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8331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8331B
CN103918331B CN201280054513.XA CN201280054513A CN103918331B CN 103918331 B CN103918331 B CN 103918331B CN 201280054513 A CN201280054513 A CN 201280054513A CN 103918331 B CN103918331 B CN 103918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downlink control
physical downlink
pdcch
enhancing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45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8331A (zh
Inventor
野上智造
示泽寿之
今村公彦
中岛大郎
中岛大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18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8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在基站经由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针对终端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发送数据的收发的基站、终端、通信***以及通信方法。在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中,对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获取表示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不同的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上级层控制信息,在获取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代替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对配置于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基站、通信***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LTE-A(LTE-Advanced;LTE增强技术)、基于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Wireless LAN、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这样的无线通信***中,基站(基站装置、下行链路发送装置、上行链路接收装置、eNodeB)以及终端(终端装置、移动站装置、下行链路接收装置、上行链路发送装置、UE)分别具备多个收发天线,通过利用MIM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由此来对数据信号进行空间复用,以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此外,尤其是在LTE以及LTE-A中,于下行链路利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来实现高的频率利用效率,并且于上行链路利用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方式来抑制峰值功率。
图18是表示LTE的通信***构成的图。在图18中,基站1801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1803而向终端1802进行与下行链路发送数据1804相关的控制信息的通知。终端1802首先进行控制信息的检测,在检测到的情况下利用所检测到的控制信息来提取下行链路发送数据1804。该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既存在是发往终端1802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也存在是寻呼或***信息等的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的情况。(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0)、2011年6月、3GPP TS36.211 V10.2.0(2011-06)。
非专利文献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10)、2010年6月、3GPP TS 36.213V10.2.0(2011-0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增加一个基站所能容纳的终端的数目,考虑不仅利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利用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因而,在现有方法中,无法有效率地映射发往各终端的发送数据,此外尤其是无法指定广播信息等的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成为妨碍传输效率的提高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中即便在基站不仅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经由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针对终端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发往各终端的发送数据或者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的指定的基站、终端、通信***以及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备: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其获取表示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1控制信息、和表示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2控制信息,第1控制信息包含:指定频带内的一部分的资源块作为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中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是局部式发送和分布式发送当中的哪一种发送的信息,第2控制信息包含:指定频带内的一部分的资源块作为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中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是局部式发送和分布式发送当中的哪一种发送的信息。
(2)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和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各个区域包含一个以上的搜索区域。
(3)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其对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和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其获取表示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不同的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上级层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在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代替配置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对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
(4)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各个区域相互独立地设定: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否分布地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内。
(5)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分布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内。
(6)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其对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和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其获取表示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不同的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上级层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在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代替配置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对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
(7)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表示广播信息的发送。
(8)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息为寻呼信息。
(9)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息为***信息。
(10)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在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代替配置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在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分布式配置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中,对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
(11)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其对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和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其向所述终端通知表示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不同的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上级层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在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通知了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对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发送。
(12)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其对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和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其向所述终端通知表示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不同的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上级层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在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通知了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发送。
(13)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是上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表示广播信息的发送。
(14)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是在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其对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和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其向所述终端通知表示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不同的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上级层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在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通知了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对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发送,所述终端具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其对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和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其获取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在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代替配置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对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
(15)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中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对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步骤;获取表示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不同的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步骤;和在获取到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代替配置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对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步骤。
(16)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中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对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发送的步骤;向所述终端通知表示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不同的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步骤;和在通知了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对配置于所述多个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之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发送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中,即便在基站不仅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经由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针对终端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指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的模块构成的一例的简要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的模块构成的一例的简要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的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物理资源块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PDCCH逻辑资源的聚合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E-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RE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RE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RE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流程的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中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流程的图。
图18是表示通信***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通信***具备基站(基站装置、下行链路发送装置、上行链路接收装置、eNodeB)以及终端(终端装置、移动站装置、下行链路接收装置、上行链路发送装置、UE)。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构成例的图。在图1中,基站101经由PDCCH以及/或者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PDCCH;增强型PDCCH)103而向终端102进行与下行链路发送数据104相关的控制信息的通知。终端102首先进行控制信息的检测,在检测到的情况下利用所检测到的控制信息来提取下行链路发送数据104。该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既存在是发往终端102的发送数据(dedicated information;专用信息)的情况,也存在是寻呼或***信息等的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broadcastinformation;广播信息)的情况。
表示发送数据的控制信道,以作为预先由基站101指定的标识符的RNTI(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ies;无线网络临时鉴定)来掩码。具体而言,在是表示发往终端102的发送数据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作为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的检验位(CRC位、CRC检验位),而使用表示分配给终端102的RNTI(C-RNTI(Cell-RNTI;小区RNTI)、SPS C-RNTI(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RNTI;半持久性调度C-RNTI)等)的位串。因而,发往终端102的发送数据只能由终端102来读取。此外,在是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以通用的发送数据用的RNTI来掩码。具体而言,表示寻呼、***信息、随机接入响应等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作为CRC的检验位而分别使用表示P-RNTI(Paging-RNTI;寻呼RNTI)、SI-RNTI(System Information-RNTI;***信息RNTI)、RA-RNTI(Random Access-RNTI;随机接入RNTI)的位串。C-RNTI、SPS C-RNTI等的终端所固有的标识符预先从基站101通知给各终端102,而P-RNTI、SI-RNTI等的广播信息用的标识符则被设定成通用或者固定,各终端102能够读取同一寻呼、***信息、随机接入响应。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下行链路利用的是OFDM接入方式。在下行链路中,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等被分配。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由下行链路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对构成。该下行链路的RB对是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决定的宽度的频率段(RB带宽)以及时间段(2个时隙=1个子帧)构成。1个下行链路的RB对由在时域中连续的2个下行链路的RB(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下行链路的RB,在频域中由12个副载波构成,在时域中由7个OFDM符号构成。将由频域中的一个副载波、和时域中的一个OFDM符号所规定的区域称作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发送终端装置标识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信息、调制方式、编码率、重传参数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另外,在此虽然描述了一个单元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分量载波)中的下行链路子帧,但是也可按照每个CC来规定下行链路子帧,且下行链路子帧在CC间大致同步。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上行链路利用的是SC-FDMA方式。在上行链路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PUCCH等被分配。此外,对PUSCH、PUCCH的一部分分配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由上行链路的RB对构成。该上行链路的RB对是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决定的宽度的频率段(RB带宽)以及时间段(2个时隙=1个子帧)构成。1个上行链路的RB对由在时域中连续的2个上行链路的RB(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上行链路的RB,在频域中由12个副载波构成,在时域中由7个SC-FDMA符号构成。另外,在此虽然描述了一个CC中的上行链路子帧,但是也可按照每个CC来规定上行链路子帧。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101的模块构成的一例的简要图。基站101具有:代码字生成部401、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OFDM信号发送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404、发送天线(基站发送天线)405、接收天线(基站接收天线)406、SC-FDMA信号接收部407、上行链路子帧处理部408、以及上级层(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409。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具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403。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102的模块构成的一例的简要图。终端102具有:接收天线(终端接收天线)501、OFDM信号接收部(下行链路接收部)502、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503、代码字提取部(数据提取部)505、上级层(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506、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507、SC-FDMA信号发送部508、以及发送天线(终端发送天线)509。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503具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504。
首先,使用图4以及图5对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的流程进行说明。在基站101中,从上级层409送来的发送数据(也称作传输块)在代码字生成部401中被实施纠错编码、速率匹配处理等的处理,生成代码字。该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既存在是发往终端102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也存在是寻呼或***信息等的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的情况。在一个小区中的一个子帧当中,最大被同时发送两个代码字。在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中,根据上级层409的指示而生成下行链路子帧。首先,在代码字生成部401中所生成的代码字,通过PSK(PhaseShift Keying;相移键控)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调制等的调制处理而被变换成调制符号系列。此外,调制符号系列被映射到一部分的RB内的RE中,通过预编码处理来生成每个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子帧。另外,下行链路中的RE对应于各OFDM符号上的各副载波来进行规定。此时,从上级层409送来的发送数据序列包含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用的控制信息(上级层控制信息)。此外,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403中生成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此,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所含的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允许)包含:表示下行链路中的调制方式等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表示用于数据发送的RB的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用于控制HARQ的HARQ的控制信息(冗余版本·HARQ进程编号·新数据指示符)、用于PUCCH的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PUCCH-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传输功率控制)指令等的信息。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还通过上级层410的指示,以与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种类相应的RNTI来进行掩码(mask),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映射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E中。由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所生成的每个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子帧,在OFDM信号发送部404中被调制成OFDM信号,并经由发送天线405来发送。
在终端102中,经由接收天线501而在OFDM信号接收部502中接收OFDM信号,并实施OFDM解调处理。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503首先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504中检测PDCCH(第1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E-PDCCH(第2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更具体而言,对PDCCH所能配置的区域(第1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或者E-PDCCH所能配置的区域(第2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潜在性E-PDCCH)进行解码,确认(盲解码)预先附加的CRC的检验位。即,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504对配置于PDCCH区域的PDCCH、和配置于与PDCCH区域不同的PDSCH区域的E-PDCCH进行监控。在CRC检验位与预先由基站分配的ID(RNTI)相一致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503识别出已能够检测到PDCCH或者E-PDCCH,并利用所检测到的PDCCH或者E-PDCCH中包含的控制信息来提取PDSCH。更具体而言,实施与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中的RE映射处理、调制处理对应的RE逆映射处理、解调处理等。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子帧之中提取出的PDSCH被送至代码字提取部505。在代码字提取部505中,实施与代码字生成部401中的速率匹配处理、纠错编码对应的速率匹配处理、纠错解码等,提取传输块,并送至上级层506。即,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504检测到PDCCH或者E-PDCCH的情况下,代码字提取部505提取与所检测到的PDCCH或者E-PDCCH相关联的PDSCH中的发送数据,并送至上级层506。
其次,对上行链路发送数据的收发的流程进行说明。在终端102中,在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507中从上级层506送来的上行链路发送数据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子帧内的RB中。SC-FDMA信号发送部508对上行链路子帧实施SC-FDMA调制来生成SC-FDMA信号,并经由发送天线509来发送。
在基站101中,经由接收天线406而在SC-FDMA信号接收部407中接收SC-FDMA信号,实施SC-FDMA解调处理。在上行链路子帧处理部408中,从上行链路发送数据被映射的RB之中提取上行链路发送数据,所提取出的上行链路发送数据被送至上级层409。
其次,对PDCCH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的图。作为第1控制信道的PDCCH配置于子帧中的开头的1~3的OFDM符号。第1控制信道的频率方向遍及***带宽而配置。此外,公有信道在子帧中配置于第1控制信道以外的OFDM符号。PDCCH由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构成。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所用的CCE的数目依赖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带宽、构成PDCCH的OFDM符号数、和与用于通信的基站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相应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发送端口数。CCE由多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由一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副载波所规定的资源)构成。
对于在基站与终端之间所用的CCE赋予用于识别CCE的编号。CCE的编号赋予是基于预先决定的规则而进行的。在此,CCE_t表示CCE编号t的CCE。PDCCH通过由多个CCE组成的集合(CCE Aggregation)而构成。将构成该集合的CCE的数目称作“CCE集合等级”(CCEaggregation level)。构成PDCCH的CCE集合等级根据PDCCH所设定的编码率、PDCCH所含的DCI的位数而在基站中进行设定。另外,存在针对终端能使用的可能性的CCE集合等级的组合是预先决定的。此外,将由n个CCE组成的集合称作“CCE集合等级n”。
1个资源元素群组由频域的相邻的4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而构成。进而,1个CCE由分布于频域以及时域的9个不同的资源元素群组而构成。具体而言,针对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整体,使用块交织器以资源元素群组单位对被赋予编号的所有资源元素群组进行交织,由交织后的编号连续的9个资源元素群组来构成1个CCE。
在各终端,设定了作为检索PDCCH或者E-PDCCH的区域(搜索区域、检索区域)的SS(Search Space;搜索空间)。SS由多个CCE构成。对CCE预先赋以编号,由编号连续的多个CCE来构成SS。构成某SS的CCE数是预先决定的。各CCE集合等级的SS由多个PDCCH的候选的集合体而构成。SS被分类成:所构成的CCE之中编号最小的CCE的编号在小区内是通用的小区固有搜索区域CSS(Cell-specific SS)、和编号最小的CCE的编号是终端固有的终端固有搜索区域USS(UE-specific SS)。在CSS,能够配置***信息或者与寻呼相关的信息等的多个终端读取的控制信息被分配的(被包含的)PDCCH、或者表示向低级发送方式的退却、随机接入的指示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允许被分配的(被包含的)PDCCH。
基站利用在终端中设定的SS内的1个以上的CCE来发送PDCCH。终端利用SS内的1个以上的CCE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码,进行用于检测发往自身的PDCCH的处理(称作盲解码)。终端设定因每个CCE集合等级的不同而不同的SS。然后,终端利用因每个CCE集合等级的不同而不同的SS内的预先决定的组合的CCE来进行盲解码。换言之,终端针对因每个CCE集合等级的不同而不同的SS内的各PDCCH的候选来进行盲解码。将终端中的该一连串处理称作PDCCH的监控。
基站对CSS配置指示寻呼、***信息、随机接入响应等的PDCCH(指定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的PDCCH)。此外,终端在CSS中进行利用了P-RNTI、SI-RNTI、RA-RNTI等的PDCCH的监控(盲解码以及CRC检验位的确认)。
其次,对E-PDCCH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E-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B;物理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图。实际的子帧上的RB被称作PRB。此外,作为用于分配RB的逻辑资源的RB被称作VRB(Virtual RB;虚拟RB)。另外,在此说明VRB是E-PDCCH逻辑资源的单元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
E-PDCCH配置于PDCCH以外的OFDM符号(其中,也可以一部分重复)。E-PDCCH与PDSCH进行频率复用。此外,E-PDCCH所能配置的资源块按照每个终端进行设定。此外,E-PDCCH所配置的OFDM符号的起始位置能够利用与公有信道同样的方法或者独立的方法。
NDL PRB是在下行链路CC内于频率方向上排列的PRB数。对PRB(或者PRB对)赋以编号nPRB,且nPRB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0、1、2、……、NDL PRB-1。将在下行链路CC内于频率方向上排列的VRB数设为N,对E-PDCCH逻辑资源单元赋以编号nVRB,且nVRB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0、1、2、……、N一1。各个PRB和各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被明示性或者默示性/暗示性地映射。另外,在此所提及的编号也能够表现为索引。
与PDCCH同样地,E-PDCCH通过由规定数(集合等级)的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组成的集合而构成。图8是表示E-PDCCH逻辑资源的聚合的一例的图。在此,示出聚合等级1至聚合等级8的4个种类的聚合等级,分别由1个至8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来构成1个E--PDCCH。
图9是表示E-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一例的图。根据该PRB与E-PDCCH逻辑资源单元映射方式,1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被映射到1个PRB中。首先,在第1时隙中的PRB当中nPRB对应于增加,按照nVRB增加的方式映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其次,在第2时隙中的PRB当中nPRB对应于增加,按照nVRB增加的方式映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即,在PRB中,在时隙的循环的内侧进行nPRB的循环的处理。或者,在此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按照以第1时隙、第2时隙的顺序使nVRB增加的方式映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然后以在下一个第1时隙中nPRB增加的顺序来映射。即,在PRB中,也可在nPRB的循环的内侧进行时隙的循环的处理。
这样,通过将1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映射到1个PRB中,从而能够在频率轴上局部式配置E-PDCCH(资源分配类型1)。将利用了这样的可局部式E-PDCCH发送的映射的E-PDCCH发送称作局部E-PDCCH发送(Localized E-PDCCH发送、第1E-PDCCH发送)。关于局部E-PDCCH发送,能够在频率选择性衰减环境下利用品质良好的频率信道来发送E-PDCCH。因而,在掌握了传输路径的频率选择性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大的增益。
另一方面,通过将1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映射到多个PRB中,从而能够在频率轴上分布式配置E-PDCCH(资源分配类型2)。将利用了这样的可分布式E-PDCCH发送的映射的E-PDCCH发送称作分布E-PDCCH发送(Distributed E-PDCCH发送、第2E-PDCCH发送)。以下,叙述分布E-PDCCH发送时的PRB与E-PDCCH逻辑资源单元映射。关于分布E-PDCCH发送,能够在频率选择性衰减环境下获得较大的频率分集效应。因而,能够获得不受传输路径的频率选择性左右的增益。
图10是表示E-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根据该PRB与E-PDCCH逻辑资源单元映射方式,多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组被映射到多个PRB的组中。另外,在此虽然示出从1个组向1个组的映射,但是这只是从多个组向多个组的映射之中的一种映射,除此之外还存在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组、PRB的组。此外,在此,作为RPB的组,示出将第1时隙内的多个PRB设为组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将第2时隙内的多个PRB设为组,也可由第1时隙内的PRB和第2时隙内的PRB来构成1个组。此外,在此说明了构成组的单元数相同且为2个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按照4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组被映射到2个PRB的组中的方式增多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数目,也可按照2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组被映射到4个PRB的组中的方式增多PRB的数目。此外,也可设为3个以上的数目,而非均为2个。
图11是表示E-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PRB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根据该PRB与E-PDCCH逻辑资源单元映射方式,多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组被映射到多个部分PRB对的组中。图11与图10不同之处在于,将PRB设为部分PRB对。在此,所谓部分PRB对,是指将1个PRB对在频率方向以及/或者时间方向上进行分割而成的区域。另外,在图11中,虽然示出在频率方向上进行2分割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频率方向以及/或者时间方向上对1个PRB对进行分割而成的区域即可。在该意思下,也可以说PRB是在时间方向上进行分割的情况下的部分PRB对。
其次,说明多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组被映射到多个部分PRB对(也包含PRB)的组中的情况下的、RE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图12是表示RE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一例的图。E-PDCCH逻辑资源单元以及部分PRB对分别被分割成多个。尤其是,部分PRB对在频率方向上被进行分割。1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被分割而成的多个构成要素至少被映射到2个不同的部分PRB对的一部分。
图13是表示RE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E-PDCCH逻辑资源单元以及部分PRB对分别被分割成多个。尤其是,部分PRB对在时间方向上被进行分割。与图12同样地,1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被分割而成的多个构成要素至少被映射到2个不同的部分PRB对的一部分。
图14是表示RE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E-PDCCH逻辑资源单元以及部分PRB对分别被分割成多个。尤其是,部分PRB对在时间以及频率方向上被进行分割。与图12、图13同样地,1个E-PDCCH逻辑资源单元被分割而成的多个构成要素至少被映射到2个不同的部分PRB对的一部分。
在图12至图14中的RE和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映射当中,优选将E-PDCCH逻辑资源单元和部分PRB对的分割数设为相同数目K,将对任意的E-PDCCH逻辑资源单元进行K分割而成的构成要素之中的第k个(k为1、2、……、K当中的任一值)的构成要素映射到对部分PRB对进行K分割而成的构成要素之中的第k个的构成要素中。
进而优选,将E-PDCCH逻辑资源单元和部分PRB对的分割数设为与1个组中的E-PDCCH逻辑资源单元的数目以及1个组中的部分PRB对的数目相同的数目K,将对1个组中的第k1个(k1为1、2、……、K当中的任一值)的E-PDCCH逻辑资源单元进行K分割而成的构成要素之中的第k2个(k2为1、2、……、K当中的任一值)的构成要素映射到对1个组中的第mod(k1+k2-2,K)+1个的部分PRB对进行K分割而成的构成要素之中的第k2个的构成要素中。在此,mod为余数函数。
以上,说明了局部E-PDCCH发送和分布E-PDCCH发送。其次,特别关注于发送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被广播的发送数据)的情况,来说明将发送数据从基站发送至终端时的流程。
图15是表示基站101和终端102之间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流程的图。终端102在初始接入后,在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寻呼、***信息、随机接入响应等)进行指定的PDCCH(寻呼指示、SI指示、RA响应指示等)。基站101,也可在所广播的发送数据(寻呼、***信息、随机接入响应等)的发送变得必要的情况下,至少在PDCCH区域中发送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指示)的PDCCH(S1501)。此外,也可在E-PDCCH区域中发送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指示)的E-PDCCH(S1501)。另外,虽然在此如PDCCH的指示和E-PDCCH的指示是相同定时那样进行图示,但是并不限于此。
为了终端102在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PDCCH,而对从基站101发送出的该PDCCH进行检测(S1502)。
基站101利用发往各终端102的独立的信令(RRC信令)而向终端102通知对第1E-PDCCH区域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终端102基于控制信息来设定第1E-PDCCH区域(潜在性E-PDCCH)(步骤S1503)。在此,作为指定E-PDCCH区域的方法,能够利用对频带内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RB进行指定的方法。例如,能够以位图形式表现能否按每个PRB配置E-PDCCH。此外,能够与之并用地,将时域中的一部分的子帧作为E-PDCCH所能配置的子帧来指定。例如,能够利用指定子帧的周期以及与基准子帧的偏离值的方法。或者,针对无线帧(10子帧)或者多个无线帧内的各子帧,也能够以位图形式表现能否配置E-PDCCH。
在此,设定了:第1E-PDCCH区域中的E-PDCCH发送是局部式E-PDCCH发送、还是分布式E-PDCCH发送、或是双方。例如,指定(设定、通知)第1E-PDCCH区域,并且由基站101向终端102通知第1E-PDCCH区域中的E-PDCCH发送是局部式E-PDCCH发送、还是分布式E-PDCCH发送、或是双方。或者,预先决定第1E-PDCCH区域是局部式E-PDCCH发送、分布式E-PDCCH发送和其双方之中的任一种发送。另外,在此,在第1E-PDCCH区域中的E-PDCCH发送当中,作为不利用分布式E-PDCCH发送的情形来继续说明。
被设定了第1E-PDCCH区域的终端102,监控对发往终端102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另一方面,终端102在PDCCH区域中继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PDCCH。即,在此时间点,终端102在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PDCCH,在第1E-PDCCH区域中监控对发往终端102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
基站101在E-PDCCH区域内想要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的情况下,基站101利用发往各终端102的独立的信令(RRC信令)而向终端102通知对第2E-PDCCH区域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终端102基于控制信息来设定第1E-PDCCH区域(潜在性E-PDCCH)(步骤S1504)。与第1E-PDCCH区域的设定同样地,设定了:第2E-PDCCH区域中的E-PDCCH发送是局部式E-PDCCH发送、还是分布式E-PDCCH发送、或是双方。另外,在此,在第2E-PDCCH区域中的E-PDCCH发送当中,作为至少利用分布式E-PDCCH发送的情形来继续说明。
另外,1个E-PDCCH区域内的SS既可以是1个,也能够在1个E-PDCCH区域内设定多个SS。在此情况下,也可构成为在E-PDCCH区域的设定之中进一步包含SS的设定。此外,也可能够按照E-PDCCH区域内的每个SS来设定是局部式E-PDCCH发送、还是分布式E-PDCCH发送、或是双方。
当设定了至少利用分布式E-PDCCH发送的第2E-PDCCH区域时,终端102在E-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因此,终端102于步骤S1504之后,在E-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寻呼、***信息、随机接入响应等)进行指定的E-PDCCH(寻呼指示、SI指示、RA响应指示等)。即,在PDCCH区域与E-PDCCH区域之间切换对指定发送数据的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区域。
基站101在所广播的发送数据(寻呼、***信息、随机接入响应等)的发送变得必要的情况下,至少在E-PDCCH区域中发送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指示)的E-PDCCH(S1505)。此外,也可在PDCCH区域中发送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指示)的PDCCH(S1505)。
终端102为了在E-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而对从基站101发送出的该E-PDCCH进行检测(S1506)。
图16是表示终端102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判定是否设定了至少利用分布式E-PDCCH发送的E-PDCCH区域(资源分配类型2的E-PDCCH区域)(步骤S1601)。在仅设定了利用局部式E-PDCCH发送的E-PDCCH区域(资源分配类型1的E-PDCCH区域)的情况下、即未设定资源分配类型2的E-PDCCH区域的(在步骤S1601中“否”)情况下,在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PDCCH(步骤S1602)。另一方面,在设定了资源分配类型1的E-PDCCH区域以外的E-PDCCH区域的情况下、即设定了资源分配类型2的E-PDCCH区域的(在步骤S1601中“是”)情况下,在所设定的E-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步骤S160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中,基站默示性/暗示性地指定(设定、通知):终端在E-PDCCH区域中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在未设定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的监控(与所广播的发送数据对应的由RNTI加扰后的附加了CRC检验位的E-PDCCH的解码)的情况下,终端在PDCCH区域中而不是E-PDCCH区域,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PDCCH(解码与所广播的发送数据对应的由RNTI加扰后的附加了CRC检验位的PDCCH)。另一方面,在设定了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的监控的情况下,在E-PDCCH区域中而不是PDCCH区域,监控对所广播的发送数据进行指定的E-PDCCH。
由此,能够适应性切换对指定发送数据的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区域。因而,即便在基站经由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针对终端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发往各终端的发送数据或者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的指定。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关注于发送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所广播的发送数据)的情况,说明了明示性地指定(设定、通知)多个E-PDCCH区域的通信***。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关注于发送发往各终端的发送数据(按每个终端而独立的发送数据)的情况,来说明明示性地指定(设定、通知)多个E-PDCCH区域的通信***。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能够利用与图1所示的通信***同样的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101以及终端102的模块构成能够利用与图4以及图5所示的模块构成同样的构成。然而,将发送数据从基站发送至终端时的流程与第1实施方式略有不同。
图17是表示基站101和终端102之间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流程的图。终端102于初始接入后,在PDCCH区域中监控对发送数据(PDSCH发送)进行指定的PDCCH(由C-RNTI加扰后的附加了CRC检验位的PDCCH)。在PDSCH发送变得必要的情况下,基站101在PDCCH区域中发送对发往终端102的PDSCH发送进行指定(指示)的PDCCH(S1701)。
终端102为了在PDCCH区域中监控对PDSCH发送进行指定的PDCCH,而对从基站101发送出的该PDCCH进行检测(S1702)。
基站101利用发往各终端102的独立的信令(RRC信令)而向终端102通知对第1E-PDCCH区域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终端102基于控制信息来设定第1E-PDCCH区域(潜在性E-PDCCH)(步骤S1703)。在此,作为指定E-PDCCH区域的方法,能够利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在通知了对第1E-PDCCH区域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终端102切换成在第1E-PDCCH区域中而非PDCCH,监控对PDSCH发送进行指定的E-PDCCH(变更所监控的区域)。
在此,优选设定:第1E-PDCCH区域中的E-PDCCH发送是局部式E-PDCCH发送、还是分布式E-PDCCH发送、或是双方。例如,指定(设定、通知)第1E-PDCCH区域,并且由基站101向终端102通知第1E-PDCCH区域中的E-PDCCH发送是局部式E-PDCCH发送、还是分布式E-PDCCH发送、或是双方。或者,预先决定第1E-PDCCH区域是局部式E-PDCCH发送、分布式E-PDCCH发送和其双方之中的任一种发送。
在PDSCH发送变得必要的情况下,基站101在所通知的第1E-PDCCH区域中发送对发往终端102的PDSCH发送进行指定(指示)的E-PDCCH(S1704)。
终端102为了在第1E-PDCCH区域中监控对发往终端102的PDSCH发送进行指定的E-PDCCH,而对从基站101发送出的该E-PDCCH进行检测(S1705)。
其次,基站101利用发往各终端102的独立的信令(RRC信令)而向终端102追加性地通知对第2E-PDCCH区域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终端102基于控制信息来设定第2E-PDCCH区域(潜在性E-PDCCH)(步骤71806)。在追加性地通知了对第2E-PDCCH区域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终端102切换成除了在第1E-PDCCH区域中之外还在第2E-PDCCH区域中监控对PDSCH发送进行指定的E-PDCCH(变更所监控的区域)。
在此,优选与第1E-PDCCH区域同样地设定:第2E-PDCCH区域中的E-PDCCH发送也是局部式E-PDCCH发送、还是分布式E-PDCCH发送、或是双方。
另外,在图17中,虽然图示出于步骤S1703之后进行步骤S1706的处理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同时地处理步骤S1703和步骤S1706。
在PDSCH发送变得必要的情况下,基站101在第1E-PDCCH区域中或者在追加性地通知的第2E-PDCCH区域中发送对发往终端102的PDSCH发送进行指定(指示)的E-PDCCH(S1707)。
终端102为了在第1E-PDCCH区域或者第2E-PDCCH区域中监控对发往终端102的PDSCH发送进行指定的E-PDCCH,而对从基站101发送出的该E-PDCCH进行检测(S1708)。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中,基站针对终端来指定(设定、通知)多个E-PDCCH区域。优选,多个E-PDCCH区域的各个区域独立地(彼此独立地)设定资源分配类型。进而优选,终端在多个E-PDCCH区域之中的1个E-PDCCH区域中设定了局部式E-PDCCH发送(资源分配类型1),在另一个E-PDCCH区域中设定了分布式E-PDCCH发送(资源分配类型2)。终端按照上述多个E-PDCCH区域的设定来切换所监控的区域。
由此,能够适应性地切换对指定发送数据的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区域。因而,即便在基站不仅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经由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针对终端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发往各终端的发送数据或者多个终端所通用的发送数据的指定。此外,能够选择性地获得基于分布式E-PDCCH发送的增益和基于局部式E-PDCCH发送的增益。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数据信道、控制信道、PDSCH、PDCCH以及参考信号的映射单位而利用资源元素、资源块,作为时间方向的发送单位而利用子帧、无线帧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便取代上述内容而利用由任意的频率和时间构成的区域以及时间单位,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将配置于PDSCH区域的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03称呼为E-PDCCH,以使与现有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区分变得明确而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便是将双方称作PDCCH的情况,如果在配置于PDSCH区域的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配置于PDCCH区域的现有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执行不同的动作,则与将E-PDCCH和PDCCH区分开的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质上相同的。
与本发明相关的基站以及终端中动作的程序是控制CPU等以实现与本发明相关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这些装置所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被暂时蓄积到RAM中,然后保存在各种ROM、HDD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来进行修正·写入。作为保存程序的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RO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记录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带、软盘等)等的任何介质。此外,不止通过执行已载入的程序来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还存在基于该程序的指示而与操作***或者其他应用程序等联合起来处理由此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在市场中被流通的情况下,能够将程序保存在便携式记录介质中使之流通,或者经由因特网等网络而传送至所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在此情况下,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中。此外,也可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以及终端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基站以及终端的各功能块既可以独立地芯片化,也可以集成一部分、或者全部来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是具体构成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适当地组合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也包含置换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要素、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而得的构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方法。
符号说明
101 基站
102 终端
103 被增强后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104 下行链路发送数据
401 代码字生成部
402 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
403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
404 OFDM信号发送部
405、509 发送天线
406、501 接收天线
407 SC-FDMA信号接收部
408 上行链路子帧处理部
409、506 上级层
502 OFDM信号接收部
503 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
504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
505 代码字提取部
507 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
508 SC-FDMA信号发送部
1801 基站
1802 终端
1803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1804 下行链路发送数据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其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和
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其获取表示用于对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是局部式发送还是分布式发送的信息,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由多个资源块对构成,
所述多个资源块对各自包含多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K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构成一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其中K为大于1的规定的自然数,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多个所述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利用一个以上的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来发送,
K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K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在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是分布式发送的情况下,
一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与至少两个所述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中所包含的多个所述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两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构成所述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的所述K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包含在一个资源块对中。
5.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基站装置具备: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其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
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其通知表示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监控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是局部式发送还是分布式发送的信息,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由多个资源块对构成,
所述多个资源块对各自包含多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K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构成一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其中K为大于1的规定的自然数,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多个所述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利用一个以上的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来发送,
K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K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是分布式发送的情况下,
一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与至少两个所述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中所包含的多个所述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通知表示两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构成所述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的所述K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包含在一个资源块对中。
9.一种通信方法,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中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步骤;和
获取表示用于对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是局部式发送还是分布式发送的信息的步骤,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由多个资源块对构成,
所述多个资源块对各自包含多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K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构成一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其中K为大于1的规定的自然数,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多个所述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利用一个以上的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来发送,
K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K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
10.一种通信方法,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和
通知表示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监控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是局部式发送还是分布式发送的信息的步骤,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由多个资源块对构成,
所述多个资源块对各自包含多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K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构成一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其中K为大于1的规定的自然数,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多个所述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利用一个以上的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来发送,
K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K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
11.一种集成电路,是被安装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中的集成电路,
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终端装置发挥一系列功能,该一系列功能包括:
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功能;和
获取表示用于对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是局部式发送还是分布式发送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由多个资源块对构成,
所述多个资源块对各自包含多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K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构成一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其中K为大于1的规定的自然数,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多个所述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利用一个以上的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来发送,
K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K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
12.一种集成电路,是被安装在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集成电路,
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一系列功能,该一系列功能包括:
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功能;和
通知表示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监控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是局部式发送还是分布式发送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由多个资源块对构成,
所述多个资源块对各自包含多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K个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构成一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其中K为大于1的规定的自然数,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多个所述第1资源元素的集合,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利用一个以上的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来发送,
K个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单元对应于K个第2资源元素的集合。
CN201280054513.XA 2011-11-07 2012-11-02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3918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2964A JP5994967B2 (ja) 2011-11-07 2011-11-07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1-242964 2011-11-07
PCT/JP2012/078416 WO2013069550A1 (ja) 2011-11-07 2012-11-02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8331A CN103918331A (zh) 2014-07-09
CN103918331B true CN103918331B (zh) 2018-09-14

Family

ID=4828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4513.XA Active CN103918331B (zh) 2011-11-07 2012-11-02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98580B2 (zh)
EP (1) EP2779766B1 (zh)
JP (1) JP5994967B2 (zh)
CN (1) CN103918331B (zh)
WO (1) WO20130695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3505B2 (en) 2014-07-31 2018-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MX2019005155A (es) * 2016-11-03 2019-06-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de transmision de se?ales,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WO2019178246A1 (en) * 2018-03-13 2019-09-1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for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terminal and the base station and for accessing a network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3908A (zh) * 2007-02-28 2010-03-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55033T3 (es) * 2008-01-04 2023-11-28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Método de disposición de canal y dispositivo de estación base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US20090268624A1 (en) * 2008-04-28 2009-10-2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feedback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formation
US8005039B2 (en) * 2008-12-30 2011-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bust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550119B1 (ko) * 2011-02-11 2015-09-0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향상된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86583B2 (en) * 2012-08-10 2016-07-05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uplink resour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3908A (zh) * 2007-02-28 2010-03-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ackhaul control channel design》;Panasoni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0bis》;20100416;全文 *
《Consideration on E-PDCCH multiplexing and signalling》;LG-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66bis》;20111014;第1页至第2页 *
《Discussion on ePDCCH Design Issues》;Samsung;《3GPP TSG-RAN1 #66meeting》;20110826;第1页至第3页 *
《The mapping schemes of R-PDCCH》;ZTE;《3GPP TSG-RAN WG1 #61》;2010051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94967B2 (ja) 2016-09-21
EP2779766A1 (en) 2014-09-17
CN103918331A (zh) 2014-07-09
US20140348095A1 (en) 2014-11-27
EP2779766A4 (en) 2015-07-08
WO2013069550A1 (ja) 2013-05-16
EP2779766B1 (en) 2022-01-05
JP2013098945A (ja) 2013-05-20
US9398580B2 (en) 2016-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09024B1 (ko) 기지국 장치, 이동국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JP6263782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507536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5850573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502765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20170126439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WO2014148318A1 (ja)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3172370A1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3133248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
TW201342855A (zh) 用於無線網路可擴展及可縮放控制通道之方法及裝置
MX2014000834A (es) Terminal, estacion base,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US9832001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105351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US20140153532A1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027653A (zh) 终端、基站、通信***以及通信方法
US20160143029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WO2015166865A1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585040B2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918331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WO2015137112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4068299A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