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8503B -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8503B
CN103858503B CN201280048428.2A CN201280048428A CN103858503B CN 103858503 B CN103858503 B CN 103858503B CN 201280048428 A CN201280048428 A CN 201280048428A CN 103858503 B CN103858503 B CN 103858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random access
shared channel
physical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84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8503A (zh
Inventor
铃木翔
铃木翔一
今村公彦
相羽立志
大内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58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8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8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8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22Allocation of codes with a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移动站装置高效地生成基础序列。移动站装置至少基于序列组编号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发送给基站装置,其中,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与所述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环而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所述传输块的发送时,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Description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iect:3GPP)中探讨了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的演进(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EUTRA”。)。在LTE中,作为从基站装置到移动站装置的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式。另外,作为从移动站装置到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采用了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方式。这里,在LTE中,也将基站装置称为eNodeB(evolved NodeB),将移动站装置称为UE(User Equipment)。LTE是将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区域以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
在LTE中,基站装置利用以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来对移动站装置指示作为上行链路数据(或者称为“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发送用的信道的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初始发送(initial transmission)或重传(retransmission)。移动站装置按照所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将PUSCH发送给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将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解调参考信号)与PUSCH一起发送给基站装置。DMRS在基站装置中用于传播路径估计等。
在LTE版本R11中,作为用于降低、抑制针对移动站装置或基站装置的干扰的方法,探讨了支持在基站装置(小区或收发点)之间相互协作来进行干扰协作的协作多点发送/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CoMP)。收发点表示了信号的发送点以及接收点。例如,收发点可以是基站装置(非专利文献1)。
在与不同小区(基站装置或收发点)进行通信的多个移动站装置在部分重叠的频带上发送了PUSCH的情况下,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成为问题。图11是表示从现有技术的移动站装置对相邻小区的干扰信号的图。在图11中,基站装置A(收发点A)所覆盖的区域是小区A,基站装置B(收发点B)所覆盖的区域是小区B,移动站装置A对基站装置A(收发点A)发送PUSCH和DMRS,移动站装置B对基站装置B(收发点B)发送PUSCH和DMRS。在图11中,粗线的箭头符号表示期望信号,虚线的箭头符号表示干扰信号。
在图11中,在基站装置A所调度的移动站装置A的PUSCH的频带与基站装置B所调度的移动站装置B的PUSCH的频带部分重叠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A发送的PUSCH和DMRS成为相对于基站装置B的干扰信号,移动站装置B发送的PUSCH和DMRS成为相对于基站装置A的干扰信号。在非专利文献1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记载了:在部分重叠的频带上有多个移动站装置发送PUSCH的情况下,对各移动站装置分配不同的DMRS的基础序列(base sequence)。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R36.819version11.0.0″,3GPP,September27,2011.
非专利文献2:″Potential Enhancements for DMRS in Rel-11″,3GPP TSG RANWGl Meeting#66,R1-112086,August22-26,201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针对PUSCH的DMRS的基础序列根据小区固有的参数而被决定,无法对与同一小区进行通信的各移动站装置分配不同的基础序列。
本发明鉴于上述方面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站装置能够高效地生成基础序列的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手段。即,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基于序列组编号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发送给基站装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与所述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环而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所述传输块的发送时,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2)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无关地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所述传输块的发送时,至少利用所述值来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3)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基于序列组编号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发送给基站装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与所述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在为了与所述传输块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而使用的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所附加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已被临时的C-RNTI(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时,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4)另外,在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站装置未接收到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并且与所述传输块的初始发送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已被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调度时,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5)另外,在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所附加的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已被C-RNTI加扰时,至少利用所述值来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6)另外,在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为了与所述传输块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而使用的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4时,至少利用所述值来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4用在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利用空间复用而发送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
(7)另外,在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传输块的发送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已被永久调度时,至少利用所述值来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8)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将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从移动站装置进行接收,将表示与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环而进行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的所述传输块的接收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的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9)另外,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无关地进行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的所述传输块的接收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至少利用所述值而决定的所述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10)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从移动站装置进行接收,将表示与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为了与所述传输块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而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并且在已将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附加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临时的C-RNTI进行了加扰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的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11)另外,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装置未发送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并且已将与所述传输块的初始发送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进行了调度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的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12)另外,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已将所述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附加的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以C-RNTI进行了加扰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至少利用所述值而决定的所述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13)另外,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4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至少利用所述值而决定的所述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4用在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利用空间复用而发送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
(14)另外,本发明的用于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至少基于序列组编号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发送给基站装置,在所述无线通信方法中,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与所述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环而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所述传输块的发送时,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15)另外,本发明的用于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至少基于序列组编号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发送给基站装置,在所述无线通信方法中,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与所述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在为了与所述传输块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而使用的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所附加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已被临时的C-RNTI加扰时,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
(16)另外,本发明的用于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将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从移动站装置进行接收,在所述无线通信方法中,将表示与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环而进行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的所述传输块的接收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的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17)另外,本发明的用于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从移动站装置进行接收,在所述无线通信方法中,将表示与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为了与所述传输块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而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并且在已将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所附加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临时的C-RNTI进行了加扰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的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18)另外,本发明的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至少基于序列组编号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发送给基站装置,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与所述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的功能;和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环而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所述传输块的发送时,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的功能。
(19)另外,本发明的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至少基于序列组编号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发送给基站装置,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与所述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的功能;和在为了与所述传输块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而使用的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所附加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已被临时的C-RNTI加扰时,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所述序列组编号的功能。
(20)另外,本发明的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将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从移动站装置进行接收,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将表示与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装置的功能;和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环而进行以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的所述传输块的接收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的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功能。
(21)另外,本发明的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为了传输块的发送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从移动站装置进行接收,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将表示与序列关联的参数的值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装置的功能;和发送为了与所述传输块关联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而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并且在已将最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所附加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临时的C-RNTI进行了加扰时,至少基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不利用所述值的情况下决定的序列组编号来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生成的所述序列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功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移动站装置能够高效地生成基础序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PUSCH和DMRS与物理资源进行映射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长度为12的φ(·)的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长度为24的φ(·)的表。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消息3的初始发送以及重传的过程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执行的与DMRS序列的发送有关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从现有技术的移动站装置对相邻小区的干扰信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物理信道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具备移动站装置lA~1C以及基站装置3。图1表示了在从基站装置3到移动站装置lA~1C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 Signal:DL RS)、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Channel:PM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
另外,图1表示了在从移动站装置lA~1C到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RS)、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以下,将移动站装置lA~1C称为移动站装置1。
同步信号是移动站装置1为了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而使用的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是移动站装置1为了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或移动站装置1为了测量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或移动站装置1为了进行PDSCH、PDCCH的传播路径补偿而使用的信号。PBCH是为了广播在移动站装置1中公共使用的控制参数(***信息)(Broadcast Channel:BCH)而使用的物理信道。PBCH以40ms间隔被发送。40ms间隔的定时在移动站装置1中被盲检测(blind detection)。
PDCCH是为了发送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或也称为下行链路许可。)、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而使用的物理信道。下行链路分配由与针对PDSCH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有关的信息(Modulation andCodingScheme:MCS)、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等构成。上行链路许可由与针对PUSCH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有关的信息、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等构成。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采用多个格式。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格式称为DCI格式(DCI format)。例如,作为上行链路许可的DCI格式而准备有:移动站装置1以1个发送天线端口发送PUSCH时使用的DCI格式0、移动站装置1在PUSCH中利用MIMO SM(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Spatial Multiplexing)来发送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时使用的DCI格式4等。移动站装置1针对PDCCH而同时监视DCI格式0和DCI格式4,在检测到DCI格式0的情况下利用1个发送天线端口来发送PUSCH,在检测到DCI格式4的情况下利用多个发送天线端口(MIMO SM)来发送PUSCH。
MIMO SM是通过多个发送天线端口以及多个接收天线端口实现的、对多个空间维度的信道复用多个信号来进行收发的技术。在此,天线端口表示在信号处理中使用的逻辑上的天线,1个天线端口可以由1个物理天线构成,也可由多个物理天线构成。在利用了MIMOSM的发送侧,对多个信号序列(层)进行用于形成适当的空间信道的处理(称为预编码(precoding)),将进行了预编码的处理后的多个信号利用多个发送天线进行发送。
在利用了MIMO SM的接收侧,对利用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多个信号进行用于将在空间维度的信道中复用的信号序列(层)适当分离的处理。
例如,DCI格式4中包含:表示PUSCH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信息(Resource blockassignment)、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中使用的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指令、为了决定与PUSCH时间复用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使用的循环移位而利用的信息(以下称为循环移位信息。)(Cyclic shift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被空间复用的序列的数目、指示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precoding information)、与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和冗余版本有关的信息(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nd Redundancyversion:MCS&RV)、表示上行链路数据的初始发送(initial transmission)或重传(retransmission)的信息(New Data Indicator:NDI)。冗余版本是表示移动站装置1将上行链路数据被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之中的哪个部分利用PUSCH进行发送的信息。
DCI格式4中包含的MCS&RV和NDI按由DCI格式4控制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每一个而准备。也就是说,基站装置3通过使用DCI格式4,能够按利用同一PUSCH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每一个来设定传输块尺寸、调制方式、编码率,并且能够按上行链路数据的每一个来对移动站装置1指示进行初始发送还是进行重传。
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基站装置3将对基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生成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以RNTI(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加扰(scramble)后的序列附加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移动站装置1根据是以哪一个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了加扰来变更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解释。
例如,在以本装置被基站装置3分配的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来加扰了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判断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表示是发往本装置的无线资源,在以本装置被基站装置3分配的SPS(Semi PersistentScheduling)C-RNTI来加扰了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判断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表示是发往本装置的永久性的(周期性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或永久性的无线资源的释放、或以永久性的无线资源发送的PUSCH的重传。
在以利用随机接入消息2对本装置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分配的临时C-RNTI来加扰了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判断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表示的是本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3的重传用的无线资源。关于随机接入的详细情形后述。
以下,将以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附加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简单表现为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含有RNTI、或在PDCCH中含有RNTI。
移动站装置1对PDCCH进行解码处理,并对相当于以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序列以本装置所存储的RNTI进行解扰(descramble),在基于解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而检测出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判断为PDCCH的取得成功。将该处理称为盲解码(blinddecoding)。
PDSCH是为了发送寻呼信息(Paging Channel:PCH)、不由PBCH广播的即BCH以外的***信息、下行链路数据(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而使用的物理信道。PMCH是为了发送与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有关的信息(MulticastChannel:MCH)而使用的物理信道。PCFICH是为了发送表示配置PDCCH的区域的信息而使用的物理信道。
PHICH是为了发送表示基站装置3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的成功与否的HARQ指示而使用的物理信道。HARQ指示表示ACK(肯定应答)或NACK(否定应答)。此外,相对于同一PUSCH所包含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各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由多个PHICH发送。移动站装置1在接收到表示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NACK的HARQ指示的情况下,基于针对该上行链路数据的最近的上行链路许可(最后接收到的上行链路许可)而在PUSCH中重传该上行链路数据。此外,移动站装置1在同时接收到HARQ指示和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按照上行链路许可而在PUSCH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PUCCH是为了发送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Information)、表示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表示移动站装置1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的成功与否的ACK/NACK等在通信的控制中利用的信息即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而使用的物理信道。
PUSCH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使用的物理信道。PRACH是为了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而使用的物理信道。PRACH以使移动站装置1与基站装置3取得时域的同步为最大的目的,此外还用于初始接入、越区切换、重连请求以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请求。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是基站装置3为了取得上行链路的时域的同步而使用的信号,或者是基站装置3为了测量上行链路的接收质量而使用的信号,或者是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PUSCH、PUCCH的传播路径补偿而使用的信号。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与PUSCH或PUCCH进行时间复用而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与相对于PUSCH以及PUCCH独立地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被进行利用了CAZAC(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的码扩频。CAZAC序列是在时域以及频域上为恒定振幅且自相关特性优异的序列。由于在时域为恒定振幅,因此能够将PAPR(峰均功率比)抑制得较低。以下,将CAZAC序列称为基础序列(basesequence)。对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应用循环延迟。将该时域上的循环延迟称为循环移位。通过在频域上使基础序列以子载波为单位进行相位旋转,能够获得在时域进行了循环移位的信号。此外,将频域上的相位旋转量也称为循环移位量,或仅称为循环移位。
DMRS的生成中不仅利用循环移位,还利用OCC(Orthogonal CoverCode;正交掩码)。OCC是对DMRS以时域的SC-FDMA符号为单位进行码扩频的序列(扩频码)。本发明中,OCC使用[+1,+1]和[+1,-1]这两个。DMRS中使用的OCC利用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循环移位信息来决定。DMRS的生成中使用的循环移位的相位旋转量由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循环移位信息、从基站装置3通知的基站装置固有(小区固有或接收点固有)的参数、以从网络对基站装置3所管理的小区分配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entity)等作为输入的随机数来决定。
在移动站装置1之间DMRS的基础序列变为相同的情况下,对于各小区的基站装置3,来自属于相邻小区的移动站装置1的发送信号成为干扰。因此,为了避免在移动站装置1之间DMRS的基础序列连续相同的情况而应用序列组跳变(sequence group hopping)和序列跳变(sequence hopping),使得在时隙间成为不同的序列组编号以及基础序列编号。
上行链路数据(U L-SCH)以及下行链路数据(D L-SCH)等是传输信道。将由PUSCH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单位以及由PDSCH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ransportblock)。传输块是在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进行处理的单位,按每个传输块进行HARQ(重传)的控制。
在物理层中,传输块与码字建立对应,按每个码字进行编码等信号处理。传输块尺寸是传输块的比特数。移动站装置1根据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数目和MCS(MCS&RV)来识别传输块尺寸,物理资源块由表示上行链路许可、下行链路分配中包含的无线资源分配的信息示出。
以下,对本发明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移动站装置1构成为包括:上级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以及收发天线109。另外,上级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另外,接收部1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和信道测量部1059。另外,发送部1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
上级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发送部107。另外,上级层处理部1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C-RNTI等的RNTI的管理、针对PUSCH的DMRS序列的生成中使用的参数的管理。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在上行链路的各信道中配置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7。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进行经由接收部105接收的物理信道(PUSCH、PDSCH等)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的解释,基于对所述信息进行解释的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3。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来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按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109而从基站装置3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将经由收发天线109接收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至中频(降频变换:down covert),除去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控制放大电平以维持适当的信号电平,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中除去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的部分,并对除去了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来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1055将提取出的信号分别分离为PHICH、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该分离基于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等来进行。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HICH、PDCCH和PD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分离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量部1059。
解调部1053对PHICH乘以对应的符号来进行合成,对合成后的信号进行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解调,并向解码部1051输出。解码部1051对发往本装置的PHICH进行解码,将解码出的HARQ指示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解调部1053对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向解码部1051输出。解码部1051尝试进行PDCCH的盲解码,在盲解码成功了的情况下,将解码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含的RNTI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对PDSCH进行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64QAM等由下行链路分配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向解码部1051输出。解码部1051基于与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编码率有关的信息来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向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出。
信道测量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测量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信道的状态,并将测量出的路径损耗、信道的状态向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出。另外,信道测量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算出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并向复用分离部1055输出。
发送部107按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109发送至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编码。另外,编码部1071基于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来进行Turbo编码。
调制部1073以BPSK、QPSK、16QAM、64QAM等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调制方式或按每个信道预先确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基于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来决定空间复用的数据的序列的数目,并通过使用MIMO SM而将由同一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至多个序列,针对该序列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entity:称为PCI、小区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由上行链路许可通知的循环移位、相对于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的值等,来生成以预先确定的规则求出的序列。复用部1075按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PUSCH的调制符号并行地重排后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并对PUCCH、PUSCH的信号和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进行复用。
无线发送部1077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IFFT),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对SC-FDMA调制后的SC-FDMA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频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除去相对于中频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频的信号变换为高频的信号(升频变换:up convert),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并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至收发天线109来进行发送。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括:上级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收发天线309。另外,上级层处理部3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调度部3013和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另外,接收部3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和信道测量部3059。另外,发送部3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
上级层处理部3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另外,上级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303。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在下行链路的PDSCH中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RRC信令、MAC CE(Control Element),或者从上级节点获取,并输出至发送部307。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移动站装置1各自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对移动站装置1分配C-RNTI等RNTI的管理、对移动站装置1通知的针对PUSCH的DMRS序列的生成中使用的参数的管理等。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调度部3013根据从信道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来决定分配物理信道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的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3基于调度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303。另外,调度部3013将物理信道(PDSCH、PUSCH)的调度结果向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输出。
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基于从调度部3013输入的调度结果来生成在物理信道(PDSCH、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并向发送部输出。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来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按照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309而从移动站装置1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将经由收发天线309接收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至中频(降频变换:downcovert),除去不需要的频率分量,对放大电平进行控制以维持适当的信号电平,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中除去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对除去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ln: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
复用分离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此外,该分离基于预先由基站装置3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中决定并通知给各移动站装置1的上行链路许可所包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而进行。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分离出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量部3059。
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FourierTransform:IDFT)来取得调制符号,并且分别对于PUCCH和PUSCH的调制符号,使用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QAM、64QAM等预先确定的或由本装置对各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对各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预先通知的空间复用的序列的数目、指示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来对通过利用MIMO SM而以同一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离。
解码部3051以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确定的或由本装置对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预先通知的编码率来对解调后的PUCCH与PUSCH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向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出。在PUSCH进行重传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利用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缓冲器中保持的编码比特和解调后的编码比特来进行解码。信道测量部3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测量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以及上级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按照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HICH、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309而将信号发送至移动站装置1。
编码部3071对于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利用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或利用由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对于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以BPSK、QPSK、16QAM、64QAM等预先确定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生成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CI)等而以预先确定的规则求取的、移动站装置1已知的序列来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部3075对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
无线发送部3077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对OFDM调制后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频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除去相对于中频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频的信号变换为高频的信号(升频变换:up convert),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并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至收发天线309来进行发送。
以下,对本发明的无线帧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图。在图4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如图4所示,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由多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对(例如,图4的以虚线包围的区域)构成。该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是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确定的宽度的频率带(PRB带宽;180kHz)以及时间带(2个时隙=1个子帧;lms)构成。
1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由时域上连续的2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P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在图4中以粗线包围的单位)在频域上由12个子载波(15kHz)构成,在时域上由7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71μs)构成。将由频域上1个子载波和时域上1个OFDM符号定义的1个格子称为下行链路资源元。因此,1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由“12×7”个下行链路资源元构成。
在时域上存在:由7个OFDM符号(71μs)构成的时隙(0.5ms)、由2个时隙构成的子帧(1ms)、由10个子帧构成的无线帧(10ms)。将与子帧相同的时间间隔即1ms也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t Time Interval:TTI)。在频域上,根据下行链路的带宽而配置多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
以下,说明下行链路中分配的物理信道的配置。在下行链路的各子帧内配置PDCCH、PCFICH、PHI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从子帧的起始的OFDM符号起(图4中以从右下向左上的斜线进行了阴影化的区域)配置PDCCH。配置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按每个子帧而不同,表示配置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由PCFICH广播。在各子帧中,多个PDC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时间复用。
PCFICH配置在子帧的起始的OFDM符号,与PDCCH进行频率复用。PHICH与PDCCH在同一OFDM符号内进行频率复用(图4中以斜向的格子状的线进行了阴影化的区域)。PHICH可以仅配置在子帧的起始的OFDM符号内,也可分散在配置PDCCH的多个OFDM符号内来配置。在各子帧中,多个PHI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码复用。
移动站装置1在从发送了PUSCH起规定的时间之后(例如4ms后、4子帧后、4TTI后)的下行链路的子帧的PHICH中,接收针对该PUSCH的HARQ反馈。针对PUSCH的HARQ指示配置在下行链路的子帧内的哪一个PHICH中,由分配给该PUSCH的物理资源块之中编号最小的(最低频域的)物理资源块的编号、以及下述信息来决定,该信息是为了决定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与PUSCH进行时间复用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使用的循环移位而利用的信息。
PDSCH配置在子帧的配置PDCCH以及PCFICH以及PHICH的OFDM符号以外的OFDM符号(图4中未进行阴影化的区域)。PDSCH的无线资源利用下行链路分配而被分配。PDSCH的无线资源在时域上,配置在与包含该PDSCH的分配中使用的下行链路分配在内的PDCCH相同的下行链路的子帧内。在各子帧中,多个PDS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空间复用。关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为了简化说明而在图4中省略了图示,但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在频域和时域上是分散配置的。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图。在图5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如图5所示,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由多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例如图5的以虚线包围的区域)构成。该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是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确定的宽度的频率带(PRB带宽;180kHz)以及时间带(2个时隙=1个子帧;lms)构成。
1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由时域上连续的2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P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图5中以粗线包围的单位)在频域上由12个子载波(15kHz)构成,在时域上由7个SC-FDMA符号(71μs)构成。此外,将由频域上1个子载波和时域上1个SC-FDMA符号定义的1个格子称为上行链路资源元。因此,1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由“12×7”个上行链路资源元构成。
在时域上存在:由7个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Access)符号(71μs)构成的时隙(0.5ms)、由2个时隙构成的子帧(1ms)、由10个子帧构成的无线帧(10ms)。将与子帧相同的时间间隔即1ms也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t TimeInterval:TTI)。在频域上,根据上行链路的带宽而配置多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
以下,说明上行链路的无线帧内分配的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的各子帧内配置PUCCH、PUSCH、PRACH以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PUCCH配置在上行链路的频带的两端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以从右下向左上的斜线进行了阴影化的区域)。在各子帧中,多个PUC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码复用。
PUSCH配置在配置PUCCH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以外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未进行阴影化的区域)中。PUSCH的无线资源利用上行链路许可而进行分配,配置在从配置了包含该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的下行链路的子帧起规定的时间后(例如4ms后、4子帧后、4TTI后)的上行链路的子帧内。在各子帧中,多个PUS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空间复用。
表示配置PRACH的子帧以及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的信息由基站装置广播。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与PUCCH、PUSCH进行时间复用。例如,与PUSCH进行时间复用的DMRS配置在子帧内的第4个和第11个SC-FDMA符号中。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DMRS的发送方法。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PUSCH和DMRS与物理资源映射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MPUSCH sc是为了PUSCH发送而调度的带宽中包含的子载波的数目。在图6中,以从左上向右下的斜边进行了阴影化的四边形是DMRS序列被映射的资源元,以点进行了阴影化的四边形是PUSCH的调制符号(复符号)被映射的资源元。在图6中,时域上示出1个子帧。
如图6所示,PUSCH的DMRS序列r(λ) PUSCH(·)在频域上与对应的PUSCH的发送映射于同一物理资源块(资源元)。另外,PUSCH的DMRS序列r(λ) PUSCH(·)在时域上映射于各时隙的第3个SC-FDMA符号。也就是说,移动站装置1对PUSCH和PUSCH的DMRS序列进行时间复用来发送。也就是说,移动站装置1对PUSCH的SC-FDMA符号和DMRS序列的SC-FMDA符号进行时间复用来发送。λ是在单一PUSCH内进行空间复用的层的编号。即,PUSCH的DMRS序列r(λ) PUSCH(·)针对进行空间复用的每个层而被生成。PUSCH的DMRS序列r(λ) PUSCH(·)通过在RS(referencesignal;参考信号)序列r(αλ) u,v(·)上乘以OCC[w(λ)(0),w(λ)(1)]而被生成。RS序列r(αλ) u,v(·)通过在基础序列r’u,v(·)上乘以循环移位ejαλn而被生成。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DMRS的生成方法。
与层λ关联的PUSCH的DMRS序列r(λ) PUSCH(·)由数学式(1)定义。MRS SC是DMRS序列的长度。MRS SC与MPUSCH SC相等。
[数学式1]
与层λ关联的RS序列r(αλ) u,v(n)根据数学式(2)而由基础序列r’u,v(·)和循环移位α来定义。根据不同的值的α而由单一的基础序列定义多个RS序列。分别相对于同一移动站装置1的各层λ的αλ具有不同的值。
[数学式2]
基础序列r’u,v(n)被分割成多个组。u是序列组编号,v是该组内的基础序列编号。在基础序列的长度为60以下的情况下,该组分别包含1个基础序列(v=0)。在基础序列的长度为61以上的情况下,该组分别包含2个基础序列(v=0,1)。通过利用序列组跳变和序列跳变,能使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根据时间而发生变化。关于序列组跳变以及序列跳变的详细情形后述。基础序列r’u,v(0),…,r’u,v(MRS SC-1)的定义由DMRS序列的长度MRS SC来决定。
在DMRS序列的长度为36以上的情况下,基础序列r’u,v(·)由数学式(3)来定义。
[数学式3]
xq(·)是第q个根Zadoff-Chu序列,由数学式(4)定义。NRS ZC是Zadoff-Chu序列的长度。Zadoff-Chu序列的长度NRS ZC是比DMRS序列的长度MRS SC小的最大的素数。[X]mod[Y]是求取[X]除以[Y]的情况下的余数的函数。
[数学式4]
根据数学式(5)和数学式(6),并根据序列组编号u和该组内的基础序列编号v来算出q。floor(X)是输出X以下的最大的整数的函数。
[数学式5]
[数学式6]
在DMRS序列的长度为12和24的情况下,基础序列r’u,v(·)由数学式(7)定义。分别针对DMRS序列的长度为12和24的情况而由图7所示的表和图8所示的表来定义φ(·)。
[数学式7]
在多个DMRS序列根据相同序列组编号和基础序列编号而生成、且为相同长度并在相同频带内被发送的情况下,该多个DMRS序列通过利用不同的循环移位而正交。在多个DMRS序列根据序列组编号和基础序列编号的不同组合而生成、或多个DMRS序列的长度不同、或多个DMRS序列在一部分重叠的频带内被发送的情况下,该多个DMRS序列即使利用不同的循环移位也不正交。
在多个DMRS序列根据序列组编号和基础序列编号的不同组合而生成的情况下,与多个DMRS序列根据相同序列组编号和基础序列编号生成的情况相比,该多个DMRS序列的互相关变低。
另外,与DMRS序列的序列组编号和基础序列编号以及发送DMRS的频带是否重叠无关,多个DMRS序列通过利用不同的OCC而正交。但是,由于伴随着移动站装置1的移动的多普勒频率的影响,基于OCC的DMRS序列间的正交有时会被破坏。
因此,在通过不同的OCC而正交的多个DMRS序列根据相同序列组编号和基础序列编号而生成、且为相同长度并在相同频带内被发送的情况下,优选对该多个DMRS序列利用不同的循环移位。由此,即使在由于伴随着移动站装置1的移动的多普勒频率的影响而基于OCC的DMRS序列间的正交被破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循环移位来确保DMRS序列间的正交。
另外,在通过不同的OCC而正交的多个DMRS序列根据序列组编号和基础序列编号的不同组合而生成的情况下,即使在由于伴随着移动站装置1的移动的多普勒频率的影响而基于OCC的DMRS序列间的正交被破坏的情况下,与多个DMRS序列根据相同序列组编号和基础序列编号生成的情况相比,该多个DMRS序列的互相关也变低。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序列组跳变。
根据数学式(8),时隙ns中的序列组编号由组跳变模式fgh(ns)、序列移位模式fss、根据由PDCCH发送的信息决定的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f(1) DMRS、由上级层设定的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f(2) DMRS来定义。
[数学式8]
移动站装置1根据由上级层赋予的小区固有的参数Group-hopping-enabled来决定序列组跳变的有效(enabled)或无效(disabled)。即使在根据Group-hopping-enabled而将序列组跳变设为了有效(enabled)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也能根据由上级层赋予的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Disable-sequence-group-hopping而将针对PUSCH的序列组跳变设为无效(disabled)。组跳变模式fgh(ns)由数学式(9)定义。
[数学式9]
c(·)是伪随机数序列(Pseudo-random sequence)。伪随机数序列由长度为31的Gold序列定义。组跳变模式fgh(ns)的伪随机数序列c(·)通过根据数学式(10)算出的cinit而在无线帧各自的起始处被初始化。Ncell ID是物理小区标识符。关于伪随机数序列的生成方法将后述。
[数学式10]
序列移位模式fss的定义在PUSCH与PUCCH之间是不同的。对于PUCCH,序列移位模式fss根据数学式(11)给出。
[数学式11]
对于PUSCH,序列移位模式fss根据数学式(12)给出。Δss是由上级层设定的小区固有的参数,是0至29的范围内的整数。
[数学式12]
利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上行链路许可(DCI格式0以及/或者DCI格式4),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与参数f(1) DMRS有关的信息。此外,也可利用上行链路许可(DCI格式0以及/或者DCI格式4),来发送表示与针对DMRS的循环移位有关的参数和与f(1) DMRS有关的参数的信息。与参数f(2) DMRS有关的信息作为上级层(无线资源控制层)的消息而被利用PDSCH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在基站装置3(小区、点)之间,将表示自身装置所选择的f(1) DMRS和f(2) DMRS的信息通知给相邻的基站装置3(小区、点)。由此,基站装置3根据从相邻的小区通知的该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站装置1的PUSCH的调度等来适当地选择f(1) DMRS和f(2) DMRS,能够与相邻的基站装置3(小区、点)进行DMRS的干扰协作。
此外,可取代数学式(8)和数学式(11)来使用数学式(13)和数学式(14)。另外,也可取代数学式(8)和数学式(12)而使用数学式(13)和数学式(15)。
[数学式13]
u=(fgh(ns)+fss)mod30
…(13)
[数学式14]
[数学式15]
在取代数学式(8)和数学式(11)而使用数学式(13)和数学式(14)的情况下,基于f(1) DMRS和f(2) DMRS来算出针对PUCCH和PUSCH的DMRS序列的序列组编号。在取代数学式(8)和数学式(12)而使用数学式(13)和数学式(15)的情况下,基于f(1) DMRS和f(2) DMRS来算出针对PUSCH的DMRS序列的序列组编号。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序列跳变。
序列跳变仅针对长度为72以上的DMRS序列进行应用。对于长度比72小的DMRS序列,时隙ns中的基础序列组内的基础序列编号v为0。对于长度为72以上的DMRS序列,时隙ns中的基础序列组内的基础序列编号v根据数学式(16),并根据伪随机数序列c(·)、基于由PDCCH发送的信息、决定的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f(1) sH、由上级层设定的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f(2) SH来定义。
[数学式16]
移动站装置1根据由上级层赋予的小区固有的参数Sequence-hopping-enabled来决定序列跳变的有效(enabled)或无效(disabled)。即使在根据Sequence-hopping-enabled而将序列组跳变设为了有效(enabled)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也能根据由上级层赋予的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Disable-sequence-group-hopping而将针对PUSCH的序列跳变设为无效(disabled)。
基础序列编号的伪随机数序列c(·)通过根据数学式(17)算出的cinit而在无线帧各自的起始处被初始化。
[数学式17]
利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上行链路许可(DCI格式0以及/或者DCI格式4),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与参数f(1) SH有关的信息。此外,也可利用上行链路许可(DCI格式0以及/或者DCI格式4),来发送表示与针对DMRS的循环移位有关的参数以及与f(1) DMRS有关的参数当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和f(1) SH的信息。
与参数f(2) SH有关的信息作为上级层(无线资源控制层)的消息而被利用PDSCH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在基站装置3(小区、点)之间,将表示自身装置所选择的f(1) SH和f(2) SH的信息通知给相邻的基站装置3(小区、点)。由此,基站装置3根据从相邻的小区通知的该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站装置1的PUSCH的调度等来适当地选择f(1) SH和f(2) SH,能够与相邻的基站装置3(小区、点)进行DMRS的干扰协作。
此外,PUCCH始终映射于1个物理资源块,相对于PUCCH的DMRS序列的长度始终相同,因此能够应用基于循环移位的正交。所以,计算相对于PUCCH的序列组编号时,在数学式(8)和数学式(14)中可将f(1) DMRS和f(2) DMRS设为0,在数学式(16)中可将f(1) SH和f(2) SH设为0。此外,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的默认值为0。此外,f(1) DMRS和f(2) DMRS是0至29的范围内的整数,f(1) SH和f(2) SH是0或1的整数。
此外,在数学式(8)、数学式(14)和数学式(15)中,可以仅使用f(1) DMRS和f(2) DMRS中的任一方。此外,在数学式(16)中,可以仅使用f(1) SH和f(2) SH中的任一方。此外,在数学式(8)、数学式(14)、数学式(15)和数学式(16)中,可以仅使用f(1) DMRS、f(2) DMRS、f(1) SH、f(2) SH中的至少1个。也就是说,移动站装置1可利用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来决定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中的任一方。
由于利用上行链路许可(DCI格式0以及/或者DCI格式4)而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f(1) DMRS的值和f(1) SH的值,因此能够以子帧为单位动态地进行变更,但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的信号的开销会增加。由于f(2) DMRS的值和f(2) SH的值作为上级层的消息而被利用PDSCH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因此无法以子帧为单位动态地进行变更,但与利用上行链路许可(DCI格式0以及/或者DCI格式4)来通知f(1) DMRS的值和f(1) SH的值的方法相比,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的信号的开销的增加少。
以下,说明伪随机数序列c(·)的生成方法。长度为MPN的输出序列c(n)(n=0,1,…,MPN-1)由数学式(18)定义。
[数学式18]
c(n)=(x1(n+Nc)+x2(n+Nc))mod2
…(18)
Nc=1600。第1个m序列x1被初始化为x1(0)=1,x1(n)=1(n=1,2,…,30)。第2个m序列x2根据数学式(19)而被初始化。移动站装置l将使数学式(19)成立的x2的值作为x2的初始值。
[数学式19]
移动站装置1利用数学式(20)和数学式(21),分别算出n的值为31以上的x1和x2的值。
[数学式20]
x1(n+31)=(x1(n+3)+x1(n))mod2
…(20)
[数学式21]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21)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随机接入。
随机接入中有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Non-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这两种接入方法。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是移动站装置1之间存在冲突的可能性的接入方法,是通常进行的随机接入。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是移动站装置1之间不会发生冲突的接入方法,是为了迅速地取得移动站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同步而在越区切换等特别的情况下由基站装置3主导来进行的随机接入。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省略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说明。
在随机接入中,为了取得同步而移动站装置1仅发送前导码。前导码包含作为对信息进行表示的信号模式的签名,能够准备几十种签名来表现几比特的信息。移动站装置1利用前导码来发送6比特的信息,因此准备64种签名。
基站装置3在接收到从移动站装置1发送的前导码时,根据前导码来算出移动站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同步定时的偏差,进行用于由移动站装置1发送消息3的调度。并且,基站装置3对发送了前导码的移动站装置1分配临时的C-RNTI(Temporary C-RNTI),将接收到前导码的PRACH所对应的RA-RNTI(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包含在PDCCH中进行配置,向该PDCCH包含的无线资源分配所表示的PDSCH发送包含同步定时的偏差信息、PUSCH的调度信息、临时的C-RNTI以及接收到的前导码的签名的编号(也称为随机ID或前导码ID。)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2)。将随机接入响应所包含的PUSCH的调度信息称为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ndom access response grant)。
移动站装置1若确认了检测到的PDCCH中包含RA-RNTI,则对PDCCH中包含的无线资源分配所示的PDSCH中配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内容进行确认。移动站装置1提取包含本装置所发送的前导码的签名的编号的响应,对同步定时的偏差进行校正,并以被分配的PUSCH的无线资源和发送格式来发送包含预先从基站装置3通知的C-RNTI、或连接请求的消息(RRCConnectionRequest message)、或连接再设定请求的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 message)在内的消息3。
基站装置3若接收了来自移动站装置1的消息3,则将接收到的消息3中包含的C-RNTI或连接请求的消息或连接再设定请求的消息中包含的对移动站装置1进行识别的信息在内的竞争解决(消息4)发送给移动站装置1。
基站装置3在消息3的解码失败的情况下,利用包含解码失败的消息3所对应的临时的C-RNTI在内的DCI格式0、或表示NACK的HARQ指示,对移动站装置1指示消息3的重传。移动站装置1在通过表示NACK的HARQ指示而被指示了消息3的重传的情况下,按照针对消息3的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最后接收到的信息(随机接入响应许可以及/或者DCI格式0)来进行消息3的重传。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消息3的初始发送以及重传的过程的一例的图。在图9中,横轴是时域,以竖线进行了阴影化的四边形表示以PDSCH发送且包含随机接入响应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以点进行了阴影化的四边形表示以PHICH发送且表示NACK的HARQ指示,以从右上向左下的斜线进行了阴影化的四边形表示利用PDCCH发送且包含临时的C-RNTI并对消息3的重传进行指示的DCI格式0,以从右下向左上的斜线进行了阴影化的四边形表示以PUSCH发送的消息3的传输块,带有方括号的编号表示子帧的编号。
在图9中,在子帧n中,移动站装置1接收包含随机接入响应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在子帧n-+4中,移动站装置1按照以子帧n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所包含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消息3的传输块以PUSCH进行初始发送(T701)。在子帧n+8中,移动站装置1接收针对以子帧n+4进行了初始发送的PUSCH所对应的传输块的HARQ指示。在以子帧n-+8接收到的HARQ指示表示了NACK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在子帧n+12中按照以子帧n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所包含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与以子帧n+4进行了初始发送的PUSCH所对应的消息3的传输块相同的传输块进行重传(T703)。
在子帧n+16中,移动站装置1接收指示针对在子帧n+4中进行了初始发送的PUSCH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重传的DCI格式0。在子帧n+20中,移动站装置1按照以子帧n+16接收到的DCI格式0,对与以子帧n+4进行了初始发送的PUSCH所对应的消息3的传输块相同的传输块进行重传(T705)。在子帧n-+-24中,移动站装置1接收针对以子帧n+4进行了初始发送的PUSCH所对应的传输块的HARQ指示。在以子帧n+24接收到的HARQ指示表示了NACK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在子帧n+28中按照以子帧n+16接收到的DCI格式0,对与以子帧n+4进行了初始发送的PUSCH所对应的消息3的传输块相同的传输块进行重传(T707)。
基站装置3不知道是哪一个移动站装置1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而进行了以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调度的PUSCH的发送、以及针对与以该PUSCH发送的传输块相同的传输块的PUSCH的发送。也就是说,基站装置3不知道是哪一个移动站装置1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而进行了消息3的初始发送以及重传。
因此,移动站装置1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而以PUSCH进行消息3的初始发送以及重传时,若利用作为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的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中的至少1个来决定DMRS序列的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中的至少1个,则基站装置3由于无法知道移动站装置1所发送的DMRS序列的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因此无法根据消息3的发送所对应的PUSCH的DMRS来对传播路径进行估计,存在无法进行该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的间题。
因此,在本发明中,移动站装置1即使在被基站装置3通知了作为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参数的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中的至少1个的情况下,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而以PUSCH进行消息3的初始发送以及重传时,也将f(1) DMRS、f(2) DNRS、f(1) SH和f(2) SH设为0来决定PUSCH的DMRS序列的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
也就是说,移动站装置1将针对PUSCH的DMRS序列的生成中使用的参数(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所关联的信息以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SCH或PDCCH)来接收,在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无关地以PUSCH进行传输块的发送时,利用所述参数所关联的所述信息来决定所述参数的值,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而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传输块的发送时,将所述参数的值设为0来利用所述参数的值生成DMRS序列。
更具体而言,移动站装置1将针对PUSCH的DMRS序列的生成中使用的参数(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所关联的信息以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CCH或PDSCH)进行接收,将所述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0以及/或者DCI格式4)以PDCCH进行接收,在针对所述PUSCH的发送所对应的传输块的、最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中使用了临时的C-RNTI时,将所述参数的值设为0,在针对所述PUSCH的发送所对应的传输块的、最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中使用了C-RNTI时,利用所述参数所关联的所述信息来决定所述参数的值,利用所述参数的值来生成所述DMRS序列。
另外,移动站装置1将包含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以PDSCH进行接收,所述PUSCH的初始发送由所述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调度,在PDCCH中未接收到针对由所述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调度的所述PUSCH的发送所对应的传输块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0)的情况下,将所述参数(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的值设为0。
也就是说,移动站装置1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基于以PDSCH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所包含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来以PUSCH进行消息3的发送的情况下(即,图9的T701和T703的情况下),将所述参数(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的值设为0。另外,移动站装置1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在基于以PDCCH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0)来以PUSCH进行消息3的重传的情况下(即,图9的T705和T707的情况下),将所述参数(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的值设为0。
此外,移动站装置1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而以PUSCH进行传输块的发送时,不将小区固有的参数Δss的值设为0。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动作。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执行的与DMRS序列的发送有关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首先,移动站装置1将针对PUSCH的DMRS序列的生成中使用的参数(f(1) DMRS、f(2) DMRS、f(1) SH和f(2) SH)所关联的信息以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SCH或PDCCH)进行接收(步骤S800)。移动站装置1将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随机接入响应许可、上行链路许可)以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SCH、PDCCH)进行接收(步骤S801)。
基于在步骤S801中接收到的信息,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一环而以PUSCH进行传输块的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802-是),移动站装置1将针对PUSCH的DMRS序列的生成中使用的参数的值设为0(步骤S803)。基于在步骤S801中接收到的信息,在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无关地以PUSCH进行传输块的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803-否),利用在步骤S800中接收到的参数所关联的信息来决定所述参数的值。
移动站装置1利用在步骤S803或步骤S804中决定的参数的值来决定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并利用决定的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来生成DMRS序列(步骤S805)。移动站装置1将在步骤S805中生成的DMRS序列与PUSCH一起进行发送(步骤S806)。也就是说,将在步骤S805中生成的DMRS序列与进行SC-FDMA调制而得到的SC-FDMA符号和PUSCH的SC-FDMA符号进行时间复用后进行发送。
由此,基站装置3能够估计移动站装置1所发送的消息3所对应的PUSCH的DMRS序列的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能够根据消息3的发送所对应的PUSCH的DMRS来估计传播路径,从而能够进行该消息3的发送所对应的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由此,基站装置3能够针对每个移动站装置1来单独地进行控制未与消息3对应的PUSCH的DMRS序列的序列组编号u和基础序列编号v。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装置3、以及移动站装置1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对CPU(中央处理器)等进行控制以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可以将在这些装置中所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临时蓄积于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其后容纳于Flash ROM(只读存储器)等各种ROM或HDD(硬盘驱动器),并根据需要由CPU读出来进行修正、写入。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并使计算机***读入该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程序予以执行来实现。
此外,在此所谓的“计算机***”是内置于移动站装置1或基站装置3中的计算机***,包括OS、以及周边设备等硬件。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中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进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可以包括像在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且动态地保存程序的介质、以及像成为在此情况下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存一段时间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既可以是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进而还可以是能与已记录在计算机***中的程序进行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的程序。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作为典型的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能单独地芯片化,也能将一部分或全部集成后芯片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手法不限于LSI,还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还能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具体的构成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符号说明
1 (1A、1B、1C) 移动站装置
3 基站装置
101 上级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301 上级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 调度信息解释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调度部
3015 控制信息生成部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表示用于生成与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信息;和
生成部,其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不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对应的情况下,至少基于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来生成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在作为所述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所述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对应时,所述生成部在不利用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情况下生成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同传输块是利用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发送的传输块。
3.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表示用于生成与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信息;和
生成部,其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时,在不利用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情况下生成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相对于所述终端装置而言是固有的。
5.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部,其发送表示用于生成与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信息;和
接收部,其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不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对应的情况下,根据至少基于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而生成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利用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
在作为所述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所述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对应时,在不利用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情况下生成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同传输块是利用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发送的传输块。
7.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表示用于生成与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信息;和
解调部,其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时,根据在不利用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情况下所生成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利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相对于终端装置而言是固有的。
9.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接收表示用于生成与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信息的步骤;
在作为根据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处理的竞争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不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对应的情况下,至少基于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来生成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步骤;和
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时,在不利用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情况下生成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步骤。
10.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接收表示用于生成与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信息的步骤;和
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时,在不利用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情况下生成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步骤。
11.一种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发送表示用于生成针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信息的步骤;
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不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对应的情况下,根据基于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而生成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利用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的步骤;和
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时,根据在不利用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情况下生成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利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的步骤。
12.一种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接收表示用于生成与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信息的步骤;和
在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时,根据在不利用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参数f(2) DMRS的值的情况下生成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利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的步骤。
CN201280048428.2A 2011-10-04 2012-09-24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38585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9737A JP5162699B1 (ja) 2011-10-04 2011-10-04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1-219737 2011-10-04
PCT/JP2012/074407 WO2013051413A1 (ja) 2011-10-04 2012-09-24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8503A CN103858503A (zh) 2014-06-11
CN103858503B true CN103858503B (zh) 2018-10-16

Family

ID=48013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8428.2A Active CN103858503B (zh) 2011-10-04 2012-09-24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375734B2 (zh)
EP (1) EP2765817B1 (zh)
JP (1) JP5162699B1 (zh)
CN (1) CN103858503B (zh)
AU (1) AU2012319790B2 (zh)
WO (1) WO2013051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2699B1 (ja) 2011-10-04 2013-03-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815442B2 (ja) * 2012-03-14 2015-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12629B2 (ja) * 2012-03-14 2013-10-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379255B2 (ja) * 2012-03-14 2013-12-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379254B2 (ja) * 2012-03-14 2013-12-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314779B2 (ja) * 2012-03-14 2013-10-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379256B2 (ja) 2012-03-14 2013-12-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4350770B (zh) * 2013-05-17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加扰方法、业务数据解扰方法、装置及***
KR101809961B1 (ko) * 2013-06-26 2017-1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규모 mimo 방식을 위한 그룹핑 기반의 참조 신호 전송
US9955467B2 (en) * 2013-06-27 2018-04-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UE, and method and UE for hand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JP6054822B2 (ja) * 2013-07-08 2016-1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231749B2 (en) 2014-04-25 2016-01-05 Collision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termining a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and coding rate for an intercell signal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735987B2 (en) * 2014-04-25 2017-08-15 Collision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termining a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equence for an intercell interfering signal received from a mobile device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04645B2 (en) 2014-10-09 2018-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method of devices with different path loss
US10159092B2 (en) * 2015-02-26 2018-12-18 Hfi Innovation Inc. Uplink contention based multiple access for cellular IoT
CN107683618A (zh) * 2015-07-23 2018-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控制节点和方法
US9955385B2 (en) * 2015-07-31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ndle size determination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WO2017082515A1 (ko) * 2015-11-12 2017-05-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기지국으로부터의 수신 신호를 처리하는 방법
CN106817772B (zh) 2015-11-27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JP6897815B2 (ja) * 2015-12-31 2021-07-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Ue及びueによって行われる方法
RU2700187C1 (ru) 2015-12-31 2019-09-13 Нек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WO2017135693A1 (ko) 2016-02-02 201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b-iot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mrs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049035A1 (en) * 2016-09-08 2018-03-15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ments on blockwised dmrs
US10708938B2 (en) 2016-10-31 2020-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L control channels with dynamic structures
CN116528387A (zh) * 2016-11-09 2023-08-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
CN108282891B (zh) * 2017-01-05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0038532B1 (en) * 2017-01-19 2018-07-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tection with serving signal cancellation
US10638501B2 (en) * 2017-03-24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uplink transmission
EP3528579B1 (en) * 2017-04-21 2020-1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AU2017420053B2 (en) * 2017-06-23 2022-10-1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303420B2 (en) 2017-10-15 2022-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initial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07869B1 (en) * 2017-11-10 2024-07-17 ZTE Corporation Grouping and use of short sequence signals
US11121825B2 (en) * 2017-11-26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o uplink data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0418420B (zh) * 2018-04-28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11432369B2 (en) * 2018-06-19 2022-08-30 Apple Inc. Reference signal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5G-NR wireless systems
ES2936161T3 (es) * 2018-06-29 2023-03-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nfiguración de señalización para redes de acceso de radio
US20210314038A1 (en) * 2018-07-27 2021-10-07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798295B (zh) * 2018-08-03 2021-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72277B (zh) * 2018-09-28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259293B2 (en) * 2019-01-10 2022-02-22 Ofinno, Llc Two-stage preamble transmission
CN114050893A (zh) * 2019-01-10 2022-02-15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182646B (zh) * 2019-01-18 2022-01-25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传输方法及终端
WO2020155189A1 (zh) * 2019-02-03 2020-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与发送方法、装置及***
JP2020136761A (ja) * 2019-02-14 2020-08-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20167051A1 (ko) * 2019-02-15 2020-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N111756501B (zh) 2019-03-29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1083005B2 (en) * 2019-07-11 2021-08-03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ethod for reporting scheduling decisions by a communication tester
US20220417867A1 (en) * 2019-07-22 2022-12-29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368263B2 (en) * 2019-08-14 2022-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hopping enhancement for base sequences
BR112022022307A2 (pt) * 2020-05-15 2022-12-20 Qualcomm Inc Transmissão de cargas úteis utilizando sequências 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8155903A1 (ja) * 2007-06-18 2010-08-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巡回シフト系列生成方法、無線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
US8264992B2 (en) * 2008-11-26 2012-09-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ntrol information feedback over the long-term evolution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JP5410606B2 (ja) * 2009-07-07 2014-02-0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復調基準信号の循環シフトを使用す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ロシージャ
KR20110054572A (ko) * 2009-11-18 2011-05-25 우일정공 주식회사 커버가 장착된 그레이팅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집수조
KR101489869B1 (ko) * 2010-01-08 2015-02-05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무선 통신의 복조 기준 신호 멀티플렉싱 이용 방법 및 장치
US8917593B2 (en) * 2010-03-18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design in a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10114781A (ko) * 2010-04-14 2011-10-20 노틸러스효성 주식회사 금융자동화기기용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I419096B (zh) 2010-11-25 2013-12-11 Au Optronics Corp 基板結構以及面板結構
KR101840642B1 (ko) * 2011-06-07 2018-03-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분산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13005986A2 (ko) * 2011-07-04 2013-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US8743791B2 (en) 2011-09-22 2014-06-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162699B1 (ja) 2011-10-04 2013-03-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maining details on uplink DM-RS;Mitsubishi Electric;《3GPP TSG RAN WG1 #63 meeting R1-106256》;20101115;全文 *
Uplink DMRS sequence for RACH procedure;Panasonic;《3GPP TSG-RAN WG1 Meeting 65 R1-111583》;20110513;正文第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1413A1 (ja) 2013-04-11
JP5162699B1 (ja) 2013-03-13
AU2012319790A1 (en) 2014-04-24
US20190313465A1 (en) 2019-10-10
EP2765817B1 (en) 2017-03-22
AU2012319790B2 (en) 2017-04-20
EP2765817A4 (en) 2015-07-01
US20140247799A1 (en) 2014-09-04
EP2765817A1 (en) 2014-08-13
US10375734B2 (en) 2019-08-06
US11438929B2 (en) 2022-09-06
CN103858503A (zh) 2014-06-11
JP2013081055A (ja) 201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8503B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KR102678566B1 (ko) 기지국 장치, 단말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US1168940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48260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EP3579515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CN10293450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KR101837496B1 (ko) 마이크로 기지국, 유저단말 및 무선통신방법
CN104170509B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JP6960944B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579638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WO2019049938A1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981461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907657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5941401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179009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034946B2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