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5487A - 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5487A
CN104035487A CN201310073214.7A CN201310073214A CN104035487A CN 104035487 A CN104035487 A CN 104035487A CN 201310073214 A CN201310073214 A CN 201310073214A CN 104035487 A CN104035487 A CN 104035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ase
lifting
time
fin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32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5487B (zh
Inventor
郭俊志
林哲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0732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5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5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5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电子装置的底座下配置有抬升装置,该装置包括配置于底座两端以抬升底座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本方法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马达,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马达,以控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进行转动来抬升底座。分别检测第一马达抬升底座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马达抬升底座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二时间。计算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差。若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则在下一次抬升底座时,依据时间差,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第一马达进行转动。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机壳构件的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背景技术
为适应现在电子产品高速度、高效能、且轻薄短小的要求,各种可携式(portable)电子装置已渐成主流,且随着电子工业的进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型设计逐渐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如笔记型电脑,其外观设计地越美观、使用上越方便,便越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市场上选购的主流选择。
在笔记型电脑的外观设计上,为了避免异物进入插槽(例如输入输出端口(I/O Ports)的插槽等)内,而使得灰尘或异物进入,部分的笔记型电脑在其后机身侧配置有可抬升的底座,通过可抬升的底座来将上述插槽收纳于后机身中。这类的笔记型电脑一般是在底座的两端分别配置有马达,以通过马达的转动来抬升底座。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马达可能会因为组装或元件本身的差异(如马达本体,马达中的齿轮组或是电缆线的微小误差),而使得马达无法同步将底座的两端同步抬升到设定的位置,因此底座被抬升的过程中,不仅马达的工作性能不佳,且底座容易因不平衡而造成损害。
如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控制底座抬升,以提高抬升底座的工作性能,俨然已成为制造者亟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其可避免底座在被抬升的过程中,因不平衡而造成的损害,并具有较佳抬升底座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底座的抬升方法,适用于具有抬升装置的电子装置。抬升装置配置于电子装置的底座之下,且包括配置于底座两端以抬升底座的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首先,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马达,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马达,以控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进行转动,以抬升底座。分别检测第一马达抬升底座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马达抬升底座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二时间,计算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差。若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则在下一次抬升底座时,依据时间差,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第一马达进行转动。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底座以及抬升装置。抬升装置配置于底座之下,且抬升装置包括第一马达、第二马达以及控制单元。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分别配置于底座两端以抬升底座。控制单元耦接于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其中,控制单元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马达,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马达,以控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进行转动来抬升底座,并分别检测第一马达抬升底座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马达抬升底座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二时间,以此计算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差。若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则在下一次抬升底座时,控制单元会依据时间差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第一马达进行转动。
基于以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中,电子装置会根据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将底座抬升至终点位置的时间差,使得较快将底座抬升至终点位置的马达,在下一次进行转动以抬升底座时,依据时间差而延迟进行转动。本发明可使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同步将底座抬升至终点位置,以提高马达抬升底座的工作性能,且可避免底座在抬升过程中因不平衡而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的抬升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的抬升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的抬升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装置;
102:按键;
110:底座;
120:抬升装置;
122:第一马达;
124:第二马达;
126:控制单元;
20:输入输出端口;
H:高度;
R、L:端点;
E1:第一到位;
E2:第二到位电平;
S1:第一预设电平;
S2:第二预设电平;
ΔT1:第一时间;
ΔT2:第二时间;
ΔX:时间差;
t1、t2:时间点。
S202、S204、S206、S208、S210、S402、S404、S406、S408、S410、S412、S414、S416、S418:电子装置底座的抬升方法的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来说,对于具有输入输出端口(I/O Ports)插槽的电子装置而言,为了避免异物进入插槽内而损害到插槽中的集成电路(IC),电子装置会配置具有自动抬升底座的抬升装置来遮盖插槽,以避免异物进入插槽或减少暴露插槽内的集成电路在空气中。由于在抬升装置抬升底座的过程中,抬升装置会分别施力于底座的两端,因此若能使得底座的两端可同步被抬升到预设的终点位置,将能进一步避免底座在抬升过程中因不平衡所造成的损害,且可保护抬升装置正常抬升底座的功能。
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内容,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与图1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1A和图1B,电子装置100具有底座110以及抬升装置120,其中抬升装置120具有第一马达122以及第二马达124。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Tablet PC)、移动电话(Cell phone)、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机(Smart phone)、数码相机以及其他配置有抬升装置120的电子装置。底座110可用来承载电子装置100的主机板、硬盘、键盘、散热器、插槽等构件。抬升装置120配置于底座110之下,而抬升装置120可用来抬升底座110,使得电子装置100的底座110被抬升至高度H,如H介于0~3公分之间(如图1B所示)。
详细而言,抬升装置120例如是配置于电子装置100的后机身侧(即相对于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器另一侧的底座110之下),但不限于此。抬升装置120中的第一马达122、第二马达124例如是配置于底座110的左右两端(如底座110的左端点L和右端点R),用于分别在底座110的两端进行转动而抬升底座110。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马达122以及第二马达124是以步进马达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马达122以及第二马达124也可以是直流马达、交流马达或伺服马达等。
在此说明的是,电子装置100的底座110被抬升装置120抬升之后,可展开配置在电子装置100后机身的一部分机壳,而此机壳上可配置有输入/输出端口(I/O Port),例如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USB)、视频输出端口、霹雳(thunderbolt)连接端口等构件,或者插槽(例如USB连接插槽等)或其他集成电路(IC)的引脚等构件。也就是说,当底座110未被抬升时,电子装置100可将上述机壳收纳于后机身,而当底座110被抬升时,电子装置100的后机身会展开上述机壳,进而将配置于此机壳上的输入/输出端口或插槽等构件显露出来。举例来说,电子装置100的底座110可配置有输入输出端口20(如图1B所示),其中当抬升装置120未抬升电子装置100的底座110时,输入输出端口20可被电子装置100的机身遮盖(如图1A所示),以避免这些输入输出端口20沾染灰尘或异物。当抬升装置120抬升电子装置100的底座110时,电子装置100的底座110则会显露出输入输出端口20(如图1B所示),以方便使用者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配置有特定按键102,而当使用者按压特定按键102之后,抬升装置120的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则会准备进行转动,以对底座110进行抬升(如图1B所示)。具体而言,当特定按键102未被按压时,第一马达122及第二马达124例如是处于待命状态,即电子装置100不会供电于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用以节省电子装置100的电源消耗。然而,当特定按键102被按压时,电子装置100即会供电于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并随即提供第一控制信号于第一马达122,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于第二马达124,使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转动以抬升底座110。
需说明的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可能会因为组装或元件本身的差异(如马达本体,马达中的齿轮组或是电缆线的微小误差),而使得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的转速、转矩等特性难以相同。因此为了使得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尽可能地将底座110同步抬升至高度H,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会于不同的时间点,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使得转动快的马达较慢开始进行转动。由此可避免底座110在抬升过程中因不平衡而造成的损害。
图1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同时参见图1A至图1C,抬升装置120具有第一马达122、第二马达124以及控制单元126,其中控制单元126耦接于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其中,控制单元126会控制第一马达122以及第二马达124来抬升底座110。详细而言,控制单元126会提供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马达122,以及提供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马达124。其中,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例如是脉宽调制(Pulse-WidthModulated,PWM)信号,其具有控制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的转动速度等设定信息。由此,控制单元126可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而使得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将底座110同步地抬升至高度H。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的抬升方法流程图。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抬升方法适用于上述的电子装置100。以下即搭配图1A至图1C的电子装置100的各项元件,说明本实施例的抬升方法的详细步骤。
首先,控制单元126会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马达122,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马达124,以控制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转动,据以抬升底座110(步骤S202)。具体而言,控制单元126所提供的控制信号可对应于马达转动的多个步数,例如控制单元126每一次所提供的控制信号可对应于140个转动步数。也就是说,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之后,会分别依据对应的步数转动而抬升底座110。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26会分别检测第一马达122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马达124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二时间(步骤S204)。其中,终点位置指的是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停止对底座110进行抬升时,底座110所在的位置,例如底座110所被抬升的高度H。在此,底座110被抬升至终点位置后则不会继续被抬升。更具体而言,由于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是配置于底座110的两端,因此底座110的端点L和另一端点R可配置有检测单元,而当第一马达122将底座110的端点L抬升到终点位置时,检测单元可传送回报信号于控制单元126,且当第二马达124将底座110的端点R抬升到终点位置时,检测单元可传送另一回报信号于控制单元126。换言之,控制单元126所检测的第一时间例如是第一马达122将底座110的端点L抬升至终点位置所需的时长,而控制单元126所检测的第二时间例如是第二马达124将底座110的另一端点R抬升至终点位置所需的时长。
其中,控制单元126会计算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差,以判断第一时间是否小于第二时间(步骤S206)。并且,若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则在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下一次抬升底座110的动作时,控制单元126会依据时间差,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第一马达122进行转动(步骤S208)。
即当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时,表示第一马达122较快地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而第二马达124较慢地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因此,为了让底座110的两端可同步被抬升至终点位置,则控制单元126会较慢启动第一马达122进行转动,即,较慢提供第一控制信号于第一马达122,由此使得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可同步地对底座110进行抬升的动作。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6在依据时间差来调整第一控制信号时,也可调低控制第一马达122进行转动的脉宽调制信号的频率,以降低第一马达122的步数、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或其他脉宽调制信号的参数,据以延迟第一马达122进行转动。
另一方面,若第一时间未小于第二时间,则控制单元126不会调整第一控制信号(步骤S210)。更进一步地说,若第一时间实质上等于第二时间,则控制单元126也不会延迟第一马达122进行转动。
在此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于电子装置100上的配置位置,即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马达122可配置于底板110右侧的端点R,而第二马达124可配置于底板左侧的端点L,因此,当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其中之一马达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所需的时间,小于另一马达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所需的时间,控制单元126便会延迟所述所需的时间较短的马达进行转动。例如,当第二马达124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二时间,小于第一马达122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间时,则在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下一次抬升底座110的动作时,控制单元126便会延迟第二马达124进行转动。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利用马达治具来测量马达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所需的时间,其中,当马达开始转动时,马达治具所检测到的信号会维持在预设电平,而当马达将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时,马达治具所检测到的信号会降低至到位电平。由此,控制单元126可根据马达治具所检测到的预设电平以及到位电平,而获得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时的时间和时间差。
举例来说,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的抬升方法示意图。参见图3,第一马达122从开始转动直到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之前(即第一时间ΔT1),马达治具可测得对应于第一马达122的信号是维持在第一预设电平S1。其中,当第一马达122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时(即时间点t1),马达治具可测得对应于第一马达122的信号降低至第一到位电平E1。另一方面,第二马达124从开始转动直到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之前(即第二时间ΔT2),马达治具可测得对应于第二马达124维持在第二预设电平S2。其中,当第二马达124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时(即时间点t2),马达治具可测得对应于第二马达124的信号降低至第二到位电平E2。由此,控制单元126可根据时间ΔT2以及时间ΔT1而计算出时间差ΔX。在图3中,由于时间ΔT1小于时间ΔT2,因此控制单元126在下一次令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抬升底座110时,控制单元126会依据时间差ΔX,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第一马达122进行转动。
此外,上述的马达治具可配置有显示单元,而当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开始进行转动时,以及当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时,控制单元126可通过显示单元切换不同颜色的显示灯来提示使用者。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26可设定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所需的预设到位时间,例如80ms。在此,当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开始进行转动所累积的转动时间达到预设到位时间时,控制单元126会分别判断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是否已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其中,若第一马达122或第二马达124已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控制单元126会通过上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一显示灯。然而,若第一马达122或第二马达124未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则控制单元126通过显示单元110显示第二显示灯。
参见图3,假设第一马达122将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间ΔT1符合预设到位时间,则当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开始进行转动所累积的转动时间达到第一时间ΔT1时,控制单元126即可根据时间点t1上所对应的第一到位电平E1以及第二预设电平S2,判断第一马达122已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并判断第二马达124尚未将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此时,由于第一马达122已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因此控制单元126会通过上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一显示灯(例如显示绿灯),而由于第一马达124尚未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因此控制单元126会通过上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二显示灯(例如显示红灯)。由此,使用者即可直觉地通过显示单元所显示的显示灯,而得知哪一个马达转动较快。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开始进行转动所累积的转动时间已达到预设到位时间,而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皆未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则控制单元126也可通过上述显示单元而维持显示红灯。这样,使用者即可通过显示单元所显示的显示灯,而得知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未在预设到位时间内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或者,若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开始进行转动所累积的转动时间未达到预设到位时间时,而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已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则控制单元126也可通过上述显示单元从显示红灯切换成显示绿灯。由此,使用者即可通过显示单元所显示的显示灯,而得知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在预设到位时间之前,已将底座110抬升至终点位置。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26依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来延迟第一马达进行转动的步骤之后,控制单元126更可执行递回校正程序,以重复地检测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抬升底板110至终点位置所需的时间差,以及调整用以控制马达在下一次转动的控制信号,使得时间差可小于门限值内。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的抬升方法流程图。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上述的电子装置100。以下即搭配图1A至图1C的电子装置100的各项元件,说明本实施例的抬升方法的详细步骤。
首先,控制单元126会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马达122,以及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马达124,以控制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转动,据以抬升底座110(步骤S402)。接着,控制单元126会分别检测第一马达122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马达124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二时间(步骤S404)。并且,控制单元126会计算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差,以判断第一时间是否小于第二时间(步骤S406)。若第一时间未小于第二时间,则在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下一次抬升底座110的动作时,控制单元126不会调整第一控制信号(步骤S408)。若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则在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下一次抬升底座110的动作时,控制单元126会依据时间差,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第一马达122进行转动(步骤S410)。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26会执行递回校正程序,以重新检测第一马达122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马达124抬升底座110至终点位置所需的第二时间(步骤S412)。并且,控制单元126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小于门限值(步骤S414)。其中,门限值可依照实际产品的需求而设定,使得时间差小于门限值时可被忽略。
此时,当时间差小于门限值时,控制单元126会停止执行递回校正程序,且在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下一次抬升底座110的动作时,控制单元126不会调整第一控制信号(步骤S416)。反之,当时间差未小于门限值时,则在第一马达122和第二马达124进行下一次抬升底座110的动作时,控制单元126会依据步骤S414所获得的时间差,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第一马达122进行转动(步骤S418),并继续执行步骤S412。换言之,控制单元126重新执行递回校正程序,直到时间差小于门限值。故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6不仅可使转动较快的马达,在下一次抬升底座110延迟进行转动,且控制单元126更可重复地进行递回校正程序,以确保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每次将底座110至终点位置的时间差可小于门限值而被忽略。这样,本实施例的抬升装置120在抬升底座110时可具有较高的工作性能。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中,电子装置具有抬升装置,而抬升装置具有配置于底座两端的第一马达和一第二马达,用以抬升底座。其中,电子装置会根据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将底座抬升至终点位置的时间差,使得较快将底座抬升至终点位置的马达,在下一次进行抬升底座时,依据时间差而延迟进行转动。此外,电子装置可重复检测上述时间差,值到时间差小于门限值,使得上述时间差在一可忽略的范围内。如此一来,本发明可使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同步将底座抬升至终点位置,以提高马达抬升底座的工作性能,且可避免底座在抬升过程因不平衡而造成的损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底座的抬升方法,适用于具有一抬升装置的一电子装置,该抬升装置配置于该电子装置的一底座之下,且包括配置于该底座两端以抬升该底座的一第一马达和一第二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抬升方法包括:
分别提供一第一控制信号至一第一马达,以及一第二控制信号至一第二马达,以控制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进行转动,以抬升该底座;
分别检测该第一马达抬升该底座至一终点位置所需的一第一时间,以及该第二马达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所需的一第二时间;
计算该第一时间和该第二时间的一时间差;以及
若该第一时间小于该第二时间,则在下一次抬升该底座时,依据该时间差,调整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该第一马达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底座的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时间差,调整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该第一马达进行转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执行一递回校正程序,以重新检测该第一马达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所需的该第一时间,以及该第二马达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所需的该第二时间;
判断该第一时间和该第二时间的该时间差是否小于一门限值;以及
当该时间差未小于该门限值时,重新执行该递回校正程序,直到该时间差小于该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底座的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检测该第一马达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所需的该第一时间,以及该第二马达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所需的该第二时间的步骤包括:
当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开始进行转动所累积的一转动时间达到一预设到位时间时,分别判断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是否已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
若该第一马达或该第二马达已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则显示一第一显示灯;以及
若该第一马达或该第二马达未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则显示一第二显示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底座的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为步进马达,该第一控制信号和该第二控制信号为脉宽调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底座的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时间差,调整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该第一马达进行转动的步骤还包括:
调低控制该第一马达进行转动的该脉宽调制信号的频率,以降低该第一马达的步数、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以及
一抬升装置,配置在该底座之下,包括;
一第一马达;
一第二马达,其中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分别配置于该底座两端以抬升该底座;以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于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其中该控制单元分别提供一第一控制信号至一第一马达,以及一第二控制信号至一第二马达,以控制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进行转动,以抬升该底座,并分别检测该第一马达抬升该底座至一终点位置所需的一第一时间,以及该第二马达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所需的一第二时间,计算该第一时间和该第二时间的一时间差,其中若该第一时间小于该第二时间,则在下一次抬升该底座时,依据该时间差,调整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延迟该第一马达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执行一递回校正程序,以重新检测该第一马达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所需的该第一时间,以及该第二马达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所需的该第二时间,以及判断该第一时间和该第二时间的该时间差是否小于一门限值,其中当该时间差未小于该门限值时,重新执行该递回校正程序,直到该时间差小于该门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开始进行转动所累积的一转动时间达到一预设到位时间时,该控制单元分别判断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是否已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若该第一马达或该第二马达已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该控制单元通过一显示单元显示一第一显示灯,以及若该第一马达或该第二马达未抬升该底座至该终点位置,则该控制单元通过该显示单元显示一第二显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马达和该第二马达为步进马达,该第一控制信号和该第二控制信号为脉宽调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调低控制该第一马达进行转动的该脉宽调制信号的频率,以降低该第一马达的步数、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
CN201310073214.7A 2013-03-07 2013-03-07 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Active CN104035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3214.7A CN104035487B (zh) 2013-03-07 2013-03-07 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3214.7A CN104035487B (zh) 2013-03-07 2013-03-07 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487A true CN104035487A (zh) 2014-09-10
CN104035487B CN104035487B (zh) 2017-08-04

Family

ID=51466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3214.7A Active CN104035487B (zh) 2013-03-07 2013-03-07 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54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2963A (zh) * 2021-08-13 2021-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位摇头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摇头风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6208A (ja) * 2002-03-26 2004-01-0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昇降装置
US6956339B1 (en) * 2001-05-31 2005-10-18 Magnetek, Inc. Multiple hoist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0987480Y (zh) * 2006-03-15 2007-12-12 王云飞 可调式笔记本计算机工作台
CN101382230A (zh) * 2008-09-26 2009-03-11 耿乐 一种计算机或显示设备用的可运动负载装置
CN102880266A (zh) * 2012-10-10 2013-01-16 西安北斗星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的笔记本电脑底座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6339B1 (en) * 2001-05-31 2005-10-18 Magnetek, Inc. Multiple hoist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4006208A (ja) * 2002-03-26 2004-01-0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昇降装置
CN200987480Y (zh) * 2006-03-15 2007-12-12 王云飞 可调式笔记本计算机工作台
CN101382230A (zh) * 2008-09-26 2009-03-11 耿乐 一种计算机或显示设备用的可运动负载装置
CN102880266A (zh) * 2012-10-10 2013-01-16 西安北斗星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的笔记本电脑底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2963A (zh) * 2021-08-13 2021-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位摇头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摇头风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487B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96321C2 (ru) Контракты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итанием для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JP6176497B2 (ja) 電流切替のための制御装置及び電子装置
US10437752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hav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type-C interfaces,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2055223B (zh) Usb专用充电器识别电路
US90436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a situation mode
US20140347302A1 (en) Unlock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touch screen terminal
CN103309835A (zh) 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WO2014019124A1 (zh) 触摸事件上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1503967U (zh) 延长线插座的供电及网络连线整合控制装置
CN103076920A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6200840A (zh) 一种计算机温度切换控制方法
CN104035487A (zh) 电子装置与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US9208048B2 (en)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stallation dir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system
US20150135135A1 (en) Method for Image Controlling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954717B2 (en) System capable of booting through a 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30134947A1 (en) Power consumption control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system and electronic system thereof
CN104850417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05727A (zh) 基于动态口令和usbkey的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87938B (zh) 兼容usb标准充电和快速充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TWI502319B (zh) 具有抬升裝置的電子裝置與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CN100410672C (zh) 信号输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4926090U (zh) 基于动态口令和usbkey的控制***
CN204968240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电路
TWI634428B (zh) 集線裝置
CN211505724U (zh) 电源设备器型号检测线路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