a的振动,G1表示操作部件被按压操作时的操作部件A603、操作部件B604的区域的振动。另外,作为改变振动的触感的方法之一,如果使用图14所示的突发振动,则能够实现更丰富多彩的振动感触。作为振动的变化参数,增加了第1突发时间T1和第2突发时间T2,能够生成组合了振动振幅、第1突发时间T1、第2突发时间T2这3个变化参数而得到的振动。即使在1个区域的振动部件121上设定多个操作部件,在各操作部件的区域上同时施加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3个变化参数使振动的干扰难以产生。此外,在图13A中,操作部件A603和操作部件B604的设定区域与产生振动的振动部件121的区域重叠。这里,也可以设定为操作部件的设定区域与产生振动的区域不重叠。在应用该设定的情况下,调整各振动区域产生的振动的振幅和相位,以使得在振动的区域产生的振动以规定的形式在操作部件的设定区域重叠即可。
图15是示出用手指按压振动部件121时的振动部件的应力分布的一例的图。如图15B那样,振动部件121的周边部被固定安装在外装上,在用指尖触摸了振动部件121的情况下,如图15A所示,振动部119如由等应力线16表示的那样变位而产生应力。这里,等应力线16是连结产生的应力相等的位置而得到的线。该应力在越靠近触摸中心15的区域越大,在越远离触摸中心的区域越小。由于振动部件121的触摸检测部120的各区域上产生的电压与在该区域产生的应力成比例,因此,能够根据在各区域产生的电压的分布来检测应力最高的应力中心位置。检测该应力中心位置作为触摸位置。在触摸位置上设定操作部件17,进而,当在设定了操作部件17的区域的触摸检测部120中产生的电压为规定值以上时,与操作部件17对应的各区域进行规定的振动,由此使操作者感知操作部件17。此外,作为设定操作部件的情况下的操作部件设定位置,当然能够使用该触摸位置。
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6示出了将振动部件121安装到外装上的方法的变形例。振动部件121与外装的内侧粘接并固定,振动部件121的孔401a和401b与外装的突起嵌合从而进行定位。该孔401a是圆形。该孔401b是长孔,防止绕401a的旋转。该情况下,当触摸了外装部时,通过固定在外装上的振动部件121的触摸检测部120中产生的应力,能够进行触摸检测。如果振动部119振动,则该振动传递到外装,用户能够经由外装感知振动。此外,由于外装的材质或形体能够自由设定,因此,提高了设备的设计性。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自由地设定操作部件的位置,并且,从操作部件向用户提供基于振动的触感,使用户能够不观察操作部件而设定操作部件。用户在通常使用设备时,能够以用户期望的位置或操作感来设定操作部件。此外,在使用操作部件的情况下,用户非常容易使用能够根据振动的触感来确认操作部件的位置和种类的该操作部件。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振动部件121是按压按钮,但也可以是拨盘那样的触感的操作部件。具体而言,在用手指触摸振动部件121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滑动手指时,在所触摸的区域上切换振动区域并提供突发振动,由此,能够向用户提供宛如操作可点击的拨盘那样的感触。
这里,根据操作部件的形态改变振动振幅/突发振动的突发时间和突发间隔。此外,可以使振动的频率等变更为任意的频率,也可以通过振动的频率的变化来改变触感。另外,为了使用户感知振动,也可以将振动频率设为可听频率(20Hz~20KHz)。即,也可以通过振动部件121的振动而产生该振动的振动频率的声音。例如,在设定为当按压了振动部件121时产生较大振幅的振动的情况下,通过按压产生较大的声音,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听觉容易地感知按压。此外,振动频率也可以为可听频率(20Hz~20kHz)的高域侧以上或低域侧的频率,即,也可以通过不产生基于振动部件121的振动的声音,使用户不感知不舒适的声音。此外,作为用于使用户感知振动的其他手段,图14所示的突发波状的振动是有效的。即,如图14所示,通过重复不进行振动的期间和进行第1突发时间T1的振动的期间,即使振动频率非常高,用户也能够充分感知振动触感。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技术不限于数字相机,能够应用于便携电话机等具有操作部件的各种便携终端装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中,主要以流程图说明的控制大多能够通过程序进行设定。该程序有时记录在记录介质或记录部中。该记录介质或记录部可以在商品出厂时记录程序,也可以利用所分配的记录介质,还可以记录经由互联网下载的程序。
并且,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通过适当组合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件能够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件中删除若干结构要件,在能够解决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的栏中叙述的课题并得到发明效果栏中叙述的效果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删除了该结构要件后的结构提取为发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想起其他优点和变形例。因此,本发明的更广的方面不限于这里给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因此,可以在不脱离如用所附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同例定义的一般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0)

1.一种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包含:
触摸检测部,其设置于外装部,在被用户触摸时输出信号;
振动部,其被设置成与所述触摸检测部重叠,在该触摸检测部检测到用户的所述触摸时进行振动;
设定部,其在所述触摸检测部被触摸的规定区域内,设定在所述触摸检测部被触摸时要进行动作的功能以及与所述功能对应的振动;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来自所述触摸检测部的信号,判定设置在外装部的表面上的触摸检测部的触摸位置,使被设置为与所判定出的所述触摸位置重叠的所述振动部以与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功能对应的振动进行振动,并且,输出用于执行所述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功能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用于执行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功能的信号是在第1信号之后输出的与该第1信号不同的第2信号,该第1信号表示用户触摸了所述触摸检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2信号的振动振幅比所述第1信号的振动振幅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使所述振动部振动,即,使以所述检测到的触摸检测部的触摸位置为中心的规定大小的区域以规定的大小进行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部的规定大小的区域被分割为多个小区域,以与在被用户按压时在所述小区域产生的应力成比例的振动进行振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部的振动是突发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部以可听频带频率的所述振动进行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部包含由L聚乳酸或D聚乳酸形成的具有压电性的挠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部具有交替层叠有由L聚乳酸形成的片和由D聚乳酸形成的片的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装置是具有拍摄被摄体并取得图像数据的摄像部的数字相机,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功能是再现功能、释放功能或与光圈有关的功能。
CN201410643865.XA 2013-11-19 2014-11-10 操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0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9292A JP6210855B2 (ja) 2013-11-19 2013-11-19 操作装置
JP2013-239292 2013-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0892A CN104660892A (zh) 2015-05-27
CN104660892B true CN104660892B (zh) 2017-12-05

Family

ID=5317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386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0892B (zh) 2013-11-19 2014-11-10 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42569B2 (zh)
JP (1) JP6210855B2 (zh)
CN (1) CN104660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88081A (ko) * 2015-01-15 2016-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촬영 기기의 햅틱 인터페이스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10419653B2 (en) * 2015-06-19 2019-09-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ibration drive device capable of generating click feeling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FR3061567B1 (fr) * 2017-01-03 2019-05-31 Hap2U Interface tactile comportant un capteur de force
JP6789850B2 (ja) * 2017-02-28 2020-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10196650A (zh) * 2018-02-27 2019-09-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通过压电阵列实现触摸反馈及声音输出的电子装置
JPWO2019244716A1 (ja) * 2018-06-19 2021-06-2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47009B2 (ja) * 2018-06-25 2023-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デバイス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11150732B2 (en) * 2018-06-25 2021-10-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vibration device
JP7071234B2 (ja) * 2018-06-29 2022-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7155805B2 (ja) * 2018-09-21 2022-10-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43294A (ja) * 2019-09-10 2021-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3253828B (zh) * 2020-02-07 2023-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振动反馈模组、控制方法及设备
JP2021128317A (ja) * 2020-02-17 2021-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16736989A (zh) * 2022-09-02 2023-09-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480A (zh) * 2007-09-21 2009-03-25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048851A (zh) * 2011-10-12 2013-04-17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7935B1 (fr) * 1992-11-12 1995-01-13 Sextant Avionique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compact et ergonomique muni de surfaces de détection de proximité.
US6154210A (en) * 1998-11-25 2000-11-28 Flashpoint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button interface compatibility in touch-screen equipped digital imaging device
US7088343B2 (en) * 2001-04-30 2006-08-08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dge touchpad input device
JP3798287B2 (ja) * 2001-10-10 2006-07-19 Smk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JP4125932B2 (ja) * 2002-08-28 2008-07-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を有する装置
JP4518780B2 (ja) * 2003-11-19 2010-08-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操作装置、機器操作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8003702A (ja) * 2006-06-20 2008-01-10 Fujifilm Corp 電子機器
US9857872B2 (en) * 2007-12-31 2018-01-02 Apple Inc. Multi-touch display screen with localized tactile feedback
US9335868B2 (en) * 2008-07-31 2016-05-10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or behind black mask
US8686952B2 (en) * 2008-12-23 2014-04-01 Apple Inc. Multi touch with multi haptics
WO2011125408A1 (ja) * 2010-04-09 2011-10-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る入出力装置
JP2012008306A (ja) 2010-06-24 2012-01-12 Nikon Corp 撮像装置
JP5647943B2 (ja) * 2011-05-02 2015-01-07 帝人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3008151A (ja) 2011-06-23 2013-01-10 Kyocer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2013070303A (ja) * 2011-09-26 2013-04-18 Kddi Corp 画面への押圧で撮影が可能な撮影装置、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67721B1 (ko) * 2011-10-13 2014-12-01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분자 압전 재료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3105356A (ja) 2011-11-15 2013-05-30 Canon Inc タッチ機能付き表示手段を有する機器及びカメラ
WO2013108595A1 (ja) * 2012-01-17 2013-07-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9817478B2 (en) * 2012-09-24 2017-11-14 Kyocera Corporation Vib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285880B2 (en) * 2012-12-26 2016-03-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Touch pane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touch panel device
JP2014127998A (ja) * 2012-12-27 2014-07-07 Olympus Imaging Corp 振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480A (zh) * 2007-09-21 2009-03-25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048851A (zh) * 2011-10-12 2013-04-17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0892A (zh) 2015-05-27
JP6210855B2 (ja) 2017-10-11
US20150138387A1 (en) 2015-05-21
JP2015099506A (ja) 2015-05-28
US9442569B2 (en) 201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0892B (zh) 操作装置
CN103973971B (zh) 信息设备以及信息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5793753B (zh) 驱动装置和图像设备
CN105739674A (zh) 高带宽触觉效果的音频增强仿真
US20170155993A1 (en) Wireless Earpieces Utilizing Graphene Based Microphones and Speakers
US9076245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4892829B2 (ja) 振動発生装置、触覚機能付きの入出力装置及びその電子機器
CN104423589A (zh) 触觉变形***
CN103048851B (zh) 操作装置
CN107807733A (zh) 用于柔性电子设备的经补偿触觉呈现
US20170315616A1 (en) Vibrating mouse providing real time haptic feedback
CN110521201A (zh) 相机设备、相机***和程序
JP2010146576A (ja) 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297251A (ja) 携帯端末
JP534413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光学装置
JP2005175815A (ja) 触覚機能付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並びに電子機器の感触フィードバック入力方法
JP2006058973A (ja) 触覚情報作成装置及び触覚情報作成方法
JP2013251751A (ja) 撮像装置
JP2014021703A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及び撮像装置
JP2014179913A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機器、並びに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99658B2 (ja) 撮像装置
JP4501549B2 (ja) カメラ装置およびカメラ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7645631A (zh)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起动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JP4649835B2 (ja) カメラ
CN102769764A (zh) 应用于三维显示器的方法与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