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4650B - 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4650B
CN104654650B CN201310597043.8A CN201310597043A CN104654650B CN 104654650 B CN104654650 B CN 104654650B CN 201310597043 A CN201310597043 A CN 201310597043A CN 104654650 B CN104654650 B CN 104654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ertia tube
electromotor
vascular
inertia
room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70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4650A (zh
Inventor
朱绍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5970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4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4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1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cycle used, e.g. Stirling cycle
    • F25B9/14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cycle used, e.g. Stirling cycle pulse-tube cy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包括冷头和发动机,所述的冷头包括脉管、惯性管、回热器及室温换热器,所述的惯性管介于脉管与回热器之间,所述的发动机具有两个反相工作腔或具有两个同相工作腔,所述的脉管与发动机其中一个工作腔连接,所述的室温换热器与发动机另一个工作腔连接;惯性管使冷头两端的压力波有一个相位差,或在惯性管内压力波相位差发生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脉管与回热器之间接入惯性管,这样惯性管在低温下工作,密度增大,惯性增强,同时,粘度减小,功耗散减小,因而效率增大,又不改变其只有一个室温下的运动部件的特点。

Description

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管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一种阶梯活塞型压缩机惯性管脉管制冷机中,冷头由室温换热器、回热器、低温换热器、脉管、惯性管和气库组成。阶梯活塞与阶梯气缸形成两个工作腔,一个工作腔通过放热器连接于回热器室温端,另一个工作腔连接于气库。脉管的冷端的气体的膨胀功一部分通过惯性管耗散掉,余下的通过惯性管到达气库被连接于气库的工作腔回收。其效率要高于简单的惯性管脉管制冷机。惯性管是一根细长管,气体在里面高速往复流动,形成半波长振动。阶梯活塞型压缩机惯性管脉管制冷机的逆向循环为发动机,因而可作为利用液化天然气冷量的冷源的脉管发动机。但其惯性管是在室温,其气体密度不够大,惯性效果不很好,而气体的粘度在室温也很大,很大一部分功由于气体在惯性管内的流动儿消耗,因而效率低。但其优点是只有一个室温下的运动部件,造价低廉,可靠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途广泛的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包括冷头和发动机,所述的冷头包括脉管、惯性管、回热器及室温换热器,所述的惯性管介于脉管与回热器之间,所述的发动机具有两个反相工作腔或具有两个同相工作腔,所述的脉管与发动机其中一个工作腔连接,所述的室温换热器与发动机另一个工作腔连接。
所述的惯性管使冷头两端的压力波有一个相位差,或在惯性管内压力波相位差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头由脉管、第一喇叭口、惯性管、第二喇叭口、低温换热器、回热器及室温换热器顺次连接。
脉管可由等同容积的惯性管末段代替。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内设有发动机阶梯气缸及发动机阶梯活塞,所述的发动机阶梯气缸与发动机阶梯活塞形成两个同相的发动机工作腔,所述的惯性管为半波长形惯性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包括直线电机、由直线电机带动的发动机活塞杆、连接在发动机活塞杆两端的发动机活塞以及分别容纳发动机活塞的发动机气缸,两个发动机气缸分别与发动机活塞形成二个反相的发动机工作腔,所述的惯性管为全波形惯性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包括直线电机、由直线电机带动的发动机活塞杆、连接在发动机活塞杆一端的发动机活塞以及容纳发动机活塞的发动机气缸,发动机气缸内设有发动机气缸挡板,发动机活塞的两侧即为两个反相的发动机工作腔,所述的惯性管为全波形惯性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惯性管由上下两段惯性管及连接在上下两段惯性管之间的气库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头设有1~5个,当设有2个或2个以上冷头时,相邻的冷头之间通过并联连接。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的应用,惯性管脉管装置用作发动机,此时所述的惯性管与冷源接触,所述的室温换热器与室温加热回路热接触,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大于临界比率,使功从脉管室温端向冷端输入,惯性管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发动机在室温换热器侧吸收功。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的应用,惯性管脉管装置用作发电***,此时液化天然气流路作为冷源,与惯性管热接触,从而对惯性管冷却,室温加热回路与室温换热器热接触,功从脉管室温端向冷端输入,惯性管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发动机在在室温换热器侧吸收功,对外输出电力。
进一步地,液化天然气通过夹套式流路或绕管式流路与惯性管及低温换热器热接触进行换热。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的应用,惯性管脉管装置用作制冷机、高温热源发动机或热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惯性管介于脉管和回热器之间,惯性管由液化天然气冷却,这样惯性管在低温下工作,密度增大,惯性增强,同时,粘度减小,功耗散减小,因而效率增大,又不改变其只有一个室温下的运动部件的特点。虽然惯性管耗散的功白白加热了液化天然气,浪费了冷量,但与简单地用海水加热液化天然气使其汽化要好许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惯性管脉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惯性管脉管装置用作发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绕管式液化天然气流路与冷惯性管和冷量换热器结合的示意图;
图4夹套式液化天然气流路与冷惯性管和冷量换热器结合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惯性管脉管装置内的最大压力与最小压力分布;
图6为实施例1中发动机第一工作腔与第二工作腔的压力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发动机第一工作腔与第二工作腔的PV图;
图8为实施例2中惯性管脉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惯性管脉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惯性管脉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5中惯性管脉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冷头,11为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21为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12为脉管,122为脉管冷端气体均匀器,130为惯性管部分,131为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为惯性管,13a为第一惯性管,13b为第二惯性管,132为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3为第一惯性管气库喇叭口,134为气库,135为第二惯性管气库喇叭口,14为低温换热器,15为回热器,16为室温换热器,17为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2为液化天然气流路,21为直列式液化天然气流路,22为绕管式液化天然气流路,23为夹套式液化天然气流路,231为气态天然气出口,232为夹套,233为液化天然气流道,234为液化天然气入口,3为发动机,31为发动机前工作腔,31a为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b为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c为发动机背工作腔,32为发动机前气缸,32b为发动机阶梯气缸,33为发动机前活塞,33b为发动机阶梯活塞,34为发动机活塞杆,35为直线电机,351为发动机弹簧,352为外定子,353为线圈,354为磁铁,355为磁铁支撑,356为内定子,357为电机空腔,358为电机壳,36为发动机后活塞,37为发动机后气缸,38为发动机后工作腔,39为发动机前气缸挡板,41为室温换热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冷头1及发动机3,冷头1由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121、脉管12、脉管低温端气体均匀器122、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1、惯性管13、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2、低温换热器14、回热器15、室温换热器16及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顺次连接而成。其中,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1、惯性管13、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2构成惯性管部分130。脉管12的上端称为脉管室温端,下端称为脉管冷端,回热器15的下端称为回热器室温端,上端称为回热器冷端。惯性管13介于脉管12与回热器15之间。
脉管是空管,由导热差的材料如不锈钢制成。其中部的气体可看作是气体活塞。回热器也是空管,由导热差的材料如不锈钢制成,里面填充热填料,如不锈钢丝网等。惯性管材料最好导热良好,可用铜制成,但也可用不锈钢制成。换热器用导热好的材料制成,如用铜等,如用管式换热器,则可用簿壁不锈钢管。
如果惯性管是不锈钢等导热差的材料,脉管可由等同容积的惯性管末段代替。
发动机3由发动机阶梯气缸32b、发动机阶梯活塞33b、发动机活塞杆34及直线电机35组成。发动机阶梯气缸32b与发动机阶梯活塞33b形成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和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直线电机35由发动机弹簧351、外定子352、线圈353、磁铁354、磁铁支撑355、内定子356及电机壳358组成。发动机阶梯活塞33b与电机壳358间的空间为电机空腔357。发动机弹簧351是片弹簧,片弹簧的特性是在径向上的刚度非常大,轴向刚度适中,可使发动机阶梯气缸32b与发动机阶梯活塞33b间形成间隙而构成间隙密封。间隙密封是指当活塞与气缸间的间隙很小时,气体泄漏可忽略不计。在轴向上,发动机阶梯活塞33b、发动机活塞杆34、磁铁354、磁铁支撑355与发动机弹簧351组成一个振动***,有一个固有频率。
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连接于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连接于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气体可在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121、脉管12、脉管低温端气体均匀器122、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1、惯性管13、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2、低温换热器14、回热器15、室温换热器16、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及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之间往复流动。
本实施例的惯性管脉管装置用作发电***,如图2所示,此时液化天然气流路2作为冷源,与惯性管13及低温换热器14热接触,从而对惯性管13及低温换热器14冷却,室温加热回路41与室温换热器16热接触。
在开始工作时,向直线电机35输入一个交流电压,使发动机阶梯活塞33b往复运动,在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和冷头1内产生接近于正弦的压力波和往复流动的脉动气流。之后直线电机35对外输出电力。通过设计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的扫气容积,和惯性管13的直径和长度,可使功由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从脉管室温端向冷端输入,在脉管冷端换热器14放热,加热液化天然气放热使其蒸发,同时,室温换热器16通过室温换热热回路41从室温吸热,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吸收功,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的功一部分传递给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一部分用于推动直线电机35往复运动对外输出电力。
当功率很大时,可采用多个冷头1。为了减小振动,发动机3可成对使用。发动机内的工质一般是氦气,也可用氢气和其他沸点高于最低工作温度的气体。
液化天然气流路2与惯性管13及低温换热器14热接触的方式可以为图3所示的绕管式流路,此时液化天然气流路22缠绕在低温换热器14和惯性管13之外。
液化天然气流路2与惯性管13及低温换热器14热接触的方式也可以为图4所示的夹套式液化天然气流路。夹套式液化天然气流路由一个围绕着惯性管13和低温换热器14的夹套232组成,包括气态天然气出口231与液化天然气入口234,夹套232与惯性管13和低温换热器间14的空间为液化天然气流道233。液化天然气从液化天然气入口234流入,在液化天然气流道233内被加热,从气态天然气出口231流出。液化天然气与惯性管13及低温换热器14热接触方式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如壳管式、板翅式等。
本实施例中,低温换热器14可做成各种形状。
另外,由于惯性管13的面积很大,因而,本实施例中低温换热器14可以设置很小或不设置低温换热器14。
惯性管是细长的管子,脉管是粗细适中的管子,二者横截面积一样的场合很少,惯性管喇叭口的作用使不同横截面积部件圆滑地连接在一起,起过渡作用。惯性管很细,里面气体流速很高。喇叭口使惯性管出口处的高速气体的流速尽可能以低的损失降低。如果没有喇叭口,细的惯性管和粗的脉管之间有突扩,要产生突扩损失。
如果不计突扩损失,脉管与回热器之间只有惯性管也可以。这时,惯性管管也起到低温换热器的作用。
脉管气体均匀器是为了让气体在脉管里均匀流动,尽可能不混合,减小脉管内的损失。
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装置中,从室温换热器16到脉管12热端长度范围内的最大压力与最小压力分布.
图6为为本实施例中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与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的压力变化情况。
图7为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与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的PV图。
图5与图6显示惯性管13工作在半波长形式,即在惯性管13的两端压力基本反相,惯性管13大约中间位置压力最小,两头压力大。图7中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作正功,即吸收功,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做负功,即对脉管热端做功。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的PV图面积大于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的PV图面积,两者之差即是对外输出的功,通过直线电机对外输出电力。
由于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与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同相,只有惯性管13将其内的压力移动一个相位差,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与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才可一个吸收功,一个对外做功。
对于一个给定的惯性管脉管装置,惯性管有一个最佳的直径和长度。
惯性管的原理是气体在里面高速运动,有惯性作用。惯性作用使其两端的气体的压力有一个相位差,从而使冷头两端的压力有相位差,因此,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与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里的压力有相位差。
在该实施例里,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与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里的压力的相位差约180度。
惯性管的长度主要与音速有关,音速越低,惯性管越短。这样,在低温下,惯性管可以短一些。低温下气体的粘度减低,密度增大。因而,低温下,惯性管的惯性增强,流动损失减低。这样,装置的效率增大。
该装置可作为制冷机、冷源发动机、热泵或热发动机。
制冷机与冷源发动机模式如下:
连接于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的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的扫气容积与连接于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的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的扫气容积比率决定了该机器是制冷机还是发动机,该比率称为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
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为零时,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的扫气容积为零,功从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输入,此时为惯性管脉管制冷机,低温换热器14要吸热。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增大时,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的扫气容积逐渐增大,开始吸收功,制冷机的效率开始提高,再增大,制冷效率降低。有一个最佳的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使制冷效率最高。
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为无穷大时,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的扫气容积为零,发动机第二工作腔31b虽然输出功,但没有功吸收,此时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加热器。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减小时,发动机第一工作腔31a的扫气容积增大,开始吸收功,继续减小,开始有功输出,再减小,发电效率增大,再减小,发电效率降低。有一个最佳的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使发电效率最高。
介于制冷效率最高的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和发电效率最高的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之间,有一个临界比率,此时,机器既不制冷,也不发电。因而,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要大于临界比率,该机器才为发动机。小于临界比率,为制冷机。
临界比率与脉管容积,惯性管直径和长度有关,也与低温换热器温度与室温换热器温度之比有关。
热泵与热发动机模式如下:
当低温换热器14温度高于室温换热器16时,该装置可输入功做热泵和利用热源做功做热发动机。
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从零增大时,热发动机效率逐渐提高,有一个最佳值,之后逐渐降低。
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从无穷大减小时,热泵效率逐渐提高,有一个最佳值,之后逐渐降低。
介于热泵效率最高的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和发电效率最高的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之间,有一个临界比率,此时,机器既不制热,也不发电。
因而,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要小于临界比率,该机器才为热发动机。大于临界比率,为热泵。
由于惯性管的惯性效果是温度低的效果好,因此,该装置用作制冷机和冷源发动机效果好,用作热泵和热源发动机效果应该不是特别好。
实施例2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冷头1及发动机3,冷头1由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121、脉管12、脉管低温端气体均匀器122、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1、惯性管13、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2、低温换热器14、回热器15、室温换热器16及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顺次连接而成。其中,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1、惯性管13、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2构成惯性管部分130。其中惯性管13连接在脉管12的冷端。脉管12的上端称为脉管室温端,下端称为脉管冷端,回热器15的下端称为回热器室温端,上端称为回热器冷端。脉管是空管,其中部的气体可看作是气体活塞。回热器也是空管,里面填充热填料,如不锈钢丝网等。
发动机3由发动机前气缸32、发动机前活塞33、发动机活塞杆34、直线电机35、发动机后活塞36及发动机后气缸37组成。发动机前气缸32与发动机前活塞33形成发动机前工作腔31,发动机后气缸37与发动机后活塞36形成发动机后工作腔38。直线电机35由发动机弹簧351、外定子352、线圈353、磁铁354、磁铁支撑355、内定子356及电机壳358组成。发动机前活塞33、发动机后活塞36及电机壳358之间的空间为电机空腔357。发动机弹簧351是片弹簧,片弹簧的特性是在径向上的刚度非常大,轴向刚度适中,可使发动机前气缸32与发动机前活塞33间形成间隙而构成间隙密封,使发动机后活塞36与发动机后气缸37间形成间隙而构成间隙密封。间隙密封是指当活塞与气缸间的间隙很小时,气体泄漏可忽略不计。在轴向上,发动机前活塞33、发动机后活塞36、发动机活塞杆34、磁铁354、磁铁支撑355与发动机弹簧351组成一个振动***,有一个固有频率。
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连接于发动机后工作腔38,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连接于发动机前工作腔31。这时,发动机前工作腔31与发动机后工作腔38反相,因而其内的压力要基本同相才可一个输出功,一个吸收功。这时,要求惯性管13要足够长从而工作在一个波长形式。也就是说,惯性管13里有两个半波,第一个半波将压力反转,第二个半波再将压力反转回来。
本实施例中的惯性管脉管装置可用作发动机,此时惯性管13与低温换热器14与冷源接触,室温换热器16与室温加热回路41热接触,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大于临界比率,使功从脉管室温端向冷端输入,惯性管与低温换热器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发动机在回热器的高温端吸收功。
该装置可作为制冷机、冷源发动机、热泵、热发动机。
连接于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的发动机前工作腔31的扫气容积与连接于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的发动机后工作腔38的扫气容积比率决定了该机器是制冷机还是发动机,该比率称为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与实施例1一样,该装置可作为制冷机,冷源发动机,热泵,热发动机,决定于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当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大于临界比率时,工作在冷源发动机与热泵模式,当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小于临界比率时,工作在制冷机与热发动机模式。
实施例3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冷头1及发动机3,冷头1由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121、脉管12、脉管低温端气体均匀器122、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1、惯性管13、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2、低温换热器14、回热器15、室温换热器16及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顺次连接而成。其中,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1、惯性管13、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2构成惯性管部分130。其中惯性管13连接在脉管12的冷端。脉管12的上端称为脉管室温端,下端称为脉管冷端,回热器15的下端称为回热器室温端,上端称为回热器冷端。脉管是空管,其中部的气体可看作是气体活塞。回热器也是空管,里面填充热填料,如不锈钢丝网等。
发动机3由发动机前气缸32、发动机前活塞33、发动机活塞杆34、直线电机35组成,发动机前气缸32内设有发动机前气缸挡板39,发动机前气缸挡板39将发动机前气缸32分成发动机前工作腔31与发动机背工作腔31c,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连接于发动机背工作腔31c,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连接于发动机前工作腔31。这时,要求惯性管13要足够长从而工作在一个波长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惯性管脉管装置可作为制冷机,冷源发动机,热泵,热发动机。与实施例2一样。
实施例4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17连接于发动机前工作腔31,脉管室温端连接管11连接于发动机背工作腔31c。这时,要求惯性管13要足够长从而工作在一个波长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惯性管脉管装置可作为制冷机,冷源发动机,热泵,热发动机,与实施例2一样。
实施例5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
惯性管由惯性管第一喇叭口131、第一惯性管13a、第一惯性管气库喇叭口133、气库134、第二惯性管气库喇叭口135、第二惯性管13b、惯性管第二喇叭口132组合而成。气库134的作用使第一惯性管13a与第二惯性管13b的长度小于实施例4中的惯性管13的长度,从而使气体在惯性管里的流动损失减小。
本实施例中的惯性管脉管装置可作为制冷机,冷源发动机,热泵,热发动机。与实施例2一样。
以上实施例描述中,室温的热量既可从空气,也可以从燃烧天然气的热气,还可以从水(如海水等)获得。
以上实施例描述中,直线电机也可用普通的电机和曲柄连杆机构代替,惯性管脉管装置作为发动机用时,功也可直接输出轴功或直接应用。密封也可用普通的密封件,如活塞环等。
以上实施例描述中,理论上的惯性管的长度可为半波长的n倍数,n为整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头和发动机,所述的冷头包括脉管、惯性管、回热器及室温换热器,所述的惯性管介于脉管与回热器之间,所述的发动机具有两个反相工作腔或具有两个同相工作腔,所述的脉管与发动机其中一个工作腔连接,所述的室温换热器与发动机另一个工作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惯性管使冷头两端的压力波有一个相位差,或在惯性管内压力波相位差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头由脉管、第一喇叭口、惯性管、第二喇叭口、低温换热器、回热器及室温换热器顺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内设有发动机阶梯气缸及发动机阶梯活塞,所述的发动机阶梯气缸与发动机阶梯活塞形成两个同相的发动机工作腔,所述的惯性管为半波长形惯性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管由等同容积的惯性管末段代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有二个反相的发动机工作腔,所述的惯性管为全波形惯性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惯性管由上下两段惯性管及连接在上下两段惯性管之间的气库构成。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惯性管脉管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惯性管脉管装置用作发动机,此时所述的惯性管与冷源接触,所述的室温换热器与室温加热回路热接触,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大于临界比率,使功从脉管室温端向冷端输入,惯性管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发动机在室温换热器侧吸收功。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惯性管脉管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惯性管脉管装置用作发电***,此时液化天然气流路作为冷源,与惯性管热接触,从而对惯性管冷却,室温加热回路与室温换热器热接触,功从脉管室温端向冷端输入,惯性管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发动机在室温换热器侧吸收功,对外输出电力。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惯性管脉管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惯性管脉管装置用作制冷机、高温热源发动机或热泵。
CN201310597043.8A 2013-11-22 2013-11-22 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Active CN104654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7043.8A CN104654650B (zh) 2013-11-22 2013-11-22 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7043.8A CN104654650B (zh) 2013-11-22 2013-11-22 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650A CN104654650A (zh) 2015-05-27
CN104654650B true CN104654650B (zh) 2017-04-05

Family

ID=5324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7043.8A Active CN104654650B (zh) 2013-11-22 2013-11-22 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4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100B (zh) * 2016-01-28 2019-12-03 同济大学 一种串联式脉管热机
CN106247661B (zh) * 2016-08-11 2018-10-26 同济大学 一种多级脉管制冷机
CN108168134B (zh) * 2016-12-07 2020-10-02 同济大学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
CN108168133B (zh) * 2016-12-07 2020-06-26 同济大学 一种惯性管脉管制冷机
CN111595050B (zh) * 2017-01-25 2022-02-18 同济大学 一种多级脉管制冷机装置
WO2020252689A1 (zh) * 2019-06-19 2020-12-2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混合循环室温制冷/热泵双效***
CN113324343B (zh) * 2021-05-07 2022-06-0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能够回收余热的冷热电联产***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9523A (ja) * 2000-04-11 2001-10-19 Daikin Ind Ltd パルス管冷凍機
US6983610B1 (en) * 2002-03-28 2006-01-10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Cold inertance tube for multi-stage pulse tube cryocooler
CN2811865Y (zh) * 2005-05-17 2006-08-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气库型高频脉冲管制冷机
JP2007315644A (ja) * 2006-05-24 2007-12-06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パルスチューブ冷凍機
JP2010236744A (ja) * 2009-03-31 2010-10-21 Aisin Seiki Co Ltd パルス管型蓄熱機関
CN102147164A (zh) * 2011-05-17 2011-08-10 浙江大学 高效脉管制冷机
CN102331109A (zh) * 2011-10-08 2012-01-25 中科力函(深圳)热声技术有限公司 低温热声制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0647A (ja) * 2005-08-05 2007-02-15 Aisin Seiki Co Ltd パルス管型蓄熱機関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9523A (ja) * 2000-04-11 2001-10-19 Daikin Ind Ltd パルス管冷凍機
US6983610B1 (en) * 2002-03-28 2006-01-10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Cold inertance tube for multi-stage pulse tube cryocooler
CN2811865Y (zh) * 2005-05-17 2006-08-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气库型高频脉冲管制冷机
JP2007315644A (ja) * 2006-05-24 2007-12-06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パルスチューブ冷凍機
JP2010236744A (ja) * 2009-03-31 2010-10-21 Aisin Seiki Co Ltd パルス管型蓄熱機関
CN102147164A (zh) * 2011-05-17 2011-08-10 浙江大学 高效脉管制冷机
CN102331109A (zh) * 2011-10-08 2012-01-25 中科力函(深圳)热声技术有限公司 低温热声制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650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4650B (zh) 惯性管脉管装置及其应用
JP4580247B2 (ja) 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CN104006564B (zh) 一种脉管制冷机
CN103470352B (zh) 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5299946B (zh) 一种自由活塞斯特林热机***
CN108167147A (zh) 一种串级冷热电联产装置
CN107401852A (zh) 采用热声驱动的固体制冷机
CN101900093B (zh) 太阳能真空管整体循环热发电***
CN105805974B (zh) 一种冷电联产***
CN104653330B (zh) 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和基于冷源脉管发动机的发电装置
CN201844486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装置
CN104913541B (zh) 斯特林循环和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直接耦合的制冷机及方法
CN103527433A (zh) 一种同时利用冷源和热源的热声发动机***
CN103683659B (zh) 一种利用液化天然气燃烧的双作用热声发电***
Luo et al. Decoupled duplex Stirling machine: Conceptual desig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CN115095399A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流分温闭式布雷顿循环动力***及方法
CN104913537A (zh) 一种环路多级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气体多级液化装置
CN105275662B (zh) 一种适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闭式循环***
CN109489300B (zh) 一种小孔型脉管热声制冷机
CN215114108U (zh) 一种热管、换热器及压力壳集成结构
CN108168134A (zh) 一种惯性管脉管装置
JP2009198084A (ja) パルス管型蓄熱機関
CN103670976A (zh) 一种同时利用冷源和热源的热声发动机***
CN106766321A (zh) 一种采用新型调相机构的脉管制冷机
CN113513933A (zh) 一种热管、换热器及压力壳集成结构及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