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9003A -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 Google Patents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9003A
CN103889003A CN201210560517.7A CN201210560517A CN103889003A CN 103889003 A CN103889003 A CN 103889003A CN 201210560517 A CN201210560517 A CN 201210560517A CN 103889003 A CN103889003 A CN 103889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icro
aggregation gateway
gateway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05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9003B (zh
Inventor
毕奇
杨姗
陈鹏
佘小明
刘洋
李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605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9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9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9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9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9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本发明所提供的LTE网络包括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相连接。该方法包括: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微基站向汇聚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汇聚网关接收控制面数据,聚合控制面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汇聚网关接收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接入网与核心网间的逻辑接口数目和信令交互,节约核心网资源。

Description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背景技术
为了在频谱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有效应对未来数据流量的急剧增长,微小区(Small Cell)增强技术成为长期演进增强(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版本12及后续演进中的有效解决方案。
对于微小区,由于微基站发射功率较低且潜在应用载频较高,其覆盖范围远小于宏小区。因此,对于热点城区和大型购物区等典型应用场景,需要部署较多的微小区,以保证上述区域的有效覆盖和速率增强。
如图1所示,LTE-A现有的无线接入网仅由基站(eNodeB)组成,基站之间由X2逻辑接口进行连接,同时基站通过S1接口与核心网进行连接。当网络中具有较多的微基站时,若采用现有架构,每个微基站需直接与核心网进行连接,造成微基站与核心网元S1逻辑接口数目和信令交互大量上升,并且导致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的管理操作负担急剧增加。特别地,当需要部署较多的微小区时,将使用更多数量的微基站,导致更多的与核心网的逻辑接口数目、信令交互,不仅占有更多的核心网资源并且难于进行集中管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减小与核心网的逻辑接口数目与信令交互,节约核心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网络的接入方法,所述LTE网络包括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多个微基站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微基站通过S1-MME接口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
所述汇聚网关接收所述控制面数据,聚合所述控制面数据,通过S1-MME接口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
所述汇聚网关通过S1-MME接口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所述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通过S1-MME接口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微基站通过S1-U接口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用户面数据;
所述汇聚网关接收所述用户面数据,聚合所述用户面数据,并通过S1-U接口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以及
所述汇聚网关通过S1-U接口接收所述服务网关发送给所述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通过S1-U接口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基站通过S1-U接口向核心网的服务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以及
所述微基站通过S1-U接口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控制面数据。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网关根据所述多个微基站的网络负载量,对所述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根据所述多个微基站的网络负载量,对所述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具体包括:
所述汇聚网关从所述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所述汇聚网关通知所述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将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给所述相邻微基站的非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所述汇聚网关通知所述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将不同的可用无线资源调度所述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基站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微基站切换信息,所述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汇聚网关将所述微基站切换信息转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为多个,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汇聚网关中的任意两个汇聚网关,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网关通过X2接口与宏基站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网络的汇聚网关,所述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相连接,所述汇聚网关包括:
控制面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微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聚合所述控制面数据;以及将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发送给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控制面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将聚合后的控制面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接收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面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微基站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所述收发单元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还包括:
用户面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微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数据,聚合所述用户面数据;以及将从服务网关接收的发送给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用户面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将聚合后的用户面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以及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给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面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微基站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所述用户面数据收发单元与所述服务网关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还包括:
干扰协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微基站的网络负载量,对所述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
优选地,所述干扰协调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所述汇聚网关通知所述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将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给所述相邻微基站的非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所述汇聚网关通知所述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将不同的可用无线资源调度所述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还包括:
切换信息传递单元,用于为多个微基站传递微基站切换信息,所述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还包括:
X2接口单元,用于与相邻的汇聚网关之间,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相邻的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优选地,所述X2接口单元,还用于与宏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接入网络,所述网络包括汇聚网关、多个微基站,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多个微基站相连接,其中:
所述汇聚网关,用于接收所述微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聚合所述控制面数据,并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所述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所述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微基站,用于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接收所述汇聚网关分发的来自于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的控制面数据;
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微基站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还用于接收所述微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数据;聚合所述用户面数据,并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以及接收所述服务网关发送给所述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其中,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微基站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
优选地,所述微基站,还用于通过S1-U接口向核心网的服务网关发送用户面数据;通过S1-U接口接收所述服务网关发送的用户面数据。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通知所述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调度所述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与所述满负载微基站不同的无线资源;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通知所述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调度所述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与所述非满负载微基站不同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所述汇聚网关,还用于为所述多个微基站传递微基站切换信息,所述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多个微基站,还用于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微基站切换信息;或者接收所述汇聚网关转发的切换请求消息。
优选地,所述网络包括多个所述汇聚网关,所述多个汇聚网关中的任意两个汇聚网关,还用于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优选地,所述网络还包括:
宏基站,用于通过X2接口与所述汇聚网关建立连接;
所述汇聚网关,还用于通过X2接口与宏基站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优选地,所述微基站为低功率节点LPN,具体包括远程射频单元RU/RRH、微基站Micro基站、微微基站Pico基站、家庭基站Femto基站、中继节点Relay Node。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多个微基站通过汇聚网关进行聚合后再接入核心网,与现有方案相比,可显著降低接入网与核心网间的逻辑接口数目和信令交互,节约核心网资源。针对未来LTE较多微基站部署的场景,通过有效降低接入网与核心网间的逻辑接口数目和信令交互,还能通过在汇聚网关实现对微基站的集中管理与优化。
另外,多个微基站通过汇聚网关进行聚合后再接入核心网,还能减小微基站对核心网的影响。例如,微基站频繁开关时,由于未直接与核心网相连接,微基站的开关不会带来MME相关的串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连接建立和释放,从而避免微基站的操作对核心网的影响。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现有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网络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又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汇聚网关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网络一种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通过在LTE无线接入网中增加了汇聚网关,从而使LTE接入网包含了汇聚网关和基站两种节点,其中,汇聚网关作为逻辑实体,可以与宏基站在同一物理实体上一体设置,也可为单独的物理实体。基站包括宏基站、微基站等,微基站的发射功率低于宏基站。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之间通过建立对应的逻辑接口相连接。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微基站可以是各种低功率节点(LowerPower Node,LPN),例如远程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emoteRadio Head,RU/RRH)、微(Micro)基站、微微(Pico)基站、家庭基站(Femto)、中继节点(Relay Node)。
参见图2所示,图2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LTE网络包括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相连接,该实施例接入方法包括:
201,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微基站通过S1-MME接口向汇聚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
202,汇聚网关接收控制面数据,聚合控制面数据,通过S1-MME接口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
203汇聚网关通过S1-MME接口接收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通过S1-MME接口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上述201-202的操作可以与203的操作同时、先于或者后于203的操作执行。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多个微基站通过汇聚网关进行聚合后再接入核心网,与现有方案相比,可显著降低接入网与核心网间的逻辑接口数目和信令交互,减少对核心网元资源,节约核心网资源。
汇聚网关连接的微基站,经过汇聚网与核心网传递控制面数据,而用户面数据可以通过汇聚网关与核心网进行传递,也可能不经过汇聚网关直接与核心网进行传递。对于微基站,网络中是否存在汇聚网关可以是透明的,微基站不感知网络中是否存在汇聚网关,从而使得微基站处理操作上没有区分。
参见图3所示,图3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用户面数据通过汇聚网关与核心网进行传递的具体示例,该方法与图2实施例相比,还可以包括:
301,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微基站通过S1-U接口向汇聚网关发送用户面数据;
302,汇聚网关接收用户面数据,聚合用户面数据,并通过S1-U接口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Service-Gateway,S-GW);以及
303,汇聚网关通过S1-U接口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给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通过S1-U接口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上述301-302的操作可以与303的操作同时、先于或者后于303的操作执行。图3中S1接口包括S1-MME与S1-U接口。
参见图4所示,图4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又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用户面数据直接与核心网进行传递的具体示例,该方法与图2实施例相比,还可以包括:
401,微基站通过S1-U接口向核心网的服务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以及
402,微基站通过S1-U接口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控制面数据。
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该方法还包括:
汇聚网关根据多个微基站的网络负载量,对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示例性地,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汇聚网关对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
汇聚网关从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以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汇聚网关通知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相邻微基站将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给相邻微基站的非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预定阈值,以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汇聚网关通知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相邻微基站将不同的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于与同一个汇聚网关相连的多个微基站,汇聚网关根据各微基站的物理负载,进行资源调度的协调,实现干扰协调。当微基站满负载时,由于该微基站需要调度所有的无线资源为用户服务,因此,汇聚网关通知该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相邻微基站将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给相邻微基站的非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从而避免将相邻微基站的多个小区边缘用户调度到相同的无线资源上,造成信号干扰。当微基站非满负载时,则能够让相邻微基站将用户调度到不同的无线资源上,以降低干扰。无线资源可以时不同的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
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该方法还包括:
微基站向汇聚网关发送微基站切换信息,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汇聚网关将微基站切换信息转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在现有LTE架构中,对于微基站之间的X2接口切换,需要在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传递基站切换相关信息。与现有方案相比,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微基站之间可以不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微基站与汇聚网关相连,能够通过汇聚网关完成相关微基站之间的切换信息传递,从而有效降低X2接口和物理连接数目。
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汇聚网关可以为多个,该方法还包括:多个汇聚网关中的任意两个汇聚网关,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两个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由于在现有LTE接入网络中,微基站需要与邻近的大量宏基站或者微基站采用X2接口相连,这些基站间的物理连接和逻辑接口数目巨大。通过上述实施例,微基站之间不用彼此两两建立X2接口,而是通过汇聚网关之间传递切换相关信息,能够显著降低基站间的逻辑接口和物理连接数目。
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该方法还包括:
汇聚网关通过X2接口与宏基站传递分别连接至汇聚网关与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类似地,在现有LTE架构中,微基站需要与邻近的大量宏基站或者微基站采用X2接口相连,这些基站间的物理连接和逻辑接口数目巨大。通过上述实施例,微基站之间不用彼此两两建立X2接口,而是通过汇聚网关与宏基站之间传递切换相关信息,从而降低基站间的逻辑接口和物理连接数目。
上述汇聚网关与邻近的宏基站或汇聚网关之间传递切换信息的操作,无需经过核心网,减小了核心网的负载。例如,若用户1与用户2进行基站切换,用户1的所属微基站连接到一个汇聚网关1,用户2的所属微基站连接到另一个汇聚网关2,或者用户2的所属基站为宏基站2。若汇聚网关1与邻近的宏基站2或者汇聚网关2之间没有X2接口连接,则该基站切换为S1切换,源基站与目标基站通过S1接口经由MME转发实现切换请求通知和响应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增加核心网的负载。而通过上述实施例,汇聚网关1与邻近的宏基站2或汇聚网关2之间的X2接口连接,实现切换信息的传递,能够降低核心网的负载。
参见图5所示,图5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汇聚网关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相连接,LTE网络的汇聚网关包括:
控制面数据处理单元501,用于接收微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聚合控制面数据;以及将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发送给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控制面数据收发单元502,用于将聚合后的控制面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接收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
控制面数据处理单元与微基站之间可以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收发单元与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
汇聚网关可以与现有网络中的宏基站一体设置,也可为单独设置。
根据本发明汇聚网关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汇聚网关还可以包括:
用户面数据处理单元503,用于接收微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数据,聚合用户面数据;以及将从服务网关接收的发送给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用户面数据收发单元504,用于将聚合后的用户面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以及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给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
用户面数据处理单元与微基站之间可以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用户面数据收发单元与服务网关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汇聚网关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汇聚网关还可以包括:
干扰协调单元505,用于根据多个微基站的网络负载量,对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
示例性地,干扰协调单元505具体用于从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以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汇聚网关通知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相邻微基站将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给相邻微基站的非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预定阈值,以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汇聚网关通知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相邻微基站将不同的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
根据本发明汇聚网关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汇聚网关还可以包括:
切换信息传递单元506,用于为多个微基站传递微基站切换信息,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根据本发明汇聚网关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汇聚网关还可以包括:
X2接口单元507,用于与相邻的汇聚网关之间,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汇聚网关与相邻的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根据本发明汇聚网关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X2接口单元507还用于与宏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汇聚网关与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X2接口单元507可以设置于切换信息传递单元506中。
参见图6所示,图6示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网络一种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除汇聚网关之外,部分网元并非实现本发明接入网所必须的,例如,宏基站,以及核心网网元MME与S-GW。
该实施例提供的LTE接入网络包括汇聚网关601、多个微基站602。汇聚网关601与多个微基站602相连接。
汇聚网关601用于接收微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聚合控制面数据,并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接收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微基站602,用于向汇聚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接收汇聚网关分发的来自于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的控制面数据。
汇聚网关601与微基站602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汇聚网关与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网络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汇聚网关601还用于接收微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数据;聚合用户面数据,并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以及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给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汇聚网关与微基站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汇聚网关与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网络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微基站602还用于通过S1-U接口向核心网的服务网关发送用户面数据;通过S1-U接口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用户面数据。
根据本发明网络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汇聚网关601具体用于在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以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通知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相邻微基站调度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与满负载微基站不同的无线资源;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预定阈值,以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通知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相邻微基站调度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与非满负载微基站不同的无线资源。
根据本发明网络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汇聚网关601,还用于为多个微基站传递微基站切换信息,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多个微基站602,还用于向汇聚网关发送微基站切换信息;或者接收汇聚网关转发的切换请求消息。
根据本发明网络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该网络包括多个汇聚网关,多个汇聚网关中的任意两个汇聚网关,还用于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两个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根据本发明网络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该网络还包括:
宏基站603,用于通过X2接口与汇聚网关建立连接;
汇聚网关601,还用于通过X2接口与宏基603站传递分别连接至汇聚网关与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在图6所展示的LET接入网由2个汇聚网关(如图6中节点1和节点2所示)、2个宏基站(如图6中节点1和节点3所示)、8个微基站(如图6中微基站1-8所示)组成。
节点1为宏基站和汇聚网关共站的物理实体,节点2为实现汇聚网关的物理实体,节点3为宏基站物理实体。MME和S-GW分别代表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和服务网关。
微基站1、2、3、4通过S1接口与节点1相连,微基站5、6、7、8通过S1接口与节点2相连。节点1、2、3通过S1接口与核心网的MME和S-GW相连。节点1、2、3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微基站之间可以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如图6中微基站2和微基站3,也可以不进行连接,如图6中微基站1和微基站2。
根据上述一个实施例,汇聚网关可以提供S1接口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的聚合分发。因此,与汇聚网关进行连接的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均由该汇聚网关进行聚合分发。根据上述另一个实施例,汇聚网关也可以仅提供S1接口控制面数据的聚合分发,对于与汇聚网关进行连接的微基站,其控制面数据经过汇聚网关传送给核心网;其用户面数据无需经过汇聚网关,直接传送给核心网。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3)

1.一种LTE网络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TE网络包括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多个微基站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微基站通过S1-MME接口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
所述汇聚网关接收所述控制面数据,聚合所述控制面数据,通过S1-MME接口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
所述汇聚网关通过S1-MME接口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所述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通过S1-MME接口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微基站通过S1-U接口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用户面数据;
所述汇聚网关接收所述用户面数据,聚合所述用户面数据,并通过S1-U接口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以及
所述汇聚网关通过S1-U接口接收所述服务网关发送给所述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通过S1-U接口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基站通过S1-U接口向核心网的服务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以及
所述微基站通过S1-U接口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控制面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网关根据所述多个微基站的网络负载量,对所述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根据所述多个微基站的网络负载量,对所述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具体包括:
所述汇聚网关从所述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所述汇聚网关通知所述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将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给所述相邻微基站的非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所述汇聚网关通知所述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将不同的可用无线资源调度所述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基站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微基站切换信息,所述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汇聚网关将所述微基站切换信息转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为多个,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汇聚网关中的任意两个汇聚网关,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网关通过X2接口与宏基站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9.一种LTE网络的汇聚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与多个微基站相连接,所述汇聚网关包括:
控制面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微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聚合所述控制面数据;以及将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发送给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控制面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将聚合后的控制面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接收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面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微基站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所述收发单元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汇聚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还包括:
用户面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微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数据,聚合所述用户面数据;以及将从服务网关接收的发送给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用户面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将聚合后的用户面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以及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给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面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微基站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所述用户面数据收发单元与所述服务网关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聚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还包括:
干扰协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微基站的网络负载量,对所述多个微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协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汇聚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协调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所述汇聚网关通知所述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将可用无线资源调度给所述相邻微基站的非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所述汇聚网关通知所述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将不同的可用无线资源调度所述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汇聚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还包括:
切换信息传递单元,用于为多个微基站传递微基站切换信息,所述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汇聚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还包括:
X2接口单元,用于与相邻的汇聚网关之间,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相邻的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汇聚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X2接口单元,还用于与宏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16.一种LTE接入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包括汇聚网关、多个微基站,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多个微基站相连接,其中:
所述汇聚网关,用于接收所述微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聚合所述控制面数据,并发送给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以及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给所述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控制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所述多个微基站中的任意一个微基站,用于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控制面数据;接收所述汇聚网关分发的来自于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的控制面数据;
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微基站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MME接口进行控制面数据的传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还用于接收所述微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数据;聚合所述用户面数据,并发送给核心网的服务网关;以及接收所述服务网关发送给所述多个微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微基站的用户面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微基站。
其中,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微基站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之间通过S1-U接口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递。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还用于通过S1-U接口向核心网的服务网关发送用户面数据;通过S1-U接口接收所述服务网关发送的用户面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者18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微基站中,识别网络负载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满负载微基站,通知所述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调度所述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与所述满负载微基站不同的无线资源;
响应于识别出微基站的网络负载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以所述微基站为非满负载基站,通知所述非满负载微基站的相邻微基站,以使得所述相邻微基站调度所述相邻微基站的小区边缘用户终端使用与所述非满负载微基站不同的无线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网关,还用于为所述多个微基站传递微基站切换信息,所述微基站切换信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用户终端能力信息、用户终端的无线配置上下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多个微基站,还用于向所述汇聚网关发送微基站切换信息;或者接收所述汇聚网关转发的切换请求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包括多个所述汇聚网关,所述多个汇聚网关中的任意两个汇聚网关,还用于通过X2接口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汇聚网关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还包括:
宏基站,用于通过X2接口与所述汇聚网关建立连接;
所述汇聚网关,还用于通过X2接口与宏基站传递分别连接至所述汇聚网关与所述宏基站的微基站之间的微基站切换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20至22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为低功率节点LPN,具体包括远程射频单元RU/RRH、微基站Micro基站、微微基站Pico基站、家庭基站Femto基站、中继节点Relay Node。
CN201210560517.7A 2012-12-21 2012-12-21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Active CN103889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0517.7A CN103889003B (zh) 2012-12-21 2012-12-21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0517.7A CN103889003B (zh) 2012-12-21 2012-12-21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9003A true CN103889003A (zh) 2014-06-25
CN103889003B CN103889003B (zh) 2018-07-10

Family

ID=5095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0517.7A Active CN103889003B (zh) 2012-12-21 2012-12-21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900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373A (zh) * 2014-09-28 2015-01-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蜂窝网基站和中继站频谱共享及功率分配方法
CN105228169A (zh) * 2015-10-27 2016-01-0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704760A (zh) * 2014-11-26 2016-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数据包传输的方法、设备和***
WO2016106545A1 (zh) * 2014-12-30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851750A (zh) * 2015-12-03 2017-06-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及***
CN106941720A (zh) * 2016-01-04 2017-07-11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小基站***
WO2018086451A1 (zh) * 2016-11-14 2018-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下行数据投递方法及装置
CN108307391A (zh) * 2016-09-22 2018-07-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和***
CN111148108A (zh) * 2018-11-06 2020-05-12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小型基地台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08653A1 (en) * 2009-02-13 2010-08-19 Morinaga Yasutak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CCESS GATEWAY HAVING PLURAL USER PLANE AGWs
CN101977430A (zh) * 2010-11-03 2011-02-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Femtocell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方法与***
CN102104927A (zh) * 2009-12-21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进行接入控制的***及方法
CN102143528A (zh) * 2010-01-28 2011-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和设备
US20110269499A1 (en) * 2009-01-09 2011-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71381A (zh) * 2010-06-01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lte***的基站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2612081A (zh) * 2011-01-24 2012-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修改家庭基站小区接入模式的方法及***
CN102740361A (zh) * 2011-04-13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汇聚传输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9499A1 (en) * 2009-01-09 2011-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208653A1 (en) * 2009-02-13 2010-08-19 Morinaga Yasutak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CCESS GATEWAY HAVING PLURAL USER PLANE AGWs
CN102104927A (zh) * 2009-12-21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进行接入控制的***及方法
CN102143528A (zh) * 2010-01-28 2011-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2271381A (zh) * 2010-06-01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lte***的基站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1977430A (zh) * 2010-11-03 2011-02-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Femtocell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方法与***
CN102612081A (zh) * 2011-01-24 2012-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修改家庭基站小区接入模式的方法及***
CN102740361A (zh) * 2011-04-13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汇聚传输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Release 11)", 《3GPP TS 36.300 V11.3.0 (2012-09)》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373B (zh) * 2014-09-28 2018-10-1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蜂窝网基站和中继站频谱共享及功率分配方法
CN104284373A (zh) * 2014-09-28 2015-01-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蜂窝网基站和中继站频谱共享及功率分配方法
CN105704760B (zh) * 2014-11-26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数据包传输的方法、设备和***
CN105704760A (zh) * 2014-11-26 2016-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数据包传输的方法、设备和***
US10383173B2 (en) 2014-11-26 2019-08-13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
CN105934983A (zh) * 2014-12-30 2016-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34983B (zh) * 2014-12-30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6106545A1 (zh) * 2014-12-30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28169A (zh) * 2015-10-27 2016-01-0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851750A (zh) * 2015-12-03 2017-06-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及***
CN106851750B (zh) * 2015-12-03 2020-06-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及***
CN106941720A (zh) * 2016-01-04 2017-07-11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小基站***
CN108307391A (zh) * 2016-09-22 2018-07-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和***
WO2018086451A1 (zh) * 2016-11-14 2018-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下行数据投递方法及装置
CN111148108A (zh) * 2018-11-06 2020-05-12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小型基地台的方法
CN111148108B (zh) * 2018-11-06 2022-11-18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小型基地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9003B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9003A (zh)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CN102123460B (zh) 集群移动通信***中实现组呼业务切换的方法
CN104412654A (zh) 用于在多扇区部署中做出切换决策的小区间协作
CN103139911A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2100718A1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JP6082122B2 (ja) 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238659A (zh) 基站切换处理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02056160A (zh) 一种密钥生成的方法、装置和***
CN102638840A (zh) 长期演进中针对协作多点的无线资源管理测量方法和***
CN103124418A (zh) 上行数据转发方法以及装置
CN103716847A (zh) 一种通过网关建立x2的方法
CN103813375A (zh) 测量处理方法及终端、小基站
CN103327630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6420B (zh) 用于基站之间的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37347A (zh) 跨集群核心网的组呼切换方法及***
CN102340888A (zh) 多基站协作方法、***及移动终端、主服务基站
KR20100095428A (ko) 상호작용 데이터를 ms을 통해 이웃 bs들 사이에 송신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254066A (zh) 状态信息传递、去激活的方法、站点设备和终端设备
EP3313113B1 (en) Converting a macro base station identity into a small cell identity
CN104333896A (zh) 微小区基站及其发送功率的调整方法和调整***
CN104301954A (zh) 切换方法、装置、基站和***
CN101932043A (zh) 一种邻接小区关系共享的方法、核心网和***
CN10368669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宏基站、小基站与用户设备
CN102625383A (zh) 协作多点传输中的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4363622A (zh) 小区切换方法和小区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