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8758A -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8758A
CN103988758A CN201410260049.0A CN201410260049A CN103988758A CN 103988758 A CN103988758 A CN 103988758A CN 201410260049 A CN201410260049 A CN 201410260049A CN 103988758 A CN103988758 A CN 103988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itch
irrigation
hole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00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国军
莫保儒
王俊杰
于洪波
何虎林
王继林
王三英
薛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RESEARCH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RESEARCH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RESEARCH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ANSU RESEARCH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2600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88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8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8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集水、整地、保水、补水几个步骤:集水方法:以整地工程方式将天然降水收集在林地及树穴内;采用修集流面和集流池、水窖等设施,在雨水充沛季节,收集天然降水并贮存,在树木缺水时补灌使用;保水方法:即用地膜、麦草、砂石等材料覆盖树穴;补水方法:在干旱无雨、苗木缺水时,采用微灌、滴灌、膜下渗灌、插管灌根、注水灌溉等方法补水;整地、树穴配肥、地膜覆盖集水保墒、播种植苗、建集水面和蓄水窖汇集降水,在春季干旱时期进行补水灌溉。最终目的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木生长量。此外的重要环节还包括适生树种选择,造林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无灌溉造林的集水节水方法,即一种包括集水、保水、补水系列技术体系的造林方法。
技术背景
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现状,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干旱等原因,往往是造林后成活率、保存率都比较低。要搞好该区域的造林工作,必须加强集水节水工作,加强蓄水工程建设,加大雨水资源化开发利用的力度。集水、保水、补水系列技术已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工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在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方面及促进林木生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利用各种整地措施和保水技术,将天然降水收集在林地及树穴内;另一方面,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通过汇集径流工程措施将雨水进行贮存,在春季干旱季节补灌利用,从根本上解决降水错位、土壤水分季节性严重匮乏等问题。
集水、保水、补水系列技术体系主要是指林地内汇集天然降水、树穴覆盖保墒和工程集水及补水灌溉等措施。作为技术体系,在实践中还包括整地、树穴配肥(包括复合肥、农家肥和稀土微肥)、覆盖保墒(可覆地膜、覆草、覆砂石等)、播种(或植苗)、建集水面和蓄水窖汇集降水、春季补水灌溉等相关的系列技术环节。
整地是林地内汇集天然降水的重要方式,对促进树木生长具有显著的效果。如何使汇集树穴内的水分更长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持在土壤内,供树木生长吸收,这是抗旱造林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进行树穴覆盖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果树经营上的麦草覆盖、造林生产上的镇压保墒、传统的沙田等是重要的保水措施;对树木采取人工摘除非生产性叶片、喷洒化学抗蒸腾剂、使用抗旱保水剂等措施是防止树木蒸腾的主要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水,除林地、农田集流蓄水外,在大量的空闲且相对平整的区域建集流场,进行雨水收集。即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通过汇集径流工程措施将雨水进行贮存,在春季干旱季节利用,以从根本上解决降水错位、土壤水分季节性严重匮乏等问题。集水工程***基本由集水面、沉淀池、蓄水窖三部分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最大限度收集、利用天然降水的方法,用于植树造林及绿化工程中,是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本方法包括集水、整地、保水、补水几个步骤:
A、集水方法:(1)以整地工程的方式将天然降水收集在林地及树穴内;(2)采用修集流面和集流池、水窖等设施,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将居民屋顶院落及道路荒坡的天然降水收集贮存,在树木缺水时补灌使用;
B、整地方法 :挖植树穴并在树围修筑集水区域,整地的方式有反坡梯田、水平台、水平沟、鱼鳞坑及其它整地措施:
(1)反坡梯田整地:是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台阶状阶面的整地方法,台面向内倾斜成一定坡度,因荒山自然坡度的不同,反坡坡度为5°~15°,田面宽1~3 m,埂外坡和内侧坡约成60°,反坡梯田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的效果,采用人工修建和利用推土机修筑;
(2)水平台整地:是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狭窄的台阶状阶面的整地方法,一般用于30°以下的坡面,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台面宽度因坡度而异,一般在0.8~1.0 m左右,阶长无一定标准,视地形而定,外沿可培埂或不培埂;
(3)水平沟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沟断面以挖成梯形为好,上口宽约0.6~1.0 m,沟底宽0.3 m,沟深0.4~0.6 m;外侧斜面坡度约45°,内侧(植树斜面)约成35°,沟长4~6 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 m,沟间距2.0~3.0 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当水平沟过长时,沟内可留几道横埂,但在同一水平沟内要基本水平;
(4)鱼鳞坑整地:是陡坡地植树造林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黄土高原山地应用较多,即在梁(峁)坡、沟坡地段,因坡度较大(一般超过30°),地形又比较破碎,多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的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坑宽(横)0.8~1.5 m,坑长(纵)0.6~1.0 m,坑距2.0~3.0 m,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把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按要求规格挖好坑后,再把熟土回垫入坑内,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0~25 cm的半环状土埂,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鱼鳞坑在坡面上按“品”字形排列;
(5)除上述整地方法外,还有如扇形、V字形、双坡形、单坡形、漏斗形、锅底形、串珠形、隔坡梯田等,各种整地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在造林整地时可根据立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6)集水工程:在造林较集中的地方采用修集流面、集流池、集流水窖,使其具有的集水、贮水、节水、供水等功能,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C、保水方法:即用地膜、麦草、砂石等具有保墒性能的材料覆盖树穴,以达到保水效果;在造林生产中还可以采用镇压保墒、人工摘除非树木生产性叶片、喷洒化学抗蒸腾剂、使用抗旱保水剂等;进行树穴覆盖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覆盖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保水措施还有树穴使用保水剂、固体水及树体喷防蒸腾剂等方法;
D、补水方法:在干旱无雨、苗木缺水时进行补给水分,即采用微灌、滴灌、膜下渗灌、插管灌根、注水灌溉等方法对林木补水;整地、树穴配肥、地膜覆盖集水保墒、播种植苗、建集水面和蓄水窖汇集降水,在春季干旱时期进行补水灌溉。
集水工程***与一般造林相比投入成本较高,在远离水源地、无灌溉条件的地方使用效果明显为。提倡作为经济林栽培的灌溉用水,或利用日光温室进行高附加值的种植,提高经营效益,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集水工程***作为造林工程的一项工程技术体系,其最终目的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木的生长量。除上述介绍之外,重要的环节还包括适生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坡梯田集水工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台集水工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沟集水工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鱼鳞坑集水工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水蓄水工程***示意图。
各图中的组件名称为:1-自然坡面;2-内侧坡面;3-外侧坡面;4-反坡梯田;5-锅底状树穴;6-引水沟;7-半月形坑穴;8-集水面;9-集水槽;10-进水管;11-排水管;12-开关;13-出水管;14-蓄水窖;15沉淀过滤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集水、保水、补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集水是对天然降水收集保存,以提供林木生长发育所用。集水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整地工程的方式和保水措施将天然降水收集在林地及树穴内;二是采用修集流面和集流池或水窖等设施,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将居民屋顶院落及道路荒坡的天然降水收集贮存,在树木缺水时补灌使用。
 B、整地是挖植树穴并在树围修筑集水区域,其作用一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为树木根系生长提供更适宜的微域小环境条件;二是提高汇集天然降水的能力,增加和保持土壤含水量,以满足树木生长发育的需求。整地的方式有反坡梯田、水平台、水平沟、鱼鳞坑及其它整地措施。
(1)反坡梯田整地又称“三角形”水平沟。是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台阶状阶面的整地方法,台面向内倾斜成一定坡度,因荒山自然坡度的不同,反坡坡度为5°~15°,田面宽1~3 m,埂外坡和内侧坡约成60°。反坡梯田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的效果,但整地的动土量大,用工量较多。在实践中可采用人工修建和利用推土机修筑,用推土机修筑的反坡梯田也称“机修反坡梯田”,可大大提高工程效率。
(2)水平台整地是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狭窄的台阶状阶面的整地方法,一般用于30°以下的坡面。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台面宽度因坡度而异,一般在0.8~1.0 m左右,阶长无一定标准,视地形而定,外沿可培埂或不培埂。
(3)水平沟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沟断面以挖成梯形为好,上口宽约0.6~1.0 m,沟底宽0.3 m,沟深0.4~0.6 m;外侧斜面坡度约45°,内侧(植树斜面)约成35°,沟长4~6 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 m,沟间距2.0~3.0 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当水平沟过长时,沟内可留几道横埂,但在同一水平沟内要基本水平。
(4)鱼鳞坑整地是陡坡地植树造林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黄土高原山地应用较多,即在梁(峁)坡、沟坡地段,因坡度较大(一般超过30°),地形又比较破碎,多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对于地表植被破坏较小,是坡面治理的重要整地措施。鱼鳞坑整地的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坑宽(横)0.8~1.5 m,坑长(纵)0.6~1.0 m,坑距2.0~3.0 m。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把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按要求规格挖好坑后,再把熟土回垫入坑内,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0~25 cm的半环状土埂,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
(5)除上述4种主要的整地方法外,在生产实践上还有许多整地方法,如扇形、V字形、双坡形、单坡形、漏斗形、锅底形、串珠形、隔坡梯田等,各种整地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在造林整地时可根据立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6)集水工程同样可应用于农业及果树生产上,使其具有的集水、贮水、节水、供水等功能更完善,使用范围更广。
C、保水方法:即用地膜、麦草、砂石等具有保墒性能的材料覆盖树穴,以充分发挥保水作用的措施。在造林生产中还可以采用镇压保墒等措施,另外还有对树木采取人工摘除非生产性叶片、喷洒化学抗蒸腾剂、使用抗旱保水剂等措施。其中进行树穴覆盖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覆盖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对处于春季干旱条件下的树木生长和发育非常关键。保水措施还有树穴使用保水剂、固体水及树体喷防蒸腾剂等方法。
D、补水方法:即采用微灌、滴灌、膜下渗灌、插管灌根、注水灌溉等方法,在干旱无雨、苗木缺水时进行补给水分的措施。
在实践中则包括整地、树穴配肥(包括复合肥、农家肥和稀土微肥)、地膜覆盖集水保墒(也可覆草、覆砂石等)、播种(或植苗)、建集水面和蓄水窖汇集降水、春季干旱时期进行补水灌溉等技术环节。
下面根据附图再加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坡梯田集水工程示意图。在自然坡面1相对较缓的坡地上修建反坡梯田4,田面宽1~3 m,向内倾斜成5°~15°,田面内外高差40~50cm,内侧坡面2和外侧坡面3坡度为6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台集水工程示意图。一般在30°以下的坡面沿等高线将自然坡面1修筑成台阶状阶面,台面宽度因坡度而异,阶长无一定标准,视地形而定,一般在0.8~1.0 m左右,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内侧坡面2和外侧坡面3坡度均小于60°。外沿可培埂或不培埂,埂高20cm,埂顶宽20cm。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沟集水工程示意图。沿等高线在自然坡面1挖沟培埂,形成小于60°的内侧坡面2和外侧坡面3,沟断面呈梯形,上口宽约60 cm,沟底宽30 cm,沟深40~60 cm;沟长4~6 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 m,沟间距2.0~3.0 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当水平沟过长时,沟内可留几道横埂,但在同一水平沟内要基本水平。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鱼鳞坑集水工程示意图。在梁(峁)坡、沟坡坡度较大(一般超过30°)、且地形破碎地段多采用鱼鳞坑整地。在自然坡面1上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7,一般坑宽(横)0.8~1.5 m,坑长(纵)0.6~1.0 m,坑距2.0~3.0 m。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把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按要求规格挖好坑后,再把熟土回垫入坑内,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0~25 cm的半环状土埂,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6,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水蓄水工程***示意图。降水通过集水面8汇集到集水槽9,集水面可以是自然荒坡,也可以是居民院落、屋顶、房前屋后的空地,集水面的材料可以为石棉瓦,也可以是油毛毡+沥清+碎沙石,天然降水流至沉淀过滤池15,将污泥或杂质经过短暂沉淀后经过进水管10流入蓄水窖14,蓄水窖可修建成钢筋混凝土型集水窖或水泥砂浆防渗型集水窖。在蓄水窖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排水管11和出水管13,排水管的作用是将超出窖体容纳的水及时排出,以防蓄水窖集水过满对窖体造成损坏;底部的排水管上安装开关12,在需用时取水浇灌使用。时取水浇灌使用。
集水工程***与一般造林相比投入成本较高,在远离水源地、无灌溉条件的地方使用效果明显为。提倡作为经济林栽培的灌溉用水,或利用日光温室进行高附加值的种植,提高经营效益,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集水工程***作为造林工程的一项工程技术体系,其最终目的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木的生长量。除上述介绍之外,重要的环节还包括适生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Claims (1)

1.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本方法包括集水、整地、保水、补水几个步骤:
A、集水方法:(1)以整地工程的方式将天然降水收集在林地及树穴内;(2)采用修集流面和集流池、水窖等设施,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将居民屋顶院落及道路荒坡的天然降水收集贮存,在树木缺水时补灌使用;
B、整地方法 :挖植树穴并在树围修筑集水区域,整地的方式有反坡梯田、水平台、水平沟、鱼鳞坑及其它整地措施:
(1)反坡梯田整地:是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台阶状阶面的整地方法,台面向内倾斜成一定坡度,因荒山自然坡度的不同,反坡坡度为5°~15°,田面宽1~3 m,埂外坡和内侧坡约成60°,反坡梯田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的效果,采用人工修建和利用推土机修筑;
(2)水平台整地:是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狭窄的台阶状阶面的整地方法,一般用于30°以下的坡面,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台面宽度因坡度而异,一般在0.8~1.0 m左右,阶长无一定标准,视地形而定,外沿可培埂或不培埂;
(3)水平沟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沟断面以挖成梯形为好,上口宽约0.6~1.0 m,沟底宽0.3 m,沟深0.4~0.6 m;外侧斜面坡度约45°,内侧(植树斜面)约成35°,沟长4~6 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 m,沟间距2.0~3.0 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当水平沟过长时,沟内可留几道横埂,但在同一水平沟内要基本水平;
(4)鱼鳞坑整地:是陡坡地植树造林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黄土高原山地应用较多,即在梁(峁)坡、沟坡地段,因坡度较大(一般超过30°),地形又比较破碎,多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的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坑宽(横)0.8~1.5 m,坑长(纵)0.6~1.0 m,坑距2.0~3.0 m,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把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按要求规格挖好坑后,再把熟土回垫入坑内,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0~25 cm的半环状土埂,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
(5)除上述整地方法外,还有如扇形、V字形、双坡形、单坡形、漏斗形、锅底形、串珠形、隔坡梯田等,各种整地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在造林整地时可根据立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6)集水工程:在造林较集中的地方采用修集流面、集流池、集流水窖,使其具有的集水、贮水、节水、供水等功能,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C、保水方法:即用地膜、麦草、砂石等具有保墒性能的材料覆盖树穴,以达到保水;在造林生产中还可以采用镇压保墒、人工摘除非树木生产性叶片、喷洒化学抗蒸腾剂、使用抗旱保水剂等;进行树穴覆盖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覆盖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保水措施还有树穴使用保水剂、固体水及树体喷防蒸腾剂等方法;
D、补水方法:在干旱无雨、苗木缺水时进行补给水分,即采用微灌、滴灌、膜下渗灌、插管灌根、注水灌溉等方法对林木补水;整地、树穴配肥、地膜覆盖集水保墒、播种植苗、建集水面和蓄水窖汇集降水,在春季干旱时期进行补水灌溉。
CN201410260049.0A 2014-06-12 2014-06-12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Pending CN103988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0049.0A CN103988758A (zh) 2014-06-12 2014-06-12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0049.0A CN103988758A (zh) 2014-06-12 2014-06-12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8758A true CN103988758A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03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0049.0A Pending CN103988758A (zh) 2014-06-12 2014-06-12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8758A (zh)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1008A (zh) * 2014-12-01 2015-02-18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促进极端干旱区退化胡杨种群更新的方法
CN104396691A (zh) * 2014-12-16 2015-03-1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干旱砾漠区梭梭免灌植被造林方法
CN104396695A (zh) * 2014-12-24 2015-03-11 黄媛 一种旱地果树种植技术
CN104521685A (zh) * 2014-12-24 2015-04-22 黄俊柳 一种旱地节水植树的技术
CN104542204A (zh) * 2014-12-10 2015-04-29 浙江农林大学 移栽补水器
CN104904561A (zh) * 2015-06-12 2015-09-16 朱元龙 干旱半干旱区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方法
CN104938188A (zh) * 2015-06-30 2015-09-30 通海锦程蔬菜有限公司 坡地种植蔬菜的方法
CN105210797A (zh) * 2015-10-12 2016-01-06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华北地区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整地方法
CN105393865A (zh) * 2015-10-20 2016-03-16 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坡面压带绿化方法
CN105409376A (zh) * 2015-11-09 2016-03-23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黄土沟壑区的造林整地方法
CN105917903A (zh) * 2016-04-26 2016-09-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CN106817944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及绿化方法
CN106946594A (zh) * 2017-03-21 2017-07-14 高铭 一种园林沤肥蓄水池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107047190A (zh) * 2017-04-21 2017-08-18 陈凤花 山地成活率高的人工造林方法
CN107142897A (zh) * 2017-06-27 2017-09-08 *** 鱼鳞坑生物护坡方法
CN107148884A (zh) * 2017-04-21 2017-09-12 陈凤花 保水保肥一体化山地人工林移植方法
CN107155755A (zh) * 2017-04-21 2017-09-15 陈凤花 山地人工林种植方法
CN107173143A (zh) * 2017-04-21 2017-09-19 陈凤花 山区坡地生态人工林种植方法
CN107711461A (zh) * 2017-11-22 2018-02-23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干旱地区乔木一体化灌溉***
CN107787632A (zh) * 2016-08-29 2018-03-13 宁乡安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改造荒山荒地土壤的方法
CN109601236A (zh) * 2019-02-18 2019-04-1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山地杧果种植方法
CN110506555A (zh) * 2019-09-19 2019-11-29 中卫市永胜生态果品流通专业合作社 一种鱼鳞坑式节水灌溉技术
CN110622644A (zh) * 2019-10-23 2019-12-31 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
CN110810106A (zh) * 2019-11-22 2020-02-21 贵州全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血橙种植地的整地方法
CN110896697A (zh) * 2019-12-05 2020-03-24 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陡坡林地截流集水水土保持技术
CN111434215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一种荒山集雨整地造林方法
CN111758509A (zh) * 2020-07-21 2020-10-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适合黄土丘陵区的坡面植被配置方法
CN112868459A (zh) * 2021-02-20 2021-06-01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高效利用降水的半干旱排土场边坡植被修复结构及方法
CN112931131A (zh) * 2021-01-26 2021-06-1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山地抗旱保苗造林方法
CN113229096A (zh) * 2021-04-30 2021-08-1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的方法
CN113711835A (zh) * 2021-09-30 2021-11-30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山坡地绿化种植方法
CN114946305A (zh) * 2022-03-21 2022-08-30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北亚热带雨热同期红壤丘陵区工程扰动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
CN116806661A (zh) * 2023-08-30 2023-09-29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提高坡耕地农作物产量的***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0578A (zh) * 2005-12-31 2006-08-23 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 一种利用集水、保水、补水抗旱造林的方法
CN102499003A (zh) * 2011-10-13 2012-06-2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干旱半干旱区荒山坡地植被恢复方法
CN102524014A (zh) * 2012-03-12 2012-07-0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
CN102870565A (zh) * 2012-09-29 2013-01-16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滨海盐土绿化成活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0578A (zh) * 2005-12-31 2006-08-23 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 一种利用集水、保水、补水抗旱造林的方法
CN102499003A (zh) * 2011-10-13 2012-06-2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干旱半干旱区荒山坡地植被恢复方法
CN102524014A (zh) * 2012-03-12 2012-07-0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
CN102870565A (zh) * 2012-09-29 2013-01-16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滨海盐土绿化成活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学儒等: ""集流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于洪波: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百度文库》 *
于洪波: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http://www.docin.com/p-4098181.html?docfrom=rrela", 《豆丁网》 *
党宏忠等: ""集水、保水和供水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中的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史志: "兰州地区无灌溉荒山柠条直播造林技术", 《中国水土保持SWCC》 *
张学利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用地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辽宁农业科学》 *
王曙亮等: ""春季抗旱造林技术"", 《科技创新与应用》 *
王秀茹等: ""农业集水工程与利用技术"", 《当代生态农业》 *
章岳涛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世界林业研究》 *
韩蕊莲等: ""黄土高原人工整地与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

Cited B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1008A (zh) * 2014-12-01 2015-02-18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促进极端干旱区退化胡杨种群更新的方法
CN104542204A (zh) * 2014-12-10 2015-04-29 浙江农林大学 移栽补水器
CN104396691A (zh) * 2014-12-16 2015-03-1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干旱砾漠区梭梭免灌植被造林方法
CN104396695A (zh) * 2014-12-24 2015-03-11 黄媛 一种旱地果树种植技术
CN104521685A (zh) * 2014-12-24 2015-04-22 黄俊柳 一种旱地节水植树的技术
CN104904561A (zh) * 2015-06-12 2015-09-16 朱元龙 干旱半干旱区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方法
CN104938188A (zh) * 2015-06-30 2015-09-30 通海锦程蔬菜有限公司 坡地种植蔬菜的方法
CN104938188B (zh) * 2015-06-30 2017-11-14 通海锦程蔬菜有限公司 坡地种植蔬菜的方法
CN105210797B (zh) * 2015-10-12 2017-11-10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华北地区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整地方法
CN105210797A (zh) * 2015-10-12 2016-01-06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华北地区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整地方法
CN105393865A (zh) * 2015-10-20 2016-03-16 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坡面压带绿化方法
CN105409376A (zh) * 2015-11-09 2016-03-23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黄土沟壑区的造林整地方法
CN105917903A (zh) * 2016-04-26 2016-09-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CN105917903B (zh) * 2016-04-26 2019-03-0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CN107787632A (zh) * 2016-08-29 2018-03-13 宁乡安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改造荒山荒地土壤的方法
CN106817944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及绿化方法
CN106946594A (zh) * 2017-03-21 2017-07-14 高铭 一种园林沤肥蓄水池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107155755A (zh) * 2017-04-21 2017-09-15 陈凤花 山地人工林种植方法
CN107173143A (zh) * 2017-04-21 2017-09-19 陈凤花 山区坡地生态人工林种植方法
CN107148884A (zh) * 2017-04-21 2017-09-12 陈凤花 保水保肥一体化山地人工林移植方法
CN107047190A (zh) * 2017-04-21 2017-08-18 陈凤花 山地成活率高的人工造林方法
CN107142897A (zh) * 2017-06-27 2017-09-08 *** 鱼鳞坑生物护坡方法
CN107142897B (zh) * 2017-06-27 2023-10-27 *** 鱼鳞坑生物护坡方法
CN107711461A (zh) * 2017-11-22 2018-02-23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干旱地区乔木一体化灌溉***
CN111434215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一种荒山集雨整地造林方法
CN109601236A (zh) * 2019-02-18 2019-04-1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山地杧果种植方法
CN110506555A (zh) * 2019-09-19 2019-11-29 中卫市永胜生态果品流通专业合作社 一种鱼鳞坑式节水灌溉技术
CN110622644B (zh) * 2019-10-23 2022-06-17 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
CN110622644A (zh) * 2019-10-23 2019-12-31 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
CN110810106A (zh) * 2019-11-22 2020-02-21 贵州全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血橙种植地的整地方法
CN110896697A (zh) * 2019-12-05 2020-03-24 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陡坡林地截流集水水土保持技术
CN111758509A (zh) * 2020-07-21 2020-10-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适合黄土丘陵区的坡面植被配置方法
CN112931131A (zh) * 2021-01-26 2021-06-1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山地抗旱保苗造林方法
CN112868459A (zh) * 2021-02-20 2021-06-01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高效利用降水的半干旱排土场边坡植被修复结构及方法
CN113229096A (zh) * 2021-04-30 2021-08-1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的方法
CN113711835A (zh) * 2021-09-30 2021-11-30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山坡地绿化种植方法
CN114946305A (zh) * 2022-03-21 2022-08-30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北亚热带雨热同期红壤丘陵区工程扰动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
CN116806661A (zh) * 2023-08-30 2023-09-29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提高坡耕地农作物产量的***及方法
CN116806661B (zh) * 2023-08-30 2023-11-17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提高坡耕地农作物产量的***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8758A (zh)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N105052671A (zh) 香樟大树移栽北方的移植方法
CN104186137B (zh) 一种近海滩涂盐碱地高羊茅草的栽培绿化方法
CN102656987B (zh) 一种利用沼液补充果园水肥的方法
CN202925421U (zh) 一种运动场草坪通气、温控与水循环***
CN208266847U (zh) 适用于黄土地区的沟壑区快速修复结构
CN1943316A (zh) 薄膜水平带沟和桶式袋防渗保水、节水肥营养液灌溉种植法
CN104303635B (zh) 干旱半干旱地区粉垄深旋储水保苗促长耕作方法
CN111919629A (zh) 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
CN103947506A (zh) 一种沙漠化土地植树造林方法
CN104996052A (zh) 一种提高旱地果园肥、水利用率的方法
WO2023193490A1 (zh) 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及其果园智能补灌***
CN102792799B (zh) 密沟治理法
CN109041626A (zh) 新建柑橘园土壤改良与培肥方法
CN107396791A (zh) 一种香樟移栽北方的种植方法
CN201826288U (zh) 草坪生态水循环***
CN111165257A (zh) 一种丘陵缓坡区的建园种植方法
CN104904561B (zh) 干旱半干旱区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方法
CN203015513U (zh) 季旱荒坡地经济作物种植坑
CN105875164A (zh) 一种苏北滩涂盐碱地免耕种植西瓜的方法
CN104904556A (zh) 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
CN104762946A (zh) 一种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填料及方法
CN103141323B (zh) 季旱荒坡地经济作物种植坑及种植方法
CN101967789A (zh) 草坪生态水循环***
CN108781683A (zh) 一种苹果肥水集约化省力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