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2417B - 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2417B
CN104022417B CN201410235122.9A CN201410235122A CN104022417B CN 104022417 B CN104022417 B CN 104022417B CN 201410235122 A CN201410235122 A CN 201410235122A CN 104022417 B CN104022417 B CN 104022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ced eye
terminal
terminal group
pin connector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51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2417A (zh
Inventor
于海飞
何云吉
洪伟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351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2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2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2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2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2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相对两侧壁,一插接孔形成在顶壁、底壁与两侧壁之间,所述顶壁与底壁凹设有暴露于插接孔内的若干槽道,每一导电端子包括自对应槽道凸伸入插接孔内的接触部,所述插接孔包括第一插接孔及连接在第一插接孔左右两端的第二、第三插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含第一、第二端子组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符合USB?3.0传输协议,第二端子组符合Mini?DP传输协议,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第一插接孔,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二、第三插接内。

Description

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兼容电源、USB2.0、USB3.0以及MiniDP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子零件达到数据、电子信号传递的效果,计算机与相关的周边装置都必须透过电连接器来进行连接,而电连接器依照使用用途,主要可分为传输电力的电源连接器以及传输信号的输出输入(简称IO)连接器,目前常用的输出输入连接器有USB2.0、USB3.0以及MiniDP。
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也是一种输入输出界面技术规范,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和移动装置等信息通讯产品。
随着人们对传输速率与储存容量的需求愈来愈高,USB的传输速率也由最初的USB1.0规格(最大传输速率12Mbps)发展至目前普及的USB2.0高速(HighSpeed)规格(最大传输速率480Mbps),现今更发展出USB3.0超速(SuperSpeed)规格,可提供高达5Gbps的最大传输速率,以期望能满足用户在传输大容量数据时,能获得更快速的传输速率,缩短传输时间。
MiniDP是一个微型版本的DisplayPort,由苹果公司在2008年10月14日发布,现在应用于MacBook(取代先前的MiniDVI)、MacBookAir(取代先前的Micro-DVI)与MacBookPro(取代先前的DVI)笔记型计算机中。
然而,现有电子装置,其电源连接器与输出输入连接器皆单独存在,以方便使用者插置,但多个端口势必会增加其电子装置的空间,无形中也增加了电子装置的体积,并且直接性的提高了生产成本,对于产业竞争力来说并无正面的帮助。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进行电源传输以及传输USB2.0、USB3.0及MiniDP信号的插头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相对两侧壁,一插接孔形成在顶壁、底壁与两侧壁之间,所述顶壁与底壁凹设有暴露于插接孔内的若干槽道,每一导电端子包括自对应槽道凸伸入插接孔内的接触部,所述插接孔包括第一插接孔及连接在第一插接孔左右两端的第二、第三插接孔,所述导电端子包含第一、第二端子组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符合USB3.0传输协议,第二端子组符合MiniDP传输协议,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第一插接孔,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第二接触部的上方,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二、第三插接内,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为弧形,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为水平板状。
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包含第一、第二端子组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符合USB3.0传输协议,第二端子组符合MiniDP传输协议,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第一插接孔,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第二接触部的上方,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二、第三插接内,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为弧形,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为水平板状。使的本发明插头连接器可以透过同一插接孔实现电源传输、USB2.0、USB3.0以及MiniDP信号传输,达到各协会要求标准,插头连接器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共享性高,制造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插头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基础上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用以插接于插座连接器(未图示)上,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的绝缘块30、位于绝缘块30内的金属片40、包覆绝缘本体10的金属壳体50、以及与导电端子20焊接在一起的线缆(未图示),线缆向后延伸出金属壳体50。
绝缘本体10包括顶壁11、底壁12、连接顶壁11与底壁12的左右两侧壁13及连接在顶壁11、底壁12、两侧壁13之间的后端壁14,一插接孔15形成在顶壁11、底壁12与两侧壁13之间,插接孔15中间薄,左右两端厚,插接孔15包含一第一插接孔151及连接在第一插接孔151左右两端的第二、第三孔152、153,第一、第二、第三插接孔151、152、153分别为矩形。在左右方向上,第一插接孔151的宽度大于第二、第三插接孔152、153的宽度,第二、第三插接孔152、153的宽度不相同。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插接孔151的厚度小于第二、第三插接孔152、153的厚度,第二、第三孔152、153左右对齐且厚度相同。插接孔15如此设计,可以阻止插头连接器100***至非匹配的插座连接器内,实现防误插拔的功效。
顶壁11与底壁12分别凹设有暴露于第一、第二、第三插接孔151、152、153内的若干槽道16。后端壁14设有前后贯穿并左右间隔开的第一、第二固定孔141、142,第一、第二固定孔141、142与插接孔15前后贯通,第二固定孔142具有若干个并且排布在第一固定孔141的左右两侧。第二固定孔142与暴露于第二、第三插接孔152、153内的槽道16一一贯通。
导电端子20其包含位于上排的第一端子组21、位于下排的第二端子组22、及位于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两侧的若干电源端子23。第一端子组21符合USB3.0传输协议,用以传输USB2.0或USB3.0信号,而第二端子组22符合MiniDP传输协议,用以传输MiniDP信号,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包含有差分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等。
电源端子23共有四支,其中两支电源端子23与第一端子组21排成一排,另外两支电源端子23与第二端子组22排列成另一排,同时,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各自位于两支电源端子23之间。电源端子23的宽度大于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宽度,大约为两倍。在上下方向上,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中的导电端子20一一对齐,在左右方向上,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中各端子等间距排列,且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各端子的间距小于电源端子23与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间的间距。
每一导电端子20包括位于前端的接触部201、位于后端的焊接部203及连接焊接部203与接触部201的固定部202。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接触部201为弧形,电源端子23的接触部201为水平板状,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接触部201上下及左右间隔排列并对齐。导电端子20的固定部202与焊接部203埋设于绝缘块30内,接触部201向前凸伸出绝缘块30,进入槽道16内并暴露于插接孔15内,用以与插座连接器对接,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接触部201位于第一插接孔151,两支电源端子23的接触部201位于第二插接孔152内并上下对齐,另外两支电源端子23的接触部201位于第三插接孔152内并上下对齐。焊接部203向后延伸出绝缘块30还排列为上下两排。电源端子23的固定部202后部分埋设于基部31内,前部分固定于绝缘本体10的第二固定孔142内。
绝缘块30包括上下堆叠在一起的上绝缘块301与下绝缘块302,第一端子组21与一部分电源端子23与上绝缘块301成型在一起,第二端子组22与另一部分电源端子23与下绝缘块302成型在一起,上绝缘块301与下绝缘块302相对接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若干凹槽303,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中的接地端子暴露于凹槽303内。每一绝缘块30包括基部31、自基部31向前凸伸的凸出部32及自基部31向后凸伸的台阶部33,导电端子20的焊接部203埋设于台阶部30内并暴露于台阶部33的上下表面与线缆焊接在一起。基部31向前抵靠在绝缘本体10后端壁14上,凸出部32固定于第一固定孔141内,凸出部32与电源端子23的接触部201左右间隔开。
金属片40水平放置,被夹持在上、下绝缘块301、302之间,后端与上、下绝缘块301、302相互对齐,金属片位40位于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之间,降低了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之间的信号干扰。金属片40冲设有上下凸出的若干弹性臂41,弹性臂41进入上、下绝缘块301、302凹槽303内与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接地端子抵接,形成接地回路。金属片40后端还设有包裹绝缘块301台阶部33侧部上的卷曲部42、金属壳体50套设在绝缘本体10上,用以与绝缘本体10共同插接于插座连接器内。
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由于第一端子组21用以传输USB2.0、USB3.0信号,而第二端子组22用以传输MiniDP信号,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及电源端子23的接触部201位于同一插接孔15内,使得该插头连接器100可以透过同一插接孔15实现电源传输、USB2.0、USB3.0以及MiniDP信号传输,达到各协会要求标准,插头连接器100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共享性高,制造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相对两侧壁,一插接孔形成在顶壁、底壁与两侧壁之间,所述顶壁与底壁凹设有暴露于插接孔内的若干槽道,每一导电端子包括自对应槽道凸伸入插接孔内的接触部,所述插接孔包括第一插接孔及连接在第一插接孔左右两端的第二、第三插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含第一、第二端子组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符合USB3.0传输协议,第二端子组符合MiniDP传输协议,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第一插接孔内,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的上方,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二、第三插接孔内,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为弧形,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为水平板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后端壁,所述后端壁设有前后贯穿并左右间隔开的第一、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孔与插接孔前后贯通,所述第二固定孔排布在第一固定孔的左右两侧,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绝缘块,所述绝缘块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固定于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向前凸伸出凸出部,所述电源端子固定部的后部分埋设于基部内,前部分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二固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的宽度大于第一、第二端子组的导电端子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各端子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齐,并且在左右方向上等间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各端子间距小于电源端子与第一、第二端子组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第三插接孔的宽度,所述第二、第三插接孔的宽度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孔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第二、第三插接孔的厚度,所述第二、第三插接孔的厚度相同并左右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具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暴露于第二、第三插接孔内的槽道一一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具有向后凸伸的台阶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埋设于台阶部内并暴露于台阶部的上、下表面以与线缆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一金属片,所述绝缘块包括上下堆叠在一起的上绝缘块与下绝缘块,所述金属片被夹持在上、下绝缘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块与下绝缘块相对接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地端子暴露于凹槽内,所述金属片冲设有上下凸出的若干弹性臂,弹性臂进入凹槽内与对应接地端子抵接在一起。
CN201410235122.9A 2014-05-29 2014-05-29 插头连接器 Active CN104022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5122.9A CN104022417B (zh) 2014-05-29 2014-05-29 插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5122.9A CN104022417B (zh) 2014-05-29 2014-05-29 插头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2417A CN104022417A (zh) 2014-09-03
CN104022417B true CN104022417B (zh) 2016-03-02

Family

ID=5143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5122.9A Active CN104022417B (zh) 2014-05-29 2014-05-29 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241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749A (zh) * 2008-06-24 2009-12-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202797538U (zh) * 2012-07-23 2013-03-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607634U (zh) * 2013-11-25 2014-05-21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3967438U (zh) * 2014-05-29 2014-11-26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749A (zh) * 2008-06-24 2009-12-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202797538U (zh) * 2012-07-23 2013-03-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607634U (zh) * 2013-11-25 2014-05-21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3967438U (zh) * 2014-05-29 2014-11-26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2417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2390B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022395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481460U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9190787B2 (en) Transmission line with double-contact connectors
US20130051736A1 (en) Connector having universal insertion slot
CN104037549B (zh) 插头连接器
CN203967438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4022398B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022396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351889U (zh)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103187662A (zh) Usb板端连接器
CN203967380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967304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3967437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967383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4022417B (zh) 插头连接器
CN203967335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96737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085801U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3339334U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104022415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2260032U (zh) 连接器结构
CN104022416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2872025U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104022399B (zh) 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5

Address after: 213300 Room 501, 87 Shangshang Road,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cent Precision Industry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24 No. 851 Jinshang Road, Jinx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xun Precision Industry (Kunsh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