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5006A -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 Google Patents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5006A
CN103895006A CN201410149493.5A CN201410149493A CN103895006A CN 103895006 A CN103895006 A CN 103895006A CN 201410149493 A CN201410149493 A CN 201410149493A CN 103895006 A CN103895006 A CN 103895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ixed length
length connecting
slide block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94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5006B (zh
Inventor
彭斌彬
祝帅
胡建宇
封金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1494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5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5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5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5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5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自由度平面运动并联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平台,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设置在第一组平行导轨上的第一运动滑块、设置在第二组平行导轨上的第二运动滑块和设置在第三组平行导轨上的第三运动滑块,运动平台,以及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第二运动滑块和第三运动滑块与运动平台之间的定长连杆。定长连杆一端与第一运动滑块、第二运动滑块和第三运动滑块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连接,定长连杆另一端与运动平台均通过被动球铰连接。该平面运动机构为空间布置的结构且机构中的连杆为二力杆,因此该机构在垂直于运动平面的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刚度。

Description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并联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背景技术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可以实现平面内的2个平移自由度和1个转动自由度。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因其采用并联结构,与传统的平面三自由度串联机构相比其具有更高的刚度和更好的动态性能,因此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被应用于模拟器、机床、定位平台等载荷较大或动态性能要求比较高的领域。
目前,现有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中,授权公告为CN1106906C的专利提出用于虚拟轴机床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中三支链的转动副和移动副都在一个平面内,其可以等效为3-RPR并联机构;授权公告为CN101966506B的专利为平面三自由度冗余并联机构,但是其有4条支链,每条支链的结构也是RPR;申请公布号为CN103337217A的专利申请本质上也是3-RPR并联机构;申请公布号为CN102878394A的专利申请提出的解藕平面三自由度并联精密定位平台,其机构原理是一个3-PPR并联机构。这些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具有以下特征:机构的运动副采用转动副和移动副,且这些运动副轴线平行或共面;机构在运动平面内具有很高的刚度,但是在垂直于运动平面的方向刚度不高。导致这些机构在垂直于运动平面的方向刚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是其运动副在运动平面或相互平行的运动平面内布置,当机构承受垂直于运动平面的方向的载荷时,机构中的构件将要承受弯矩,这极大地影响这个方向的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在垂直运动平面的方向上刚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三自由度平面平移并联机构。
本发明提出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固定平台,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设置在第一组平行导轨上的第一运动滑块,设置在第二组平行导轨上的第二运动滑块,设置在第三组平行导轨上的第二运动滑块,运动平台,第一运动滑块、第二运动滑块和第三运动滑块与运动平台之间并联连接有至少六根定长连杆;定长连杆的一端均通过被动球铰分别与第一运动滑块、第二运动滑块和第三运动滑块连接,定长连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被动球铰与运动平台连接;第一组平行导轨的轴线、第二组平行导轨的轴线和第三组平行导轨的轴线重合或者相互平行;
第一运动滑块、第二运动滑块和第三运动滑块均为驱动滑块,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一运动滑块、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和运动平台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一支链,第二组平行导轨、第二运动滑块、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和运动平台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二支链,第三组平行导轨、第三运动滑块、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和运动平台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三支链,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并联连接在固定平台与运动平台之间;
第一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二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三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第一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一运动滑块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二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二运动滑块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三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三运动滑块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第一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第二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第三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第二组平行导轨和第三组平行导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是空间布置的结构并依靠机构本身在尺度方面的约束实现在平面内运动,使得本发明机构在垂直于运动平面的方向上具有很高的刚度;另外,本发明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中主要的受力定长连杆两端为被动球铰连接,因此定长连杆不承受弯矩或扭距的作用,这样定长连杆为二力杆构件,连杆构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实施例1的立体视图,图1(b)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1(c)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固定平台1,设置在固定平台1上的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设置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上的第一运动滑块31,设置在第二组平行导轨22上的第二运动滑块32,设置在第三组平行导轨23上的第二运动滑块33,运动平台7,第一运动滑块31、第二运动滑块32和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并联连接有至少六根定长连杆;定长连杆的一端通过被动球铰分别与第一运动滑块31、第二运动滑块32和第三运动滑块33连接,定长连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被动球铰与运动平台7连接;第一组平行导轨21的轴线、第二组平行导轨22的轴线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的轴线重合或者相互平行;
第一运动滑块31、第二运动滑块32和第三运动滑块33均为驱动滑块,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一运动滑块31、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一支链,第二组平行导轨22、第二运动滑块32、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二支链,第三组平行导轨23、第三运动滑块33、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三支链,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并联连接在固定平台1与运动平台7之间;
第一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二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三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第一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一运动滑块31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二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二运动滑块32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三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三运动滑块33的被动球铰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第一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第二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第三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
实施例1
结合图1(a),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固定平台1,设置在固定平台1上的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设置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上的第一运动滑块31,设置在第二组平行导轨22上的第二运动滑块32,设置在第三组平行导轨23上的第二运动滑块33,运动平台7,以及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第二运动滑块32和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的六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和56;
如图1(a)所示,定长连杆51和52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和52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1、42相连接,定长连杆51和52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1、62相连接;
如图1(a)所示,定长连杆53和54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和54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3、44相连接,定长连杆53和54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3、64相连接;
如图1(a)所示,定长连杆55和56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和56与第二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5、46相连接,定长连杆55和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5、66相连接;
如图1(a)所示,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一运动滑块31、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两根定长连杆51和52构成第一支链,第二组平行导轨22、第二运动滑块32、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两根定长连杆53和54构成第二支链,第三组平行导轨23、第三运动滑块33、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两根定长连杆55和56构成第三支链,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并联连接在固定平台1与运动平台7之间;
如图1(b)所示,第一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51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61的中心和连接定长连杆52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62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连接定长连杆51与第一运动滑块31的被动球铰41的中心和连接定长连杆52与第一运动滑块31的被动球铰42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如图1(b)所示,第二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53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63的中心和连接定长连杆54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64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连接定长连杆53与第二运动滑块32的被动球铰43的中心和连接定长连杆54与第二运动滑块32的被动球铰44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如图1(b)所示,第三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55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65的中心和连接定长连杆56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6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连接定长连杆55与第三运动滑块33的被动球铰45的中心和连接定长连杆56与第三运动滑块33的被动球铰4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如图1(c)所示,第一支链中定长连杆51和定长连杆52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第二支链中定长连杆53和定长连杆54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第三支链中定长连杆55和定长连杆56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支链中只有定长连杆51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1相连接,定长连杆51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1相连接;第二支链中定长连杆52、53和54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2、53和54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2、43和44相连接,定长连杆52、53和54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2、63和64相连接。
第二支链中被动球铰42、43和44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被动球铰62、63和64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支链中只有定长连杆51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1相连接,定长连杆51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1相连接;第三支链中定长连杆52、55和56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2、55和56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2、45和46相连接,定长连杆52、55和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2、65和66相连接。
第三支链中被动球铰42、45和4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被动球铰62、65和6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支链中只有定长连杆53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3相连接,定长连杆53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3相连接;第三支链中定长连杆54、55和56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4、55和56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4、45和46相连接,定长连杆54、55和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4、65和66相连接。
第三支链中被动球铰44、45和4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被动球铰64、65和6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第二支链中定长连杆52、53、54和56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2、53、54和56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2、43、44和46相连接,定长连杆52、53、54和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2、63、64和66相连接;第三支链中只有定长连杆55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5相连接,定长连杆55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5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链中被动球铰42、43、44和4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被动球铰62、63、64和6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支链中定长连杆51、52、54和56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52、54和56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1、42、44和46相连接,定长连杆51、52、54和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1、62、64和66相连接;第二支链中只有定长连杆53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3相连接,定长连杆53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3相连接;第三支链中只有定长连杆55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5相连接,定长连杆55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5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链中被动球铰41、42、44和4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被动球铰61、62、64和66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定长连杆有七根,第七根定长连杆57布置在第二支链的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第七根定长连杆57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7相连接,定长连杆57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7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链中被动球铰43、44和47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被动球铰63、64和67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定长连杆有七根,第一支链中定长连杆51、52、56和57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52、56和57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1、42、46和47相连接,定长连杆51、52、56和57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1、62、66和67相连接;第三支链中只有定长连杆55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5相连接,定长连杆55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5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链中被动球铰41、42、46和47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被动球铰61、62、66和67的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Claims (9)

1.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1),设置在固定平台(1上的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设置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上的第一运动滑块(31),设置在第二组平行导轨(22)上的第二运动滑块(32),设置在第三组平行导轨(23)上的第二运动滑块(33),运动平台(7),第一运动滑块(31)、第二运动滑块(32)和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并联连接有至少六根定长连杆;定长连杆的一端均通过被动球铰分别与第一运动滑块(31)、第二运动滑块(32)和第三运动滑块(33)连接,定长连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被动球铰与运动平台(7)连接;第一组平行导轨(21)的轴线、第二组平行导轨(22)的轴线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的轴线重合或者相互平行;
第一运动滑块(31)、第二运动滑块(32)和第三运动滑块(33)均为驱动滑块,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一运动滑块(31)、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一支链,第二组平行导轨(22)、第二运动滑块(32)、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二支链,第三组平行导轨(23)、第三运动滑块(33)、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和运动平台(7)之间的定长连杆构成第三支链,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并联连接在固定平台(1)与运动平台(7)之间;
第一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二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三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运动平台(7)的被动球铰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第一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一运动滑块(31)的被动球铰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二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二运动滑块(32)的被动球铰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第三支链中连接定长连杆与第三运动滑块(33)的被动球铰中心在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所在垂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第一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第二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第三支链中的定长连杆的轴线在垂直于第一组平行导轨(21)、第二组平行导轨(22)和第三组平行导轨(23)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线相互不重合也不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56);定长连杆(51、52)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52)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1、42)相连接,定长连杆(51、52)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1、62)相连接;定长连杆(53、54)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54)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3、44)相连接,定长连杆(53、54)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3、64)相连接;定长连杆(55、56)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56)与第二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5、46)相连接,定长连杆(55、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5、66)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56);定长连杆(51)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1)相连接,定长连杆(51)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1)相连接;定长连杆(52、53、54)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2、53、54)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2、43、44)相连接,定长连杆(52、53、54)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2、63、64)相连接;定长连杆(55、56)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56)与第二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5、46)相连接,定长连杆(55、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5、66)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56);定长连杆(51)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1)相连接,定长连杆(51)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1)相连接;定长连杆(53、54)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54)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3、44)相连接,定长连杆(53、54)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3、64)相连接;定长连杆(52、55、56)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2、55、56)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2、45、46)相连接,定长连杆(52、55、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2、65、66)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56);定长连杆(51、52)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52)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1、42)相连接,定长连杆(51、52)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1、62)相连接;定长连杆(53)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3)相连接,定长连杆(53)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3)相连接;定长连杆(54、55、56)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4、55、56)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4、45、46)相连接,定长连杆(54、55、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4、65、66)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56);定长连杆(51)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1)相连接,定长连杆(51)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1)相连接;定长连杆(52、53、54、56)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2、53、54、56)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2、43、44、46)相连接,定长连杆(52、53、54、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2、63、64、66)相连接;定长连杆(55)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5)相连接,定长连杆(55)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5)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56);定长连杆(51、52、54、56)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52、54、56)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1、42、44、46)相连接,定长连杆(51、52、54、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1、62、64、66)相连接;定长连杆(53)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3)相连接,定长连杆(53)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3)相连接;定长连杆(55)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与第三运动滑块(33)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5)相连接,定长连杆(55)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5)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七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56、57);定长连杆(51、52)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52)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1、42)相连接,定长连杆(51、52)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1、62)相连接;定长连杆(53、54、57)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54、57)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3、44、47)相连接,定长连杆(53、54、57)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3、64、67)相连接;定长连杆(55、56)并联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56)与第二运动滑块(33)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5、46)相连接,定长连杆(55、56)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5、66)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七根定长连杆(51、52、53、54、55、56、57);定长连杆(51、52、56、57)并联连接在第一运动滑块(31)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1、52、56、57)与第一运动滑块(31)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1、42、46、47)相连接,定长连杆(51、52、56、57)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1、62、66、67)相连接;定长连杆(53、54)并联连接在第二运动滑块(32)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3、54)与第二运动滑块(32)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43、44)相连接,定长连杆(53、54)与运动平台(7)之间分别通过被动球铰(63、64)相连接;定长连杆(55)连接在第三运动滑块(33)与运动平台(7)之间,定长连杆(55)与第二运动滑块(33)之间通过被动球铰(45)相连接,定长连杆(55)与运动平台(7)之间通过被动球铰(65)相连接。
CN201410149493.5A 2014-04-14 2014-04-14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Active CN103895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9493.5A CN103895006B (zh) 2014-04-14 2014-04-14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9493.5A CN103895006B (zh) 2014-04-14 2014-04-14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5006A true CN103895006A (zh) 2014-07-02
CN103895006B CN103895006B (zh) 2015-12-30

Family

ID=50986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9493.5A Active CN103895006B (zh) 2014-04-14 2014-04-14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500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2257A (zh) * 2018-09-21 2018-12-2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立体空间布局的升降机构
CN111421524A (zh) * 2020-04-10 2020-07-17 燕山大学 五自由度工业机械臂
CN112338569A (zh) * 2020-11-18 2021-02-09 苏州小工匠机器人有限公司 单轴导轨***及自动化生产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1680A (ja) * 2000-06-29 2002-01-15 Fukui Prefecture パラレルメカニズムロボットアーム
CN1498149A (zh) * 2001-02-23 2004-05-19 ά������е�ɷ����޹�˾ 机器或仪器中终端零件的支撑和可编程移动的运动装置
EP1561550A1 (de) * 2004-01-28 2005-08-10 Guido Kübler GmbH Vorrichtung zur räumlichen Anordnung und Abstützung von einem Arbeitselement zu bzw. an wenigstens einem Basiselement und deren Verwendung
CN101224578A (zh) * 2008-02-01 2008-07-23 南京理工大学 二自由度平移运动并联机构
CN102615645A (zh) * 2012-04-12 2012-08-01 重庆大学 六自由度高机动高精度实用并联机器人
CN103308338A (zh) * 2013-05-31 2013-09-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机床加载装置及加载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1680A (ja) * 2000-06-29 2002-01-15 Fukui Prefecture パラレルメカニズムロボットアーム
CN1498149A (zh) * 2001-02-23 2004-05-19 ά������е�ɷ����޹�˾ 机器或仪器中终端零件的支撑和可编程移动的运动装置
EP1561550A1 (de) * 2004-01-28 2005-08-10 Guido Kübler GmbH Vorrichtung zur räumlichen Anordnung und Abstützung von einem Arbeitselement zu bzw. an wenigstens einem Basiselement und deren Verwendung
CN101224578A (zh) * 2008-02-01 2008-07-23 南京理工大学 二自由度平移运动并联机构
CN102615645A (zh) * 2012-04-12 2012-08-01 重庆大学 六自由度高机动高精度实用并联机器人
CN103308338A (zh) * 2013-05-31 2013-09-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机床加载装置及加载试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2257A (zh) * 2018-09-21 2018-12-2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立体空间布局的升降机构
CN111421524A (zh) * 2020-04-10 2020-07-17 燕山大学 五自由度工业机械臂
CN111421524B (zh) * 2020-04-10 2021-05-18 燕山大学 五自由度工业机械臂
CN112338569A (zh) * 2020-11-18 2021-02-09 苏州小工匠机器人有限公司 单轴导轨***及自动化生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5006B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9904B (zh) 一种六自由度三支链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3586864A (zh) 由四条prr支链构成的平面三自由度驱动冗余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2909569B (zh) 一种1t2r三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
CN100522506C (zh) 二自由度平移运动并联机构
CN103264386A (zh) 三自由度高速平移运动并联机构
CN104526687A (zh) 一种三移一转四自由度解耦并联机构
CN104875190A (zh) 一种两移动三转动完全解耦混联机器人机构
CN103286777B (zh) 一种新型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5643600A (zh) 一种低耦合度三运动副动平台的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3286771A (zh) 一种空间三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3895006B (zh)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6393621U (zh) 一种平面两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7336219A (zh) 一种具有两移动三转动五自由度的并联机构
CN103042521A (zh) 3-sps/sps三驱动六自由度大量程调姿调位并联机构
CN104552280A (zh) 一种两移两转四自由度解耦并联机构
CN104760037A (zh) 一种(2t)&(1t1r)四自由度解耦混联机构
CN102579137A (zh) 一种可实现三维平动一维转动的并联手术机械手
CN106493713B (zh) 一种平面两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3358302A (zh) 冗余驱动对称三自由度移动并联机构
CN102848376B (zh) 被动铰为虎克铰的二自由度平动并联机构
CN102398264A (zh) 一种二维平动二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2431027A (zh) 一种运动完全解耦的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3465044B (zh) 一种单输入三平移三转动输出并联机构
CN205630632U (zh) 一种空间三平移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CN103600344B (zh) 被动铰为球铰的二自由度平面平移并联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