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4273B -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 Google Patents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4273B
CN103974273B CN201310048079.0A CN201310048079A CN103974273B CN 103974273 B CN103974273 B CN 103974273B CN 201310048079 A CN201310048079 A CN 201310048079A CN 103974273 B CN103974273 B CN 103974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ell
shaped
resident state
macrocell
wave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80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4273A (zh
Inventor
刁心玺
蓝善福
马志锋
张峻峰
赵孝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480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4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4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4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其中,该方法包括: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方向,其中,该主发射波束在一个时间区间内处于一个波束驻留状态,该波束驻留状态根据描述主发射波束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划分;对应于波束驻留状态,存在至少一个位于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第一微小区,该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根据第一微小区的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下,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干扰信息的问题,提升了微小区与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空分使用频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背景技术
宏小区与微小区组合部署构成分层覆盖可以提高无线接入网的***吞吐量,为了在宏小区与微小区之间共享频谱,在学术界和工程上已经产生了大量方法,比如,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以时分复用方式使用相同的频率,这种以时分复用方式共享频谱的方法在3GPP标准组织里面已经有了讨论,并被称之为增强型干扰协调(FeICIC)技术。
随着波束赋形(beamforming)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逐步应用,特别是随着有源阵列天线(AAS)技术在蜂窝网基站上的实验性研究的开展,如何在采用赋形波束技术的宏小区与宏小区所覆盖的微小区之间复用频谱,有如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1)在采用赋形波束(采用波束赋形技术的波束)的宏小区与微小区之间采用现有的时分复用方式,也就是让微小区在宏小区不发送业务数据的时隙里发送微小区业务信号,比如采用增强型干扰协调(FeICIC)技术;
2)在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的主波束之外的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采用空分复用频率的方式,也就位于宏小区主波束之外的微小区至少部分地使用主波束的频率发送微小区业务信号;
3)在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的主波束内,宏小区与微小区之间采用现有的时分复用频率的方式;而在主波束之外,宏小区与微小区之间采用空分复用频率的方式,也就位于宏小区主波束之外的微小区至少部分地使用主波束的频率发送微小区业务信号;
在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信道分配分层部分重用资源,从而增强电信***的频谱效率的蜂窝电信方法和***:小区(15)中的多个可用信道(110)被划分成逻辑组(115,125),其中每个共享相同的无线电资源(105)。该***利用多种技术,如干扰分集、干扰抑制和/或干扰避免来减少或消除干扰。***中资源的这样的利用将创建频谱有效网络或小区(15)并且能够使用小于一的重用。该方法用于增加无线电***的频谱效率,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无线电***的小区内的多个信道划分成多个逻辑组;将所述多个逻辑组之中的第一组映射到用于该小区的第一多个无线资源上;和,将所述多个逻辑组之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组映射到用于该小区的第二多个无线资源上,其中所述第二多个无线电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与所述第一多个无线电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相同。所述多个逻辑组之中的每个逻辑组具有不同的调频序列;所述多个逻辑组之中的每个逻辑组具有不同的训练序列;在不同方向发送所述多个逻辑组之中的每个逻辑组;所述第一多个无线电资源和第二多个无线电资源是相同;该技术中描述了通过自适应天线的波束特点来实现干扰隔离,通过跳频来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发送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束来空间复用频率的方法,这些方法已经是业内公知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还描述了一种用于分层蜂窝***的资源分配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传输帧。基于宏小区专用资源的使用率和共享资源的使用率来分别控制宏小区专用资源和共享资源。宏小区将宏小区使用的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报告给小的小区(即微小区),小的小区可基于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将共享资源分配给终端。可经由传输帧发送/接收与使用计划相关的控制消息。包括:在宏小区使用共享资源之前,将对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报告给小的小区,小的小区将资源分分配给其服务的终端,并且这种分配基于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小的小区基于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来识别没有被宏小区使用的资源,将识别出的资源分配给小的小区服务的终端;共享资源中由宏小区使用的资源被分配给由小的小区服务的终端,并且宏小区和小的小区使用功率控制方案,干扰控制方案和多天线方案中的至少一个以控制干扰;宏小区以预订的间隔将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报告给小的小区;宏小区很小的小区可以是使用相同的资源。进一步地,该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置,包括:传输帧包含具有共享资源使用计划的控制信息的控制区域,宏小区使用所述控制信息将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报告给小的小区;具体地,小的小区可以使用宏小区的控制信息来识别宏小区对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该技术公开了微小区根据宏小区对共享资源的使用情况来确定微小区的资源的方法,因此,宏小区向微小区发送其资源使用计划的方法已经是现有技术。对于多天线传输方案,该技术也公开了对波束形成功能的使用方式:使用合适的波束形成矩阵或者与编码矩阵来执行波束形成,每个目的节点可以提取仅具有少量干扰的期望的信号,并且,目的节点可以执行接收波束形成和/或使用空间滤波来减小干扰。
上述背景技术表明,对于智能天线/相控阵天线而言,在不同方向上做多波束发送是公知技术,微小区(小的小区)根据宏小区发送的宏小区对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来为微小区服务的终端配置资源是公知技术,目的节点接收波束形成所发送的信号和/或使用空间滤波来减少干扰也是公知技术。
但是,在使用赋形波束动态地改变波束指向来覆盖一个宏小区内的不同地理区域时,赋形波束的旁瓣,主瓣以及多径分量会随波束指向的改变而动态地变化,位于赋形波束主瓣之外的同一个微小区所受到的来自宏小区赋形波束的干扰的强度也会随赋形波束的指向不同而动态地变化,此外,微小区无线接入点的天线方向与赋形波束之间的角度的随机变化也是导致干扰强度随机化的因素,因此,为了保障微小区与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空分使用频率的可靠性,微小区需要利用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这种动态干扰信息。然而,微小区不能从宏小区发送的宏小区对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中获取这种信息,相关技术中也没有给出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干扰信息的方法。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干扰信息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干扰信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包括: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方向,其中,所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所述时间区间内处于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所述波束驻留状态根据描述所述主发射波束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划分;对应于所述波束驻留状态,存在至少一个位于所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第一微小区,所述第一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其中,所述宏小区覆盖所述第一微小区,或者所述宏小区与覆盖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根据所述第一微小区的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包括: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位于宏小区中,用于发射赋形波束;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位于所述宏小区中,用于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方向,其中,所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所述时间区间内处于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所述波束驻留状态根据描述所述主发射波束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划分;微小区测量单元,位于微小区中,用于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采样,其中,所述宏小区覆盖所述微小区,或者所述宏小区与覆盖所述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干扰关系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微小区测量单元的采样数值来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通过本发明,采用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方向,其中,该主发射波束在一个时间区间内处于一个波束驻留状态,该波束驻留状态根据描述主发射波束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划分;对应于波束驻留状态,存在至少一个位于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第一微小区,该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其中,上述宏小区覆盖第一微小区,或者上述宏小区与覆盖第一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根据第一微小区的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下,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干扰信息的问题,提升了微小区与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空分使用频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关系的获取***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微小区空分复用频率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微小区协助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获取干扰关系的***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方向,其中,该主发射波束在一个时间区间内处于一个波束驻留状态,该波束驻留状态根据描述主发射波束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划分,例如,可以按照主波束的俯仰角度每1度分为一个波束驻留状态;
步骤S104,对应于波束驻留状态,存在至少一个位于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第一微小区,该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其中,上述宏小区覆盖第一微小区,或者上述宏小区与覆盖第一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
步骤S106,根据第一微小区的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下,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由第一微小区对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进行采样,并根据采样数值确定在每个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下,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从而能够方便地获取到在宏小区赋形波束在各个波束驻留状态下,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干扰信息的问题,提升了微小区与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空分使用频率的可靠性。
优选地,上述描述主发射波束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描述主发射波束指向的参数;描述主发射波束所覆盖的地理空间的参数;描述主发射波束在特定指向或者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驻留时间;主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主发射波束的功率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带宽;主发射波束的发射信道占用的频率。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将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分为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和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例如,若根据采样数值得到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则可以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第一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若根据采样数值得到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则可以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优选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可以构成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和/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可以构成第一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优选地,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弱干扰小区组;和/或,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强干扰小区组。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将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进行细分,例如,再结合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进行划分,则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可以分为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具体划分方式可以如下:
在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辐射进行采样,且采样结果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
在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辐射进行采样,且采样结果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
在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外辐射进行采样,且采样结果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
在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外辐射进行采样,且采样结果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获取到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之后,第一微小区还可以利用该干扰关系进行通信。例如,将至少两个波束驻留状态构成的序列称为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则在第一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以空分复用频率的方式使用频谱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的信息;判断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是,则第一微小区在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与第一微小区服务的终端进行通信;如果否,则第一微小区放弃使用主发射波束的频率;又例如,在第一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以相邻频率的方式使用频谱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的信息;判断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第一微小区的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是,则第一微小区在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与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之间存在第一保护间隔的频率从第一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接收信号;如果否,则第一微小区使用与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之间存在第二保护间隔的频率从第一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接收信号,其中,第一保护间隔的频带宽度小于第二保护间隔的频带宽度。
优选地,如果宏小区内存在多个主波束,则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由每个主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共同构成的。
优选地,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至少之一:由第一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由第一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由与第一微小区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终端进行采样。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除了存在第一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之外,对于每个波束驻留状态,还可以存在至少一个位于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内的第二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其中,宏小区覆盖第二微小区,或者宏小区与覆盖第二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该第二微小区主要部署在电磁波难以覆盖的场景下,例如,位于地下室或者位于地下交通设施内的微小区,;根据第二微小区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下,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将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也分为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和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例如,若根据采样数值得到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则可以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第二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若根据采样数值得到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则可以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第二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优选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可以构成第二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和/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可以构成第二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优选地,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弱干扰小区组;和/或,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强干扰小区组。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将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也进行细分,例如,再结合第二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进行划分,则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可以分为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具体划分方式可以如下:
在第二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辐射进行采样,且采样结果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在第二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辐射进行采样,且采样结果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在第二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外辐射进行采样,且采样结果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在第二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外辐射进行采样,且采样结果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获取到赋形波束与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之后,第二微小区还可以利用该干扰关系进行通信。例如,将至少两个波束驻留状态构成的序列称为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则在第二微小区与覆盖第二微小区的宏小区的赋形波束之间同频工作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的信息;判断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第二微小区的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是,且覆盖第二微小区的宏小区的赋形波束所服务的终端位于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则第二微小区在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主发射波束的频率向终端发射信号;如果否,则第二微小区在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放弃使用主发射波束的频率。
优选地,第二微小区在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主发射波束的频率向终端发射信号的方式可以是:第二微小区在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与覆盖第二微小区的宏小区的赋形波束以发射分集方式或者以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为MIMO)方式共同向终端发射信号。
优选地,如果宏小区内存在多个主波束,则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由每个主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共同构成的。
优选地,第二微小区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的方式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至少之一:由第二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由第二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由与第二微小区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终端进行采样。
对应于上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关系的获取***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包括: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22、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24、微小区测量单元26、以及干扰关系管理单元28,下面对各个单元进行详细说明。
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22,可以位于宏小区中,用于发射赋形波束;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24,与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22相连,用于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方向,其中,主发射波束在一个时间区间内处于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波束驻留状态根据描述主发射波束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划分;微小区测量单元26,与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24相连,可以位于微小区中或者与所述微小区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用于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采样,其中,宏小区覆盖微小区,或者宏小区与覆盖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干扰关系管理单元28,与微小区测量单元26相连,用于根据微小区测量单元26的采样数值来确定在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下,赋形波束与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优选地,干扰关系管理单元28可以用于在采样数值或者在使用采样数值计算出的功率或者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在采样数值或者在使用采样数值计算出的功率或者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优选地,干扰关系管理单元28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在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内实现;在宏小区接入点内实现;在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网元内实现。
优选地,微小区测量单元26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由微小区内的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由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微小区附近的移动终端来实现采样。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微小区通信方法及***,给出了如何获取宏小区赋型波束对微小区产生的干扰信息并基于该信息建立宏小区赋型波束与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并基于该干扰关系,给出了一种微小区通信方法,进一步地,给出了一种获取宏小区赋型波束与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的***。
其中,上述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可以用于获取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包括: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的方向,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上述时间区间内具有一个波束驻留状态,至少两个上述的波束驻留状态构成一个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对应一个上述的波束驻留状态,至少有一个位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微小区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根据上述采样结果,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优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至少有一个位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内的微小区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并且,根据上述采样结果,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上述的位于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微小区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的方式可以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的辐射做采样和/或对赋形波束的带外辐射做采样;根据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将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进一步确定为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和/或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根据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将上述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进一步确定为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和/或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上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弱干扰小区组;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上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强干扰小区组。
其中,上述宏小区覆盖上述微小区,或者上述宏小区与覆盖上述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
优选地,上述微小区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或者其组合:
1)由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
2)由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
3)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微小区附近的终端来实现采样。
其中,上述驻留状态包括描述主发射波束的如下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描述主发射波束指向的参数或者描述主波束所覆盖的地理空间的参数;描述主发射波束在特定指向上或者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驻留时间;主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主发射波束的功率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带宽和/或主发射波束的发射信道占用的频率。
在一个采用阵列天线的宏小区内,当上述主波束不止一个时,上述驻留状态是由每个主波束的上述驻留参数共同构成的。
其中,基于获取的干扰关系进行通信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三种:
方法一:一种微小区空分复用频率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适用于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以空分复用频率的方式使用频谱,包括: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判断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存在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在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与微小区服务的终端进行通信;如果不存在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放弃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
方法二:一种微小区规避邻频干扰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适用于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以相邻频率的方式使用频谱,包括: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判断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存在上述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在上述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之间存在第一保护间隔的频率从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接收信号;如果不存在上述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使用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之间存在第二保护间隔的频率从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接收信号;上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频带宽度小于第二保护间隔的频带宽度。
方法三:一种微小区协助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适用于微小区与覆盖该微小区的宏小区的赋形波束之间同频工作,包括: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判断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存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并且宏小区的赋形波束所服务的终端位于上述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则微小区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向上述终端发射信号;否则,则微小区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放弃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
优选地,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微小区与宏小区赋形波束可以以发射分集方式或者以MIMO方式共同向上述终端发送数据。
优选地,确定宏小区的赋形波束所服务的终端位于上述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的实现方法可以是:使用终端测量微小区信号强度的方式确定,或者使用微小区接收终端发射信号的方式确定;
优选地,确定上述终端是宏小区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所服务的终端的实现方法可以是:宏小区根据调度器对终端的调度信息确定。
其中,上述获取干扰关系的***,可以用于获取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包括: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用于赋形波束的发射;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微小区测量单元,用于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采样;干扰关系管理单元,根据上述微小区测量单元的采样结果来确定上述微小区与上述被采样赋形波束间的干扰关系。
优选地,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控制宏小区内的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所发射的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的方向,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上述时间区间内具有一个波束驻留状态,至少两个上述的波束驻留状态构成一个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对应一个上述的波束驻留状态,至少有一个位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微小区测量单元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干扰关系管理单元根据上述采样结果,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在宏小区使用赋形波束实现宏小区覆盖并且在所述宏小区内部署微小区时,赋形波束的主波束指向会将无线电辐射的能量集中在主波束指向所对应的局部地理区域,同时使得赋形波束的旁瓣所对应的局部地理区域上泄露的功率显著少于主波束内的功率。当赋形波束的旁瓣所对应的局部地理区域内的微小区受到的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泄露功率低于满足微小区通信所需要的强度时,微小区就可以以空分复用频率的方式与所述宏小区的赋形波束的共享频率。但是,为了实现所述的共享频率,需要克服或者利用由于如下因素导致的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泄露功率的随机性:由不同波束赋形算法和或波束赋形处理中量化误差导致的旁瓣泄露功率的随机性;由不同波束赋形算法和或波束赋形处理中量化误差导致的主瓣波束指向和波束宽度的随机性;由地理环境的随机性产生的赋形波束对微小区干扰的随机性,地理环境对主瓣和/或旁瓣产生的多径分量会随波束指向的改变而动态地变化,位于赋形波束主瓣之外的同一个微小区所受到的来自宏小区赋形波束的干扰的强度也会随赋形波束的指向不同而动态地变化。此外,微小区无线接入点的天线方向与赋形波束之间的角度的随机变化也是导致干扰强度随机化的因素,因此,为了保障微小区与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空分使用频率的可靠性,微小区需要利用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这种动态干扰信息。然而,微小区不能从宏小区发送的宏小区对共享资源的使用计划中获取这种信息,相关技术中也没有给出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干扰信息的方法。
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对微小区的干扰的动态数据是实现宏小区与微小区间灵活共享频谱的关键,下面以实施例说明:如何给出获取宏小区赋型波束对微小区产生的干扰信息并基于该信息建立宏小区赋型波束与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基于上述干扰关系,给出至少一种微小区通信方法,进一步地,给出一种获取宏小区赋型波束与微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的***。
实施例一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用于获取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的方向,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上述时间区间内具有一个波束驻留状态,至少两个上述的波束驻留状态构成一个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步骤S304,对应一个上述的波束驻留状态,至少有一个位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微小区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
步骤S306,根据上述采样结果,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其中,步骤S306在每个波束驻留状态下,或者在一个波束驻留序列完成后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上述时间区间内具有一个主发射波束驻留状态,优选地,当主发射波束只有一个时,该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包括如下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描述主发射波束指向的参数或者描述主波束所覆盖的地理空间的参数;描述主发射波束在特定指向上或者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驻留时间参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功率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带宽和/或主发射波束的发射信道占用的频率参数。
当主发射波束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上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包括每个单一主波束的构成参数。比如,主发射波束有第一主发射波束和第二主发射波束时,上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包括:
第一主发射波束的如下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描述主发射波束指向的参数或者描述主波束所覆盖的地理空间的参数;描述主发射波束在特定指向上或者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驻留时间参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功率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带宽和/或主发射波束的发射信道占用的频率参数;以及,
第二主发射波束的如下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描述主发射波束指向的参数或者描述主波束所覆盖的地理空间的参数;描述主发射波束在特定指向上或者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驻留时间参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功率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带宽和/或主发射波束的发射信道占用的频率参数。
优选地,上述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地包括:至少有一个位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内的微小区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并且,根据上述采样结果,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确定为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位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内的微小区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是为了在至少如下两种覆盖场景之一种中获得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强度:当微小区部署在电磁波难以覆盖的场景下时,比如,位于地下室或者位于地下交通设施内,在微小区这种部署方式下,即便是在宏小区赋形波束覆盖微小区所在地理位置的情况下,微小区也潜在地可以使用赋形波束的频率;当微小区部署在宏小区可以覆盖的地理空间环境下时,当宏小区赋形波束向微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信号时,微小区可以以协同的方式协助宏小区赋形波束向上述终端发送信号,以提高对上述终端的传输速率或者提高对上述终端传输的频谱效率。
优选地,上述的位于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微小区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的方式可以为: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的辐射做采样和/或对赋形波束的带外辐射做采样。在这里,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的辐射做采样是用于建立微小区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同频干扰关系,同频干扰关系用于微小区以空分复用频率的方式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工作频率,或者微小区以协同发射的方式来提高向终端传输中的频谱效率,在本发明中,工作频率是指带内频率;对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外的辐射做采样是用于建立微小区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邻频干扰关系,邻频干扰关系用于微小区以机会的方式规避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带外泄露功率,一种以机会的方式规避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带外泄露功率的具体例子是:当宏小区赋形波束的工作频率是FDD许可频谱中的下行频谱,微小区的工作频谱是以时分双工方式使用的频谱时,在宏小区主发射波束处于朝向微小区发射的特定角度时,宏小区主发射波束的带外泄露功率会干扰微小区的上行接收信道,而在宏小区主发射波束处于其它角度时,微小区接收到的宏小区主发射波束的带外泄露功率会很弱,因此,微小区可以在宏小区主发射波束的特定波束驻留状态下,使用宏小区赋形波束的工作频率与微小区工作频率之间的保护频带进行上行接收。
根据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将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进一步确定为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和/或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根据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将上述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进一步确定为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和/或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上述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上述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上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弱干扰小区组;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上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强干扰小区组。
其中,上述宏小区覆盖上述微小区,或者上述宏小区与覆盖上述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
上述干扰关系是指微小区所受干扰的强度与产生该干扰的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宏小区是微小区所在宏小区或者是微小区所在宏小区的相邻宏小区。
一种表示上述干扰关系的实现方法可以是构建干扰关系表,表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微小区与宏小区A的赋形波束间的干扰关系表:
表1
如表1所示,在干扰关系表中,一个微小区对应至少一个宏小区的赋刑波束的波束驻留序列,微小区1与宏小区A的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是,在一个包含7个波束驻留状态的波束驻留序列中,这7个波束驻留状态是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状态(1)至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状态(7),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状态(5)~(7)是上述微小区1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在这些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下,微小区1可以使用与宏小区A的合成波束的发射频谱进行通信;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状态(1)和波束驻留状态(3)是上述微小区1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在这些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下,微小区1可以使用与宏小区A的合成波束的发射频谱进行协同发射,以提升宏小区的频谱使用效率;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状态(2)和波束驻留状态(4)既不是上述微小区1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也不是上述微小区1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在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状态(2)和波束驻留状态(4)下,微小区1受到的来自赋形波束的干扰比较强,不适合以空分方式与宏小区赋形波束共享频率,但是又没有足够强,因此也在在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状态(2)和波束驻留状态(4)下,微小区1不适合与宏小区A的合成波束的发射频谱进行协同发射。
表1中也给出了微小区1与上述包含7个波束驻留状态的波束驻留序列之间的邻频/带外干扰关系,微小区1在获取了与上述包含7个波束驻留状态的波束驻留序列之间的邻频/带外干扰关系后,微小区1在受到较弱的带外干扰的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状态(5)~(7)下,使用较小的保护带与微小区终端通信,上述保护带是微小区1的无线接入点的上行信道的频谱与宏小区A的下行信道的频谱之间的保护频带。
表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微小区与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间的干扰关系表:
表2
如表2所示,当微小区1所在宏小区A的相邻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也对微小区1产生干扰时,则获取微小区1与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为了同时规避来自宏小区A和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产生的干扰,微小区1使用宏小区A和宏小区B的波束驻留序列信息,在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序列和宏小区B的波束驻留序列中同时出现微小区1的弱带内和/或带外干扰驻留状态时,微小区1在上述弱干扰驻留状态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内使用宏小区A和/或宏小区B的赋刑波束的发射带宽内的频谱。
优选地,宏小区A内的微小区1在获取微小区1与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时,宏小区A内的微小区1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之一种获取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驻留状态:1)干扰关系管理单元控制宏小区A的空中接口向微小区1发送;2)干扰关系管理单元通过微小区1的回程信道发送;3)基站间通过基站间的接口,比如LTE***中的X2接口,向相邻的基站发送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驻留状态;4)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驻留状态与宏小区A的赋形波束驻留状态都是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单元或者基站集中控制,网络侧的干扰关系管理单元使用无线资源管理单元或者基站集中控制的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驻留状态。
在构建上述的干扰关系表时,确定干扰关系表中的宏小区的赋刑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包含的波束驻留状态数目的方法是,对表征波束驻留状态的参数进行离散取值,按照所需的数值间隔对表示波束驻留状态指向的俯仰角度和/或方位角度进行离散取值,即,在干扰关系表中,相邻的波束驻留状态的参数间保持特定的步长。两个不同或者相邻的波束驻留状态的波束指向所使用的俯仰角度和/或方位角度之间的间隔大于或者等于1度。对表征波束驻留状态的参数进行离散取值方法用于所有的表征波束驻留状态的参数中,比如,功率的取值间隔大于100dBm。
上述微小区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或者其组合:
1)由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
2)由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
3)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微小区附近的移动终端来实现采样。
当由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时,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在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的驻留时间内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进行采样;具体地,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使用其上行接收通道实施上述采样;采样后的数据的具体处理由可以是在无线接入点处进行,也可以是在网络侧的干扰关系管理单元内进行。
当由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时,上述测量单元的接收通道不是微小区无线接入点的上行接收通道的构成部分,上述测量单元的接收通道可以是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共站或者共装置部署,或者上述测量单元的接收通道被部署在微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特定位置上;测量单元在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的驻留时间内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进行采样;具体地,测量单元使用其接收通道实施上述采样;采样后的数据的具体处理由可以是在测量单元处进行,也可以是在网络侧的干扰关系管理单元内进行;一种实现测量单元的方法是,由通用移动终端的RF接收芯片用于测量单元的接收通道;测量单元所部署的微小区或者测量单元与微小区的对应关系是网络侧已知的或者是预先确定的。
当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微小区附近的移动终端来实现采样时,一种确定上述微小区与上述移动终端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是:通过移动终端对微小区发射信号的测量来估计上述终端与微小区的大致距离,一种实现方法是:当上述移动终端测量到的微小区发送的信号的强度超过指定强度时,则将上述终端与上述微小区间确定为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示上述终端对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测量可以用于表征该微小区与被测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间的干扰关系。
优选地,上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可以包括描述主波束的如下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描述主发射波束指向的参数或者描述主波束所覆盖的地理空间的参数;描述主发射波束在特定指向上或者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驻留时间参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功率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带宽和/或主发射波束的发射信道占用的频率参数。
优选地,在一个采用阵列天线的宏小区内,当上述主发射波束不止一个时,上述驻留状态是由每个主发射波束的上述驻留参数共同构成。
干扰关系管理单元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在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内实现;在宏小区接入点内实现;在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网元内实现。
一种在实际通信***中获取上述干扰关系的具体例子是:在实际使用上述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之前,在网络侧已经采集和/或存储了上述干扰关系,网络侧采集和/或存储上述干扰关系的具体方法是如下之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按照上述的干扰关系获取方法给出的步骤,设定一个时间区间,在上述时间区间内,实施建立上述干扰关系所需要的数据的采集,比如,在网络负载较轻的时间区间内,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在一组预订的波束指向上进行发射,对应主发射波束的驻留状态,微小区进行上述的采样并且将获取的干扰关系存贮在网络侧,比如,存储在无线资源管理网元内,或者存储在干扰关系管理单元内;或者,按照上述的干扰关系获取方法给出的步骤,在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向终端发射业务信号的过程中,微小区对处于提供业务状态的宏小区赋形波束进行采样,并且将获取的干扰关系存贮在网络侧。一种存储方法是,对于现有的存储在无线资源管理网元内,或者存储在干扰关系管理单元内的干扰关系进行更新。
在实际通信***中使用上述干扰关系的实现方法可以是如下之一种:上述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保存在微小区本地;或者,网络侧通过宏小区无线信道将上述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发送给微小区;或者,网络侧通过上述微小区的有线或者无线回程信道将上述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发送给该微小区;或者,网络侧的调度器根据网络侧存储的上述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调度器直接确定上述微小区在特定波束驻留状态下的频谱使用方式,并且调度器为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和/或微小区终端指配配置信道的频率,或者调度器为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和/或微小区终端指配配置信道的频率和时间。
优选地,在实际***中向微小区发送宏小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波束驻留状态或者一个波束驻留状态序列的方法是:通过宏小区的广播信道发送宏小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波束驻留状态或者一个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一种例子是,宏小区使用其小区广播信道或者***广播信道向本小区的微小区发送上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一个波束驻留状态序列;或者,通过微小区的有线或者无线回程信道向上述微小区发送宏小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波束驻留状态或者一个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实际***中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是随机的,波束驻留状态包含的波束指向参数会随终端的移动而变化,在这种波束指向变化中会出现与与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波束驻留状态的波束指向参数之间不完全吻合,而是存在误差,比如,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一组波束驻留状态的波束指向参数中不同指向之间采用了在俯仰角度和/或方位角度上的间隔是1度,当实际***中给出的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中的俯仰和/或方位角度落在上述的1度间隔内时,实际***中的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就与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波束驻留状态的波束指向参数之间不完全吻合。同样地,在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一组波束驻留状态的波束指向参数还包含发射功率参数,或者还包含波束宽度参数时,这些发射功率参数或者波束宽度参数也会与实际***在工作中使用的波束驻留状态的相应参数间存在不吻合的情况。通过参数匹配来解决实际***中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与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波束驻留状态的不吻合,具体方法是,为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波束驻留状态所使用的状态参数设定匹配误差,上述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主发射波束指向参数,主发射波束宽度参数,主发射波束辐射功率参数或者主波束增益参数之一种。当实际***中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包含的参数与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某个波束驻留状态包含的参数之间的误差小于匹配误差时,就将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该波束驻留状态作为实际***中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的匹配状态,以此匹配状态下微小区受到的干扰强度作为上述实际***中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下对微小区的干扰强度。当实际***中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包含的参数与干扰关系表中列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波束驻留状态包含的参数之间的误差都小于匹配误差时,则将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束驻留状态中匹配误差最小的那个波束驻留状态作为实际***中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的匹配状态。
实施例二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小区空分复用频率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适用于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以空分复用频率的方式使用频谱,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微小区空分复用频率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2,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使用已经获取的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判断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存在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在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与微小区服务的终端进行通信;如果不存在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放弃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
一种优选实现方式可以是:宏小区赋形波束是工作在FDD下行频带上的合成波束,比如,是工作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为FDD)频带上的有源天线(active antenna system,简称为AAS)的合成波束,微小区是以机会方式使用上述FDD下行频带的微小区,微小区获取FDD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获取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判断上述AAS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存在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在上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与微小区服务的终端进行通信。
实施例三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小区规避邻频干扰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适用于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以相邻频率的方式使用频谱,该方法包括:
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使用已经获取的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判断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存在上述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在上述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之间存在第一保护间隔的频率从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接收信号;如果不存在上述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则微小区使用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之间存在第二保护间隔的频率从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接收信号;上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频带宽度小于第二保护间隔的频带宽度。
一种优选地实现方式是:宏小区赋形波束是工作在FDD下行频带上的合成波束,比如,是工作在FDD频带上的有源天线(AAS)的合成波束,微小区是使用与上述FDD下行频带相邻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为TDD)频谱的微小区,根据已经获取的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TDD微小区确定出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一个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则在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一个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下,微小区采用第一保护间隔为微小区终端配置上行信道;以及/或者TDD微小区根据已经获取的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确定出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一个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则在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一个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下,微小区采用第二保护间隔为微小区终端配置上行信道。其中,上述的第一保护间隔的带宽小于第二保护间隔,第一保护间隔和第二保护间隔位于FDD下行频谱与上述终端上行信道使用频谱之间。
实施例四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小区协助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获取干扰关系的方法,适用于微小区与覆盖该微小区的宏小区的赋形波束之间同频工作,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微小区协助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使用已经获取的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判断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存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并且宏小区的赋形波束所服务的终端位于上述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则微小区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向上述终端发射信号;否则,则微小区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放弃使用上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
优选地,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微小区与宏小区赋形波束可以以发射分集方式或者以MIMO方式共同向上述终端发送数据,进一步地,根据已经获取的微小区与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判断上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与上述微小区对应的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并且在对应的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下,微小区在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使用的频谱上配置微小区业务信道。
优选地,确定宏小区的赋形波束所服务的终端位于上述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的实现方法可以是:使用终端测量微小区信号强度的方式确定,或者使用微小区接收终端发射信号的方式确定。
确定上述终端是宏小区在上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所服务的终端的实现方法可以是:宏小区根据调度器对终端的调度信息确定。
实施例五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获取干扰关系的***,用于获取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宏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获取干扰关系的***的组成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包括:
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611,用于赋形波束的发射;
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613,用于控制上述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
微小区测量单元605,用于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采样;
干扰关系管理单元602,根据上述微小区测量单元的采样结果来确定上述微小区与上述被采样赋形波束间的干扰关系。
其中,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613控制宏小区内的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611所发射的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的方向,上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上述时间区间内具有一个波束驻留状态,至少两个上述的波束驻留状态构成一个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对应一个上述的波束驻留状态,至少有一个位于上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微小区测量单元605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做采样;干扰关系管理单元602根据上述采样结果,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上述微小区605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确定为上述微小区605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611的一种优选实现方式是,由多个天线单元以及与之对应的射频通道实现,比如,由实际部署的覆盖宏小区的相控阵天线或者有源阵列天线包含的天线单元和射频通道单元实现。
上述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613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1)在射频部分对送往阵列天线单元的发射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进行加权处理;2)在基带处理单元内分对送往阵列天线单元的发射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进行加权处理。
上述微小区测量单元605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1)由微小区内的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
2)由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
3)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微小区附近的移动终端来实现采样。
当由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时,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在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的驻留时间内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进行采样;例如,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使用其上行接收通道实施上述采样;采样后的数据的具体处理由可以是在无线接入点处进行,也可以是在网络侧的干扰关系管理单元602内进行。
当由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时,上述测量单元的接收通道不是微小区无线接入点的上行接收通道的构成部分,上述测量单元的接收通道可以是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共站或者共装置部署,或者上述测量单元的接收通道被部署在微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特定位置上;测量单元在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的驻留时间内对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进行采样;例如,测量单元使用其接收通道实施上述采样;采样后的数据的具体处理由可以是在测量单元处进行,也可以是在网络侧的干扰关系管理单元602内进行;一种实现测量单元的方法是,由通用移动终端的RF接收芯片用于测量单元的接收通道;测量单元所部署的微小区或者测量单元与微小区的对应关系是网络侧已知的或者是预先确定的。
当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微小区附近的移动终端来实现采样时,一种确定上述微小区与上述移动终端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是:通过移动终端对微小区发射信号的测量来估计上述终端与微小区的大致距离,一种具体方法是:当上述移动终端测量到的微小区发送的信号的强度超过定强度时,则将上述终端与上述微小区间确定为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示上述终端对宏小区赋形波束的测量可以用于表征该微小区与被测赋形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间的干扰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在宏小区A内除了存在微小区测量单元605,还存在以及微小区测量单元603,微小区测量单元604,微小区测量单元606。终端607是宏小区赋形波束服务的终端,终端608是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或者是位于微小区覆盖区域内的终端,终端608也可以实施对来自赋形波束的射频功率的测量。
上述干扰关系管理单元602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微小区无线接入点614内实现,例如,在微小区接入点614内处理来自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的采样数据和/或在微小区存储干扰关系数据;
在宏小区无线接入点内实现,例如,微小区接入点将对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的采样数据发送给宏小区基站;或者微小区接入点将对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的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给宏小区基站,在宏小区基站内获取和/或存储上述的干扰关系数据;
在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网元内实现,例如,微小区接入点将对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的采样数据发送给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网元;或者微小区接入点将对上述赋形波束的带内和/或带外射频功率的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网元,在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网元内获取和/或存储上述的干扰关系数据。一种上述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网元的具体形态是对宏小区和微小区进行频谱协调的联合无线资源管理单元。
上述获取干扰关系的***在获取上述的干扰关系数据之后,还可以向宏小区内的微小区发送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的主发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发送方式可以是如下之一种:
由宏小区基站使用产生宏小区赋形波束的天线单元向微小区发送主发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
由宏小区基站使用与宏小区赋形波束的发射频率不同的频率向微小区发送主发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
由网络侧的干扰关系管理单元通过微小区的有线或者无线回程(backhaul)信道向微小区发送主发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信息。
上述主发射波束驻留状态,包括描述主波束的如下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描述主发射波束指向的参数或者描述主波束所覆盖的地理空间的参数;描述主发射波束在特定指向上或者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驻留时间参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功率参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带宽和/或主发射波束的发射信道占用的频率参数。
当微小区无线节点614所在宏小区A的相邻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也对微小区无线节点614产生干扰时,则获取微小区无线节点614与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之间的干扰关系,参见表2,为了同时规避来自宏小区A和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产生的干扰,微小区无线节点614使用宏小区A和宏小区B的波束驻留序列信息,在宏小区A的波束驻留序列和宏小区B的波束驻留序列中同时出现微小区无线节点614的弱带内和/或带外干扰驻留状态时,微小区无线节点614在上述弱干扰驻留状态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内使用宏小区A和/或宏小区B的赋形波束的发射带宽内的频谱。
邻宏小区B包含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612,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612发射波束609,终端610是波束609所服务的终端。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方向,其中,所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所述时间区间内处于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所述波束驻留状态根据描述所述主发射波束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划分;
对应于所述波束驻留状态,存在至少一个位于所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外的第一微小区,所述第一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其中,所述宏小区覆盖所述第一微小区,或者所述宏小区与覆盖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
根据所述第一微小区的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包括:
若根据所述采样数值得到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
若根据所述采样数值得到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还包括: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和/或,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还包括:
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弱干扰小区组;和/或,
当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时,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微小区构成该波束驻留状态下的受强干扰小区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所述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辐射进行采样,且所述采样结果大于预设的所述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
在所述第一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所述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辐射进行采样,且所述采样结果小于预设的所述第二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弱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
在所述第一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所述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外辐射进行采样,且所述采样结果大于预设的所述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
在所述第一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所述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外辐射进行采样,且所述采样结果小于预设的所述第二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所述宏小区之间以空分复用频率的方式使用频谱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的信息,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所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判断所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是,则所述第一微小区在所述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所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与所述第一微小区服务的终端进行通信;如果否,则所述第一微小区放弃使用所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微小区与采用赋形波束的所述宏小区之间以相邻频率的方式使用频谱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的信息,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所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判断所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是,则所述第一微小区在所述弱带外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与所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之间存在第一保护间隔的频率从所述第一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接收信号;
如果否,则所述第一微小区使用与所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之间存在第二保护间隔的频率从所述第一微小区服务的终端接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频带宽度小于第二保护间隔的频带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描述所述主发射波束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种:描述所述主发射波束指向的参数;描述所述主发射波束所覆盖的地理空间的参数;描述所述主发射波束在特定指向或者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驻留时间;所述主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所述主发射波束的功率参数;所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带宽;所述主发射波束的发射信道占用的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宏小区内存在多个主波束的情况下,所述波束驻留状态由每个主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共同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由所述第一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
由所述第一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
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由与所述第一微小区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终端进行采样。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波束驻留状态,还存在至少一个位于所述主发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之内的第二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其中,所述宏小区覆盖所述第二微小区,或者所述宏小区与覆盖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
根据所述第二微小区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采样数值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包括:
若根据所述采样数值得到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
若根据所述采样数值得到的接收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将对应的被采样的波束驻留状态确定为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微小区与覆盖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宏小区的赋形波束之间同频工作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的波束驻留状态序列的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二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为对所述赋形波束的工作频带内辐射进行采样,且所述采样结果大于预设的所述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至少两个所述波束驻留状态构成所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
判断所述波束驻留状态序列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如果是,且覆盖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宏小区的赋形波束所服务的终端位于所述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则所述第二微小区在所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所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向所述终端发射信号;如果否,则所述第二微小区在所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放弃使用所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小区在所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使用所述主发射波束的频率向所述终端发射信号包括:
所述第二微小区在所述强带内干扰波束驻留状态的存在时间内,与覆盖所述第二微小区的宏小区的赋形波束以发射分集方式或者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式共同向所述终端发射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小区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由所述第二微小区的无线接入点进行采样;
由所述第二微小区内设置的测量单元进行采样;
由所述第二微小区内或者与所述第二微小区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终端进行采样。
16.一种干扰关系的获取***,其特征在于,包括:
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位于宏小区中,用于发射赋形波束;
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控制单元,与所述宏小区赋形波束发射单元相连,用于控制宏小区赋形波束的主发射波束指向,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指向不同方向,其中,所述主发射波束在一个所述时间区间内处于一个波束驻留状态,所述波束驻留状态根据描述所述主发射波束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划分;
微小区测量单元,位于微小区中或者与所述微小区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用于对来自所述赋形波束的射频信号采样,其中,所述宏小区覆盖所述微小区,或者所述宏小区与覆盖所述微小区的宏小区相邻;
干扰关系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微小区测量单元的采样数值来确定在被采样的所述波束驻留状态下,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微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关系管理单元用于:
在所述采样数值或者在使用采样数值计算出的功率或者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赋形波束与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强干扰波束驻留状态;或者,在所述采样数值或者在使用采样数值计算出的功率或者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二干扰门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赋形波束与所述第一微小区的干扰关系为弱干扰波束驻留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关系管理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实现:
在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内实现;
在宏小区接入点内实现;
在网络侧的无线资源管理网元内实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区测量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实现:
由微小区内的无线接入点来实现采样;
由微小区内部署的测量单元来实现采样;
由位于微小区内或者与第一微小区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终端来实现采样。
CN201310048079.0A 2013-02-06 2013-02-06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Active CN103974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8079.0A CN103974273B (zh) 2013-02-06 2013-02-06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8079.0A CN103974273B (zh) 2013-02-06 2013-02-06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273A CN103974273A (zh) 2014-08-06
CN103974273B true CN103974273B (zh) 2018-11-13

Family

ID=51243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8079.0A Active CN103974273B (zh) 2013-02-06 2013-02-06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4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0756B2 (en) * 2016-02-05 2020-06-30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7105439B (zh) * 2016-02-22 2021-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间协同传输方法,装置及***
WO2020103056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密度的调整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6516A (zh) * 2018-11-29 2020-06-0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526570A (zh) * 2019-02-01 2020-08-11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710A (zh) * 2009-12-03 2011-06-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中继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202330A (zh) * 2011-05-23 2011-09-28 北京邮电大学 蜂窝移动通信***的覆盖自优化方法
EP2432137A2 (en) * 2010-09-16 2012-03-21 Ricoh Company,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2405603A (zh) * 2009-04-21 2012-04-04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具有选择性波束衰减的多点机会波束成形
CN102487545A (zh) * 2010-12-03 2012-06-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进行天线发送功率控制的无线基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603A (zh) * 2009-04-21 2012-04-04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具有选择性波束衰减的多点机会波束成形
CN102088710A (zh) * 2009-12-03 2011-06-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中继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EP2432137A2 (en) * 2010-09-16 2012-03-21 Ricoh Company,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2487545A (zh) * 2010-12-03 2012-06-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进行天线发送功率控制的无线基站装置
CN102202330A (zh) * 2011-05-23 2011-09-28 北京邮电大学 蜂窝移动通信***的覆盖自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273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umtaz et al. MmWave massive MIMO: a paradigm for 5G
Lee et al. Spectrum for 5G: Global status, challenges, and enabling technologies
Wang et al.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A comprehensive survey
Mei et al. Cellular-connected UAV: Uplink association, power control an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waechia et al.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for fifth-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Feasibility and challenges
Borralho et al. A survey on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cellular network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future deployments
Akdeniz et al. Millimeter wave picocellular system evaluation for urban deployments
Li et a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for 5G millimeter wave backhaul and access networks
Bai et al. Coverage and capacity of millimeter-wave cellular networks
Jungnickel et al. The role of small cells, coordinated multipoint, and massive MIMO in 5G
Koppenborg et al. 3D beamforming trials with an active antenna array
CN103974272B (zh) 获取波束间干扰关系的方法及***
US7756482B2 (en) Scheduling method for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system thereof
US20090286465A1 (en) Schedul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hop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3108598B1 (en) Optimizing network resour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974273B (zh)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US7953374B2 (en) Schedul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s
Al-Falahy et al. Network capacity optimisation in millimetre wave band using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JP741492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動作する装置
Kanno et al. A survey on research activities for deploying cell free massive MIMO towards beyond 5G
Chen et al. Multi-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ed scheduling in mmWave 5G cellular systems
KR101415670B1 (ko) 편파 특성을 이용한 빔/편파 자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Berraki et al. Codebook based beamforming and multiuser scheduling scheme for mmWave outdoor cellular systems in the 28, 38 and 60GHz bands
Jungnickel et al. Wlc06-1: Capacity measurements in a multicell mimo system
Chen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IMT-2020 (5G) systems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based on OPNET network simulation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