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34307B - 一种标测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标测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34307B
CN104434307B CN201410799474.7A CN201410799474A CN104434307B CN 104434307 B CN104434307 B CN 104434307B CN 201410799474 A CN201410799474 A CN 201410799474A CN 104434307 B CN104434307 B CN 104434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member
control handle
mapping catheter
distal en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94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34307A (zh
Inventor
朱晓林
李楚武
邹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njiang Electronic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njia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njia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njia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994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34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34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4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34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4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导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测导管,其包括:操控手柄,其上安装有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管体端部并通过管体与操控手柄连接的环形远端,其表面布置电极,环形远端内部设置有控制环形远端形变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以开环结构成型,其分为初始状态和螺旋状态,支撑构件初始状态下,环状部分任意一处横截面的一点与其他横截面相同位置点均在同一平面内,操控手柄通过一沿管体内部设置的连接件拉动支撑构件自由端,能够使支撑构件由初始状态变为螺旋状态,向远离操控手柄方向延伸,且拉动过程中,螺距不变或增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电极间电生理干扰现象可控的标测导管。

Description

一种标测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导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测导管。
背景技术
由于人体的生理结构复杂,需要不同形状的导管远端以及操控性能优越的手柄,使导管精确到达不同病灶部位且适应不同构造的病灶部位是极具挑战性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了多种结构的导管和其控制手柄,例如美国专利申请US2008039918A1中公开的一种双控的导管和控制手柄,该导管的远端可以进行弯曲或调整螺旋部分的直径,其中弯曲和调整螺旋部分的直径是通过分别操控手柄上的两个控制键来实现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分别调节,不便于用一只手直接实现导管的控制和操作同时其导管远端仅有一种螺旋形态,而且,现有的螺旋形态在缩小直径时,在收缩时远端环与环上的电极距离过近导致电生理干扰,具有产生电生理干扰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电极间电生理干扰现象可控的标测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标测导管,其包括:
环形远端,表面布置电极,环形远端内部设置有控制环形远端形变的支撑构件,条形构件以开环结构成型,其分为初始状态和螺旋状态;
操控手柄,通过管体与支撑构件一端连接,支撑构件初始状态下,环状部分任意一处横截面的一点与其他横截面相同位置点均在同一平面内,操控手柄通过一沿管体内部设置的连接件拉动支撑构件自由端,能够使支撑构件由初始状态变为螺旋状态,向远离操控手柄方向延伸,且拉动过程中,螺距不变或增大,可调整支撑构件环状部分的结构,即调整其横截面的形状,控制其成型后的结构,使螺旋状态下的螺距可控,避免产生电生理干扰(在不同的环境下两个电极间产生电生理干扰的距离不同,所以在本申请可控的结构下,能够避免电极相互间的电生理干扰现象的产生,以防止其影响标测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支撑构件初始状态下,所述支撑构件横截面最长两端的连接线向操控手柄方向延伸,越靠近环状的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线,支撑构件为条形,横截面非圆形,该方案范围较大,即能实现初始状态到螺旋状态的转变即可,现有技术有一种类似章鱼触手的支撑构件,其底部向自由端延伸中,横截面面积渐变小,同样能够实现螺旋状态,不过其顶端较细,容易变形,使用寿命不高,如果要保证其自由端强度、寿命达到要求,其底部要非常粗,又会不符合整体的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截面为对称形状,初始状态下,横截面的对称中线与该平面所成夹角为锐角,该锐角开口朝向开环支撑构件外侧,对称中线向操控手柄方向延伸时,靠近环状的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线,对称的支撑构件方便加工,方便对螺距的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牵引线,其沿支撑构件布置,一端连接至支撑构件自由端,另一端连接到操控手柄上,能够***作沿安装路径往操控手柄拉回,由于本发明结构的限定,沿第一牵引线安装路径拉动支撑构件的自由端时,即可形成螺旋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牵引线,其一端连接在管体内壁上,另一端连接至操控手柄,能够被拉动至管体弯曲,多一个控制状态,使导管对病灶部位的适应性更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管体上被第二牵引线拉动弯曲的段上设置有1个或2个或多个电极,与环形远端的电极配合用于显示管体弯曲的形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锐角大于0°小于3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锐角大于等于35°小于6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锐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牵引线固定连接在操控手柄内滑动安装的第二滑块上,第二滑块上安装有能够旋转、相互存在半径差并固定叠在一起的大、小齿轮,其分别配合操控手柄上两个前后相反移动的部件,大齿轮和小齿轮具有半径差,进而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需要消耗的力量减小,达到省力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可调整支撑构件环状部分的结构,使螺旋状态下的螺距可控,避免产生电生理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可控标测导管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均匀分布单个电极的导管远端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均匀分布2个电极的导管远端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折弯段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变形状态的支撑构件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变形状态的支撑构件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均匀分布着单个电极的环形远端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均匀分布着单个电极的环形远端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均匀分布着单个电极的螺旋形远端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均匀分布着单个电极的螺旋形远端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均匀分布着2个电极的环形远端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均匀分布着2个电极的环形远端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均匀分布着2个电极的螺旋形远端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均匀分布着2个电极的螺旋形远端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手柄部分剖视图;
图18是本申请手柄部分***视图;
图19是本申请手柄部分控制第一牵引线的螺旋形配合图;
图20是本申请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环形远端折弯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螺旋远端变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折弯与螺旋远端变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管体剖视图;
图25是本申请第二滑块配合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折弯处电极的标测功能示意图。
图中标记:1.环形远端2.螺旋形远端3.端部防损伤结构4.电极5.管体7.第一牵引线8.第二牵引线9.电极导线10.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11.变形状态的支撑构件12.第一管腔13.第二管腔14.第一滑块轨道15.第一紧固螺钉16.推钮17.第一滑块18.滑轮19.第二紧固螺钉20.旋钮21.芯轴22.手柄壳体23.第二滑块24.行程调节螺钉25.第三紧固螺钉26.大齿轮27.小齿轮28.折弯段29.折弯段电极A 30.折弯段电极B 31.折弯段电极A导线 32.折弯段电极B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标测导管,其包括:
环形远端1,表面布置电极4,环形远端1内部设置有控制环形远端1形变的条形支撑构件,其以开环结构成型,其分为初始状态和螺旋状态,其横截面非圆形;
操控手柄,通过管体5与支撑构件一端连接,支撑构件初始状态下,环状部分任意一处横截面的一点与其他横截面相同位置点均在同一平面内,操控手柄通过一沿管体5内部设置的连接件拉动支撑构件自由端,能够使其由初始状态变为螺旋状态,向远离操控手柄方向延伸,且拉动过程中,螺距不变或增大。
支撑构件初始状态下,所述支撑构件横截面最长两端的连接线向操控手柄方向延伸,越靠近环状的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线。
所述横截面为对称形状,初始状态下,横截面的对称中线与该平面所成夹角为锐角,该锐角开口朝向开环支撑构件外侧,对称中线向操控手柄方向延伸时,靠近环状的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管体上被第二牵引线拉动弯曲的段上设置有1个或2个或多个电极,与环形远端的电极配合用于显示管体弯曲的形态,所述锐角大于0°小于35°,或大于等于35°小于65°,或大于等于65°小于90°。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牵引线7,其沿支撑构件布置,一端连接至支撑构件自由端,另一端连接到操控手柄上,能够***作沿安装路径往操控手柄拉回。
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牵引线8,其一端连接在管体5内壁上,另一端连接至操控手柄,能够被拉动至管体5弯曲。
所述环形远端1前端设计有端部防损伤结构3,其形状为半球形以确保在标测时不致因触碰而损伤肌肉组织.,环形远端1内分布着电极导线9,其连接环形远端1外表面环状设置的电极4,电极导线9通过管体5连通至操控手柄,再连接至能量源。
所述电极4能够以单个为一组,或两个、三个为一组,相邻的每组电极4在环形远端1上的距离相等,电极4上均连接有电极导线9,所述管体5内部设置有分别供电极导线9、第一、第二牵引线8穿过的空腔。
所述操控手柄主要由旋钮20、推钮、第一滑块轨道14、芯轴21、第一滑块17、第二滑块23、手柄壳体22组成;
第一牵引线7经过安装在第一滑块轨道14的滑轮18固定在第一滑块17上,其中滑轮18可以转动,滑轮18安装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远离环形远端1的一端,第一滑块17相比滑轮18,离环形远端1更远,需要拉动第一牵引线7时,操作旋钮20,使第一滑块17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往环形远端1方向滑动即可(第一滑块17滑动安装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当牵引线经过滑轮18时能减小摩擦具有省力作用;
第一滑块17安放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并能沿轨道进行往返运动,旋钮20为管状件,配合在第一滑块轨道14外部周围,旋钮20内部设计有与第一滑块17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同时通过第二紧固螺钉19限位安装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即旋钮20能沿第一滑块轨道14旋转且不能纵向运动,旋转时使内部的第一滑块17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牵引线7的运动以控制支撑构件的变形,从而带动环形远端1从初始状态变为螺旋状态(变形与变径);
如图17、18、25,所述第二牵引丝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23上,所述推钮通过第一紧固螺钉15不能旋转的固定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其中推钮内部与旋钮20外表面具有一定间隙,以确保旋钮20能转动,第一滑块轨道14与芯轴21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滑块23滑动连接在芯轴21上,其上安装有重叠的大齿轮26和小齿轮27,大齿轮26与小齿轮27为一体安放在第二滑块23上,大齿轮26与芯轴21上的齿条啮合,小齿轮27与手柄壳体22上的齿条啮合,手柄壳体22滑动配合在芯轴21外侧,当推动推钮时,推扭16带动芯轴21(芯轴21和手柄壳体22之间安装有行程调节螺钉24,限定芯轴21的最大移动距离,行程调节螺钉24与芯轴21配合且可旋转,以改变其支出芯轴21的长度,行程调节螺钉24的螺帽被安装于手柄壳体22上的一挡块限位,使芯轴21移动距离限定在形成调节螺钉支出长度内,第三紧固螺钉25安装于手柄壳体22上,其端部伸入手柄壳体22内部,与芯轴21上一滑槽配合,使芯轴21的移动沿该滑槽方向,使得芯轴21不会旋转,稳定性更好),继而带动大齿轮26运动,并同步带动小齿轮27(角速度相同)在手柄壳体22的齿条上运动,大齿轮26和小齿轮27具有半径差,进而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需要消耗的力量减小,达到省力的目的(如第二牵引丝在管体5上的连接处相对第二滑块23的移动距离为R,此时推扭16的移动距离小于R),芯轴21相对于第二滑块23向前运动,管体5与第一滑块轨道14连接,进而推动推扭16时管体5相对于第二滑块23向前运动,第二滑块23相对管体5向后运动,第二牵引线8相对管体5向后运动从而控制整个环形远端1偏转,推钮相对旋钮20无纵向相对运动,确保在推出推钮后能随即进行旋转旋钮20,旋钮20运动对推钮不产生影响,即旋钮20运动时推钮不动,推钮运动时旋钮20也随之一起同路径运动,在初始状态时,推扭16上的手指推压处位于旋钮20的手指按压处旁,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手指不断的做大范围移动,只需控制不同相邻的推扭16和旋钮20即可,操作方便。
如图2-24,本申请具体由环形远端1、管体5、操控手柄组成,环形远端1在初始状态时均匀分布其上的电极4在同一水平面上,其形状由内部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10决定,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10在不受外力状态下环形部分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纵向垂直同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10由圆柱体材料塑形而成,其环形部分约2/3区域经二次加工成扁平结构,具体做法是将其约2/3区域内圆柱材料内外两侧以与水平面成20度-70度斜度进行切除材料,且保证圆柱材料的内切除面斜朝上,外切除面斜朝下,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10其结构设计目的为确保在端部受到外力时,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10能变化成变形状态的支撑构件11即支撑构件变成螺旋形螺距变大且环形直径减小,螺旋形远端2形状由变形状态的支撑构件11决定,环形远端1与螺旋形远端2设计为适应不同条件下不同部位的标测,环形远端1前端设计有端部防损伤结构3,其形状为半球形以确保在标测时不致因触碰而损伤肌肉组织,环形远端1内分布着电极导线9、初始状态的支撑构件10以及控制环形远端1变螺旋形缩小直径即变化成螺旋远端的第一牵引线7,其中电极导线9一端与电极4相连,另一端经管体5、操控手柄与设备相连,第一牵引线7一端固定在环形远端1的端部,经管体5与操控手柄的第一滑块17连接。
第二牵引线8控制环形远端1与螺旋形远端2的偏转,其原理是第二牵引线8铆接在折弯段28的管体5上,其中第二牵引线8另外一段固定在第二滑块23上,当第二牵引线8受到拉力时,由于折弯段28的管体5材料相对管体5较软,折弯段28将向一侧弯曲,进而实现环形远端1与螺旋形远端2的偏转,管体5内分布着2个不同大小的第一管腔12和第二管腔13,中第一管腔12为小腔靠近侧边,第二牵引线8经过第一管腔12,电极导线9与第一牵引线7经过第二管腔13,管体5远端连接着环形远端1与螺旋形远端2,近端固定在操控手柄内。
操控手柄主要由旋钮20、推钮、第一滑块轨道14、芯轴21、 第一滑块17、第二滑块23、手柄壳体22、组成。第一牵引线7经过固定在第一滑块轨道14的滑轮18固定在第一滑块17上,其中滑轮18可以转动进而当牵引线经过滑轮18时能减小摩擦具有省力作用,一滑块安放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并能沿轨道进行往返运动。旋钮20设计有与第一滑块17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同时通过第二紧固螺钉19(限位)安装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即旋钮20能沿第一滑块轨道14旋转且不能纵向运动,使内部的第一滑块17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牵引线7的纵向运动以控制环形远端1的变形与变径。推钮通过第一紧固螺钉15不能旋转的固定在第一滑块轨道14上.其中推钮内部与旋钮20外表面具有一定间隙,以确保旋钮20能转动,第一滑块轨道14与芯轴21牢固连接,大齿轮26与小齿轮27为一体安放在第二滑块23上,大齿轮26与芯轴21上的齿条啮合,小齿轮27与手柄壳体22上的齿条啮合,当推动推钮时芯轴21带动大齿轮26运动,同步小齿轮27在手柄壳体22的齿条上运动,大齿轮26和小齿轮27具有半径差,进而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需要消耗的力量减小,达到省力的目的。芯轴21相对于第二滑块23向前运动,管体5与第一滑块轨道14连接,进而推动推扭16时管体5相对于第二滑块23向前运动,第二滑块23相对管体5向后运动,第二滑块23与第二牵引线8连接,第二牵引线8相对管体5向后运动从而控制环形远端1与螺旋形远端2偏转。推钮相对旋钮20无纵向相对运动,确保在推出推钮后能随即进行旋转旋钮20,.旋钮20运动对推钮不产生影响即旋钮20运动时推钮不动,推钮运动时旋钮20也随之一起纵向运动。如图22与23,在管体折弯处设置折弯段电极A29与折弯段电极B30,通过折弯段电极A导线31与折弯段电极B导线32与设配连接,在实际操作时折弯段电极A29、折弯段电极B30与环形远端的电极配合,以显示管体弯曲的形态如图26所示。

Claims (9)

1.一种标测导管,其包括:
操控手柄,其上安装有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于管体端部并通过管体与操控手柄连接的环形远端,其表面布置电极,环形远端内部设置有控制环形远端形变的支撑构件;
支撑构件以开环结构成型,其分为初始状态和螺旋状态,支撑构件初始状态下,环状部分任意一处横截面的一点与其他横截面相同位置点均在同一平面内,操控手柄通过一沿管体内部设置的连接件拉动支撑构件自由端,能够使支撑构件由初始状态变为螺旋状态,向远离操控手柄方向延伸,且拉动过程中,螺距不变或增大;支撑构件初始状态下,所述支撑构件横截面最长两端的连接线向操控手柄方向延伸时,越来越靠近环状的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线,支撑构件为条形,横截面非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为对称形状,初始状态下,横截面的对称中线与该平面所成夹角为锐角,该锐角开口朝向开环支撑构件外侧,对称中线向操控手柄方向延伸时,靠近环状的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牵引线,其沿支撑构件布置,一端连接至支撑构件自由端,另一端连接到操控手柄上,能够***作沿安装路径往操控手柄拉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牵引线,其一端连接在管体内壁上,另一端连接至操控手柄,能够被拉动至管体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被第二牵引线拉动弯曲的段上设置有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大于0°小于3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大于等于35°小于6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线固定连接在操控手柄内滑动安装的第二滑块上,第二滑块上安装有能够旋转、相互存在半径差并固定叠在一起的大、小齿轮,其分别配合操控手柄上两个前后相反移动的部件。
CN201410799474.7A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标测导管 Active CN104434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9474.7A CN104434307B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标测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9474.7A CN104434307B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标测导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4307A CN104434307A (zh) 2015-03-25
CN104434307B true CN104434307B (zh) 2017-01-25

Family

ID=5288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9474.7A Active CN104434307B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标测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343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8921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压力检测的消融装置
CN106806016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融装置
WO2017177121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St. Jude Medical, Cardiology Division, Inc. Mapping variable loop catheter handle
CN105919589B (zh) * 2016-05-27 2018-12-18 深圳市惠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传感器的头端具有盘状螺旋结构的磁定位环状标测电极导管
CN116965908B (zh) * 2023-06-27 2024-04-09 上海玮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心内标测电极导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7676A2 (en) * 2001-04-27 2002-11-07 C.R. Bard, Inc. Electrophysiology catheter for mapping and/or ablation
JP4027411B1 (ja) * 2007-03-29 2007-12-26 日本ライフライン株式会社 電極カテーテル
CN103547231B (zh) * 2011-03-25 2016-04-13 麦德托尼克消融前沿有限公司 用于电极阵列的冷却***
US9220433B2 (en) * 2011-06-30 2015-12-29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Catheter with variable arcuate distal section
JP2013202241A (ja) * 2012-03-29 2013-10-07 Japan Lifeline Co Ltd 電極カテーテル
CN103565514B (zh) * 2012-08-01 2015-05-06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4307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4307B (zh) 一种标测导管
CN103565518A (zh) 双控弯电生理导管
CN205913319U (zh) 一种可控内视镜导管
EP2273345A3 (en) Movement controlled computer
CN204351925U (zh) 医用圈套器
CN103565514B (zh) 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
CN109771014B (zh) 可调弯房间隔穿刺***
CN204428088U (zh) 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
CN107648740A (zh) 一种医疗治疗仪器
CN203303482U (zh) 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
CN207012221U (zh) 内窥镜用息肉切除器具
CN201823149U (zh) 用于眼-鼻沟通泪液的导流装置
CN201403749Y (zh) 可弯曲睫毛刷
CN114225187A (zh) 一种可调弯球囊扩张导管
CN203208061U (zh) 腔镜甲状腺术专用拉钩
CN204581374U (zh) 一种腔镜用多角度调节扇形手术拉钩
CN206641931U (zh) 撑口支架
CN103566454A (zh) 双控弯手柄
CN106473697B (zh) ***扩张器
CN202377133U (zh) 万向伸缩可调节喷水枪
CN206151418U (zh) 一种内窥镜钢丝快速调节结构
CN205379463U (zh) 温控艾灸设备
CN205947992U (zh) 一种肘关节拉力活动器
CN203815676U (zh) 颈椎牵引座椅
CN110251123A (zh) 可同时控制电极导管头端两种弯形的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 Wuke East 3rd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Jinjiang Electronic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 Wuke East 3rd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JINJIA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