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8406B -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 Google Patents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8406B
CN103938406B CN201410078041.2A CN201410078041A CN103938406B CN 103938406 B CN103938406 B CN 103938406B CN 201410078041 A CN201410078041 A CN 201410078041A CN 103938406 B CN103938406 B CN 103938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ironing roller
roll shaft
shaft lid
ro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80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8406A (zh
Inventor
许捷恺
代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gao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JIE SI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JIE SID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JIE SI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780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84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8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8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8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8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属于纺织印染后整理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烫光辊辊体;左辊轴盖,与烫光辊辊体的左端连接,其中央构成加热油进油轴头孔;右辊轴盖,与烫光辊辊体的右端连接,其中央构成加热油出油轴头孔;油加热机构,设在烫光辊辊体内,特点:油加热机构包括外、内套管,在外套管的左端设加热油进油轴头,在加热油进油轴头的中央构成进油道,在外套管的右端设加热油出油轴头,在加热油出油轴头的中央构成出油道,在内套管的左、右端设内套管左、右封闭盘,在内套管的左、右端开设进、回油孔,进油孔与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相通,出油道与回油孔相通,回油孔与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相通。结构简练;保障对织物的烫光质量;节能;保障安全。

Description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后整理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行业,通常需要在后整理工序中对织物烫光处理,藉以增进织物的表面光泽、手感和观感等,使织物的品质得以提升。烫光辊是烫光机的重要部件,因为烫光辊的温度均匀与否对织物的烫光效果的优劣产生直接影响。
关于烫光辊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例如文献A),授权公告号CN201473762U推荐有“一种新型结构烫光辊体”,其是在辊体辊壳内设置电热管支架,在电热管支架上并且围绕电热管支架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一组电加热管,由电加热管对辊体辊壳加热;又如文献B),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775727A提供有“一种利用工频电流进行电磁和电热发热的烫光机烫光辊”,该专利申请方案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使烫光辊(专利称辊体)利用电磁感应涡流产生的热量对途经烫光辊处的织物烫光;还如文献C),授权公告号CN201873867U揭示有“燃气式烫光辊”,其是通过与燃气气源连接的燃气管伸展到烫光辊(专利称烫辊)内,由燃气管燃烧而对烫光辊加热。
上述文献A)由于通过一组间隔分布的电加热管直接对烫光辊加热,因而存在辊面温度有失均匀的欠缺,温差约在±10℃左右,这里所述的温差是指烫光辊两端的温度低而中部的温度高,并且由电加热管直接加热烫光辊耗能大。
上述文献B)虽然可体现其说明书第0009段所称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一是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例如除了旋转接电装置自身复杂的结构外还需在烫光辊(专利称辊体)内增设一芯筒,并且将复数组线圈设置于芯筒与烫光辊之间,以及在芯筒内设置一隔热管,并且将电容器设置于隔热管的管腔内以及将由线圈上引出的线路(专利称起始端导线和末端导线)与设在隔热管内的电容器串联后引出,因此不仅制造麻烦,而且装配复杂;二是易出现故障而影响烫光辊的作业效率,因为一旦复数组(专利例举了三组)线圈以及复数个电容器(专利例举有三个)中任一线圈和/或电容器损坏会导致烫光辊无法表现出应有整体加热效果,而当要对故障的线圈和/或电容器更换时,只能将所有线圈及电容器一并更换,甚至将整个隔热管一并撤换,从而不仅造成停机时间冗长,而且导致设备维护使用成本增加;三是烫光辊的表面温度(通常在170-180℃左右)难以控制;四是耗能大。
上述文献C)由于使用燃气,因而虽有烫光辊表面温度均匀之效,但安全性难以保障,即由于危险性大而不便被纺织印染行业器重,尤其,纺织行业主管部门、技术改造管理部门乃至消防部门均存在制止使用燃气对烫光辊加热的倾向。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969046U公开的“烫光机的烫光机构”和CN202969049U公开的“烫光机的烫光装置”由于采用导热油循环加热,因而有利于改善烫光辊辊体表面温度的均匀性。但是存在以下通弊:其一,当烫光辊辊体的直径增大时,设置在烫光辊辊体内的加热装置的体积也相应增大,所需的导热油的量也是同时增加,从而不利于体现节能;其二,由于设置在烫光辊辊体内的加热装置结构复杂,因而制造、安装以及维护难度大并且成本高。
在使用电加热管的前提下,如果在烫光辊辊体的腔体内并且位于腔体的中央位置设置一腔体容积缩小管(也可称内套筒),由腔体容积缩小管合理侵占腔体的一部分容积,更具体地讲由腔体容积缩小管的设置而使腔体的实际容积变为减去腔体容积缩小管的体积的程度,加热部件如电加热管设置在腔体容积缩小管的外壁与烫光辊辊体的腔体内壁之间保留的区域内。这种设计思路毫无疑问可以体现一定的节能效果,使对织物后整理的成本显著降低。但是经本申请人所做的试验表明:设置腔体容织缩小管虽可体现节能,然而在前述的电加热管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腔体容积缩小管同时存在吸热情形,也就是说电加热管同时在对腔体容积缩小管加热,因而节能效果并不能达到业界的预期,并且对烫光辊辊体加热时的混度均匀性显著逊色于导热油加热的温度均匀效果。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装配以及方便使用与维护、有利于体现良好的辊面温度均匀效果而藉以保障对织物的烫光质量、有益于显著节约对烫光辊辊体加热时的能耗而藉以降低对织物整理的生产成本和有便于体现无压力加热而藉以保障安全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包括一烫光辊辊体;一左辊轴盖,该左辊轴盖以密封状态与烫光辊辊体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该左辊轴盖的中央构成有一加热油进油轴头孔;一右辊轴盖,该右辊轴盖以密封状态与烫光辊辊体的右端固定连接,并且该右辊轴盖的中央构成有一加热油出油轴头孔;一油加热机构,该油加热机构设置在烫光辊辊体内,并且同时与所述左辊轴盖以及右辊轴盖相配合,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加热机构包括一外套管和一内套管,外套管位于烫光辊辊体内,在外套管的左端端壁上并且朝向所述左辊轴盖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加热油进油轴头,该加热油进油轴头伸展到所述加热油进油轴头孔内并且通过左轴承以静止状态支承于左辊轴盖上,在加热油进油轴头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进油道,在外套管的右端端壁上并且朝向所述右辊轴盖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加热油出油轴头,该加热油出油轴头伸展到所述加热油出油轴头孔内,并且通过右轴承以静止状态支承于右辊轴盖上,在加热油出油轴头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出油道,内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并且该内套管的左端与所述外套管的左端端壁固定,而内套管的右端与所述外套管的右端端壁固定,在内套管的左端设有一内套管左封闭盘,而内套管的右端设有一内套管右封闭盘,在内套管的左端并且位于内套管左封闭盘与外套管的左端端壁之间的区域开设有进油孔,在内套管的右端并且位于内套管右封闭盘与外套管的右端端壁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回油孔,其中:所述烫光辊辊体的内壁与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之间的区域均成为烫光辊辊体油腔,而外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之间的区域构成为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所述的进油道与所述的进油孔相通,而进油孔与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相通,所述的出油道与所述的回油孔相通,而回油孔同样与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相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烫光辊辊体的左端和右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烫光辊辊体的圆周方向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辊轴座固定螺钉孔,所述的左辊轴盖通过左辊轴盖固定螺钉在对应于烫光辊辊体的左端的所述一组辊轴盖固定螺钉孔的位置与烫光辊辊体的左端密封固定,所述的右辊轴盖通过右辊轴盖固定螺钉在对应于烫光辊辊体的右端的所述一组辊轴盖固定螺钉孔的位置与烫光辊辊体的右端密封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辊轴盖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轴承的位置构成有一左轴承腔,藉由左轴承腔与左轴承的配合而使左辊轴盖连同所述烫光辊辊体转动;在所述的右辊轴盖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轴承的位置构成有一右轴承腔,藉由右轴承腔与右轴承的配合而使右辊轴盖连同烫光辊辊体转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加热油进油轴头上设置有进油轴头密封圈,该进油轴头密封圈与所述加热油进油轴头孔的孔壁密封配合;在所述的加热油出油轴头上设置有出油轴头密封圈,该出油轴头密封圈与所述加热油出油轴头孔的孔壁密封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轴承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轴承的右侧的部位开设有一左轴承限定卡簧槽,在该左轴承限定卡簧槽内设置有一左轴承限定卡簧,该左轴承限定卡簧与左轴承的右侧接触;在所述的右轴承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轴承的左侧的部位开设有一右轴承限定卡簧槽,在该右轴承限定卡簧槽内设置有一右轴承限定卡簧,该右轴承限定卡簧与右轴承的左侧接触。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烫光辊辊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向所述的烫光辊辊体油腔内引入导热油的导热油引入孔,在该导热油引入孔上配设有一油堵密封螺钉。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油孔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的回油孔的数量为一个,并且进、回油孔彼此形成对角关系。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辊轴盖上配设有一左支承轴承座,而在所述的右辊轴盖上配设有一右支承轴承座和一传动轮,传动轮位于右支承轴承座的右侧。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轮为皮带轮。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皮带轮为多槽道皮带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油加热机构仅由内、外套管构成,因而结构简练,既可方便制造与安装,又可方便使用与维护;之二,由于油加热机构的外套管 与烫光辊辊体的内壁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烫光辊辊体油腔,因而不仅可以保障对烫光辊辊体的加热均匀效果,而且可以保障对织物的烫光质量;之三,由于烫光辊辊体油腔的容积小,因而对烫光辊辊体的加热速度快并且可以显著节约能耗;之四,由于烫光辊辊体油腔以及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是无压力的,因而可以充分保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后之类的方向性概念,均是针对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是为了使公众方便理解本发明,因而不能将其视为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的限制。
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优选使用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效果的材料例如铝合金或其它类似的材料制作的烫光辊辊体1,烫光辊辊体1的长度在本发明中没有必要进行限定,因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织物的宽度(业界习惯称门幅)有宽有窄例如为2m、1.8m和1.5m,等等,因而烫光辊辊体1的长度通常可根据纺织印染企业的要求确定。
在前述的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和右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烫光辊辊体1的圆周方向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辊轴盖固定螺钉孔12。给出了一左辊轴盖2,该左辊轴盖2以密封状态与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具体而言,左辊轴盖2通过一组左辊轴盖固定螺钉22在对应于前述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的一组辊轴盖固定螺钉孔12的位置与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密封固定。由图所示,在左辊轴盖2的中央(轴向中央)构成有一加热油进油轴头孔21。给出了一右辊轴盖3,该右辊轴盖3以密封状态与烫光辊辊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具体而言,右辊轴盖3通过一组右辊轴盖固定螺钉32在对应于前述烫光辊辊体1的一组辊轴盖螺钉孔12的位置与烫光辊辊体1的右端密封固定。同样由图所示,在右辊轴盖3的中央(轴向中央)构成有一加热油出油轴头孔31。给出了一油加热机构4,该油加热机构4设置在烫光辊辊体1内,即设置在烫光辊辊体1的辊腔内,并且同时与左辊轴盖2以及右辊轴盖3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油加热机构4包括一外套管41(也可称外套筒,以下同)和一内套管42(也可称内套筒,以下同),外套管41位于烫光辊辊体1内,在外套管41的左端端壁上并且朝向左辊轴盖2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加热油进油轴头411,该加热油进油轴头411伸展到前述的加热油进油轴头孔21内,并且通过左轴承4111以静止状态支承在左辊轴盖2上,这里所称的静止状态是指外套管41是不转动的,在加热油进油轴头41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进油道4112。在外套管41的右端端壁上并且朝向右辊轴盖3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加热油出油轴头412,该加热油出油轴头412伸展到前述的加热油出油轴头孔31内,并且通过右轴承4121以静止状态支承于右辊轴盖3上,这里所称的静止状态是指外套管41是不转动的,在加热油出油轴头41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出油道4122。内套管42设置在外套管41内并且该内套管42的左端与外套管41的前述左端端壁固定,而内套管42的右端与外套管41的前述右端端壁固定。由图所示,在内套管42的左端设有一内套管左封闭盘421,而内套管42的右端设有一内套管右封闭盘422,由此可知,藉由内套管左、右封闭盘421、422而使内套管42构成为全封闭的中空状构造。在内套管42的左端并且位于内套管左封闭盘421与外套管41的左端端壁之间的区域开设有进油孔423,在本实施例中,进油孔423的数量为一个。在内套管42的右端并且位于内套管右封闭盘422与外套管41的右端端壁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回油孔424,在本实施例中,回油孔424的数量为一个。
前述的进油孔423和回油孔424彼此形成对角关系,所述的对角关系由图所示,进油孔423位于上部而回油孔424位于下部。
通过申请人的上述说明并且结合图1和图2的示意可知:前述烫光辊辊体1的内壁与外套管41的外壁之间的区域(也可称空间)实质上构成为烫光辊辊体油腔11,而外套管41的内壁与内套管42的外壁之间的区域(也可称空间)构成为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43。前述的进油道4112与进油孔423相通,而进油孔423与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43相通。于是经外部的热风循环换热装置加热的高温油从进油道4112引入,经进油孔423进入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43,再经回油孔424进入出油道4122,而后回引至热风循环换热装置。在该过程中由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43内的高温油对灌注于烫光辊辊体油腔11内的油隔着外套筒41加热,由烫光辊辊体油腔11内的油将烫光辊辊体1均匀加热。由于这里提及的热风循环换热装置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202969046U和CN202969049U,因而本申请人不再赘述。
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的左辊轴盖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左轴承4111的位置构成有一左轴承腔23,藉由该左轴承腔23与左轴承4111的配合而使左辊轴盖2连同烫光辊辊体1转动;在前述的右辊轴盖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右轴承4121的位置构成有一右轴承腔33,藉由该右轴承腔33与右轴承4121的配合而使右辊轴盖3连同烫光辊辊体1转动。
优选地,在加热油进油轴头411上配设有进油轴头密封圈4113(也可称其为油封),该进油轴头密封圈4113与前述加热油进油轴头孔21的孔壁密封配合;在加热油出油轴头412上配设出油轴头密封圈4123(也可称其为油封),该出油轴头密封圈4123与前述加热油出油轴头孔31的孔壁密封配合。
为了对前述的左轴承4111以及右轴承4121可靠限位,本发明在前述的左轴承腔23内并且在对应于左轴承4111的右侧的部位开设有一左轴承限定卡簧槽231,在该左轴承限定卡簧槽231内设置一左轴承限定卡簧2311,该左轴承限定卡簧2311与左轴承4111的右侧接触(即对左轴承4111限位)。同样的道理,在前述右轴承腔33内并且在对应于右轴承4121的左侧的部位开设有一右轴承限定卡簧槽331,在该右轴承限定卡簧槽331内设置一右轴承限定卡簧3311,该右轴承限定卡簧3311与右轴承4121的左侧接触(即对右轴承4121限位)。
在前述的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或右端开设有一用于向烫光辊辊体油腔11内引入导热油的导热油引入孔13,并且在该导热油引入孔13上配设一油堵密封螺钉131,即配设一油堵。
在前述的左辊轴盖2上配设有一带有轴承的左支承轴承座24,在使用状态下,该左支承轴承座24固定于烫光机的机架墙板的一侧,在前述的右辊轴盖3上配设有一带有轴承的右支承轴承座34和一传动轮35,传动轮35为多槽道的皮带轮,并且位于右支承轴承座34的右侧,在使用状态下,右支承轴承座34固定于烫光机的机架墙板的另一侧,而传动轮35通过传动带与动力传动装置传动连接。
申请人简述本发明的使用,由动力传动装置带动传动轮35,由于传动轮35优选以平键固定的方式固定于右辊轴盖3上,又由于右辊轴盖3与烫光辊辊体1固定,因而由传动轮35带动右辊轴盖3运动,由右辊轴盖3带动烫光辊辊体1转动,同时左辊轴盖2也随烫光辊辊体1转动,织物贴着烫光辊辊体1的表面经过。在该过程中,高温油液从进油道4112经进油孔423进入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43,再经回油孔424进入出油道4122引出,如此循环回流而由位于高温油循环回流腔43内的高温油隔着外套管41对位于烫光辊辊体油腔11内的导热油加热,由导热油将热量传递给烫光辊辊体1,由烫光辊辊体1对途经其上的织物烫光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包括一烫光辊辊体(1);一左辊轴盖(2),该左辊轴盖(2)以密封状态与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该左辊轴盖(2)的中央构成有一加热油进油轴头孔(21);一右辊轴盖(3),该右辊轴盖(3)以密封状态与烫光辊辊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并且该右辊轴盖(3)的中央构成有一加热油出油轴头孔(31);一油加热机构(4),该油加热机构(4)设置在烫光辊辊体(1)内,并且同时与所述左辊轴盖(2)以及右辊轴盖(3)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加热机构(4)包括一外套管(41)和一内套管(42),外套管(41)位于烫光辊辊体(1)内,在外套管(41)的左端端壁上并且朝向所述左辊轴盖(2)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加热油进油轴头(411),该加热油进油轴头(411)伸展到所述加热油进油轴头孔(21)内并且通过左轴承(4111)以静止状态支承于左辊轴盖(2)上,在加热油进油轴头(41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进油道(4112),在外套管(41)的右端端壁上并且朝向所述右辊轴盖(3)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加热油出油轴头(412),该加热油出油轴头(412)伸展到所述加热油出油轴头孔(31)内,并且通过右轴承(4121)以静止状态支承于右辊轴盖(3)上,在加热油出油轴头(41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出油道(4122),内套管(42)设置在外套管(41)内并且该内套管(42)的左端与所述外套管(41)的左端端壁固定,而内套管(42)的右端与所述外套管(41)的右端端壁固定,在内套管(42)的左端设有一内套管左封闭盘(421),而内套管(42)的右端设有一内套管右封闭盘(422),在内套管(42)的左端并且位于内套管左封闭盘(421)与外套管(41)的左端端壁之间的区域开设有进油孔(423),在内套管(42)的右端并且位于内套管右封闭盘(422)与外套管(41)的右端端壁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回油孔(424),其中:所述烫光辊辊体(1)的内壁与所述外套管(41)的外壁之间的区域均成为烫光辊辊体油腔(11),而外套管(41)的内壁与所述内套管(42)的外壁之间的区域构成为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43),所述的进油道(4112)与所述的进油孔(423)相通,而进油孔(423)与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43)相通,所述的出油道(4122)与所述的回油孔(424)相通,而回油孔(424)同样与高温油循环回流油腔(4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和右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烫光辊辊体(1)的圆周方向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辊轴盖固定螺钉孔(12),所述的左辊轴盖(2)通过左辊轴盖固定螺钉(22)在对应于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的所述一组辊轴盖固定螺钉孔(12)的位置与烫光辊辊体(1)的左端密封固定,所述的右辊轴盖(3)通过右辊轴盖固定螺钉(32)在对应于烫光辊辊体(1)的右端的所述一组辊轴盖固定螺钉孔(12)的位置与烫光辊辊体(1)的右端密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辊轴盖(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轴承(4111)的位置构成有一左轴承腔(23),藉由左轴承腔(23)与左轴承(4111)的配合而使左辊轴盖(2)连同所述烫光辊辊体(1)转动;在所述的右辊轴盖(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轴承(4121)的位置构成有一右轴承腔(33),藉由右轴承腔(33)与右轴承(4121)的配合而使右辊轴盖(3)连同烫光辊辊体(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加热油进油轴头(411)上设置有进油轴头密封圈(4113),该进油轴头密封圈(4113)与所述加热油进油轴头孔(21)的孔壁密封配合;在所述的加热油出油轴头(412)上设置有出油轴头密封圈(4123),该出油轴头密封圈(4123)与所述加热油出油轴头孔(31)的孔壁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轴承腔(23)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轴承(4111)的右侧的部位开设有一左轴承限定卡簧槽(231),在该左轴承限定卡簧槽(231)内设置有一左轴承限定卡簧(2311),该左轴承限定卡簧(2311)与左轴承(4111)的右侧接触;在所述的右轴承腔(33)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轴承(4121)的左侧的部位开设有一右轴承限定卡簧槽(331),在该右轴承限定卡簧槽(331)内设置有一右轴承限定卡簧(3311),该右轴承限定卡簧(3311)与右轴承(4121)的左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烫光辊辊体(1)上开设有一用于向所述的烫光辊辊体油腔(11)内引入导热油的导热油引入孔(13),在该导热油引入孔(13)上配设有一油堵密封螺钉(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孔(42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的回油孔(424)的数量为一个,并且进、回油孔(423、424)彼此形成对角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辊轴盖(2)上配设有一左支承轴承座(24),而在所述的右辊轴盖(3)上配设有一右支承轴承座(34)和一传动轮(35),传动轮(35)位于右支承轴承座(34)的右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轮(35)为皮带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轮为多槽道皮带轮
CN201410078041.2A 2014-03-05 2014-03-05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Active CN103938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8041.2A CN103938406B (zh) 2014-03-05 2014-03-05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8041.2A CN103938406B (zh) 2014-03-05 2014-03-05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8406A CN103938406A (zh) 2014-07-23
CN103938406B true CN103938406B (zh) 2015-09-23

Family

ID=51186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8041.2A Active CN103938406B (zh) 2014-03-05 2014-03-05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84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9179B (zh) * 2015-06-29 2017-04-12 连云港如年实业有限公司 蒸汽加热烫光辊
CN108166267A (zh) * 2018-01-04 2018-06-15 海宁德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超纤皮革三辊烫平轧车
CN113954523B (zh) * 2021-11-29 2023-07-21 湖北致祥印务有限公司 用于油墨印刷设备的干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90187U (zh) * 2011-04-25 2011-12-28 无锡市王兴五金机械厂 节能型电加热烫辊
CN202090186U (zh) * 2011-03-29 2011-12-28 连云港春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整理用的熨烫辊
CN103015109A (zh) * 2012-12-19 2013-04-03 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烫光机的烫光装置
CN203768664U (zh) * 2014-03-05 2014-08-13 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90186U (zh) * 2011-03-29 2011-12-28 连云港春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整理用的熨烫辊
CN202090187U (zh) * 2011-04-25 2011-12-28 无锡市王兴五金机械厂 节能型电加热烫辊
CN103015109A (zh) * 2012-12-19 2013-04-03 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烫光机的烫光装置
CN203768664U (zh) * 2014-03-05 2014-08-13 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8406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8406B (zh)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CN103015108B (zh) 烫光机的烫光机构
CN102143621B (zh) 磁感应加热方法及专用装置
CN203768664U (zh)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CN201648807U (zh) 用于燃油或燃气熨平机的辊筒
CN103096552A (zh) 电磁感应加热辊
CN203768665U (zh)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
CN103938407B (zh)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
CN203768662U (zh)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CN103015109B (zh) 烫光机的烫光装置
CN203768663U (zh)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
CN104775259B (zh)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
CN201967170U (zh) 辊加热机构
CN106222920A (zh) 燃气式超导体烫光辊
CN104775260B (zh) 烫光机用的烫光辊结构
CN203940595U (zh) 一种缠绕型分体式电磁热水器
CN103557749B (zh) 采用电涡流加热的烟花外筒模压成型方法及模压装置
CN202969046U (zh) 烫光机的烫光机构
CN201678843U (zh) 一种烫光机烫光辊的电磁加热装置
CN103924413B (zh) 电磁感应烫光辊
CN206173663U (zh) 燃气式超导体烫光辊
CN203072187U (zh) 电磁感应加热辊
CN106455179A (zh) 一种电磁线圈绕组及具有其的热水器、液体加热装置
CN204058968U (zh) 一种纺织用的压辊
CN204570251U (zh) 油加热烫光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1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57, South Street, Meili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EHUIYUAN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31 1 buildings in Beiyuan District, Changshou City development area, Changshou City, Suzho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BGSTAR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Room 502, Building 1, Tong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No. 2 Hushan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5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Sigao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 57, South Street, Meili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EHUIYUAN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