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1828A -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1828A
CN103711828A CN201410006075.0A CN201410006075A CN103711828A CN 103711828 A CN103711828 A CN 103711828A CN 201410006075 A CN201410006075 A CN 201410006075A CN 103711828 A CN103711828 A CN 103711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valve
oil
self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60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1828B (zh
Inventor
杨怀友
李宏
田鹤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Jiuj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XING SHOCK-REDUC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XING SHOCK-REDUC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XING SHOCK-REDUC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060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1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1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1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1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1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减震器散热效果差以及对车辆的侧倾、“点头”问题不起作用等问题。本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包括贮油缸、工作缸、活塞杆、底座和导向器,工作缸设置在贮油缸内,导向器固定在贮油缸和工作缸的顶端,底座固定在贮油缸和工作缸的底端,减震器还包括外缸,贮油缸设置在外缸内,导向器上具有连通工作缸顶端和外缸顶端的流通孔,活塞杆内端的端部处设有单向阀一,工作缸的底端设有单向阀二,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单向导通的方向相同,底座处还设有惯性阀。本减震器具有散热效果好、提高了车辆抗侧倾或抗“点头”的能力等优点。

Description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震器,特别涉及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很多汽车的避震装置,如减震器,在汽车上安装减震器以提高驾乘者的舒适性这一技术得到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减震器,例如本申请人在2012年申请的一种汽车减震器[申请号:201220506156.3;授权公告号:CN202971705U],包括贮油缸、导向装置、活塞、活塞杆以及设置在贮油缸内的工作缸构成,导向装置设置在贮油缸的顶部开口处,活塞杆穿过导向装置与工作缸内的活塞固定连接,当活塞杆受力时能带动上述的活塞在工作缸内上下滑动。
该种结构的减震器工作时,当活塞上下滑动,工作缸内的压力油通过压缩阀进入到油气混合腔内,或者油气混合腔内的压力油通过补偿阀进入到工作缸内,压力油的流向是双向流动。该种结构的减震器,只包括贮油缸和工作缸,是双筒减震器,而且由于是双向运动,减震器在拉伸或者压缩工作时,只有部分的压力油在缸体、油气混合腔内移动,产生的热量均位于减震器的内部,不易散热,散热效果差。而且该种结构的减震器,只对车辆上下的振动起到减震的作用,对于车辆的侧倾以及“点头”问题不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该减震器中的压力油是单向循环流动,做功后温度较高的压力油贴着减震器最外层的内侧壁流动,散热效果好,而且还提高了车辆抗侧倾或抗“点头”的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包括贮油缸、工作缸、活塞杆、底座和导向器,所述的工作缸设置在贮油缸内,所述的导向器固定在贮油缸和工作缸的顶端,所述的底座固定在贮油缸和工作缸的底端,所述活塞杆的内端位于工作缸的工作腔内,外端伸出工作缸外与外部承重物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缸,上述的贮油缸设置在外缸内,所述的导向器上具有连通工作缸顶端和外缸顶端的流通孔,所述活塞杆内端的端部处设有单向阀一,所述工作缸的底端设有单向阀二,所述的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单向导通的方向相同,所述的底座处还设有惯性阀,所述的惯性阀具有使外缸的底端与工作缸和贮油缸的底端相互连通或者隔断的功能。
单向阀一将工作腔分为单向阀一以上的上腔和单向阀一以下的下腔,当活塞杆向上移动时,单向阀一关闭,单向阀二开启,上腔内的压力油通过流通孔、贴着外缸的内侧壁、惯性阀和单向阀二进入到下腔,贮油缸内的压力油也通过单向阀二进入到下腔以补充活塞杆拉出后体积减少的部分;当活塞杆向下移动时,单向阀一开启,单向阀二关闭,下腔内的压力油通过单向阀一进入到上腔,因为活塞杆进入,活塞杆位于工作腔内的体积增大,上腔内的压力油通过流通孔、贴着外缸的内侧壁、惯性阀流动到贮油缸中。本减震器活塞杆在拉伸或者压缩时,压力油都是单向循环流动的,减少减震器中单向阀的数量,结构简单;在工作缸内做功升温后的压力油始终沿着外缸的内侧壁移动,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而且当车辆产生离心力或过大加速度的时候,惯性阀关闭或者部分关闭,隔断压力油的循环流动或瞬间降低压力油的流量,提高阻尼,产生极大的阻尼,大大增加单侧或全车的悬架刚度,增加车辆抗侧倾或抗“点头”的能力。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的底座内具有安装腔,上述的惯性阀位于安装腔内,所述底座的上下两侧壁的中心处分别具有与安装腔相连通的通油孔。惯性阀位于安装腔内,该种结构合理利用空间,结构紧凑,通油孔使外缸底端与工作缸底端、贮油缸均能够相互连通。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的惯性阀包括阀杆、阀芯和一对弹簧,所述的阀杆与活塞杆相互垂直,且阀杆的两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阀芯套在阀杆的中部处,所述的一对弹簧分别套在阀杆的两端,且每根弹簧的一端均抵靠在阀芯上,另一端均抵靠在底座上,所述阀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安装腔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的阀芯和底座在通油孔处具有供压力油通过的间隙。
将该减震器安装到车辆中,当阀杆轴向的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车辆瞬间加速或者瞬间刹车时,阀芯由于惯性的作用会沿着阀杆移动,阀芯关闭或者部分关闭通油孔,产生极大的阻尼,大大增加单侧或全车的悬架刚度,提高车辆抗“点头”的能力,之后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当阀杆轴向的方向与车辆的左右方向一致,车辆在转弯产生离心力时,阀芯由于惯性的作用会沿着阀杆移动,阀芯关闭或者部分关闭通油孔,产生极大的阻尼,大大增加单侧或全车的悬架刚度,提高车辆抗侧倾的能力,之后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阀芯的左右两侧均具有一个凹入的导向槽,所述的每根弹簧的一端均抵靠在相应导向槽的底部。导向槽对弹簧起导向、定位的作用,使弹簧在安装后不会偏移,阀芯灵敏度高、移动时的精度高。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的惯性阀包括阀芯和一对弹簧,所述的一对弹簧分别位于阀芯的两侧,且每根弹簧的一端均抵靠在阀芯上,另一端抵靠在底座上,所述阀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安装腔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的阀芯和底座在通油孔处具有供压力油通过的间隙。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阀芯的两端面上均具有一对凸出的定位块一,所述的底座上具有一对凸出的定位块二,上述弹簧的一端套在定位块一上,另一端套在定位块二上。定位块一和定位块二对弹簧的安装起到固定的作用。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外缸的内侧壁和贮油缸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外置通道,所述贮油缸的内侧壁和工作缸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贮油腔。外置通道的流通横截面积较小,远小于工作腔的直径,该种结构,有利于增加阻尼,使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的减震器还包括底盖,所述的底盖密闭外缸的底端,所述的底座下侧壁与底盖之间形成底腔,所述的底座与外缸的底部和底盖之间的交接处具有导油孔,所述的导油孔使外置通道与底腔相连通。底腔存有一定的压力油,起过渡的作用,导油孔、底腔和通油孔使外置通道能够与工作腔、贮油腔相连通,导油孔的流通面积较小,起到增大阻尼的作用;而且底腔、导油孔与底盖相贴合,能够更好的散热。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工作缸的底端、单向阀二的下方固连有阻尼阀,所述的阻尼阀与底座上侧壁之间形成阻尼腔。阻尼阀提供运动阻力,吸收和消耗自由振动的能量,避免不必要的振动破坏,起到保护的作用,阻尼腔用于贮存压力油。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的阻尼阀上具有导油通道,所述的导油通道使贮油腔和工作腔相互连通。阻尼阀也是单向导通,阻尼阀位于工作缸的底部,导油通道位于工作缸底部的侧壁处,导油通道使贮油腔的底端与阻尼阀上方、单向阀二下方的工作腔相连通,阻尼腔通过阻尼阀、阻尼阀上方和单向阀二下方的工作腔、导油通道与贮油腔相连通。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的单向阀二和阻尼阀通过销轴相连。通过销轴使单向阀二定位在工作缸的底部,限定单向阀二的位置。
在上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中,所述的底座和导向器均位于外缸内。外缸也是减震器的整体外壳,将减震器的各个零部件均包含在外缸内部,制造方便,结构紧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包括外缸、贮油缸和工作缸三个缸体,工作缸内的压力油做功升温后从工作腔中经过流通孔沿着外置通道流动,由于外置通道是处于减震器的最外侧,散热容易,散热效果好,减震器使用寿命长;而且本减震器不论活塞杆被拉伸还是压缩,压力油的流动方向均是单循环流动,该种流动方式,可以相应的减少单向阀设置的数量,使减震器的整体结构简单,而且压力油单循环流动,减震器的反应灵敏度高,减震效果好。
2、本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在底座处设有惯性阀,惯性阀在车辆转弯或者瞬间加速、刹车的情况下隔断压力油的流通或者降低压力油的流通量,提高阻尼,大大增加单侧或全车的悬架刚度,进而增加车辆抗侧倾或抗“点头”的能力,车辆不会侧翻或向前翻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贮油缸;2、工作缸;3、活塞杆;4、底座;4a、安装腔;4b、通油孔;4c、定位块二;5、导向器;5a、流通孔;6、工作腔;7、外缸;8、单向阀一;9、单向阀二;10、惯性阀;10a、阀杆;10b、阀芯;10b1、导向槽;10b2、定位块一;10c、弹簧;11、外置通道;12、贮油腔;13、底盖;14、底腔;15、导油孔;16、阻尼阀;17、阻尼腔;17a、导油通道;1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包括贮油缸1、工作缸2、活塞杆3、底座4、导向器5、外缸7、单向阀一8、单向阀二9、阻尼阀16和惯性阀10。
工作缸2设置在贮油缸1内,贮油缸1设置在外缸7内,外缸7也是本减震器的外壳,导向器5固定在工作缸2和贮油缸1的顶端,底座4固定在工作缸2和贮油缸1的底端,且导向器5和底座4均对工作缸2、贮油缸1起到定位的作用,导向器5和底座4的周向外侧壁稍微凸出于贮油缸1的外侧壁,外缸7套在贮油缸1上,且外缸7的顶端内侧和底端内侧分别抵靠在导向器5和底座4的周向外侧壁上。外缸7的内侧壁与贮油缸1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外置通道11,贮油缸1的内侧壁和工作缸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贮油腔12,工作缸2内为工作腔6。外置通道11沿减震器径向的宽度小于工作腔6的直径,同时也小于贮油腔12沿减震器径向的宽度。导向器5和底座4均位于外缸7内,外缸7的底端通过焊接固连有底盖13,底盖13密闭外缸7的底端,底盖13上焊接有拉环。
活塞杆3穿过导向器5,活塞杆3的内端位于工作腔6内,外端伸出工作腔6外与外部承重物相连接,活塞杆3内端的端部处具有单向阀一8。工作缸2的底端具有单向阀二9,单向阀一8和单向阀二9单向导通的方向相同,且只能使压力油从下腔往上腔流动。工作缸2底端与底座4之间固连有阻尼阀16,一根销轴18穿过阻尼阀16和单向阀二9的中心处,使单向阀二9和阻尼阀16相连,销轴18的两端均具有挡沿,挡沿使单向阀二9定位在工作缸2的底端,单向阀二9不会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偏离原位。
阻尼阀16也是单向导通的,与底座4之间形成阻尼腔17,阻尼阀16位于工作缸2侧壁的底部处具有导油通道17a,底座4与工作缸2的外侧壁之间具有缺口,该缺口与导油通道17a相连通,导油通道17a使贮油腔12的底端与阻尼阀16上方、单向阀二9下方的工作腔6相连通,阻尼腔17通过阻尼阀16、阻尼阀16上方单向阀二9下方的工作腔6、导油通道17a和贮油腔12相连通。底座4内具有安装腔4a,惯性阀10安装在安装腔4a内,底座4上下两侧壁的中心处分别具有与安装腔4a相连通的通油孔4b,底座4的下侧壁与底盖13之间形成底腔14,底座4与外缸7的底部和底盖13之间的交接处具有导油孔15,导油孔15使外置通道11与底腔14相连通。导向器5上具有流通孔5a,流通孔5a的一端与工作腔6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置通道11的顶端相连通。即工作腔6、贮油腔12和外置通道11通过流通孔5a、导油孔15、底腔14、通油孔4b、安装腔4a、阻尼腔17和导油通道17a相互连通。
如图2所示,惯性阀10位于压力油的流动通道上,包括阀杆10a、阀芯10b和一对弹簧10c,阀杆10a与活塞杆3相互垂直,阀杆10a的一端***到安装腔4a内侧壁的安装孔内,另一端***到堵头的安装孔内,通过堵头将阀杆10a固定在安装腔4a内,阀芯10b套在阀杆10a的中部处,阀芯10b的左右两侧的中心处均具有一个凹入的导向槽10b1,一对弹簧10c分别套在阀杆10a的两端,且每根弹簧10c的一端均抵靠在导向槽10b1的底部,另一端分别抵靠在安装腔4a的内侧壁上和堵头的内侧壁上,阀芯10b上表面的左侧与底座4上侧壁相贴合,右侧与底座4上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阀芯10b下表面的右侧与底座4下侧壁相贴合,左侧与底座4下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工作时,当活塞杆3向上移动时,单向阀一8关闭,单向阀二9开启,位于上腔内的压力油通过流通孔5a进入到外置通道11内,再通过导油孔15进入到底腔14内,再通过通油孔4b、阀芯10b与底座4下侧壁之间的间隙、安装腔4a、阀芯10b与底座4上侧壁之间的间隙、通油孔4b进入到阻尼腔17内,再通过阻尼阀16、单向阀二9进入到下腔,同时贮油腔12内的压力油通过导油通道17a、单向阀二9也进入到下腔中以补偿工作腔6内活塞杆3体积降低的部分;当活塞杆3向下移动时,单向阀一8开启,单向阀二9关闭,下腔内的压力油通过单向阀一8进入到上腔,上腔由于活塞杆3的深入,活塞杆3在工作腔6内的体积变大,上腔内的压力油通过流通孔5a进入到外置通道11,再通过导油孔15、底腔14、通油孔4b、安装腔4a、通油孔4b、阻尼腔17、阻尼阀16、阻尼阀16上方单向阀二9下方的工作腔6和导油通道17a进入到贮油腔12内。
本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安装到车辆上后,安装后阀杆10a的轴向与汽车的前后方向一致时,当汽车瞬间加速或者急刹车时,阀芯10b由于惯性的作用还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阀芯10b会沿着阀杆10a移动,即阀芯10b会关闭或者部分关闭通油孔4b,截断压力油的流动或者大大降低压力油的流量,提高阻尼,产生极大的阻尼,大大增加单侧或全车的悬架刚度,增加车辆抗“点头”的能力。
安装后阀杆10a的轴向与汽车的左右方向一致时,当汽车转弯产生离心力时,阀芯10b由于惯性的作用还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阀芯10b会沿着阀杆10a移动,即阀芯10b会关闭或者部分关闭通油孔4b,截断压力油的流动或者大大降低压力油的流量,提高阻尼,产生极大的阻尼,大大增加单侧或全车的悬架刚度,增加车辆抗侧倾的能力。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惯性阀10包括阀芯10b和一对弹簧10c,一对弹簧10c分别位于阀芯10b的两侧,阀芯10b的两端面上均具有一对凸出的定位块一10b2,底座4上具有一对凸出的定位块二4c,弹簧10c的一端套在定位块一10b2上,另一端套在定位块二4c上,定位块一10b2和定位块二4c对弹簧10c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贮油缸1、工作缸2、活塞杆3、底座4、安装腔4a、通油孔4b、定位块二4c、导向器5、流通孔5a、工作腔6、外缸7、单向阀一8、单向阀二9、惯性阀10、阀杆10a、阀芯10b、导向槽10b1、定位块一10b2、弹簧10c、外置通道11、贮油腔12、底盖13、底腔14、导油孔15、阻尼阀16、阻尼腔17、导油通道17a、销轴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包括贮油缸(1)、工作缸(2)、活塞杆(3)、底座(4)和导向器(5),所述的工作缸(2)设置在贮油缸(1)内,所述的导向器(5)固定在贮油缸(1)和工作缸(2)的顶端,所述的底座(4)固定在贮油缸(1)和工作缸(2)的底端,所述活塞杆(3)的内端位于工作缸(2)的工作腔(6)内,外端伸出工作缸(2)外与外部承重物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缸(7),上述的贮油缸(1)设置在外缸(7)内,所述的导向器(5)上具有连通工作缸(2)顶端和外缸(7)顶端的流通孔(5a),所述活塞杆(3)内端的端部处设有单向阀一(8),所述工作缸(2)的底端设有单向阀二(9),所述的单向阀一(8)和单向阀二(9)单向导通的方向相同,所述的底座(4)处还设有惯性阀(10),所述的惯性阀(10)具有使外缸(7)的底端与工作缸(2)和贮油缸(1)的底端相互连通或者隔断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4)内具有安装腔(4a),上述的惯性阀(10)位于安装腔(4a)内,所述底座(4)的上下两侧壁的中心处分别具有与安装腔(4a)相连通的通油孔(4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惯性阀(10)包括阀杆(10a)、阀芯(10b)和一对弹簧(10c),所述的阀杆(10a)与活塞杆(3)相互垂直,且阀杆(10a)的两端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的阀芯(10b)套在阀杆(10a)的中部处,所述的一对弹簧(10c)分别套在阀杆(10a)的两端,且每根弹簧(10c)的一端均抵靠在阀芯(10b)上,另一端均抵靠在底座(4)上,所述阀芯(10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安装腔(4a)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的阀芯(10b)和底座(4)在通油孔(4b)处具有供压力油通过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0b)的左右两侧均具有一个凹入的导向槽(10b1),所述的每根弹簧(10c)的一端均抵靠在相应导向槽(10b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惯性阀(10)包括阀芯(10b)和一对弹簧(10c),所述的一对弹簧(10c)分别位于阀芯(10b)的两侧,且每根弹簧(10c)的一端均抵靠在阀芯(10b)上,另一端抵靠在底座(4)上,所述阀芯(10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安装腔(4a)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的阀芯(10b)和底座(4)在通油孔(4b)处具有供压力油通过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0b)的两端面上均具有一对凸出的定位块一(10b2),所述的底座(4)上具有一对凸出的定位块二(4c),上述弹簧(10c)的一端套在定位块一(10b2)上,另一端套在定位块二(4c)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7)的内侧壁和贮油缸(1)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外置通道(11),所述贮油缸(1)的内侧壁和工作缸(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贮油腔(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还包括底盖(13),所述的底盖(13)密闭外缸(7)的底端,所述的底座(4)下侧壁与底盖(13)之间形成底腔(14),所述的底座(4)与外缸(7)的底部和底盖(13)之间的交接处具有导油孔(15),所述的导油孔(15)使外置通道(11)与底腔(14)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2)的底端、单向阀二(9)的下方固连有阻尼阀(16),所述的阻尼阀(16)与底座(4)上侧壁之间形成阻尼腔(17),所述的阻尼阀(16)上具有导油通道(17a),所述的导油通道(17a)使贮油腔(12)和工作腔(6)相互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二(9)和阻尼阀(16)通过销轴(18)相连,所述的底座(4)和导向器(5)均位于外缸(7)内。
CN201410006075.0A 2014-01-06 2014-01-06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Active CN103711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075.0A CN103711828B (zh) 2014-01-06 2014-01-06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075.0A CN103711828B (zh) 2014-01-06 2014-01-06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1828A true CN103711828A (zh) 2014-04-09
CN103711828B CN103711828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40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6075.0A Active CN103711828B (zh) 2014-01-06 2014-01-06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182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1944A (zh) * 2015-06-23 2015-11-11 李华良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113085467A (zh) * 2021-04-15 2021-07-09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架及防侧倾装置
CN113931963A (zh) * 2021-10-19 2022-01-1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全自动闭锁悬挂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5306A (en) * 1988-12-14 1991-07-30 Tokico Ltd. Adjustable damping forc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H06221365A (ja) * 1992-12-09 1994-08-09 Oehlins Racing Ab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装置
CN102427988A (zh) * 2009-05-19 2012-04-25 塞夫霍兰德有限公司 车辆后转向轴的稳定装置
CN102808886A (zh) * 2011-05-31 2012-12-05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缓冲器以及悬架装置
CN103322119A (zh) * 2013-05-17 2013-09-25 江苏大学 气动可调阻尼同轴一体式减振支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5306A (en) * 1988-12-14 1991-07-30 Tokico Ltd. Adjustable damping forc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H06221365A (ja) * 1992-12-09 1994-08-09 Oehlins Racing Ab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装置
CN102427988A (zh) * 2009-05-19 2012-04-25 塞夫霍兰德有限公司 车辆后转向轴的稳定装置
CN102808886A (zh) * 2011-05-31 2012-12-05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缓冲器以及悬架装置
CN103322119A (zh) * 2013-05-17 2013-09-25 江苏大学 气动可调阻尼同轴一体式减振支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1944A (zh) * 2015-06-23 2015-11-11 李华良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113085467A (zh) * 2021-04-15 2021-07-09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架及防侧倾装置
CN113931963A (zh) * 2021-10-19 2022-01-1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全自动闭锁悬挂装置
CN113931963B (zh) * 2021-10-19 2023-03-03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全自动闭锁悬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1828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0036B (zh) 流体压力缓冲器
CN103423361B (zh) 用于车辆的减震器
US20160201752A1 (en) Damping force variable type shock absorber
CN106838100B (zh) 阻尼力控制减震器
CN103775557B (zh) 一种可调式减震器
CN103711828A (zh)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CN203670580U (zh) 一种转向抗侧倾减震器
JP2001180245A (ja) 車両用懸架装置
CN203670581U (zh) 一种汽车起停自动调整减震器
CN202371076U (zh) 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CN103711829A (zh) 三筒自适应式防倾减震器
CN203730633U (zh) 一种可变压缩阻尼减震器
CN201202762Y (zh) 带有九档可调机构的减震器
CN203784181U (zh) 一种快散热式减震器
CN202971705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103727163B (zh) 三筒单循环式汽车减震器
CN201763878U (zh) 单筒式减震器
CN115492889A (zh) 一种新型压缩缓冲结构的减震器及车辆
CN213323523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桥阻尼减震器
CN202971714U (zh)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07777512U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
CN108266484B (zh) 用于车辆的减振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2042360A (zh) 一种减震装置
CN107989947B (zh) 一种多活塞阻尼可调式减震器机构
CN202056238U (zh) 一种泡沫版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317600 Room 202, No. 150, jiefangtang Road, Kanmen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Taizhou Jiuj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699 Yuhuan County automobile and motorcycle industrial zone, Zhejiang, Taizhou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HONGXING SHOCK ABSORBER MF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7600 Room 202, No. 150, jiefangtang Road, Kanmen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Taizhou Jiuj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600 Room 202, No. 150, jiefangtang Road, Kanmen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Jiuju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9 Yinghai Road, Bingang Industrial City, Ganjiang Town,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600

Patentee after: Taizhou Jiuj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202, No. 150 Jiefangtang Road, Kamen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60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Jiuj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