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7347B - 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7347B
CN104387347B CN201410661305.7A CN201410661305A CN104387347B CN 104387347 B CN104387347 B CN 104387347B CN 201410661305 A CN201410661305 A CN 201410661305A CN 104387347 B CN104387347 B CN 104387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leic anhydride
methyl maleic
preparation
acid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613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7347A (zh
Inventor
杜孟成
马松
潘琳琳
吕寻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anggu Huata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anggu Huata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anggu Huata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anggu Huata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613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7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7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7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7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7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07/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307/5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07/60Two oxygen atoms, e.g. succinic anhyd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07/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07/4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wo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5
    • C07D207/44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wo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5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other ring carbon atoms, e.g. maleim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衣康酸、催化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升温进行异构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水分,反应后脱除有机溶剂,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用吸附剂精制,得到2?甲基马来酸酐产品;将2?甲基马来酸酐和间苯二甲胺在有机酸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后处理,得到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本发明2?甲基马来酸酐的精制对设备要求降低,能耗低,精制效果好,2?甲基马来酸酐与间苯二甲胺操作安全性高,后处理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硫化返原剂及其原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及2-甲基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属于抗硫化返原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硫化返原剂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橡胶助剂,它在胶料返原过程中与二烯/三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产生C-C交联键以替代或“补偿”破坏的硫磺交联键,保持硫化网络稳定,使硫化胶性能不会下降。抗硫化返原剂有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六甲基-1,6-双硫代硫酸钠二水合物(HTS)、有机锌皂类耐热硫化活性剂等多种类型,其中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效果最为显著,它的作用正逐步被各大轮胎企业认可。
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又名1,3-双(柠康酰亚胺基甲基)苯、PK900,于1995年由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投入市场,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抗硫化返原剂名称销售的产品,其化学结构是如下:
2-甲基马来酸酐是合成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重要原料或者中间体,其与间苯二甲胺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合成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2-甲基马来酸酐的合成方法较多,例如以衣康酸为原料,通过热脱水法、乙酐脱水法、酰氯脱水法制得;或者以衣康酸为原料,以碱金属硫酸盐、碱金属磷酸盐、酸、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为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及脱水反应制得。现今报道的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较少,已了解的有以下几种:
1、张本杰发表了一篇名为“抗硫化返原剂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合成”的文章(张本杰;抗硫化返原剂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合成;广东化工;2006年第4期),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将衣康酸和乙酰氯反应1h,然后加入甲苯减压蒸馏除去反应物和副产物,再用甲苯蒸馏一次得衣康酐,然后将衣康酐加热重排得到2-甲基丁烯二酐(柠康酐);将2-甲基丁烯二酐、丙酮、间苯二甲胺和乙酸酐混合,反应生成双柠康酰胺酸,然后加入两种催化剂继续反应得到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乙酰氯用量大,难于回收;2)、高温重排制备2-甲基马来酸酐,能耗高,且高温下重排不彻底易导致2-甲基马来酸酐中衣糠酐含量过高;3)、重排反应为可逆反应,得到的柠康酐不耐储存,易变为衣康酐。
2、专利201310719564.4公开了一种抗硫化返原剂1,3-双(柠糠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衣康酸、二甲亚砜和磷酸二氢钠混合,在175-195℃保温反应1-2h,得2-甲基马来酸酐;将2-甲基马来酸酐、间苯二甲胺、二甲苯和吡啶混合,在120℃下回流反应3-4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得粗品,粗品经重结晶等后处理得产品。该专利有以下缺点:1)、采用二甲亚砜高极性、高沸点溶剂,成本高难回收,且对设备腐蚀性大;2)、采用蒸馏法提纯2-甲基马来酸酐,能耗高,收率低,有固废釜残产生;3)、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合成后处理步骤繁琐,粗品重结晶采用其他有机溶剂,收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今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制备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2-甲基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体系毒性小、腐蚀性小,实用性强的优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后处理简单,安全性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2-甲基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衣康酸、催化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升温进行脱水异构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水分,反应后脱除有机溶剂,剩余物为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2)向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中加入吸附剂进行精制,得到2-甲基马来酸酐产品。
上述衣康酸在催化剂下合成2-甲基马来酸酐的反应式为:
优选的,发明人发现了一种现有技术中没有指出的催化剂,即吡啶。吡啶作为碱性物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也可以作为催化衣康酸的催化剂,且效果也较好。
当催化剂为吡啶时,吡啶的用量为衣康酸质量的4.0~6.0‰,优选5‰。
上述步骤(1)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可以用于此反应的有机溶剂,但是考虑到溶剂的毒性、使用安全性和成本等问题,本发明优选二甲苯作为有机溶剂。
上述步骤(1)中,衣康酸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20~22:24~26。
上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35~145℃。
上述步骤(1)中,反应时间一般为1~4h。
本发明采用吸附剂吸附的方式对所得到的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进行精制,精制的方法简单,将吸附剂加入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中搅拌吸附即可,吸附剂可以将粗品中的一些影响2-甲基马来酸酐品质的物质除去,例如副产物(主要是2-甲基马来酸酐聚合物)等。吸附前,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颜色深、聚合物含量高,2-甲基马来酸酐含量仅能达到94%左右,无法用于制备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吸附精制后所得2-甲基马来酸酐产品颜色变浅、澄清,为液态,2-甲基马来酸酐纯度可以达到98%以上。该精制方法比现今普遍使用的蒸馏精制法操作简单,能耗低,避免了蒸馏过程中釜中残渣(简称釜残)的生成,降低了2-甲基马来酸酐在精制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其收率。
本发明所用的吸附剂可以是活性炭、硅藻土等具有吸附能力的吸附剂。
本发明吸附剂的用量一般为衣康酸质量的8~10‰即可,优选8.5‰,用量少。
上述精制过程中,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0~70℃后,再加入吸附剂,优选降至61-62℃后再加入吸附剂。
上述精制过程中,加入吸附剂后,搅拌一段时间后再过滤,以使杂质能够充分的被除去,搅拌时间可以通过产品颜色、纯度情况等进行判断,一般为1~4h。
上述2-甲基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中,2-甲基马来酸酐产品中2-甲基马来酸酐纯度高,作为催化剂的吡啶在最终的2-甲基马来酸酐产品中有残留,吡啶的存在不影响后续制备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因此吡啶进一步除去的步骤可有可无。
上述方法得到的2-甲基马来酸酐产品可以用于制备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方法包括:
(1)将衣康酸、催化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升温进行异构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水分,反应后脱除有机溶剂,剩余物为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2)向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中加入吸附剂进行精制,得到2-甲基马来酸酐产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和间苯二甲胺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后处理,得到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所述溶剂为有机酸。
2-甲基马来酸酐和间苯二甲胺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上述步骤(3)中,2-甲基马来酸酐和间苯二甲胺在有机酸中进行反应,有机酸既是反应介质,又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不用额外加入催化剂。酸的含量相对较大,促使反应快速进行,使反应中脱出的水来不及对2-甲基马来酸酐进行破坏,因此反应过程中不需加入脱水剂。此外,以有机酸代替酸酐,还克服了酸酐使用对设备腐蚀大、无法回收成本高的缺陷。该步骤中的有机酸可以选自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等有机酸,从成本考虑优选为乙酸。
上述步骤(3)中,2-甲基马来酸酐:溶剂:间苯二甲胺的质量比为1:1:0.55~0.65,优选为1:1:0.60。
上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50~70℃,优选55℃~60℃。
上述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1~2h。
上述步骤(3)中,反应液的后处理包括降温、析晶、过滤、干燥的步骤。
上述步骤(3)中,一般降至5~10℃进行析晶。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制备方法流程长、能耗高的缺陷,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不采用氯苯、二甲基亚砜、醋酸酐等毒性大、腐蚀性大的溶剂,毒性小,大大改善了操作环境,大大降低了对设备的腐蚀,更环保安全。
2、本发明制备2-甲基马来酸酐时不使用甲酰胺,采用吸附剂吸附的方式除杂精制,代替传统精馏提纯2-甲基马来酸酐的精制步骤,粗酸酐精制对设备要求降低,能耗低,不产生釜残,工艺更环保清洁,更简便易行,降低了工艺复杂程度,所得酸酐纯度高,收率高,精制效果好。
3、本发明2-甲基马来酸酐与间苯二甲胺反应中,用酸代替溶剂和催化剂的组合(尤其是芳香型溶剂和酸酐催化剂的组合),减少了原料的种类,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操作安全性,易于工业化生产。反应后的反应液后处理简单,直接降温析晶就能得到满足要求的产品,无需再进行重结晶。
4、本发明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纯度高,收率高,无需增加设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得2-甲基马来酸酐的1HNMR(CDCl3)图谱。
图2为本发明所得2-甲基马来酸酐的质谱图谱。
图3为本发明所得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DSC谱图。
图4为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标准品的HPLC谱图。
图5为本发明所得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HPLC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 1
1)在接有分水器、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00g衣康酸、460g二甲苯、2g吡啶,搅拌混合后,快速升温至140℃,回流保温反应1.5h,期间反应脱出的水分不断被二甲苯带出,达到理论分水量55.4g,关闭加热停止反应,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2)去除溶剂的过程为:将混合液升温至165~170℃,于常压下蒸馏脱出二甲苯454g,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1~62℃,缓慢加入3.4g活性炭,搅拌,吸附2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340g。图1和图2为所得产品的1HNMR(CDCl3)图谱和质谱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产品为柠康酸酐。以衣康酸为准计算柠康酸酐的收率,计算公式为:收率=(m产品×M衣康酸)/(m衣康酸×M产品),经计算,产品收率为98.7%。采用气相色谱检测产品纯度,测得其纯度为99.2%。
4)在接有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1000ml烧瓶中加入步骤3)中制备的340g精制柠康酸酐和340g冰乙酸,搅拌,称取204g间苯二甲胺滴加入烧瓶中,5min内滴加完毕,打开加热,快速升温至55~60℃,回流保温反应1.5h。
5)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10℃,结晶1.5h。
6)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477.5g。
将所得产品用示差扫描量热法进行分析,所得DSC图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品峰形与市售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标准品峰形基本一致。图4和图5为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市售标准品和本实施例所得产品的HPLC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的保留时间一致,由此证明本发明所得产品为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
以间苯二甲胺为准计算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收率,计算公式为:收率=(m产品×M间苯二 甲胺)/(m间苯二 甲胺×M产品),经计算收率为98.3%。采用HPLC测得其纯度99.5%。
实施例 2
1)在接有分水器、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0g衣康酸、230g二甲苯、吡啶0.8g,搅拌混合后,快速升温至141℃,回流保温反应4h,期间反应脱出的水分不断被二甲苯带出,达到理论分水量27.6g,关闭加热停止反应,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2)去除溶剂的过程为:将混合液升温至165~170℃,于常压下蒸馏脱出二甲苯228g,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1~62℃,缓慢加入1.7g活性炭,搅拌,吸附2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165.4g。以衣康酸计其收率为96.0%,气相色谱(GC)测得其纯度为98.7%。
实施例 3
1)在接有分水器、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0g衣康酸、230g二甲苯、吡啶1.2g,搅拌混合后,快速升温至140℃,回流保温反应1.5h,期间反应脱出的水分不断被二甲苯带出,达到理论分水量27.8g,关闭加热停止反应,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2)去除溶剂的过程为:将混合液升温至165~170℃,于常压下蒸馏脱出二甲苯227g,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1~62℃,缓慢加入1.7g活性炭,搅拌,吸附2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170g。以衣康酸计其收率为98.7%,GC测得其纯度为99.1%。
实施例 4
1)在接有分水器、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0g衣康酸、230g二甲苯、吡啶1.0g,搅拌混合后,快速升温至140℃,回流保温反应1.5h,期间反应脱出的水分不断被二甲苯带出,达到理论分水量27.6g,关闭加热停止反应,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2)去除溶剂的过程为:将混合液升温至165~170℃,于常压下蒸馏脱出二甲苯229g,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1~62℃,缓慢加入1.7g硅藻土,搅拌,吸附4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163.7g。以衣康酸计其收率为95%,GC测得其纯度为98.2%。
实施例 5
1)在接有分水器、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0g衣康酸、230g二甲苯、吡啶1.0g,搅拌混合后,快速升温至140℃,回流保温反应2h,期间反应脱出的水分不断被二甲苯带出,达到理论分水量27.8g,关闭加热停止反应,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2)去除溶剂的过程为:将混合液升温至165~170℃,于常压下蒸馏脱出二甲苯227g,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1~62℃,缓慢加入3.4g活性炭,搅拌,吸附2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158.3g。以衣康酸计其收率为91.8%,GC测得其纯度为99.5%。
实施例 6
1)在接有分水器、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0g衣康酸、255g二甲苯、吡啶1.0g,搅拌混合后,快速升温至135℃,回流保温反应3h,期间反应脱出的水分不断被二甲苯带出,达到理论分水量27.6g,关闭加热停止反应,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2)去除溶剂的过程为:将混合液升温至165~170℃,于常压下蒸馏脱出二甲苯251g,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1~62℃,缓慢加入1.7g活性炭,搅拌,吸附2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166.3g。以衣康酸计其收率为96.5%,GC测得其纯度为98.5%。
实施例 7
1)在接有分水器、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0g衣康酸、230g二甲苯、吡啶1.0g,搅拌混合后,快速升温至145℃,回流保温反应1.5h,期间反应脱出的水分不断被二甲苯带出,达到理论分水量27.6g,关闭加热停止反应,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2)去除溶剂的过程为:将混合液升温165~170℃,于常压下蒸馏脱出二甲苯 228g,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1~62℃,缓慢加入1.7g活性炭,搅拌,吸附2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170.0g。以衣康酸计其收率为98.6%,GC测得其纯度为99.5%。
实施例 8
1)在接有分水器、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0g衣康酸、230g二甲苯、吡啶1.0g,搅拌混合后,快速升温至140℃,回流保温反应4h,期间反应脱出的水分不断被二甲苯带出,达到理论分水量27.6g,关闭加热停止反应,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的混合液。
2)去除溶剂的过程为:将混合液升温至165~170℃,于常压下蒸馏脱出二甲苯228g,得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3)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70℃,缓慢加入2g活性炭,搅拌,吸附2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166.4g。以衣康酸计其收率为96.6%,GC测得其纯度为98.5%。
实施例 9
1)在接有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250ml烧瓶中加入85g实施例1精制柠康酸酐和85g冰乙酸,搅拌,称取47g间苯二甲胺滴加入烧瓶中,5min内滴加完毕,打开加热,快速升温至55~60℃,回流保温反应1.5h。
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10℃,结晶2.5h。
3)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110.2g。
以间苯二甲胺计,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收率在98.5%,HPLC测得其纯度97.5%。
实施例 10
1)在接有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250ml烧瓶中加入85g实施例1精制柠康酸酐和85g冰乙酸,搅拌,称取55.2g间苯二甲胺滴加入烧瓶中,5min内滴加完毕,打开加热,快速升温至55~60℃,回流保温反应2h。
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10℃,结晶2.5h。
3)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125.6g。
以间苯二甲胺计,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收率在95.5%,HPLC测得其纯度96.0 %。
实施例 11
1)在接有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250ml烧瓶中加入85g实施例1精制柠康酸酐和85g冰乙酸,搅拌,称取51g间苯二甲胺滴加入烧瓶中,5min内滴加完毕,打开加热,快速升温至70℃,回流保温反应2h。
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10℃,结晶2.5h。
3)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120.1g。
以间苯二甲胺计,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收率在98.6%,HPLC测得其纯度99.0%。
实施例 12
1)在接有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250ml烧瓶中加入85g实施例1精制柠康酸酐和85g冰乙酸,搅拌,称取51g间苯二甲胺滴加入烧瓶中,5min内滴加完毕,打开加热,快速升温至50℃,回流保温反应1h。
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10℃,结晶2.5h。
3)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117.3g。
以间苯二甲胺计,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收率在96.5%,HPLC测得其纯度97.4%。
实施例 13
1)在接有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250ml烧瓶中加入85g实施例1精制柠康酸酐和85g丙酸,搅拌,称取51g间苯二甲胺滴加入烧瓶中,5min内滴加完毕,打开加热,快速升温至60℃,回流保温反应1.5h。
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10℃,结晶1.5h。
3)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114.2g。
以间苯二甲胺计,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收率在94.0%,HPLC测得其纯度99.0%。
实施例 14
1)在接有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250ml烧瓶中加入85g实施例1精制柠康酸酐和85g己酸,搅拌,称取51g间苯二甲胺滴加入烧瓶中,5min内滴加完毕,打开加热,快速升温至60℃,回流保温反应1.5h。
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10℃,结晶1h。
3)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112.6g。
以间苯二甲胺计,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收率在92.5%,HPLC测得其纯度99.1%。
对比例 1
取实施例3中制得的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进行精制,方法如下:在接有冷凝管,蒸馏头,牛角管的真空减压蒸馏装置中,上述得到粗2-甲基马来酸酐溶液加热至140℃~150℃,抽真空至-0.096Mpa,开始收集流出液,至粗2-甲基马来酸酐溶液升温至170℃,馏头不再有馏分流出,停止反应,得到淡黄色澄清液体153.2g,以衣康酸计收率为89.1%,HPLC测得纯度为99.8%。
对比例 2
取实施例8中制得的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52~55℃,缓慢加入1.7g活性炭,搅拌,吸附2h。吸附结束后,抽滤,得到精制柠康酸酐169.7g。以衣康酸计其收率为98.4%,GC测得其纯度为96.4%,颜色为浅棕色。将该产品与间苯二甲胺进行反应无法得到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
对比例 3
1)在接有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250ml烧瓶中加入85g实施例1精制柠康酸酐和85g冰乙酸,搅拌,称取51g间苯二甲胺滴加入烧瓶中,5min内滴加完毕,打开加热,快速升温至60℃,回流保温反应1.5h。
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5℃~20℃,结晶10h。
3)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85g。
以间苯二甲胺计,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收率在70.0%,HPLC测得其纯度99.4%。

Claims (16)

1.一种2-甲基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衣康酸、催化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升温进行脱水异构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水分,反应后脱除有机溶剂,剩余物为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
(2)向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中加入吸附剂进行精制,得到2-甲基马来酸酐产品;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吡啶;步骤(2)中,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或硅藻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吡啶的用量为衣康酸质量的4.0~6‰;步骤(2)中,吸附剂的用量为衣康酸质量的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吡啶的用量为衣康酸质量的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吸附剂的用量为衣康酸质量的8.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35~145℃;步骤(2)中,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0~70℃后,再加入吸附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将2-甲基马来酸酐粗品降温至61-62℃后,再加入吸附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4h;加入吸附剂后,搅拌1~4h再过滤。
8.一种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2-甲基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制得2-甲基马来酸酐,将2-甲基马来酸酐、溶剂和间苯二甲胺混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后处理,得到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所述溶剂为有机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2-甲基马来酸酐:溶剂:间苯二甲胺的质量比为1:1:0.55~0.65;所述有机酸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或己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2-甲基马来酸酐:溶剂:间苯二甲胺的质量比为1:1:0.6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有机酸为乙酸。
12.根据权利要求8、9、10或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温度为50~7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温度为55-6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时间为1~2h。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液的后处理包括降温、析晶、过滤、干燥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液后处理时,降至温度5~10℃进行析晶。
CN201410661305.7A 2014-11-19 2014-11-19 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387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1305.7A CN104387347B (zh) 2014-11-19 2014-11-19 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1305.7A CN104387347B (zh) 2014-11-19 2014-11-19 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7347A CN104387347A (zh) 2015-03-04
CN104387347B true CN104387347B (zh) 2016-07-13

Family

ID=52605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61305.7A Active CN104387347B (zh) 2014-11-19 2014-11-19 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73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7186B (zh) * 2015-07-30 2018-02-2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2‑甲基马来酸酐的合成新方法
CN106083687A (zh) * 2016-06-17 2016-11-0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合成新方法
CN110003078B (zh) * 2019-05-08 2022-07-05 山东斯递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抗硫化返原剂1,3-双(拧糠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5544B1 (en) * 1991-01-16 1999-04-07 Akzo Nobel N.V.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citraconimides
FR2735775B1 (fr) * 1995-06-21 1997-07-18 Rhone Poulenc Chimie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anhydride citraconique
JP5816681B2 (ja) * 2010-05-06 2015-11-18 グラハム パッケージング カンパニー,エル ピー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用の酸素除去添加剤
CN103739539B (zh) * 2013-12-24 2016-08-17 武汉径河化工有限公司 抗硫化返原剂1,3-双(柠糠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7347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7347B (zh) 2-甲基马来酸酐和1,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CN107973778B (zh) 一种钌催化芳香酮与二苯乙炔环化反应制备多芳取代萘衍生物的方法及应用
CN101318901A (zh) 一种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新工艺
Sebti et al. Modified hydroxyapatite with sodium nitrate: an efficient new solid catalyst for the Claisen–Schmidt condensation
CN103739539A (zh) 抗硫化返原剂1,3-双(柠糠酰亚胺甲基)苯的制备方法
CN103664599A (zh) 一种高纯度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Kan Water extract of onion peel ash: an efficient green catalytic system for the synthesis of isoindoline-1, 3-dione derivatives
JP2011136330A (ja) 固体酸触媒、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ゴム防老剤rdの合成方法
CN106397241A (zh) 一种4‑甲基‑3‑氧代‑n‑苯基戊酰胺的绿色环保后处理方法
CN103145796A (zh) 一种纽甜合成工艺
CN108003084A (zh) 一种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CN106542958B (zh) 一种邻碘苯胺的制备方法
CN106187855B (zh) 一种使用深共晶溶剂制备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9593051B (zh) 一种百菌清原料间苯二甲腈的精制方法
CN108033866A (zh) 钌催化二苄基甲酮与内炔环化反应制备多芳取代萘衍生物的方法及应用
CN107652198B (zh) 乙酰苯胺的制备方法
CN106045867A (zh) 乙二胺‑n‑n′‑二乙酸二钠的合成工艺
Liang et al. Synthesis of a novel heterogeneous strong acid catalyst from p-toluenesulfonic acid (PTSA) and its catalytic activities
CN106699723B (zh) 一种15-冠醚-5的制备方法
CN110028409A (zh) 一种多取代萘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171447A1 (zh) 采用复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的方法
CN109180535A (zh) 一种2-氯乙基亚肼基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CN105085389B (zh) 啶酰菌胺的制备方法
CN104557604B (zh) 5‑乙酰基水杨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04945222B (zh) 氯化锌负载hy分子筛催化甲苯合成邻氯甲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