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5981B - 无轴承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无轴承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5981B
CN104505981B CN201510013953.6A CN201510013953A CN104505981B CN 104505981 B CN104505981 B CN 104505981B CN 201510013953 A CN201510013953 A CN 201510013953A CN 104505981 B CN104505981 B CN 1045059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bearing
rotary shaft
magnet stee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39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5981A (zh
Inventor
林耿
丁声
丁一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DONGJI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DONGJI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DONGJI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DONGJI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139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5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5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5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5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5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Dc Machin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轴承电机,属于电动机领域,包括机筒、磁钢、磁环、前盖、后盖、转动轴、第一铁芯、第二铁芯、换向器、碳刷架和胶木盖,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均设置有绕线槽,第一铁芯与磁钢配合、第二铁芯与磁环配合且均设置有气隙,转动轴在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并可以绕轴心线转动,取消了转动轴两端的轴承,无轴承电机没有机械摩擦或磨损、无需润滑,可以使电机的转速得到提高,提高电机效率、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轴承磨损导致的加工精度降低,保证电机的工作可靠。

Description

无轴承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无轴承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传统电机的转子是用两个机械轴承来支承,因此转子转动过程中存在机械摩擦,机械摩擦不仅增加了转子的摩擦阻力,使轴承磨损、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在高速运转电机中,机械轴承收到的冲击力更大,机械轴承的磨损更快,使轴承和电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另外,由于机械轴承的装配要求较高,若机械轴承在高速状态下磨损会影响加工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轴承电机,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轴承电机,包括:
机筒,所述机筒为管状,所述机筒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相互之间首尾相连的扇环形的磁钢,所述磁钢组成环状且与所述机筒的内壁贴合,所述磁钢的两端设置有磁环;
用于将所述机筒的两端封闭的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筒的两端,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均为筒状且设置有凹槽,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的外壁均与所述机筒的内壁贴合,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的侧壁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磁环与所述倾斜面贴合,所述磁环的内侧倾斜;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并伸出所述机筒,所述转动轴的靠近所述前盖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前盖的凹槽内,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所述转动轴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凹槽的内径;
相互连接的第一铁芯和两个第二铁芯,所述第一铁芯为圆柱状,所述第二铁芯为圆台状,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均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两个所述第二铁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铁芯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铁芯的侧面分别靠近所述前盖的倾斜面和所述后盖的倾斜面,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铁芯的远离所述第一铁芯的一端抵住所述限位环,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磁钢之间、所述第二铁芯的侧面与所述磁环之间均设置有气隙,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磁钢对应,所述第二铁芯与所述磁环对应,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均设置有用于缠绕转子绕线的绕线槽;
相互配合的换向器和碳刷架,所述换向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远离所述限位环的一端,所述换向器包括触片,所述碳刷架包括胶木环和嵌设在所述胶木环内的碳刷,所述触片和所述碳刷配合,所述胶木环贯穿所述后盖;
胶木盖,所述胶木盖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筒的远离所述前盖的一端,所述胶木盖上设置有通孔。
机筒为管状,用于将其余部件覆盖;扇环形的磁钢贴合固定在机筒的内壁,提供稳定的磁场,多个磁钢首尾相接,相邻的两个磁钢的内表面磁极相反,磁环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倾斜形成圆台状,磁钢和磁环分别与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发生作用使其悬浮,从而使得转动轴悬浮。前盖和后盖共同作用,将机筒封闭,使磁钢和第一铁芯、第二铁芯等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内,避免其损坏或污染;另外,由于前盖和后盖的端部倾斜,可以放置圆台状的磁环,磁钢与第一铁芯之间、磁环与表面倾斜的第二铁芯之间一一对应且均存在一定的间隙,磁钢对第一铁性形成与转动轴的轴心线垂直的磁性推力使转动轴悬浮,磁环对第二铁芯形成与磁环的内表面垂直的磁性推力限制转动轴的位置,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受到的叠加力使转动轴只能悬浮在同一个位置并可以绕自身轴心线进行转动,转动轴难以沿其轴心线方向发生水平移动。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受到磁场作用,自身重力远远低于磁力可以忽略不计,转动轴收到的力相互之间处于平衡状态,使转动轴的轴心线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并自动对中,使气隙维持在稳定的范围;绕线槽用于缠绕转子绕线,并通过外部电流使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产生磁场,与磁环形成的磁场共同作用使转动轴悬浮并可以绕轴心线转动,不需要使用轴承,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转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无轴承电机可以稳定工作;磁钢与第一铁芯之间的作用力及磁环与第二铁芯之间的作用力全部通过磁钢形成的磁场与第一铁芯的绕线槽内的转子绕线形成的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磁环形成的磁场与第二铁芯的绕线槽内的转子绕线形成的磁场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并非相互之间直接发生作用。换向器,俗称整流子,换向器与碳刷架上的触片共同作用使电机的转动轴可以持续转动。胶木盖将机筒的原理前盖的一端封闭,后盖也处于前盖与胶木盖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使碳刷架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保护碳刷架不被外力破坏,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胶木盖可以绝缘,通孔可以通过导线等用于使碳刷架可以与其他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均包括固定部和多个伸出部,所述第一铁芯的固定部为圆柱状,所述第二铁芯的固定部为圆台状,所述固定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侧,所述伸出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外侧,所述第二铁芯的伸出部的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倾斜,所述伸出部的横截面为“T”字形,相邻的两个所述伸出部之间形成所述绕线槽。
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伸出部使得绕线槽的尺寸增大,保证绕线槽内可以缠绕较多的转子绕线,保证无轴承电机的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磁钢为六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钢的内壁磁极相反,所述第一铁芯的伸出部和所述第二铁芯的伸出部均为十二个。
无轴承电机的磁钢为六个,即电机的级数采用六级,可以减少无轴承电机的端部用铜,减小端部的尺寸,既可以减少无轴承电机的电磁漏磁,提高电机的效率,又可以防止端部的转子绕线等因为高速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将线包甩出,无轴承电机的性能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器为盘式换向器,所述换向器的远离所述碳刷架的一侧的外径逐渐减小,所述换向器的导体材料为银铜合金。
盘式换向器采用机械换向,具有体积小、接触面积大等优点;由于换向器的转速要求较高,换向器的导体材料需要具有导热块、接触电阻低、表面耐磨等特性,因此,换向器的导体材料采用银铜合金;并且盘式换向器使得绕线机在对绕线槽内进行绕制转子绕线时更加方便可靠,换向器与转动轴之间的焊接更加简便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铁芯的长度与外径之比为1.5-2.5。
第一铁芯的长径比较大,使得转子形成细长形的结构,使转子的转速较高,无轴承电机的输出功率更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磁钢之间的气隙的宽度为0.1mm-0.3mm,所述第二铁芯与所述磁钢之间的气隙的宽度为0.5mm-1.5mm。
在磁钢的尺寸精度达到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小气隙成为可能,第一铁芯与磁钢之间的气隙较小使得转动轴的运动刚性得到保证,可以用于高精度的机床主轴;气隙较小时对加工工艺的要求较高,在轴向精度上无过高要求时,可以适当增大第二铁芯和磁钢之间的气隙,以便于减少无轴承电机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磁钢为钕铁硼高磁钢,所述磁环为钕铁硼强磁环。
钕铁硼高磁钢和钕铁硼强磁环采用钕铁硼材料制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和较好的抗退磁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均由表面有绝缘层的硅钢片叠压制成,所述硅钢片采用D240牌号。
硅钢片的导磁性能良好,增加两磁极之间的磁通密度;硅钢片的表面有绝缘层,叠加后形成的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防止电涡流损耗电能,提高电机的效率。硅钢片选用高牌号,减少铁损、增大磁密,同时在发热量减少的条件下,电机高速运转时发热较少,可以适当减少电机的冷却结构,适应无轴承电机的高速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筒为铁筒,所述第二铁芯通过硅铁冷压成型。
机筒采用纯铁制作,减少机筒的碳含量可以提高导磁率,使得磁钢的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也要适当控制机筒制作的价格,机筒的厚度与第一铁芯的固定部的厚度大致相等即可。第二铁芯采用硅铁冷压成型,电阻率较高,降低涡流,提高无轴承电机的功率,另外可以增加硅钢片的压紧度,提高转子的整体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磁钢的内壁和所述第一铁芯的外壁的直径公差均小于或等于0.02mm。
由于需要将第一铁芯与磁钢之间的气隙及第二铁芯与磁环之间的气隙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因此需要将转子外部的直径公差控制在比较精密的范围,使气隙较为精确,磁钢和磁环的推力达到预想的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轴承电机的转动轴在磁钢与第一铁芯、磁环与第二铁芯之间的磁力作用下悬浮固定并可以绕自身的轴心线进行转动,取消了转动轴两端的轴承,无机械摩擦或磨损、无需润滑,可以使电机的转速得到提高,提高电机效率、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轴承磨损导致的加工精度降低,保证电机的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轴承电机轴测图;
图2为图1的零件***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2的换向器轴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轴承电机的绕线槽的转子绕线示意图。
机筒101;磁钢102;磁环103;前盖104;后盖105;转动轴106;第一铁芯107;第二铁芯108;换向器109;碳刷架110;胶木盖111;绕线槽112;固定部113;伸出部114;胶木环115;碳刷116;限位环117。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电机的转子是用两个机械轴承来支承,因此转子转动过程中存在机械摩擦,机械摩擦不仅增加了转子的摩擦阻力,使轴承磨损、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在高速运转电机中,机械轴承收到的冲击力更大,机械轴承的磨损更快,使轴承和电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另外,由于机械轴承的装配要求较高,若机械轴承在高速状态下磨损会影响加工的精度。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轴承电机,电机的转动轴在磁场的作用下悬浮并可以发生转动,不需要机械轴承,减少机械摩擦后磨损,可以使电机的转速得到提高,提高电机的效率、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保持机床的加工精度。该无轴承电机的结构可以用作机床主轴电机、航模电机、减速电机等。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轴承电机轴测图;图2为图1的零件***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图6为图2的换向器轴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轴承电机的绕线槽的转子绕线示意图。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轴承电机,包括机筒101、磁钢102、磁环103、前盖104、后盖105、转动轴106、第一铁芯107、第二铁芯108、换向器109、碳刷架110和胶木盖111。
如图1-图3所示,机筒101为管状,机筒101可以为铁筒,机筒101采用纯铁制作,减少机筒101的碳含量可以提高导磁率,使得磁钢102的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也要适当控制机筒101制作的价格,机筒101的厚度取适当的范围即可。用于将其余部件覆盖。机筒10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相互之间首尾相连的扇环形的磁钢102,磁钢102为钕铁硼高磁钢,优选地,磁钢102为六个,无轴承电机的磁钢102为六个,即电机的级数采用六级,可以减少无轴承电机的端部用铜,减小端部的尺寸,既可以减少无轴承电机的电磁漏磁,提高电机的效率,又可以防止端部的转子绕线等因为高速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将线包甩出,无轴承电机的性能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相邻的两个磁钢102的内壁磁极相反,磁钢102组成环状且与机筒101的内壁贴合,磁钢102的两端设置有磁环103,磁环103为钕铁硼强磁环;钕铁硼高磁钢和钕铁硼强磁环采用钕铁硼材料制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和较好的抗退磁性。扇环形的磁钢102贴合固定在机筒101的内壁,提供稳定的磁场,多个磁钢102首尾相接,相邻的两个磁钢102的内表面磁极相反,磁环10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倾斜形成圆台状,磁钢102和磁环103分别与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发生作用使其悬浮,从而使得转动轴106悬浮。
前盖104和后盖105共同作用,用于将机筒101的两端封闭,前盖104和后盖105分别设置在机筒101的两端,使磁钢102和第一铁芯107、第二铁芯108等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内,避免其损坏或污染;前盖104和后盖105均为筒状且设置有凹槽,前盖104和后盖105的外壁均与机筒101的内壁贴合,前盖104和后盖105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的侧壁均设置有倾斜面,磁环103与倾斜面贴合,磁环103的内侧倾斜;由于前盖104和后盖105的端部倾斜,可以放置圆台状的磁环103。
转动轴106贯穿前盖104和后盖105并伸出机筒101,转动轴106的靠近前盖10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117,限位环117位于前盖104的凹槽内,限位环117的直径大于转动轴106的直径且小于凹槽的内径;磁钢102与第一铁芯107之间、磁环103与表面倾斜的第二铁芯108之间一一对应且均存在一定的间隙,磁钢102对第一铁性形成与转动轴106的轴心线垂直的磁性推力使转动轴106悬浮,磁环103对第二铁芯108形成与磁环103的内表面垂直的磁性推力限制转动轴106的位置,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受到的叠加力使转动轴106只能悬浮在同一个位置并可以绕自身轴心线进行转动,转动轴106难以沿其轴心线方向发生水平移动。
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相互连接的,第二铁芯108为两个,第一铁芯107为圆柱状,第二铁芯108为圆台状,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均套设在转动轴106上,两个第二铁芯108分别设置在第一铁芯107的两端,两个第二铁芯108的侧面分别靠近前盖104的倾斜面和后盖105的倾斜面,其中一个第二铁芯108的远离第一铁芯107的一端抵住限位环117,第一铁芯107和磁钢102之间、第二铁芯108的侧面与磁环103之间均设置有气隙,第一铁芯107与磁钢102之间的气隙的宽度为0.1mm-0.3mm,优选为0.2mm,第二铁芯108与磁钢102之间的气隙的宽度为0.5mm-1.5mm,优选为1.0mm;在磁钢102的尺寸精度达到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小气隙成为可能,第一铁芯107与磁钢102之间的气隙较小使得转动轴106的运动刚性得到保证,可以用于高精度的机床主轴;气隙较小时对加工工艺的要求较高,在轴向精度上无过高要求时,可以适当增大第二铁芯108和磁钢102之间的气隙,以便于减少无轴承电机的制造成本。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受到磁场作用,自身重力远远低于磁力可以忽略不计,转动轴106收到的力相互之间处于平衡状态,使转动轴106的轴心线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并自动对中,使气隙维持在稳定的范围。
如图7所示,绕线槽112的转子绕线通过机绕完成,绕线的方式是采用四组绕圈,一槽两组,每组转子绕线均采用直径为0.51mm的漆包线各60圈,两组的端部分别和换向器109的触片的1、2、5、6片连接,各组绕线分别首尾相连组成绕组,输入电流后产生相应的磁场。在对绕线槽112内的转子绕线提供电流时,控制其产生的磁场,使该磁场与磁钢102及磁环103之间仅产生排斥的力量,吸引的部分断电,如此做,电机只利用了一半的力量,所以电机的扭矩会减少,但是,由于无轴承电机用于高速运转,即使扭矩减少功率仍然会较大,并且,由于只利用了一半的力量,但发热量也仅有原来的一半,因此可以增大输入的电压进行提速,无轴承电机的整体性能不会减少。
优选地,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均由表面有绝缘层的硅钢片叠压制成,硅钢片采用D240牌号,第二铁芯108通过硅铁冷压成型,第二铁芯108采用硅铁冷压成型,电阻率较高,降低涡流,提高无轴承电机的功率,另外可以增加硅钢片的压紧度,提高转子的整体性能。硅钢片的导磁性能良好,增加两磁极之间的磁通密度;硅钢片的表面有绝缘层,叠加后形成的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防止电涡流损耗电能,提高电机的效率。硅钢片选用高牌号,减少铁损、增大磁密,同时在发热量减少的条件下,电机高速运转时发热较少,可以适当减少电机的冷却结构,适应无轴承电机的高速转动。
第一铁芯107与磁钢102对应,第二铁芯108与磁环103对应,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均设置有用于缠绕转子绕线的绕线槽112;绕线槽112用于缠绕转子绕线,并通过外部电流使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产生磁场,与磁环103形成的磁场共同作用使转动轴106悬浮并可以绕轴心线转动,不需要使用轴承,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转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无轴承电机可以稳定工作;磁钢102与第一铁芯107之间的作用力及磁环103与第二铁芯108之间的作用力全部通过磁钢102形成的磁场与第一铁芯107的绕线槽112内的转子绕线形成的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磁环103形成的磁场与第二铁芯108的绕线槽112内的转子绕线形成的磁场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并非相互之间直接发生作用。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均包括固定部113和多个伸出部114,优选地,第一铁芯107的伸出部114和第二铁芯108的伸出部114均为十二个;第一铁芯107的固定部113为圆柱状,第一铁芯107的长度与外径之比为1.5-2.5,优选为2.0,第一铁芯107的长径比较大,使得转子形成细长形的结构,使转子的转速较高,无轴承电机的输出功率更大。第二铁芯108的固定部113为圆台状,固定部113套设在转动轴106的外侧,伸出部114设置在固定部113的外侧,第二铁芯108的伸出部114的远离转动轴106的一端倾斜,伸出部114的横截面为“T”字形,相邻的两个伸出部114之间形成绕线槽112。第一铁芯107和第二铁芯108的伸出部114使得绕线槽112的尺寸增大,保证绕线槽112内可以缠绕较多的转子绕线,保证无轴承电机的功率。
相互配合的换向器109和碳刷架110,换向器109套设在转动轴106的远离限位环117的一端,换向器109俗称整流子,换向器109包括触片;优选地,换向器109为盘式换向器,换向器109的远离碳刷架110的一侧的外径逐渐减小,换向器109的导体材料为银铜合金,盘式换向器采用机械换向,具有体积小、接触面积大等优点;由于换向器109的转速要求较高,换向器109的导体材料需要具有导热块、接触电阻低、表面耐磨等特性,因此,换向器109的导体材料采用银铜合金;并且盘式换向器使得绕线机在对绕线槽112内进行绕制转子绕线时更加方便可靠,换向器109与转动轴106之间的焊接更加简便牢固。碳刷架110包括胶木环115和嵌设在胶木环115内的碳刷116,触片和碳刷116配合,胶木环115贯穿后盖105;换向器109与碳刷架110上的触片共同作用使电机的转动轴106可以持续转动。
胶木盖111,胶木盖111固定设置在机筒101的远离前盖104的一端,胶木盖111上设置有通孔。胶木盖111将机筒101的原理前盖104的一端封闭,后盖105也处于前盖104与胶木盖111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使碳刷架110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保护碳刷架110不被外力破坏,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胶木盖111可以绝缘,通孔可以通过导线等用于使碳刷架110可以与其他结构连接。
无轴承电机的转动轴106在磁钢102与第一铁芯107、磁环103与第二铁芯108之间的磁力作用下悬浮固定并可以绕自身的轴心线进行转动,取消了转动轴106两端的轴承,无机械摩擦或磨损、无需润滑,可以使电机的转速得到提高,提高电机效率、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轴承磨损导致的加工精度降低,保证电机的工作可靠。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磁钢102的内壁和第一铁芯107的外壁的直径公差均小于或等于0.02mm。由于需要将第一铁芯107与磁钢102之间的气隙及第二铁芯108与磁环103之间的气隙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因此需要将转子外部的直径公差控制在比较精密的范围,使气隙较为精确,磁钢102和磁环103的推力达到预想的状态。
机筒101内的六个磁钢102的精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磁钢102的各处厚度需要一直,并且弧面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最主要的是表面的胶水厚度,制作的方法如下:车制一根尼龙棒当作内膜,AB胶使用稀释剂稀释,上胶后衬入尼龙棒并使其转动,等到磁钢102背面的胶水分布均匀后对其进行加压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筒,所述机筒为管状,所述机筒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相互之间首尾相连的扇环形的磁钢,所述磁钢组成环状且与所述机筒的内壁贴合,所述磁钢的两端设置有磁环;
用于将所述机筒的两端封闭的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筒的两端,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均为筒状且设置有凹槽,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的外壁均与所述机筒的内壁贴合,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的侧壁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磁环与所述倾斜面贴合,所述磁环的内侧倾斜;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并伸出所述机筒,所述转动轴的靠近所述前盖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前盖的凹槽内,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所述转动轴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凹槽的内径;
相互连接的第一铁芯和两个第二铁芯,所述第一铁芯为圆柱状,所述第二铁芯为圆台状,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均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两个所述第二铁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铁芯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铁芯的侧面分别靠近所述前盖的倾斜面和所述后盖的倾斜面,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铁芯的远离所述第一铁芯的一端抵住所述限位环,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磁钢之间、所述第二铁芯的侧面与所述磁环之间均设置有气隙,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磁钢对应,所述第二铁芯与所述磁环对应,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均设置有用于缠绕转子绕线的绕线槽;
相互配合的换向器和碳刷架,所述换向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远离所述限位环的一端,所述换向器包括触片,所述碳刷架包括胶木环和嵌设在所述胶木环内的碳刷,所述触片和所述碳刷配合,所述胶木环贯穿所述后盖;
胶木盖,所述胶木盖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筒的远离所述前盖的一端,所述胶木盖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磁钢为钕铁硼高磁钢,所述磁环为钕铁硼强磁环,所述机筒为铁筒,所述第二铁芯通过硅铁冷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均包括固定部和多个伸出部,所述第一铁芯的固定部为圆柱状,所述第二铁芯的固定部为圆台状,所述固定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侧,所述伸出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外侧,所述第二铁芯的伸出部的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倾斜,所述伸出部的横截面为“T”字形,相邻的两个所述伸出部之间形成所述绕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为六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钢的内壁磁极相反,所述第一铁芯的伸出部和所述第二铁芯的伸出部均为十二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为盘式换向器,所述换向器的远离所述碳刷架的一侧的外径逐渐减小,所述换向器的导体材料为银铜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的长度与外径之比为1.5-2.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磁钢之间的气隙的宽度为0.1mm-0.3mm,所述第二铁芯与所述磁钢之间的气隙的宽度为0.5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均由表面有绝缘层的硅钢片叠压制成,所述硅钢片采用D240牌号。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的内壁和所述第一铁芯的外壁的直径公差均小于或等于0.02mm。
CN201510013953.6A 2015-01-08 2015-01-08 无轴承电机 Active CN104505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953.6A CN104505981B (zh) 2015-01-08 2015-01-08 无轴承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953.6A CN104505981B (zh) 2015-01-08 2015-01-08 无轴承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5981A CN104505981A (zh) 2015-04-08
CN104505981B true CN104505981B (zh) 2017-05-31

Family

ID=5294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3953.6A Active CN104505981B (zh) 2015-01-08 2015-01-08 无轴承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59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8344B (zh) * 2020-10-19 2021-11-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全自由度无轴承电机测试平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4693Y (zh) * 1998-01-21 1999-06-16 王文阁 一种磁浮式轴承电机
CN103441648A (zh) * 2013-08-07 2013-12-1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电机
CN104038002A (zh) * 2014-06-03 2014-09-10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永磁偏置式混合磁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CN204361833U (zh) * 2015-01-08 2015-05-27 江西东江机电有限公司 无轴承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1569A2 (en) * 2006-08-18 2008-02-21 Maglev Technologies, Llc Rotational apparatus including a passive magnetic bear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4693Y (zh) * 1998-01-21 1999-06-16 王文阁 一种磁浮式轴承电机
CN103441648A (zh) * 2013-08-07 2013-12-1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电机
CN104038002A (zh) * 2014-06-03 2014-09-10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永磁偏置式混合磁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CN204361833U (zh) * 2015-01-08 2015-05-27 江西东江机电有限公司 无轴承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5981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5680B (zh) 一种可调磁旋转电机
CN103095078A (zh) 一种带辅助永磁体的横向叠片式同步磁阻电机
CN208241506U (zh) 一种大推力高精度滚珠丝杆电机
CN102684342A (zh) 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和采用该转子的永磁电机
CN104682642B (zh) 一种两自由度电机
CN112160985A (zh) 不同磁极面的双片径向六极混合磁轴承支承的电主轴***
CN104505981B (zh) 无轴承电机
CN106763186A (zh) 一种具有永磁卸载力的轴向混合磁轴承
CN202282712U (zh) 一种带辅助永磁体的横向叠片式同步磁阻电机
CN206977296U (zh) 螺旋直线电机
CN202696306U (zh) 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和采用该转子的永磁电机
CN10582715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磁悬浮飞轮储能电机
CN204497904U (zh) 磁悬浮飞轮电机
CN204652080U (zh) 高效高速电机
CN102064657A (zh) 转子为互补励磁的永磁变速轮毂电机
CN104836361B (zh) 高效高速电机
CN101572467A (zh) 高效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CN204361833U (zh) 无轴承电机
CN203233291U (zh) 分子泵用高速永磁电机
CN202520777U (zh) 永磁偏置轴向磁轴承
CN104377859A (zh)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
CN203451701U (zh) 一种采用延伸磁悬浮结构的细纱机电机式锭子
CN101345459B (zh) 一种新型有限转角电动机及制作方法
CN209571878U (zh) 用于电主轴的转子及电主轴
CN206484416U (zh) 宽恒转矩范围表贴式永磁同步双头磨削电主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