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7780B - 热交换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7780B
CN104487780B CN201380038951.1A CN201380038951A CN104487780B CN 104487780 B CN104487780 B CN 104487780B CN 201380038951 A CN201380038951 A CN 201380038951A CN 104487780 B CN104487780 B CN 104487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porium
heat exchanger
press
forming part
f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89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7780A (zh
Inventor
A·科尔默
M·黑夫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ersp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Eberspa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erspa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Eberspa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487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7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0072Special adaptations
    • F24H1/009Special adaptations for vehicl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2203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burners
    • B60H1/2209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burners arrangements of burners for heating an intermediate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22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H1/24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with water mantle surrounding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r chambers
    • F24H1/26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with water mantle surrounding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r chambers the water mantle forming an integral body
    • F24H1/263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with water mantle surrounding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r chambers the water mantle forming an integral body with a dry-wall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001Guiding means
    • F24H9/0015Guiding means in wate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2001/226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0H2001/2271Heat exchangers, burners, ignition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008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medium being in heat conductive contact with the conduits for the other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one within the other, e.g. concentrically
    • F28D7/10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one within the other, e.g. concentrically consisting of two coaxial conduits or modules of two coaxial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装置,所述热交换器装置具有: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和连接到第一底壁(16)上的、围绕纵轴线的第一周壁;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连接到第二底壁上的第二周壁,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和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之间形成的流体流动空间,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和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将流体流动空间的在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之间形成的部分分成第一部分流空间和第二部分流空间,用于相对于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固定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的压配合成型部,其具有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和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或/和压配合成型部设置在周壁的与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远离的端部区域中。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装置,其尤其是用于车辆加热器,所述热交换器装置具有:
-罐状的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所述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和连接到第一底壁上的、围绕纵轴线的第一周壁,
-罐状的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所述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连接到第二底壁上的、围绕纵轴线的第二周壁,
-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和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之间形成的流体流动空间,
-基本上沿纵轴线的方向沿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延伸的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和相对于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有周边距离地基本上沿纵轴线的方向沿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延伸的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其中,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和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将流体流动空间的在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之间形成的部分分成第一部分流空间和第二部分流空间,
-至少一个朝第一部分流空间开口的流体进入开口和至少一个朝第二部分流空间开口的流体排出开口,
-用于关于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固定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的压配合成型部。
背景技术
由DE 101 43 479C1已知这样的热交换器装置,其包括两个彼此***的罐状的热交换器壳体。在所述热交换器壳体之间围绕的流体流动空间通过两个以周边距离相对彼此设置的流动引导成型部分成两个部分流空间,从而通过进入开口输送的流体进入其中一个所述部分流空间中,在那里直到到达流体流动空间的在两个底壁之间形成的区域中并且可以从该区域然后流入第二部分流空间中并且通过该第二部分流空间流至排出开口。在周壁到相应的热交换器壳体的底壁上的邻接区域中,沿周向在流动引导成型部之间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上设置轴向限定的接片,所述接片贴靠到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的周壁的邻接区域中的对置的接片状的突出部上地挤压到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底壁上并且因此在周壁到底壁上的该邻接区域中形成压配合成型部,通过所述压配合成型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固定地彼此贴靠保持。由此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在该压配合成型部的区域中直接地传热接触,从而可以放大热交换器装置的为传热可有效利用的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定一种尤其是用于车辆加热器的热交换器装置,所述热交换器装置在简化的可装配性的情况下确保改善的传热能力。
按照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热交换器装置解决,该热交换器装置尤其是用于车辆加热器,所述热交换器装置具有:
-罐状的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所述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和连接到第一底壁上的、围绕纵轴线的第一周壁,
-罐状的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所述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连接到第二底壁上的、围绕纵轴线的第二周壁,
-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和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之间形成的流体流动空间,
-基本上沿纵轴线的方向沿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延伸的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和基本上沿纵轴线的方向沿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相对于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有周向距离地延伸的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其中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和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将流体流动空间的在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之间形成的部分分成第一部分流空间和第二部分流空间,
-至少一个朝第一部分流空间敞开的流体进入开口和至少一个朝第二部分流空间敞开的流体排出开口,
-用于关于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固定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的压配合成型部。
在此进一步设定,压配合成型部具有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和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或/和压配合成型部设置在周壁的与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远离的端部区域中。
在按照本发明的热交换器装置中,两个方面可以单独地、但当然也可以组合地设置。如果流动引导成型部是压配合成型部的部分或压配合成型部基本上通过流动引导成型部提供,则无须设置其他的结构上的措施,所述措施通过产生压配合能够实现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关于彼此确定的定位和保持。如果如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压配合成型部不是设置在周壁到热交换器壳体的相应的底壁上的邻接区域中,而是设置在周壁的端部区域中,亦即压配合成型部与底壁远离的区域中,则为此考虑,尤其是在两个周壁也要密封地彼此连接的区域中,强迫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关于彼此确定的定位并且因此在那里也作用的密封成型部在没有局部的过量的负载的危险情况下以确定的方式可以定位并且也保持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之间。如果压配合成型部的该功能性通过流动引导成型部一起承担,则在所述两个热交换器壳体上不需要其他的结构上的措施,以便可以满足该压配合功能性。因此可以关于其他功能性、尤其是流动引导功能性或传热功能性优化构造两个热交换器壳体。
为了获得流体流动空间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彼此的邻接区域中的密封的封闭,建议,流体流动空间在端部区域中通过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和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之间作用的密封成型部流体密封地封闭。
为了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之间产生足够稳定的保持功能,提出,压配合成型部沿纵轴线的方向具有第一周壁沿纵轴线的方向的延伸长度的0.2至0.6倍的范围中、优选该延伸长度的大约0.4倍的延伸长度。
为了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可以获得确定的并且对于防泄漏也可靠的流动引导功能,提出,至少一个、优选每个流动引导成型部在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中的一个周壁上具有径向突出的第一接片并且在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中的另一个周壁上具有接纳第一接片的凹入部。在此为了避免其中一个所述热交换器壳体的局部的薄壁的区域,可以设定,所述凹入部在两个从所述另一个周壁径向突出的具有彼此间的周向距离的第二接片之间形成。
有利地,第一周壁提供一个周壁并且第二周壁提供另一个周壁。
利用按照迷宫式密封型式的密封功能被保护以防泄漏流的流动引导功能性可以如下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即,凹入部宽度至少局部地基本上对应于结合到所述凹入部宽度中的第一接片的接片宽度。
通过流动引导成型部对压配合成型部的功能性的提供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如下实现,即,压配合成型部在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上分别具有径向向外面向的第一压配合面和径向向内面向的并且挤压到第一压配合面上的第二压配合面。
为了压配合成型部和流动引导成型部的功能合并,可以在流动引导成型部的在先所述构造中设定,至少一个、优选每个第一接片以其径向面向的端面提供第一压配合面和第二压配合面中的一个压配合面,并且至少一个、优选每个凹入部以其径向面向的凹入部底面提供第一压配合面和第二压配合面中的另一个压配合面。
为了避免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关于彼此的相对定位中的过确定,提出,在所述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的连接到压配合成型部上的长度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片的端面与配属的凹入部底面有径向距离,其中有利地可以设定,所述长度区域从压配合成型部出发延伸直至周壁到底壁上的邻接区域。
在一种备选的设计型式中提出,压配合成型部在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上具有至少一个面向第一周向的第一压配合面和至少一个面向与第一周向相反的第二周向的并且挤压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配合面上的第二压配合面。通过提供面向周向的并且相互挤压的压配合面,在产生压配合时避免要相互置于嵌接中的结构组合件、亦即两个热交换器壳体的径向负荷并且避免在所述热交换器壳体之间要产生的流体密封的封闭的也许借此产生的影响。为了在这种构造变型中也实现功能合并,提出,至少一个、优选每个第一接片以其沿面向周向的接片侧面分别提供第一压配合面,并且至少一个、优选每个凹入部以其面向周向的凹入部侧面分别提供第二压配合面。
为了在沿周向产生的压配合作用的情况下也避免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关于彼此的相互保持的过确定,提出,在所述流动引导成型部的连接到压配合成型部上的长度区域中,接片侧面与配属的凹入部侧面有周边距离,其中,有利地,所述长度区域从压配合成型部出发延伸直到周壁与底壁的邻接区域。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车辆加热器,其具有要以燃烧用空气和燃料供给的燃烧器区域和用于将在燃烧器区域中生成的燃烧热传递到流经流体流动空间的流体、优选液体上的按照本发明的热交换器装置。
附图说明
接着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沿纵轴线剖切示出的热交换器装置,其以图2中的平面I-I剖切;
图2示出图1中的热交换器装置的横截面图,其沿图1中的线II-II剖切;
图3示出包括部分剖切示出的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的热交换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4示出对应于图3的透视图,包括以纵剖面示出的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
图5示出热交换器装置的透视图,包括在横截面中示出的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
图6示出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的部分径向视图,包括配属给第一接片的第二接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各图中热交换器装置整体以10表示,所述热交换器装置例如在燃料运行的车辆加热器中可以结合要以燃料和燃烧用空气供给的燃烧器区域使用。热交换器装置10具有罐状的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和基本上围绕该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的罐状的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具有基本上横向于纵轴线L定向的第一底壁16和在其上连接的并且基本上沿纵轴线L围绕围第一底壁地延伸的第一周壁18。同样地,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具有相对于纵轴线L基本上横向定向的第二底壁20并且连接到第二底壁上地具有围绕纵轴线L并且沿其延伸的第二周壁22。
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和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在其底壁16、20和周壁18、22之间限定总体以24表示的用于在热交换器装置10中要加热的流体、例如液体的流动引导空间。该流动空间24具有在两个底壁16、20之间形成的部分26和在两个周壁18、22之间形成的部分28。
在与周壁18、22到底壁16、20上的邻接区域30远离的端部区域32中,两个热交换器壳体12、14或其周壁18、20流体密封地彼此连接。为此,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12、14之间***的、例如作为O形环构成的密封元件34起作用。所述密封元件可以如在图4中形象地说明的那样接纳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的径向向外突出的周边法兰36或在该法兰中设置的槽38中并且因此密封地贴靠在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的第二周壁22的对置的表面上。
通过在两个周壁18、22之间作用的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40和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42,流体流动空间24的在两个周壁18、22之间形成的部分28分成第一部分流空间44和第二部分流空间46。这两个部分流空间44、46在邻接区域30中连接到流体流动空间24的在两个底壁16、20之间形成的部分26上。通过在入口接管48的区域中形成的进入开口49,流体可以引入第一部分流空间44中。通过所述两个例如关于纵轴线L彼此基本上沿直径相反地对置的流动引导装置40、42引导,这样到达流体流动空间24中的流体朝邻接区域30的方向流动并且流到流体流动空间24的部分26中。所述流体从那里到达第二部分流空间46中并且朝端部区域32的方向往回流动。通过在排出接管50的区域中形成的排出开口51,通过与两个热交换器壳体12、14的热相互作用被加热的流体离开流体流动空间24。为了对于该热相互作用可以提供尽可能大的相互作用表面,该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例如可以在其背离流体流动空间24的内侧上许多具有传热肋52,所述传热肋放大与流动到该区域中的燃烧废气的相互作用表面。
两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有利地基本上沿纵轴线L的方向基本上在周壁18、22的整个延伸长度上延伸。在这种关系中要指出,例如周壁18、22可以至少局部地以相对于纵轴线L的渐增的径向距离构成的情况不抵触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可以沿纵轴线L延伸的情况。尤其是在图2中可看出,所述两个流动引导成型部大致处于也包含纵轴线L的并且对应图1的截面的平面中或关于该平面定中心地设置。
每个所述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在第一周壁18的外侧上具有沿纵轴线L的方向延伸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接片54、56。配属于每个第一接片54、56,在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的周壁22上配属有接纳所述接片的凹入部58、60。为了避免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的局部过薄的壁区域,所述凹入部58、60中的至少一个在两个从周壁22径向向内突出的、基本上向纵轴线L延伸的第二接片62、64或66、68之间形成。为了获得基本上流体密封的和避免泄漏流的连接,在此第一接片54、56的周向宽度有利地大致对应于所述两个将相应的第一接片54、56接纳在其之间的第二接片62、64或66、68的周向距离。以这种方式在第一接片54、56和第二接片62、64、66、68之间实现迷宫式密封型式的密封功能性。
在图1和4中可明显看出,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的两个第一接片54、56这样构成,使得其径向的突出部高度超过第一周壁18的外周面在过渡区域70、72中例如阶梯状改变。在第一接片54或56的从邻接区域30直到过渡区域70或72沿在周壁18中延伸的区段74或76中,相比于在从过渡区域70或72延伸的区段78或80中,所述第一接片具有较小的、优选基本上恒定的突出部高度。这导致如下配置,其中,区段78、80以在这些区域中设置的并且径向向外面向的端面82或84在组装状态中在压配合下贴靠在接纳第一接片54、56的凹入部58、60的相应的凹入部底面86、88上。在第一接片54、56上形成的、径向向外面向的端面82、84在此分别提供整体以94表示的压配合成型部的第一压配合成型部面90、92,而径向向内面向的凹入部底面86、88提供压配合成型部94的相应的第二压配合成型部面96、98。
第一接片54、56的区段78、80基本上在端部区域32中延伸或从在第一周壁16的轴向的端部上的或靠近该端部的区域出发朝邻接区域30或第一底部区域16的方向延伸。在此区段78、80有利地占有第一周壁18的轴向延伸长度的在0.2至0.6范围中、优选大约0.4的份额的纵向尺寸。这表示,区段78、80并且连同其还有基本上通过两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提供的压配合成型部94延伸直到周壁18、22的中间的区域中、即整个热交换器装置10的轴向中间的区域中。在区段74、76的区域中,接片54、56的端面与第二周壁22上的凹入部底面有径向的距离,从而在基本上在过渡区域70、72上轴向被限定的压配合成型部94和邻接区域30之间,两个热交换器壳体12、14彼此具有距离。因此确保,相互的固定的区域被轴向限制并且因此可以避免在两个壳体部件12、14的相互的定位中的过限定。仍然尤其是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12、14通过密封元件34相互密封的区域中考虑确定的和稳定的相对定位,所述相对定位避免局部的过量的负载或密封元件34的过小的负载。仍然两个热交换器壳体12、14连同密封元件34以简单的方式可组合成预装配结构组合件。
参考图6,接着借助在图6中示例性地示出的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40解释压配合成型部94的一种备选的设计形式。当然,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也可以以对应的方式构成。热交换器装置连同其两个热交换器壳体的基本构造对应于在先详细描述的构造。
压配合成型部94在图6中示出的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40中在其区段78中具有沿周向、亦即在图6的示图中向上或向下定向的接片侧面100、102,所述接片侧面提供压配合成型部94的相应的第一压配合面104、106。在两个第二接片62、64之间形成的凹入部58的凹入部侧面108、110沿周向对置于两个接片侧面100、102地定位。在此,凹入部侧面110是第二接片62的接片侧面。凹入部侧面108是第二接片64的接片侧面。凹入部侧面108、110提供压配合成型部94的相应的第二压配合面112、114。
邻接到区段78上地,第一接片54在斜面状或阶梯状构成的过渡区域70中变细并且然后以其区段74沿与该区段74有周向距离的第二接片62、64朝邻接区域30的方向延伸。
通过提供两个区段78、74,在该设计形式中也考虑,压配合成型部94在端部区域32和邻接区域30之间的长度限制到如下区域上,在所述区域中,流体进入热交换器装置30中或从热交换器装置排出并且在所述区域中也设置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关于彼此的相互密封。在这里也可以设定,压配合成型部94的长度处于第一周壁18的轴向延伸长度的0.2至0.6的范围中,优选为该轴向延伸长度的大约0.4。
第一接片54的宽度、亦即其在区段78中的周向延伸与凹入部58的宽度、亦即两个第二接片62、64的相互距离这样协调,使得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12、14的轴向的彼此推入时,第一压配合面104、106和第二压配合面112、114相互挤压并且因此产生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彼此间的稳定保持,但原则上能够实现彼此推入。尤其是在此可能设定,例如第一压配合面104、106彼此楔状地、亦即以向着端部区域32渐增的相互的距离设置,而所述两个第二压配合面112、114彼此基本上处于平行,亦即朝凹入部58的方向具有不变的距离。备选地,所述两个第二压配合面112、114朝端部区域32也可能具有相对彼此渐增的距离,从而凹入部58也朝端部区域32楔形地扩大。
通过产生沿周向作用的压配合,避免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在其第二周壁22的区域中在产生压配合的情况下的径向张开、亦即原则上避免其变形。对应地也避免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在其第一周壁18的区域中在产生压配合时也许出现的径向向内的变形。这样的变形可能影响密封元件34的密封功能性。这在图6中示出的设计变型中允许产生非常牢固地作用的压配合。
热交换器装置的在先所述的设计结合不同的已经本身单独特别有利的方面。一方面通过流动引导成型部也提供压配合成型部实现功能合并,所述功能合并能够实现,将两个热交换器壳体在其他区域中关于相关的方面、例如局部的流动引导或传热优化地构造,而无须也考虑其他功能性、例如压配合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周壁的端部区域中的、亦即相对于壳体部件的相应的底壁有距离的压配合产生导致,在两个壳体的确定的相对定位特别重要的地方、即在也取得密封作用的地方可以实现该确定的定位。此外通过流动引导成型部提供的压配合成型部尤其是在流体进入流体流动空间中或从流动空间排出的轴向的区域中阻止两个部分流空间之间的任何流体泄漏。这也保证,在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上设置的并且嵌接到第二部分流空间46中的温度传感器100可以精确地检测在热交换器装置10中热处理的流体在排出开口51的区域中具有的温度。在这样的原则上仍然要避免的流体泄漏关于热效率的影响较不关键的地方,即靠近周壁到相应的底壁上的邻接区域,通过嵌接到凹入部中的第一接片,尽管在产生所述的迷宫状的密封作用的情况下,仍考虑两个部分流空间的可靠分开。
虽然基于均匀的吸热特性,两个流动引导成型部的在先所述的并且在图中可明显看出的以关于纵轴线L的角距离180°的定位是特别有利的,所述定位也可能这样设置,使得所述两个部分流空间44、46彼此不同大,亦即两个流动引导成型部彼此具有小于或多于180°的角距离。也要指出,虽然在图中未示出,在两个热交换器壳体12或/和14上在其朝向流体流动空间24的表面上可以设置流动引导肋,以便将在流体流动空间24中流动的流体确定地引导到为此设置的区域中。流动引导成型部或第一接片和接纳第一接片的凹入部的基本上在周壁的整个长度上沿纵轴线L的方向的延伸也关于流动引导是特别有利的。然而原则上第一接片例如可能已经在邻接区域前、亦即与第一底壁有微小的距离地结束。仍然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这表示,所述第一接片在热交换器壳体或周壁的主要延伸长度上延伸。
此外要指出,流动引导成型部例如也可以构成有周向延伸构件并且例如可以螺旋状围绕纵轴线L缠绕地延伸。将第一接片导入接纳其的凹入部中于是可以通过轴向相对运动和相对旋转运动按照螺纹连接的产生型式进行。这样的延伸在本发明的意义中也应解释为流动引导成型部基本上沿纵轴线L的方向的延伸。然而,出于制造技术的原因并且也出于简单构造的原因,基本上直线的延伸是特别有利的,如其在图中示出的。端面或底面的参考图1至5的设计形式所述的径向的定向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当然不仅如下理解,即,其必须是具有精确径向定向的面法线的弯曲的表面。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在这里涉及的面的构造也应理解为包括基本上径向定向的面法线、尤其是也未弯曲的表面。对应地也适用于图6的接片或凹入部侧面。这些面也不是必须精确地沿径向线延伸,而是例如也可以平行于与纵轴线L相交的径向平面并且可以作为弯曲的或未弯曲的表面构成。
在按照本发明构成的热交换器装置中当然也可能设定,其中一个所述流动引导成型部具有在图6中示出的构造,亦即利用沿周向作用的压配合的产生,而另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利用在图1至5中示出的构造,亦即利用沿径向方向作用的压配合的产生来构造。不管流动引导成型部的哪个或多少利用按照图6的构造或按照图1至5的构造设计,可能此外设定,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流动引导成型部以在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上的第一接片和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上的凹入部或配属给第一接片的第二接片来构造。
尤其是在图1中可看出的构造同样对于获得简单可实现的构造是有利的,在所述构造中,两个周壁以其轴向的端部齐平,亦即也提供在周壁中的径向分级并且彼此齐平的端面。仍然要指出,周壁也可以如在开头给出的DE 101 43 479C1中公开地那样提供。也就是说,可以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上,连接到热交换器壳体的周壁的轴向的端部上地,连接径向在外面围绕所述周壁的环状的壁区域,所述壁区域应连接到在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上设置的周壁上或其轴向的端部上地定位并且借此也可通过密封元件流体密封封闭并且最终与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的周壁一起径向向外限定流体流动空间。

Claims (25)

1.热交换器装置,所述热交换器装置具有:
-罐状的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所述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包括第一底壁(16)和连接到第一底壁(16)上的、围绕纵轴线(L)的第一周壁(18),
-罐状的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所述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包括第二底壁(20)和连接到第二底壁(20)上的、围绕纵轴线(L)的第二周壁(22),
-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和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之间形成的流体流动空间(24),
-基本上沿纵轴线(L)的方向沿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延伸的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40)和相对于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40)有周向距离地基本上沿纵轴线(L)的方向沿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延伸的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42),其中,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40)和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42)将流体流动空间(24)的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之间形成的部分(28)分成第一部分流空间(44)和第二部分流空间(46),
-至少一个朝第一部分流空间(44)敞开的流体进入开口(49)和至少一个朝第二部分流空间(46)敞开的流体排出开口(51),
-用于相对于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固定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的压配合成型部(94),
其特征在于,
压配合成型部(94)具有第一流动引导成型部(40)和第二流动引导成型部(42),或/和压配合成型部(94)设置在周壁(18、22)的与第一底壁(16)和第二底壁(20)远离的端部区域(32)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流体流动空间(24)在端部区域(32)中通过在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2)和外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4)之间作用的密封成型部(34)流体密封地封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配合成型部(94)沿纵轴线(L)的方向具有第一周壁(18)沿纵轴线(L)的方向的延伸长度的0.2至0.6倍的范围中的延伸长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配合成型部(94)沿纵轴线(L)的方向具有第一周壁(18)沿纵轴线(L)的方向的延伸长度的大约0.4倍的延伸长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一个周壁(18)上具有径向突出的第一接片(54、56)并且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另一个周壁(22)上具有接纳第一接片(54、56)的凹入部(58、6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58、60)在两个从所述另一个周壁(22)径向突出的具有彼此间周向距离的第二接片(62、64、66、68)之间形成。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周壁(18)是所述一个周壁(18)并且第二周壁(22)是所述另一个周壁(22)。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凹入部宽度至少局部地基本上对应于结合到所述凹入部中的第一接片(54、56)的接片宽度。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配合成型部(94)在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上具有径向向外面向的第一压配合面(90、92)和径向向内面向的并且挤压到第一压配合面(90、92)上的第二压配合面(96、98)。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一个周壁(18)上具有径向突出的第一接片(54、56)并且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另一个周壁(22)上具有接纳第一接片(54、56)的凹入部(58、60),且至少一个第一接片(54、56)以其径向面向的端面(82、84)提供第一压配合面(90、92)和第二压配合面(96、98)中的一个压配合面(90、92),并且至少一个凹入部(58、60)以其径向面向的凹入部底面(86、88)提供第一压配合面(90、92)和第二压配合面(96、98)中的另一个压配合面(96、98)。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的连接到压配合成型部(94)上的长度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片(54、56)的端面(82、84)与配属的凹入部底面(86、88)有径向距离。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配合成型部(94)在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上具有至少一个面向第一周向的第一压配合面(104、106)和至少一个面向与第一周向相反的第二周向的并且挤压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配合面(104、106)上的第二压配合面(112、114)。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一个周壁(18)上具有径向突出的第一接片(54、56)并且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另一个周壁(22)上具有接纳第一接片(54、56)的凹入部(58、60),且至少一个第一接片(54)以其面向周向的接片侧面(100、102)分别提供第一压配合面(104、106),并且至少一个凹入部(58)以其面向周向的凹入部侧面(108、110)分别提供第二压配合面(112、114)。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的连接到压配合成型部(94)上的长度区域中,接片侧面(100、102)与配属的凹入部侧面(108、110)有周向距离。
15.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区域从压配合成型部(94)出发延伸直到周壁(18、22)与底壁(16、20)的邻接区域(30)。
1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一个周壁(18)上具有径向突出的第一接片(54、56)并且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另一个周壁(22)上具有接纳第一接片(54、56)的凹入部(58、60)。
17.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一个周壁(18)上具有径向突出的第一接片(54、56)并且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另一个周壁(22)上具有接纳第一接片(54、56)的凹入部(58、60)。
18.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流动引导成型部(40、42)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一个周壁(18)上具有径向突出的第一接片(54、56)并且在第一周壁(18)和第二周壁(22)中的另一个周壁(22)上具有接纳第一接片(54、56)的凹入部(58、60)。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装置用于车辆加热器。
20.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接片(54、56)以其径向面向的端面(82、84)提供第一压配合面(90、92)和第二压配合面(96、98)中的一个压配合面(90、92)。
2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凹入部(58、60)以其径向面向的凹入部底面(86、88)提供第一压配合面(90、92)和第二压配合面(96、98)中的另一个压配合面(96、98)。
22.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接片(54)以其面向周向的接片侧面(100、102)分别提供第一压配合面(104、106)。
23.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凹入部(58)以其面向周向的凹入部侧面(108、110)分别提供第二压配合面(12、114)。
24.车辆加热器,其具有要以燃烧用空气和燃料供给的燃烧器区域和用于将在燃烧器区域中生成的燃烧热传递到流经流体流动空间(24)的流体上的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装置(10)。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车辆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是液体。
CN201380038951.1A 2012-06-13 2013-06-12 热交换器装置 Active CN104487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09894.1 2012-06-13
DE102012209894 2012-06-13
DE102012214480A DE102012214480A1 (de) 2012-06-13 2012-08-14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DE102012214480.3 2012-08-14
PCT/EP2013/062169 WO2013186268A1 (de) 2012-06-13 2013-06-12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7780A CN104487780A (zh) 2015-04-01
CN104487780B true CN104487780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66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8951.1A Active CN104487780B (zh) 2012-06-13 2013-06-12 热交换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6013B2 (zh)
EP (1) EP2861913B1 (zh)
CN (1) CN104487780B (zh)
DE (1) DE102012214480A1 (zh)
RU (1) RU2592941C1 (zh)
WO (1) WO20131862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5972A1 (en) * 2013-02-12 2014-09-04 Lester James Thiessen Heat Exchanger for an Oil Storage Tank
EP2944489B1 (en) * 2014-05-16 2020-05-06 Perkins Engines Company Limited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DE102014214768A1 (de) * 2014-07-28 2016-01-28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 KG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heizgerät
US10308097B2 (en) * 2016-01-22 2019-06-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emperature sensor for the heat exchanger of a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R3062601B1 (fr) * 2017-02-06 2019-06-0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circuit de chauffag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 la temperature correspondants
DE102017119077A1 (de) * 2017-08-21 2019-02-21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 KG Fahrzeugheizgerät
CN112050460A (zh) * 2019-06-08 2020-12-08 浙江润诚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4503B (zh) * 1985-06-12 1986-12-10 韦巴斯托沃克W贝勒有限公司 加热器,特别是一种车用辅助加热器
DE10143479C1 (de) * 2001-09-05 2003-01-30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Zusatzheizgerät mit einem Wärmeübertrager
DE102006031606A1 (de) * 2006-07-06 2008-01-17 Behr Gmbh & Co. Kg Wärmetauscher zur Abgaskühl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ärmetauschers
CN101111723A (zh) * 2004-11-26 2008-01-23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空气加热装置的热交换器
DE102009043264A1 (de) * 2009-09-29 2011-03-31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CN102062029A (zh) * 2010-11-04 2011-05-18 山东大学 一种使用燃气折返双面加热换热器的燃油加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0172A (en) * 1982-06-17 1984-10-30 Henry Ciciliot Electric heat exchanger for simultaneously vaporizing two different fluids
RU2015035C1 (ru) * 1989-03-07 1994-06-30 Й.Эбершпэхе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опл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WO1996035084A1 (de) * 1995-04-29 1996-11-07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Wärmetauscher
US6520248B2 (en) * 2000-05-18 2003-02-18 Aavid Thermalloy Llc Heat sink having bonded cooling fins
RU14893U1 (ru) * 2000-05-23 2000-09-10 Холодков Ю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Отоп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DE102004019554C5 (de) * 2004-04-22 2014-03-27 Pierburg Gmbh Abgasrückführsystem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DE102005058204B4 (de) * 2005-12-02 2008-07-24 Pierburg Gmbh 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DE102006060388A1 (de) * 2006-12-20 2008-06-26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Fahrzeugheizgerät
US8550147B2 (en) * 2008-08-18 2013-10-08 Clear Vision Associates, Llc Windshield washer fluid heater and system
DE102009046781A1 (de) * 2009-11-17 2011-05-19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heizgerä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4503B (zh) * 1985-06-12 1986-12-10 韦巴斯托沃克W贝勒有限公司 加热器,特别是一种车用辅助加热器
DE10143479C1 (de) * 2001-09-05 2003-01-30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Zusatzheizgerät mit einem Wärmeübertrager
CN101111723A (zh) * 2004-11-26 2008-01-23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空气加热装置的热交换器
DE102006031606A1 (de) * 2006-07-06 2008-01-17 Behr Gmbh & Co. Kg Wärmetauscher zur Abgaskühl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ärmetauschers
DE102009043264A1 (de) * 2009-09-29 2011-03-31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CN102062029A (zh) * 2010-11-04 2011-05-18 山东大学 一种使用燃气折返双面加热换热器的燃油加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61913A1 (de) 2015-04-22
US10106013B2 (en) 2018-10-23
WO2013186268A1 (de) 2013-12-19
CN104487780A (zh) 2015-04-01
DE102012214480A1 (de) 2013-12-19
US20150174988A1 (en) 2015-06-25
EP2861913B1 (de) 2017-03-29
RU2592941C1 (ru)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780B (zh) 热交换器装置
JP6514798B2 (ja) 伝熱器パイプ及び該伝熱器パイプを有する加熱ボイラ
CN1120347C (zh) 采暖锅炉的热交换器管
CN103994468B (zh) 具备传热装置的燃气轮机燃烧器
CA2828021C (en) Coaxial gas-liquid heat exchanger with thermal expansion connector
JP5509466B2 (ja) フィン付き円筒形熱交換器
CN102066868B (zh) 用于机动车的换热器
CN102042135A (zh) 内燃机的进气歧管和冷却液增压空气冷却器
CN205607209U (zh) 热交换器
CN104748582B (zh) 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612562U (zh) 传热器
CA2637845C (en) Heating device
JP5987143B2 (ja) 二重壁式の熱交換器パイプ
ITTO20100222A1 (it) Scambiatore di calore
KR102247109B1 (ko) 플레이트형 열교환기, 특히 콘덴싱 보일러를 위한 플레이트형 열교환기
KR20130079325A (ko) 열교환기 제조 방법 및 열교환기
CN101223402A (zh) 蒸汽发生器管,相关的制造方法和直流式蒸汽发生器
ITTO20100223A1 (it) Scambiatore di calore
US8944155B2 (en) Annular axial flow ribbed heat exchanger
US4266600A (en) Heat exchanger with double walled tubes
CN109458279B (zh) 紧凑型热交换器
CN107925306A (zh) 具有由两个外罩段组成的壳体外罩的电机
KR20000049191A (ko) 열 교환기
CN100390492C (zh) 热交换器
CN108278920A (zh) 热交换器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after: Ebersp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before: Eberspa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K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