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8950A - 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8950A
CN103688950A CN201310684660.1A CN201310684660A CN103688950A CN 103688950 A CN103688950 A CN 103688950A CN 201310684660 A CN201310684660 A CN 201310684660A CN 103688950 A CN103688950 A CN 103688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late blight
preventing
treating
tomato 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46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宗磊
藏伟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Cav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Cav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Cav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Cav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846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89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8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89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药效更持久;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减少了农药反复使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的使用成本;本发明组合物对蕃茄晚疫病、霜霉病有特效,还可用于其它果蔬例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中。

Description

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蕃茄晚疫病发生于叶、茎、果实及叶部,病斑大多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渐扩大,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可扩及叶的大半以至全叶,并可沿叶脉侵入到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最后植株叶片边缘长出一圈白霉,雨后或有露水的早晨叶背上最明显,湿度特别大时叶正面也能产生。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成褐色,叶背无白霉,质脆易裂,扩展慢。茎部皮层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病斑在潮湿的环境下也长出稀疏的白色霜状霉。
本病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侵染所致。本菌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菌丝无色,无隔膜,在寄主细胞间隙生长,以很少的丝状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病斑上的白霉是病菌的孢隔梗和孢子囊。孢囊梗3-5根成丛,由叶背气孔伸出;病薯上也能形成孢囊梗,由皮孔或伤口处外露。孢囊梗纤细,上部常有3-4个分枝,其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当一个孢子囊形成后孢囊梗又继续生长,把第一个孢子囊推向一旁,呈侧生状,其顶端再生第二个孢子囊。这样每一分枝在短时间内可以陆续产生好几个孢子囊。凡曾着生过孢子囊的部分均肿胀,因此使孢囊梗的主梗和分枝先端普成粗细不匀的状态。孢子囊长可达1mm,基部宽约10um.孢子囊无色单甩,卵圆形,大小为22-32×16-24um,顶端有***状突起,在低温高湿投机条件下能产生6-12个游动孢子,从孢子囊顶端***状突起处释放出来。游动孢子肾状,在凹入部位侧生两根鞭毛,在水中游动片刻后便失去鞭毛,不久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在高温下孢子囊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卵孢子膜厚,黄色,直径24-35um。此外,本菌也能在土壤中形成薄壁圆孢了和厚垣孢子。薄壁圆孢子直径为15-24um,褐色,均具有致病能力。番茄晚疫病菌的致力很强,有生理分化现象。
三、侵染循环
番茄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带菌种薯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薯播种后,越冬的菌丝也随着薯块发芽而开始活动,并向幼芽蔓延,形成病苗。早期受害的病芽往往未出土就变黑死亡。在被害较晚的幼苗中病菌多沿着皮层纵向发展,形成条纹状病斑,但幼苗仍能正常生长。遇适宜环境条件病菌继续发展,并在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如遇水分即迅速萌发和侵入叶片内,使叶片发病,由下而上发展形成典型的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叶片上产生的孢子囊随气流传播到周围植株上进行再侵染。茎上的孢子囊借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接触块茎后萌发和侵入,成为来年初次侵染源。一般在地面下5cm以内的发病重,超过5cm深度的发病轻。病菌为害叶片多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而块茎则多通过伤口、皮孔、芽眼,侵入后其潜育期的长短取决于病菌的致病力、寄主的感病性及环境条件,在叶片上一般为2-7天,块茎上则需一个月左右。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番茄晚疫病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这种情况与病原菌的生态特性有关。相对湿度在95%以上才能产生孢子囊,在97%以上产生茂盛,无论孢子囊或游动孢子的萌发都要有水才行。产生孢子囊的最适温度为18-22℃,最低7℃,最高25℃;产生游动孢子的最适温度为10-13℃,最低6℃,最高15℃;孢子直接产生芽管在15℃以上为多,游动孢子在12-15℃时最易萌发。孢子囊直萌发产生芽管约5-10小时,萌发为游动孢子仅需1-2小时。温度在20-23℃时,菌丝在植物组织内生长最快,潜育期最短。故植株一般在空气潮湿、温暖多雾或经常阴雨的条件下最易发病。感病品种在现蕾开花前后,只要有两天时间白天温度在22℃左右,相对湿度有8小时保持在95%以上,夜间转凉,温度在10-13℃左右,叶片有水滴,保持11-14小时,病原菌就可以侵染发病。
品种及其生育期与病害发生的关系:马铃薯的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差别。克新1号、2号、3号、波友1号、跃进、克疫等较抗病,男爵、白头翁等高度感病。一般认为匍匐型的品种,叶片平滑宽大,叶色黄绿的较易感病;株型直立的品种,叶片小而多茸毛,叶肉厚,色深绿的较抗病。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多的品种也易感病。从植物体内化学成分看,龙葵素含量多的抗病;亦有认为植物体内多酸酶活化加强造成酸和氧化物积累致细胞死亡导致抗病;亦有人认为酸类物质与蛋白化合后发生沉淀使细胞死亡而表现抗病等。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晚疫病的抗病力亦不一致。一般幼苗期抗病力强,而开花期前后最易感病。此外,植株生长后期一般生活力较弱,易于感病。个体发美育有与感病的关系,老龄叶片最先感病。叶片着生部位与发病关系,顶叶最抗病,中叶次之,底叶最感病。但底叶衰亡较快,病斑扩展速度慢。
栽培技术与发病的关系:地势低洼、排水不育的地块发病重,增地较垄地重。密度大或株形高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施肥与发病有关,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土壤瘠薄、缺氮或粘土等均使植物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增施钾肥可降低病菌为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
优选的,上述的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的重量比例为1-5:2-5。
上述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的重量比例为2:3。
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的有效成分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占总成分的30-65%。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助剂为分散剂、湿润剂、乳化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崩解剂、稳定剂、填料、溶剂中至少一种,所述的溶剂为有机溶剂或水。
上述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和乳油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当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氰唑磺菌胺10-50、噻唑菌胺20-50、分散剂1~20、湿润剂1~10,填料1~70,按上述重量配比将氰唑磺菌胺和噻唑菌胺以及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可湿性粉剂杀菌组合物。
上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宁南霉素X.、润湿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至少一种;
填料为: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上述的分散剂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湿润剂为: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
填料为:硅藻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
(2)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药效更持久;
(3)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减少了农药反复使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的使用成本;
(4)本发明组合物对蕃茄晚疫病、霜霉病有特效,还可用于其它果蔬例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当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氰唑磺菌胺40、噻唑菌胺30、分散剂6、湿润剂5,填料40,按上述重量配比将氰唑磺菌胺和噻唑菌胺以及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可湿性粉剂杀菌组合物。
上述的分散剂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湿润剂为: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
填料为:硅藻土。
上述的药物对于蕃茄晚疫病的防效率达到94.1%。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当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氰唑磺菌胺40、噻唑菌胺35、分散剂10、湿润剂8,填料10,按上述重量配比将氰唑磺菌胺和噻唑菌胺以及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可湿性粉剂杀菌组合物。
上述的分散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
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填料为:硅藻土。
实施例3
本发明的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当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氰唑磺菌胺45、噻唑菌胺30、分散剂8、湿润剂6,填料40,按上述重量配比将氰唑磺菌胺和噻唑菌胺以及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可湿性粉剂杀菌组合物。
上述的分散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湿润剂为: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
填料为:膨润土。
实施例4
本发明的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当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氰唑磺菌胺30、噻唑菌胺40、分散剂10、湿润剂8,填料45,按上述重量配比将氰唑磺菌胺和噻唑菌胺以及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可湿性粉剂杀菌组合物。
上述的分散剂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湿润剂为:烷基萘磺酸盐;
填料为:淀粉。
实施例5
本发明的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当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氰唑磺菌胺20、噻唑菌胺40、分散剂15、湿润剂8,填料45,按上述重量配比将氰唑磺菌胺和噻唑菌胺以及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可湿性粉剂杀菌组合物。
上述的分散剂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湿润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填料为:膨润土。

Claims (9)

1.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的重量比例为1-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的重量比例为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的有效成分氰唑磺菌胺、噻唑菌胺占总成分的30-6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助剂为分散剂、湿润剂、乳化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崩解剂、稳定剂、填料、溶剂中至少一种,所述的溶剂为有机溶剂或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和乳油中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氰唑磺菌胺10-50、噻唑菌胺20-50、分散剂1~20、湿润剂1~10,填料1~70,按上述重量配比将氰唑磺菌胺和噻唑菌胺以及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可湿性粉剂杀菌组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润湿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填料为: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蕃茄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分散剂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所述的湿润剂为: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
所述的填料为:硅藻土。
CN201310684660.1A 2013-12-10 2013-12-10 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组合物 Pending CN1036889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4660.1A CN103688950A (zh) 2013-12-10 2013-12-10 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4660.1A CN103688950A (zh) 2013-12-10 2013-12-10 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8950A true CN103688950A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50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4660.1A Pending CN103688950A (zh) 2013-12-10 2013-12-10 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89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216A (zh) * 2014-10-27 2017-09-08 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农药制剂
CN109034450A (zh) * 2018-06-05 2018-12-18 广西师范学院 基于气象条件我国北方马铃薯晚疫病预报模型的建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1865A (zh) * 2000-05-10 2003-07-23 株式会社Lg生命科学 含有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553770A (zh) * 2001-09-10 2004-12-08 �ݶ�ũ�ƹɷ����޹�˾ 以芳基脒衍生物和已知杀真菌化合物为主剂的杀真菌组合物
WO2004105489A1 (ja) * 2003-06-02 2004-12-09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農業用殺菌剤組成物
CN1284454C (zh) * 1999-07-16 2006-11-15 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杀虫组合物和防治害虫的方法
CN101065017A (zh) * 2004-11-25 2007-10-31 巴斯福股份公司 提高噻唑菌胺的有效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454C (zh) * 1999-07-16 2006-11-15 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杀虫组合物和防治害虫的方法
CN1431865A (zh) * 2000-05-10 2003-07-23 株式会社Lg生命科学 含有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553770A (zh) * 2001-09-10 2004-12-08 �ݶ�ũ�ƹɷ����޹�˾ 以芳基脒衍生物和已知杀真菌化合物为主剂的杀真菌组合物
WO2004105489A1 (ja) * 2003-06-02 2004-12-09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農業用殺菌剤組成物
CN101065017A (zh) * 2004-11-25 2007-10-31 巴斯福股份公司 提高噻唑菌胺的有效性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216A (zh) * 2014-10-27 2017-09-08 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农药制剂
CN109034450A (zh) * 2018-06-05 2018-12-18 广西师范学院 基于气象条件我国北方马铃薯晚疫病预报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9034450B (zh) * 2018-06-05 2022-02-18 广西师范学院 基于气象条件我国北方马铃薯晚疫病预报模型的建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7730B (zh) 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生物复配制剂及其应用
CN104839180B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45109A (zh) 一种适于北方高寒地区的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方法
CN103734171A (zh) 一种含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
Powell Spread of mycorrhizal fungi through soil
Kumar et al. Sclerotium stem rot: A threat to groundnut production
CN106857581B (zh) 一种含有三氟咪啶酰胺的杀线虫组合物
CN101755753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3688950A (zh) 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组合物
Prokkola et al. Effect of biological sprays on the incidence of grey mould, fruit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in organic strawberry production
Ogle et al. Disease management: cultural practices
KR20040066958A (ko) 살선충, 흰가루병 방제, 식물 생육 촉진용 조성물 및 그제조방법
CN105010368A (zh)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952917A (zh) 利用香茅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
CN109938033A (zh) 一种含噻霉酮和恶喹酸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1946780A (zh)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组合农药
Neher et al. Rhizoctonia on sugar beet
Panwar et al.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medicinal plant in composite climate of Indian State Rajasthan
CN109348970A (zh) 猕猴桃溃疡病生物防控的栽培方法
Zhang et al. Florida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 guide: Beans
CN101755755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Bute et al. The study of tolerance of some species and varieties of cucurbitaceae to the attack of pathogens
KR100369702B1 (ko) 버섯 재배 방법
Nuralieva Species composition, damage and methods of protection from pests in the greenhouse
Maheshwari et al.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nsf.]: Key Diseases and Their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