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1285B -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1285B
CN103931285B CN201410148994.1A CN201410148994A CN103931285B CN 103931285 B CN103931285 B CN 103931285B CN 201410148994 A CN201410148994 A CN 201410148994A CN 103931285 B CN103931285 B CN 103931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otary cultivator
axles
frame
caterpillar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89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1285A (zh
Inventor
邓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u Ji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489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8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9918 priority patent/WO20151580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1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1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33/00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 A01B33/02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with tools on horizontal shaft transverse to direction of trav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33/00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 A01B33/08Tools; Details, e.g. adaptations of transmissions or gea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1/00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setting or adjusting mechanisms, of implement or tool drive or of power take-off; Means for protecting parts against dust, or the like; Adapting machine elements to or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盘的履带行走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顶部两端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进一步,该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旋耕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所述前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传动单元与前传动单元或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该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分别与前旋耕机和后旋耕机传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动力机构的输出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背景技术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是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面积平坦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一般包括机架、履带行走机构、发动机、传动箱总成和旋耕机。所述履带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所述发动机和传动箱总成传动连接并设置在机架顶部,所述旋耕机设置在机架一端并与所述传动箱总成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箱总成由发动机的输出轴驱动,从而驱动旋耕机的旋耕刀轴转动,以实现旋耕刀的作业。但是,现有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存在着以下缺陷:
(1)由于现有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机架只有一端安装有旋耕机,则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在较小面积的田地、田地角落或边缘进行作业时,很难一次就将泥土碾碎,必须利用旋耕机再次进行碾土工作,才能碎土。这样一来,就需要反复倒车,降低了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工作效率低,增加了其作业成本。
(2)由于现有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传动箱总成的不完善,即其只将收割机或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动力传动到一个方向,也即,现有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只传动一个旋耕刀轴,使一个旋耕刀轴工作。故现有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发动机输出效率不能被有效地利用,存在着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动力机构的输出效率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盘的履带行走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顶部两端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进一步,该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旋耕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所述前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传动单元与前传动单元或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该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分别与前旋耕机和后旋耕机传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动力机构的输出效率。
进一步,所述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一轴,所述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三轴。所述传动一轴与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且其与传动三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一轴和传动三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前旋耕机和后旋耕机的旋耕刀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传动单元还包括传动二轴,所述后传动单元还包括传动四轴;所述传动二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传动—轴和前旋耕刀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四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传动三轴和后旋耕刀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部件为由链轮和链条组成的链式传动部件,或所述传动部件为由皮带轮组成的带轮式传动部件。
进一步,所述机架设有两支承架和两连接架;所述两支承架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机架上,其中一支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连接,另一支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连接;所述两连接架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端,其中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二轴连接;另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四轴连接。两连接架和两支承架的设置为旋耕机的安装或拆卸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点。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两连接架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架底面,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机架。此处设置有利于根据需要调节旋耕机刀的耕地深度,从而满足不同的耕作需求,同时在过田埂时能提升旋耕机,以方便过田埂。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所述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二轴和第一变速箱,所述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四轴和第二变速箱;所述传动二轴和传动四轴分别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传动二轴和所述传动四轴分别通过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与前旋耕机和后旋耕机的旋耕刀轴传动连接。作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的另一种结构,前传动单元仅包括传动二轴,后传动单元仅仅包括传动四轴,使得本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进一步降低。
进一步,所述前旋耕机和后旋耕机的两端分别通过内置铰链的撑板连接于机架的前后两端,所述撑板上设有用于调节旋耕机耕地高度的螺孔和螺栓;该螺栓与螺孔螺纹连接,且其穿过螺孔的一端抵触在机架上。通过设置在撑板上的螺孔和螺栓的配合,实现了利用另一种结构对旋耕机的耕地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的耕作需求,同时在过田埂时能提升旋耕机,以方便过田埂。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旋耕机旋耕深度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变速箱或第二变速箱的底面,另一端连接于机架。此处设置有利于根据需要调节旋耕机刀的耕地深度,从而满足不同的耕作需求,同时在过田埂时能提升旋耕机,以方便过田埂。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行走离合器、行走变速箱、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齿轮泵和油缸升降控制阀;所述柴油机安装在机架顶部,其主驱动输出端分别与行走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其副驱动输出端与齿轮泵连接;该行走离合器与行走变速箱连接,该行走变速箱与履带行走机构连接,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传动二轴和传动四轴连接,该齿轮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缸升降控制阀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实施例1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包括机架1、履带行走机构2、动力机构3、传动机构4和两旋耕机5。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设置在机架1的底盘上,所述动力机构3和传动机构4分别设置在机架1顶部两端;所述动力机构3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和所述传动机构4连接;所述两旋耕机5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前旋耕机51和后旋耕机52。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前传动单元42和后传动单元43。所述前传动单元42与所述动力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前传动单元42和后传动单元43传动连接,前传动单元42和后传动单元43分别与前旋耕机51和后旋耕机52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在机架1前后两端的两旋耕机5同时工作,使得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只要碾土一次,便具有碾土两次的效果,减少了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反复碾土的次数,使得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传动机构4与动力机构3输出端连接同时传动前传动单元42和后传动单元43,使得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动力机构3的输出效率。
具体地,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传动机构示意图。所述前传动单元42包括传动一轴42a和传动二轴42b;所述后传动单元43包括传动三轴43a和传动四轴43b。所述传动一轴42a与动力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且其通过传动部件421与传动二轴42b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二轴42b通过传动部件422与前旋耕机51的旋耕刀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三轴43a通过传动部件434与传动一轴42a传动连接,且其通过传动部件431与传动四轴43b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四轴43b通过传动部件432与后旋耕机52的旋耕刀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一轴42a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可使其转动的轴承座。传动二轴42b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可使其转动的轴承座。传动三轴43a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可使其转动的轴承座。传动四轴43b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可使其转动的轴承座。
具体地,所述机架1设有两支承架11和两连接架12。所述两支承架11分别与机架1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两支承架11的一端都分别垂直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一支承架111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42a上的轴承座连接;另一支承架112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43a上的轴承座连接。所述两连接架12分别设置在机架1的前后两端,其中一连接架121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二轴42b上的轴承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42a上的轴承座连接;另一连接架122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四轴43b上的轴承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43a上的轴承座连接。
上述各个传动部件分别为由链轮和链条组成的链式传动部件,或所述传动部件为由皮带轮组成的带轮式传动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个传动部件为内部设有链轮和链条传动结构的链轮箱组。
所述前旋耕机51包括前旋耕刀罩、前旋耕刀轴和前旋耕刀。所述前旋耕刀罩设置在前旋耕刀轴的上方,其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传动二轴42b与前旋耕刀轴之间的链轮箱组422的箱体上和设置在传动二轴42b与前旋耕刀轴之间的撑板423上。所述前旋耕刀轴沿其轴向穿过前旋耕刀罩的相对两侧,且其通过链轮箱组422传动连接于传动二轴42b。所述前旋耕刀螺旋设置在前旋耕刀轴上。
所述后旋耕机52包括后旋耕刀罩、后旋耕刀轴521和后旋耕刀。所述后旋耕刀罩设置在后旋耕刀轴521的上方,其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传动四轴43b与后旋耕刀轴521之间的链轮箱组432的箱体上和设置在传动四轴43b与后旋耕刀轴521之间的撑板433上。所述后旋耕刀轴511沿其轴向穿过后旋耕刀罩的相对两侧,且其通过链轮箱组432传动连接于传动四轴43b。所述后旋耕刀螺旋设置在后旋耕刀轴521上。
具体地,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柴油机、皮带轮离合器、齿轮泵、油缸升降控制阀和变速箱。所述柴油机安装在机架1顶部,其驱动输出端分别与皮带轮离合器和变速箱连接;所述皮带轮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一轴42a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和所述齿轮泵连接,所述齿轮泵的输出端与油缸升降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所述两连接架12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的液压油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油缸设为两个。所述两液压油缸6设有活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架12底面,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机架1上,且所述两液压油缸6连接于机架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油缸升降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两连接架12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的锁位杆7。所述锁位杆7一端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架12,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两支承架11上。
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架12的外侧边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的定位孔123,所述锁位杆7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通孔71。所述锁位杆7通过依次穿过通孔71和定位孔的螺栓固定件与所述两连接架12可拆卸连接。由于两连接架1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23,且锁位杆7通过依次穿过通孔71和定位孔的螺栓固定件与所述两连接架12可拆卸连接,则可将螺栓固定件拆除并根据需要变换旋耕刀的耕作深度,而将锁位杆7中的通过对应另一定位孔,以实现旋耕刀的耕作深度的变换。
本实施例中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工作过程如下:
当启动柴油机时,柴油机分别传动变速箱和皮带轮离合器,则变速箱便会传动履带行走机构2,从而实现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自动行走。同时皮带轮离合器传动传动一轴42a,被传动的传动一轴42a分别通过链轮箱组421和链轮箱组434传动传动二轴42b和传动三轴43a;传动二轴42b通过链轮箱组422传动前旋耕刀轴,前旋耕刀轴便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前旋耕刀转动;同时传动三轴43a通过链轮箱组431传动传动四轴43b,再由传动四轴43b通过链轮箱组432传动后旋耕刀轴521,后旋耕刀轴521便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后旋耕刀转动,于是,便实现了前旋耕机51和后旋耕机52的一齐工作,使得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耕作效率更高,耕作成本低,动力机构的利用率高。
本实施例还具有其它变形实施例,例如:动力机构3中的变速箱的输出端仅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连接,所述齿轮泵的输入端与柴油机的副驱动输出轴连接,所述齿轮泵的输出端与油缸升降控制阀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区别在于:去除掉后传动单元43的传动三轴43a、机架1中的支承架112和链轮箱组434的这三个结构,也即,所述后传动单元43仅包括传动四轴43b,且所述机架1上仅设有支承架111。所述传动四轴43b与所述传动一轴42a平行,其通过链轮箱组431直接与所述传动一轴42a传动连接,所述两连接架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一轴42a的轴承座连接,所述两支承架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一轴42a上的轴承座连接。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的结构改变为:所述动力机构C3包括柴油机、行走离合器、行走变速箱、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齿轮泵和油缸升降控制阀;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二轴C21和第一变速箱,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四轴C31和第二变速箱,且本实施例中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不包括两支承架11、两连接架12和锁位杆7。所述柴油机安装在机架C1顶部,其主驱动输出端分别与行走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其副驱动输出端与齿轮泵连接。该行走离合器与行走变速箱连接,该行走变速箱与履带行走机构C2连接,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端,其输出端分别与传动二轴C21和传动四轴C31连接,该齿轮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缸升降控制阀与所述两液压油缸连接。所述传动二轴C21和所述传动四轴C31分别通过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与前旋耕机C51的前旋耕刀轴C5a和后旋耕机C52的后旋耕刀轴C5b传动连接,也即,传动二轴C21和传动四轴C31分别作为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以驱动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传动前旋耕刀轴C5a和后旋耕刀轴C5b。所述前旋耕机C51和后旋耕机C52的两端分别通过内置铰链的撑板A连接于机架C1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所述撑板A上设有用于调节旋耕机耕地高度的螺孔和螺栓A1。该螺栓A1与螺孔螺纹连接,且其穿过螺孔的一端抵触在机架C1上。所述两液压油缸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的底面,另一端连接于机架C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的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动力机构的输出效率。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7)

1.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盘的履带行走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顶部两端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旋耕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所述前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传动单元与前传动单元或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该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分别与前旋耕机和后旋耕机传动连接;
所述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一轴和传动二轴,所述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三轴和传动四轴;所述传动一轴与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且其与传动三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二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传动—轴和前旋耕刀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四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传动三轴和后旋耕刀轴传动连接;或者
所述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二轴和第一变速箱,所述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四轴和第二变速箱;所述传动二轴和传动四轴分别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传动二轴和所述传动四轴分别通过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与前旋耕机和后旋耕机的旋耕刀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为由链轮和链条组成的链式传动部件,或所述传动部件为由皮带轮组成的带轮式传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两支承架和两连接架;所述两支承架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机架上,其中一支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连接,另一支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连接;所述两连接架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端,其中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二轴连接;另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四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两连接架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架底面,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机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旋耕机和后旋耕机的两端分别通过内置铰链的撑板连接于机架的前后两端,所述撑板上设有用于调节旋耕机耕地高度的螺孔和螺栓;该螺栓与螺孔螺纹连接,且其穿过螺孔的一端抵触在机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旋耕机旋耕深度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变速箱或第二变速箱的底面,另一端连接于机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行走离合器、行走变速箱、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齿轮泵和油缸升降控制阀;所述柴油机安装在机架顶部,其主驱动输出端分别与行走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其副驱动输出端与齿轮泵连接;该行走离合器与行走变速箱连接,该行走变速箱与履带行走机构连接,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传动二轴和传动四轴连接,该齿轮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缸升降控制阀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
CN201410148994.1A 2014-04-14 2014-04-14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1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8994.1A CN103931285B (zh) 2014-04-14 2014-04-14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PCT/CN2014/079918 WO2015158036A1 (zh) 2014-04-14 2014-06-16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8994.1A CN103931285B (zh) 2014-04-14 2014-04-14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1285A CN103931285A (zh) 2014-07-23
CN103931285B true CN103931285B (zh) 2017-02-01

Family

ID=5117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899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1285B (zh) 2014-04-14 2014-04-14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1285B (zh)
WO (1) WO20151580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7994A (zh) * 2014-11-13 2016-06-08 安徽赛威机械有限公司 耕深调节装置
CN105594323A (zh) * 2014-11-13 2016-05-25 安徽赛威机械有限公司 旋耕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05980A1 (de) * 1977-02-12 1978-08-17 Fendt & Co Xaver Bedienungsstand fuer land-, forst- und/oder bauwirtschaftlich nutzbare fahrzeuge, insbesondere schlepper
US5101911A (en) * 1991-03-20 1992-04-07 Lee Kai S Rotor tiller having counter-rotating twin shafts
CN200987272Y (zh) * 2006-12-16 2007-12-12 何进军 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拖拉机
CN201008258Y (zh) * 2007-02-06 2008-01-23 张荣辉 遥控微耕机
CN202190510U (zh) * 2011-07-19 2012-04-18 湖南中天龙舟农机有限公司 履带自走式旋耕起垄机
CN102714934A (zh) * 2012-05-03 2012-10-10 湖南省双峰县湘源皇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
CN202535686U (zh) * 2012-05-03 2012-11-21 湖南省双峰县湘源皇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
CN102714939A (zh) * 2012-05-03 2012-10-10 湖南省双峰县湘源皇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起垄机
CN202941101U (zh) * 2012-11-24 2013-05-22 颜世成 一种设置有碎草装置的无人驾驶旋耕机
CN203340538U (zh) * 2013-07-02 2013-12-18 邓光辉 一种前置式旋耕机
CN103348790B (zh) * 2013-07-02 2015-07-29 邓光辉 一种前置式旋耕机
CN204090435U (zh) * 2014-04-14 2015-01-14 邓光辉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58036A1 (zh) 2015-10-22
CN103931285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9141B (zh) 一种全液压三角履带轮式底盘旋耕机
CN104191966B (zh) 一种四轮驱动的自走式多功能耕作机
CN204090435U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CN103814634A (zh) 一种小型手扶式履带链式深耕机
CN103548437B (zh) 一种果园翻地机
CN103931285B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CN103931284B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CN203151956U (zh)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
CN100588316C (zh) 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
CN106954390A (zh) 方向盘座耕机
CN103348790B (zh) 一种前置式旋耕机
CN102726130B (zh) 无尾轮组合式左翻驱动圆盘犁
CN203243675U (zh) 一种多功能来回式水稻田耕整机
CN202222144U (zh) 牛蒡收获机
CN203597030U (zh) 一种果园翻地机
CN203775614U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CN206698600U (zh) 方向盘座耕机
CN202773316U (zh) 一种新型内置开沟器式开沟机
CN209983048U (zh) 单履带自走式深松施肥机
CN210053763U (zh) 一种遥控履带自走式旋耕机
CN202183947U (zh) 一种自走式牧草小区耕整地作业机械
CN209420258U (zh) 一种旋耕机
CN202603161U (zh) 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CN208273498U (zh) 履带式中耕机
CN218104088U (zh) 水田旋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iu Jing

Inventor before: Deng Guang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4

Address after: 300300 Tianjin city Dongli area city 8-2-701

Patentee after: Qiu Jing

Address before: Tin Ka Ping middle school in Guangdong province Huimin road 512000 Shaoguan Wujiang

Patentee before: Deng Guanghu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