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8999B - 设备发现和对等组形成方案 - Google Patents

设备发现和对等组形成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8999B
CN104428999B CN201380036503.8A CN201380036503A CN104428999B CN 104428999 B CN104428999 B CN 104428999B CN 201380036503 A CN201380036503 A CN 201380036503A CN 104428999 B CN104428999 B CN 104428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request
invitation
groups
inv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65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8999A (zh
Inventor
韩世熙
M.M.帕蒂尔
李智惠
金俊亨
李钟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8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8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8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89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87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cross-functional networking aspects
    • H04L67/1093Some peer nodes performing special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6Join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1Group master select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63Discovery through centralising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68Discovery involving direct consultation or announcement among potential requesting and potential source pe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形成对等(P2P)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二设备发出邀请请求;以及如果从第二设备接收到对于邀请请求的邀请响应则执行用于与第二设备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该邀请响应包括识别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使用设备信息执行该协商过程。

Description

设备发现和对等组形成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设备发现和对等(P2P)组形成的方案,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基于开放服务请求的设备发现和P2P组形成的方案。
背景技术
最近的无线保真(Wi-Fi)技术,例如,IEEE 802.11标准技术,使用户能够发现接入点(AP)和/或其他(多个)Wi-Fi设备。利用发现的其他设备,用户(更具体地,用户的终端)连接到AP并且可以通过AP与其他设备通信。
Wi-Fi直连,例如,Wi-Fi对等(P2P)标准技术,可以使用户能够在没有对于到AP的连接的用户请求的情况下连接到Wi-Fi设备。Wi-Fi直连使不同的P2P服务能相互通信(例如,文件共享、媒体共享,等等)。
设法执行Wi-FiP2P通信的设备必须与任一(多个)其他设备形成P2P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提出本发明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的方面提供P2P设备和已经加入P2P组的设备之间的新的组形成。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最小化在形成新的P2P组的过程中发生的信令以及最小化用于形成组的邀请机制的用户花费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允许已经加入现有的P2P组的设备从另一设备接收对于加入新的P2P组的请求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形成对等(P2P)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第二设备发出邀请请求;以及如果从第二设备接收到对于邀请请求履行邀请响应则执行用于与第二设备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其中该邀请响应包括识别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且其中使用设备信息执行该协商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被配置为与第二设备形成对等(P2P)组的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邀请请求被发送给第二设备并且如果从第二设备接收到对于邀请请求的邀请响应则执行用于与第二设备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以及收发器,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发送或接受无线信号,其中该邀请响应包括识别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且其中该控制器使用设备信息执行协商过程。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之间的设备发现以及对等(P2P)组形成的过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中一些属于现有组的设备之间的设备发现以及P2P组形成的过程;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些属于现有组的设备之间的设备发现以及P2P组形成的过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2P设备执行用于与另一P2P设备形成P2P组的邀请机制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2P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来帮助理解,但这些具体细节应被看作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对此处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此外,为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遍及附图,相似的参考标记将理解为参考相似的部分、组件和结构。
下面的描述及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汇不局限于它们的词典含义,而是仅仅是用于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的理解本发明。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非为了对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限定的本发明进行限制。
应当理解,单数形成“一”、“一个”也包括复数对象,除非上下文给出明确地相反指示。因而,例如,当提到“一个组件表面”时,包含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
在阐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将首先描述此说明书中使用的若干术语。然而,将理解地是,那些术语不局限于如下所述。
设备,如本文使用的,是被配置为与另一设备执行对等(P2P)通信的实体,并且还可以被称作P2P设备、终端、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移动式设备(ME)、终端等等。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发现以及设备之间的对等(P2P)组形成的过程。
在步骤104中,设备A 100开始发现。在步骤106中,设备A 100向设备B 102发出探查(probe)请求。在步骤108中,设备B 102响应于探查向设备A 100发出探查响应。在步骤110中,设备A 100基于探查响应找到设备102。
可替换地,设备A 100和设备B 102还可以在步骤112中交换用于服务发现的信号。如此,设备A 100可以在步骤114中与设备B 102交换或共享服务信息。
在步骤106和步骤108中的探查信号的交换之后,设备A 100和设备B102在步骤116中执行组所有者协商。在图1的实施例中,设备A 100是组所有者(GO)而设备B 102是客户端。然而,应该注意,设备A 100可以是客户端而设备B 102可以是GO。
随后,在步骤118中设备A 100和设备B 102执行Wi-Fi简单配置(WSC)交换,并且在步骤120和122中分别完成连接形成。那么设备A 100和设备B 102在步骤124中执行4路信号交换。
如此,在设备A 100和设备B 102之间形成新的P2P组。然后,在步骤126中,执行服务启动并且在设备A 100和设备B 102之间传送服务数据流。
P2P组可以包括作为用作接入点(AP)的GO的设备。设备可以发现已经加入现有的P2P组的另一设备。该设备可以通过向其他设备发出可发现性请求和邀请请求来尝试连接到已经加入现有的P2P组的其他设备。现在连同图2描述与另一设备形成新的P2P组的过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中一些属于现有组的设备之间的设备发现以及P2P组形成的过程。
在此描述中,假定设备B 202和设备C 204已经形成了现有的P2P组208并且设备A200想要连接到设备C 204。
在步骤206中开始发现的设备A 200在步骤210中向作为现有的P2P组208的GO的设备B 202发出探查请求。在步骤212中,设备B 202向设备A 200发出探查响应。随后,在步骤214中,设备A 200在步骤214中基于来自设备B 202的探查响应找到设备B 202和设备C204。
想要连接到设备C 204的设备A 200可以采用可发现性机制和邀请机制。
具体地,可发现性机制可以包括在步骤216中由设备A 200通过设备B202向设备C204发送可发现性请求(或设备可发现性请求),并且在步骤218中还通过设备B 202从设备C204接收对于可发现性请求的响应。
邀请机制可以包括在步骤220中由设备A 200向设备C 204发送对于加入新的P2P组的邀请请求,并且在步骤222中从设备C 204接收邀请响应。邀请请求的消息包括用于指定设备C 204(例如,设备ID:c)作为目标的信息。
因而,如果已经执行了可发现性机制和邀请机制,则设备A 200通过在步骤224中执行组所有者协商,在步骤226中执行WSC交换,并且在步骤228中执行四路信号交换来形成新的P2P组。
在这方面,设备C 204可以终止与设备B 202的现有的P2P组208并且加入新的P2P组,或者可以代之以加入两个组,即,与设备B 202的现有的P2P组以及有设备A 200的新的P2P组。
已经加入P2P组的设备可以不识别新的组,除非(1)设备明确地从现有的P2P组断开,或者(2)另一P2P组的所有者明确地邀请该设备。
至此,用户目前不可能向所有用户发出开放服务请求(因为不存在支持这个的任一具体方法)。然而,因为任一其他感兴趣的用户有可能想要加入另一P2P组,所以存在对于这种开放服务请求的需要。开放服务请求是不指定将请求的当事方(即,被请求者)的服务请求。换句话说,开放服务请求是这样的服务请求:设备通过一起形成P2P组向可能是设备的客户端的任一设备进行发送。开放服务请求可以包括开放邀请请求,例如,如下所述。
通过向加入另一P2P组的设备发出请求来形成新的P2P组的设备的操作需要许多信令。这是因为设备向全部候选客户端发出可发现性和邀请请求。换句话说,这是时间和功率消耗过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用机制使用户(即,用户的设备)能向可以依次响应于对于加入的开放服务请求的附近的对等设备发出开放服务请求,从而与这些设备形成P2P组会话。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机制使正在加入现有的P2P组的P2P设备能接收新形成的P2P组会话的通知。利用此机制,P2P设备可以加入新的P2P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从一设备发到另一设备以一起形成P2P组的邀请请求消息被扩展为用于发出开放邀请请求。
更具体地,包括在邀请请求消息中的邀请标志位图被扩展用作开放邀请请求,如下面的表1中所示。
[表1]
位序列 位值/描述
0 “0”:指示它是否是对于新组的邀请的请求
1 “1”:指示它是否是开放邀请请求
邀请标志位图可以包括,例如,2位。
邀请标志位图的第一位(位0)可以用于指示邀请请求是否是对于新组的邀请的请求。例如,如果该位0被设置为是“0”,则它可以指示邀请请求是新组邀请请求。
邀请标志位图的第二位(位1)可以用于指示邀请该开放是否是开放邀请请求。例如,如果该位1被设置为是“1”,则它可以指示邀请请求是开放邀请请求。
此外,邀请响应的消息可以被扩展为包括P2P设备的设备信息属性。设备信息属性包括关于对该开放邀请请求感兴趣的设备的信息(例如,设备ID)。结果,发出邀请请求的设备可以知道哪个设备对它的邀请请求感兴趣。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些属于现有组的设备之间的设备发现以及P2P组形成的过程。
在此描述中,假定设备B 302和设备C 304已经形成了现有的P2P组308,并且设备A300想要连接到任一其他未指定的设备(或者想要形成P2P组会话)。
在步骤306中开始发现的设备A 300在步骤310中向作为现有的P2P组308的GO的设备B 302发出探查请求。在步骤312中,设备B 302向设备A 300发出探查响应。随后,设备A300基于来自设备B 202的探查响应找到设备B 302和设备C 304。
想要连接到任一其他设备的设备A 300仅执行邀请机制而不执行可发现性机制(即,不向其他设备发出可发现性请求和接收对于可发现性请求的响应)。换句话说,设备A300在步骤320中向发现的其他未指定的设备发出开放邀请请求而不发出可发现性请求,然后等待接收对于该开放邀请请求的开放邀请响应。对于其他设备的开放邀请请求可以通过作为现有的P2P组308的GO的设备B 302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与另一设备形成组,设备A 300无须发出可发现性请求,而是需要发出开放邀请请求仅一次,而不必发出与存在的其他设备那么多的邀请请求,从而减少信令开销并且最小化用于发出邀请请求的用户花费(即,邀请请求的数量不需要等于其他设备的数量)。因为开放邀请请求被发送给由设备利用探查操作找到的全部相邻(或附近的)设备,所以一些已经加入现有组会话的设备也可能接收对于形成新组的邀请。此邀请的开放允许多个用户加入而没有限制,其引起P2P通信的新生。
如上所述,包括在开放邀请请求中的邀请标志位图可以包括两位:一位指示邀请请求是否是对于新组的邀请的请求,而另一位指示该邀请请求是否是开放邀请请求。在本实施例中,设备A 300可以通过将邀请标志位图的第二位设置为“1”来发出开放邀请请求。
在步骤314中,接收该开放邀请请求的另一设备可以使用它们的用户接口(UI)i提供关于由发送了开放邀请请求的设备提供的服务(或文件)的指示以让它们的用户知道该服务(或文件)。如果在步骤316中另一设备的用户中的一个利用它的UI录入传递用户对该服务(或文件)感兴趣的输入,则在步骤322中用户的设备(例如,设备C 304)向设备A 300发出对于该开放邀请请求的开放邀请响应。开放邀请响应可以通过作为现有的P2P组308的GO的设备B 302发送给设备A 300。
开放邀请响应的消息可以包括P2P设备的设备信息属性,并且设备C304可以通过在设备信息属性中包括它的设备ID来指示它对开放邀请请求感兴趣。
当接收到开放邀请响应时,设备A 300可以在步骤324中检查设备C 304的加入意图。
如上所述,如果邀请机制被执行(而无可发现性机制),则设备A 300和设备C 304还可以执行用于形成P2P组会话的协商过程。
用于形成P2P组会话的协商过程可以包括操作,诸如在步骤326中的组所有者协商,在步骤328中的WSC交换,以及在步骤330中的四路信号交换。通过执行这些操作,新的P2P组会话被形成并且服务(或文件)数据流可以被传送。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2P设备执行用于与另一P2P设备形成P2P组的邀请机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400中,P2P设备向相邻的未指定的P2P设备发出邀请请求。邀请请求可以包括邀请标志位图,例如,该邀请标志位图可以具有两位:一位指示邀请请求是否是开放邀请请求,而另一位指示该邀请请求是否是对于新组的邀请的请求。
在步骤402中,如果确定P2P设备响应于邀请请求从至少一个相邻的P2P设备接收邀请响应,则P2P设备可以在步骤404中与至少一个相邻的P2P设备执行用于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接收邀请响应的至少一个相邻的P2P设备可以已经加入另一现有的P2P组。邀请响应可以包括用于识别发出邀请响应的设备的设备信息,诸如设备ID。设备ID可以***到邀请响应中作为P2P设备信息属性。
用于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可以包括,例如,组所有者协商、WSC交换和四路信号交换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替换地,在步骤400中发出邀请请求之前,P2P设备还可以在步骤406中执行向任一相邻的P2P设备发出探查请求以及接收探查响应的操作。利用探查响应,P2P设备可以发现相邻的设备。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2P设备的框图。
P2P设备50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包括设备的邀请机制的用于P2P组形成的一般操作的控制器520,以及被配置为在控制器520的控制下与相邻的设备传递无线信号的收发器510。
存储控制器520控制如上所述的P2P设备500的操作。具体地,控制器控制邀请请求被发送给相邻的P2P设备,并且如果从至少一个相邻的P2P设备接收到对于邀请请求的邀请响应则执行用于与至少一个相邻的P2P设备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在本发明中,设备的操作可以被理解为通过设备的控制器执行。
收发器510和控制器520可以单独地分别实现为射频(RF)模块和处理器,或可以集成在单个模块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第一对等(P2P)设备与相邻的P2P设备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P2P设备执行用于形成P2P组邀请机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朝向相邻的P2P设备发出邀请请求;以及如果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P2P设备接收到对于邀请请求的邀请响应则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P2P设备执行用于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其中该邀请响应包括用于识别发送邀请响应的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且其中使用设备信息执行该协商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与相邻的P2P设备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P2P设备执行用于形成P2P组的邀请机制的第一对等(P2P)设备,所述第一P2P设备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朝向相邻的P2P设备的邀请请求,并且如果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P2P设备接收到对于邀请请求的邀请响应则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P2P设备执行用于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以及收发器,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邀请响应包括用于识别发送邀请响应的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使用设备信息执行协商过程。
通过新组的形成的在设备之间的上述的连接操作还可以应用于以下示例中。
示例1
在此示例中,假定在教室中上课的学生希望共享学习资料。
具体地,学生1正在上艺术课,其中学生通过Wi-Fi直接连接来共享信息。学生1可能想要在教室共享他/她的图画中的一小部分。学生1可以以开放邀请请求的形式在教室周围发出文件共享请求。
学生2和学生3对观看图画感兴趣并且想要加入学生1的文件共享组。学生2和学生3每个人的设备发出对于文件共享请求的响应(即,开放邀请响应)。然后学生1从他/她的设备得到学生2和学生3对他/她的文件感兴趣的通知。最后,学生1启动或形成文件共享组并且向学生2和学生3发出文件。
示例2
此示例涉及在线购物。
购物中心中的商店向正在在线察看购物中心的用户(即,用户的设备)发出开放邀请请求,并且用户可以响应他/她想要加入。然后商店可以以视频播客或音频/视觉流的形式向加入感兴趣的WiFiP2P组的用户发出广告。
在购物中心中,可以形成许多动态组,来自该动态组中的新组的简单广告可以使用户发生兴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对等设备中的一个正在加入现有组的时候,用于在两个对等设备之间形成新组的连接的信令开销可以减少。
此外,用户可以利用只发生一次的动作向全部相邻设备发出开放服务请求,从而提高用户便利性。
此外,当所有用户正在加入不同的组会话的同时,他们可以无限制接收新组信息,从而提供在其中容易收集新信息的通信环境。
应该注意到,上述结合图1到图5的描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将不会用于意欲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这方面,图1到图5中示出的全部信号流、操作、或单元将不会被解释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基本元件并且他们中的更多或更少可以用于在本发明范围内实现本发明。
上述的设备操作可以通过存储在设备中装备的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换句话说,设备的控制器可以通过利用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单元(CPU)读出并运行程序代码来执行上述的操作。
设备的多个组件并且模块可以实现在硬件中,诸如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逻辑电路、固件、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它们可以使用电子电路执行,诸如晶体管、逻辑门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
从而已经描述了若干实施例,但是将会理解,可以做出各修改而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从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地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不仅包含附加的权利要求而且还包含等效物。

Claims (12)

1.一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形成对等(P2P)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出邀请请求;以及
如果从第二设备接收到对于邀请请求的邀请响应则执行用于与第二设备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
其中该邀请响应包括识别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
其中使用设备信息执行该协商过程,以及
其中所述邀请请求包括邀请标志位图,其第一位指示所述邀请请求是否是被发送给未指定设备的开放邀请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邀请标志位图的第二位指示所述邀请请求是否是对于形成新的P2P组的邀请的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已经加入另一现有的P2P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邀请响应中包括的P2P设备信息属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发出所述邀请请求之前,
向多个相邻的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发出探查请求;以及
从所述多个相邻的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探查响应,以及
基于包括在所述探查响应中的信息发现第二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协商过程包括组所有者协商、Wi-Fi简单配置(WSC)交换、以及四路信号交换中的至少一个。
7.一种被配置为与第二设备形成对等(P2P)组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邀请请求被发送给第二设备,并且如果从第二设备接收到对于邀请请求的邀请响应则执行用于与第二设备形成P2P组的协商过程;以及
收发器,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
其中该邀请响应包括识别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使用所述设备信息执行协商过程,以及
其中所述邀请请求包括邀请标志位图,其第一位指示所述邀请请求是否是被发送给未指定设备的开放邀请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邀请标志位图的第二位指示所述邀请请求是否是对于形成新的P2P组的邀请的请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已经加入另一现有的P2P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邀请响应中包括的P2P设备信息属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在发出所述邀请请求之前向多个相邻的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发出探查请求;以及从所述多个相邻的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探查响应,并且基于包括在所述探查响应中的信息发现第二设备。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协商过程包括组所有者协商、Wi-Fi简单配置(WSC)交换、以及四路信号交换中的至少一个。
CN201380036503.8A 2012-07-11 2013-07-11 设备发现和对等组形成方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89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70378P 2012-07-11 2012-07-11
US61/670,378 2012-07-11
PCT/KR2013/006198 WO2014010962A1 (en) 2012-07-11 2013-07-11 Scheme for device discovery and p2p group form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8999A CN104428999A (zh) 2015-03-18
CN104428999B true CN104428999B (zh) 2017-12-12

Family

ID=4991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650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8999B (zh) 2012-07-11 2013-07-11 设备发现和对等组形成方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79386B2 (zh)
EP (1) EP2873169B1 (zh)
KR (1) KR20140008268A (zh)
CN (1) CN104428999B (zh)
WO (1) WO20140109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14641B2 (en) 2010-05-12 2017-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groups through distributed negotiation
TWI533741B (zh) * 2014-01-23 2016-05-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支援點對點連線之無線通訊裝置與方法
CN106068637B (zh) * 2014-03-06 2019-08-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搜索者装置与广告者装置之间建立服务会话的方法和***
CN106105158B (zh) 2014-03-06 2019-09-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搜索者装置与目标装置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
US9532193B2 (en) * 2014-03-14 2016-12-27 Blackberry Limited Changing topology of wireless peer-to-peer group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48366A2 (en) * 2010-11-02 2012-05-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group own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30582B (en) * 2005-09-26 2008-04-09 Nec Technologies Method of managing connectivity status for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uch a device
US8170481B2 (en) 2008-03-24 2012-05-01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discovering services provided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077727B2 (en) 2008-12-30 2015-07-07 Telecom Italia S.P.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management in peer-to-peer network
US8233495B2 (en) * 2009-04-22 2012-07-31 Intel Corporation Discovery channel and discovery beacon for peer-to-peer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768323B2 (en) * 2009-06-23 2014-07-01 Intel Corporation Service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965283B2 (en) * 2009-08-10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tting up a direct link in a peer to peer wireless network
US9420631B2 (en) * 2009-10-02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peer-to-peer group owner negotiation
US20110082939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Michael Peter Montemurro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xy discovery and negotiations between network entities to establish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KR101598886B1 (ko) * 2009-10-13 201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무선랜을 이용한 피어투피어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US8700780B2 (en) * 2009-10-15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owner selection with crossing requests
JP5718933B2 (ja) * 2009-11-17 2015-05-13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WiFiDirectネットワークでのWiFiディスプレイサービス探索方法及び装置
US8559340B2 (en) * 2009-12-22 2013-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discovery in Wi-Fi direct network
US8335937B2 (en) * 2009-12-24 2012-12-1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ability of power saving P2P devices
CN102223287A (zh) * 2010-04-16 2011-10-19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及其动态分配***资源的方法
US10517098B2 (en) * 2010-07-30 201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US8553605B2 (en) * 2010-09-10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identification for power sav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735334B1 (ko) * 2010-11-25 2017-05-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P2P 디바이스(Wi-Fi Peer to Peer Device)의 디스커버리(Discovery)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173620A1 (en) * 2010-12-29 2012-07-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silient wireless groups
US9043395B2 (en) * 2011-04-30 2015-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egating group ownership in a Wi-Fi peer to peer network
WO2012173423A2 (ko) * 2011-06-15 2012-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데이터통신장치 및 무선데이터통신방법
KR101826327B1 (ko) * 2011-08-02 2018-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피투피 그룹의 생성 방법
KR101867089B1 (ko) * 2011-09-14 2018-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레거시 와이파이와 와이파이 p2p의 동시 사용 방법
EP2795993A4 (en) * 2011-12-20 2015-12-16 Intel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WIRELESS PEER TO PEER (P2P) CONNECTIONS BETWEEN DEVICES
US8848559B2 (en) * 2012-01-26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vice discovery
US9565622B2 (en) * 2012-07-05 2017-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a wireless node before device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9137621B2 (en) * 2012-07-13 2015-09-15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 transaction protocol
US20140016507A1 (en) * 2012-07-16 2014-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op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96643B1 (en) * 2012-08-08 2020-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service, according to user intention
US9306902B2 (en) * 2012-08-29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bedded thin DHCP for wi-fi direct to provide an IP address during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KR102133846B1 (ko) * 2013-03-12 2020-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직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투피 그룹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48366A2 (en) * 2010-11-02 2012-05-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group own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19513A1 (en) 2014-01-16
EP2873169A1 (en) 2015-05-20
KR20140008268A (ko) 2014-01-21
US9479386B2 (en) 2016-10-25
CN104428999A (zh) 2015-03-18
EP2873169A4 (en) 2016-03-09
EP2873169B1 (en) 2018-09-05
WO2014010962A1 (en)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986E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970599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location-bas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EP3849224B1 (en) Persistent network negotiation for peer to peer devices
CN104428999B (zh) 设备发现和对等组形成方案
CN104541569B (zh) 生成用于Wi-Fi直连服务的P2P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US10862961B2 (en) Discovery and formation of local communication group
CN107148773B (zh) 利用无线串行总线的mirrorlink
CN110268729A (zh) 向物联网(iot)设备供应设备和/或线路共享能力
KR20120010259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피어-투-피어 디바이스를 위한 발견 채널 및 발견 비콘
JP201552824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トポロジ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938661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US2014007904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3873426A (zh) 一种加入社交群组的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
CN106559787A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
US20180160463A1 (en) Wireless control of devices
KR20170006204A (ko) 통신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CN107743304A (zh) 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087330A (zh) 无线网络连接建立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服务器
JP201815263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85586A1 (en) Common edge application server selection in edge computing
JP2015114698A (ja)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キング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
CN108307534A (zh) 一种设备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