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8694A -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8694A
CN103948694A CN201410121672.8A CN201410121672A CN103948694A CN 103948694 A CN103948694 A CN 103948694A CN 201410121672 A CN201410121672 A CN 201410121672A CN 103948694 A CN103948694 A CN 103948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radix
traditional chinese
raw material
arthromyodyn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16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明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216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8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8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8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当归、附子、细辛、桂枝、白芍、甘草、麻黄、防风、透骨草;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取出各个原料,水洗干净并且烘干;然后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将各个原料分别打磨碎、筛分;最后按重量比将各个原料掺和混均,混合均匀后制成药丸即可。所述的药物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其它常规的内服制剂、胶囊剂、片剂、散剂或者膏剂。该中药不仅对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效果明显,而且能全面调整人体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稳定,治疗效果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以下简称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目前仍是国内外医学界共同攻关的难题。众多的研究认为,本病为多种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可侵犯多个关节,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以肿胀、晨僵、疼痛、关节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RA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古代医学文献对痹有非常详尽的记载。《内经·痹论篇》总结出痹证的发生除了风寒湿外邪的侵袭外,还由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阴阳失调逆乱,“两气相感”而发病,强调先有脏腑内伤、阴阳失调及营卫不和,后风寒湿邪乘虚内侵而致病的理论。所以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易受外邪侵袭,感受风、寒、湿之邪后,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根据RA 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一般认为本病多因平素营卫俱虚,气血不足,脾胃肝肾亏虚,易感风寒湿热等外邪,病久痰浊瘀血胶着,进一步加重内虚,导致虚实夹杂,缠绵难愈。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主,标实主要为痰湿壅盛、痰瘀互结。
《素同,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并按照病因而将痹证分为四类,“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通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侵入肌腠经络,滞留关节筋骨,气血痹阻而发病。“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生,阳遭阴,故为痹热”。《外台秘要·卷十三》曰:“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畜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则彻骨,痛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RA患者起初确因调护不慎致卫气虚,不能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玄府开疏,风寒湿邪乘之侵及络道,气血受阻,营运失畅,不通则痛。但感邪后绝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转化的。外感邪气后的郁化,即外感风寒湿邪,日久不愈,邪留经络关节。
目前,风湿、类风湿疾病主要是西医和中医两种,和常规的西药抗风湿治疗比较,中医治疗类风湿效果更好。但是,RA的病因研究迄今尚无定论,MHC-Ⅱ抗原以及各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都被深入研究过,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也正由于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根治及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只能通过治疗减轻关节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和减少关节的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但这些治疗都没有达到能彻底根治及预防RA疾病的目的。
近几年国内专利数据库公开了一些相关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病中药的专利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110029193.X,公开(公告)号【CN102091311A】,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桂枝8-30份、生甘草5-20份、知母5-20份、白芍5-20份、生麻黄5-20份、白术5-20份、制附片15-45份、防风5-20份、生姜5-20份、生石膏15-45份、薏苡仁10-30份、鸡血藤15-45份、鹿衔草8-20份、白芷8-20份、萆薢15-45份、黄芪5-30份、泽泻8-20份、汉防己10-30份。
例如: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110201454.1,公开(公告)号【CN102274374A】,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马钱子450-500,蜈蚣20-30,附子30-40,茯苓30-40,人参20-30,白术30-40,独活30-40,杜仲30-40,牛膝30-40,细辛 30-40 ,秦艽30-40,肉桂30-40,防风30-40,甘草30-40,当归30-40 ,熟地30-40,麻黄30-40,桂枝30-40,乳香30-40,没药30-40,桃仁30-40,红花 30-40,苍术30-40,香附30-40,木瓜30-40,丹参30-40。
由上述可知,由于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根治及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只能通过治疗减轻关节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和减少关节的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针对不同的症状,寻找更多更适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对风湿、类风湿疾病疗效显著、稳定,而且能全面调整人体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疏风通痹中药。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疏风通痹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当归8-12g、附子8-12g、细辛4-8g、桂枝13-17g、白芍25-35g、甘草4-8g、麻黄8-12g、防风8-12g、透骨草8-12g。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0g、附子10g、细辛6g、桂枝15g、白芍30g、甘草6g、麻黄10g、防风10g、透骨草10g。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疏风通痹中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取出各个原料,水洗干净并且烘干;然后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将各个原料分别打磨碎、筛分;最后按重量比将各个原料掺和混均,混合均匀后制成药丸即可。
所述的药物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其它常规的内服制剂、胶囊剂、片剂、散剂或者膏剂。
本发明药物具有如下性质和功效: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既能养血,又能和血养血为君。主治血虚诸证、***、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温补脾肾、补火助阳、散寒除湿、大辛大热、温阳逐寒之功效。
细辛:细辛散表里内外之寒邪,通草入经通脉为佐,助桂枝温经散寒。
桂枝:温经通脉,温经散寒。
白芍:芍药益阴和营,二味相配,内疏厥阴,调和营卫为臣,养血和营,与当归相合,补益营血,与桂枝相伍,内和气血。
甘草:性味甘,平。有解药毒,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作用。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痈疽疮疡、咽喉肿痛、气喘咳嗽、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并且具有解药毒、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之功效,可降低其它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大枣:温养脾气为使。助归、芍补血,防桂、辛之燥太过,免伤阴血。
麻黄:具有解表祛风止痛,平喘,镇咳,去痰,发汗,利尿,抗炎,解热,兴奋中枢之功效。
防风:归、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性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
透骨草:性昧辛、温。归肝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肉挛缩,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通利血脉,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等。
因此,本发明疏风通痹中药丸方中当归既能养血,又能和血养血为君;桂枝温通经脉,以畅血行,芍药益阴和营,二味相配,内疏厥阴,调和营卫为臣;细辛散表里内外之寒邪,通草入经通脉为佐;甘草、大枣温养脾气为使。诸药合用,有温养经脉,通畅血行之功。不仅对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效果明显,而且能全面调整人体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稳定,治疗效果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配方一:
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0g、附子10g、细辛6g、桂枝15g、白芍30g、甘草6g、麻黄10g、防风10g、透骨草10g。
这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取出各个原料,水洗干净并且烘干;然后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将各个原料分别打磨碎、筛分至细度为200目左右的粉状物;最后按重量比将各个原料掺和混均,混合均匀后制成药丸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药物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其它常规的内服制剂、胶囊剂、片剂、散剂或者膏剂。
配方二:
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8g、附子8g、细辛4g、桂枝13g、白芍25g、甘草4g、麻黄8g、防风8g、透骨草8g。
配方三:
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2g、附子12g、细辛8g、桂枝17g、白芍35g、甘草8g、麻黄12g、防风12g、透骨草12g。
配方二、三中药的制备方法与配方一的制备方法类似,就不再作说明。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中药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中药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一、药物的动物试验
动物毒性试验:
①动物选择:选用健康白鼠30只,雌雄兼用,体重80-120g,分为2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正常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超剂量的对照组。
②试验方法:采用灌胃法,试验组灌服本药物配方一配制的汤剂,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灌胃给药,连服7天;对照组加量灌服本药物配方一配制的汤剂,每汤剂的药量为实验组汤剂药量的两陪,每天两剂,两剂分四次灌胃给药,连服7天。
③试验结果,试验组15只白鼠行动敏捷、食欲正常、无一例发生中毒症状和不良反应。对照组15只白鼠有3只于服药后出现明显镇静作用,睡眠时间延长现象,3小时以后恢复正常。
④结论:经7天试验表明,按正常剂量标准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情况下,无一例发生中毒症状和不良反应,证明本发明药物在正常量服用中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反应。
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312例,男性172例,女性140例,年龄20-40岁93例,40岁以上219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
2、诊断分析
根据312患者例临床表现:多有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期可有多性及游走性关节疼痛;多发生在大关节,可伴有红肿痛或结节或红斑;慢性期可仅感关节疼痛。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配方一的药剂,给患者服用,每人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20天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5个疗程。
4.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实验室检查正常。
显效:全部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从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者工作和劳动有所恢复,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和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
5.治疗结查
根据疗效标准,得出以下结论: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上述的治疗中,治疗2-5个疗程后,本组312例,治愈143例,治愈率45.83%;显效91例,显效率29.17%;好转56例,好转率17.95%;无效22例,无效率7.05%;总有效率达92.95%;说明本发明的药物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女,53岁,农民,症状:因四肢关节肿痛3年畏寒怕冷,日轻夜重,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中草药治疗,关节肿痛略有消退,坚持服用药物2个疗程后,病情控制较平稳,故停药。可是停药后一段时间后,2012年8月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双膝、双踝、双腕肿痛、剧痛,屈伸非常不利,生活起居难自理,到医院就诊,又开始服用中药治疗,但是却没有出现好转,2012年11月经介绍来我院就诊,通过检查发现,病人双手骨质疏松,关节软组织肿胀,双腕软组织肿胀,间隙变窄,双膝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关节缘骨赘形成。
分析:患者因居处环境较差,致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人体,闭阻经络,而发为痹证。湿性重着粘腻,不易速去,滞留于体内,湿胜则肿,故见关节肿胀,外邪入里,患者病属中医痹症范畴,证为湿热阻络,当治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治疗:患者入院诊断明确,辨证属湿热阻络型,故治宜清热利湿、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经过连续服用上述配方一的药丸3个疗程后,四肢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明显减轻,活动不再受到限制,四肢关节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各关节肿痛完全消失,活动便利,可以自理生活,为了防止复发,继续服用1个疗程的药丸后停止用药,随访至今,病情未见有复发现象。
病例2:陈某某,男,36岁,腰骶部酸痛并晨僵一年多,夜间酸痛加剧,清晨出现腰部肌肉僵硬,活动后症状减轻,天气变化影响不明显。
检查:腰肌呈板状,腰椎棘突压痛,双侧骶棘肌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膝腱反射尚可。
诊断:脊柱性关节炎。
治疗:来我院治疗,经过连续服用上述配方二的药丸2个疗程后,腰骶部酸痛减轻,症状有明显减轻;再继续服用2个疗程,腰骶部酸痛全部消失,停止用药后,随访至今,病情未见有复发。

Claims (4)

1.一种疏风通痹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8-12g、附子8-12g、细辛4-8g、桂枝13-17g、白芍25-35g、甘草4-8g、麻黄8-12g、防风8-12g、透骨草8-1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风通痹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0g、附子10g、细辛6g、桂枝15g、白芍30g、甘草6g、麻黄10g、防风10g、透骨草10g。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疏风通痹中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取出各个原料,水洗干净并且烘干;然后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将各个原料分别打磨碎、筛分;最后按重量比将各个原料掺和混均,混合均匀后制成药丸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疏风通痹中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其它常规的内服制剂、胶囊剂、片剂、散剂或者膏剂。
CN201410121672.8A 2014-03-28 2014-03-28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48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1672.8A CN103948694A (zh) 2014-03-28 2014-03-28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1672.8A CN103948694A (zh) 2014-03-28 2014-03-28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8694A true CN103948694A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26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1672.8A Pending CN103948694A (zh) 2014-03-28 2014-03-28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869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9201A (zh) * 2016-04-18 2016-06-29 林荣波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582775A (zh) * 2017-10-30 2018-01-16 李世辉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药风湿丸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2377A (zh) * 2008-06-27 2009-12-30 崔艳 一种治疗风湿疾病的中药
CN102847087A (zh) * 2011-06-30 2013-01-02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桂芍知母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2377A (zh) * 2008-06-27 2009-12-30 崔艳 一种治疗风湿疾病的中药
CN102847087A (zh) * 2011-06-30 2013-01-02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桂芍知母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成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治及体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罗绪和等,: "《延年益寿附子药膳》", 30 September 1993,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9201A (zh) * 2016-04-18 2016-06-29 林荣波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582775A (zh) * 2017-10-30 2018-01-16 李世辉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药风湿丸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5894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
CN103751306B (zh) 一种抗风湿消炎止痛药物组合物
CN103536858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CN102688420A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汤剂
CN103505699A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CN102058784A (zh) 一种治疗肺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861296B (zh) 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利湿消肿丸
CN101002873B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5047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000890B (zh) 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
CN108295128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206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药酒
CN103948694A (zh)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22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疼痛的消炎中药
CN103735777A (zh) 一种抗风湿痛的止痛消炎复方药物
CN103720800A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病症的消炎止痛复方中药组合物
CN103041362B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807A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配方
CN106139015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05067B (zh)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28576B (zh) 一种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中成药
CN104771657A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4547553A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内分泌紊乱的中药
CN104306847A (zh) 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3961490A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