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1882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1882A
CN104051882A CN201410064941.1A CN201410064941A CN104051882A CN 104051882 A CN104051882 A CN 104051882A CN 201410064941 A CN201410064941 A CN 201410064941A CN 104051882 A CN104051882 A CN 104051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connector
contact
metal part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49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1882B (zh
Inventor
竹永悠一
西村贵行
带金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51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1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1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18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头(5)包括布置于一列中的多个插头接触件(41)及插头外壳(40)。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41)各自包括第一弯曲部分(50)及其类似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50)及其类似部分在布置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41的方向上对齐。插座(3)包括第二金属部件及插座外壳(6)。当所述插头(5)与所述插座(3)配合时,使所述插头(5)的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41)与所述插座(3)的所述多个第二金属部件中的各个相接触。当使所述插头接触件(41)与所述各别第二金属部件接触时,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中每一个施加一阻力抵抗所述插头(5)自所述插座(3)拉出。辅助金属配件(8)施加具有与所述插座接触件(7)的大小不同大小的阻力。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此类型的技术,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63054号揭示了连接器装置102,其包括连接器100及配套连接器101,如本发明的图17中所示。连接器100包括布置于两列中的多个接触件103、及固持所述多个接触件103的绝缘体104。配套连接器101包括布置于两列中的多个配套接触件105、及固持所述多个配套接触件105的配套绝缘体106。当连接器100及配套连接器101配合时,所述多个接触件103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多个配套接触件105弹性接触。
对每一接触件103及对应的配套接触件105形成锁定工具,从而在连接器100与配套连接器101处于配合状态时防止配套连接器101自连接器100拉出。
发明内容
就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63054号揭示的构造而言,根据接触件103及配套接触件105的数量来决定锁定力,所述锁定力作为抵抗配套连接器101自连接器100拉出的阻力。然而,因为接触件103及配套接触件105的数量根据连接器装置102的使用而不同地增加或减少,所以对于每个具有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63054号中揭示的构造的装置来说锁定力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亦即,就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63054号揭示的构造而言,难以独立地调整锁定力。
为解决此问题,可进一步将专门用于锁定力的金属部件提供至配套连接器101,然而此举将增加配套连接器101的制造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技术以实现容易地调整锁定力,同时降低配套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为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布置于一列中的多个第一金属部件、以及通过***成型(insert molding)来固持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的第一外壳,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分,且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的所述弯曲部分在布置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的方向上对齐;以及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多个第二金属部件、及固持所述多个第二金属部件的第二外壳。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及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配合时,使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多个第一金属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多个第二金属部件中的各个相接触。当使所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各个所述第二金属部件接触时,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中的每一个施加一阻力抵抗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自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拉出。另外,作为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多个第二金属部件之一的特定金属部件的阻力的大小设定成不同于除所述特定金属部件之外的作为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标准金属部件的阻力的大小。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具有相同的形状。
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厚度不同于所述标准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厚度。
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宽度不同于所述标准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宽度。
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材料不同于所述标准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材料。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安装于一基板上。所述特定金属部件包括: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干涉部分,形成为自所述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延伸;锁定隆凸部,形成至所述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且钩挂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上以施加所述阻力;以及位移限制部分,安置成自所述干涉部分观察时与所述基板相对,且亦固定至所述基板。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安装于一基板上。所述特定金属部件包括:位移禁止部分,固定至所述基板以禁止在所述基板上移位;易于变形部分,形成为横梁形状(beam shape),所述横梁形状自所述位移禁止部分延伸以能轻易变形;以及位移允许部分,由所述位移禁止部分支撑,其中所述易于变形部分置于所述位移允许部分与所述位移禁止部分之间。所述位移允许部分包括:接触部分,能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接触;固持部分,固持所述接触部分;以及干涉部分,能在一拉出方向上与所述位移禁止部分接触,所述拉出方向为自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拉出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方向。
当使所述位移允许部分的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接触时,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且当使所述干涉部分与所述位移禁止部分在所述拉出方向上接触时,限制所述位移允许部分在所述拉出方向上的位移。
所述干涉部分的厚度方向为实质上正交于所述拉出方向的方向。
所述位移禁止部分包括在所述拉出方向上与所述干涉部分接触的位移限制部分。所述位移限制部分的厚度方向为实质上正交于所述拉出方向的方向。
所述干涉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与所述位移限制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在所述拉出方向上观察时是不同的。
所述干涉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拉出方向。
根据本发明,第一连接器部件与第二连接器部件之间的必要的阻力可由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来调整。另外,多个第一金属部件彼此连接且可由一个载体同时传送。因此,可以低成本地制造第一连接器部件。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可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及所附附图而更完全地得到理解,所述附图仅以图解说明方式给出,因此不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展示板对板连接器配合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2为展示自另一角度观察的板对板连接器配合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3为插座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4为插座的分解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5为插座外壳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6为插座接触件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7为插座接触件的侧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8为辅助金属配件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9为自另一角度观察的辅助金属配件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0为辅助金属配件的局部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1为插头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2为插头接触件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3为插头接触件的侧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4为展示制造过程中的插头的图(第一实施例);
图15为用于解释插头与插座的配合的图(第一实施例);
图16为用于解释插头与插座的配合的图(第一实施例);
图17为对应于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003-163054号图1的图;
图18为辅助金属配件的透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9为图18中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20为图18中的部分B的放大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21为辅助金属配件的透视图(第二实施例);
图22为辅助金属配件的透视图(第二实施例);
图23为图21中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第二实施例);
图24为图21中的部分B的放大视图(第二实施例);以及
图25为图22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及图2中所示,板对板连接器1包括插座3(第二连接器部件)和插头5(第一连接器部件),所述插座3将要被安装于插座侧基板2(第二基板、基板)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上,所述插头5将要被安装于插头侧基板4(第一基板)的连接器安装表面4a上。板对板连接器1电气连接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与插头侧基板4的连接器安装表面4a。具体而言,当插头5与插座3配合时,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电气连接至插头侧基板4的连接器安装表面4a。
(插座3)
如图3及图4中所示,插座3包括插座外壳6(第二外壳)、多个插座接触件7(第二金属部件;标准金属部件;第二接触件)、以及一对辅助金属配件8(第二金属部件;特殊金属部件)。插座外壳6固持多个插座接触件7及该对辅助金属配件8。如图1中所示,多个插座接触件7布置成两列。两列中的每一列中的多个插座接触件7以固定间隔布置在平行于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的方向上。
现在参阅图1,定义术语“间隔(pitch)方向、“间隔正交方向”及“基板正交方向”。术语“间隔方向”代表平行于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且多个插座接触件7布置成两列的方向。在“间隔方向”上,接近插座3的中心的方向被定义为“间隔中心方向”,而远离插座3的中心的方向被定义为“间隔反中心方向”。术语“间隔正交方向”代表平行于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且正交于间隔方向的方向。在“间隔正交方向”上,接近插座3的中心的方向被定义为“间隔正交中心方向”,而远离插座3的中心的方向被定义为“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术语“基板正交方向”为正交于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的方向。在“基板正交方向”上,接近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的方向被定义为“接近基板方向”,而远离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的方向被定义为“远离基板方向”。远离基板方向对应于拉出方向,该拉出方向为自插座3拉出插头5的方向。间隔方向、间隔正交方向及基板正交方向彼此正交。当间隔方向、间隔正交方向及基板正交方向亦在插头5的解释中时,应使用如以上在图1中所定义的间隔方向、间隔正交方向及基板正交方向。具体而言,在解释插头5时,请牢记接近基板方向及远离基板方向是基于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而非基于插头侧基板4的连接器安装表面4a来定义的。
如图5中所示,插座外壳6具有底板9、周边壁10及中央隆凸部11。
底板9平行于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
周边壁10形成为自底板9朝向远离基板方向突出。周边壁10形成为矩形环形状。周边壁10具有一对辅助侧壁12及一对接触侧壁13。该对辅助侧壁12固持该对辅助金属配件8。该对辅助侧壁12布置成在间隔方向上彼此面对。该对接触侧壁13固持多个插座接触件7。该对接触侧壁13布置成在间隔正交方向上彼此面对。
中央隆凸部11形成为自底板9朝向远离基板方向突出。中央隆凸部11安置于底板9的中心处。
就以上构造而言,在周边壁10与中央隆凸部11之间形成矩形环状的插头容纳空间S。
如图6及图7中所示,插座接触件7具有基板固定部分15、固持部分16、外接触点部分17、接触点连接部分18及内接触点部分19。基板固定部分15、固持部分、外接触点部分17、接触点连接部分18及内接触点部分19是以此次序连续的。
基板固定部分15通过焊接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来机械并电气地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基板固定部分15形成为朝向间隔正交方向延伸。
固持部分16通过压入装配至插座外壳6中来获得固持。固持部分16形成为自基板固定部分15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远离基板方向延伸。
外接触点部分17充当与插头5的接触点。外接触点部分17形成为自固持部分16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延伸,且亦形成为在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稍微倾斜的情况下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外接触点部分17形成弯曲以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突出。外接触点部分17具有外接触点17a及挂钩部分17b。外接触点17a定位于外接触点部分17的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侧末端处。挂钩部分17b定位于在接近基板方向上比外接触点17a更远的地方。挂钩部分17b形成为阶梯形状。
接触点连接部分18在外接触点部分17与内接触点部分19之间连接。接触点连接部分18形成为自外接触点部分17在接近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延伸。
内接触点部分19充当与插头5的接触点。内接触点部分19形成为在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稍微倾斜的情况下自接触点连接部分18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远离基板方向延伸,且亦形成为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从而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突出。内接触点部分19具有内接触点19a。内接触点19a定位于内接触点部分19的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侧的末端处。
如图7中所示,外接触点部分17的外接触点17a与内接触点部分19的内接触点19a在间隔正交方向上彼此面对,其中插头容纳空间S置于所述外接触点与所述内接触点之间。
如图8至图10中所示,辅助金属配件8具有辅助金属配件主体20、导向件21、一对锁定机构F及一对固定部件22。
辅助金属配件主体20形成为朝向间隔正交方向延伸。
当插头5与插座3配合时,导向件21使插头5与插座3在间隔方向上对齐。导向件21具有直倾斜部分21a及直竖直部分21b。在辅助金属配件主体20在间隔正交方向上的中心处,直倾斜部分21a形成为在朝向接近基板方向稍微倾斜的情况下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20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直倾斜部分21a具有平坦的导向表面21c。直竖直部分21b形成为自直倾斜部分21a在间隔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
该对锁定机构F形成为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20在间隔正交方向上的两个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突出。因为该对锁定机构F具有对称形状,所以仅解释一个锁定机构F而将不提供另一锁定机构的解释。
锁定机构F具有基底30、锁定弹簧件31、锁定隆凸部32及位移限制部分33。
基底30形成为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20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
锁定弹簧件31弹性支撑锁定隆凸部32,以使锁定隆凸部32在间隔正交方向上能弹性位移。锁定弹簧件31形成为自基底30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延伸。更具体而言,锁定弹簧件31具有弹簧件主体34、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及干涉部分36。弹簧件主体34形成为在朝向接近基板方向稍微倾斜的情况下,自基底30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延伸。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形成为自弹簧件主体34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干涉部分36形成为自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在接近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延伸。
锁定隆凸部32钩挂在插头5上,进而施加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作为连接器锁定力的一部分,所述连接器锁定力为抵抗插头5自插座3拉出的阻力。如图10中所示,锁定隆凸部32形成为自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突出。
位移限制部分33限制锁定隆凸部32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及远离基板方向的过度位移。如图8中所示,位移限制部分33形成为自基底30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且亦形成为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延伸。位移限制部分33在自锁定弹簧件31的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观察时安置于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的一侧;且在间隔正交方向上,面对锁定弹簧件31的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就此构造而言,位移限制部分33限制锁定隆凸部32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的过度位移。类似地,位移限制部分33在自锁定弹簧件31的干涉部分36观察时安置于远离基板方向的一侧;且在基板正交方向上,面对锁定弹簧件31的干涉部分36。就此构造而言,位移限制部分33限制锁定隆凸部32朝向远离基板方向的过度位移。
该对固定部分22将插座外壳6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每一固定部分22形成为自对应的基底30在接近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每一固定部分22压入装配至插座外壳6中,且亦通过焊接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而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
就以上构造而言,如图3中所示,其中一个辅助金属配件8的其中一个锁定机构F的锁定隆凸部32、另一个辅助金属配件8的其中一个锁定机构F的锁定隆凸部32、以及布置于所述列的一列中的多个插座接触件7的挂钩部分17b在间隔方向上以一特定间隔放置成一直线。其中一个辅助金属配件8的其中一个锁定机构F的锁定隆凸部32及另一个辅助金属配件8的其中一个锁定机构F的锁定隆凸部32布置成在间隔方向上夹紧布置于所述列的一列中的多个插座接触件7的挂钩部分17b。另一锁定机构F具有与以上相同的构造。
(插头5)
如图11中所示,插头5包括插头外壳40(第一外壳)及多个插头接触件41(第一金属部件;第一接触件)。插头外壳40通过***成型来固持多个插头接触件41。多个插头接触件41在间隔方向上布置成两列。所有多个插头接触件41具有相同的形状。
插头外壳40具有底板42及周边壁43。
底板42平行于插头侧基板4的连接器安装表面4a。
周边壁43形成为自底板42朝向接近基板方向突出。周边壁43形成为矩形环形状。周边壁43具有一对辅助侧壁44及一对接触侧壁45。该对辅助侧壁44布置成在间隔方向上彼此面对。该对接触侧壁45固持多个插头接触件41。该对接触侧壁45布置成在间隔正交方向上彼此面对。
如图12及图13中所示,插头接触件41具有基板固定部分46、内接触点部分47、接触点连接部分48及外接触点部分49。基板固定部分46、内接触点部分47、接触点连接部分48及外接触点部分49是以此次序连续的。
基板固定部分46通过焊接至插头侧基板4的连接器安装表面4a来机械并电气地固定至插头侧基板4的连接器安装表面4a。基板固定部分46形成为在间隔正交方向上延伸。
内接触点部分47充当与插座3的接触点。内接触点部分47形成为自基板固定部分46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
接触点连接部分48将内接触点部分47与外接触点部分49彼此连接。接触点连接部分48形成为自内接触点部分47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延伸。
外接触点部分49充当与插座3的接触点。外接触点部分49形成为自接触点连接部分48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远离基板方向延伸。外接触点部分49具有挂钩部分49a。挂钩部分49a定位于外接触点部分49的接近基板方向侧的末端处。挂钩部分49a形成为阶梯形状。
就以上构造而言,插头接触件41具有第一弯曲部分50(弯曲部分)、第二弯曲部分51(弯曲部分)及第三弯曲部分52(弯曲部分)。第一弯曲部分50对应于介于基板固定部分46与内接触点部分47之间的边界,且在间隔方向上观察时弯曲实质上90度。第二弯曲部分51对应于介于内接触点部分47与接触点连接部分48之间的边界,且在间隔方向上观察时弯曲实质上90度。第三弯曲部分52对应于介于接触点连接部分48与外接触点部分49之间的边界,且在间隔方向上观察时弯曲实质上90度。接下来,如图11中所示,在多个插头接触件41***头外壳40固持的状态中,每一列中的多个插头接触件41的第一弯曲部分50、第二弯曲部分51及第三弯曲部分52在间隔方向上分别与相同列中的其它插头接触件41的第一弯曲部分50、第二弯曲部分51及第三弯曲部分52对齐。因此,如图14中所示,使每一列中的多个插头接触件41互相连接及由单个载体K同时传送多个插头接触件41变得可能。当插头5通过***成型来制造时,这对于制造成本是有利的。对此存在两个原因。第一,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4中所示,当插头5通过***成型制造时,载体K的数量总计仅为两个,此意味仅需要少量部件。第二,如图14中所示,在通过***成型制造时载体K不会彼此物理干涉,且因而易于将载体K安置于模具中,进而简化了模具设计。
(使用板对板连接器1的指导)
接下来,解释使用板对板连接器1的指导。首先,如图1中所示,插座3安装于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上。如图2中所示,插头5安装于插头侧基板4的连接器安装表面4a上。
随后,如图1及图2中所示,插头5在基板正交方向上面朝插座3,且使插头侧基板4接近插座侧基板2。此时,插座3及插头5两者皆被夹于插座侧基板2与插头侧基板4之间,且在视觉上无法直接识别。当使插头侧基板4接近插座侧基板2时,图11中所示的插头5的插头外壳40的辅助侧壁44碰撞抵靠图8中所示的辅助金属配件8的导向件21的直倾斜部分21a的导向表面21c,且沿导向表面21c的倾角朝向间隔中心方向移动。随后,使插座3与插头5在间隔方向上对齐。注意,插座3与插头5在间隔正交方向上的对齐通过例如图8中所示的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机构F的锁定弹簧件31的弹簧件主体34来执行。
当插座3与插头5在如上所述的间隔方向及间隔正交方向上对齐时,图11中所示的插头5的插头外壳40的矩形环状周边壁43***图5中所示的插座外壳6的矩形环状插头容纳空间S中。
接下来,首先,插头接触件41的内接触点部分47、接触点连接部分48及外接触点部分49***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与内接触点部分19之间,同时如图15中所示弹性变形。具体而言,外接触点部分17在接近基板方向及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弹性移位,如由粗箭头P所指示的。内接触点部分19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弹性移位,如由粗箭头Q所指示的。随后,外接触点部分17及内接触点部分19在间隔正交方向上稍微移动远离彼此,从而允许插头接触件41的内接触点部分47、接触点连接部分48及外接触点部分49***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与内接触点部分19之间。随后,适时地,当插头接触件41的外接触点部分49的挂钩部分49a在接近基板方向上位于比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的挂钩部分17b更远的地方时,使插头接触件41的外接触点部分49与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的外接触点17a电气接触。类似地,使插头接触件41的内接触点部分47与插座接触件7的内接触点部分19的内接触点19a电气接触。在此状态下,当试图在远离基板方向上将插头5自插座3拉出时,插头接触件41的外接触点部分49的挂钩部分49a钩挂于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的挂钩部分17b上,进而施加接触锁定力,该接触锁定力为抵抗插头5自插座3拉出的阻力。
另外,其次,如图16中所示,插头接触件41的外接触点部分49朝向接近基板方向移动且朝向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机构F的间隔正交中心方向移动,同时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机构F的锁定弹簧件31的弹簧件主体34发生弹性变形。具体而言,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弹性移位,如由粗箭头R所指示的。这允许插头接触件41的外接触点部分49在接近基板方向上的进一步移动。随后,适时地,当插头接触件41的外接触点部分49的挂钩部分49a在接近基板方向上定位于比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机构F的锁定隆凸部32更远的地方时,甚至当试图在远离基板方向上将插头5自插座3拉出时,插头接触件41的外接触点部分49的挂钩部分49a钩挂于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机构F的锁定隆凸部32上,进而施加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作为连接器锁定力的一部分,该连接器锁定力为抵抗插头5自插座3拉出的阻力。
如以上所述,在连接器锁定力作为抵抗插头5自插座3拉出的阻力时,存在接触件锁定力及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也就是说,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连接器锁定力为六个位置处的接触件锁定力及四个位置处的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之和。
在此处,在图15中,必须紧固插头接触件41与插座接触件7之间的电气接触。为此,应最优先调整插头接触件41与插座接触件7的接触压力。因此,完全不能自由调整以上提及的接触件锁定力。然而,在图16中,插头接触件41与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机构F无需处于紧固的电气接触中。因此,能自由调整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
因此,为了将作为抵抗插头5自插座3拉出的阻力的连接器锁定力调整至所要的值,应调整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例如,通过适当地改变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弹簧件31的弹簧件主体34的厚度及宽度以及材料可容易地调整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5及图16中所示,使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弹簧件31的弹簧件主体34的厚度大于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的厚度,以使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隆凸部32难以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偏离,进而使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大于接触件锁定力。
此外,当接触件锁定力之和由于许多销而变得过度时,可例如通过使辅助金属配件8的厚度减少为小于插座接触件7的厚度来将作为抵抗插头5自插座3拉出的阻力的连接器锁定力维持为恒定。
目前已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解释如下。
(1)板对板连接器1(连接器)包括插头5(第一连接器部件)及插座3(第二连接器部件)。插头5包括布置于一列中的多个插头接触件41(第一金属部件)及通过***成型来固持多个插头接触件41的插头外壳40(第一外壳)。多个插头接触件41分别具有第一弯曲部分50(弯曲部分)。多个插头接触件41的第一弯曲部分50在自布置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41的方向观察时是对齐的。插座3包括第二金属部件(对应于插座接触件7及辅助金属配件8)及固持多个第二金属部件的插座外壳6(第二外壳)。当插头5与插座3配合时,使插头5的多个插头接触件41与插座3的多个第二金属部件中的各个相接触。当使每一插头接触件41与对应的第二金属部件接触时,第二金属部件施加抵抗插头5自插座3拉出的阻力(该阻力对应于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及接触件锁定力)。由作为插座3的多个第二金属部件之一的辅助金属配件8(特定金属部件)施加的阻力的大小,被设定成不同于作为除辅助金属配件8之外的第二金属部件的插座接触件7(标准金属部件)的阻力的大小。换言之,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的大小不同于接触件锁定力的大小。就以上构造而言,可以通过辅助金属配件8来调整作为插头5与插座3之间的必要阻力的连接器锁定力。另外,多个插头接触件41可彼此连接且由一个载体K同时传送。这使得能以低成本制造插头5。
注意,辅助金属配件8的被施加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的部分为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弹簧件31的弹簧件主体34。类似地,插座接触件7的被施加接触件锁定力的部分为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
(2)另外,插头5的多个插头接触件41具有相同的形状。这使得能以低成本制造插头5。
(3)此外,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弹簧件31的弹簧件主体34具有与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的厚度不同的厚度。根据以上构造,可使用简单构造建立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的大小与接触件锁定力的大小之间的差异。
(4)另外,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弹簧件31的弹簧件主体34的宽度可不同于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的宽度。同样地,使用如以上提及的此类简单构造,可建立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的大小与接触件锁定力的大小之间的差异。
(5)此外,辅助金属配件8的锁定弹簧件31的弹簧件主体34的材料可不同于插座接触件7的外接触点部分17的材料。进一步地,使用如以上提及的此类简单构造,可建立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的大小与接触件锁定力的大小之间的差异。
(6)更进一步,插座3安装于插座侧基板2(基板)上。辅助金属配件8包括: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干涉部分36,所述干涉部分36形成为自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延伸;锁定隆凸部32,所述锁定隆凸部32形成至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35且钩挂于插头5上,以进而施加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作为连接器锁定力(阻力)的一部分;以及位移限制部分33,所述位移限制部分33安置成自干涉部分36观察时与插座侧基板2相对,且亦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根据以上构造,可以限制锁定隆凸部32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过度位移。
接下来,参阅图18至图20再次解释第一实施例的辅助金属配件8。如图18中所示,辅助金属配件8包括辅助金属配件主体60、导向件61及一对锁定单元62。
辅助金属配件主体60形成为朝向间隔正交方向延伸。
导向件61为用于在插头5与插座3配合时使插头5与插座3在间隔方向上对齐的部分。导向件61具有直倾斜部分61a及直竖直部分61b。在辅助金属配件主体60在间隔正交方向上的中心处,直倾斜部分61a形成为,在朝向接近基板方向稍微倾斜的情况下,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60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直倾斜部分61a具有平坦的导向表面61c。直垂直部分61b形成为自直倾斜部分61a在间隔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
该对锁定单元62形成为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60在间隔正交方向上的两个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突出。因为该对锁定单元62具有对称形状,所以仅解释一个锁定单元62而将不提供另一锁定单元62的解释。
如图19及图20中所示,锁定单元62具有位移禁止部分63、易于变形部分64及位移允许部分65。
位移禁止部分63为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以进而禁止在插座侧基板2上移位的部分。如图20中所示,位移禁止部分63具有位移禁止部分主体66、固定部分67及位移限制部分68。位移禁止部分主体66形成为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60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固定部分67为用于将插座外壳6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的部分。固定部分67形成为自位移禁止部分主体66在间隔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固定部分67压入装配至插座外壳6中,且亦通过焊接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而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位移限制部分68限制位移允许部分65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及远离基板方向上移位。位移限制部分68形成为自位移禁止部分主体66在间隔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延伸。位移禁止部分主体66的厚度方向、固定部分67的厚度方向及位移限制部分68的厚度方向全部实质上正交于基板正交方向。因此,位移限制部分68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及位移限制部分68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弹塑性挠曲变形被强烈禁止。
易于变形部分64弹性地支撑位移允许部分65,以使位移允许部分65能在间隔正交方向及基板正交方向上移位。如图20中所示,易于变形部分64形成为横梁形状,所述横梁形状在朝向接近基板方向稍微倾斜的情况下,自位移禁止部分63的位移禁止部分主体66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延伸,以能轻易变形。
位移允许部分65由位移禁止部分63弹性支撑,其中易于变形部分64置于该位移允许部分与该位移禁止部分之间。如图19中所示,位移允许部分65具有锁定隆凸部69(接触部分)、固持部分70及干涉部分71。锁定隆凸部69为可与插头5的插头接触件41接触的部分。当使锁定隆凸部69与插头5的插头接触件41接触时,辅助金属配件8施加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作为连接器锁定力的一部分。固持部分70固持锁定隆凸部69。固持部分70形成为自易于变形部分64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锁定隆凸部69通过使固持部分70的一部分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向外突出而形成。固持部分70安置成当自位移限制部分68观察时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稍微远离位移限制部分68,且在间隔正交方向上面对位移限制部分68。这因此允许位移允许部分65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的预定量的位移,且亦禁止位移允许部分65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超过预定量的过度位移。干涉部分71为可在远离基板方向上与位移禁止部分63的位移限制部分68接触的部分。干涉部分71形成为自固持部分70在间隔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延伸。干涉部分71安置成当自位移限制部分68观察时在接近基板方向上稍微远离位移限制部分68,且在基板正交方向上面对位移限制部分68。这因此允许位移允许部分65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微小位移,且亦禁止位移允许部分65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过度位移。固持部分70的厚度方向实质上正交于基板正交方向,而干涉部分71的厚度方向实质上平行于基板正交方向。因为干涉部分71的厚度方向实质上平行于基板正交方向,所以可以使干涉部分71与位移限制部分68的下表面68a稳固接触。
已再次解释第一实施例的辅助金属配件8。以上提及的第一实施例具有以下特征。
(7)插座3(第二连接器部件)安装于插座侧基板2(基板)上。辅助金属配件8(特定金属部件)具有:位移禁止部分63,所述位移禁止部分63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以进而禁止在插座侧基板2上移位;易于变形部分64,所述易于变形部分64形成为横梁形状,所述横梁形状自位移禁止部分63延伸以能轻易变形;以及位移允许部分65,所述位移允许部分65由位移禁止部分63支撑,其中易于变形部分64置于该位移允许部分与该位移禁止部分之间。位移允许部分65具有:锁定隆凸部69(接触部分),所述锁定隆凸部69可与插头5的插头接触件41(第一金属部件)接触;固持部分70,所述固持部分70固持锁定隆凸部69;以及干涉部分71,所述干涉部分71可在远离基板方向(拉出方向,其为自插座3拉出插头5的方向)上与位移禁止部分63接触。第一实施例构造成当位移允许部分65的锁定隆凸部69与插头5的插头接触件41接触时,辅助金属配件8施加作为连接器锁定力(阻力)的一部分的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当干涉部分71与位移禁止部分63在远离基板方向上接触时,限制了位移允许部分65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根据以上构造,当自插座3拉出插头5时,限制了位移允许部分65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进而抑制了由位移允许部分65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所引起的易于变形部分64的塑性变形。因此,易于变形部分64不会因重复拉出而损坏,进而施加稳定的辅助金属锁定力。
(11)干涉部分71的厚度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远离基板方向。根据以上构造,可以使干涉部分71与位移限制部分68的接触比在干涉部分71的厚度方向实质上正交于远离基板方向的情况下更稳固。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阅图21至图25解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辅助金属配件8。如图21及图22中所示,辅助金属配件8具有辅助金属配件主体72、导向件73及一对锁定单元74。
辅助金属配件主体72形成为朝向间隔正交方向延伸。
导向件73为用于在插头5与插座3配合时使插头5与插座3在间隔方向上对齐的部分。如图21中所示,导向件73具有直倾斜部分73a及直竖直部分73b。在辅助金属配件主体72在间隔正交方向上的中心处,直倾斜部分73a形成为在朝向接近基板方向稍微倾斜的情况下,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72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直倾斜部分73a具有平坦的导向表面73c。直竖直部分73b形成为自直倾斜部分73a在间隔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
该对锁定单元74形成为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72在间隔正交方向上的两个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突出。因为该对锁定单元74具有对称形状,所以仅解释其中一个锁定单元74而将不提供对另一个锁定单元74的解释。
如图23及图24中所示,锁定单元74具有位移禁止部分75、易于变形部分76及位移允许部分77。
位移禁止部分75为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以进而禁止在插座侧基板2上移位的部分。如图24中所示,位移禁止部分75具有位移禁止部分主体78、固定部分79及位移限制部分80。位移禁止部分主体78形成为自辅助金属配件主体72在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固定部分79为用于将插座外壳6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的部分。固定部分79形成为自位移禁止部分主体78在间隔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朝向接近基板方向延伸。固定部分79压入装配至插座外壳6中,且亦通过焊接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而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位移限制部分80限制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移位。位移限制部分80自位移禁止部分主体78在间隔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及间隔中心方向斜向延伸。位移禁止部分主体78的厚度方向、固定部分79的厚度方向及位移限制部分80的厚度方向全部实质上正交于基板正交方向。因此,位移限制部分80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及位移限制部分80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弹塑性挠曲变形被强烈禁止。
易于变形部分76弹性地支撑位移允许部分77,以使位移允许部分77能在间隔正交方向及基板正交方向上移位。如图23中所示,易于变形部分76形成为横梁形状,所述横梁形状在朝向接近基板方向稍微倾斜的情况下,自位移禁止部分75的位移禁止部分主体78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正交中心方向延伸,以能轻易变形。
位移允许部分77由位移禁止部分75弹性支撑,其中易于变形部分76置于该位移允许部分与该位移禁止部分之间。如图23中所示,位移允许部分77具有锁定棘爪81(接触部分)、固持部分82及干涉部分83。锁定棘爪81为可与插头5的插头接触件41接触的部分。当使锁定棘爪81与插头5的插头接触件41接触时,辅助金属配件8施加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作为连接器锁定力的一部分。固持部分82固持锁定棘爪81。固持部分82形成为自易于变形部分76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的末端朝向间隔中心方向延伸。锁定棘爪81通过使固持部分82在间隔中心方向上的尖端在间隔正交中心方向上以90度来弯曲而形成。干涉部分83为可在远离基板方向上与位移禁止部分75的位移限制部分80接触的部分。干涉部分83形成为自固持部分82朝向间隔正交反中心方向及间隔中心方向斜向延伸。干涉部分83安置成当自位移限制部分80观察时在接近基板方向上稍微远离位移限制部分80,且在基板正交方向上面对位移限制部分80。这因此允许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微小位移,且亦禁止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过度位移。另外,如图25的平面图中所示,干涉部分83的尖端83a在基板正交方向上面对位移限制部分80的尖端80a。此外,如图25的平面图中所示,干涉部分83的纵向方向与位移限制部分80的纵向方向是不同的。换言之,如图25的平面图中所示,干涉部分83的厚度方向与位移限制部分80的厚度方向是不同的。简而言之,如图25的平面图中所示,干涉部分83与位移限制部分80彼此相交。这因此可以使干涉部分83与位移限制部分80的下表面80b稳固接触(亦参见图23)。另外,锁定棘爪81的厚度方向、固持部分82的厚度方向及干涉部分83的厚度方向全部实质上正交于基板正交方向。因此,当在远离基板方向上将外力施加于锁定棘爪81同时自插座3拉出插头5,且使干涉部分83与位移限制部分80接触时,锁定棘爪81、固持部分82及干涉部分83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以及锁定棘爪81、固持部分82及干涉部分83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弹塑性挠曲变形被强烈禁止。
以上已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具有以下特征。
(7)插座3安装于插座侧基板2上。辅助金属配件8具有:位移禁止部分75,所述位移禁止部分75固定至插座侧基板2以进而禁止在插座侧基板2上移位;易于变形部分76,所述易于变形部分76形成为横梁形状,所述横梁形状自位移禁止部分75延伸以能轻易变形;以及位移允许部分77,所述位移允许部分77由位移禁止部分75支撑,其中易于变形部分76置于该位移允许部分与该位移禁止部分之间。位移允许部分77具有:锁定棘爪81(接触部分),所述锁定棘爪81可与插头5的插头接触件41接触;固持部分82,所述固持部分82固持锁定棘爪81;以及干涉部分83,所述干涉部分83可在远离基板方向上与位移禁止部分75接触。当使位移允许部分77的锁定棘爪81与插头5的插头接触件41接触时,辅助金属配件8施加辅助金属配件锁定力(阻力)作为连接器锁定力的一部分。当使干涉部分83与位移禁止部分75在远离基板方向上接触时,限制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根据以上构造,当自插座3拉出插头5时,限制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进而抑制易于变形部分76的塑性变形,该塑性变形由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引起。因此,易于变形部分76不会因重复拉出而损坏,进而施加稳定的辅助金属锁定力。
(8)干涉部分83的厚度方向为实质上正交于远离基板方向的方向。根据以上构造,可以改良干涉部分83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刚性,进而确保当自插座3拉出插头5时,对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的限制。
(9)位移禁止部分75具有在远离基板方向上与干涉部分83接触的位移限制部分80。位移限制部分80的厚度方向实质上正交于远离基板方向。根据以上构造,可以改良位移限制部分80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刚性,进而确保当自插座3拉出插头5时,对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的限制。
(10)干涉部分83的厚度方向和位移限制部分80的厚度方向在基板正交方向(远离基板方向)上观察时是不同的。根据以上构造,可以使干涉部分83与位移限制部分80的接触比在干涉部分83的厚度方向和位移限制部分80的厚度方向在基板正交方向(远离基板方向)上观察时相同的情况更稳固。
目前已解释本发明的较佳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例如,可如下修改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
如图19中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使干涉部分71与位移限制部分68在远离基板方向上接触,以便限制位移允许部分65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或者,可使干涉部分71与插座外壳6在远离基板方向上接触,以便限制位移允许部分65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类似地,如图23中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使干涉部分83与位移限制部分80在远离基板方向上接触,以便限制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或者,可使位移允许部分77与插座外壳6在远离基板方向上接触,以便限制位移允许部分77在远离基板方向上的位移。
通过如此描述的本发明,将明显的是,可以多种方式改变本发明的实施例。这种变化并不被视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且所有这些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会是显而易见的修改意欲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布置于一列中的多个第一金属部件、以及通过***成型来固持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的第一外壳,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的弯曲部分,且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的所述弯曲部分在布置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的方向上对齐;以及
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多个第二金属部件、及固持所述多个第二金属部件的第二外壳,其中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及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配合时,使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多个第二金属部件接触;
当使所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金属部件接触时,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中的每一个施加一阻力抵抗自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拉出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且
作为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多个第二金属部件之一的特定金属部件的阻力的大小设定成不同于除所述特定金属部件之外的作为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标准金属部件的阻力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多个第一金属部件具有相同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厚度不同于所述标准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宽度不同于所述标准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材料不同于所述标准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的部分的材料。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安装于一基板上,且所述特定金属部件包括:
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
干涉部分,形成为自所述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延伸;
锁定隆凸部,形成至所述锁定隆凸部固持部分且钩挂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上以施加所述阻力;以及
位移限制部分,安置成自所述干涉部分观察时与所述基板相对,且亦固定至所述基板。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安装于一基板上;
所述特定金属部件包括:位移禁止部分,固定至所述基板以禁止在所述基板上移位;易于变形部分,形成为横梁形状,所述横梁形状自所述位移禁止部分延伸以能轻易变形;以及位移允许部分,由所述位移禁止部分支撑,其中所述易于变形部分置于所述位移允许部分与所述位移禁止部分之间;
所述位移允许部分包括:接触部分,能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接触;固持部分,固持所述接触部分;以及干涉部分,能在一拉出方向上与所述位移禁止部分接触,所述拉出方向为自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拉出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方向;
当使所述位移允许部分的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接触时,所述特定金属部件施加所述阻力;且
当使所述干涉部分与所述位移禁止部分在所述拉出方向上接触时,限制所述位移允许部分在所述拉出方向上的位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干涉部分的厚度方向为实质上正交于所述拉出方向的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位移禁止部分包括在所述拉出方向上与所述干涉部分接触的位移限制部分;且
所述位移限制部分的厚度方向为实质上正交于所述拉出方向的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干涉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与所述位移限制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在所述拉出方向上观察时是不同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干涉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拉出方向。
CN201410064941.1A 2013-03-14 2014-02-25 连接器 Active CN1040518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1976 2013-03-14
JP2013-051976 2013-03-14
JP2013-200128 2013-09-26
JP2013200128A JP6148952B2 (ja) 2013-03-14 2013-09-26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1882A true CN104051882A (zh) 2014-09-17
CN104051882B CN104051882B (zh) 2016-06-15

Family

ID=51504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4941.1A Active CN104051882B (zh) 2013-03-14 2014-02-2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47969B2 (zh)
JP (1) JP6148952B2 (zh)
KR (1) KR101622979B1 (zh)
CN (1) CN104051882B (zh)
TW (1) TWI549375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413A (zh) * 2014-04-17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7004989A (zh) * 2014-10-31 2017-08-0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阴阳电连接器
CN108075305A (zh) * 2016-11-11 2018-05-2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0233394A (zh) * 2018-03-05 2019-09-1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0994225A (zh) * 2018-10-01 2020-04-10 Smk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CN111509430A (zh) * 2020-04-13 2020-08-07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1A (zh) * 2020-04-13 2020-09-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2A (zh) * 2020-04-13 2020-09-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0A (zh) * 2020-04-13 2020-09-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TWI736295B (zh) * 2019-07-04 2021-08-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合體
WO2021208518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WO2021253801A1 (zh) * 2020-06-16 2021-12-23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5040B2 (ja) * 2011-08-31 2016-06-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ならびに当該ソケッ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6144122B2 (ja) * 2013-06-14 2017-06-07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5887326B2 (ja) 2013-12-12 2016-03-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104795654B (zh) * 2014-01-17 2017-09-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13509B2 (ja) * 2015-07-01 2019-05-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
JP6635583B2 (ja) * 2015-10-30 2020-01-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KR102395645B1 (ko) * 2015-11-03 2022-05-06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기판 커넥터용 컨택트 및 기판 커넥터
JP6404248B2 (ja) * 2016-02-15 2018-10-1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109075507B (zh) * 2016-04-28 2020-08-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安装金属配件、连接器和连接***
WO2018025875A1 (ja) 2016-08-04 2018-02-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
CN208522114U (zh) * 2017-04-24 2019-02-19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之微机电(mems)端子结构
JP6660432B2 (ja) * 2018-08-21 2020-03-11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937400B2 (ja) * 2018-08-21 2021-09-2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714056B2 (ja) * 2018-09-12 2020-06-2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1645829S (zh) * 2019-03-29 2019-11-18
JP1645828S (zh) * 2019-03-29 2019-11-18
JP7282464B2 (ja) * 2019-05-31 2023-05-2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1659118S (zh) * 2019-09-27 2020-05-11
USD941246S1 (en) * 2019-12-18 2022-01-18 Ls Mtron Ltd. Connector
USD941245S1 (en) * 2019-12-18 2022-01-18 Ls Mtron Ltd. Connector
CN214849145U (zh) * 2020-05-13 2021-11-2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KR102494901B1 (ko) * 2020-05-13 2023-02-06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JP2022105811A (ja) * 2021-01-05 2022-07-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3054A (ja) * 2001-11-27 2003-06-0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装置
CN101582542A (zh) * 2008-05-12 2009-11-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5306A (ja) * 2002-07-18 2004-02-19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JP3969303B2 (ja) * 2002-12-24 2007-09-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コンセントの刃受構造
JP4287825B2 (ja) * 2005-01-28 2009-07-0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JP5041412B2 (ja) * 2007-07-20 2012-10-0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JP5203029B2 (ja) * 2008-04-25 2013-06-05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250450B2 (ja) * 2009-02-27 2013-07-3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784673B2 (ja) * 2009-03-24 2011-10-0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005822B2 (ja) * 2010-03-31 2012-08-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498883B2 (ja) * 2010-04-27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81333B2 (ja) 2010-09-08 2016-03-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945766B2 (ja) * 2011-03-08 2016-07-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ならびに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ソケットおよびヘッダ
US8292635B2 (en) * 2011-03-12 2012-10-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JP5815277B2 (ja) * 2011-05-13 2015-11-17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08225B2 (ja) * 2011-07-06 2016-04-26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90117B2 (ja) * 2011-07-07 2016-03-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3054A (ja) * 2001-11-27 2003-06-0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装置
CN101582542A (zh) * 2008-05-12 2009-11-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413A (zh) * 2014-04-17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5098413B (zh) * 2014-04-17 2017-09-29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7004989A (zh) * 2014-10-31 2017-08-0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阴阳电连接器
CN107004989B (zh) * 2014-10-31 2019-06-14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阴阳电连接器
CN108075305A (zh) * 2016-11-11 2018-05-2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075305B (zh) * 2016-11-11 2019-05-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0233394A (zh) * 2018-03-05 2019-09-1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0994225A (zh) * 2018-10-01 2020-04-10 Smk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CN110994225B (zh) * 2018-10-01 2021-11-19 Smk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TWI736295B (zh) * 2019-07-04 2021-08-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合體
CN111613922A (zh) * 2020-04-13 2020-09-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0A (zh) * 2020-04-13 2020-09-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509430B (zh) * 2020-04-13 2021-06-0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1A (zh) * 2020-04-13 2020-09-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2B (zh) * 2020-04-13 2021-08-3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0B (zh) * 2020-04-13 2021-08-3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WO2021208518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509430A (zh) * 2020-04-13 2020-08-07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1B (zh) * 2020-04-13 2021-11-3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WO2021253801A1 (zh) * 2020-06-16 2021-12-23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99799A (ja) 2014-10-23
KR101622979B1 (ko) 2016-05-20
TWI549375B (zh) 2016-09-11
US20140273587A1 (en) 2014-09-18
CN104051882B (zh) 2016-06-15
US9147969B2 (en) 2015-09-29
KR20140113327A (ko) 2014-09-24
TW201436376A (zh) 2014-09-16
JP6148952B2 (ja) 201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1882A (zh) 连接器
KR101560887B1 (ko) 커넥터
EP3633797B1 (en) Connector
US11245232B2 (en) Connector to reduce abrasion of lock protrusions and improve signal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US8678850B2 (en) Connector and jig for connector
US20170149164A1 (en) Connector
EP2806502A1 (en) Connector
US7985076B2 (en) Receptacle for coaxial connector
CN104659569A (zh) 插座连接器和制造插座连接器的方法
JP2007324029A (ja) 電気接続用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CN103765699A (zh) 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
TW201006069A (en) Connector
CN206076547U (zh) 连接器
US20230261418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103460521B (zh) 连接器
CN113169474A (zh) 用于导电连接的插座接触元件
EP3217486B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CN103109426B (zh) 固定框架和配线装置
US109442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types of connector terminals and a spacer inserted into a housing
CN111542970B (zh) 可扩展连接器组件
CN104769788B (zh) 连接器
JP5925618B2 (ja) コネクタ
US20200083628A1 (en) Contact Pin
KR20240025856A (ko) 터미널
US20150155653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interfac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