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0180B -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0180B
CN104270180B CN201410478035.6A CN201410478035A CN104270180B CN 104270180 B CN104270180 B CN 104270180B CN 201410478035 A CN201410478035 A CN 201410478035A CN 104270180 B CN104270180 B CN 104270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beam
user equipment
numbering
spacing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80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0180A (zh
Inventor
杨晶
张劲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80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0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0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018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3855 priority patent/WO201604140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0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0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和装置,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在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本申请实施例有效抑制了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通常分为SU-MIMO(Single-User MIMO,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和MU-MIMO(Mulit-User 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是指基站与单个用户的点对点天线链路,而MU-MIMO则是多个用户设备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与一个基站通信,相较于SU-MIMO,MU-MIMO在用户设备采用极少天线低成本的情况下,即可保持MIMO的复用优点。配对用户设备即是指MU-MIMO中能够使用相同时频资源的用户设备。
在建立MU-MIMO时,网络侧需要首先进行多用户设备配对,以确定哪些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但是,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配对用户设备之间存在干扰,如果配对不合适,更会增加配对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从而影响MIMO的复用增益,因此,如何准确实现用户设备配对,对于MU-MUMO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和装置,用以降低MU-MIMO中,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对复用增益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在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
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
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在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秩指示;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包括8根天线;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包括第一矩阵编号以及第二矩阵编码,所述第一矩阵与所述第二矩阵的乘积为预编码矩阵;
所述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包括:
根据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并行发送的数据流个数;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编号以及所述第二矩阵编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以及其在所述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的波束编号。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波束编号差值表示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所述预设间距按照下述方法预先设定:
针对任意两个波束,确定在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且在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
从获得的多个任意两个波束的编号差值中,选择最大的编号差值作为所述预设间距;
所述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包括: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波束的波束编号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间距。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波束编号差值表示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
所述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包括: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中,波束编号差值是否至少大于其中一个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
其中,所述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按照下述方法预先设定:
对于任意一个波束,确定在其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与其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的另一个波束,且在所述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并将所述编号差值作为所述波束的预设间距。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个数包括多个时;
所述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包括: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其中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与另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均大于预设间距。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配对装置,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的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波束确定模块,用于在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
第一配对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
第二配对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波束确定模块包括:
反馈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秩指示;
波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结合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包括8根天线;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包括第一矩阵编号以及第二矩阵编码,所述第一矩阵与所述第二矩阵的乘积为预编码矩阵;
所述波束确定模块包括:
个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并行发送的数据流个数;
编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编号以及所述第二矩阵编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以及其在所述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的波束编号。
结合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波束编号差值表示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预设间距设定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两个波束,确定在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且在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从获得的多个任意两个波束的编号差值中,选择最大的编号差值作为所述预设间距;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波束的波束编号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间距。
结合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或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波束编号差值表示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中,波束编号差值是否至少大于其中一个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预设间距设定模块,用于对于任意一个波束,确定在其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与其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的另一个波束,且在所述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并将所述编号差值作为所述波束的预设间距。
结合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个数包括多个时;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其中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与另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均大于预设间距。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形成的波束中,首先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通过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间距大于预设间距,可以确定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可以进行配对,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通过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从而将相关性较强的,即波束之间小于预设间距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避免了相关性较强的用户设备配对带来的更大干扰,因此可以有效抑制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提高MU-MIMO增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配对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配对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技术方法,应用于利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Mulit-User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的各种无线通信***中,例如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等。
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也可以称之为用户终端(UT,User Terminal)、移动终端(MT,Mobile Terminal)、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等。
基站,可以是指GSM或CDMA中的基站收发信机(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称为Node 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称为eNB或e-NodeB,evolution NodeB)。一个基站可能支持/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cell),用户设备需要和网络通信时,它将选择一个小区发起网络接入。
配对用户是指MU-MIMO中能够使用相同时频资源的用户设备。用户配对即是指用户设备的配对。
在MU-MIMO技术中,现有技术,为了降低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通常采用迫零波束成形准则,通过配对用户之间的信道正交,来抑制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采用迫零波束成形准则时在计算多用户的波束权值时,需要下行信道信息作为输入。如果获取的下行信道信息不准确,配对用户之间不能完全正交,会导致MU-MIMO的增益下降。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形成的波束中,首先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通过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间距大于预设间距,可以确定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可以进行配对,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通过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可以确定出任意两个用户设备的空间特性以及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将相关性较强的,即波束之间小于预设间距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避免了相关性较强的用户设备配对带了的更大干扰,因此可以有效抑制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提高MU-MIMO增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应用于MU-MIMO通信***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01:基站在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102: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
103: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
104: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作为配对用户设备。
其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等于预设间距时,可以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或者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波束是指由天线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在地球表面上形成的形状。根据波束在空间中的指向不同,多个波束可以采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例如以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协议规定的基站包括8根天线为例,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8根天线经过码本加权后可以形成的波束个数为32个,波束编号可以分别设为0、1、2……3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提高配对效率,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可以通过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编号差值来确定。
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时,波束编号差值可以表示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所述预设间距即按照下述方法预先设定:
针对任意两个波束,确定在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单位:dB,分贝)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且在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
从获得的多个任意两个波束的编号差值中,选择最大的编号差值作为所述预设间距。
由于不同波束其形状可能不同,在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等于预设门限时,得到的编号差值可能不同。为了配对准确,从计算得到的多个任意两个波束的编号差值中,选择数值最大的作为预设间距。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每一个波束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预设间距。在对任意的两个波束进行判断时,波束编号差值至少大于其中一个波束的预设间距即可。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性,波束编号差值需要均大于所述任意的两个波束中每一个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
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可以按照下述方式预先设定:
对于任意一个波束,确定在其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与其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的另一个波束,且在所述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并将所述编号差值作为所述波束的预设间距。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存储空间足够时,也可以通过比较波束的天线增益确定,即判断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天线增益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如果是,则可以确定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如果否,则可以确定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波束的天线增益可以预先确定并存储。
当然,由于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在任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最大增益天线方向上,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天线增益差值比较接近。因此,在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场景下,也可以只判断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的任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天线增益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门限。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其形成的波束中,首先确定出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通过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可以获知用户设备的空间特性以及空间位置,如果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表明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强,如果作为建立MU-MIMO的配对用户设备,将会增加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因此相关性较强的用户设备不作为配对用户设备,而波束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表明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则可以作为配对用户设备。通过根据用户设备的空间相关性,实现MU-MIMO的用户设备配对,可以降低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特别是对于无法准确获取信道信息的***中,例如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干扰抑制效果更加明显。
其中,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反馈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因此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01:获取用户设备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秩指示。
202: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203: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
204: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
205: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预编码技术(Precoding)是一种通过对信道信息的利用,在发射端对发送数据进行的一种预处理技术,以适应相应的信道环境,以此来提高***性能。
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以及秩指示(RI,RankIndication)均由用户设备发送至基站,基站通过PMI可以确定出预编码矩阵,通过RI可以确定出秩,秩表示了用户设备并行发送数据流的个数。基站根据PMI以及RI,可以确定出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个数,以及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及其在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的波束编号,不同的波束编号即对应不同的波束指向。其中,由于不同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根据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可以确定出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由于用户设备可能对应多个波束,因此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具体是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其中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与另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均大于预设间距。
当然,也可以不考虑用户设备数据流对应的波束是否相同,直接判断用户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因此,在用户设备的对应的波束个数大于1时,该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可以具体是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其中一个用户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与另一个用户设备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
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假设对应波束1和波束2,第二用户设备假设对应波束5和波束6,则需要在波束1分别与波束5和波束6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且波束2分别与波束5和波束6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才可以作为配对用户设备,否则不进行配对。其中,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PMI以及RI,可以确定出在其形成的波束中,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通过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通过本实施例可以有效抑制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
下面以3GPP协议中基站包括8根天线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于8根天线。8根天线形成波束较窄,容易将用户设备进行区分。
基站包括8根天线时,通常需要配置8个CSI-RS(Channel-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可以获得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模式9里的增强空间反馈,这种增强空间反馈主要针对基站包括四个子阵列,每个子阵列包括2根交叉极化天线,每个子阵列是均匀线性阵列。极化方向相同的子阵列之间加权可以体现空间特性,有助于MU-MIMO的调度,可以预测多用户干扰,子阵列内的交叉极化带来了增强分集作用。根据这些准则,8个CSI-RS端口的PMI反馈的预编码矩阵W可以分解为2个矩阵的乘积,第一矩阵W1以及第二矩阵W2,W=W1*W2,W1对应均匀线性阵列的加权,不同的W1权值,可以形成空间指向不同的波束。因此PMI包括第一矩阵编号以及第二矩阵编号,用于索引找到第一矩阵以及第二矩阵。
基站包括的8根天线可以形成32个波束,编号分别为0、1、2……31。进而可以绘制32个波束的指向示意图,每一波束在不同指向上,对应不同的天线增益。
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RI,可以确定秩的值,进而可以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个数,例如秩为1或2时,用户设备对应波束个数为1,其中,秩为2时,用户设备的两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相同,为同一个波束,由于用户设备的不同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可能相同,因此在不同的秩时,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个数可能相同,如秩为3或4时,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个数均为2。
根据第一矩阵编号以及第二矩阵编号,可以对应找到第一矩阵以及第二矩阵,根据第一矩阵以及第二矩阵可以确定出用户设备在32个波束中,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空间指向不同的波束,从而可以确定出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编号。
其中,第一矩阵编号、第二矩阵编号以及波束编号参见表1的映射表,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表1
通过表1的映射表,以及用户设备反馈的第一矩阵编号以及第二矩阵编号,可以快速确定出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编号,例如第一矩阵编号包括2、第二矩阵编号包括4时,可以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为编号为17的波束。
确定出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后,通过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的相关性间距,确定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在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在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其中,可以采用波束编号差值表示相关性间距,预设间距按照下述方法预先设定:
针对任意两个波束,确定在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且在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
从获得的多个任意两个波束的编号差值中,选择最大的编号差值作为所述预设间距。
因此,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若大于该预设间距,则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可以进行配对,若小于该预设间距,则不进行配对。
假设预设间距为10,如果第一用户设备对应波束的波束编号为5,则对应波束编号在0~15以及27~31之间的第二用户设备,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相关性较强,不能进行配对;对应波束编号在16~26之间的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当然,每一个波束也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预设间距。在对任意的两个波束进行判断时,波束编号差值至少大于其中一个波束的预设间距即可。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性,波束编号差值需要均大于所述任意的两个波束中每一个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此时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则可以按照下述方式预先设定:
对于任意一个波束,确定在其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与其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的另一个波束,且在所述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并将所述编号差值作为所述波束的预设间距。
另外,也可以直接比较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天线增益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如果否,则可以确定任意两个用户设备的相关性强,不进行配对,如果是,则可以确定任意两个用户设备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可以进行配对。
其中,当用户设备对应波束个数包括多个时,则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具体是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相互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均大于预设间距,如果是,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如果否,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配对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具体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的基站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波束确定模块301,用于在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
第一配对确定模块303,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
第二配对确定模块304,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等于预设间距时,可以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或者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波束编号差值表示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该判断模块302可以具体用于: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波束的波束编号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间距。
此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预设间距设定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两个波束,确定在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且在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从获得的多个任意两个波束的编号差值中,选择最大的编号差值作为所述预设间距。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中,波束编号差值是否至少大于其中一个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
此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预设间距设定模块,用于对于任意一个波束,确定在其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与其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的另一个波束,且在所述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并将所述编号差值作为所述波束的预设间距。
当然,在又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存储空间足够时,也可以通过比较波束的天线增益确定,此时判断模块302具体用于:
判断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波束的天线增益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如果是,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如果否,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所述预设间距。
当然,由于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在任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最大增益天线方向上,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天线增益差值比较接近。因此,在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判断模块也可以只判断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的任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天线增益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门限。
其中,由于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可能相同或不同,因此一个用户设备可能对应多个波束,因此判断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具体是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其中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与另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均大于预设间距。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其形成的波束中,首先确定出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通过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可以获知用户设备的空间特性以及空间位置,如果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表明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强,如果作为建立MU-MIMO的配对用户设备,将会增加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因此相关性较强的用户设备不作为配对用户设备,而波束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表明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则可以作为配对用户设备。通过根据用户设备的空间相关性,实现MU-MIMO的用户设备配对,可以降低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特别是对于无法准确获取信道信息的***中,例如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干扰抑制效果更加明显。
其中,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反馈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因此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配对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波束确定模块301、判断模块302、第一配对确定模块303以及第二配对确定模块304,各个模块功能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与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该波束确定模块301可以包括:
反馈信息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用户设备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秩指示;
波束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预编码技术(Precoding)是一种通过对信道信息的利用,在发射端对发送数据进行的一种预处理技术,以适应相应的信道环境,以此来提高***性能。
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以及秩指示(RI,RankIndication)均由用户设备发送至基站,基站通过PMI可以确定出预编码矩阵,通过RI可以确定出秩,秩表示了用户设备并行发送数据流的个数。基站根据PMI以及RI,可以确定出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个数,以及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及其在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的波束编号,不同的波束编号即对应不同的波束指向。其中,由于不同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根据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可以确定出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基站包括8根天线时;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包括第一矩阵编号以及第二矩阵编码,所述第一矩阵与所述第二矩阵的乘积为预编码矩阵,在该场景下,所述波束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个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并行发送的数据流个数;
编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编号以及所述第二矩阵编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以及其在所述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的波束编号。
其中,波束编号可以根据上述表1确定。
其中,比较相关性间距可以通过比较在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该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天线增益的差值确定,由于已经确定出波束编号,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的天线增益可以通过比较波束编号确定。
假设设定的波束编号的预设差值为10,如果第一用户设备对应波束的波束编号为5,则对应波束编号在0~15以及27~31之间的第二用户设备,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相关性较强,不能进行配对;对应波束编号在16~26之间的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配对。在该假设中,认为波束编号相差10的波束对应的天线增益相差10dB。
由于用户设备可能对应多个波束,因此判断模块可以具体是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其中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与另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均大于预设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PMI以及RI,可以确定出在其形成的波束中,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通过比较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通过本实施例可以有效抑制配对用户之间的干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在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
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
在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其中,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波束编号差值表示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
所述预设间距按照下述方法预先设定:
针对任意两个波束,确定在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且在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
从获得的多个任意两个波束的编号差值中,选择最大的编号差值作为所述预设间距;
所述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包括: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波束的波束编号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间距;
或者,所述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按照下述方法预先设定:
对于任意一个波束,确定在其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与其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的另一个波束,且在所述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并将所述编号差值作为所述波束的预设间距;
所述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包括: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中,波束编号差值是否至少大于其中一个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秩指示;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8根天线;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包括第一矩阵编号以及第二矩阵编号,所述第一矩阵与所述第二矩阵的乘积为预编码矩阵;
所述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包括:
根据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并行发送的数据流个数;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编号以及所述第二矩阵编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以及其在所述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的波束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个数包括多个时;
所述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包括: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其中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与另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均大于预设间距。
5.一种用户设备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的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波束确定模块,用于在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
第一配对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作为配对用户设备;
第二配对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不进行配对;
其中,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编号进行区分,波束编号取值为0、1、2……,波束编号差值表示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预设间距设定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两个波束,确定在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且在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从获得的多个任意两个波束的编号差值中,选择最大的编号差值作为所述预设间距;
相应的,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波束的波束编号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间距;
或者,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预设间距设定模块,用于对于任意一个波束,确定在其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与其天线增益差值最接近预设门限的另一个波束,且在所述另一个波束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间的天线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时,波束之间的编号差值,并将所述编号差值作为所述波束的预设间距;
相应的,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中,波束编号差值是否至少大于其中一个波束对应的预设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确定模块包括:
反馈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秩指示;
波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8根天线;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包括第一矩阵编号以及第二矩阵编号,所述第一矩阵与所述第二矩阵的乘积为预编码矩阵;
所述波束确定模块包括:
个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秩指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并行发送的数据流个数;
编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编号以及所述第二矩阵编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波束,以及其在所述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的波束编号。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波束个数包括多个时;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任意两个用户设备中其中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与另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每一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间距是否均大于预设间距。
CN201410478035.6A 2014-09-18 2014-09-18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270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8035.6A CN104270180B (zh) 2014-09-18 2014-09-18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PCT/CN2015/083855 WO2016041402A1 (zh) 2014-09-18 2015-07-13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8035.6A CN104270180B (zh) 2014-09-18 2014-09-18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0180A CN104270180A (zh) 2015-01-07
CN104270180B true CN104270180B (zh) 2017-10-17

Family

ID=5216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8035.6A Active CN104270180B (zh) 2014-09-18 2014-09-18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70180B (zh)
WO (1) WO20160414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180B (zh) * 2014-09-18 2017-10-1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08934019B (zh) * 2017-05-25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信息上报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0166091B (zh) * 2018-02-11 2021-11-3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配对方法、装置及基站
US10651905B1 (en) * 2018-11-21 2020-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precoding matrix index selection
CN113271129B (zh) * 2020-02-14 2023-05-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基站
WO2021189237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配对方法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007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的信号发射方法
CN102025463A (zh) * 2010-12-20 2011-04-20 东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下行链路的mimo无线通信***的反馈方法
WO2012065278A1 (en) * 2010-11-15 2012-05-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wo-dimensional ue pairing in mimo systems
CN103119859A (zh) * 2010-09-26 2013-05-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中的有效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441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用户选择方法和装置
JP5724496B2 (ja) * 2011-03-17 2015-05-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796319B (zh) * 2014-01-16 2017-04-19 北京大学 一种多波束卫星移动通信下行链路频率复用方法
CN104270180B (zh) * 2014-09-18 2017-10-1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007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的信号发射方法
CN103119859A (zh) * 2010-09-26 2013-05-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中的有效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WO2012065278A1 (en) * 2010-11-15 2012-05-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wo-dimensional ue pairing in mimo systems
CN102025463A (zh) * 2010-12-20 2011-04-20 东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下行链路的mimo无线通信***的反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41402A1 (zh) 2016-03-24
CN104270180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32980B1 (ko) 통신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7639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feedback MIMO
CN104270180B (zh)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07925466B (zh) 多天线无线通信***中的基于码本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
CN108028684B (zh) 多天线无线通信***中的基于码本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CN107925451B (zh) 多天线无线通信***中的基于码本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JP6456404B2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測定方法、システム及び機器
US1094418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263671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or to base station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2019002972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153050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it size of rank indicat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707937B2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receives downlink signal from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171154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beam index for 3D MIMO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201113043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マルチユーザmimoの伝送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US20220052740A1 (e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ng and determi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2448743B (zh) 信道测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588524B2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85999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distributed antenna arrays
CN110557348B (zh) 用于解调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KR102059970B1 (ko) 다운 링크 채널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네트워크 측 장치
US10476570B2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reports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to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2613982B1 (ko) Mu-miso 시스템을 위한 것으로서 채널 오류에 강인한 wmmse 빔포밍 매트릭스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