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8830B -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8830B
CN104178830B CN201410398779.7A CN201410398779A CN104178830B CN 104178830 B CN104178830 B CN 104178830B CN 201410398779 A CN201410398779 A CN 201410398779A CN 104178830 B CN104178830 B CN 104178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ten material
spinning
spinning nano
centrifugal
trapp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8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8830A (zh
Inventor
邹守宝
袁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MING NEW MATERIAL JOINT STOCK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AMING OPTICAL COMPOSITE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AMING OPTICAL COMPOSITE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AMING OPTICAL COMPOSITE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87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8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8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8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8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8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均匀分布在纺纳米纤维机构***的收集机构,每组收集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带动的收集带,所述收集带对应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上的溶料出口的部位为主收集部,所述主收集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上的旋转杯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0≤a≤45度。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收集带竖向设置在旋转杯的***,能够收集到等厚的纤维布,避免裁剪,提高材料利用率。将离心纺丝与静电纺丝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得到离心纺丝的效率高的好处,又能够得到有序度可控的收集纳米纤维的好处。

Description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青岛中科昊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申请的发明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微分分流离心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装置”,申请号为“201310163308.3”)中有一个旋转的圆锥面,使溶液向膜的形态过渡,在圆锥面的外沿有沟槽,在沟槽处,溶液膜被撕裂成丝状。所述沟槽呈径向的放射状分布,每个沟槽仅有一个溶液进口和一个溶液出口,影响纺丝效率及难以实现纳米级的纺丝。而且纤维收集带上对应于溶液出口的主收集带部所在平面与旋转体的旋转轴线垂直(既主收集带部平铺设置在旋转体下方),同时,圆锥面上的溶液出口方向与旋转体的旋转轴线有一定大小的夹角,所收集的纳米纤维丝在收集带的中间部分最厚,而边上最薄(如图5所示),存在厚薄不均的问题,使用时需裁掉边上较薄部分,进而影响利用率,存在浪费。
一美国的专利申请(名称为“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the deposition ofnanofibers on substrate”申请公开号为“US20120295021A1”),其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1、收集底材(substrate,相当于本申请中的收集带)的移动方向与纺丝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是垂直的,(既主收集带部平铺设置在旋转体下方),所收集的纳米纤维丝在收集带的中间部分最厚,而边上最薄(如图5所示),存在厚薄不均的问题,使用时需裁掉边上较薄部分,进而影响利用率,存在浪费。2、喷针或喷嘴在纺丝旋转盘的径向上的内孔横截面尺寸相同,溶料进入到喷针或者喷嘴直至到达出口被甩出其内孔尺寸没有变化,仅仅是利用离心力将溶料从内圆向直径大的外圆挤出,没有使溶料从多于进口数量的出口挤出,纺丝溶料没有进一步被分丝,影响丝的粗细程度;3、被甩出的丝挂在静止且立在旋转盘周边的立柱后,靠旋转的针头相对立柱的移动产生拉丝过程,容易拉断纤维丝,导致纤维丝凌乱,影响收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改现有技术主收集部平铺在旋转杯下方的方案为主收集部竖向设置在旋转杯外侧,且主收集部所在平面与旋转杯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0≤a≤45度能够收集到厚度均匀的纤维布,避免出现收集的纤维布存在两边薄中间厚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均匀分布在纺纳米纤维机构***的收集机构,每组收集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带动的收集带,所述收集带对应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上的溶料出口的部位为主收集部,所述主收集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上的旋转杯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0≤a≤45度。主收集部竖向设置避免出现现有技术收集的纤维布厚薄不一致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切除不均匀部分,极大的浪费材料。主收集部竖向设置是相对应旋转杯的旋转轴而言的,即主收集部与旋转轴平行或者在0~45度角之间都定义为竖向设置。夹角a在0~45度角之间稍作改变时,仅改变纤维丝覆盖在收集带上的角度,并不会对厚薄产生影响,同样能够收集到等厚的纤维布。调节a角度时,主收集部所在平面以与溶料出口的切线方向平行的线为轴线旋转调整夹角a的角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还包括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所述的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使所述旋转杯***存在静电场,使每个所述溶料出口带电并处于高电势,使主收集部处于低电势。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形成高压静电场,而高压静电场产生的库仑力,使纤维丝笔直前进,能够有序度可控收集纺制的纳米纤维丝的行走路径,避免出现纳米纤维丝随处飘逸无序的情形(或者换种说法,避免产生不稳定的三维鞭动现象)。
所述主收集部背面设置高压极性板,所述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使溶料出口处的带电极性与高压极性板的带电极性相反。由于收集带通常为皮带等绝缘材质制成,不能够直接带电,若要直接带电,则需采用金属材质,势必提升制造成本,而且也不容易采用卷绕的方式收集,因此采用高压极性板带电的方式,使旋转杯与收集带紧贴的高压极性板之间形成高压静电场。
所述高压极性板上设有复数个通风孔,对应于所述高压极性板处设有轴流式风扇。进一步控制被甩出的纤维丝到收集带的行走路径,并缩短纤维丝的固化时间。
为了方便收集,并卷绕成卷,每组收集机构上的收集带的一端系在一主动辊上,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被动辊上。
为了使收集带运转良好,且防止收集到的纤维布在收集带上受重力影响出现滑动现象,所述主收集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对主收集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对辊。导向棍对收集带进行导向,并夹持纤维膜,避免滑落。
为了能够使不同的收集机构能够收集到不同厚度的纤维布,每组所述的收集机构分别由一动力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每组收集机构独立控制收集带移动速度,来达到收集不同厚度纤维布的目的。
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旋转杯,盖盒在旋转杯上的盖环;所述的旋转杯包括中空柱状的溶料部,位于溶料部上端的溶料膜成型环面,外接于溶料膜成型环面外沿的环形纺丝部,所述纺丝部上设有发射状分布的复数组纺丝槽,每组纺丝槽包括若干含溶料入口和溶料出口的通道,每个通道在纺丝部的区域内分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宽度变窄的通道,通道的分叉处形成V形分切部,用于分切在通道中被离心甩出的溶料膜,使溶料膜被分切成宽度变窄的纳米纤维丝。纺丝部上每个溶料入口都分别对应多个溶料出口,对应的每一个溶料入口和一个溶料出口之间通过纺丝槽导料,通道的分叉处形成V形分切部,用于分切在通道中被离心甩出的溶料膜,使溶料膜被分切成宽度变窄的纳米纤维丝,大为提高分丝效率,同时形成符合要求的纳米纤维丝,此外,溶料出口方向与旋转杯旋转轴线垂直,通过离心力和/或静电库仑场力使纤维丝收集到主收集部竖向设置的连续收集装置中,使收集到的纤维布厚度一致。
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在纺丝旋转盘的平面或者斜面上的沿着径向分布的喷槽或者喷针的入口数为n6 。而处在纺丝旋转盘外沿的,也是径向分布的喷槽或者喷针的出口数为n8 。背景技术中例举的技术可以统一的归纳为:n6= n8。最典型的是喷针结构,其入口至出口之间的孔径尺寸未变,在离心力作用下的溶料在孔中有沿着圆周方向扩散或者铺展的势能被不变的孔径尺寸限制住,没有把离心力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离心力只是起到将溶料挤出形成纤维丝的作用,形成的纤维丝不能或者难以达到纳米级,即不能充分利用离心力扩散或者铺展溶料并分切溶料形成足够细度的纳米纤维丝。本发明专利申请技术的一个特点是采用n6<n8 的离心纺丝技术,n6<n8自然就有径向通道的分叉概念,纺丝槽包括径向通道和裂变通道,径向通道是指“Y”的脚部的一字型部分,与径向通道连通的裂变通道是指“Y”的头部的“V” 字型部分。本发明专利申请正是基于径向通道的分叉的概念建立的,沿着径向分布的有多个“Y”字形平面拼接图样的连通的纺丝槽,并希望被甩出的纤维丝接近纳米尺寸,降低纳米纤维的形成对拉丝过程的依赖。而且,每一溶料入口都对应多个溶料出口的方式离心纺丝,效率高。
所述溶料出口方向与旋转杯旋转轴线垂直,且所述溶料出口方向与该位置的环形纺丝部的切线方向垂直。充分利用离心力,使纤维丝从溶料出口出来的方向不改变,保持原有路径前进,即朝着远离圆心方向的径向方向前进。
所述溶料膜成型环面为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的锥台面(或称为倒伞状斜面)。采用锥台面,使与溶料部之间为钝角过渡,避免出现直角过渡割断溶料膜的问题,使溶料膜连续不断裂,也就有效的避免了纺丝阶段断丝的问题,提升了纺丝品质。
为了方便加工,也为了从各个溶料出口出来的纳米纤维丝直径一致,所述通道具有对称分叉的通道。当然,没有对称分布,仅要求溶料出口尺寸一致,即可达到本专利申请解决问题的目的。
所述通道具有二级或二级以上分叉的通道。为二级时,每个所述溶料入口对应四个溶料出口。为三级时,每个所述溶料入口对应八个溶料出口。可以根据纺纤维丝细度及环形纺丝部的尺寸而定。
了使溶料仅从溶料入口进入、从溶料出口出来,避免从通道侧壁泄露,所述纺丝部与盖环的外缘接触面贴合。为了方便清理通道,避免堵塞,所述纺丝部与盖环在贴合处通过连接件连接。清理时,拆下盖环,使通道裸露进行清洗。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收集带竖向设置在旋转杯的***,能够收集到等厚的纤维布,避免裁剪,提高材料利用率。将离心纺丝与静电纺丝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得到离心纺丝的效率高的好处,又能够得到有序度可控的收集纳米纤维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际应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方向的旋转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收集纤维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组均匀分布在纺纳米纤维机构***的收集机构,每组收集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带动的收集带12,所述收集带12对应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上的溶料出口8的部位为主收集部121,所述主收集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上的旋转杯21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0≤a≤45度。所述收集部121(移动方向为11)所在平面以与溶料出口8的切线方向平行的线为轴线旋转调整夹角a的角度。
离心静电连续纺纳米纤维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环形纺丝部7***的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所述的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使所述环形纺丝部7***存在静电场,每个所述溶料出口8带电并处于高电势。使所述的连续收集装置上的收集带处于低电势,每个所述溶料出口8与所述收集带之间存在电势差,形成静电场。
为了方便实施,使收集带处于低电势,所述的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上高压极性板13设置在收集带的收集部的背面,所述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使溶料出口8处的带电极性与高压极性板13的带电极性相反。同时,为了加速冷却固化纤维丝并进一步控制被甩出的纤维丝到收集带的行走路径,所述高压极性板13上设有复数个通风孔,对应于所述高压极性板13处设有轴流式风扇26。
连续收集机构如图3所示为八组,但也不局限于八组,可以为六组、七组、九组、十组……。如图1所示,每组连续收集机构包括主动辊25,被动辊24,一端系在主动辊上、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被动辊上的收集带12,另外,主动辊25和被动辊24的位置可以互换。沿旋纺丝部周边布置的多个收集带组成多边形,该多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大于纺丝部的外直径。多边形的每一个边的收集带的移动速度可以不同。设置的固定收集带运动轨迹的导向对辊23的轴线的连接线也呈多边形。
所述主收集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对收集部起导向并夹持作用的导向对辊23。
为了可以分别控制每组收集装置能够收集到不同厚度的纤维布,每组所述的收集机构分别由一动力驱动机构驱动。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还包括纺纳米纤维机构,所述的纺纳米纤维机构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旋转杯21,盖盒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旋转杯21上的盖环5;所述的旋转杯21包括中空柱状的溶料部1,位于溶料部1上端的溶料膜成型环面2,外接于溶料膜成型环面2外沿的环形纺丝部7,所述纺丝部7上设有发射状分布的复数组纺丝槽19,每组纺丝槽19包括若干含溶料入口6和溶料出口8的通道,每个通道在纺丝部7的区域内分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宽度变窄的通道,通道的分叉处形成V形分切部,用于分切在通道中被离心甩出的溶料膜,使溶料膜被分切成宽度变窄的纳米纤维丝。每组纺丝槽19上的分叉通道是对称设置的。为了使每组纺丝槽19侧壁密封,仅具有溶料入口6和溶料出口8,纺丝部7与盖环5的外缘接触面贴合。为了方便清理通道,盖环5为可拆卸的,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纺丝部7上。
每一次分叉都形成Y型通道,Y型通道的最小内径可以做到0.1毫米。若采用现有技术的喷针结构,由于喷针细长,要想做到内孔直径0.1 毫米是有难度的,即使做到了,一旦孔被堵塞,喷针就不能使用了。采用纺丝槽的好处是便于清洗(只需将盖环5拆下,通道便裸露,极易清洗,杜绝堵塞),提高纺丝槽的使用寿命。溶料膜成型环面和纺丝槽的光洁度适当降低,增加粗糙度,目的是增加熔料与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并通过离心力的增加使得溶料膜的厚度减小。V形分切部是在铣刀铣槽的工艺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最尖端处小于0.05 毫米。
一溶料出口、与其相差180°的位置上的溶料出口可以在一个旋转平面上,也可以不在一个旋转平面上。
纺纳米纤维机构还包括对旋转杯21供料的供给机构,供给机构包括在盖环5的内沿与溶料部旋转轴之间的环形区域内布置的给料管17和绑在给料管上的液面探头信号线,给料管17可以多于一根,当给料管多于一根时,就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的纺丝。
如图4所示,每个溶料入口都对应四个溶料出口,当然对应八个及以上溶料出口也是可行的,通常情况下对应四个溶料出口即已满足纺纳米纤维丝的条件。同样的,通道在第一次分叉时形成三个分支,然后每个分支再分叉出两个分支,这样的方案也是可行的,本专利申请并不排除。采用2n的方式分叉,是为了方便加工。
具体来说,所述溶料膜成型环面2为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的锥台面。
为了不改变纤维丝移动方向,所述溶料出口8的方向10与旋转杯21旋转轴线垂直,同时,所述溶料出口8的溶料出丝方向与溶料出口8的切线方向9垂直
为了方便分别控制加热程度,所述的溶料部1、溶料膜成型环面2和环形纺丝部7分别设置一加热机构当然,上述三部件由同一加热机构加热也是可行的;对应于所述的溶溶料膜成型环面2处还设置一液面探头。该加热机构用于控制丝被甩出后的固化温度。在熔纺时,用于维持溶料部和溶料膜成型环面的温度,保证熔料的流动性和适度的粘度。在放置液面探头时,尽量靠近液面膜厚度最薄的喷槽入口的位置。该探头的作用是,通过探头信号控制溶料给量,使得在连续纺丝过程中,无论何种材料被纺,在溶料膜成型环面的某一个位置上的液面膜的厚度是固定的。每一种材料随着温度的不同,其粘度不同,给料流速不同,但是在喷槽入口处的液面膜的厚度,希望是相近的,如此便于确定相关的工艺参数。在溶纺时,加热机构用于维持溶料进入到旋转杯和溶料膜成型环面的温度,保证熔体的流动性和适度的粘度,并控制纤维丝被甩出后的固化温度。
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还包括箱体35,驱动机构18上的旋转轴16穿过箱体35驱动旋转杯,旋转杯的底部有与之摩擦接触的碳刷29,碳刷29设置在碳刷座28上,碳刷座的底部是绝缘座27,在溶料部的周围和溶料膜成型环面的下部有环形的红外加热管31和环形加热管的固定装置30。收集带在倒杯状箱体35的开口缝隙中穿入与穿出,在离心力,切向力和高压静电场的库仑力的作用下,有序地被收集到收集带12上。
工作时,适当的进料流量的溶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其在溶料部内壁上端3处开始经过溶料膜成型环面2逐渐变变薄形成溶料膜4。溶料膜4经过纺丝部7,逐步地使溶料膜4在圆周方向上被分切、以及离心力的逐步加大的作用,使得分切成的纤维丝的横截面不断地减小。纤维丝在溶料出口8被甩出后,因溶料出口带有直流高压电,被甩出的纤维丝带上静电电荷,又被静电库仑场力的作用,被吸引到收集带上,使得溶料出口与收集带之间的丝被连续拉伸。
当主收集部相对纺丝旋转轴的轴线的角度倾斜45 度,那么收集到收集带12上的纤维与收集带12的长度方向的角度也会发生45 度的偏转。再将收集过纤维的收集带相对纺丝旋转轴的轴线的倾斜角度朝另外一个方向倾斜45 度,那么经过两次收集,收集带12上的纤维就有两层,这两层纤维的走向大致相差90 度,从而形成常见的成90 度交叉的经纬线结构。
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收集带平铺设置在旋转杯的下方。收集时,随着时间的推移,a点和b点位置从中线以左逐步移动到中线以右。T=t0时刻时,a和b点均获得一次收集纤维丝的机会。当T= t0+ t1时刻时,a点被移动到旋转杯的右边,又获得一次收集纤维丝的机会,共两次,而边缘的b点已经走远,没有获得收丝的机会。现有技术这种收集纤维丝导致结果是中间厚两边薄,厚度不均。而本专利申请中采用收集带的收集部竖向设置,能够收集到厚度均匀的纤维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均匀分布在纺纳米纤维机构***的收集机构,每组收集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带动的收集带(12),所述收集带(12)对应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上的溶料出口(8)的部位为主收集部(121),所述主收集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上的旋转杯(21)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0≤a≤4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所述的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使所述旋转杯(21)***存在静电场,使每个所述溶料出口(8)带电并处于高电势,使主收集部(121)处于低电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收集部背面设置高压极性板(13),所述静电库仑场力发生装置使溶料出口(8)处的带电极性与高压极性板(13)的带电极性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极性板(13)上设有复数个通风孔,对应于所述高压极性板(13)处设有轴流式风扇(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收集机构上的收集带(12)的一端系在一主动辊(25)上,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被动辊(2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收集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对主收集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对辊(23)。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选一项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收集机构分别由一动力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纳米纤维机构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旋转杯(21),盖盒在旋转杯(21)上的盖环(5);所述的旋转杯(21)包括中空柱状的溶料部(1),位于溶料部(1)上端的溶料膜成型环面(2),外接于溶料膜成型环面(2)外沿的环形纺丝部(7),所述纺丝部(7)上设有发射状分布的复数组纺丝槽(19),每组纺丝槽(19)包括若干含溶料入口(6)和溶料出口(8)的通道,每个通道在纺丝部(7)的区域内分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宽度变窄的通道,通道的分叉处形成V形分切部,用于分切在通道中被离心甩出的溶料膜,使溶料膜被分切成宽度变窄的纳米纤维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料出口(8)方向与旋转杯(21)旋转轴线垂直,且所述溶料出口(8)方向与该位置的环形纺丝部(7)的切线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具有二级或二级以上对称分叉的通道,所述纺丝部(7)与盖环(5)的外缘接触面贴合,所述纺丝部(7)与盖环(5)在贴合处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溶料膜成型环面(2)为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的锥台面。
CN201410398779.7A 2014-08-13 2014-08-13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Active CN104178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8779.7A CN104178830B (zh) 2014-08-13 2014-08-13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8779.7A CN104178830B (zh) 2014-08-13 2014-08-13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8830A CN104178830A (zh) 2014-12-03
CN104178830B true CN104178830B (zh) 2016-09-07

Family

ID=51960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8779.7A Active CN104178830B (zh) 2014-08-13 2014-08-13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8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80370A4 (en) * 2017-09-05 2021-07-07 M-Techx, Inc. NANO FIBER COLLECTING DEVICE, NANO FIBER COLLECTING METHOD, AND NANO FIBER ACCUMULATION / FORMING DEVICE AND ACCUMULATION / FORMING METHOD FOR THEREFORE
US20220195629A1 (en) * 2019-05-22 2022-06-23 Yima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Centrifugal spinning apparatus and planar receiving-type centrifugal spinning automatic production device
CN112030246A (zh) * 2020-09-30 2020-12-04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静电纺丝装置以及***
CN115787116B (zh) * 2022-12-13 2024-07-1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离心纺丝的丝线收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1080A1 (de) * 1988-01-16 1989-07-27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einstpolymerfasern
CN102061530B (zh) * 2010-12-17 2013-03-13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离心式静电纺丝装置
US8647541B2 (en) * 2011-02-07 2014-02-11 Fiberi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the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microfibers and nanofibers
CN202369688U (zh) * 2011-11-25 2012-08-08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离心式气流纳米纤维束的收集装置
CN103215666B (zh) * 2013-05-09 2015-05-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新型离心熔体静电纺丝装置
CN204058677U (zh) * 2014-08-13 2014-12-31 杭州大铭光电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8830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ousefzadeh et al. Producing continuous twisted yarn from well‐aligned nanofibers by water vortex
CN104178830B (zh)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CN104178826B (zh) 离心静电连续纺纳米纤维装置
JP5627024B2 (ja) 静電紡糸アセンブリ
CN104060355B (zh) 一种连续纳米纤维纱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7245776B (zh) 一种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纳米纤维纱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84953B (zh) 一种圆盘式无针头静电纺丝装置
CN204058677U (zh) 离心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收集装置
CN103132194A (zh) 一种取向电纺纳米纤维纺纱方法及其装置
KR20100077913A (ko) 원심전기방사장치
CN105821497A (zh) 一种双圆环状狭缝式静电纺丝装置及方法
CN103305947A (zh) 一种微分分流离心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装置
CN104674360A (zh) 一种气流辅助熔体微分离心纺丝装置及方法
CN103451751A (zh) 一种双层花瓣形喷头的静电纺丝装置
GB664829A (en) Methods for spinning artificial filaments
CN104593881B (zh) 一种制备双组份复合材料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09023561B (zh) 一种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05887223A (zh) 一种一步成型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高速离心纺装置及纳米纤维纱线制备方法
CN107502957A (zh) 批量化预集束高支纳米纤维纱线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18037164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ic 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of a Polymer Solution or Melt, a Spinning Electrod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Producing Polymeric Nanofibers Equipped with at Least One such Spinning Electrode
CN104831433B (zh) 导电溶液的剪切式牵伸静电纺直纺微米纱装置、方法及用途
CN104831426B (zh) 双级剪切式牵伸静电纺直纺微米纱装置、方法及用途
CN107245764A (zh) 一种离心微分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装置
CN109629015A (zh) 一种分离控制电场多孔圆柱形静电纺丝装置及其纺丝方法
CN107299402A (zh) 离心膜纺丝装置及微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9

Address after: 311400 No. 166 Golf Road, Hangzhou, Zhejiang, Fuy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AMING NEW MATERIAL JOINT STOCK Co.,Ltd.

Address before: Silver Lake Street Golf Road Fuyang ci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402 No. 166 building first room 101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DAMING OPTICAL COMPOSITE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