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1835B - 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 Google Patents

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1835B
CN103661835B CN201410006230.9A CN201410006230A CN103661835B CN 103661835 B CN103661835 B CN 103661835B CN 201410006230 A CN201410006230 A CN 201410006230A CN 103661835 B CN103661835 B CN 103661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inflation
air
venting
aeroflux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62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1835A (zh
Inventor
吉昌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Bochua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062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183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21017602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658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1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1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1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1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它包括一根充放气总管(1)以及若干个沿充放气总管(1)依次排列的气囊单元(2);每一气囊单元(2)各自带有充放气控制装置(3),每一充放气控制装置(3)分别与所述的充放气总管(1)上的充放气孔(11)相连。通过一条总管完成充气、放气。本发明的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具有更简洁的管路布置,并且能够根据需要串接得足够长。当其中一个以上气囊单元漏气时其它气囊不受任何影响,确保了整个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案专利号为:2012101760243,申请日:2012年5月31日,发明名称为: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组合气囊的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可以放置在水中并连接水产养殖工具(比如沉浮式渔箱、养殖筏架),用于沉浮水产养殖工具,还可以用于围油栏、船舶的防沉、救生、打捞以及各类水中管道、浮桥等的漂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组合气囊,每个气囊的充放气口分别通过各自的分支气管连接气源,比如2006102002295号中国专利申请。它的主要缺点是:首先,分支管路较多,不仅管路凌乱而且组合气囊无法做成较长的串接结构,不能满足长线作业需求,使用场所受到限制。另外,因为多个气囊共用一个气体阀门,如果阀门损坏将导致所有气囊均不能充放气。第三、充放气管路均位于气囊之外,易于受外力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第一、实现多气囊利用一根总管充放气,简化管路布置,使组合气囊能够做成较长的串接结构,以满足长线作业需求。第二、每个气囊均带有各自的充放气控制装置,互不影响。第三、对充放气管路实施有效保护。以克服现有组合式气囊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充放气总管以及若干个沿充放气总管依次排列的气囊单元;每一气囊单元各自带有充放气控制装置,每一充放气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充放气总管上的充放气孔相连;所述的充放气控制装置包括本体,在本体内设置有与充放气孔相连通的的充排气腔体,带有充气孔的充气控制腔和带有排气孔的放气控制腔;充排气腔体与充气控制腔之间设有气道;充排气腔体与放气控制腔之间也设有气道;所述的充气控制腔内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充排气腔体与充气控制腔之间气道的充气端封头,充气端封头连接有位于充气控制腔内的充气端弹性体;所述的放气控制腔内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气孔的放气端封头,放气端封头连接有位于放气控制腔内的放气端弹性体。
在所述的充排气腔体内设有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所述第一封头之外的腔体为第一腔体,第二封头之外的腔体为第三腔体,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之间连杆周围的腔体为第二腔体;其中第三腔体与放气控制腔相通;所述的放气端封头还连接有放气端封头杆,该放气端封头杆的另一端穿入第二腔体中;所述的连杆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放气端封头杆的穿入端相配合的锁块,锁块的工作面为弧面或者斜面。
还包括控制气管;并在本体上开设有与第一腔体相通的控制气孔;所述的控制气管通过控制气孔与第一腔体相通。
还包括带有加气孔的辅助气囊,并在所述加气孔中安装有充气单向阀,该辅助气囊与所述的充气孔连通;还包括开设在本体内的控制气道,该控制气道一端与第一腔体相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充气控制腔相通;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封头与第三腔体的腔壁之间的回位弹性体。
充放气总管依次穿过所述的若干个气囊单元。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第一、所有的气囊单元分别通过其各自的充放气控制装置与一条充放气总管连接,并通过该一条总管完成充气、放气。所以本发明的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具有更简洁的管路布置,并且能够根据需要串接得足够长。第二、各种形式的充放气控制装置均能保证各气囊单元具备较好的或者满足要求的保压性能,并且当其中一个以上气囊单元漏气时其它气囊不受任何影响,确保了整个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的正常使用。第三、本发明的辅助气囊带有充气单向阀,实现了用气容器的保压,并且辅助气囊中始终保持一定气压,用于提供打开锁块所需要的足够压力。第四,在充放气总管穿过气囊的方案中,有利于保护充放气总管。并能够实现将充放气控制装置全部置于气囊之中以保护所述充放气控制装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总图。
图2是本发明充放气控制装置第一种形式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充放气控制装置第一种形式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充放气控制装置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充放气控制装置的第二种形式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充放气控制装置的第二种形式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充放气控制装置的第二种形式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充放气控制装置的第三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本发明包括一根充放气总管1以及沿充放气总管1依次排列的若干个气囊单元2。每一气囊单元2各自带有充放气控制装置3,每一充放气控制装置3分别与所述的充放气总管1上的充放气孔11相连。
所述的充放气控制装置3的第一种形式是:如图2、3所示,它包括既与气囊单元2的内腔相通又通过充放气总管1上的充放气孔11与充放气总管1相连接的阀腔10。阀腔10与充放气孔11之间设有气路,在所述阀腔10内安装有阀杆8,阀杆8的内端带有用于封堵阀腔10与充放气孔11之间的气路的密封头5,该阀杆8还带有位于阀腔10内的弹性体6。
对气囊单元2充气时,充放气总管1内的气体经充放气孔11进入,向后推动密封头5,克服所述弹性体6的弹力向后推动阀杆8使密封头5后退打开阀腔10与充放气孔11之间的气路,气体进入阀腔10,气体从阀腔10顺阀杆8并经辅助充气孔7进入气囊单元2内腔中。充气完毕后气囊单元2内气体向前顶压密封头5,封堵住阀腔10与充放气孔11之间的气路,实现气囊单元2的保压。
放气时,依靠外力向后拉动阀杆8,使密封头5后退,重新打开阀腔10与充放气孔11之间的气路,气体从气囊单元2内腔经阀腔10回到充放气总管1。
该第一种形式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述的阀杆8的外端(即后端)连接有用于驱动阀杆8后退的电驱动器(比如电磁阀)9。放气时,电驱动器9动作,向后拉动阀杆8。
该第一种形式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3,所述的阀杆8的外端连接有用于驱动阀杆8后退的卡板14;所述的充放气控制装置3还包括带有控制气孔15的排气控制管13以及与所述控制气孔15相通的排气控制腔16,在所述排气控制腔16内安装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外端位于所述卡板14的内侧(即前侧)。放气时,排气控制管13内的气体经所述控制气孔15进入排气控制腔16,并向后推动推杆12,推杆12外端向外推动卡板14,卡板14向后拉动阀杆8。然后自充放气总管1将气囊单元2内气体抽出。
所述的充放气控制装置3的第二种形式是:如图4,所述的充放气控制装置3包括本体17,在本体17内设置有与充放气孔11相连通的的充排气腔体20,带有充气孔27的充气控制腔26和带有排气孔23的放气控制腔24;充排气腔体20与充气控制腔26之间设有气道25。充排气腔体20与放气控制腔24之间也设有气道。
所述的充气控制腔26内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充排气腔体20与充气控制腔26之间气道25的充气端封头19,充气端封头19连接有位于充气控制腔26内的充气端弹性体18。
所述的放气控制腔24内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气孔23的放气端封头22,放气端封头22连接有位于放气控制腔24内的放气端弹性体21。
在本体17上开设有与充排气腔体20相通的充排气口11-1,该充排气口11-1与充放气孔11相连通。
对气囊单元2充气时,充放气总管1内的气体经充放气孔11和充排气口11-1进入充排气腔体20,与放气端弹性体21同时顶压放气端封头22,以封堵排气孔23。充排气腔体20内的气体还克服充气端弹性体18的弹力打开充气端封头19进入充气控制腔26中,从连通气孔27流出,最后充入气囊单元2。
放气时,充放气总管1内为负压状态,气囊单元2内气体克服放气端弹性体21的弹力打开所述排气孔23,依次经放气控制腔24、充排气腔体20、充排气口11-1和充放气孔11回到充放气总管1。
该第二种形式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5,在所述的充排气腔体20内设有通过连杆31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封头32和第二封头33,所述第一封头32之外的腔体为第一腔体20-1,第二封头33之外的腔体为第三腔体20-3,第一封头32和第二封头33之间连杆31周围的腔体为第二腔体20-2;其中第三腔体20-3与放气控制腔24相通。
所述的放气端封头22还连接有放气端封头杆28,该放气端封头杆28的另一端从开设在本体17内的定位通孔29穿入第二腔体20-2中。
所述的连杆3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放气端封头杆28的穿入端相配合的锁块30,锁块30的工作面为弧面或者斜面。
对气囊单元2充气时,第三腔体20-3内的气体顶压第二封头33,使连杆31轴向移动并带动锁块30移动,锁块30外端部挤压放气端封头杆28使放气端封头22封住排气孔23。
气囊单元2放气时,第三腔体20-3内的气体抽拉第二封头33,使连杆31反向移动并带动锁块30反向移动,锁块30外端与放气端封头杆28之间脱离挤压,排气孔23被打开。
该第二种形式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6,该实施例在第二种形式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控制气管35;并在本体17上开设有与第一腔体20-1相通的控制气孔34;所述的控制气管35通过控制气孔34与第一腔体20-1相通。
气囊单元2放气时,首先通过控制气管35顶压第一封头32,使锁块30外端与放气端封头杆28之间脱离挤压,以更顺利地打开排气孔23。然后通过本充放气控制装置3对气囊单元2放气。
使用时,根据需要控制气管35中为常压或者高压气体。
该第二种形式的第三个实施例如图7,该实施例在第二种形式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带有加气孔39的辅助气囊38,并在所述加气孔39中安装有充气单向阀40,该辅助气囊38与所述的充气孔27连通;还包括开设在本体17内的控制气道36,该控制气道36一端与第一腔体20-1相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充气控制腔26相通;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封头33与第三腔体20-3的腔壁之间的回位弹性体37。所述的辅助气囊38置于气囊单元2之内。
对气囊单元2充气时,第三腔体20-3内的气体顶压第二封头33,使连杆31轴向移动并带动锁块30移动,锁块30外端部挤压放气端封头杆28使放气端封头22封住排气孔23。同时,气体进入辅助气囊38中,用于对气囊单元2加气。
气囊单元2放气时,第三腔体20-3内的气体抽拉第二封头33,同时辅助气囊38中的气体经控制气道36进入第一腔体20-1并顶压第一封头32,共同使连杆31反向移动并带动锁块30反向移动,锁块30外端与放气端封头杆28之间脱离挤压,排气孔23被打开。
所述的充放气控制装置3的第三种形式是:如图8,所述的充放气控制装置3中设有一端与气囊单元2相通另一端与充放气孔11相通的充放气通道41,并在充放气控制装置3中设有用于启闭所述充放气通道41的通断阀42。
对气囊单元2充气时,开启各个通断阀42,自充放气总管1向各个气囊单元2充气;充气完毕后关断通断阀42,各个气囊单元2各自保压。气囊单元2放气时,再次开启通断阀42,各个气囊单元2内的气体分别经各自的充放气通道41回到一根充放气总管1。
仍如图1,充放气总管1可以依次穿过所述的若干个气囊单元2,充放气控制装置3也可以位于气囊单元2内。相邻气囊单元2之间最好设置有围绕所述充放气总管1的护套4。所述的护套4除了具有保护充放气总管1的功能之外,还可在护套4上栓系绳具。
本发明所说的弹性体包括弹簧、弹性片等。

Claims (5)

1.一种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充放气总管(1)以及若干个沿充放气总管(1)依次排列的气囊单元(2);每一气囊单元(2)各自带有充放气控制装置(3),每一充放气控制装置(3)与所述的充放气总管(1)上相应的充放气孔(11)相连;所述的充放气控制装置(3)包括本体(17),在本体(17)内设置有与充放气孔(11)相连通的充排气腔体(20),带有充气孔(27)的充气控制腔(26)和带有排气孔(23)的放气控制腔(24);充排气腔体(20)与充气控制腔(26)之间设有气道(25);充排气腔体(20)与放气控制腔(24)之间也设有气道;所述的充气控制腔(26)内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充排气腔体(20)与充气控制腔(26)之间气道(25)的充气端封头(19),充气端封头(19)连接有位于充气控制腔(26)内的充气端弹性体(18);所述的放气控制腔(24)内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气孔(23)的放气端封头(22),放气端封头(22)连接有位于放气控制腔(24)内的放气端弹性体(21);在本体(17)上开设有与充排气腔体(20)相通的充排气口(11-1),该充排气口(11-1)与充放气孔(11)相连通;所述弹性体(21)为弹簧或者弹性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充排气腔体(20)内设有通过连杆(31)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封头(32)和第二封头(33),所述第一封头(32)之外的腔体为第一腔体(20-1),第二封头(33)之外的腔体为第三腔体(20-3),第一封头(32)和第二封头(33)之间连杆(31)周围的腔体为第二腔体(20-2);其中第三腔体(20-3)与放气控制腔(24)相通;所述的放气端封头(22)还连接有放气端封头杆(28),该放气端封头杆(28)的另一端穿入第二腔体(20-2)中;所述的连杆(3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放气端封头杆(28)的穿入端相配合的锁块(30),锁块(30)的工作面为弧面或者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气管(35);并在本体(17)上开设有与第一腔体(20-1)相通的控制气孔(34);所述的控制气管(35)通过控制气孔(34)与第一腔体(20-1)相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加气孔(39)的辅助气囊(38),并在所述加气孔(39)中安装有充气单向阀(40),该辅助气囊(38)与所述的充气孔(27)连通;还包括开设在本体(17)内的控制气道(36),该控制气道(36)一端与第一腔体(20-1)相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充气控制腔(26)相通;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封头(33)与第三腔体(20-3)的腔壁之间的回位弹性体(37)。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其特征在于:充放气总管(1)依次穿过所述的若干个气囊单元(2)。
CN201410006230.9A 2012-05-31 2012-05-31 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Active CN103661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230.9A CN103661835B (zh) 2012-05-31 2012-05-31 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230.9A CN103661835B (zh) 2012-05-31 2012-05-31 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CN2012101760243A CN102658857A (zh) 2012-05-31 2012-05-31 串接气囊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60243A Division CN102658857A (zh) 2012-05-31 2012-05-31 串接气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1835A CN103661835A (zh) 2014-03-26
CN103661835B true CN103661835B (zh) 2016-09-14

Family

ID=50300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6230.9A Active CN103661835B (zh) 2012-05-31 2012-05-31 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183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8043Y (zh) * 1999-09-01 2000-11-29 王俊峰 自动充气救生衣
CN101037084A (zh) * 2006-03-13 2007-09-19 冷博 带有多个气腔的充气式车罩
CN101104437A (zh) * 2007-01-16 2008-01-16 荣斌 隐形救生衣
CN102267540A (zh) * 2011-05-16 2011-12-07 大连朝阳艇业有限公司 自动充气艇
CN202074048U (zh) * 2011-05-30 2011-12-14 浙江珠宝流体阀业有限公司 一种互换式气动单向阀
CN102661408A (zh) * 2012-05-31 2012-09-12 吉昌辉 气流控制装置
CN202593818U (zh) * 2012-05-31 2012-12-12 吉昌辉 串接气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0162A (en) * 1996-03-21 1998-10-13 Airbelt Systems, Llc. Airbag system inflat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8043Y (zh) * 1999-09-01 2000-11-29 王俊峰 自动充气救生衣
CN101037084A (zh) * 2006-03-13 2007-09-19 冷博 带有多个气腔的充气式车罩
CN101104437A (zh) * 2007-01-16 2008-01-16 荣斌 隐形救生衣
CN102267540A (zh) * 2011-05-16 2011-12-07 大连朝阳艇业有限公司 自动充气艇
CN202074048U (zh) * 2011-05-30 2011-12-14 浙江珠宝流体阀业有限公司 一种互换式气动单向阀
CN102661408A (zh) * 2012-05-31 2012-09-12 吉昌辉 气流控制装置
CN202593818U (zh) * 2012-05-31 2012-12-12 吉昌辉 串接气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1835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1961654T3 (da) Oppustelig livreddende svømmebeklædning
CN101966370A (zh) 背负式紧急救生装置
CN201074021Y (zh) 一种船舶救生气囊
CN108674606A (zh) 一种充气启闭式海上救生装置
CN105460180B (zh)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的收纳结构
CN101376427A (zh) 一种飞机空投救生器
CN108088622A (zh) 一种用于大坝水下查漏的喷墨示踪设备
CN103661835B (zh) 带有充排气腔体的串接气囊
KR102351443B1 (ko) 인명 구조용 투척식 튜브
CN202593818U (zh) 串接气囊
CN102658857A (zh) 串接气囊
CN106638479B (zh) 一种自动充气式码头护舷
CN1519168A (zh) 活动气囊不沉船
CN110897220A (zh) 一种可充气泳衣
CN204846324U (zh) 汽车落水自救安全气囊
CN216660208U (zh) 一种船舶用液压舱口盖
CN104802972B (zh) 一种亲水型深海空间站主压载装置
CN206204908U (zh) 可升降式蓝藻防控浮坝
CN115303457A (zh) 一种载人缓冲式水下逃生装置
CN112074109B (zh) 一种用于船体外部的电器控制箱
CN205589434U (zh) 一种可以防止船体沉没的海洋工程船
CN108298042A (zh) 一种能够提高船舶抗沉性的船舶结构及抗沉方法
CN102661408B (zh) 气流控制装置
CN107512374B (zh) 带吊耳的充气隔舱式橡胶打捞浮筒
CN205440816U (zh) 一种车船防淹水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8

Address after: No. 99, Tongshan University Road,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Patentee after: XUZHOU LIF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4000 Computer Market B118, No. 13 Zhifutun Road, Zhifu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 Chang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7

Address after: 221300 No. 88 Liaohe West Road,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 Normal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i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1000 No. 99 University Road, copper mountain, Jiangsu, Xuzhou

Patentee before: XUZHOU LIF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0

Address after: 221300 506, block B,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Bochua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 Liaohe West Road,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 Normal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i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