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6017B -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 Google Patents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6017B
CN104066017B CN201310092281.3A CN201310092281A CN104066017B CN 104066017 B CN104066017 B CN 104066017B CN 201310092281 A CN201310092281 A CN 201310092281A CN 104066017 B CN104066017 B CN 104066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timeslots
odu
tunnels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22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6017A (zh
Inventor
刘文滨
刘希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922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6017B/zh
Priority to US14/778,697 priority patent/US9923661B2/en
Priority to EP14769186.9A priority patent/EP297823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4/073887 priority patent/WO20141466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6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6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6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6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8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86Medium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03/00Aspects of 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H04J14/05 and H04J14/07
    • H04J2203/0001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ing frames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or us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e.g. SONET, SDH
    • H04J2203/0064Admission Control
    • H04J2203/0067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llocation
    • H04J2203/0069Channe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1Optical transmission, optical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和***,所述设备包括:客户侧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线路侧单元,用于根据客户侧单元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隧道管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本发明的设备单元在接收到数据业务的带宽增加或减小时灵活控制各阶ODU中的ODU0时隙使用,无需使用复杂的ODUflex帧格式,能够在不使用ODUflex情况下实现带宽自动调整的需求。

Description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宽调整领域,具体是一种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背景技术
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作为下一代传送网的核心技术,可以实现大容量业务的管理和调度,已成为骨干网主流技术。而数据业务需求量的高速增长以及分组网络的不断发展促使OTN不断的对各种客户业务信号进行更好的支持,以及把这些不同速率的信号映射到相对应的OTN容器中。
目前已有的标准OTN容器有ODU0(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光通道数据单元)、ODU1、ODU2、ODU3、ODU4等等,新的G.709V3又扩展了ODUflex等。其中,ODUflex可承载任意速率的CBR(Constant Bit Rate,固定比特率)业务以及包业务。用于承载包业务时,一般采用GFP(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通用成帧规程)方式将包业务封装到ODUflex中,ODUflex再根据业务的大小,灵活配置容器的容量。
现有ODUflex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ODUflex为G.709V3新定义的标准帧格式,增加了OUT相关标准的实现复杂度,需要有相应的新开发的OTN复用转换器解决方案,即全新的成帧芯片来实现OTUflex帧的映射和解映射,而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成帧芯片则无法满足ODUflex的要求。另外,现有ODUflex带宽调整方案在带宽调整过程中,需要使用复杂协议并在业务路径的各节点传递大量开销信息,协议增加了复杂度以大量报文增加了出错风险。
事实上,任何面向数据的分组都可以封装在GFP帧中并被映射到一个ODU容器中,而这个ODU容器并非一定是ODUflex,之前定义的OTN各标准容器ODU0、ODU1、ODU2、ODU3、ODU4等等完全可以满足根据业务的大小灵活配置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带宽调整中无法较好应用OTN标准容器,而是采用增加了OTN容器复杂度的ODUflex技术,本发明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成熟的ONT各速率容器,提供了一种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设备单元,包括:
客户侧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线路侧单元,用于根据客户侧单元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隧道管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
一种节点设备,包括所述的设备单元,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侧单元发送的第一时隙数量,并将第一时隙数量发送给线路侧单元来调整第二时隙数量,和用于接收线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二时隙数量,以及用于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给隧道管理单元发送一调整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的指令。
一种隧道带宽调整***,包括:
首节点设备,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的带宽动态调整时隙数量,以及用于根据调整的时隙数量来调整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并将调整的带宽信息传递给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
中间节点设备,用于接收首节点传递的带宽调整信息,并相应调整时隙数量和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
末节点设备,用于接收首节点传递的带宽调整信息,并相应调整时隙数量和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
一种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根据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ODUflex技术相比,本方法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成熟的OTN容器(ODU0、ODU1、ODU2、ODU3、ODU4等),以ODU0为最小时隙单位,在带宽增加或减小时灵活控制各阶ODU中的ODU0时隙使用,无需使用复杂的ODUflex帧格式,能够在不使用ODUflex情况下实现带宽自动调整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设备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客户侧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客户侧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客户侧单元的内部功能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线路侧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线路侧单元的内部功能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时隙增加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设备单元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调整***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调整***的层次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带宽调整信息的报文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中第一时隙调整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中第二时隙调整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设备单元结构框图,该设备单元包括:
客户侧单元100,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线路侧单元200,用于根据客户侧单元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隧道管理单元300,用于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
本发明的设备单元在接收到数据业务的带宽增加或减小时灵活控制各阶ODU中的ODU0时隙使用,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成熟的OTN各速率容器,无需使用复杂的ODUflex帧格式,能够在不使用ODUflex情况下实现带宽自动调整的需求。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客户侧单元的结构框图,该客户侧单元进一步包括:
带宽检测模块101,用于检测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
第一带宽调整模块102,用于比较所述接收的数据业务带宽与预先设定的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
第一时隙管理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客户侧单元的结构框图,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是所述客户侧单元还包括:带宽压缩模块104,用于对接收的数据业务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数据业务传递给带宽检测模块。业务数据经过带宽压缩单元或二层控制单元时删除业务中多余的idle(无用)帧从而压缩带宽后映射到ODU隧道中。在压缩带宽后映射到ODU隧道前,由带宽检测模块进行带宽检测,检测带宽流量可以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客户侧单元的内部功能图,业务数据经由数据业务经过业务端口1-8进入客户侧单元,还可以是业务端口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进入客户侧单元,该业务端口号与时隙建立对应关系,使得新旧隧道承载的业务为统一业务。该客户侧单元还包括:第一信息处理模块105,用于接收第一带宽调整模块102发送的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以及接收用于控制第一时隙管理模块调整第一时隙数量的控制信息,使得第一时隙管理模块根据控制信息来调整第一时隙的数量。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线路侧单元的结构框图,该线路侧单元200进一步包括:
第二带宽调整模块201,用于根据第一时隙管理模块动态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
第二时隙管理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线路侧单元的内部功能图,该线路侧单元200还包括:第二信息处理模块203和成帧模块204,其中,第二信息处理模块203用于接收用于控制第二时隙数量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二时隙的数量。成帧模块204用于将数据业务生成帧,并输送出去。该实施例的数据业务通过业务端口1、2向线路进行输送,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多个业务端口。
本发明的隧道管理单元300用于调整传递数据业务的隧道数量,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第一时隙数量需要增加时,则在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之间新增加一导通的用于传递所增加的时隙量的ODU隧道;和
用于在第一时隙数量需要减少时,则根据第一时隙的减少量来调整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时隙增加的结构图,客户侧单元的带宽调整模块将增加的带宽流量信息发送给第一时隙管理模块,由第一时隙管理模块根据需要增加的带宽流量来增加时隙,线路侧单元相应调整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该实施例的客户侧单元与线路侧单元依次增加一个时隙,在第一阶段,客户侧单元与线路侧单元具有一个ODU隧道,该隧道中具有一个时隙,客户侧单元的时隙#1与线路侧单元的时隙#1建立对应关系,并且两个时隙之间通过第一ODU隧道来承载业务数据。在第二阶段,客户侧单元根据带宽流量增加一个时隙#2,线路侧单元相应增加一个时隙#2,客户侧单元与线路侧单元之间建立第二ODU隧道,第二ODU隧道与第一ODU隧道共同来承载业务数据。在第三阶段,客户侧单元根据带宽流量增加一个时隙#3,线路侧单元相应增加一个时隙#3,客户侧单元与线路侧单元之间建立第三ODU隧道,第三ODU隧道与第一ODU隧道和第二ODU隧道共同来承载业务数据。该实施例的时隙是逐个增加,还可以是一次增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每次增加的时隙对应的ODU隧道都为一个。例如,根据带宽流量需要增加三个时隙,则在客户侧单元增加三个时隙,线路侧单元相应增加三个时隙,并在客户侧单元与线路侧单元增加一ODU隧道,使得新增加的ODU隧道与原ODU隧道共同来承载同一数据业务。
本发明的时隙减少的情况与时隙增加的原理相同,当客户侧单元根据带宽流量需要减少一个时隙时,此时,需要根据ODU隧道中时隙数量来确定。当该ODU隧道正好只有一个时隙时,删除该ODU隧道。如果该ODU隧道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时隙时,可以是保持ODU隧道不变或者重新建立一新隧道,使得线路侧单元的时隙与客户侧单元的时隙相一致。客户侧单元与线路侧单元时隙减少的情况,也同样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共同承载数据业务。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设备单元的功能结构框图,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分别建立了时隙序列集,隧道管理单元根据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的时隙来建立ODU隧道,实现了客户侧单元与线路侧单元的导通,以实现了数据业务的传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单元,包括:
客户侧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线路侧单元,用于根据客户侧单元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隧道管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侧单元发送的第一时隙数量,并将第一时隙数量发送给线路侧单元来调整第二时隙数量,和用于接收线路侧单元应答的第二时隙数量的结果,以及用于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给隧道管理单元发送一条调整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的指令。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调整***的结构框图,包括:
首节点设备1,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的带宽动态调整时隙数量,以及用于根据调整的时隙数量来调整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并将调整的带宽信息传递给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
中间节点设备2,用于接收首节点传递的带宽调整信息,并相应调整时隙数量和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
末节点设备3,用于接收首节点传递的带宽调整信息,并相应调整时隙数量和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调整***的层次图,该***包括首节点设备、多个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业务数据流依次经过首节点设备、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每个节点设备都连接有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都与网管相连接。首节点设备接收数据业务,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的带宽动态调整时隙数量,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网管的控制指令来调整首节点设备的时隙和承载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并将调整的带宽信息传递给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接收首节点传递的带宽调整信息,并相应调整时隙数量和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带宽调整信息的报文结构图,该带宽调整信息的报文包括:节点标识、调整请求标识、客户侧单元端口号、时隙序列集、时隙序列集、线路侧单元端口号、时隙序列集,其中节点标识对应各个节点设备的端口,调整请求标识为请求的带宽调整信息,由于各节点端口号与对应的时隙序列集建立了对应关系,通过该报文结构将数据业务进行传输,并保证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业务为同一业务。带宽调整信息包括节点标识信息、调整请求标识信息、业务路径信息(端口号信息)、时隙序列集信息。
带宽调整发起者即首节点的客户侧单元,将调整请求标识信息、时隙序列集信息主动上报给首节点控制单元,首节点控制单元进行分析计算,主要为计算并重新建立时隙序列集信息和业务路径信息的关系,并将计算后得到的带宽调整信息报文下发给首节点的客户侧单元、隧道管理单元(一般为电交叉集中控制单元)和线路侧单元,通知首节点设备单元(客户侧单元、隧道管理单元、线路侧单元)进行时隙序列集的调整变更。中间节点及末节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带宽调整信息:一为集中式,即首节点控制单元将带宽调整信息上报网管,由网管统一下发给中间节点及末节点控制单元,各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带宽调整信息分析计算本节点带宽调整信息,再下发到所在节点设备单元(客户侧单元、隧道管理单元、线路侧单元);二为分布式,即带宽调整信息在各节点控制单元中依次传递,各节点控制单元接收到上游节点控制单元发送过来的带宽调整信息后分析计算本节点带宽调整信息,再下发给本节点设备单元(客户侧单元、隧道管理单元、线路侧单元)。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方式中,网管均可掌握带宽调整信息。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带宽增加和减少过程进行说明:
一、带宽增加的过程:
1、首节点客户侧单元带宽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带宽流量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
2、首节点客户侧单元带宽调整模块计算本节点时隙使用情况,判断是否可以进行调整;
3、首节点客户侧单元信息处理模块主动向首节点控制单元请求带宽增加调整;
4、首节点控制单元增加一个时隙,并重新计算带宽调整信息,并将首节点带宽调整信息下发给首节点设备单元;
5、首节点设备单元带宽调整模块执行时隙调整动作,图3中增加一个时隙遂道连接;
6、首节点控制单元将带宽调整信息以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方式传递给中间节点及末节点控制单元;
7、中间节点及末节点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带宽调整信息下发给本网元设备单元信息处理模块;
8、中间节点及末节点设备单元带宽调整模块根据信息处理模块的信息内容执行时隙调整动作。
二、带宽减小的过程:
1、首节点客户侧单元带宽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带宽流量低于预先设置的阈值;
2、首节点客户侧单元带宽调整模块计算本节点时隙使用情况,判断是否可以进行调整;
3、首节点客户侧单元信息处理模块主动向首节点控制单元请求带宽减少调整;
4、首节点控制单元删除一个时隙,并重新计算带宽调整信息,并将首节点带宽调整信息下发给首节点设备单元;
5、首节点设备单元带宽调整模块执行时隙调整动作;
6、首节点控制单元将带宽调整信息以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方式传递给中
间节点及末节点控制单元;
7、中间节点及末节点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带宽调整信息下发给本网元设备单元信息处理模块;
8、中间节点及末节点设备单元带宽调整模块根据信息处理模块的信息内容执行时隙调整动作。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步骤S201:根据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步骤S301: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
本发明的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通过对映射到ODU隧道中的带宽进行检测,并与预设的带宽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调整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简化了带宽调整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而现有的带宽调整采用ODUflex增加了OTN容器的复杂度。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中第一时隙调整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1:检测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
步骤S1012:比较所述接收的数据业务带宽与预先设定的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
步骤S1013: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隧道带宽中第二时隙调整的流程图,所述根据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11:根据动态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
步骤S2012: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其中步骤S2012中,所述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第一时隙数量需要增加,则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新增加一相导通的用于传递所增加的时隙量的ODU隧道;
如果第一时隙数量需要减少,则根据第一时隙的减少量来调整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
所述数据业务的业务路径与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建立对应关系,以使得调整前后的ODU隧道所承载的数据业务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设备单元在接收到数据业务的带宽增加或减小时灵活控制各阶ODU中的ODU0时隙使用,无需使用复杂的ODUflex帧格式,能够在不使用ODUflex情况下实现带宽自动调整的需求。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设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侧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所述ODU隧道使用具有预设速率的OTN容器;
线路侧单元,用于根据客户侧单元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隧道管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
所述客户侧单元进一步包括:
带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
第一带宽调整模块,用于比较所述接收的数据业务带宽与预先设定的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
第一时隙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侧单元还包括:
带宽压缩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数据业务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数据业务传递给带宽检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侧单元进一步包括:
第二带宽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隙管理模块动态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
第二时隙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管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第一时隙数量需要增加时,则在客户侧单元和线路侧单元之间新增加一导通的用于传递所增加的时隙量的ODU隧道;和
用于在第一时隙数量需要减少时,则根据第一时隙的减少量来调整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
5.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单元,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侧单元发送的第一时隙数量,并将第一时隙数量发送给线路侧单元来调整第二时隙数量,和用于接收线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二时隙数量,以及用于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给隧道管理单元发送一调整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的指令;
其中,客户侧单元用于:检测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比较所述接收的数据业务带宽与预先设定的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6.一种隧道带宽调整***,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节点设备,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的带宽动态调整时隙数量,以及用于根据调整的时隙数量来调整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并将调整的带宽信息传递给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所述ODU隧道使用具有预设速率的OTN容器,所述首节点设备为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设备;
中间节点设备,用于接收首节点传递的带宽调整信息,并相应调整时隙数量和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
末节点设备,用于接收首节点传递的带宽调整信息,并相应调整时隙数量和承载所述数据业务的ODU隧道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带宽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调整的带宽信息传递给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是以集中式或者分布式传递给中间节点设备和末节点设备。
8.一种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所述ODU隧道使用具有预设速率的OTN容器;
根据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使得调整后的ODU隧道来承载所述数据业务;
所述根据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来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检测接收的数据业务在映射到ODU隧道前的带宽;
比较所述接收的数据业务带宽与预先设定的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
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动态调整第一时隙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根据动态调整的第一时隙数量来确定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
根据所述需要调整的带宽流量来配置与第一时隙相匹配的第二时隙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时隙数量和第二时隙数量,来调整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数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第一时隙数量需要增加,则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新增加一相导通的用于传递所增加的时隙量的ODU隧道;
如果第一时隙数量需要减少,则根据第一时隙的减少量来调整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之间相导通的ODU隧道。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带宽自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业务的业务路径与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建立对应关系,以使得调整前后的ODU隧道所承载的数据业务一致。
CN201310092281.3A 2013-03-21 2013-03-21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Active CN104066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2281.3A CN104066017B (zh) 2013-03-21 2013-03-21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US14/778,697 US9923661B2 (en) 2013-03-21 2014-03-21 Device element, node device,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tunnel bandwidth
EP14769186.9A EP2978237B1 (en) 2013-03-21 2014-03-21 Device unit, node device,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tunnel bandwidth
PCT/CN2014/073887 WO2014146610A1 (zh) 2013-03-21 2014-03-21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2281.3A CN104066017B (zh) 2013-03-21 2013-03-21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6017A CN104066017A (zh) 2014-09-24
CN104066017B true CN104066017B (zh) 2018-10-23

Family

ID=51553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2281.3A Active CN104066017B (zh) 2013-03-21 2013-03-21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23661B2 (zh)
EP (1) EP2978237B1 (zh)
CN (1) CN104066017B (zh)
WO (1) WO20141466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6017B (zh) * 2013-03-21 2018-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US10225037B2 (en) * 2014-10-24 2019-03-05 Ciena Corporation Channelized ODUflex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883320B (zh) * 2015-06-10 2019-01-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tn分组业务无损调整的装置与方法
CN105227371B (zh) * 2015-10-20 2018-04-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DUflex的通道带宽调整方法
CN109729588B (zh) * 2017-10-31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62802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装置、***、传送平面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5623363A (zh) 2018-05-25 2023-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0687130B2 (en) 2018-06-11 2020-06-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0582034B (zh) * 2018-06-11 2022-04-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定义光隧道网络***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230100886A1 (en) * 2020-02-28 2023-03-30 Zte Corporation Bandwidth adjust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2804078B (zh) * 2020-07-23 2022-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业务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220A (zh) * 2009-04-01 2010-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95864A (zh) * 2010-03-18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tn设备和otn的带宽调整方法
CN102239651A (zh) * 2009-09-17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中的动态无损调整
CN102571544A (zh) * 2010-12-27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EP2512078A1 (en) * 2011-04-04 2012-10-17 Infiner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traffic using virtual concaten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307B (zh) * 2009-07-03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中标签的分配处理方法、光通信装置及光通信***
CN102036132B (zh) * 2009-09-30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隙端口号分配方法、装置及***
CN102215153B (zh) * 2010-04-02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及通信节点
JP5382217B2 (ja) * 2010-06-01 2014-01-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フレーム同期検出装置およびフレーム同期検出方法
KR20120071213A (ko) * 2010-12-22 2012-07-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 전달망에서의 패킷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07123B1 (ko) * 2011-05-04 2015-03-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 전달망에서의 리사이즈 제어 오버 헤드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66000B1 (ko) * 2012-08-14 2015-11-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보호 절체를 지원하는 광 전달망에서의 네트워크 연결 리사이즈 방법
JP5949515B2 (ja) * 2012-12-13 2016-07-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設計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設計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設計プログラム
EP2779491A1 (en) * 2013-03-15 2014-09-17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resizing a protected ODUflex connection in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CN104066017B (zh) * 2013-03-21 2018-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CN103547338B (zh) * 2013-04-22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损业务的多载波频谱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3533464B (zh) * 2013-09-13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迁移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节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220A (zh) * 2009-04-01 2010-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9651A (zh) * 2009-09-17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中的动态无损调整
CN102195864A (zh) * 2010-03-18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tn设备和otn的带宽调整方法
CN102571544A (zh) * 2010-12-27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EP2512078A1 (en) * 2011-04-04 2012-10-17 Infiner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traffic using virtual concaten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78237B1 (en) 2021-02-24
US9923661B2 (en) 2018-03-20
US20160050044A1 (en) 2016-02-18
EP2978237A4 (en) 2016-03-02
WO2014146610A1 (zh) 2014-09-25
EP2978237A1 (en) 2016-01-27
CN104066017A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6017B (zh)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
US10637604B2 (en) Flexible ethernet and multi link gearbox mapping procedure to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US10225037B2 (en) Channelized ODUflex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075903B (zh) 用于建立灵活以太网群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43052B (zh) 一种无损带宽调整方法、设备及***
US11843452B2 (en)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708605B1 (ko) 광 버스트 전송망, 노드, 전송방법 및 컴퓨터 저장매체
CN10930237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478476B (zh) 一种分组微波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
CN101815229A (zh) 一种业务适配的方法和业务适配装置
ES2953738T3 (es) Agregación de enlaces con fragmentación de segmentos de datos
CN104869032B (zh)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
CN101729371A (zh)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用于业务传输的装置
CN101674498A (zh) 一种传送恒定速率数据流的方法、设备及***
US86254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of transport network data
WO2016000205A1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无源光网络设备及装置、无源光网络
CN109936781B (zh) 一种数据传送的方法、设备和***
CN104601429B (zh)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20140673A1 (en) Inter-frame gap controller, traffic transmitt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nter-frame gap control method
CN104883320B (zh) 一种基于otn分组业务无损调整的装置与方法
US755827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wo level scalable bundling solution
CN101668003A (zh) 数据帧传输方法、设备及***
CN101753527A (zh) 传送网中传送带宽分配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4539409B (zh) 一种多路以太网到多路e1信道的适配方法和***
US8077739B2 (en) Method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mmunicat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ffic using a traffic encapsulation standard configured to support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STATMUX) traff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