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0732A -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0732A
CN104270732A CN201410572718.8A CN201410572718A CN104270732A CN 104270732 A CN104270732 A CN 104270732A CN 201410572718 A CN201410572718 A CN 201410572718A CN 104270732 A CN104270732 A CN 104270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ll forwarding
distant
call
condi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27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0732B (zh
Inventor
郭协明
朴在善
梁嘉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4105727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0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0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0732A/zh
Priority to EP20170714.8A priority patent/EP3709607B1/en
Priority to US15/521,051 priority patent/US20170338973A1/en
Priority to KR1020150148341A priority patent/KR102415870B1/ko
Priority to PCT/KR2015/011290 priority patent/WO2016064250A2/ko
Priority to EP15852153.4A priority patent/EP3214894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0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0732B/zh
Priority to US17/029,490 priority patent/US1154641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12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describing content present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e.g. audio video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首先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然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可以保证在满足各种呼叫转移条件时,终端之间可以自动进行呼叫转移,降低了呼叫转移的实现复杂度,并且可以防止用户漏接电话。

Description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可以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其中,终端的一个重要功能为,当用户通过某一终端无法正常接听电话时,该终端可以实现呼叫转移的功能。
目前,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时,通常是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时间等条件,由用户手动为终端进行呼叫转移配置。然而由于现有技术在实现呼叫转移配置时,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并且需要用户手动进行配置,从而造成现有呼叫转移配置的局限性较大,呼叫转移的实现复杂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包括:通过短距离通信从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在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在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包括:
当处于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时,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处理另一方上的通话。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所述本端终端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向所述对端发送状态信息确认请求;
从所述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
根据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呼叫转移指示消息,以指示本端终端能够作为呼叫转移对象或者以指示所述对端终端呼叫转移至本端终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检测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所述呼叫转移指示消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
终端的电量剩余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不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发送单元,用于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短距离通信从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在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处于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时,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处理另一方上的通话。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所述本端终端是否处于静止状态;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确认单元;
所述第一确认单元,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认单元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对端发送状态信息确认请求;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
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呼叫转移指示消息,以指示本端终端能够作为呼叫转移对象或者以指示所述对端终端呼叫转移至本端终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检测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所述呼叫转移指示消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认单元;
所述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当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
终端的电量剩余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除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不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首先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然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目前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时,通常是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时间等条件,由用户手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相比,本申请通过预先将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可以保证在满足各种呼叫转移条件时,终端可以自动进行呼叫转移,降低了呼叫转移的实现复杂度,并且可以防止用户漏接电话。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100。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包含有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所述呼叫转移的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对端终端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对于本实施例中进行自动呼叫转移的两端终端,可以为尺寸较小便于携带的手机,例如,尺寸为卡片或者名片大小的手机,也可以为随身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还可以为其他类别的智能手机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身份标识信息可以为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智能卡)***码,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卡)***码、设备ID号码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102,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在本实施例中,若本端终端中已配置有呼叫转移号码,则对之前配置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更新,若本端终端未配置过呼叫转移号码,则将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直接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步骤103,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其中,外部设备可以为:为本端终端和对端终端提供业务服务的网络侧服务器,本实施例不做限定。所述呼叫转移条件包括:进行呼叫转移的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终端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终端的电量剩余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对于本实施例,应用的场景可以如下所示,但不限于此,包括:由于卡片手机CARD Phone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很多持有CARD Phone的用户还会拥有另外一台智能手机,此时,为了确保用户可以正常接听来自两个手机的电话,CARD Phone和智能手机首先分别从各自的卡模块中获取手机号码,然后在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CARD Phone和智能手机将各自的手机号码发送给对端进行保存,从而保证在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CARD Phone和智能手机的任意一方可以根据预先保存的对端终端的手机号码进行呼叫转移,从而实现了终端之间进行自动呼叫转移,进而可以保证用户正常接听来自任意一个手机的电话。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首先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然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目前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时,通常是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时间等条件,由用户手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相比,本申请通过预先将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可以保证在满足各种呼叫转移条件时,终端可以实现自动呼叫转移,降低了呼叫转移的实现复杂度,并且可以防止用户漏接电话。
进一步参考图2,其示出了呼叫转移的配置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该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的流程2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短距离通信从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对端终端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对于本实施例中进行自动呼叫转移的两端终端,可以为尺寸较小便于携带的智能手机,例如,尺寸为卡片大小的智能手机,也可以为随身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还可以为其他类别的智能手机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身份标识信息可以为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智能卡)***码,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卡)***码、设备ID号码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本端终端可以通过蓝牙传输方式、WIFI传输方式、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传输方式等短距离通信方式从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预先将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保存,可以保证在满足各种呼叫转移条件时,终端之间可以根据保存的呼叫转移对象的身份标识信息自动进行呼叫转移,不需要用户手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方式,在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其中,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包括: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另一方上的电话拨打、电话接听、音乐播放、消息提醒、联系人信息同步等功能,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对于本实施例,当处于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时,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处理另一方上的通话。
步骤202,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在本实施例中,若本端终端中已配置有呼叫转移号码,则对之前配置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更新,若本端终端未配置过呼叫转移号码,则将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直接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步骤203,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对于本实施例,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其中,由于造成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的原因可能是终端之间的距离过远,即此时用户有可能只携带所持有的两台或多台终端中的一台终端,此时判定需要进行呼叫转移,可以保证用户接听到未携带的终端的来电。
例如,用户拥有两台终端分别为CARD Phone和智能手机,CARDPhone和智能手机之间通过WIFI保持短距离通信连接,并且分别保存有对端的电话号码。当用户出行只携带有其中一台终端时,终端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最终使得CARD Phone和智能手机之间的WIFI连接断开。当智能手机上存在来电并且智能手机为用户未携带的终端时,智能手机根据与CARD Phone之间的WIFI连接断开判定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此时,智能手机将CARD Phone对应的电话号码发送给网络侧服务器,然后网络侧服务器根据CARD Phone的电话号码将智能手机A上的来电转移到CARD Phone,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CARD Phone顺利接听智能手机上的来电,从而实现了终端之间进行自动呼叫转移,进而保证用户可以正常接听来自任意一台终端的来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只为示例性说明,本实施例中用户所持有的终端不限于两台,并且不限于CARD Phone和智能手机,还可以为其他尺寸较小的手机、随身可穿戴设备、或者其他类别智能手机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其中,对于短距离通信连接方式为蓝牙的场景,由于该种短距离通信连接方式要求终端之间需要保持相对较近的距离,因此即使蓝牙连接断开,用户依然有可能同时携带多台终端,即只要各个终端各自的状态信息正常,用户就可以顺利接听各个终端上的来电。此时,通过进一步判断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来确定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可以提高自动呼叫转移的精度。
对于本实施例,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还可以进一步判断所述本端终端是否处于静止状态;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呼叫转移指示消息,以指示本端终端能够作为呼叫转移对象或者以指示所述对端终端呼叫转移至本端终端。
具体地,本地终端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判断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非静止状态。通常情况下,若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确认本端终端为用户未携带的终端,若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则确认本端终端为用户携带的终端。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进一步判断终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非静止状态,可以更快速精确的确认用户随身携带的终端为哪一台,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动呼叫转移的精度和效率。
上述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具体可以包括: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其中,当确认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即本端终端为用户未随身携带的终端时,通过进一步判断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电话接听条件,例如,判断对端终端的电量剩余量是否可以保证电话接听,或者判断对端终端的当前信号强度是否可以保证电话接听等,从而可以保证对端终端能够成功处理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业务,进一步提高呼叫转移的成功率。
上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可以通过本端终端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从对端终端的反馈信息中获取,其中,从对端终端的反馈信息中获取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首先向所述对端发送状态信息确认请求,然后从所述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最后根据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上述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呼叫转移指示消息具体可以包括:当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检测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所述呼叫转移指示消息。
其中,当确认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时,即本端终端为用户随身携带的终端,对端终端为用户未随身携带的终端。当对端终端上存在来电时,需要进行呼叫转移,此时,通过进一步判断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电话接听条件,例如,判断本端终端的电量剩余量是否可以保证电话接听,或者判断本端终端的当前信号强度是否可以保证电话接听等,从而可以保证本端终端能够成功处理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业务,进一步提高呼叫转移的成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本端终端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始终保持连接时,可以通过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具体地,首先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对于步骤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具体可以包括:当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其中,当确认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即本端终端无法正常进行通讯业务时,通过进一步确认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电话接听条件,可以保证对端终端成功处理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业务,进一步提高呼叫转移的成功率。
对于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终端的电量剩余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例如,电量剩余量的预设阈值可以配置为5%、10%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对于本实施例,当检测到不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例如,预设条件为终端的电量剩余量大于或等于5%,当本端终端的电量剩余量从3%恢复到大于或等于5%时,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以减少本端终端进行的不必要的呼叫转移次数。再例如,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由断开到恢复正常时,也可以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进一步地,在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之后,可以通过响铃、震动、显示文本提示信息等提示方式提醒用户呼叫转移配置已经解除。
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首先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然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目前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时,通常是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时间等条件,由用户手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相比,本申请通过预先将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可以保证在满足各种呼叫转移条件时,终端之前可以自动进行呼叫转移,降低了呼叫转移的实现复杂度,并且可以防止用户漏接电话。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图1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其示出了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01、配置单元302、发送单元303。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
配置单元302,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301获取的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发送单元303,用于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首先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然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目前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时,通常是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时间等条件,由用户手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相比,本申请通过预先将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可以保证在满足各种呼叫转移条件时,终端可以实现自动进行呼叫转移,降低了呼叫转移的实现复杂度,并且可以防止用户漏接电话。
进一步参考图4,作为图2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其示出了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401、配置单元402、发送单元403。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
配置单元402,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401获取的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发送单元403,用于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401,用于通过短距离通信从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其中,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在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当处于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时,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处理另一方上的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404,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再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405;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05,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404,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404,还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所述本端终端是否处于静止状态;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再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确认单元406。
所述第一确认单元406,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404,还用于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所述第一确认单元406包括:
发送模块40601,用于向所述对端发送状态信息确认请求;
接收模块40602,用于从所述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
确认模块40603,用于根据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所述发送单元403,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呼叫转移指示消息,以指示本端终端能够作为呼叫转移对象或者以指示所述对端终端呼叫转移至本端终端。
再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407。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407,用于当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检测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发送单元403,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所述呼叫转移指示信息。
再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408,用于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409,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再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认单元4010。
所述第二确认单元4010,用于当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409,还用于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对于本实施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
终端的电量剩余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除单元4011,用于当检测到不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2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首先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然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目前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时,通常是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时间等条件,由用户手动进行呼叫转移配置相比,本申请通过预先将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可以保证在满足各种呼叫转移条件时,终端可以实现自动进行呼叫转移,降低了呼叫转移的实现复杂度,并且可以防止用户漏接电话。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呼叫转移的配置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30)

1.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短距离通信从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在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在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包括:
当处于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时,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处理另一方上的通话。
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所述本端终端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对端发送状态信息确认请求;
从所述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
根据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呼叫转移指示消息,以指示本端终端能够作为呼叫转移对象或者以指示所述对端终端呼叫转移至本端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检测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所述呼叫转移指示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6、8、9、11-13任一项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
终端的电量剩余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不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
16.一种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身份标识信息配置为本端终端的呼叫转移号码;
发送单元,用于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向外部设备发送呼叫转移指令,所述呼叫转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短距离通信从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在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上能够控制或者执行另一方上的至少部分功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处于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时,所述本端终端或者所述对端终端中至少一方通过所述短距离通信连接处理另一方上的通话。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对端终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所述本端终端是否处于静止状态;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确认单元;
所述第一确认单元,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静止状态,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认单元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对端发送状态信息确认请求;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对端终端接收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
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反馈,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呼叫转移指示消息,以指示本端终端能够作为呼叫转移对象或者以指示所述对端终端呼叫转移至本端终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本端终端处于非静止状态,检测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向所述对端终端发送所述呼叫转移指示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16-19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认单元;
所述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当所述本端终端的状态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确认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对端终端的状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为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1、23、24、26-28任一项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
终端的电量剩余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呼叫转移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除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不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解除所述本端终端与对端终端的呼叫转移配置。
CN201410572718.8A 2014-10-23 2014-10-23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270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2718.8A CN104270732B (zh) 2014-10-23 2014-10-23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EP20170714.8A EP3709607B1 (en) 2014-10-23 2015-10-23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changing task-performing subjects
US15/521,051 US20170338973A1 (en) 2014-10-23 2015-10-23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changing task-performing subjects
KR1020150148341A KR102415870B1 (ko) 2014-10-23 2015-10-23 적응적으로 작업 수행의 주체를 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CT/KR2015/011290 WO2016064250A2 (ko) 2014-10-23 2015-10-23 적응적으로 작업 수행의 주체를 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15852153.4A EP3214894B1 (en) 2014-10-23 2015-10-23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changing task-performing subjects
US17/029,490 US11546410B2 (en) 2014-10-23 2020-09-23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changing task-performing subjec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2718.8A CN104270732B (zh) 2014-10-23 2014-10-23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0732A true CN104270732A (zh) 2015-01-07
CN104270732B CN104270732B (zh) 2020-02-07

Family

ID=52162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2718.8A Active CN104270732B (zh) 2014-10-23 2014-10-23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70338973A1 (zh)
EP (2) EP3214894B1 (zh)
KR (1) KR102415870B1 (zh)
CN (1) CN104270732B (zh)
WO (1) WO2016064250A2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0075A (zh) * 2015-08-31 2015-11-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sim卡的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05430596A (zh) * 2015-10-27 2016-03-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sim卡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5472183A (zh) * 2015-11-20 2016-04-06 蔡畅 一种呼叫转移控制方法
CN105635475A (zh) * 2016-01-11 2016-06-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关联的方法及***
CN105682064A (zh) * 2015-12-30 2016-06-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的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5939513A (zh) * 2016-06-24 2016-09-1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79482A (zh) * 2016-04-25 2016-09-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被叫端应答的方法和服务端
CN106231137A (zh) * 2016-09-27 2016-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电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53890A (zh) * 2016-10-10 2017-02-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接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54156A (zh) * 2015-08-10 2017-02-22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及其运作方法
CN110012146A (zh) * 2018-01-04 2019-07-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共享方法及终端
CN112272260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核电作业场景下的呼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189574A (zh) * 2021-12-08 2022-03-15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反诈骗预警过程中的呼叫转移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175114A (zh) * 2021-04-07 2022-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257657A1 (zh) * 2021-06-11 2022-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呼叫功能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08939A1 (en) * 2015-10-16 2017-04-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evice based on personalized profiles on a wearable device
CN109937583A (zh) * 2016-09-06 2019-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的方法与终端
CN107277801A (zh) * 2017-04-28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状态的查询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649B (zh) * 2019-10-29 2021-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穿戴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251A (zh) * 2010-08-03 2012-02-08 ***通信有限公司 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通信***及处理设备
CN102983890A (zh) * 2012-11-14 2013-03-2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045473A1 (en) * 2012-08-13 2014-02-13 GreatCall, Inc. (028233) Intelligent call forwarding
WO2014062714A1 (en) * 2012-10-15 2014-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area network enabled mobile device accesso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3023B1 (en) * 1999-09-22 2003-02-18 Networks Associates Technology, Inc.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istributed internet 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GB0007942D0 (en) * 2000-04-01 2000-05-17 Hewlett Packard Co Distributed search method
US6714233B2 (en) 2000-06-21 2004-03-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bile video telephone system
US7164885B2 (en) 2000-12-18 2007-0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service access
KR20030056736A (ko) * 2001-12-28 2003-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기술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개인용컴퓨터에 저장된 주소록 검색 방법
US9374451B2 (en) 2002-02-04 2016-06-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modal short-cuts to digital services
US8095500B2 (en) * 2003-06-13 2012-01-10 Brilliant Digital Entertainment,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arching content in distributed computing networks
WO2008052334A1 (en) * 2006-11-01 2008-05-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forwarding short messag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1267983B1 (ko) * 2011-04-21 2013-05-27 아이테크 도쿄 코포레이션 무선랜 기반 피어투피어 응용간 연결 방법, 무선랜 기반 피어투피어 응용간 연결성 유지 방법 및 무선랜 기반 피어 단말
US9363653B2 (en) * 2012-03-08 2016-06-07 Intel Corporation Transfer of communication from one device to another
KR102069876B1 (ko) * 2012-12-21 2020-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 개인 클라우드 기기, 개인 클라우드 시스템 및 이들의 개인 클라우드 기기 등록 방법
KR20140098597A (ko) * 2013-01-31 2014-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기기 및 그 신호 처리 방법
US9466187B2 (en) * 2013-02-04 2016-10-11 Immersion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multiple wearable haptic devices
US9854081B2 (en) 2013-03-15 2017-12-26 Apple Inc. Volume control for mobile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KR101420574B1 (ko) * 2013-08-29 2014-07-17 지현구 통신 기기 간 자동 통신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38535B1 (ko) * 2014-10-01 2021-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40138363A (ko) 2014-11-20 2014-12-03 박동원 두 개의 휴대폰이 하나의 전화번호를 이용하여 송수신하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251A (zh) * 2010-08-03 2012-02-08 ***通信有限公司 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通信***及处理设备
US20140045473A1 (en) * 2012-08-13 2014-02-13 GreatCall, Inc. (028233) Intelligent call forwarding
WO2014062714A1 (en) * 2012-10-15 2014-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area network enabled mobile device accessory
CN102983890A (zh) * 2012-11-14 2013-03-2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4156B (zh) * 2015-08-10 2019-07-1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及其运作方法
CN106454156A (zh) * 2015-08-10 2017-02-22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及其运作方法
CN105050075B (zh) * 2015-08-31 2019-03-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sim卡的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05050075A (zh) * 2015-08-31 2015-11-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sim卡的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05430596A (zh) * 2015-10-27 2016-03-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sim卡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5430596B (zh) * 2015-10-27 2019-0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sim卡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5472183A (zh) * 2015-11-20 2016-04-06 蔡畅 一种呼叫转移控制方法
CN105682064A (zh) * 2015-12-30 2016-06-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的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5682064B (zh) * 2015-12-30 2020-06-19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的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5635475A (zh) * 2016-01-11 2016-06-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关联的方法及***
CN105979482A (zh) * 2016-04-25 2016-09-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被叫端应答的方法和服务端
CN105939513A (zh) * 2016-06-24 2016-09-1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31137A (zh) * 2016-09-27 2016-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电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53890A (zh) * 2016-10-10 2017-02-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接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12146A (zh) * 2018-01-04 2019-07-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共享方法及终端
CN110012146B (zh) * 2018-01-04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共享方法及终端
CN112272260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核电作业场景下的呼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175114A (zh) * 2021-04-07 2022-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257657A1 (zh) * 2021-06-11 2022-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呼叫功能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574A (zh) * 2021-12-08 2022-03-15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反诈骗预警过程中的呼叫转移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189574B (zh) * 2021-12-08 2023-08-04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反诈骗预警过程中的呼叫转移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64250A2 (ko) 2016-04-28
CN104270732B (zh) 2020-02-07
EP3214894A4 (en) 2017-11-29
EP3709607B1 (en) 2022-06-08
EP3709607A1 (en) 2020-09-16
KR20160048018A (ko) 2016-05-03
KR102415870B1 (ko) 2022-07-04
EP3214894A2 (en) 2017-09-06
US20170338973A1 (en) 2017-11-23
US20210006616A1 (en) 2021-01-07
US11546410B2 (en) 2023-01-03
WO2016064250A3 (ko) 2016-06-09
EP3214894B1 (en) 2020-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0732A (zh)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3841517A (zh) 一种叫车信息服务的***和方法
CN104301857A (zh) 用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KR101316007B1 (ko) 스마트폰의 이어폰잭 버튼을 이용한 긴급 호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301456A (zh) 转接电话的方法、穿戴设备和终端
EP2941058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230705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处理联系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856324A (zh) 一种身份确认、通讯请求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54589A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
US9510179B2 (en) Portable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7809402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3327467A (zh)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
CN106465072B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终端
CN10427082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638624A (zh) 一种实现自动转发来电信息的移动终端及其转发方法
CN106304030B (zh) 一种基于虚拟身份信息的通讯方法、装置及***
CN103702316A (zh) 一种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分享的方法及***
EP2106168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ubscriber identity code notification apparatus
CN102256224A (zh) 短消息提醒方法、设备及通信***
CN104166637A (zh) 一种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方法、终端以及***
CN104703291A (zh) 一种基于MiFi的通信方法及相关MiFi
CN105635997A (zh) 呼叫请求的处理方法、呼叫请求的处理装置和服务器
CN101340642A (zh) 一种传输电子名片的方法、***和装置
KR20170065722A (ko) 실시간 데이터 송수신을 통한 통화 상대간 위치 공유 서비스 방법
CN104780517A (zh) 移动电话的通信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