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4661B -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4661B
CN104584661B CN201380024767.1A CN201380024767A CN104584661B CN 104584661 B CN104584661 B CN 104584661B CN 201380024767 A CN201380024767 A CN 201380024767A CN 104584661 B CN104584661 B CN 104584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aggregation level
candidate
resource collection
sum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47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4661A (zh
Inventor
刘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096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44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84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4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6Code rate detection or code typ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该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用户设备在CSS上盲检控制信道,网络设备在CSS上发送控制信道。

Description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接收或发送业务数据之前,需要获知网络设备配置给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通过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简称EPDCCH)承载。对于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网络设备还会为每个UE配置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每个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每个物理资源块包含多个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nhanced Control ChannelElement,简称ECCE)。
更进一步,在LTE中还划分了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简称CSS)和UE特定搜索空间(UE Specific Space,简称USS)。其中,CSS是指所有UE都需要监听的区间,通常用于传输公共控制信息(***广播消息、寻呼消息、随机接入消息等)的调度指示信令。USS用于传输用户上下行数据传输的调度指示信令。现有技术中,对于增强物理控制信道,用户设备对USS的盲检测方式,已有具体的实现方式,而对于网络设备在CSS上发送控制信道,以及用户设备在CSS上进行盲检测,则还没有具体的实现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用以实现用户设备在CSS上盲检测控制信道,网络设备在CSS上发送控制信道。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一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复检测同一DCI在不同时间单元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检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检测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至第十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至第十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所述DCI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第j个DCI对应的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第j个DCI对应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发送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一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发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发送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至第十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至第十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搜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一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复检测同一DCI在不同时间单元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检测。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检测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至第十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至第十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所述DCI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第j个DCI对应的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第j个DCI对应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发送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一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发送。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发送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十四种至第十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十四种至第十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用户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八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网络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八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用户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网络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该检测方法通过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为用户设备在CSS上进行盲检测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分配控制信道候选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道映射第一规则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信道映射第二规则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信道映射第三规则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控制信道映射第四规则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网络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网络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步骤102、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本实施例将对用户设备对CSS的盲检测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步骤101中,UE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其中,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具体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公共搜索区间配置的物理资源块集合。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演进基站、微基站、宏基站或者中继设备等。该物理资源块集合可以包括两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简称PRB)、四个PRB,或八个PRB或者其他数目的PRB。一个PRB包括4个ECCE或2个ECCE。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不同,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同,本实施例在此以每个PRB包括4个ECCE为例,具体可如表1A与表1B所示。
表1A
表1B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CSS盲检测时,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可以根据现有USS的方式确定,即表1A所示;同时,在对CSS盲检测时,还可为各聚合级别均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如表1B所示。其中NRB代表物理资源块集合中PRB pair的个数,L代表聚合级别,由表1A和表1B可知,不同的物理资源块集合对应不同的聚合级别以及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第一聚合级别集合,是指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所有的聚合级别均可能成为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包括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0的聚合级别和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0的聚合级别。
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为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总和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聚合级别组成的集合。例如,在表1A中,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总和为5时,则该第一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聚合级别可以为聚合级别2和4,则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为聚合级别2和聚合级别4组成的集合。
对应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是指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聚合级别各自分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例如,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聚合级别2、聚合级别4,则聚合级别2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至8,聚合级别4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至4。
因此,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步骤102中,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应地,网络设备在第一控制信道搜索区间发送控制信道。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为用户设备在CSS上进行盲检测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式。
图2为本发明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的执行主体为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步骤202、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演进基站、微基站、宏基站或者中继设备等。在步骤201中,网络设备与用户设备通过同样的方式确定第一控制信道搜索区间。在步骤202中,网络设备在第一控制信道搜索区间发送控制信道。本实施例为网络设备在CSS上发送信道,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式。
在图1和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通过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为网络设备在CSS上发送控制信道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为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以NRB=2为例,由于聚合级别16、32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零,因此,聚合级别2、4、8组成的聚合级别的集合为第二聚合级别集合。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特别地,在以下的实现方式中,表2A至表8A基于表1A实现,表2B至表8B基于表1B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预设排列顺序确定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具体地,预设排列顺序可以为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也可以为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当预设门限具体为聚合级别8,则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可如表2A或表2B所示。
表2A
表2B
在表2A或表2B中,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0的聚合级别组成第一聚合级别集合。
或者,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预设排列顺序确定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具体地,预设排列顺序可以为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也可以为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当预设门限具体为聚合级别4时,则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可如表3A或表3B所示。
表3A
表3B
在表3A或表3B中,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0的聚合级别组成的集合即为第一聚合级别集合。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具体地,可以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确定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以X为2为例,则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可如表4A或表4B所示。
表4A
表4B
在表5A或表5B中,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0的聚合级别组成的集合即为第一聚合级别集合。
或者,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具体地,可以按照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确定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以X为2为例,则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可如表5A或表5B所示。
表5A
表5B
在表5A或表5B中,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0的聚合级别组成的集合即为第一聚合级别集合。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即Y个控制信道候选,其对应的最低聚合级别。例如,Y为7,NRB为2时,则对应的最低聚合级别为2、4、8。其它可参见表6A或表6B。
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说,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检测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一预设总和值,例如,当第一预设总和值为7时,使得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如表6A或表6B所示。
表6A
表6B
在表6A或表6B中,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0的聚合级别组成的集合即为第一聚合级别集合。
或者,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即Y个控制信道候选,其对应的最高聚合级别。例如,Y为7,NRB为2时,则对应的最高聚合级别为8、4、2。其它可参见表6A或表6B。
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说,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检测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一预设总和值,例如,当第一预设总和值为6时,使得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聚合级别的集合如表7A或表7B所示。
表7A
表7B
在表7A或7B中,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0的聚合级别组成的集合即为第一聚合级别集合。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所述第一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例如第二预设总和值为6时,在特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下,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6,或者大于6,或者小于6。以等于6为例,可以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顺序,得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总和等于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聚合级别可以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也可以不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具体可如表8A与表8B所示。
表8A
表8B
在表8A与表8B中,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0的各聚合级别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即为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其中,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可以为需要检测的CSS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可以为需要检测的USS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关联条件可以包括以下可能的情况,一种情况可以为:
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
其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在LTE***第10版本(Release 10,简称R10)中,PDCCH的CSS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在聚合级别4下有4个,在聚合级别8下有2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对应盲检测次数,因此,在CSS区间内,对于一个DCI的盲检测,盲检测次数为6次。对于PDCCH的USS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在聚合级别1下有6个,聚合级别2下有6个,聚合级别4下有2个,聚合级别8下有2个(表9)。因此,在USS区间,对于一个DCI的盲检测,盲检测次数为6+6+2+2=16次。当CSS需要检测两个盲检测进程时,对于DCI format(0/1A/3/3A),其包含的比特数相同,因此统一进行一个盲检测的过程,称为盲检测进程1,其盲检测进程为6次盲检测,另外,对于DCI format(1C),因为其包含的比特数与DCI format(0/1A/3/3A)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另一个盲检测的过程,其盲检测进程仍然为6次盲检测,称为盲检测进程2。对于USS区域,同样存在进行多个盲检测进程的情况,例如,对于DCI format(0/1A),需要进行一个盲检测的过程,称为盲检测进程1,总共6+6+2+2=16次盲检测,对于DCI format(1/1B/1D/2/2A/2B/2C/2D),也需要进行一个盲检测的过程,称为盲检测进程2,总共6+6+2+2=16次盲检测,同时对于跨载波调度时,由于还要检测其他载波的控制信道,因此还会有盲检测进程3,盲检测进程4,每个进程都是最大16次盲检测。如果不考虑跨载波调度,则CSS总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与USS的总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为6*2+16*2=44次。
表9
而R11中对EPDCCH的USS的控制信道候选进行了定义,其中一种配置下的USS的控制信道候选可如表10A与表10B确定,表10A与表10B为离散式EPDCCH-PRB。
表10A
表10B
在表11A的case1中,对于正常CP,并且为正常子帧,且当***带宽大于25个PRB,检测的DCI formats为2/2A/2B/2C/2D,或者
对于正常CP,并且为特殊子帧配置3、4、8的特殊子帧,且当***带宽大于25个PRB,检测的DCI formats为2/2A/2B/2C/2D,或者
或者对于正常CP下的正常子帧,每个PRB内扣除导频等开销用来传输EPDCCH的可用RE小于104个RE,并且检测的是DCI formats1A/1B/1D/1/2/2A/2B/2C/2D/0/4,或者
对于正常CP,并且为特殊子帧配置3、4、8的特殊子帧,且当***带宽大于25个PRB,检测的DCI formats为1A/1B/1D/1/2A/2/2B/2C/2D/0/4,并且每个PRB内扣除导频等开销用来传输EPDCCH的可用RE小于104个RE。
在表11A的Case 2中,对于扩展CP,正常子帧下,当检测的DCI formats为1A/1B/1D/1/2A/2/2B/2C/2D/0/4,或者,
对于正常CP,特殊子帧配置为1、2、6、7、9,检测的DCI formats为1A/1B/1D/1/2A/2/2B/2C/2D/0/4,或者
对于扩展CP,特殊子帧配置为1、2、3、5、6,检测的DCI formats1A/1B/1D/1/2A/2/2B/2C/2D/0/4。
除了case1和case2的条件之外是case3。
在R11中还对集中式EPDCCH的USS的控制信道候选进行了定义,具体如表11A与表11B所示。
表11A
表11B
在R11中,当一个DCI format占用两个离散式EPDCCH-PRB时,USS的控制信道候选如表12A与表12B所示,当一个DCI format配置了两个集中式EPDCCH-PRB set时,USS的控制信道候选如表13A与表13B所示。Xp1和Xp2分别代表两个PRB的标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将同一聚合级别下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相加。即对于表12A中的Case1中,可将聚合级别2下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相加,即4+4=8。
表12A
表12B
表13A
表13B
在R11中,当一个DCI format配置一个集中式EPDCCH-PRB,一个离散式EPDCCH-PRBset时,USS的控制信道候选如表14A与表14B所示。Xp1为集中式EPDCCH-PRB-set的标识,Xp2为离散式EPDCCH-PRB-set的标识。
表14A
表14B
由表10A可知,对于EPDCCH的USS,对于不同的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中的PRB数目,每个盲检测进程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是变化的,以表11A中的case1为例子,当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包含2个物理资源块PRB时,并且为case1时,则聚合级别2下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4个,聚合级别为4下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2个,聚合级别8下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1个,则总的盲检测次数(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4+2+1=7;当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包含4个PRB时,则聚合级别2下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8个,聚合级别为4下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4个,聚合级别8下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4个,聚合级别16下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1个,则总的盲检测次数(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8+4+2+1=15。
由此可知,EPDCCH的USS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是固定的,不同于PDCCH的USS,其每个盲检测进程为固定的16个,因此,如果采用需要检测的CSS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和需要检测的USS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的情况下,需要检测的USS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变化,需要检测的USS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可以相应的变化。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所述CSS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USS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需要检测的所述USS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CSS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
另一种情况为: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即检测的DCI格式的总数,其中包含比特数相等的DCI格式,可以合并为一个盲检测进程,0≤i≤N,i和N为整数;β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如果CSS需要检测两个进程,则为CSS需要检测的总共的至少一个盲检测进程的总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如果各个CSS盲检测进程为等分,则M为CSS的盲检测进程的数目,β为大于0小于等于1的数,还可以采用不等分的方法,不同的进程的加权因子不同。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还可以对第一条件向下取整或者向上取整采用这个方法得到的每个盲检测进程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还要与G(每个盲检测进程配置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取上限,不能超过这个上限。
以USS两个盲检测进程为例(7+7),H=44,并且CSS各个进程采用等分的方式为例,CSS有两个进程,则上述公式变为
对于CSS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2个PRB时(表15),其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G=7,则通过上述公式得到7;对于CSS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4个PRB时,其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G=15,则通过上述公式得到15;对于CSS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8个PRB时,其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为G=31,则通过上述公式得到15,则此时将15个候选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优先使得高聚合级别满足最大可支持的候选个数,得到表1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最开始向CSS分配控制信道候选时,表16为空表。
表15
表16
特别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CSS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对应的需要检测的USS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的情况下。
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聚合级别的候选个数由下面公式确定
min(floor(β*(H-U),G),或者;
min(ceil(β*(H-U),G),
H为第四预设总和,U为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聚合级别的候选个数,G为第一控制信道第一聚合级别下可支持的最大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的第一聚合级别和第二聚合级别可以为相同的聚合级别或者不同的聚合级别。
在上述的两种可能的情况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用户设备而言,用户需要对控制信道候选进行盲检测,则称为盲检测进程,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需要在控制信道候选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即网络设备在控制信道候选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对应地,用户设备在该控制信道候选上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获取下行控制信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假设CSS的每个进程总数固定为5,有两个进程,等于10,假设H=44,44-5*2=34,并且USS有两个进程,采用平分的方式,α=1/2,则每个进程最大为17,但是USS目前定义的case1中,表11A中,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含8个PRB pair时,已经有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即为2(6+4+3+2+1)=32,因此因此还可以再分得1个,可以按照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方式,将这1个分配到例如L=2,使得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有6变为7,如表17所示.。
表17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具体地,该第七预设总和值可以为CSS的聚合级别2对应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USS的聚合级别2对应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或者,第七预设总和值可以为CSS的聚合级别4对应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USS的聚合级别2对应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再或者,第七预设总和值可以为CSS的聚合级别2和4对应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以及USS的聚合级别2和8对应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对于第七预设总和值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不作特别限制。
在预设关联条件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预设关联条件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如果CSS和USS碰撞,则USS采用CSS的控制信道候选分配方式。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分配控制信道候选示意图,第一控制信道采用跳频的方式,即其频域位置随着时间是不同的(第一控制信道在子帧T1、子帧T2、子帧T3的频域位置不同),当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有重叠时,第二控制信道需要检测的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第一控制信道需要检测的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对于UE而言,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可选地,所述重复检测同一DCI在不同时间单元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检测。
可选地,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检测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可选地,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可选地,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发送。
可选地,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的次数或者所述聚合级别的发送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可选地,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对于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简称MTC)用户的EPDCCH,为了保证其传输的性能,可以采用对同一个DCI在多个子帧重复传输的方式。多次重复传输,不同的子帧可以采用不同的聚合级别。
可以采用第一规则的方式,即按照聚合级别从大到小的顺序,先重复聚合级别大的,再重复聚合级别小的,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次数可以不同。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道映射第一规则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控制信道映射第二规则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控制信道映射第三规则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控制信道映射第四规则示意图。
如图4所示,对同一DCI,聚合级别为8(AL=8)的控制信道,时间单元为T1子帧和T2子帧,重复次数为K1;聚合级别为4(AL=4)的控制信道,时间单元为T3子帧和T4子帧,重复次数为K2;时间单元为T5子帧和T6子帧,聚合级别为2的控制信道(AL=2),重复次数为K3;时间单元为T7子帧和T8子帧,聚合级别为1的控制信道(AL=1),重复次数为K4;
或者,可以采用第二规则的方式,即按照聚合级别从小到大的顺序,先重复聚合级别小的,再重复聚合级别大的。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次数可以不同。UE首先检测聚合级别小的,例如图5中,聚合级别为1的,如果检测了K1次还没有正确检测到,则再检测聚合级别2的,检测次数的上限为K2此,如果还没有正确检测到,再增加聚合级别,检测聚合级别为4的,检测次数的上限为K3,如果还没正确检测到,则再增加聚合级别到聚合级别8,检测次数的上限为K4。
或者,可以采用第三规则,例如图6中,即按照聚合级别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检测,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检测,如果没检测到,则再按照聚合级别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检测,直到检测到或者达到最大检测次数终止。
如图7所示,在不同子帧重复同一DCI并且采用的相同聚合级别时的控制信道候选的频域的位置可以不同,例如都是重复聚合级别为1的控制信道候选,在T1子帧的频域的位置和在T2子帧的频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对于MTC用户,为了保证其覆盖的性能,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或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等也需要进行重复发则PDSCH或者PUSCH重复发送的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
首先,对于用户设备而言,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简称: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简称:PHI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Multicast Channel,简称: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具体地,可通过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实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PDSCH或者PUSCH重复发送的次数与控制信道的检测性能相关联,
检测控制信道失败时,重复发送或者检测PDSCH或者PUSCH的次数增加,并且不同时刻检测控制信道失败时,重复发送PDSCH或者PUSCH增加的次数不同。
检测控制信道失败的次数越多,重复发送PDSCH或者PUSCH增加的次数也相应的越多。
例如,如果第一时刻检测控制信道时,没有正确检测到,则将PDSCH或者PUSCH重复发送次数增加M1次,如果第二时刻再检测检测控制信道时,仍然没有正确检测到,则将PDSCH或者PUSCH重复发送次数增加M2次。
所述的M1,M2通过预定义的方式或者高层信令或者动态信令通知的方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PDSCH或者PUSCH重复发送采用的调制解调方式与控制信道的检测性能相关联,
不同时刻重复检测控制信道失败时,重复发送或者检测PDSCH或者PUSCH的采用的调制或者编码方式不同。
不同时刻重复检测控制信道失败的次数越多,重复发送PDSCH或者PUSCH采用的调制或者编码方式越低。
例如,如果第一时刻重复发送或者检测PDSCH或者PUSCH采用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简称QAM),第一时刻检测控制信道失败,则下次重复发送或者检测PDSCH或者PUSCH采用四相相移键控(Quadri Phase Shift Key,简称QPSK)。
或者,如果第一时刻重复发送或者检测PDSCH或者PUSCH采用码率为1/4码率,第一时刻检测控制信道失败,则下次重复发送或者检测PDSCH或者PUSCH采用更低的1/3码率。
图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80包括确定模块801和搜索模块802。
其中,确定模块801,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搜索模块802,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可选地,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可选地,所述重复检测同一DCI在不同时间单元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检测。
可选地,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检测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可选地,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网络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90包括确定模块901和发送模块902。
其中,确定模块901,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发送模块902,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所述DCI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第j个DCI对应的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第j个DCI对应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发送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可选地,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发送。
可选地,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发送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可选地,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用户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发射器1003、接收器1004。发射器1003和接收器1004可以和处理器1001相连。其中,发射器1003用于发送数据或信息,接收器1004用于接收数据或信息,存储器1002存储执行指令,当用户设备100运行时,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之间通信,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2中的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可选地,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可选地,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检测。
可选地,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检测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可选地,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网络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10包括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网络设备110还可以包括发射器1103、接收器1104。发射器1103和接收器1104可以和处理器1101相连。其中,发射器1103用于发送数据或信息,接收器1104用于接收数据或信息,存储器1102存储执行指令,当网络设备110运行时,处理器1101与存储器1102之间通信,处理器1101调用存储器1102中的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所述DCI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第j个DCI对应的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第j个DCI对应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发送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可选地,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发送。
可选地,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的次数或者所述聚合级别的发送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可选地,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3)

1.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14.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检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检测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19.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所述DCI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5.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第j个DCI对应的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第j个DCI对应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7.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8.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29.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发送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30.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31.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32.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发送。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的次数或者所述聚合级别的发送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35.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36.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37.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40.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4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搜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47.根据权利要求44至46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48.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检测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49.根据权利要求43至46任一项或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各盲检测进程需要检测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盲检测进程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51.根据权利要求43至46任一项或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52.根据权利要求43至46任一项或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检测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根据网络设备广播通知获取的,或者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53.根据权利要求43至46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检测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54.根据权利要求43至46任一项或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55.根据权利要求43至46任一项或4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5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检测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搜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检测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检测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检测同一DCI在不同时间单元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检测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检测。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检测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检测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59.根据权利要求56至5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60.根据权利要求56至5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6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小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第二预设总和值,或者
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预设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总和值为网络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小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大于预设门限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预设门限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门限:***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6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高的X个聚合级别;或者
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最低的X个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X为正整数,所述X为半静态配置的门限,或者为固定配置的门限,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6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低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或者
在第二聚合级别集合所支持的全部控制信道候选中,聚合级别最高的Y个控制信道候选所对应的聚合级别;
其中,所述Y为正整数,所述Y的值为半静态配置的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值,或者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确定的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65.根据权利要求62至6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级别集合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不为零的聚合级别的集合。
66.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是需要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的递减函数;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H为第三预设总和值,Ui为第i个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β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G为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N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所述DCI的总数,0≤i≤N,i和N为整数;β为半静态配置的,或者为固定配置的;
其中,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三预设总和值;或者,所述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与相同聚合级别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满足第四预设总和值;
所述第三预设总和值和/或第四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67.根据权利要求61至64任一项或6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第一条件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一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需要发送的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
或者
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向上取整,T为第五预设总和,D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Cj为第j个DCI对应的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Uj为第j个DCI对应的预设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α为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加权因子,P为第二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Q为第一控制信道对应的DCI的总数;
所述第五预设总和与所述第三预设总和相等,所述第五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69.根据权利要求61至64任一项或6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等于min(E-F,J),E为第六预设总和,F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J为各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的总和;
所述第六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70.根据权利要求61至64任一项或6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按照聚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低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按照聚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使得第二控制信道高聚合级别优先满足最大可支持的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等于min(K-L,M),K为第七预设总和,L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M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所支持的最大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所述第七预设总和值为半静态配置的总和值,或者为固定配置的总和值,或者是由如下中的任一或其组合确定的总和值:***带宽、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位置、和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的大小。
71.根据权利要求61至6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资源集合存在资源重叠时,所述预设关联条件,包括:
需要发送的第二控制信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或者,
需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遵循第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和/或控制信道候选个数。
72.根据权利要求61至64任一项或6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
73.根据权利要求61至64任一项或6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公共控制信道。
7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和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中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个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内发送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聚合级别集合,包括:
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聚合级别;
其中,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时间单元重复发送同一DCI的聚合级别不同,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先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小的控制信道候选,再重复发送聚合级别大的控制信道候选,并且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次数可以不同或者相同;或者
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聚合级别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发送。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聚合级别重复发送的次数或者聚合级别的发送顺序可以为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由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可用的资源元素RE的个数确定,或者与聚合级别成反比,或者由DCI的格式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确定,或者根据覆盖范围决定,或者根据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77.根据权利要求74至7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为无线帧。
78.根据权利要求74至7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为UE特定控制信道,或者为公共控制信道。
7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81.根据权利要求79或8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8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或调制编码方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同;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种。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越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的次数越多,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越低。
84.根据权利要求82或8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次数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不同时刻检测第二信息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不同时刻开始重复发送或重复检测第一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是预定义的,或者由无线网络临时鉴定RNTI确定。
8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用户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用户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网络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至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网络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32至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用户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37至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网络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40至4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4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2.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3.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至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380024767.1A 2013-07-30 2013-07-30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584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9691.0A CN109274463A (zh) 2013-07-30 2013-07-30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0440 WO2015013894A1 (zh) 2013-07-30 2013-07-30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9691.0A Division CN109274463A (zh) 2013-07-30 2013-07-30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4661A CN104584661A (zh) 2015-04-29
CN104584661B true CN104584661B (zh) 2018-11-09

Family

ID=524308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4767.1A Active CN104584661B (zh) 2013-07-30 2013-07-30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N201811209691.0A Pending CN109274463A (zh) 2013-07-30 2013-07-30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9691.0A Pending CN109274463A (zh) 2013-07-30 2013-07-30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4584661B (zh)
WO (1) WO20150138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22480B2 (en) 2018-08-10 2024-06-25 Zte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1736B (zh) * 2016-01-08 202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99983A (zh) * 2017-03-03 2017-06-27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和基带芯片
CN109587791B (zh) * 2017-09-29 2022-10-1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介质、设备
CN110351746B (zh) * 2018-04-04 2022-03-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及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535583B (zh) * 2018-08-10 2022-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6881B (zh) * 2019-02-15 2022-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US11638245B2 (en) * 2020-02-14 2023-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andidate hopp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5301A2 (en) * 2007-09-13 2009-03-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04272A (zh) * 2010-07-21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CN103200684A (zh) * 2012-01-09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接收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3955B1 (ko) * 2009-06-02 2016-07-08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캐리어 집성을 위한 블라인드 디코딩을 감소시키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123524A (zh) * 2010-01-07 2011-07-13 夏普株式会社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和检测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2437422A1 (en) * 2010-10-01 2012-04-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grant in an OFDM-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48244A2 (en) * 2011-04-29 2012-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and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77978B (zh) * 2011-12-31 202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5301A2 (en) * 2007-09-13 2009-03-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04272A (zh) * 2010-07-21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CN103200684A (zh) * 2012-01-09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接收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22480B2 (en) 2018-08-10 2024-06-25 Zte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3894A1 (zh) 2015-02-05
CN109274463A (zh) 2019-01-25
CN104584661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4661B (zh)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3313404B (zh)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5992378B (zh)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中的pdcch方法和装置
CN102395206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535614A (zh) 信令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03609084B (zh) 通信***中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令的延伸
US108562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ontrol channel candidates
CN103947274B (zh) 控制信道候选个数和盲检次数分配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716121B (zh) 一种用于确定基于ePDCCH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79161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4412678B (zh) 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301671A (zh) 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配置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03931254B (zh) 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3716917A (zh)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
CN108633047A (zh)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828463B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KR102653587B1 (ko) 통신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CN109121214A (zh) 一种v2x通信中的资源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4144502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和***
CN107027177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041243A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969636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4104482B (zh) 配置增强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方法
CN103595501B (zh) 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869099A (zh) 物理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指示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