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6242B -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 Google Patents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6242B
CN104546242B CN201410723616.1A CN201410723616A CN104546242B CN 104546242 B CN104546242 B CN 104546242B CN 201410723616 A CN201410723616 A CN 201410723616A CN 104546242 B CN104546242 B CN 104546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
silk
ejector sleeve
implant
convey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36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46242A (zh
Inventor
刘香东
张�杰
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njian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njian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njian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236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46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46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6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46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6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植入医疗器械包括具有通孔的植入体以及植入体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鞘管,鞘管径向压缩并收容植入体;位于鞘管内、可与鞘管相对轴向运动的推送机构;分散设置的多根连接丝,每根连接丝的第一端由推送机构约束限位,第二端在推送机构的轴向远端侧对穿植入体后,与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中,通过连接丝实现植入体与输送装置的连接配合,能在释放过程中回收植入体来改善手术过程植入***置调整的便利性;同时,因连接丝为柔性件,因此连接柔顺性更强,降低了植入体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连接配合中主要由连接丝实现,无其它复杂的机械结构,操作更简单。

Description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与包括该输送装置的植入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经皮介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适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采用导管介入治疗方法,可以放置各种各样的材料、器械和药物到人体的心脏、动静脉血管。比如可以放置:血管支架、心脏瓣膜、心脏缺损封堵器、血管塞、血管滤器等。
目前,在通过导管介入方法放置这些器械到人体的心脏、动静脉血管中时,由于人体的心脏和动静脉血管的解剖结构复杂,要保证器械准确到达预定部位,必须利用输送装置,现在的输送装置包括导管、导丝和推送器。导管是在导丝的导引下,首先到达预定部位的。在进行此类手术时,要求非常小的柔性的导管,同时导管和导丝要在X光下有很好的显影性能。当导管到达预定部位后,移除导丝,将器械纳入导管内,利用推送器通过由导管建立的通道把器械导向导管的末端。当器械到达导管的末端时,将器械从导管内释放出来,释放过程中如果经过判断发现器械的位置不佳后则又需要将器械再次回收回导管内并重新释放,最后器械要与推送器断开。
现有技术中,器械和推送器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通常采用插销连接、螺纹连接等。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公开了一种采用插销作为连接机构连接器械和推送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器械1,输送设备及其远端的瓣膜保持机构2。瓣膜保持机构2的内尖头5和外尖头6,以及器械1的保持臂3上的开孔4共同组成一个插销结构,保持器械1和输送***的连接。将内尖头5向近端回缩时即可释放输送***与器械1的连接。
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和局限性:
1.器械从输送导管释放后不能再次回收入导管内,不利于手术过程中对器械位置调整;
2.推送器和器械连接部分的柔顺性不够,容易造成人体组织损伤;
3.连接机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和植入医疗器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收容植入体的鞘管;
位于所述鞘管内、与所述鞘管相对轴向运动的推送机构;
分散设置的多根连接丝,每根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由所述推送机构约束限位,第二端用于在所述推送机构的轴向远端侧对穿所述植入体后,与所述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多根连接丝相对于所述推送机构的中轴线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管,所述推管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一容丝腔道,所述连接丝的第二端对穿所述植入体后,穿过所述第一容丝腔道再与所述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在所述推管的圆周截面上,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间隔开设置且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容丝腔道都不在同一径向上分布;
或者,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围绕所述推管的中轴线均匀间隔开设置;
或者在所述推管的圆周截面上,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位于同一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推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推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分别与所述鞘管和所述推管做相对轴向运动;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有连接丝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内管的中轴线分散固定在所述内管的远端。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推管的远端。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分散固定在所述推管的远端端面上,且任意两个固定位置不在所述推管的圆周截面的同一径向上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在所述推管的远端端面上的固定位置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容丝腔道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推管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二容丝腔道,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容丝腔道后被约束限位。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容丝腔道和所述第二容丝腔道一一对应设置,且所有所述第一容丝腔道和所有所述第二容丝腔道都不相互贯通。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和所述多个第二容丝腔道分别围绕所述推管的中轴线均匀间隔分布,每组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容丝腔道和所述第二容丝腔道在径向上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在所述推管的圆周截面上,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和所述多个第二容丝腔道各自在一个圆周上均匀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鞘芯和导丝;所述鞘芯位于所述推送机构内,并分别与所述推送机构和所述鞘管相对轴向运动;所述导丝收容于所述鞘芯内。
一种植入医疗器械,包括具有通孔的植入体以及上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连接丝通过所述通孔对穿所述植入体。
本发明中采用连接丝连接植入体与输送装置,连接丝为软性结构,不易造成人体组织损伤。释放过程中,在植入体从鞘管内释放后,由于连接丝还与植入体保持连接,在经过判断发现植入体的位置不佳后,还可以通过推送机构和连接丝将植入体再次回收至鞘管内,调整合适位置重新释放,直至释放到理想位置,再解除连接丝和输送装置的连接。因此,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为改善手术过程中植入***置调整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植入体与连接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植入体与连接机构解除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植入体自输送装置中释放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的植入体预装在输送装置内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输送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输送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输送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描述,此处将距离操作者相对近的一端称为近端,相对远的一端称为远端。
如图3-7所示,一种植入医疗器械,包括植入体10以及植入体的输送装置。植入体10具有通孔,植入体10包括但不限于血管支架、心脏瓣膜、心脏缺损封堵器、血管塞、血管滤器。该植入体10的输送装置包括连鞘管201、推送机构以及多根连接丝302。所述输送装置的连接丝302通过所述通孔对穿所述植入体10。其中,鞘管201径向压缩并收容植入体10。推送机构位于鞘管201内,并可与鞘管201相对轴向运动。该植入医疗器械通过连接丝实现植入体与输送装置的连接配合,能在释放过程中回收植入体来改善手术过程植入***置调整的便利性;同时连接丝使得连接柔顺性更强,降低了植入体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中,包括:用于收容植入体10的鞘管201;位于所述鞘管201内可与所述鞘管201相对轴向运动的推送机构,、以及多根连接丝302。
多根连接丝302分散设置,例如,多根连接丝302可相对于推送机构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以互不缠绕。每根连接丝302的第一端由推送机构约束限位,第二端在推送机构的轴向远端侧通过植入体10的通孔对穿植入体10后,与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丝固定和锁扣固定。连接丝302为长丝状,可以采用适用于人体的并且具有高拉伸强度、可弯折的各种材料制成,例如:金属丝、高分子材料丝等。
输送装置还包括鞘芯203和导丝204。鞘芯203位于推送机构内,并可分别与推送机构和鞘管201相对轴向运动;导丝204收容于鞘芯203内。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中空的推管202,所述鞘管201、推管202和鞘芯203三者从外到内依次同轴套装,且三者远端和近端都不封闭,相互之间可沿轴向做相对移动。
推管202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可设置第一容丝腔道2021的数量不少于连接丝302的数量,多根连接丝302的第二端对穿植入体10后,分别穿过第一容丝腔道2021再与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例如连接丝302可分别穿过不同的第一容丝腔道2021再与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在推管202的圆周截面上,第一容丝腔道2021间隔开设置且任意两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都不在同一径向上分布。进一步地,第一容丝腔道2021可围绕推管202的中轴线均匀间隔开设置。或者,在推管202的圆周截面上,所有第一容丝腔道2021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一容丝腔道2021的内径稍大于连接丝302的直径,方便连接丝302穿入。第一容丝腔道202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无棱角的不规则形状等,优选为圆形。
参见图3-5,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推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推管202内的内管301,内管301可分别与鞘管201和推管202相对轴向运动。连接丝302的第一端与推送机构的约束限位通过与内管301固定连接来实现,固定方式为焊接、胶粘或打结等;固定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固定在内管301近端、远端和中部,连接丝302可以逐个固定,也可以成束固定。例如,所有连接丝302的第一端相对于内管301的中轴线分散固定在内管301的远端,还可均匀分散固定,以及固定在内管301的远端端面上。
图3、4示出的植入体10为具有通孔的血管支架,连接丝302的第二端可对穿植入体10近端处具有尖端101的通孔后,穿过如图5-7示出的第一容丝腔道2021进行可拆卸连接,图3、4中未示出该可拆卸连接机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基于本发明的启示,采用任意适合的可拆卸连接机构。多根连接丝302与植入体10的连接位置可围绕植入体10的中轴线均匀分散设置,从而避免连接丝302之间的相互缠绕,并使植入体10受力均匀。
参见图4,推送前将植入体10收入到鞘管201中,经由导丝204建立的路径推送至病灶位置。通过鞘管201与推管202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逐步将植入体10从鞘管201内释放出来,参见图3,此时,连接丝302还与植入体10保持连接,在经过判断发现植入体10的位置不佳后,则将推送机构向鞘管201近端回撤,例如此处可同时回撤推管202和内管301;同时保持连接丝302与推送机构的相对位置不变,通过连接丝302即可将植入体10再次回收至鞘管201内。调整合适位置后重新释放植入体10,直至释放到理想位置,再解除连接丝302和推送机构的连接,将连接丝302完全撤出。例如,解除连接丝302的第二端与推送机构的可拆卸连接后回撤内管301,从而带动连接丝302撤出体内。
本发明柔性的连接丝302的采用,改善了手术过程中植入体10位置调整的便利性,并且连接丝不是刚性连接,增大了推送机构和植入体10连接部分的柔顺性,降低植入体10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另外,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结构更简化,无复杂机械结构,改善了手术操作过程的便利性。
该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多个连接丝302在回撤时相互缠绕,推管202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第一容丝腔道2021,连接丝30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容丝腔道2021后再与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例如可将连接丝302的第二端部可拆卸固定于推管202近端。
进一步地,可设置所述第一容丝腔道2021的数量不少于连接丝302的数量,第一容丝腔道2021数量保证每个连接丝302都可独立穿装一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各自具有不同的路径,所述连接丝302从植入体10对穿回折后穿装在不同的第一容丝腔道2021中能极大程度上避免连接丝302的缠绕。为使所有的连接丝302分散分布且互不缠绕,可设置第一容丝腔道2021之间留有间距,例如,图5中所有第一容丝腔道2021位于与推管202中轴线同轴的同一圆周上,且相邻两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之间的距离相等。此种均匀设置使得连接丝302能均匀分散在推管202远端,实现与植入体10连接的平衡。
另外,在推管202的圆周截面上,所述第一容丝腔道2021可在推管202上间隔开设置,且任意两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都不在同一径向上分布。不在同一径向上分布是指:在径向上,任意两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都不在同一半径上,这样最低限度保障了分散在推管202四周的连接丝302,在同一半径上不重叠在一起,减少缠绕的可能性。
或者,所述第一容丝腔道2021围绕推管202中轴线均匀间隔设置。这种选择可以保证第一容丝腔道2021在周向上保持一定的间距,第一容丝腔道2021可以在同一圆周排布,也可以在不同圆周上排布,这样第一容丝腔道2021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连接丝302与植入体10的尖端101的连接形成平衡拉力,有利于推送和回收的准确到位,并且也相应降低了连接丝302缠绕的可能性。例如,第一容丝腔道2021围绕推管202中轴线并在同一圆周上均匀间隔开设置,连接丝302就会在径向上有最大分散,避免连接丝302之间的缠绕。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推送机构中未设有内管301,所述推管202的管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置有多个第二容丝腔道2023,可设置第二容丝腔道2023的数量不少于连接丝302数量,所述连接丝302的第一端穿过第二容丝腔道2023后被约束限位,例如,多根连接丝302的第一端可分别穿过不同的第二容丝腔道2023;该第一端的约束限位可以是固定于推管202的近端,或者该第一端穿出第二容丝腔道2023后固定收容于一限位件,该限位件的径长大于第二容丝腔道2023的孔径。连接丝302的第二端仍然对穿植入体10再穿过第一容丝腔道2021后与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例如该第二端可在推管202近端穿出并可拆卸连接于推管202近端。
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第二容丝腔道2023可分别相对于推管202的中轴线均匀分布,对穿回折的所有连接丝302互不缠绕。第二容丝腔道2023与第一容丝腔道2021配合,形成连接丝302的导向和位置限定,二者都相对于推管202中轴线均匀分布,并且每个连接丝302都有一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一个第二容丝腔道2023,这两个容丝腔道对连接丝302形成隔离,避免了连接丝302的缠绕。
所述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第二容丝腔道2023可一一对应设置,且所有所述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所有所述第二容丝腔道2023都不相互贯通。即每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第二容丝腔道2023分别与相邻的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第二容丝腔道2023之间都留有间距。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第二容丝腔道2023一一对应设置,从数量上保证了每个连接丝302进出推管202都独立有一个容丝腔道,且使得连接丝302在推管202上不相互缠绕。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第二容丝腔道2023可各自分别围绕推管202的中轴线均匀间隔开分布,每个第一容丝腔道2021与一个第二容丝腔道2023在径向上对应且保持连接丝302相互之间互不缠绕。所述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第二容丝腔道2023还可各自在一个圆周上均匀间隔设置,两个圆周之间留有间距。第一容丝腔道2021和第二容丝腔道2023在径向上一一对应。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推管202的管壁上未设有第二容丝腔道2023,多根连接丝302的第一端固定在推管202的远端以实现与推送机构的限位约束,例如固定在推管202的远端端面上。所述连接丝302的第一端在推管202远端的固定位置2022分散设置,且相邻固定位置2022之间留有间距。在推管202的圆周截面上,连接丝302在推管202远端的固定位置2022可以设置在相对第一容丝腔道2021的径向内侧,也可以设置在相对第一容丝腔道2021的径向外侧;上述固定位置2022还可不在同一径向上分布,即不会有两个固定位置2022同时位于同一半径上。上述固定位置2022还可在径向上与第一容丝腔道2021一一对应,且保持与回折的连接丝302互不缠绕。例如,所有连接丝302的第一端在推管202远端的固定位置2022在推管202的同一截面圆周上,同时所有的第一容丝腔道2021在另一圆周上。连接丝302在推管202远端的固定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

Claims (14)

1.一种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收容植入体的鞘管;
位于所述鞘管内、与所述鞘管相对轴向运动的推送机构;
分散设置的多根连接丝,每根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由所述推送机构约束限位,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管,所述推管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一容丝腔道,所述连接丝的第二端用于在所述推送机构的轴向远端侧对穿所述植入体后,穿过所述第一容丝腔道再与所述推送机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连接丝相对于所述推送机构的中轴线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管的圆周截面上,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间隔开设置且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容丝腔道都不在同一径向上分布;
或者,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围绕所述推管的中轴线均匀间隔开设置;
或者在所述推管的圆周截面上,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位于同一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推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分别与所述鞘管和所述推管做相对轴向运动;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连接丝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内管的中轴线分散固定在所述内管的远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推管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分散固定在所述推管的远端端面上,且任意两个固定位置不在所述推管的圆周截面的同一径向上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在所述推管的远端端面上的固定位置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容丝腔道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管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二容丝腔道,所述连接丝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容丝腔道后被约束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丝腔道和所述第二容丝腔道一一对应设置,且所有所述第一容丝腔道和所有所述第二容丝腔道都不相互贯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和所述多个第二容丝腔道分别围绕所述推管的中轴线均匀间隔分布,每组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容丝腔道和所述第二容丝腔道在径向上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管的圆周截面上,所述多个第一容丝腔道和所述多个第二容丝腔道各自在一个圆周上均匀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鞘芯和导丝;所述鞘芯位于所述推送机构内,并分别与所述推送机构和所述鞘管相对轴向运动;所述导丝收容于所述鞘芯内。
14.一种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通孔的植入体以及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植入体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连接丝通过所述通孔对穿所述植入体。
CN201410723616.1A 2014-12-02 2014-12-02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Active CN104546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3616.1A CN104546242B (zh) 2014-12-02 2014-12-02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3616.1A CN104546242B (zh) 2014-12-02 2014-12-02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6242A CN104546242A (zh) 2015-04-29
CN104546242B true CN104546242B (zh) 2017-01-25

Family

ID=5306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3616.1A Active CN104546242B (zh) 2014-12-02 2014-12-02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462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6531B (zh) * 2016-12-23 2020-08-04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左心室隔离***、左心室隔离装置及其输送装置
CN108245292B (zh) * 2016-12-29 2019-11-08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输送***
CN107440764B (zh) * 2017-08-16 2023-10-27 北京赛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内远端保护器的输送装置
CN108371571B (zh) * 2017-10-24 2019-11-05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控的介入心脏瓣膜的输送***
CN109745148A (zh) * 2017-11-03 2019-05-14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介入器械输送装置
CN107874824B (zh) * 2017-12-27 2024-02-02 李锋 髓芯支撑器及其推送装置
CN111067682B (zh) * 2018-10-22 2022-06-07 东莞市先健医疗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植入式器械释放的组件及***
CN109771112B (zh) * 2018-12-07 2024-05-17 深圳市健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的连接器
CN110934618A (zh) * 2019-12-17 2020-03-31 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释放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784A (zh) * 2008-08-22 2011-09-21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人工心脏瓣膜和输送设备
CN102858275A (zh) * 2010-04-23 2013-01-02 美敦力公司 用于假体心脏瓣膜的植入的输送***以及方法
CN103690202A (zh) * 2013-12-30 2014-04-02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与植入医疗器械
CN204562476U (zh) * 2014-12-02 2015-08-19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7901B2 (en) * 2001-04-27 2005-01-04 Intek Technology L.L.C. Methods for delivering, repositioning and/or retrieving self-expanding stents
DK1509271T3 (da) * 2002-05-29 2006-03-13 Cook William A Australia Udlösertrådsystem til en proteseplaceringsanordning
CN101045022B (zh) * 2006-03-30 2010-08-25 温宁 自扩型支架轴向拉线张紧机构
US8163007B2 (en) * 2008-02-08 2012-04-24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Stent designs for use with one or more trigger wires
EP2595569A4 (en) * 2010-07-23 2016-02-24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 RETENTION MECHANISMS FOR VALVULAR PROSTHESES
US9364359B2 (en) * 2011-12-08 2016-06-14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a medical device
WO2014189977A1 (en) * 2013-05-20 2014-11-27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Prosthetic heart valve delivery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784A (zh) * 2008-08-22 2011-09-21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人工心脏瓣膜和输送设备
CN102858275A (zh) * 2010-04-23 2013-01-02 美敦力公司 用于假体心脏瓣膜的植入的输送***以及方法
CN103690202A (zh) * 2013-12-30 2014-04-02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与植入医疗器械
CN204562476U (zh) * 2014-12-02 2015-08-19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6242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6242B (zh)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CN101972177B (zh) 带瓣膜定位功能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用输送装置
US6659950B2 (en) Percutaneous epicardial injection
EP3128950B1 (en) A kit for placing a bypass
CN106466196A (zh) 一种分体式左心耳封堵器
US2011027589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ant delivery
WO2012159524A1 (zh) 术中支架输送装置
CN101415377A (zh) 支架植入物近端自定心输送***和方法
US8043323B2 (en) In vivo filter assembly
CN106214289A (zh) 一种心脏减容植入体
CN107149511B (zh) 血管内过滤装置及血管内保护器
CN106413802A (zh) 胸骨下引线的丝上递送
CN211834515U (zh) 一种可控释放的***
CN102488579A (zh) 混合式结构管腔内可回收支架
CN204562476U (zh) 植入体的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CN110934618A (zh) 一种可控释放的***
CN201870772U (zh) 带瓣膜定位功能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用输送装置
CN111228010B (zh) 支架植入输送器及植入***
CN109199660A (zh) 一种医用输送装置及其输送***
CN107080609A (zh) 一种适用于肠道支架的导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384381B (zh) 一种医用装置
US20180256379A1 (en) Variable scale stent deployment device
CN201625318U (zh) 一种特殊显影元件及具有该特殊显影元件的导管
CN202426690U (zh) 混合式结构管腔内可回收支架
TW202128088A (zh) 可延展護套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2

Address after: 518000 1604, Xianjian technology building, No. 22, Keji South 12th Road, gaoxinyuan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5th Floor of Saiba Research Building, Langshan Second Road, North District of Nansh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