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9557B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9557B
CN104249557B CN201410296263.1A CN201410296263A CN104249557B CN 104249557 B CN104249557 B CN 104249557B CN 201410296263 A CN201410296263 A CN 201410296263A CN 104249557 B CN104249557 B CN 104249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r
discharge path
covering
control unit
action b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62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9557A (zh
Inventor
相泽和之
高平博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49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9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9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9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提供一种打印机,其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能够确保防滴性。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2),其具有收容记录纸卷(R)的收容部(10);打印机覆盖件(3),其闭塞收容部(10);控制单元(40),其设于打印机覆盖件;以及操作杆(20),其在控制单元(40)的更上方设于壳体(2),在打印机覆盖件(3),将从操作杆(20)和控制单元(40)之间浸入的液体引导至控制单元(40)的更下方的排出路径(45)设于控制单元(40)的外部,排出路径(45)的上游侧端部(45a)配置于操作杆(20)的更下方。

Description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热敏打印机为代表,在从记录纸卷引出记录纸而进行印刷的打印机中,为了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纸卷的安装,公知有相对于收纳记录纸卷的框体而将打印机覆盖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接的结构。
热敏打印机存在例如在饮食店的店铺内等使用的情况,但是附着在使用者手上的水或者从厨房等飞散的水等液体等可能从框体和打印机覆盖件的边界部分浸入打印机的内部,并附着在记录纸或基板等上。液体向记录纸或基板等的附着成为印刷不良或电子部件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打印机中要求防止水向内部浸入的构造、或者能够使浸入打印机内部的水不附着在记录纸或基板等而排水的构造等,保护打印机免受液体(以下称为“防滴”)。
例如,作为这种打印机,已知一种打印机,其在打印机框体的上表面具备排纸凹部,在排纸凹部内具备将印字后的纸张从排纸凹部内向打印机的框体外排出的裂缝状的排纸口和在排纸凹部内沿着排纸口并且形成为比排纸口更低的排水槽。根据该打印机,能够防止来自排纸口的水的侵入,并且能够积极地对排水槽内的水进行排水。
另外,热敏打印机为了缩小设置空间或提高使用者的使用容易度,期望使打印机尺寸尽可能地小型化。在实现打印机小型化的情况下,必须在框体内的有限空间设置由印字头部和压印辊等构成的打印机构、用于进行打印机覆盖件的锁定及其解除的覆盖件开闭操作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打印机的动作的控制单元等。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打印机的技术中,由于将排水槽形成为比排纸口更低,成为排纸凹部进入框体内部的构成。因此,排纸凹部的空间分框体可能大型化。如此,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残留抑制打印机的大型化的同时确保防滴性的方面。
发明内容
从以上的方面出发,在现有技术领域中期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确保防滴性的打印机。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其具备:框体,其具有收容记录纸、并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开口的收容部;打印机覆盖件,其相对于所述框体而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接,闭塞所述收容部;控制单元,其设于所述打印机覆盖件,具有操作基板;操作杆,其在所述控制单元的重力方向更上方设于所述框体,在进行所述打印机覆盖件的打开操作和闭合操作的至少任一者的操作时操作;以及排出路径,其设于所述控制单元的外部的所述打印机覆盖件,将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控制单元之间浸入的液体引导至所述控制单元的重力方向更下方,所述排出路径的上游侧端部配置于所述操作杆的重力方向更下方的所述打印机覆盖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通过将具有操作基板的控制单元设于打印机覆盖件,没有必要在框体侧确保用于控制单元的安装所必需的空间。因此,能够抑制框体的大型化。并且,由于在打印机覆盖件,在控制单元的外部设有排出路径,该排出路径将从操作杆和控制单元之间浸入的液体引导至控制单元的重力方向更下方,因而能够防止液体附着于收容于框体的收容部的记录纸和设于打印机覆盖件的控制单元的内部,同时排出液体。另外,排出路径的上游侧端部配置在操作杆的重力方向更下方,因而传播于操作杆的液体因重力而滴下,能够导入排出路径的上游侧端部而流过排出路径。因此,能够得到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能够确保防滴性的打印机。
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杆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顶端部,在所述打印机覆盖件处于闭合状态时,在所述排出路径的重力方向更上方配置于与所述排出路径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在打印机覆盖件的闭合状态时,由于形成于操作杆的突出部的顶端部配置在与排出路径对应的位置,因而传播于操作杆的液体能够因重力而从突出部的顶端部向排出路径滴下。因此,由于传播于操作杆的液体能够可靠地导入排出路径,能够提高防滴性。
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杆和所述排出路径之间设有朝向所述框体的内侧伸出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从所述重力方向上方观看时覆盖所述操作基板,并且顶端部配置于与所述排出路径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伸出部从重力方向上方观看时覆盖操作基板,并且顶端部配置在与排出路径对应的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从重力方向上方附着在操作基板,并且能够可靠地将传播于伸出部的液体导入排出路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滴性。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所述记录纸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具有朝向重力方向上方竖立设置的隔开壁,隔着所述隔开壁而在所述记录纸的相反侧配置有所述排出路径的下游侧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由于隔着隔开壁而在记录纸的相反侧配置有排出路径的下游侧端部,因而能够防止从排出路径的下游侧端部滴下的液体流入记录纸侧。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附着于记录纸。
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纸的宽度方向的外侧设有第一存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能够将从排出路径排出的液体存积在设于记录纸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一存积部,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附着于记录纸。
并且,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二存积部,该第二存积部设于与所述第一存积部相比所述框体的更内侧,与所述第一存积部连通,在所述第二存积部的底面设有排出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第一存积部之外还设置第二存积部,从而能够存积更多的液体。并且,由于在第二存积部的底面设置排出孔,因而能够有效地排出液体。并且,由于第二存积部设于与第一存积部相比框体的更内侧,因而能够将排出孔设于与第一存积部相比框体的更内侧。因此,能够维持打印机的良好外观同时设置排出孔。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路径与设于所述控制单元的外部而覆盖所述操作基板的保护覆盖件形成为一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并且高空间效率地设置排出路径。并且,通过在设于控制单元的外部而覆盖操作基板的保护覆盖件设置排出路径,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附着在操作基板。因此,能够提供能够确保优秀的防滴性并且小型且低成本的打印机。
如上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通过将具有操作基板的控制单元设于打印机覆盖件,从而没有必要在框体侧确保用于控制单元的安装所必需的空间。因此,能够抑制框体的大型化。并且,在打印机覆盖件,在控制单元的外部设有排出路径,该排出路径将从操作杆和控制单元之间浸入的液体引导至控制单元的重力方向更下方,因而能够防止液体附着于收容于框体的收容部的记录纸和设于打印机覆盖件的控制单元的内部,同时排出液体。另外,由于排出路径的上游侧端部配置在操作杆的重力方向更下方,因而传播于操作杆的液体因重力而滴下,能够导入排出路径的上游侧端部而流过排出路径。因此,能够得到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能够确保防滴性的打印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敏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打开了打印机覆盖件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示出的状态的热敏打印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压印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从图5示出的状态取下了安装板的状态的图。
图7是头部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从图7示出的状态取下了覆盖件板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在固定刃和可动刃之间切断记录纸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图8的Z向视图。
图11是图8的Y向视图。
图12是图3的操作杆周边的放大图。
图13是除去了打印机覆盖件的本体部时的保护覆盖件周边的立体图。
图14是沿图13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热敏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一存积部和第二存积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POS登记***等中使用的热敏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敏打印机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打开了打印机覆盖件3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在图1和图2示出的状态下,纸面的上下方向分别对应重力方向上方(以下简称为“上方”)和重力方向下方(以下简称为“下方”)。并且,以相对于图1和图2的纸面的左下侧为前方向(箭头FW方向),右上侧为后方向(箭头BA方向),记录纸P向前方向进行送纸。并且,以前后方向为L1,以上下方向为L2,以相对于前后方向L1和上下方向L2正交的方向为左右方向L3。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是能够对例如热敏纸等记录纸P进行印刷、将记录纸P作为票或收据等利用的打印机,具备壳体2、打印机覆盖件3以及操作杆20。并且,如图2所示,在热敏打印机1的内部具备压印单元4和头部单元5。
壳体2通过将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或者这些材料适当组合,从而形成为例如在前方开口的箱状。壳体2由作为基本骨骼的框架体和覆盖框架体的外装覆盖件构成。
在壳体内部2具有在前方开口的收容部10。收容部10通过打开打印机覆盖件3而开放。在收容部10中收纳有以筒状卷起记录纸P的卷(以下称为“记录纸卷”)R。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覆盖件3的闭合状态下,在打印机覆盖件3的顶端部和壳体2之间形成有间隙。记录纸P利用该间隙而从壳体2的内部向前方排出。即,打印机覆盖件3的顶端和壳体2的间隙作为记录纸P的排出口12而发挥功能。另外,打印机覆盖件3在闭合操作时被锁定。具体而言,压印单元4和头部单元5组合,通过它们一体地连接而被锁定。并且,壳体2中,在前壁2a和上壁2b与一方的侧壁2c交叉的角部设有操作杆20,该操作杆20在进行打印机覆盖件3的打开操作时***作,解除打印机覆盖件3的锁定。关于该操作杆20,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收容部10由一对侧壁部30和支持壁部31(参照图3)构成,该支持壁部31与记录纸卷R的外周面接触,从下方支持记录纸卷R。另外,一对侧壁部30和支持壁部31是构成壳体2的框架体的一部分。一对侧壁部30隔着被收纳的记录纸卷R而沿左右方向L3相对配置,相互的间距略大于记录纸卷R的横向宽度。由此,关于被收纳的记录纸卷R,两端面被一对侧壁部30的内壁表面支持,左右方向L3的位置被限制。
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示出的状态的热敏打印机的纵向剖视图。另外,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记录纸P和记录纸卷R。如图3所示,支持壁部31由位于记录纸卷R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第一支持面31a、位于记录纸卷R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第二支持面31b和位于第一支持面31a和第二支持面31b之间且接连设于第一支持面31a和第二支持面31b的底部31c形成为纵向剖视V字状。由此,记录纸卷R通过使用而直径减小,并且朝向底部31c向下方移动的同时被稳定地支持。如此,收纳于收容部10的记录纸卷R与直径无关地由一对侧壁部30和支持壁部31在上下方向L2和左右方向L3无晃荡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稳定地支持。
如图2到图4所示,在一对侧壁部30分别形成有分别向壳体2的内侧和前方开放的切口部32。在图示的示例中,切口部32形成为随着上下方向L2的长度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减小的侧面视圆弧状。因此,当在收容部10内收纳记录纸卷R时,能够穿过由切口部32划分的空间,使记录纸卷R的两端面(参照图2)露出。由此,利用该空间,例如不接触记录纸卷R的外周面而把持记录纸卷R的两端面的同时,能够从收容部10内取出记录纸卷R。另外,由切口部32划分的空间作为能够容易地接近记录纸卷R的接近空间而发挥功能。
并且,如图4所示,在一对侧壁部30之间以沿左右方向L3架设的方式设有张力辊35。张力辊35通过弹簧35a等施力部件,对从记录纸卷R引出的记录纸P施力并付与张力。由此,记录纸P以难以产生松弛的状态从记录纸卷R引出,供给到压印单元4和头部单元5之间。
如图2所示,压印单元4是压印辊50和固定刃51所组成的单元,设于打印机覆盖件3上。具体而言,压印单元4经由安装板52而安装于打印机覆盖件3的顶端侧的内表面。因此,压印单元4伴随着打印机覆盖件3的开闭动作而移动,能够相对于头部单元5相对地组合。
图5是压印单元4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从图5示出的状态取下了安装板52(参照图5)的状态的图。另外,图5和图6中的前后方向L1、上下方向L2、左右方向L3、箭头FW和箭头BA的各方向与打印机覆盖件3闭合状态(参照图1)时的各方向一致。如图5和图6所示,压印单元4具备:送出记录纸P(参照图1)的压印辊50、相对于压印辊50而配置于记录纸P(参照图1)的搬动方向下游侧的固定刃5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持压印辊50的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压印框架53、以及覆盖压印框架53的前方的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安装板52。
压印辊50经由安装于未图示的轴体的两端的轴承50a而支持于压印框架53。从动齿轮50b以隔着轴承50a而连接于轴体的状态固定于压印辊50的一端侧。固定刃51是沿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L3)延伸的板状刃,在闭合打印机覆盖件3时,以刃尖51a与被送出的记录纸P相对的方式支持于固定刃保持件55。
在压印单元4安装有锁定轴103。锁定轴103位于压印辊50的更后方,与压印辊50平行而配置。
在固定刃51和安装板52之间,旋转自如的轴56以沿固定刃51的延伸方向(即左右方向L3)的方式配置在固定刃51的根侧。轴56被固定于压印框架53的轴承部件53a旋转自如地支持。而且,在轴56的一端侧,连接下压部57和扇形齿轮58,在另一端侧仅连接下压部57。
在闭合打印机覆盖件3时,扇形齿轮58咬合于设于头部单元5侧的后述杆部63的内齿轮63a(参照图8)。因此,构成为与杆部63的下压操作连动、扇形齿轮58和轴56旋转。下压部57以位于压印框架53的内侧并且位于固定刃51的两端的方式连接于轴56。而且,一对下压部57伴随着扇形齿轮58的旋转而与轴56一起旋转,使固定刃51的刃尖51a侧朝向后方移动。即,一对下压部57、扇形齿轮58和轴56作为与杆部63的操作连动的连动机构发挥功能。
如图4所示,头部单元5是热敏头部60和可动刃61所组成的单元,设于壳体2。具体而言,头部单元5固定于收容部10的上方且壳体2的前壁2a的更后方,即从壳体2的上壁2b接连设置的内部板2d。
图7是头部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从图7示出的状态取下了覆盖件板66(参照图7)的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在固定刃51和可动刃61之间切断记录纸P的状态的图。如图7和图8所示,头部单元5具备:相对于固定刃51(参照图5)滑动移动的可动刃61、驱动可动刃61的可动刃驱动***62、能够转动操作的杆部63、与杆部63的转动连动的解除机构64、在引出的记录纸P进行记录的热敏头部60、支持这些各构成部件的由例如金属材料形成的支持框架65、以及覆盖可动刃61的前方的由例如金属材料形成的覆盖件板66。
可动刃61在打印机覆盖件3(参照图1)闭合而头部单元5和压印单元4(参照图5)组合时,配置在与固定刃51相对的位置。如图8所示,可动刃61是形成为从根部到刃尖61a的长度从两端朝向中央逐渐变短的前方视大致V字型的板状刃。
图10是图8的Z向视图,图11是图8的Y向视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可动刃驱动***62具备:安装于可动刃61的齿条71;以及与齿条71咬合而伴随着连接到刃具用电动机M1的驱动齿轮72的旋转而旋转、且使齿条71沿上下方向L2直线移动的第一齿轮73(参照图10)和第三齿轮74(参照图11)。
驱动齿轮72连接到刃具用电动机M1的驱动轴,配置在头部单元5的一方的侧面侧。在驱动齿轮72的前方,第一齿轮73以与齿条71咬合的状态被配置。在第一齿轮73和驱动齿轮72之间配置有与驱动齿轮72和第一齿轮73咬合的第二齿轮75。由此,驱动齿轮72通过刃具用电动机M1的驱动而旋转时,旋转力经由第二齿轮75传递至第一齿轮73,齿条71直线移动。即,第一齿轮73伴随着驱动齿轮72的旋转而旋转,使齿条71直线移动。
第一齿轮73与延伸到头部单元5的另一方的侧面侧的轴76连接。并且,在头部单元5的另一方的侧面侧,咬合于齿条71的第三齿轮74与轴76连接。由此,第三齿轮74伴随着第一齿轮73的旋转也旋转,同样使齿条71直线移动。
如图8所示,齿条71安装于支持板77的两端,该支持板77固定于可动刃61的根侧。因此,第一齿轮73和第三齿轮74(参照图1)旋转时,一对齿条71同时向相同方向移动,使可动刃61沿上下方向L2滑动移动。
如图10所示,在第一齿轮73的内侧配置有平面视图形成为C字状的摇动板80。摇动板80设置为以连接到第一齿轮73的轴76为中心而能够左右摇动。第二齿轮75旋转支持于摇动板80。摇动板80摇动,使得第二齿轮75以轴76为中心摇动。
在摇动板80的端部安装有朝向头部单元5的外方向突出的销81。第二齿轮75设计为,通过以使销81相对于驱动齿轮72接近的方式移动摇动板80,从而向从驱动齿轮72离开的方向移动,通过以使销81从驱动齿轮72离开的方式移动摇动板80,从而向相对于驱动齿轮72接近的方向移动。
在驱动齿轮72的后方形成有固定销82。扭簧83固定于固定销82。扭簧83的一端侧固定于支持框架65,另一端侧始终对销81向从驱动齿轮72离开的方向施力。因此,通常情况下成为第二齿轮75和驱动齿轮72始终咬合的状态。
杆部63邻接摇动板80而配置。杆部63被旋转支持,朝向后方而能够转动。在杆部63的内侧形成有内齿轮63a。在闭合打印机覆盖件3(参照图2)而头部单元5和压印单元4组合时,内齿轮63a的一部分咬合于压印单元4侧的扇形齿轮58。因此,能够与杆部63的转动连动而使连动机构54动作。
在杆部63和摇动板80之间,配置有形成为扇形的解除板85,该解除板85旋转支持于支持框架65。在解除板85,安装有解除齿轮85a。解除板85相对于杆部63的内齿轮63a的一部分而咬合。因此,通过使杆部63转动,解除板85向驱动齿轮72侧旋转。
由盘簧83施力的摇动板80的销81成为抵接于解除板85的侧面的状态。因此,解除板85向驱动齿轮72侧旋转时,能够对抗盘簧83的施力而将销81向驱动齿轮72侧按压,使摇动板80移动。其结果,能够使第二齿轮75从驱动齿轮72离开,解除两者的咬合状态,使第二齿轮75、第一齿轮73以及齿条71成为自由状态。即,通过使杆部63转动,从而能够切断齿条71和驱动齿轮72的机械连接,解除齿条71的移动限制而成为自由状态。即,摇动板81、销81、扭簧83以及解除板85作为解除机构64而发挥功能。
如图11所示,在头部单元5的另一方的侧面,与第三齿轮74咬合的副齿轮86旋转支持于支持框架65。在副齿轮86中装入有盘簧87。盘簧87在第三齿轮74旋转而将可动刃61朝向固定刃51滑动移动时被压缩,以使第三齿轮74逆旋转的方式对副齿轮86旋转施力。但是,通常情况下,第三齿轮7卡合于驱动齿轮72,因而不因盘簧87的力而逆旋转。
但是,由解除机构64(参照图10)解除齿条71的移动限制而成为自由状态时,盘簧87的力使得第三齿轮74逆旋转。其结果,能够使可动刃61自动地回到原来的位置。即,解除了齿条71的移动限制时,盘簧87作为使可动刃61自动地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施力部件发挥功能。
并且,在副齿轮86的后方,设有:在头部单元5和压印单元4组合时与压印单元4侧的从动齿轮50b咬合的压印用齿轮系90;以及与压印用电动机M2的驱动轴连接并且与压印用齿轮系90咬合的压印用驱动齿轮91。压印用齿轮系90由咬合于压印用驱动齿轮91的第四齿轮92、咬合于第四齿轮92的第五齿轮93、以及咬合于第五齿轮93和从动齿轮50b的第六齿轮94构成。由此,在头部单元5和压印单元4组合时,能够将压印用电动机M2的旋转力传递至压印辊50,因而能够使压印辊50旋转。
如图4所示,热敏头部60形成为沿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L3)延伸,并且在打印机覆盖件3闭合时配置于与压印辊50(参照图2)相对的位置。如图7所示,热敏头部60沿左右方向L3具有线状地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60a。热敏头部60由盘簧60a(参照图4)向压印辊50侧被施力。由此,热敏头部60相对于记录纸P(参照图1)而被可靠地按压,因而能够良好地印刷。
在热敏头部60的后方,以能够流畅地引入记录纸P(参照图1)的方式形成有弯曲形成的导向台100。在导向台100的前方形成有嵌合压印辊50的轴承50a(参照图5)的嵌合孔101。即,构成为在闭合打印机覆盖件3时,压印辊50的轴承50a嵌入该嵌合孔101,并且压印单元4和头部单元5组合。
在嵌合孔101的后方形成有锁定槽102。压印单元4(参照图5)和头部单元5组合时,压印单元4的锁定轴103卡合于锁定槽102而锁定。压印单元4和头部单元5只要不解除锁定,便不能互相分离。
能够利用杆部63和解除板85而进行锁定的解除。如图10所示,解除板85通过杆部63朝向驱动齿轮72侧转动,从而发挥对抗扭簧83的施力而将销81向驱动齿轮72侧按压并且使摇动板80移动的作用,但是伴随着杆部63进一步的转动,解除板85也发挥由未图示的爪部使锁定轴103(参照图5)从锁定槽102(参照图8)内脱离的作用。即,本实施方式的杆部63和解除板85作为使锁定轴103从锁定槽102内脱离、并且解除头部单元5和压印辊50的组合的单元解除机构105而发挥功能。
接着,对设于壳体2的操作杆2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操作杆20是在锁定位置P1和释放位置P2之间能够转动操作(能够往复移动)、在移动到释放位置P2时解除打印机覆盖件3的锁定的杆,具备杆本体21、操作部22和突出部23。另外,在图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位于释放位置P2的操作杆20。
杆本体21配置于壳体2的前壁2a更低一级的凹面2e的更下方,相对于连接轴部24而转动自如地连接,该连接轴部24设于框架体并沿左右方向L3延伸。由此,操作杆20围绕连接轴部24地上下转动自如。
操作部22形成为从杆本体21朝向前方突出,比凹面2e更向前方突出。操作部22的前端面平坦地形成为与壳体2的前壁2a大致成为一面。操作部22具有向上方突出的操作突片22a。由此,能够相对于操作突片15a而例如扣动指尖的同时,将操作杆20从后方朝向前方转动操作。
杆本体21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等施力部件而受到施力,该施力使操作部22向上方移动。此时,操作部22与壳体2的凹面2e的开口边缘接触而沿前后方向地被定位。由此,操作杆20在通常情况下在操作部22被水平配置并且操作突片22a向上方立起的状态下保持姿势。另外,该位置为锁定位置P1。
并且,以使操作部22从锁定位置P1向下方(图3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的方式使操作杆20转动时,杆本体21抵接于一方的侧壁部30的前端面,进一步的转动被限制而被定位。由此,操作杆20在操作部22的操作突片22a向前倾斜的状态下保持姿势。该位置是释放位置P2。如此,操作杆20在锁定位置P1和释放位置P2之间能够转动操作。
突出部23是从杆本体21朝向打印机覆盖件3突出的剖面U字状的部件,与头部单元5的杆部63连接。具体而言,杆部63的顶端部***而且嵌合于突出部23的内部。由此,杆部63与操作杆20的转动操作20连动而操作。通过操作杆20从锁定位置P1向释放位置P2转动操作,从而能够使杆部63转动。由此,能够使锁定轴103从锁定槽102脱离,解除头部单元5和压印单元4的组合。
图12是图3的操作杆20周边的放大图。打印机覆盖件3以旋转轴部11(参照图3)为转动中心,在大约90度的角度范围内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接。如图12所示,在打印机覆盖件3的本体部3a设有闭塞打印机覆盖件3和操作杆20的间隙的闭塞板37。闭塞板37朝向热敏打印机1的壳体2的内侧,沿水平面伸出而形成,相对于顶端部位于锁定位置P1的操作杆20的突出部23而稍微离开。由此,在热敏打印机1的使用状态下,难以从外部视觉确认热敏打印机1的内部。
在打印机覆盖件3的本体部3a设有控制单元40,该控制单元40具有操作按钮41和操作基板42。操作按钮41,例如是电源按钮或送纸按钮,配置为以能够下压的方式从打印机覆盖件3的本体部3a向外表面露出的状态。在图1中表示的示例中,两个操作按钮41在操作杆20的下方配置为沿上下方向L2排列成一列。
如图3所示,操作基板42是对应热敏打印机1的操作按钮41的下压而控制电源的开/关或送纸操作的基板,配置成位于打印机覆盖件3的本体部3a的更内侧且收容部10在左右方向L3上的更外侧,即操作按钮41的背侧。操作基板42安装有未图示的多个电子部件和通过操作按钮41的下压而成为开启的开关43(例如隔膜开关等)。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壳体2内配设有综合控制热敏打印机1的动作的基板。
在控制单元40的外部,即打印机覆盖件3的本体部3a的内表面侧设有覆盖操作基板42的保护覆盖件44。保护覆盖件44通过例如攻丝螺钉等,从打印机覆盖件3的内侧相对于打印机覆盖件3的本体部3a而固定。
图13是除去了打印机覆盖件3的本体部3a(参照图3)时的保护覆盖件44周边的立体图,图14是沿图13的B-B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操作基板42。如图13所示,在控制单元40的外部设有排出路径45。排出路径45通过保护覆盖件44的侧面凹陷而形成为槽状。如图14所示,排出路径45形成为正面视图为从热敏打印机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向下方倾斜。
排出路径45的上游侧端部45a配置在操作杆20的更下方。这里,如图12所示,设于操作杆20的突出部23的顶端部23a,在操作杆20处于锁定位置P1时(即打印机覆盖件3为闭合状态时),在排出路径45的更上方配置在与排出路径45对应的位置。由此,传播于操作杆20的水等液体因重力而从突出部23的顶端部23a沿排出路径45滴下。因此,将从热敏打印机1的外部浸入的液体可靠地导入排出路径45。流过排出路径45的液体从排出路径45的下游侧端部45b朝向下方滴下。
在打印机覆盖件3的本体部3a,在闭塞板37的下方形成有伸出部38。伸出部38形成为朝向热敏打印机1的壳体2的内侧而伸出。伸出部38的顶端部38a比操作基板42更位于壳体2的内侧,并且配置在与排出路径45对应的位置。由此,伸出部38设为从上方观看时覆盖操作基板42,并且能够将传播于伸出部38的水等液体向排出路径45滴下,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从上方附着在操作基板42,并且能够可靠地将传播于伸出部38的液体导入排出路径45。
并且,如图14所示,伸出部38设置为例如从壳体2的左右方向L3的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向下方倾斜。由此,能够防止液体滞留在伸出部38的上表面,并且能够将液体导入排出路径45。另外,只要能将液体导入排出路径45,伸出部38的倾斜方向就不作特别限定。因此,例如伸出部38形成为从前方朝向后方而逐渐向下方倾斜。排出路径45在壳体2下方与热敏打印机1的外部连通。由此,导入排出路径45的液体因重力而在排出路径45内向下方移动并从下游侧端部45b滴下,从壳体2的下方排出(参照图14中的箭头)。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具有操作基板42的控制单元40设于打印机覆盖件3上,从而没有必要在壳体2侧确保用于控制单元40的安装所必需的空间。因此,能够抑制壳体2的大型化。并且,在打印机覆盖件3,在控制单元40的外部设有排出路径45,该排出路径45将从操作杆20和控制单元40之间浸入的液体引导至控制单元40的更下方,因而能够防止液体附着于收容于壳体2的收容部10的记录纸卷R和设于打印机覆盖件3的控制单元40的内部,同时排出液体。另外,排出路径45的上游侧端部45a配置在操作杆20的更下方,因而传播于操作杆20的液体因重力而滴下,能够导入排出路径45的上游侧端部45a而流过排出路径45。因此,能够得到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能够确保防滴性的热敏打印机1。
并且,在打印机覆盖件3的闭合状态时,形成于操作杆20的突出部23的顶端部23a配置在与排出路径45对应的位置,因而传播于操作杆20的液体能够因重力而从突出部23的顶端部23a向排出路径45滴下。因此,由于能够可靠地将传播于操作杆20的液体导入排出路径45,因而能够提高防滴性。
并且,伸出部38从上方观看时覆盖操作基板42,并且顶端部38a配置在与排出路径45对应的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从上方附着在操作基板42,并且能够可靠地将传播于伸出部38的液体导入排出路径45。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滴性。
并且,排出路径45与设于控制单元40的外部而覆盖操作基板42的保护覆盖件44形成为一体,因而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并且高空间效率地设置排出路径45。并且,通过在设于控制单元40的外部而覆盖操作基板42的保护覆盖件44上设置排出路径45,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附着在操作基板42。因此,能够提供能够确保优秀的防滴性并且小型且低成本的热敏打印机1。
图15是热敏打印机1的立体图,图16是第一存积部46和第二存积部47的放大图。另外,在图15中省略打印机覆盖件3的表示。并且,在图16中省略壳体2以外的部件的表示。接着,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热敏打印机1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路径45在壳体2的下方与热敏打印机1的外部连通,导入排出路径45的液体从壳体2的下方被排出(参照图14)。与此相对,如图15所示,在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在壳体2的下方具备第一存积部46和第二存积部47,浸入热敏打印机1的内部的液体流过排出路径45而在第一存积部46和第二存积部47积存后,从壳体2的下方被排出,该方面与实施方式不同。另外,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部分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壳体2的下壁的顶端部形成为从左右方向L3观看凹陷的凹曲面状,并且成为从下方覆盖旋转轴部11的轴部覆盖件部26。在轴部覆盖件部26的内表面,在排出路径45的下游侧端部45b(参照图13)的更下方形成有第一存积部46。第一存积部46在收容于收容部10的记录纸卷R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形成于朝向上方竖立设置的第一壁部27和在第一壁部27的更外侧相对于第一壁部27而大致平行设置的第二壁部28之间的领域,能够存积规定量的液体。并且,排出路径45的下游侧端部45b(参照图14)隔着第一壁部27而配置在记录纸卷R的相反侧。因此,通过第一壁部27而防止从排出路径45的下游侧端部45b滴下的液体流入记录纸卷R侧。
如图16所示,在第一存积部46的后方设有第二存积部47。第二存积部47形成于由第三壁部29、壳体2的侧壁2c和轴部覆盖件部26的后方边缘部所包围的领域。第一存积部46和第二存积部47在第一存积部46的后方互相连通。并且,在第二存积部47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出孔48。因此,在第一存积部46中流入了规定量以上的液体时,液体从第一存积部46流入第二存积部47,从第二存积部47的排出孔向热敏打印机1的外部排出。
根据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由于排出路径45的下游侧端部45b隔着第一壁部27配置在记录纸卷R的相反侧,因而能够防止从排出路径45的下游侧端部45b滴下的液体流入记录纸卷R侧。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附着于记录纸卷R。
并且,由于能够将从排出路径45排出的液体存积在设于记录纸卷R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一存积部46中,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附着于记录纸卷R。
并且,第一存积部46之外还设置第二存积部47,从而能够存积更多的液体。由此,只要是不超过该可能存积量的液体,就能够不排出至热敏打印机1的下方而存积在内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使该存积液体蒸发,因而能够不浸湿热敏打印机1的载置位置即可。并且,由于在第二存积部47的底面设置排出孔48,因而能够有效地排出液体。并且,第二存积部47设于与第一存积部46相比壳体的更内侧,因而能够将排出孔48设于与第一存积部46相比壳体2的更内侧。因此,能够维持热敏打印机1的良好外观同时设置排出孔48。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打印机的一例以热敏打印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热敏打印机1。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利用墨滴而印刷于记录纸的喷墨打印机等、热敏打印机1以外的打印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路径45与操作基板42的保护覆盖件44形成为一体,但是排出路径45也可以作为与操作基板42的保护覆盖件44不同的部件而形成。
并且,在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由第一壁部27和第二壁部28形成第一存积部46,但是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壁部28。在该情况下,通过第一壁部27能够妨碍从排出路径的下游侧端部滴下的液体流入记录纸卷R侧。并且,在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第一存积部46之外还设置第二存积部47,但是也可以仅为第一存积部46。并且,也可以在第一存积部46的底部设置与热敏打印机1的外部连通的排水孔。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替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

Claims (7)

1.一种打印机,其具备:
框体,其具有收容记录纸并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开口的收容部;
打印机覆盖件,其相对于所述框体而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接,闭塞所述收容部;
控制单元,其设于所述打印机覆盖件,具有操作基板;
操作杆,其在所述控制单元的重力方向更上方设于所述框体,打开所述打印机覆盖件;以及
排出路径,其设于所述控制单元的外部的所述打印机覆盖件,将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控制单元之间浸入的液体引导至所述控制单元的重力方向更下方,
所述排出路径的上游侧端部配置于所述操作杆的重力方向更下方的所述打印机覆盖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杆,形成有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的顶端部,在所述打印机覆盖件处于闭合状态时,在所述排出路径的重力方向更上方配置于与所述排出路径对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杆和所述排出路径之间,设有朝向所述框体的内侧伸出的伸出部,
所述伸出部从所述重力方向上方观看时覆盖所述操作基板,并且顶端部配置于与所述排出路径对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所述记录纸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具有朝向重力方向上方竖立设置的隔开壁,
隔着所述隔开壁而在所述记录纸的相反侧,配置有所述排出路径的下游侧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纸的宽度方向的外侧设有第一存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二存积部,该第二存积部设于与所述第一存积部相比所述框体的更内侧,与所述第一存积部连通,
在所述第二存积部的底面设有排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路径与设于所述控制单元的外部而覆盖所述操作基板的保护覆盖件形成为一体。
CN201410296263.1A 2013-06-27 2014-06-27 打印机 Active CN104249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5270 2013-06-27
JP2013135270A JP6112995B2 (ja) 2013-06-27 2013-06-27 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9557A CN104249557A (zh) 2014-12-31
CN104249557B true CN104249557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11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8972.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7071U (zh) 2013-06-27 2014-06-27 打印机
CN201410296263.1A Active CN104249557B (zh) 2013-06-27 2014-06-27 打印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8972.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7071U (zh) 2013-06-27 2014-06-27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47484B2 (zh)
JP (1) JP6112995B2 (zh)
KR (1) KR102155916B1 (zh)
CN (2) CN20407707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2995B2 (ja) * 2013-06-27 2017-04-1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16124226A (ja) * 2015-01-06 2016-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587907B2 (ja) * 2015-11-09 2019-10-09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6624902B2 (ja) 2015-11-20 2019-12-2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印字ユニット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6690937B2 (ja) 2015-12-25 2020-04-2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印字ユニット
KR102585600B1 (ko) * 2017-07-31 2023-10-06 세이코 인스트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인자 유닛 및 서멀 프린터
DE102017123937A1 (de) * 2017-10-13 2019-04-18 di support GmbH Drucksystem zum Drucken von Bildern und/oder Dokumenten
JP7438659B2 (ja) * 2018-10-30 2024-02-2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型プリンタ
JP7362247B2 (ja) * 2018-12-12 2023-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3571367B (zh) * 2021-08-04 2024-04-12 杭州恒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段反馈按键的智能云盒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2159A (ja) * 2005-08-31 2007-03-15 Seiko Epson Corp 情報機器
CN201080037Y (zh) * 2007-08-08 2008-07-02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
CN202062803U (zh) * 2011-05-25 2011-12-07 广州市吉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打印头
CN102963123A (zh) * 2011-08-30 2013-03-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204077071U (zh) * 2013-06-27 2015-01-0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182Y2 (ja) * 1985-01-11 1994-02-09 株式会社石田衡器製作所 計量値付け装置
JP4507387B2 (ja) * 2000-10-31 2010-07-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N1264693C (zh) * 2002-07-04 2006-07-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JP2005053182A (ja) * 2003-08-07 2005-03-03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JP4631586B2 (ja) * 2004-08-09 2011-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6150870A (ja) * 2004-11-30 2006-06-15 Seiko Epson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7021746A (ja) * 2005-07-12 2007-02-01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4507000B2 (ja) * 2007-07-31 2010-07-21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068598B2 (ja) * 2007-08-01 2012-11-0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5803335B2 (ja) * 2011-06-28 2015-11-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2159A (ja) * 2005-08-31 2007-03-15 Seiko Epson Corp 情報機器
CN201080037Y (zh) * 2007-08-08 2008-07-02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
CN202062803U (zh) * 2011-05-25 2011-12-07 广州市吉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打印头
CN102963123A (zh) * 2011-08-30 2013-03-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204077071U (zh) * 2013-06-27 2015-01-0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55916B1 (ko) 2020-09-14
CN204077071U (zh) 2015-01-07
JP2015009397A (ja) 2015-01-19
US8947484B2 (en) 2015-02-03
JP6112995B2 (ja) 2017-04-12
US20150002605A1 (en) 2015-01-01
CN104249557A (zh) 2014-12-31
KR20150001690A (ko) 2015-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9557B (zh) 打印机
CN104249565B (zh) 热敏打印机
RU2624183C2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печат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виде ручного штемпеля
EP2749429B1 (en) Printer
GB2459531A (en) Label printer having cassette engagement detection means
US7575300B2 (en) Ink cartridge attachment/detachment devic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8262178B2 (en) Apparatus for changing ink cartridges
US8920056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JP2013010185A (ja) 電子機器
JP6079362B2 (ja) 印刷流体供給装置及び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JP7370663B2 (ja) 携帯型プリンタ
CN104070832B (zh) 记录装置
JP6866639B2 (ja) 印刷装置
JP2010274628A (ja) 印字ラベル作成装置
CN104553341B (zh) 液滴排出装置
JP3903795B2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391127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蓋体の開放方法
JP2007210213A (ja) 記録装置
US7540590B2 (en) Ink cartridge and loading mechanism for ink cartridge
JP5335766B2 (ja) ロール紙保持構造及びプリンタ
JP3118686U (ja) 遊技機
JP2007210214A (ja) 記録装置
JP6098287B2 (ja) 記録装置
JP2012232469A (ja) 開閉装置
JP5850219B2 (ja) 開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