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3314A -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3314A
CN104623314A CN201510064300.0A CN201510064300A CN104623314A CN 104623314 A CN104623314 A CN 104623314A CN 201510064300 A CN201510064300 A CN 201510064300A CN 104623314 A CN104623314 A CN 104623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radix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bitter tast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43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守强
巩雪
部帅
张梦贺
武少玮
侯建辉
李清秀
王丽婷
左瑶瑶
徐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643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3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3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331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石斛、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芩、珍珠母和生甘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益气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为主,主治胃火亢盛、津液亏虚型口干口苦,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大带来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导致近年来出现口干、口苦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约有10%的人会产生口干感,有调查发现成人中口干的可高达30%。口干症在女性和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且常为慢性病的一个症状。西医医学认为,口干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引起的口腔干燥状态或感觉。是一种多因素的口腔症状而不是独立性疾病,其由于大小涎腺分泌减少而致唾液减少,形成口腔干燥等症状和后果。慢性病口苦轻重多与原发病症状呈正相关,口苦难以完全消除,部分口苦症状顽固持久。目前口干口苦的治疗主要为调节生活制度,尤其饮食制度,多饮水和增加含纤维饮食;改善睡眠和保持良好情绪;注意口腔卫生;含服果汁、柠檬酸、香茶、植物药等,其效果令人不满。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口干、口苦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以益气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为主,主治胃火亢盛、津液亏虚型口干口苦,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石斛、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芩、珍珠母和生甘草。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20-40重量份、生地黄10-23重量份、玄参8-15重量份、麦冬11-24重量份、黄芩3-16重量份、珍珠母9-20重量份和生甘草2-8重量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优选为:石斛25-36重量份、生地黄12-19重量份、玄参8-13重量份、麦冬11-18重量份、黄芩5-12重量份、珍珠母11-17重量份和生甘草3-7重量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优选为:石斛30重量份、生地黄15重量份、玄参10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珍珠母15重量份和生甘草5重量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蕨麻、黑皮根、仙掌子、糯稻根须、地蚕、软枣子、知母、灵芝和龙骨莲;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20-40重量份、生地黄10-23重量份、玄参8-15重量份、麦冬11-24重量份、黄芩3-16重量份、珍珠母9-20重量份、生甘草2-8重量份、蕨麻10-15重量份、黑皮根5-9重量份、仙掌子4-8重量份、糯稻根须2-5重量份、地蚕10-15重量份、软枣子3-9重量份、知母5-10重量份、灵芝5-10重量份和龙骨莲5-8重量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优选为:石斛25-36重量份、生地黄12-19重量份、玄参8-13重量份、麦冬11-18重量份、黄芩5-12重量份、珍珠母11-17重量份、生甘草3-7重量份、蕨麻10-15重量份、黑皮根5-9重量份、仙掌子4-8重量份、糯稻根须2-5重量份、地蚕10-15重量份、软枣子3-9重量份、知母5-8重量份、灵芝5-9重量份和龙骨莲5-8重量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又可以优选为:石斛30重量份、生地黄15重量份、玄参10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珍珠母15重量份、生甘草5重量份、蕨麻12重量份、黑皮根6重量份、仙掌子6重量份、糯稻根须3重量份、地蚕12重量份、软枣子5重量份、知母7重量份、灵芝7重量份和龙骨莲6重量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所述药物组合物剂型为含片剂,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芩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1.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5~0.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5~0.1倍的微晶纤维素和0.01~0.1倍蔗糖,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1~0.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益气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为主,主治胃火亢盛、津液亏虚型口干口苦,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口干祖国医学认为多数属于胃火亢盛,津液亏虚,治疗以养阴生津,滋补肝肾,清热泄火之法为主,此为常法。还有部分,属于脾肾阳虚,津不上承。在 《伤寒论》 中,口干有病在三阳及三阴之别,在三阳证中即有阳明津伤胃燥之白虎加人参汤证;也有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调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还有外邪入里,膀胱气化不行,水道失调的五苓散证。在三阴证中有少阴的四逆汤证,还有厥阴的乌梅丸证。在人体中当脾将水转输至肺后(肺在四季中对应秋季,其性属凉),受肺金的凉降之气则下输膀胱。那么水又是怎样从脾上达至肺呢?《内经》 中脾居膈下,乃阴中之至阴,肺居膈上,乃阳中之阴,水从脾上达至肺就犹如从地势低的地方搬运到地势高之处,人体中水液由脾至肺的搬运需要人身之阳气,此阳气根于肾中。因此,人体中水液由脾上达至肺,既需要脾转输功能的正常发挥,也需要肾阳的蒸腾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口苦,首载于《黄帝内经》“:口苦者,病名如何,何以得之?……,病名为胆痹,……,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上溢而口为之苦。”“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其不仅首次提出以口苦为主症的病名为“胆痹”,并指出了胆热、肝热是形成该病的主要病因,胆泄上溢是其主要病机。《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治疗用小柴胡类和解少阳。脾胃虚寒也可导致口苦出现,脾土为肺金之母,脾阳虚衰,土不生金,则会致肺金虚弱。肺金虚衰,金不制木,胆气上溢,则发为口苦。且因阳虚气不化津,津不上乘,相伴出现口干。《景岳全书.必集杂证》谟:“如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盖凡以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肝肾虚则真阴不足而为燥。”苦为心之味,脾为心之子,子虚盗母气,致心脾两虚而出现口苦。还有一类口苦患者,属于肝胆气虚,《医学入门.杂病分类》曰:“口病有热亦有虚,肝热,口酸而苦,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甘草,甚者当归龙荟丸。谋虑不决,胆虚口苦,人参、远志、茯神、甘草为君,柴胡、龙胆草为使,甚者肾气丸。”
目前,对口干、口苦的辨证论治各有千秋。潘佳蕾从阳虚论治口干,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人、天、地间有着相似性,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那么人身就如天地一样,是一个小宇宙。 在自然界,水需从地上转运到天上,再从天上降落到地上,周而复始。而在人体中,水需从脾转输到肺,再从肺通调水道到膀胱,这个过程与自然界水循环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水在天上遇到了寒便降落到地上,在人体中当脾将水转输至肺后(肺在四季中对应秋季,其性属凉),受肺金的凉降之气则下输膀胱。口干若病情不甚,仅为脾气虚,不能转输津液,可予以补中益气汤。若发展至阳虚,损伤阳用之体,则需辨明是病在三阴何脏?是脾还是肾、抑或肝?若口干伴腹满,纳差,大便不实,时腹自痛,考虑湿邪内困脾阳,脾失转输,可用理中汤加减治疗。方中干姜辛以温中,借以燃釜薪而腾阳气;白术气味甘温,除湿以复脾健运之常,《伤寒论》 在理中丸的加减中也曾指出:“若渴欲得水者,加术(白术)足前成四两半”;若在上面见症上还兼见有痰多,舌苔白、厚腻,考虑脾阳虚兼痰饮内生,津不上承,则可在理中丸基础上合用苓桂术甘汤或二陈汤;若伴但欲寐,小便清长,脉沉微,考虑乃肾阳虚所致,则可以四逆汤加减治疗;若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考虑病至厥阴,寒热虚实错杂者则可用乌梅丸加减。许嗣立等人从脾脏虚寒论治口干口苦,认为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脾阳虚衰,升津功能减弱,无力将水津通过肺上输于口,津少失濡,则出现口干涩而苦。且脾阳虚弱,运化水液之功不足,津停转化为痰饮。痰饮停于肺,影响肺的宣发功能,津不上承,濡润口舌的津液减少,则出现口干苦。脾中阳气虚衰不能统血,血不循经,溢出脉外淤积于肌肉皮下,出现瘀血。瘀血停经,影响水液输布,病者可出现口干苦。苏淋淋等人用茵陈四物汤加味治疗虚寒口苦取得较好疗效。柯梦笔认为,口苦有主热着,有主寒者,两者之别须从口苦本症及舌苔与全身症状来辨之。口苦主热者,口苦且干,渴欲饮水,饮之为快;或口苦,舌上有麻辣感;或口苦,口中伴有臭秽,其苔多见深黄或老黄或黄而干燥或黄腻,舌质偏红或红绛。口苦主寒者,口苦而淡,口渴而不思饮,饮亦不多;或口苦而咸涩多涎;或口多清水,其苔多见白滑或白腻。
为此,发明人在研发的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时,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石斛、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芩、珍珠母和生甘草,其中,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为君药。生地黄甘,清热凉血,生津;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清心除烦,三药实为增液汤,在次方中共为臣药。黄芩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体轻气清,可升可降。《本经》谓其“主诸热……”。珍珠母质重镇降,镇心安神。生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气和性缓,可升可降。《本草正》曰:“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甘草益气养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全方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效。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优选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蕨麻、黑皮根、仙掌子、糯稻根须、地蚕、软枣子、知母、灵芝和龙骨莲;蕨麻,味甘、性平,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与石斛共为君药。黑皮根,味甘、性平,补脾健胃,滋阴固精;仙掌子和糯稻根须益胃生津;地蚕,味甘、性平,滋阴生津;软枣子止渴;知母生津润燥,龙骨莲滋阴清热;与生地黄、玄参和麦冬共为臣药。灵芝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与甘草共为佐使,共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生地黄:别名:地黄、野地黄、酒壶花、山烟根。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鲜地黄:甘、苦,寒。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珍珠母:咸,寒。归肝、心经。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定惊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肝热目赤,肝虚目昏。
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甘草,中医认为它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一般根据有无炮制来分为炙甘草和生甘草两种,用于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益气宜炙用,医生开中药处方时一般习惯将生甘草写成甘草,炙甘草写成炙甘草。
蕨麻:甘,平。功能主治: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湿。用于病后贫血,营养不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
黑皮根:别名:落坎薯,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陵水暗罗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甘,平。功能主治:健脾益胃,补肾固精。治慢性胃炎,脾胃亏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遗精。
仙掌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及绿仙人掌的果实。甘;性凉。归胃经。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除烦止渴。主胃服不足;烦热口渴。
糯稻根须: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残茎,洗净,晒干。甘,平。①《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平,无毒。"②《中国医学大辞典》:"甘,寒,无毒。" 《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退虚热,止盗汗。①《本草再新》:"补气化痰,滋阴壮胃,除风湿。治阴寒,安胎和血,疗冻疮、金疮。"②《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胃,清肺,健脾,退虚热。"③《药材资料汇编》:"止盗汗。"④《药材学》:"补肺健脾,养胃津。"
地蚕:甘,平。功能主治: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用于肺结核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贫血,小儿疳积。
软枣子:甘;微酸;微寒。归胃经。功能主治:滋阴清热;除烦止渴;能淋。主热病津伤或阴血不足;烦渴引饮;砂淋;石淋;维生素C缺乏症;牙龈出血;肝炎;多作滋补营养剂。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灵芝:甘;平;无毒。归肺;心;脾;肾经。功能主治: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主虚劳;心悸;失眠;头晕;神疲乏力;久咳气喘;冠心病;硅肺;肿瘤。
龙骨莲:甘;苦;微寒。归脾经。功能主治:滋阴清热。主劳伤虚损;阴虚发热;盗汗;外敷。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颗粒剂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30重量份、生地黄15重量份、玄参10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珍珠母15重量份和生甘草5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7Mpa下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07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倍的蔗糖粉和0.1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干燥,获得颗粒剂。
实施例2颗粒剂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36重量份、生地黄19重量份、玄参13重量份、麦冬18重量份、黄芩12重量份、珍珠母11重量份、生甘草3重量份、蕨麻15重量份、黑皮根5重量份、仙掌子4重量份、糯稻根须2重量份、地蚕10重量份、软枣子9重量份、知母5重量份、灵芝9重量份和龙骨莲8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4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4倍的蔗糖粉和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干燥,获得颗粒剂。
实施例3含片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30重量份、生地黄15重量份、玄参10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珍珠母15重量份、生甘草5重量份、蕨麻12重量份、黑皮根6重量份、仙掌子6重量份、糯稻根须3重量份、地蚕12重量份、软枣子5重量份、知母7重量份、灵芝7重量份和龙骨莲6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芩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倍的醇浓度9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3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倍的醇浓度9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5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1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3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6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7倍的微晶纤维素和0.08倍蔗糖,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3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
药理药效学实验:
1、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实施例1的颗粒剂,在488.8g生药/kg剂量下,给药后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1小时左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动物死亡,其全身状况、饮食、摄水、小便和体重增长均正常,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颗粒的最大给药量为488.8g生药/kg/d(LD 50 >488.8g生药/kg)。本发明的颗粒剂每日临床用药总量为0.1g生药/kg/d;按体重计,小鼠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病人的4888倍。提示该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以上述相同的实验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实施例3的含片剂进行试验,结果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2、长期毒性试验
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颗粒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Glu、BUN、Cre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以上述相同的实验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实施例3的含片剂进行试验,结果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3、动物局部刺激试验:
本发明实施例1的颗粒剂的豚鼠皮肤过敏试验和大鼠直肠用药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皮肤过敏试验,高剂量组0.8g(药粉)/kg、低剂量组0.1g(药粉) /kg,分别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0.04g(药粉)/kg]的20倍、2.5倍,经皮肤给药,均未见动物产生***反应;直肠用药刺激性试验高剂量组5.0g(药粉) /kg,低剂量组3.2g(药粉)/kg,分别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的125、80倍,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直肠粘膜均无充血、水肿等现象,病理组织学检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未见出现明显的刺激性反应,每组留存的部分动物其全身状况,体重、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四肢活动等,均无明显异常反应。以上述相同的实验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实施例3的含片剂进行试验,试验结论与实施例1的颗粒剂的结论相同。
临床试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选取患有口干口苦的患者160例,男80例,女80例,年龄39-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实施例组3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口干口苦”胃火亢盛,津液亏虚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主症:口干、口苦。次症:口渴,失眠,汗出等。舌脉: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1.3 病例纳入标准
(1)有中医口干、口苦证候者;
(2)中医辩证为胃火亢盛,津液亏虚型;
(3)年龄在35-70岁之间
(4)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1.4 病例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脑、肝、肾及造血***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肝功能(ALT、AST)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5倍者,肾功能异常者;
(2)精神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甲亢、颈椎病、胆心综合征、胃及食管反流、食道裂孔疝、主动脉夹层等所致胸痛;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对试验药物成分过敏或过敏体质者;
(5)近一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药物试验;
(6)近期4周内作过较大手术者;
(7)四周内使用过已知对主要脏器有损害的药物者;
(8)中医辨证不属胃火亢盛,津液亏虚型者;
(9)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实施例组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颗粒剂治疗,每日三次,每次6g,1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组2: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治疗,每日三次,每次6g,1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组3: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含片剂治疗,每日三次,每次2片,10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肠溶片40mg,每日1次,甲硝唑0.4g,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项目 (1)中医证候(主症、次症)每周观察其变化。 (2)相关体征:血压、脉搏、体温、心率、呼吸、舌、脉。(3)相关检查:生活量表测定,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
3.2 安全性检查(1)一般性体检项目。(2)血、小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
3.3 疗效标准
3.3.1中医症候疗效判断标准
症候疗效判断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写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标准)。
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大于7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30%,小于7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
3.3.2单项症状、体征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改善在2级以上;
有效:治疗后症状减轻或症状改善1级,而未消失;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3.3.3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量表得分的差别判断患者身体及心理状态,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具体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的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3.3.4安全性评价标准
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
2级:比较安全,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
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有轻度异常,做处理后可继续给药。
4级:因严重不良反应中止试验,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明显异常。
3.4整理有效资料,全部数据均应用SAS8.1(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8.1)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方差检验,计数无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有序资料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差异显著。
3.5 治疗结果见表1-4。
表1各组临床症候总疗效比较                 例(%)
统计学分析提示:实施例组1-3和对照组治疗口干、口苦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使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口干口苦具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表2各组治疗显效和有效人数与时间对照表          例(%)
统计学分析提示:实施例组1-3和对照组治疗口干、口苦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使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口干口苦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势;并且治疗后随访各组显效的患者半年,实施例组1-3均无复发,而对照组的10例显效患者半年内又恢复治疗前的患者有5例。
表3 各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x±s,分)
表3统计分析提示:治疗前各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积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前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表4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比较
表4统计分析提示: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生活质量各领域,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在生活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自身生活总评价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社会关系领域、周围环境领域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在心理领域、自身生活总评价方面,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典型病例
王某,男,68岁,口干口苦的症状持续一个多月,并伴有口渴、失眠、盗汗,前来就诊,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诊断为胃火亢盛,津液亏虚型口干口苦,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6g,10天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继续治疗半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石斛、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芩、珍珠母和生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20-40重量份、生地黄10-23重量份、玄参8-15重量份、麦冬11-24重量份、黄芩3-16重量份、珍珠母9-20重量份和生甘草2-8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25-36重量份、生地黄12-19重量份、玄参8-13重量份、麦冬11-18重量份、黄芩5-12重量份、珍珠母11-17重量份和生甘草3-7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30重量份、生地黄15重量份、玄参10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珍珠母15重量份和生甘草5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蕨麻、黑皮根、仙掌子、糯稻根须、地蚕、软枣子、知母、灵芝和龙骨莲;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20-40重量份、生地黄10-23重量份、玄参8-15重量份、麦冬11-24重量份、黄芩3-16重量份、珍珠母9-20重量份、生甘草2-8重量份、蕨麻10-15重量份、黑皮根5-9重量份、仙掌子4-8重量份、糯稻根须2-5重量份、地蚕10-15重量份、软枣子3-9重量份、知母5-10重量份、灵芝5-10重量份和龙骨莲5-8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25-36重量份、生地黄12-19重量份、玄参8-13重量份、麦冬11-18重量份、黄芩5-12重量份、珍珠母11-17重量份、生甘草3-7重量份、蕨麻10-15重量份、黑皮根5-9重量份、仙掌子4-8重量份、糯稻根须2-5重量份、地蚕10-15重量份、软枣子3-9重量份、知母5-8重量份、灵芝5-9重量份和龙骨莲5-8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石斛30重量份、生地黄15重量份、玄参10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珍珠母15重量份、生甘草5重量份、蕨麻12重量份、黑皮根6重量份、仙掌子6重量份、糯稻根须3重量份、地蚕12重量份、软枣子5重量份、知母7重量份、灵芝7重量份和龙骨莲6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剂型为含片剂,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芩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1.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5~0.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5~0.1倍的微晶纤维素和0.01~0.1倍蔗糖,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1~0.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
CN201510064300.0A 2015-02-09 2015-02-09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4623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4300.0A CN104623314A (zh) 2015-02-09 2015-02-09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4300.0A CN104623314A (zh) 2015-02-09 2015-02-09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3314A true CN104623314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0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4300.0A Withdrawn CN104623314A (zh) 2015-02-09 2015-02-09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331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3551A (zh) * 2015-11-30 2016-02-2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41252A (zh) * 2016-02-25 2016-06-08 胡乃启 一种治疗老年不寐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442A (zh) * 2016-04-14 2016-07-20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8072A (zh) * 2005-07-25 2006-01-11 王浩贵 一种麦门冬保健茶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8072A (zh) * 2005-07-25 2006-01-11 王浩贵 一种麦门冬保健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3551A (zh) * 2015-11-30 2016-02-2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41252A (zh) * 2016-02-25 2016-06-08 胡乃启 一种治疗老年不寐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442A (zh) * 2016-04-14 2016-07-20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894B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8520B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986A (zh) 一种安神补脑的淫羊藿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99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08B (zh) 一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164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314A (zh)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316A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胰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236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6551B (zh) 一种抗疲劳中药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CN103356901A (zh)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6802A (zh) 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3078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87950A (zh) 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06394A (zh)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兼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的中药
CN104800562A (zh) 一种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15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352717A (zh) 一种治疗脾气虚弱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318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1297B (zh) 一种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040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4784558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237A (zh) 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用途
CN104162112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