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858A -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858A
CN104169858A CN201380005552.5A CN201380005552A CN104169858A CN 104169858 A CN104169858 A CN 104169858A CN 201380005552 A CN201380005552 A CN 201380005552A CN 104169858 A CN104169858 A CN 104169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sensor
recognition mode
recognition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55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9858B (zh
Inventor
吴昊
楚庆
钟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69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9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以提高终端对于用户手势识别的准确性。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通过触摸屏进行信息交互已经成为了终端交互方式的主流,当今市面主流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都具备触摸屏。经过多年的培养,用户已逐渐学会并习惯于通过手势进行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人机交互。用户通过单点、多点触摸,结合各类直观、生动的手势,可以轻松完成手机上的各类任务。
现有技术中,对于用户手势的识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情形:
(1)通过触摸屏对触摸点位置与位移的识别完成手势识别。
现有触屏手势都是需要使用若干根手指对屏幕进行点击和移动完成。主要的触屏包括:用手指点击屏幕的特定位置并拿起(Tap);,用手指长时间按住屏幕特定位置(Long press);手指点击屏幕并朝特定方向滑动后拿起(Swipe);两个手指在屏幕上按下并以两指朝外或者朝内移动后拿起(Pinch);两指按在屏幕上,旋转两指并拿起(Rotate)。
然而,触屏识别无法突破手势必须接触屏幕的限制,当屏幕或者用户的手较脏的时候,手势识别的准确度与可用性就会降低。而且,使用触屏来进行手势识别技术的局限性必然对手势设计做出限制,影响了手势的丰富性、可用性与易用性。用户在终端上需要进行的操作种类越来越多,触屏识别的限制使得许多更直观的手势无法被识别出来。
(2)为了避免触屏识别的限制,微软公司使用CMOS红外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使得无论周围环境的光照条件如何,都可以感知外部环境。该传感器通过黑白光谱的方式来感知环境:纯黑代表无穷远,纯白代表无穷近。黑白间的灰色地带对应物体到传感器的物理距离。它收集视野范围内的每一点,并形成一幅代表周围环境的景深图像。传感器以每秒30帧的速度生成景深图像流,实时3D地再现周围环境。在此基础上,可以识别人类手势并创造出与人类自然手势不冲突的操作手势集。
然而,该种识别手势技术基于客厅场景,操作者与传感器的距离通常在10英寸以上,可见,不适用于手持终端的操作场景。此外,该手势识别所使用的传感器比现有手持终端使用的传感器更为复杂,功耗较高,因此,不适宜在手持终端中采用。
可见,现有技术中,终端对于用户手势识别的准确性仍然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以提高终端对于用户手势识别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
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式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其中,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
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则,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传感数据符合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所述传感器;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所述传感器的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开启程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被开启的所述程序,执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的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响应操作是所述被开启的所述程序能够执行的操作。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三、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程序包括:***级的程序和/或应用级的程序;
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
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
所述终端设备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三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在程序框架中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传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
响应操作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
响应操作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式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其中,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
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一、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传感器开启模块,用于开启所述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开启模块,具体包括:
程序开启单元,用于开启程序;
识别模式注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传感器开启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程序包括:***级的程序和/或应用级的程序;
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
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所述终端还包括:
程序关闭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
识别模式注销模块,用于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
传感器关闭模块,用于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传感器;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及传感器通过所述总线相互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传感数据;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终端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式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其中,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
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则,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传感数据符合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一、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开启所述传感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开启所述传感器的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开启程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响应操作,具体包括:
被开启的所述程序,执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的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响应操作是所述被开启的所述程序能够执行的操作。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程序包括:***级的程序和/或应用级的程序;
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
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
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
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在程序框架中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内部设置传感器,并在终端内部预先注册相应的识别模式,当用户在终端设备前做出操作终端的隔空手势时,终端设备可以将传感器接收到的手势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相应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终端可以识别当前用户的手势,并根据所述手势进行相应的响应操作。可见,由于通过传感器接收用户的手势,用户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使得用户的手势操作不受必须接触屏幕的限制,同时,大大提高终端对用户手势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隔空手势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开启传感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软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基于图8终端进行手势识别的流程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识别用户手势的流程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计算机***识别用户手势的终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方法,
参见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101、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设置有能够感应用户手势的各种感应器。用户在使用终端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只需在终端前预置距离范围内做出相应的隔空手势,即可由设置在终端内部的传感器接收这些手势,并将所述手势转换为对应的传感数据。
具体实现过程中,隔空手势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挥,拍,上抬,下压几种,在不同的用户应用场景中,终端的操作***和应用程序可以为这些手势赋予不同的含义,实现在不影响现有触屏手势的识别和使用的基础上扩展更多的人机交互手势集。
所述传感器可以内置在终端的硬件中;或者,设置在终端外部,通过设置在终端上的接口与终端进行连接。具体地,所述传感器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摄像头、陀螺仪、三维加速度计等。通过使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综合识别用户的手势与动作,使得用户的手势的识别不再受单一传感器或触屏等单一原件的束缚,从而,用户手势操作更加方便与直观。
步骤102、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内部预先注册识别模式。通过预先注册不同识别模式,记录下终端设备可以识别的用户不同手势。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传感器接获取到的用户手势对应的传感数据时,需要将该传感器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以确定当前接收到的用户手势是否为终端可以识别的手势。
步骤103、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
该步骤中,通过将该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可以确定当前接收到的用户手势是否为终端可以识别的手势。具体地,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终端可以识别当前用户的手势,进而,根据识别出的手势,获取相应的响应操作;而如果该传感器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均不匹配,则终端不能识别当前用户的手势,进而,不需对当前用户的手势进行响应操作。
步骤104、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该步骤中,当所述终端获取到相匹配的响应操作之后,即可根据响应操作的具体内容,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相应操作即:根据用户手势,控制终端实现相应的调节功能,例如:根据用户手势,实现摄像头的变焦。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内部设置传感器,并在终端内部预先注册相应的识别模式,当用户在终端设备前做出操作终端的隔空手势时,终端设备可以将传感器接收到的手势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相应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终端可以识别当前用户的手势,并根据所述手势进行相应的响应操作。可见,由于通过传感器接收用户的手势,用户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使得用户的手势操作不受必须接触屏幕的限制,同时,大大提高终端对用户手势识别的准确性。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相关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式具体可以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具体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此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具体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则,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具体包括:所述传感数据符合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具体应用时,一个识别模式可能对应多个传感器的开启,如表1所示。
表1 识别模式与开启传感器的对应关系
表2示出的为识别模式MR001下对应每个传感器的识别规则。
表2 识别模式MR001下对应每个传感器的识别规则
每个识别模式(例如:MR001)内可以有多个子模式,这些子模式往往是采用同样的传感器组合进行识别后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以识别模式MR001为例,如果光线传感器符合规则1,距离传感器符合规则1,则继续判断前摄像头符合何种规则;如果前摄像头也符合规则1,则子模式1匹配成功;否则,模式匹配失败。如果光线传感器符合规则2,距离传感器符合规则2,则继续判断前摄像头符合何种规则;如果前摄像头也符合规则2,则子模式2匹配成功;否则,模式匹配失败。
进而,按照表3,执行对应子模式的响应操作。
表3 MR001的子模式响应操作
子模式名称 响应操作 描述/备注
子模式1 变焦放大 人手靠近终端
子模式2 变焦缩小 人手远离终端
为了避免传感器的错误开启,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05、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所述传感器。
通过该步骤,实现对传感器开启的控制。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所述传感器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所述终端设备开启程序;
步骤402、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步骤403、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该实现方式下,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的所述响应操作则由所述终端的被开启的所述程序执行;其中,所述响应操作是所述被开启的所述程序能够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程序具体包括:***级的程序以及应用级的程序;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对用户手势进行识别,则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并且,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最终,所述终端设备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在程序框架中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该实现方式下,可以在终端设备内部设置应用程序框架。通常,应用程序框架设置于终端操作***上层。终端设备内部***级的程序以及应用级的程序可以与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发生交互,通过所述应用程序框架来调用两种程序的各种功能。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具体可以包括:
传感数据获取模块501,用于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匹配模块502,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
响应操作获取模块503,用于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
响应操作执行模块504,用于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该终端设备中,设置有能够感应用户手势的各种感应器。用户在使用终端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只需在终端前预置距离范围内做出相应的隔空手势,即可由设置在终端内部的传感器接收这些手势,并将所述手势转换为对应的传感数据。所述传感器可以内置在终端的硬件中;或者,设置在终端外部,通过设置在终端上的接口与终端进行连接。具体地,所述传感器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摄像头、陀螺仪、三维加速度计等。
终端设备内部预先注册识别模式。通过预先注册不同识别模式,记录下终端设备可以识别的用户不同手势。当传感数据获取模块获取传感数据之后,通过匹配模块将该传感器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以确定当前接收到的用户手势是否为终端可以识别的手势。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终端可以识别当前用户的手势,进而,根据识别出的手势,通过响应操作获取模块获取相应的响应操作。最终,通过响应操作执行模块,根据响应操作的具体内容,执行相应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内部设置传感器,并在终端内部预先注册相应的识别模式,当用户在终端设备前做出操作终端的隔空手势时,终端设备可以将传感器接收到的手势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相应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终端可以识别当前用户的手势,并根据所述手势进行相应的响应操作。可见,由于通过传感器接收用户的手势,用户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使得用户的手势操作不受必须接触屏幕的限制,同时,大大提高终端对用户手势识别的准确性。
对于上述终端,所述识别模式具体可以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具体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此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个识别模式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开启。由此,所述匹配模块,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为了避免传感器的错误开启,在另一个终端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终端还可以包括:
传感器开启模块505,用于开启所述传感器.
通过设置传感器开启模块,实现对传感器开启的控制。只有在该传感器开启模块开启之后,终端内设置的传感器才开始采集用户的手势。
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开启模块,可以包括:
程序开启单元,用于开启程序;
识别模式注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传感器开启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此处,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的所述响应操作则由所述终端的被开启的所述程序执行;其中,所述响应操作是所述被开启的所述程序能够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程序具体包括:***级的程序及应用级的程序;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在内部设置的程序框架中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如图7所示,还可以在所述终端中设置:
程序关闭模块506,用于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
识别模式注销模块507,用于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
传感器关闭模块508,用于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应用场景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8所示为终端的软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硬件传感器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摄像头、陀螺仪、三维加速度计等;传感器驱动程序为OS(Operation System,操作***)底层中包含的传感器驱动程序,用于解读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并转换成上层应用程序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应用程序框架,预置有手势模式数据,当收集到传感器驱动程序生成的传感器数据之后,根据***设置与***程序或应用程序注册情况,识别当前传感器数据是否符合特定的识别模式,当传感器数据符合相应识别模式的时候,应用程序框架将给注册了该模式的应用程序或者***程序发送手势事件;***程序为常驻终端内存的***级应用程序,***程序在开机时自动启动,并在开启的时候即向应用程序框架注册相应的手势事件;应用程序为非常驻的一般应用程序,一般由用户手动启动,在用户手动启动该应用程序时,将在应用程序框架中,注册相应的手势事件。
基于图8所示的终端,该终端进行手势识别的流程如图9所示。该流程中,包括:
步骤901、各个硬件传感器收集到用户手势对应的传感器数据后,发送给传感器驱动程序;
步骤902、传感器驱动程序根据***设定的精度要求筛选剔除部分无用的传感数据;
步骤903、传感器驱动程序将识别传感器数据中的有效部分,将该部分有效的传感器数据整理成特定格式,发送到应用程序框架。
步骤904、应用程序框架根据***程序与应用程序的注册情况,进行相应模式识别匹配;
步骤905、应用程序框架在模式识别匹配后向相应的***程序或应用程序发送识别出的手势事件;
步骤906、相应的***程序或应用程序根据接收到的手势事件执行响应操作。
通常,***程序与应用程序需要在应用程序框架注册才能接收到相应的手势事件。下面以应用程序注册为例,说明应用程序在应用程序框架注册的流程。
在应用程序首次启动的时候,应用程序将在应用程序框架中注册相关的手势模式数据应用程序框架需要检查传感器是否已经打开,如果传感器没有打开,则打开传感器;当检测到所需要的传感器已经打开,且手势模式数据注册成功之后,应用程序框架向完成注册的应用程序发送相应的反馈消息。
当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时,可以取消其在应用程序框架中的注册,则应用程序框架检查是否有已打开的传感器不被使用,如果有,则向该传感器驱动程序发出指令以关闭该传感器。当应用重新切换回前台时,该应用程序需要重新向应用程序框架发送注册信息,具体过程同上,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当应用程序最终需要退出时,也需要取消其在应用程序框架中的注册,则应用程序框架检查是否有已打开的传感器不被使用,如果有,则向该传感器驱动程序发出指令以关闭该传感器。
对于应用程序框架,其上完成注册的程序可以以程序注册列表形式进行存储。该列表如下表4所示。
表4 程序注册列表
程序标识 程序状态 是否识别 MR001 MR002 MR003
P001 前台运行
P002 后台
P003 ***程序
P004 ***程序
其中,MR001……分别表示对于程序的不同手势模式。当应用程序框架识别出相应的手势模式时,即按照该列表找到注册了该模式的所有程序,因此,可以向相应的各个程序发送该手势事件。
对于不同手势模式,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传感器。
下面以用户通过手势缩放控制终端上相机变焦为例,如图10所示,说明识别该用户手势的整个过程。
步骤1001、用户打开相机程序;
步骤1002、相机程序在应用程序框架中注册手势缩放模式数据;
步骤1003、应用程序框架向相关传感器驱动程序发出启动指令;
步骤1004、相关传感器驱动程序开启相应的传感器;
步骤1005、相关传感器驱动程序向应用程序框架发送传感器启动成功的反馈消息;
步骤1006、应用程序框架向相机程序发送注册成功的反馈消息;
步骤1007、用户在相机前使用缩小手势;
步骤1008、相应传感器向传感器驱动程序发送用户手势操作信号;
步骤1009、传感器驱动程序进行各传感器发送信号的整理,传递至应用程序框架;
步骤1010、应用程序框架将传感器数据与预置的手势模式数据进行匹配,成功识别该用户的手势;
步骤1011、应用程序框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相机程序;
步骤1012、相机程序通过显示界面的改变,对用户的手势进行反馈。
如图1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用户手势的终端,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总线1103和传感器1104;所述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及传感器1104通过所述总线1103相互连接;所述传感器1103用于获取传感数据;所述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终端运行时,所述处理器1101执行所述存储器1102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终端实现以下操作: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对于该终端,所述识别模式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其中,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具体包括: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则,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传感数据符合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此外,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开启所述传感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开启所述传感器的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开启程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响应操作,具体包括:被开启的所述程序,执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的所述响应操作;其中,所述响应操作是所述被开启的所述程序能够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程序包括:***级的程序和/或应用级的程序。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
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
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并且,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具体包括: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在程序框架中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
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
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式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其中,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
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则,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传感数据符合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所述传感器;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所述传感器的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开启程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被开启的所述程序,执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的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响应操作是所述被开启的所述程序能够执行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包括:***级的程序和/或应用级的程序;
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
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
所述终端设备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在程序框架中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
响应操作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
响应操作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式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其中,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
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开启模块,用于开启所述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开启模块,具体包括:
程序开启单元,用于开启程序;
识别模式注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传感器开启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包括:***级的程序和/或应用级的程序;
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
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所述终端还包括:
程序关闭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
识别模式注销模块,用于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
传感器关闭模块,用于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传感器;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及传感器通过所述总线相互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传感数据;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终端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如果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则获取相匹配的识别模式的响应操作;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式包括:识别规则和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识别规则包括: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其中,单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一个传感器获取的一个传感数据建立的规则;
多传感器识别规则是对应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多个传感数据建立的综合规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传感数据与预先注册的识别模式进行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进行匹配;
则,所述传感数据与所述识别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识别模式相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传感数据符合所述识别模式的单传感器识别规则和/或多传感器识别规则。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开启所述传感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开启所述传感器的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开启程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识别模式开启所述传感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响应操作,具体包括:
被开启的所述程序,执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的所述响应操作;
其中,所述响应操作是所述被开启的所述程序能够执行的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包括:***级的程序和/或应用级的程序;
其中,所述***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时,同时启动的程序;
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开启的程序;
当所述程序是所述应用级的程序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关闭所述应用级的程序;
注销与被关闭的所述应用级的程序对应的所述识别模式;
关闭与被注销的所述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传感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程序,在程序框架中注册与所述程序对应的识别模式。
CN201380005552.5A 2013-12-03 2013-12-03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1698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8389 WO2015081485A1 (zh) 2013-12-03 2013-12-03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858A true CN104169858A (zh) 2014-11-26
CN104169858B CN104169858B (zh) 2017-04-26

Family

ID=51912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5552.5A Active CN104169858B (zh) 2013-12-03 2013-12-03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9858B (zh)
WO (1) WO201508148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565A (zh) * 2014-12-18 2015-04-22 深圳市酷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50346A (zh) * 2015-10-29 2017-05-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输入的方法与设备
CN110609751A (zh) * 2018-06-14 2019-12-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8874A (zh) * 2018-06-20 2019-12-2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462A (zh) * 2012-03-12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手势识别方法及手势应用方法
CN103067630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刘义柏 一种通过手机的手势动作产生无线控制指令的方法
CN103226386A (zh) * 2013-03-13 2013-07-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手势识别方法及***
CN103279714A (zh) * 2013-06-19 2013-09-0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
CN103294201A (zh) * 2013-06-27 2013-09-11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手势操控方法
CN103399633A (zh) * 2013-07-17 2013-11-2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遥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30307775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Stmicroelectronics R&D Limited Gesture recogni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462A (zh) * 2012-03-12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手势识别方法及手势应用方法
US20130307775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Stmicroelectronics R&D Limited Gesture recognition
CN103067630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刘义柏 一种通过手机的手势动作产生无线控制指令的方法
CN103226386A (zh) * 2013-03-13 2013-07-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手势识别方法及***
CN103279714A (zh) * 2013-06-19 2013-09-0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
CN103294201A (zh) * 2013-06-27 2013-09-11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手势操控方法
CN103399633A (zh) * 2013-07-17 2013-11-2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遥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565A (zh) * 2014-12-18 2015-04-22 深圳市酷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36565B (zh) * 2014-12-18 2019-01-11 深圳市酷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50346A (zh) * 2015-10-29 2017-05-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输入的方法与设备
CN110609751A (zh) * 2018-06-14 2019-12-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09751B (zh) * 2018-06-14 2024-01-2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8874A (zh) * 2018-06-20 2019-12-2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8874B (zh) * 2018-06-20 2023-11-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81485A1 (zh) 2015-06-11
CN104169858B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29374B1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기계로 읽을 수 있는 저장 매체 및 휴대 단말
US10579152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using input image
US20150077362A1 (en) Terminal with fingerprint reader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ser input through fingerprint reader
KR102199786B1 (ko) 콘텐트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96531B1 (ko) 지문 인식을 위한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04850821A (zh) 用于识别指纹的方法和装置
EP2859471A2 (en) Text recognition driven functionality
CN104049738A (zh) 用于操作用户装置的传感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57508B (zh) 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588678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electronic handwrit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8885615A (zh) 针对浏览器导航的墨水输入
US201301818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operation of touch device
US2020024977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pping fun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to operation of stylus pen
CN102023735A (zh) 一种触摸输入设备、电子设备及手机
US202300198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ouch screen displays and screen division method
CN104169858A (zh)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用户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US100550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object
CN106569716B (zh) 单手操控方法及操控***
CN106598422B (zh) 混合操控方法及操控***和电子设备
US20150205360A1 (en) Table top gestures for mimicking mouse control
CN106033286A (zh) 基于投影显示的虚拟触控交互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WO2022268023A1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84078A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人机交互***及方法
KR20150097250A (ko) 태그 정보를 이용한 스케치 검색 시스템, 사용자 장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그 서비스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EP331305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uxilia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characters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