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8387B - 乘客传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8387B
CN103958387B CN201180075181.9A CN201180075181A CN103958387B CN 103958387 B CN103958387 B CN 103958387B CN 201180075181 A CN201180075181 A CN 201180075181A CN 103958387 B CN103958387 B CN 103958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side frame
joint
fixed
surface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51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8387A (zh
Inventor
堂园美礼
宇津宫博文
军地孝昭
礒谷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58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8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在连结侧框体的接头上设置连结螺栓时,由于设置在接头两端的连结螺栓所承受的负载大,所以能够有效承受负载的连结螺栓的数量有限。为此,需要增加侧框体和接头构件的板厚,并且加大连结螺栓的直径,以增加每一根连结螺栓的支承负载,该方法由于会导致重量增加,所以并不是理想的方法。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平板状的接头与分割后的各个侧框体的侧面部重叠来进行固定,另一方面,通过使具有挠曲部和位于该挠曲部两侧的平面部的挠曲接头的所述平面部与分割后的各个侧框体的底面部重叠来进行固定。由此,能够通过平板状的接头来承受铅直方向的负载。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在铁路的车站和百货店等建筑物内连结各个楼层的自动扶梯装置或者用于机场等的电动通道等为代表的乘客传送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由一对侧框体构成的主框体的乘客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出于安装现场方面的限制和运输方面的考虑等,难以将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体制造成一体结构并整体地运送到建筑物等的建筑现场进行安装,所以需要将主框体分割成多个框体进行制作,并在安装现场使用连结螺栓将分开制作的主框体一体组装,由此对乘客传送设备进行安装。
作为具有该主框体的乘客传送设备,例如已在日本特开昭52-13788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如上所述,其考虑到安装和运输以及安装现场的搬入等因素,在长度方向对主框体进行了分割。此后,将经分割后的主框体彼此对接,并使用接头构件以及连结螺栓等进行紧固和固定,由此组装成一体的结构物。
另一方面,例如在自动扶梯装置中,通过将主框体架设在各个楼层的支承部来支承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踏板和移动扶手以及用于驱动上述构件的驱动机和引导机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2-137880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体由于要承受主框体自身的自重和上述踏板、移动扶手、驱动机和引导机构等收纳构件的重量以及乘客的重量,所以会使得以主框体两端的支承部为支点的两端支承梁产生弯曲变形。
也就是说,构成主框体的侧框体的长度方向的应力随着朝向顶面部而变成大的压缩应力,并且随着朝向底面部而变成大的拉伸应力。
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其在侧框体的分割部,在各个侧框体的顶面部和底面部也就是H型钢的翼板部和横侧面部设置平板状的接头构件,通过接头构件和连结螺栓将分割后的侧框体连结而形成一体的结构物。
在该结构中,由于经由分割部传递的负载集中到上述接头构件上,尤其是集中到设置在翼板部的接头构件上,所以必须增加对该接头构件进行紧固和固定的H型钢的板厚和翼板部的宽度以提高机械强度。因此,会导致包括侧框体在内的主框体的重量增加。
也就是说,已经知道,在两端的支承梁,朝着厚度方向的端部会产生应力,并且侧框体的应力分布也呈现相同的趋势。从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看,由于侧框体具有凸缘状的顶面部和底面部,所以在其顶面部的接头构件上会产生大的压缩应力,而在其底而部的接头构件上相反会产生大的拉伸应力。
而且,作为其顶面部和底面部的分割部的接头构件,为了能够承受因该应力而产生的负载,需要使用大直径的连结螺栓或者使用多根连结螺栓。
另一方面,由于由一对侧框体构成的主框体不但需要夹持自动扶梯装置和电动通道的踏板,而且还需要实现小型化,所以侧框体的顶面部和底面部的宽度自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连结分割后的侧框体的顶面部和底面部的接头构件的宽度也要受到限制,难以使用大型的连结螺栓,使得必须使用多根连结螺栓进行紧固。
此时,由于顶面部和底面部的宽度窄,所以与接头构件连结的连结螺栓的使用数量也要受到限制。因此,在设置连结螺栓时,需要将连结螺栓在侧框体的长度方向上排成数列。
可是,在排成数列的连结螺栓组中,设置在连结螺栓组的两端侧的连结螺栓因承受应力而承受很大的负载,而设置在连结螺栓组的中央附近的连结螺栓则几乎不承受负载,因此,能够有效地承受负载的连结螺栓的数量有限。
由于连结螺栓的数量受到限制,所以侧框体所能支承的负载也受到了限制。例如,在自动扶梯装置方面,存在自动扶梯装置所能适应的层高(出入口的高度差)受到限制的问题。由于负载随着层高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对车站和大深度的地铁的自动扶梯装置来说非常不利。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可以考虑增加侧框体和接头构件的板厚,并且加大连结螺栓的直径,以增加每根连结螺栓所能承受的支承负载。可是,尤其是侧框体板厚的增加会导致质量增加,所以不是理想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使得能够抑制构成主框体的侧框体的板厚增加,并且能将分割后的侧框体彼此连结起来。
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平板状的接头与分割后的各个侧框体的侧面部重叠而对各个侧框体的侧面部进行固定,另一方面,使具有挠曲部和位于该挠曲部两侧的平面部的挠曲接头的所述平面部与分割后的各个侧框体的底面部重叠而对各个侧框体的底面部进行固定。由此,能够通过平板状的接头来承受铅直方向的负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轻量化的乘客传送设备,其能够抑制构成主框体的侧框体的板厚增加,并且能够将分割后的侧框体彼此连结起来。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作为乘客传送设备的自动扶梯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自动扶梯装置的主框体的沿着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剖开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主框体沿着长度方向剖开而表示一方的侧框体侧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对接连结部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图4的V-V剖面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安装在侧框体的底面部的连结构件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安装在侧框体的底面部的连结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安装在侧框体的底面部的连结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作为本发明对象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作为乘客传送设备中的一种的自动扶梯装置,图1表示自动扶梯装置的整体结构。
在该自动扶梯装置1中,多个踏板(也可以称为“踏级”或者“梯级”)2被环状连结而循环移动,由此在上部楼层地板3和下部楼层地板4之间运送乘客。
该自动扶梯装置1具有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主框体5、为了乘客的安全而设置的与踏板2同步移动的扶手6、以及栏杆7,栏杆7位于踏板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用于支承扶手6,并且沿着框体5的长度方向竖立地设置。
而且,出入口地板8、9和扶手6以及栏杆7等由主框体5支承,在该主框体5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固定有建筑物侧的出入口(具体来说是上部楼层出入口地板8和下部楼层出入口地板9)。
自动扶梯装置1的主框体5具有供乘客上下自动扶梯时使用的上部楼层出入口地板8和下部楼层出入口地板9、以及将上述地板之间连结起来的倾斜部分10。此外,在位于上部楼层出入口地板8下方的上部楼层机械室11中设置有驱动机12,该驱动机12对驱动链轮13进行驱动。
另一方面,在位于下部楼层出入口地板9下方的下部楼层机械室14中设置有从动链轮15,在上述上下的驱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5上卷绕有环状的链条16,使得能够进行连续驱动。在该链条16上,等间隔地连结有轮轴17,各个踏板2安装在该轮轴17上。
以下参照图2和图3对作为本发明对象的主框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构成自动扶梯装置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体5采用钢板制成,左右一对侧框体18和19由横梁20和底部构件21连结成大致U字型的剖面形状。各个侧框体18、19和横梁20以及底部构件21通过固定螺栓22牢固地固定。
而且,左右的侧框体18和侧框体19通过将钢板弯曲加工成コ字状的剖面而成,具有与铅直面平行的侧面部18A和19A、顶面部18B和19B以及底面部18C和19C,顶面部18B、19B位于侧面部18A、19A的上方,通过将侧面部18A、19A的上侧部分弯曲成大致直角而成,底面部18C、19C位于侧面部18A、19A的下方,通过将侧面部18A、19A的下侧部分弯曲成大致直角而成。
一般来说,优选缩小自动扶梯装置的占用体积,也就是优选缩小主框体5的剖面尺寸。由于踏板2在主框体5的内部循环移动,所以在实际使用的自动扶梯装置的主框体5的剖面尺寸中,横侧面部18A、19A的高度H大约为1m,顶面部18B、19B的宽度Tu的大小大约为0.1m,底面部18C、19C的宽度Tb的大小也大约为0.1m。
因此,由于通过对钢板进行弯折加工而成的侧框体18、19的侧面部18A、19A、顶面部18B、19B以及底面部18C、19C的板厚相同,所以侧面部18A、19A的截面面积大约是顶面部18B、19B和底面部18C、19C的截面面积的10倍。在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侧面部18A、19A的截面面积更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利用该截面面积上的很大的差异,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抑制侧框体18、19的厚度增加,并且能够对分割后的侧框体彼此进行连结(关于这一点在后述部分说明)。
如此形成的侧框体18、19如上所述,考虑到安装现场的限制以及运输方面的情况,在侧框体18、19的长度方向上将侧框体18、19分割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分,并且在安装现场进行一体化组装。
图3示出了将主框体5沿着长度方向上剖开而表示一方的侧框体侧19的情况。由于另一侧的侧框体18的结构与侧框体19基本相同,所以在此省略了其图示。分割后的侧框体19在对接连结部23处通过接头构件彼此固定和连结。
而且,接头构件也称为接合板,由用于将侧面部19A彼此固定在一起的平板状的接头构件(以下称为“平板接头”)24、用于将顶面部19B彼此固定在一起且在中央具有挠曲部的接头构件(以下称为“挠曲接头”)25、以及用于将底面部19C彼此固定在一起且与挠曲接头25一样在中央具有挠曲部的接头构件即挠曲接头26构成。
图4是图3所示的对接连结部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图4的V-V剖面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底面部侧的结构。分割后的两个侧框体19的端面19D隔开规定的距离S地对接。将长度为L1且宽度为W1的矩形的平板接头24以贴在各个侧框体19的侧面部19A上的方式与侧面部19A重叠,并且在各个端面19D的附近通过作为固定构件的连结螺栓27(由于也可以使用铆钉类,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连结螺栓还包括铆钉类)将平板接头24与两个侧框体19的端面19D附近牢固地固定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平板接头24的长度方向在平板接头24的主面内定义为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将宽度方向在平板接头24的主面内定义为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此外,将具有一对平面部25A和四边形状的挠曲部25B且长度为L2、宽度为W2的挠曲接头25以贴在各个侧框体19的顶面部19B上的方式与顶面部19B重叠,并且在各个端面19D的附近通过连结螺栓27将挠曲接头25的平面部25A和两个侧框体19的端面19D附近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在本说明书中,将挠曲接头25的长度方向在挠曲接头25的平面部25A的主面内定义为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将宽度方向在挠曲接头25的平面部25A的主面内定义为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由于宽度W2是相对于图4为铅直方向的尺寸,所以未进行图示。宽度W2的大小通常设置成在顶面部19B的外表面的宽度Tu减去侧面部19A的厚度后的尺寸即顶面部19B的内表面的宽度W4以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同样,将具有一对平面部26A和四边形状的挠曲部26B且长度为L3、宽度为W3的挠曲接头26以贴在各个侧框体19的底面部19C上的方式与底面部19C重叠,并且在各个端面19D的附近通过连结螺栓27将挠曲接头26和两个侧框体19的端面19D附近牢固地固定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挠曲接头26的长度方向在挠曲接头26的平面部26A的主面内定义为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将宽度方向在挠曲接头26的平面部26A的主面内定义为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由于宽度W3是相对于图4为铅直方向的尺寸,所以未进行图示。宽度W3的大小通常在底面部19C的外表面的宽度Tb减去侧面部19A的厚度后的尺寸即底面部19C的内表面的宽度W4以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如后所述,也可以基于其他的理由将宽度W3设定为大于宽度W4(参照图5)。
在此,平板接头24的大小和连结螺栓的根数以能够承受作用在主框体5上的最大设计负载的方式决定。也就是说,通过由该平板接头24来承受铅直方向的大部分负载,能够减少铅直方向的负载对挠曲接头25、26的影响。
因此,通过加大平板接头24的宽度尺寸W1来加大与侧面部19A的重叠部分,并且增加连结螺栓27的根数,由此能够分散作用在上述连结螺栓27上的负载,能够缩小作用在每根连结螺栓27上的负载。
如上所述,由于侧面部19A的截面面积是顶面部19B和底面部19C的截面面积的10倍以上,所以平板接头24的大小也相应较大,因此,不需要加厚侧框体19的板厚就能够将分割后的侧框体19连结在一起。
另一方面,设置在顶面部19B和底面部19C上的挠曲接头25、26被构造成当在顶面部19B附近产生的压缩应力和在底面部19C附近产生的拉伸应力作用在其上时,挠曲部25B、26B能够进行挠曲变形,所以与平板接头24相比,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变小(变低)。因此,在有大的负载作用在主框体5上时,挠曲接头25、26发生挠曲,从而使得该负载由平板接头24来承受。
如上所述,在上述结构中,在负载作用在侧框体19上时,平板接头24的顶面部19B侧在侧框体19的长度方向上收缩,底面部19C侧在侧框体19的长度方向上伸长。也就是说,在该部分产生了应力。
如在前面所说明的那样,由于拉伸应力作用在底面部19C,所以确保底面部19C的强度尤其重要。
而且,随着底面部19C侧扩展,挠曲接头26的挠曲部26B的四边形部分以角度变大的方式变形,其结果是,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与平板接头24相比变小(变低)。因此,在负载要作用在底面部19C上时,挠曲接头26的挠曲部26B发生变形,从而形成由固定在侧面部19A上的平板接头24来承受负载的负载分布状态。
同样,随着顶面部19B侧收缩,挠曲接头25的挠曲部25B的四边形部分以角度变小的方式变形,其结果是,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与平板接头24相比变小(变低)。因此,在负载要作用在顶面部19B上时,挠曲接头25的挠曲部25B发生变形,从而形成由固定在侧面部19A上的平板接头24来承受负载的负载分布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挠曲接头26处于几乎不承受由侧框体19的长度方向上的应力产生的负载的状态,所以作用在固定挠曲接头26的连结螺栓27上的负荷小,因此不需要增大底面部19C的厚度和宽度尺寸,不会产生重量增加的问题(相反,在底面部19C中,如果不使用挠曲接头26那样的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小(低)的接头,而是使用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大于或等于平板接头24的接头时,会产生固定底面部19C的接头的连结螺栓27所承受的负荷变大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固定在侧面部19A上的平板接头24所承受的负载负荷变大,但由于侧面部19A的大小与顶面部19B和底面部19C相比大很多,所以能够通过增加连结螺栓27的数量的方法来进行应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同时在顶面部19B和底面部19C设置了挠曲接头25、26,但原则上只需在承受拉伸应力的底面部19C上设置挠曲接头即可。
此外,作用在本实施例所说明的自动扶梯装置的主框体上的主要是上述铅直方向的负载,而在受到地震等外力时,还会发生横向的负载。
相对于该横向的负载,可以构造成由侧框体19的顶面部19B以及/或者底面部19C来承受该负载。也可以通过加大侧框体18和侧框体19的各自的挠曲接头26的宽度W3尺寸,而采用兼具将侧框体18和侧框体19彼此连结的功能的结构(共用挠曲接头2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横向的负载还可以通过图2的横梁20和底部构件21来承受,所以只要使横梁20和底部构件21具有充分的横向强度,则也可以不使用共用挠曲接头28,而在侧框体18和侧框体19上分别设置独立的挠曲接头26。
在图5中,在侧框体18的底面部18C和侧框体19的底面部19C,一体形成的共用挠曲接头28的平面部28A通过连结螺栓27而与各个侧框体的底面部18C和底面部19C牢固地紧固和固定在一起。
此外,在共用挠曲接头28的中央,如图5所示,形成有剖面为四边形的挠曲部28B,共用挠曲接头28具有与图4所述的挠曲接头26相同的功能。
如上所述,由于采用了通过共用挠曲接头28将侧框体18和侧框体19彼此连结的结构,所以提高了横向的刚性,使得能够承受横向上的大的负载。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顶面部18B、19B设置共用挠曲接头28,可能会与踏板发生干涉,所以只在底面部18C、19C上设置共用挠曲接头28(也就是不将挠曲接头25设置成共用挠曲接头28那样的结构)。
图6至图8表示共用挠曲接头28的形状,图6示出了在图5中使用的共用挠曲接头,该共用挠曲接头设置有平面部28A和剖面为四边形(但没有与平面部28A连结的边的部分)的挠曲部28B。
而且,优选将平面部28A的一部分固定在各个侧框体18、19的底面部18C、19C上,并且在整个宽度W3上一体形成平面部28A和挠曲部28B。需要说明的是,图7和图8的情况也与图6一样。此外,也可以不一体形成,而通过其他的构件将两个独立的挠曲接头26彼此连结起来构成共用挠曲接头28。
此外,在图7所示的共用挠曲接头29上设置有平面部29A和剖面为三角形(但没有与平面部29A连结的边的部分)的挠曲部29B。
此外,图8所示的共用挠曲接头30上设置有平面部30A和朝着外侧突出的剖面为圆弧形(但没有与平面部30A连结的边的部分)的挠曲部30B。
图7和图8所示的挠曲接头29和挠曲接头30均具有与图5所示的共用挠曲接头28相同的功能和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规格,将图6至图8所示的各个共用挠曲接头组合起来使用。
此外,也可以将不具有使侧框体18和侧框体19彼此连结的功能的普通的挠曲接头25、26的挠曲部25B、26B的形状设置成图7和图8所示的剖面为三角形的挠曲部29B或者剖面为圆弧形的挠曲部30B那样的形状。
此外,在实施例中,作为将侧面部19A中的平板接头24的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设定为大于底面部19C中的接头的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的装置,采用了具有挠曲部26B的挠曲接头26,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作为底面部19C的接头,也可以采用通过将材质和板厚中的至少一方设定成与平板接头24不同而使得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小于侧面部19A的平板接头24的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的接头。此时,作为底面部19C的接头,也可以使用没有挠曲部的平板接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能够抑制构成主框体的侧框体的板厚增加,并且能将分割后的侧框体彼此连结起来。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5…主框体,18、19…侧框体,18A、19A…侧面部,18B、19B…顶面部,18C、19C…底面部,20…横梁,21…底部构件,23…对接连结部,24…平板接头,25、26…挠曲接头,25A、26A…平面部,25B、26B…挠曲部,28…共用挠曲接头。

Claims (6)

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备:一对侧框体,该一对侧框体通过将具有侧面部、将所述侧面部的上端弯折而成的顶面部、以及将所述侧面部的下端弯折而成的底面部的侧框体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侧框体而成,该分割后的侧框体通过接头固定;设置在该一对侧框体之间的踏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踏板的驱动机构,
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
在对分割后的各个所述侧框体的侧面部进行固定时,使平板状的接头与所述侧面部重叠,并用固定构件进行固定,
在对分割后的各个所述侧框体的底面部进行固定时,使具有挠曲部和位于该挠曲部两侧的平面部的挠曲接头的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底面部重叠,并用固定构件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对分割后的各个所述侧框体的顶面部进行固定时,使平板状的接头与所述顶面部重叠,并用固定构件进行固定,或者使具有挠曲部和位于该挠曲部两侧的平面部的挠曲接头的所述平面部与所述顶面部重叠,并用固定构件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曲接头的挠曲部的形状为剖面呈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弧形中的任一种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固定在所述一对侧框体的底面部的挠曲接头是兼具将所述一对侧框体的一方与另一方彼此连接起来的功能的共用挠曲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是连接螺栓或者铆钉。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部的接头的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被设定为大于所述分割后的各个所述侧框体的底面部的接头的每一单位宽度的刚性。
CN201180075181.9A 2011-11-30 2011-11-30 乘客传送设备 Active CN103958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7628 WO2013080323A1 (ja) 2011-11-30 2011-11-30 乗客コンベ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8387A CN103958387A (zh) 2014-07-30
CN103958387B true CN103958387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53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5181.9A Active CN103958387B (zh) 2011-11-30 2011-11-30 乘客传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79255B2 (zh)
CN (1) CN103958387B (zh)
WO (1) WO20130803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5824B2 (ja) * 2013-12-02 2016-09-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ヤの筐体
CN104003281B (zh) * 2014-06-11 2017-02-01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桁架的驳接结构
JP6367408B1 (ja) * 2017-03-10 2018-08-0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7160A (zh) * 2009-01-29 2010-10-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CN102030247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2984A (en) * 1976-03-19 1977-09-21 Hitachi Ltd Main frame joint for man conveyor
JPS52137880A (en) * 1976-05-12 1977-11-17 Hitachi Ltd Main frame for man conveyor
JPS5751265Y2 (zh) * 1976-09-10 1982-11-09
JPS5431187A (en) * 1977-08-12 1979-03-07 Hitachi Ltd Main frame of man conveyor
JPH042187U (zh) * 1990-04-18 1992-01-09
JPH0442187U (zh) * 1990-08-08 1992-04-09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7160A (zh) * 2009-01-29 2010-10-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CN102030247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080323A1 (ja) 2015-04-27
CN103958387A (zh) 2014-07-30
WO2013080323A1 (ja) 2013-06-06
JP5779255B2 (ja)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6559B (zh)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模块化桁架及对其组装的方法
JP4824157B2 (ja) 長いエスカレータと動く歩道の支持構造体
US9102502B2 (en) Double-deck elevator
US20120168277A1 (en) Truss construction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CN106276558A (zh)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模块化桁架及对其组装的方法
CN103958387B (zh) 乘客传送设备
JP6868114B2 (ja) 負荷配分素子を有し、ピボットピンを収容するための横梁
CN101804939B (zh) 乘客传送设备
JP2009184771A (ja)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そ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CN101857160B (zh) 乘客传送设备
KR101467236B1 (ko) U―pc 합성거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거더교의 시공방법
CN101830389B (zh) 乘客传送设备
KR20210129629A (ko) 트러스 섹션 연결 영역
CN106429716A (zh) 导轨装置及用于安装导轨的方法
JP2008195475A (ja) 建築物耐震用の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110498324A (zh) 电梯轿厢框架的装配
JP5612455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466091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主枠
CN102883987B (zh) 乘客传送设备
JP2008512325A (ja) 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を設置する方法
JP6367408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KR101476150B1 (ko) 프리토션 거더를 이용한 라멘교의 시공방법
KR101483707B1 (ko) 한 쌍의 채널형 절곡부재로 이루어진 거더 모듈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202543783U (zh) 装配式公铁两用栈桥结构
JP5461819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