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1223B - 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1223B
CN104461223B CN201310426496.4A CN201310426496A CN104461223B CN 104461223 B CN104461223 B CN 104461223B CN 201310426496 A CN201310426496 A CN 201310426496A CN 104461223 B CN104461223 B CN 104461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ze
editing area
touching signals
note cont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64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1223A (zh
Inventor
黄玮滢
周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4264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1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1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1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1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1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单元、触控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存储单元。显示单元用以于一既定显示区域显示一电子笔记本,其中上述电子笔记本具有一编辑区域。触控单元用以接收一触控信号。处理单元用以根据触控信号将编辑区域依一比例自原始尺寸增加为第一尺寸,以及根据存储信号将编辑区域依上述比例自第一尺寸压缩回原始尺寸,并且将编辑区域的笔记内容自相应于第一尺寸的第一解析度降低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存储单元用以根据存储信号存储电子笔记本。其中,存储单元于存储电子笔记本后,显示单元显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笔记内容。本发明可避免换行或换页所带来的不顺,并提高阅读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根据一触控信号改变电子笔记本的编辑区域的尺寸的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智能电子装置的使用普及,使得使用者能随时利用其内建的具有笔记功能的软件记录重要的事情。当欲记录的内容较多时,使用者可能会碰到笔记本的编辑区域已被写满但仍有尚未记录完成的内容的状况,此时只能选择换行或换页才得以继续进行编辑的动作,这将导致操作上的不顺或日后阅读笔记内容的不便。因此,如何在上述的情况下仍可带给使用者较佳的使用体验为目前所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单元、触控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存储单元。显示单元用以于一既定显示区域显示一电子笔记本,其中上述电子笔记本具有一编辑区域。触控单元用以接收一触控信号。处理单元用以根据触控信号将编辑区域依一比例自原始尺寸增加为第一尺寸,以及根据存储信号将编辑区域依上述比例自第一尺寸压缩回原始尺寸,并且将编辑区域的笔记内容自相应于第一尺寸的第一解析度降低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存储单元用以根据存储信号存储电子笔记本。其中,存储单元于存储电子笔记本后,显示单元显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笔记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步骤包括:于显示单元的既定显示区域显示电子笔记本,其中上述电子笔记本具有编辑区域。接收触控信号。将编辑区域依一比例自原始尺寸增加为第一尺寸。接收存储信号。将编辑区域依上述比例自第一尺寸压缩回原始尺寸,并且将编辑区域的笔记内容自相应于第一尺寸的第一解析度降低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存储电子笔记本。显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笔记内容。
本发明通过适当地放大编辑区域的空间,能将尚未编辑完的内容记录于新增加的编辑区域内,如此可避免换行或换页所带来编辑上的不顺,并且提高之后阅读笔记内容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笔记本示意图。
图3A、图3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根据触控信号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的示意图。
图4A、图4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根据存储信号压缩编辑区域的尺寸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子装置
101~显示单元
102~触控单元
103~处理单元
104~存储单元
201~电子笔记本
202~编辑区域
203~图标
301、302~端点
303~手
304~移动距离
305、306、307~区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以及方法适用的其他范围将于接下来所提供的详述中清楚易见。必须了解的是下列的详述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当提出有关电子装置以及显示方式的示范实施例时,仅作为描述的目的以及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0包括显示单元101、触控单元102、处理单元103以及存储单元104。如图2所示,显示单元101用以于一既定显示区域显示一电子笔记本201,其中上述电子笔记本201具有一编辑区域202。触控单元102用以接收一触控信号。处理单元103与触控单元102耦接,并根据所接收的触控信号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触控信号可为一触控姿势。请参阅图3A,当手303(亦可为一触控笔)自端点301滑动至端点302时,处理单元103根据触控姿势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如图3B所示,此时编辑区域的尺寸将自原始尺寸放大至第一尺寸,图中区块306为显示于显示单元101所增加的编辑区域。举例来说,编辑区域的原始尺寸为600*800,而放大过后编辑区域的第一尺寸为900*1200。其中,放大的比例值可由使用者自行设定。举例来说,可根据触控姿势的移动距离(如图3A所示的距离304)来决定放大的比例,或者使用者可自行设定一既定比例(例如每次触控姿势仅增加20%的编辑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区块306仅显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编辑区域305的部分内容,以及区块307仅为相应于第一尺寸的部分编辑区域。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触控信号还可根据处理器103判断是否对应至一图标(如图2所示的图标203)来决定。若处理单元103检测到一触控信号对应至显示单元101的图标203,则根据触控信号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而后续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的动作如同前段所述,因此在此省略相关的描述。
请参阅图4。当使用者于结束编辑之后,将发送一存储信号至处理单元103,而处理单元103根据上述存储信号将编辑区域依上述比例自第一尺寸压缩回原始尺寸。举例来说,放大后的第一尺寸为900*1200,于结束之后将第一尺寸依比例将内容一并缩小回600*800。如图4A所示,压缩前的解析度与图3A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编辑区域的原始解析度相同。图4B是显示压缩回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的笔记内容,由图可得知,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较低于相应于第一尺寸的第一解析度。其中,显示单元101于存储单元104存储电子笔记本后,将显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的笔记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压缩回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编辑区域的笔记内容的解析度过低,造成之后阅读时体验不佳的状况。因此,使用者可预先设定一既定尺寸,以避免上述的问题。举例来说,设定一既定尺寸为1200*1600,即为第一尺寸增加至1200*1600后,尽管处理单元103重复接收到触控信号,将不再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
请参阅图5。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于步骤S501(请一并参阅图2),显示单元101于一既定显示区域显示一电子笔记本201,其中上述电子笔记本201具有一编辑区域202。使用者于编辑区域202内编辑笔记内容(步骤S502)。然而,当欲记录的笔记内容较多,使得原先的编辑区域202不足以记录所有笔记内容时,使用者致能一触控姿势。于步骤S503,处理单元103判断是否接收到一触控信号,若确认接收到触控信号,则进入步骤S504,并根据触控信号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触控信号可为一触控姿势。请一并参阅图3。当手303(亦可为一触控笔)自端点301滑动至端点302时,处理单元103根据触控姿势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如图3B所示,此时编辑区域的尺寸将自原始尺寸放大至第一尺寸,图中区块306为显示于显示单元101所增加的编辑区域。如图3B所示,此时编辑区域的尺寸将自原始尺寸放大至第一尺寸,图中区块306为显示于显示单元101所增加的编辑区域。举例来说,编辑区域的原始尺寸为600*800,而放大过后编辑区域的第一尺寸为900*1200。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触控信号还可根据处理器103判断是否对应至一图标(请一并参阅图2,如图中所示的图标203)来决定。若处理单元103检测到一触控信号对应至显示单元101的图标203,则根据触控信号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而后续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的动作如同前段所述,因此在此省略相关的描述。
于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后,使用者将继续编辑笔记内容(步骤S505)。于编辑完成后,进入步骤S506,使用者接着触发一存储信号。处理单元103于接收到存储信号后,将编辑区域依原先放大的比例自第一尺寸压缩回原始尺寸(步骤S507)。举例来说,放大后的第一尺寸为900*1200,于结束之后将第一尺寸依比例将内容一并缩小回600*800。请一并参阅图4。如图4A所示,压缩前的解析度与图3A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编辑区域的原始解析度相同。图4B是显示压缩回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的笔记内容,如图所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较低于相应于第一尺寸的第一解析度。
回到步骤S508,显示单元101于存储单元104存储电子笔记本后,将显示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第二解析度的笔记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压缩回相应于原始尺寸的编辑区域的笔记内容的解析度过低,造成之后阅读时体验不佳的状况。因此,使用者可于执行步骤S504前预先设定一既定尺寸,以避免上述的问题。举例来说,设定一既定尺寸为1200*1600,即为第一尺寸增加至1200*1600后,尽管处理单元103重复于步骤S503接收到触控信号,也不再增加编辑区域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出的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式,使用者在欲记录的内容较多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放大编辑区域的空间,能将尚未编辑完的内容记录于新增加的编辑区域内,如此可避免换行或换页所带来编辑上的不顺,并且提高之后阅读笔记内容的便利性。
上述的实施例以足够的细节叙述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通过上述的描述实施本发明所揭示的***以及方法,以及必须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显示单元,用以于一既定显示区域显示一电子笔记本,其中上述电子笔记本具有一编辑区域以及笔记内容,上述编辑区域具有一原始尺寸以及上述笔记内容具有一第二尺寸;
一触控单元,用以接收一触控信号;
一处理单元,用以:
根据对应于上述触控信号的一比例增加一附加编辑区域以将上述编辑区域自上述原始尺寸增加为一第一尺寸,其中上述笔记内容的上述第二尺寸维持不变;以及
根据一存储信号将上述编辑区域依上述比例自上述第一尺寸压缩回上述原始尺寸,并且将上述编辑区域的一笔记内容自相应于上述第一尺寸的一第一解析度降低为相应于上述原始尺寸的一第二解析度;以及一存储单元,用以根据上述存储信号存储上述电子笔记本;
其中,上述存储单元于存储上述电子笔记本后,上述显示单元显示相应于上述原始尺寸的上述笔记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上述触控信号还包括一触控姿势,上述编辑区域根据上述触控姿势将上述原始尺寸增加为上述第一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上述显示单元还显示一图标,以及上述处理单元还判断上述触控信号是否对应至上述图标,并根据上述触控信号将上述原始尺寸增加为上述第一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还包括一既定尺寸,上述第一尺寸小于或等于上述既定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上述显示单元仅显示部分相应于上述第一尺寸的上述笔记内容,以及上述处理单元还根据上述触控信号改变上述笔记内容的配置。
6.一种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步骤包括:
于一显示单元的一既定显示区域显示一电子笔记本,其中上述电子笔记本具有一编辑区域以及笔记内容,上述编辑区域具有一原始尺寸以及上述笔记内容具有一第二尺寸;
接收一触控信号;
根据对应于上述触控信号的一比例增加一附加编辑区域以将上述编辑区域自上述原始尺寸增加为一第一尺寸,其中上述笔记内容的上述第二尺寸维持不变;
接收一存储信号;
将上述编辑区域依上述比例自上述第一尺寸压缩回上述原始尺寸,并且将上述编辑区域的一笔记内容自相应于上述第一尺寸的一第一解析度降低为相应于上述原始尺寸的一第二解析度;
存储上述电子笔记本;
显示相应于上述原始尺寸的上述笔记内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触控信号还包括一触控姿势,上述编辑区域根据上述触控姿势将上述原始尺寸增加为上述第一尺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上述触控信号是否对应至显示于上述显示单元中的一图标,其中,当上述触控信号对应至上述图标时,根据上述触控信号将上述原始尺寸增加为上述第一尺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尺寸小于或等于一既定尺寸。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显示单元仅显示部分相应于上述第一尺寸的上述笔记内容,以及上述触控信号还用以改变上述笔记内容的配置。
CN201310426496.4A 2013-09-17 2013-09-17 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Active CN104461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6496.4A CN104461223B (zh) 2013-09-17 2013-09-17 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6496.4A CN104461223B (zh) 2013-09-17 2013-09-17 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1223A CN104461223A (zh) 2015-03-25
CN104461223B true CN104461223B (zh) 2018-01-26

Family

ID=5290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6496.4A Active CN104461223B (zh) 2013-09-17 2013-09-17 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122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397A (zh) * 2008-04-30 2013-09-1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者界面显示区域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9920B2 (en) * 2006-08-04 2012-07-10 App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to do items or notes or electronic messages
WO2008090902A1 (ja) * 2007-01-25 2008-07-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マルチウィンドウ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KR101932718B1 (ko) * 2012-02-24 2018-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면 상의 디스플레이창의 크기를 변경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397A (zh) * 2008-04-30 2013-09-1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者界面显示区域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1223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5597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JP5328255B2 (ja) 波形観測装置及び波形観測システム
US11436403B2 (en) Online document comme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763218A (zh) 一种手持设备输入方法
CN103718149A (zh) 一种文本的处理方法及触屏设备
US20130285942A1 (en) Touch detection method and touch control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50153901A1 (en) Scan method for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3699259A (zh) 一种光标定位的方法、***及触摸设备
CN102141882A (zh) 触摸屏终端上框选操作的实现方法及触摸屏终端
CN106502493A (zh)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5122180A (zh) 便携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372622B2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a tra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979399A (zh) 显示处理***及方法
KR102337157B1 (ko) 전자 칠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3106022A (zh) 触控面板的虚拟按键的设定与检测方法
US917073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5654080B (zh) 手写笔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867824A (zh) 双指缩放调整桌面图标宫格的方法及***
CN104461223B (zh) 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CN106775295B (zh) 一种基于曲面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129321A (zh) 基于触摸屏的轨迹记录、比较方法
CN104657078B (zh) 一种终端
CN202075711U (zh) 触控识别装置
US82231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mproved user interface
EP2458513A1 (en) Not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