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4209B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4209B
CN103634209B CN201310419790.2A CN201310419790A CN103634209B CN 103634209 B CN103634209 B CN 103634209B CN 201310419790 A CN201310419790 A CN 201310419790A CN 103634209 B CN103634209 B CN 103634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nucleus equipment
route
equipment
gateway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97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4209A (zh
Inventor
郝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197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4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4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209A/zh
Priority to EP19183604.8A priority patent/EP3618369B1/en
Priority to AU2014320926A priority patent/AU2014320926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4/084810 priority patent/WO2015035851A1/zh
Priority to EP14843338.6A priority patent/EP3035609B1/en
Priority to US15/068,281 priority patent/US1029848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4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209B/zh
Priority to US16/391,596 priority patent/US10819623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主路由包括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通过主路由传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将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备份核心设备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备份路由包括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当第一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备份路由传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本发明可以降低切换路由的时间,进而减少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承载网用于承载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数据;移动承载网包括核心设备,当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数据时,基站首先将数据发送到核心设备,再由核心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基站控制器,而当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数据时,基站控制器首先将数据发送到核心设备,再由核心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基站。
目前,移动承载网包括的核心设备有两种,分别为主核心设备和备份核心设备,当基站开始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时,主核心设备激活其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并通过该链路与基站进行MLPPP(Multilink Point to Point Protocol,多链路点对点协议)协商,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主核心设备中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以及设置主核心设备中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状态为主状态,生成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以及生成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当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可以通过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传输数据。其中,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激活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备份核心设备通过该链路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备份核心设备中基站的网关接口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三路由并将该第三路由发送给主核心设备,使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的数据通过第三路由和第二路由传输。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备份核心设备需要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协商的时间较长并且在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的过程中第一路由行不通,从而导致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的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所述主路由包括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通过所述主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所述备份路由包括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当所述第一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包括:
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多链路点对点协议MLPPP协商;
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之后,还包括:
接收备份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
将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五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包括:
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MLPPP协商;
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将所述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主核心设备存在异常告警,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状态为不工作状态,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连接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所述主核心设备,使所述主核心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所述主路由包括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通过所述主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所述备份路由包括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多链路点对点协议MLPPP协商;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第一组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备份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
第一组成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五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第二组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协商单元,用于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MLPPP协商;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第二组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主核心设备存在异常告警,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状态为不工作状态,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连接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所述主核心设备,使所述主核心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结合第四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一处理,用于执行所述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二存储器和第二处理,用于执行所述传输数据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主核心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主核心设备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架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均可以为一个路由器,当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数据时,基站可以通过第一核心设备和/或第二核心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基站控制器,并且当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数据时,基站控制器也可以通过第一核心设备和/或第二核心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基站。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S101: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该主路由包括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通过该主路由传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S102:将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备份核心设备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所述备份路由包括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S103:当第一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备份路由传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主核心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主核心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主核心设备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减少了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中,如图2所示的***架构包括基站、基站控制器、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中一个为主核心设备,另一个为备份核心设备,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网元为基站,第二网元为基站控制器,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为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为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S201:第一核心设备与第二核心设备之间进行主备状态协商,确定主核心设备和备份核心设备;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均可以为一个路由器,当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数据时,基站可以通过第一核心设备和/或第二核心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基站控制器,并且当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数据时,基站控制器也可以通过第一核心设备和/或第二核心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基站。
其中,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分别为基站设置一个网关接口,且将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和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配置相同的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并且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分别为基站控制器设置一个网关接口。
具体地,第一核心设备向第二核心设备发送第一协商报文,该第一协商报文中携带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和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第二核心设备接收该第一协商报文,如果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和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状态,则将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和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进行比较,如果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大于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则第二核心设备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相应地,第二核心设备向第一核心设备发送第二协商报文,该第二协商报文中携带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和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第一核心设备接收该第二协商报文,如果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和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状态,则将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和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进行比较,如果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小于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则第一核心设备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
进一步地,如果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小于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则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
进一步地,如果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或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则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相应地,如果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或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则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
其中,第一核心设备与第二核心设备之间周期性地互相发送协商报文,以进行主备状态协商。
其中,如果第一核心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第二核心设备发送的第二协商报文,则确定第二核心设备故障,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如果第二核心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第一核心设备发送的第一协商报文,则确定第一核心设备故障,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
S202:主核心设备激活其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并通过该链路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
具体地,主核心设备通过该链路向基站发送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协商报文,基站接收该PPP协商报文,如果基站确定与主核心设备建立MLPPP链接,则基站向主核心设备发送确认报文,当主核心设备接收到该确认报文时,则确定主核心设备与基站协商成功。
进一步地,如果基站不同意与主核心设备建立MLPPP链接,则基站向主核心设备发送一个拒绝报文,主核心设备与基站协商失败。
S203: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
具体地,如果协商成功,则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码),设置对应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建立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与基站之间的MLPPP链路,将该MLPPP链路确定为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
其中,此时为主核心设备中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设置的正常工作状态是协商得到,也可以称为协商正常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将主核心设备中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主状态,以及将备份核心设备中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备状态,生成基站控制器与主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二路由,当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数据时,首先通过第二路由将数据发送到主核心设备中,再将数据发送到基站中;当主核心设备故障时,生成基站控制器与备份核心设备之间的备份第二路由,当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数据时,首先通过该备份第二路由将数据发送到备份核心设备中,再将数据发送到基站中。
S204:主核心设备将第一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
进一步地,将该主路由存储在主核心设备中。
S205:主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
其中,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
S206:备份核心设备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设置自身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
具体地,备份核心设备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获取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由于接收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则设置获取的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
其中,此时为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设置的状态是通过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的,即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正常工作状态可以为备份正常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如果主核心设备存在异常告警,则主核心设备发送其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的同时,将该异常告警信息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备份核心设备接收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异常告警信息后,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设置自身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
可选地,如果用户手动设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则主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备份核心设备根据接收的基站网关接口ID和状态,设置自身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进行正常的MLPPP协商后,设置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的优先级最高,即备份核心设备通过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后设置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的优先级大于备份核心设备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的优先级,也即协商正常工作状态的优先级大于备份正常工作状态的优先级。
S207:备份核心设备生成其与基站之间的第三路由,并将第三路由发送给主核心设备;
具体地,备份核心设备建立其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与基站之间的MLPPP链接,将该链接确定为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三路由,并将该第三路由发送给主核心设备。
S208:主核心设备接收第三路由,将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备份路由;
具体地,主核心设备接收第三路由,将备份核心设备与主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五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四路由,将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备份路由。
其中,当主核心设备接收第三路由,将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备份路由并存储在主核心设备中,此时主核心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两条路由,即主路由和备份路由。
其中,当主路由和备份路由都正常时,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通过主核心设备中存储的主路由传输数据。
其中,在主核心设备中存储两个路由,即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当主路由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地将流量切换到备份路由,加快了网络收敛的速度。
S209: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通过备份路由传输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
具体地,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即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传输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
其中,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主核心设备和备份核心设备之间的主备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此时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首先还是先发送到主核心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主核心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主核心设备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中,如图4所示的***架构包括基站、基站控制器、接入设备、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中一个为主核心设备,另一个为备份核心设备,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网元为基站控制器,第二网元为基站,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为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为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
S301:第一核心设备与第二核心设备之间进行主备状态协商,确定主核心设备和备份核心设备;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均可以为一个路由器,当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数据时,基站可以通过第一核心设备和/或第二核心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基站控制器,并且当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数据时,基站控制器也可以通过第一核心设备和/或第二核心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基站。
其中,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分别为基站设置一个网关接口,且将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和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配置相同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并且第一核心设备和第二核心设备分别为基站设置一个网关接口。
具体地,第一核心设备向第二核心设备发送第一协商报文,该第一协商报文中携带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和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第二核心设备接收该第一协商报文,如果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和第一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状态,则将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和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进行比较,如果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大于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则第二核心设备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相应地,第二核心设备向第一核心设备发送第二协商报文,该第二协商报文中携带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和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第一核心设备接收该第二协商报文,如果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网关接口的状态和第二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状态,则将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和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进行比较,如果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小于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则第一核心设备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
进一步地,如果第一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小于第二核心设备的优先级,则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
其中,第一核心设备与第二核心设备之间周期性地互相发送协商报文,以进行主备状态协商。
其中,如果第一核心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第二核心设备发送的第二协商报文,则确定第二核心设备故障,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如果第二核心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第一核心设备发送的第一协商报文,则确定第一核心设备故障,设置第二核心设备为主核心设备,以及设置第一核心设备为备份核心设备。
S302:主核心设备激活其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链路,并通过该链路与基站控制器进行MLPPP协商;
具体地,主核心设备通过该链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PPP(Point to PointProtocol,点对点协议)协商报文,基站控制器接收该PPP协商报文,如果基站控制器确定与主核心设备建立MLPPP链接,则基站控制器向主核心设备发送确认报文,当主核心设备接收到该确认报文时,则确定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协商成功。
进一步地,如果基站控制器不同意与主核心设备建立MLPPP链接,则基站控制器向主核心设备发送一个拒绝报文,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协商失败。
S303: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一路由;
具体地,如果协商成功,则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码),设置对应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建立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MLPPP链路,将该MLPPP链路确定为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一路由。
其中,此时为主核心设备中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设置的正常工作状态是协商得到,也可以称为协商正常工作状态。
S304:主核心设备将该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
其中,接入设备传输网络中的接入层传输设备。
S305:接入设备接收第一路由,将第一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
具体地,接入设备接收第一路由,将主核心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第六路由和接入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七路由组成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二路由,将第一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
进一步地,将该主路由存储在接入设备中。
S306:主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
其中,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
S307:备份核心设备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设置自身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
具体地,备份核心设备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获取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由于接收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则设置获取的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
其中,此时为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设置的状态是通过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的,即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正常工作状态可以为备份正常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如果主核心设备存在异常告警,则主核心设备发送其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的同时,将该异常告警信息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备份核心设备接收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异常告警信息后,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设置自身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
可选地,如果用户手动设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则主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备份核心设备根据接收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ID和状态,设置自身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进行正常的MLPPP协商后,设置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的优先级最高,即备份核心设备通过与基站控制器进行MLPPP协商后设置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的优先级大于备份核心设备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状态的优先级,也即协商正常工作状态的优先级大于备份正常工作状态的优先级。
S308:备份核心设备生成其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三路由,并将第三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
具体地,备份核心设备建立其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MLPPP链接,将该链接确定为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三路由,并将该第三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
S309:接入设备接收第三路由,将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备份路由;
具体地,接入设备接收第三路由,将备份核心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第八路由和接入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七路由组成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四路由,将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备份路由。
其中,当主核心设备接收第三路由,将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备份路由并存储在接入设备中,此时接入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两条路由,即主路由和备份路由。
其中,当主路由和备份路由都正常时,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通过接入设备中存储的主路由传输数据。
其中,在主核心设备中存储两个路由,即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当主路由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地将流量切换到备份路由,加快了网络收敛的速度。
其中,主核心设备可以先将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然后将其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也可以先将其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再将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当然,也可以同时发送,本发明实施例对发送第一路由和发送主核心设备包括的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的先后顺序不进行限定。
S310: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通过备份路由传输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
具体地,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即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传输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入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接入设备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S401: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
S402: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S403: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该备份路由传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备份核心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入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接入设备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实施例五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501,用于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该主路由包括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通过该主路由传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502,用于将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备份核心设备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备份路由包括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第一传输模块503,用于当第一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备份路由传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第一生成模块501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链路与第一网元进行多链路点对点协议MLPPP协商;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第一组成单元,用于将第一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进一步地,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备份核心设备发送的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
第一组成模块,用于将主核心设备与备份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五路由和主核心设备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第二组成模块,用于将第三路由和第四路由组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可选地,第一生成模块501包括:
第二协商单元,用于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链路与第一网元进行MLPPP协商;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第二组成单元,用于将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接入设备将第一路由和主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进一步地,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如果主核心设备存在异常告警,则将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备份核心将其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如果用户手动设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状态为不工作状态,则将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备份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主核心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主核心设备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参见图8,该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
第二生成模块602,用于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第二传输模块603,用于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备份路由传输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第二生成模块602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连接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生成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第三路由发送给主核心设备,使主核心设备将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可选地,第二生成模块602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生成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第三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接入设备将第三路由和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进一步地,设备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设备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如果用户手动设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入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接入设备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参见图9,该设备包括:
第一存储器701和第一处理器702,用于执行如下所述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所述主路由包括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通过所述主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所述备份路由包括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当所述第一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所述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包括:
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多链路点对点协议MLPPP协商;
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之后,还包括:
接收备份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
将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五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可选地,所述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包括:
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MLPPP协商;
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将所述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主核心设备存在异常告警,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状态为不工作状态,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主核心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主核心设备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参见图10,该设备包括:
第二存储器801和第二处理器802,用于执行如下所述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连接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所述主核心设备,使所述主核心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入设备中存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主路由和备份路由,如果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备份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进行MLPPP协商,只需要接入设备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到备份路由,通过备份路由实现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路由切换为备份路由需要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当主核心设备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丢失。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设备在传输数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设备与传输数据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所述主路由包括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通过所述主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所述备份路由包括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当所述第一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当所述第一网元为基站且所述第二网元为基站控制器时,所述第一网关接口为基站网关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网元为基站控制器且所述第二网元为基站时,所述第一网关接口为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包括:
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多链路点对点协议MLPPP协商;
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之后,还包括:
接收备份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
将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五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包括:
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MLPPP协商;
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将所述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5.如权利要求1、2和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主核心设备存在异常告警,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6.如权利要求1、2和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状态为不工作状态,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7.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当所述第一网元为基站且所述第二网元为基站控制器时,所述第一网关接口为基站网关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网元为基站控制器且所述第二网元为基站时,所述第一网关接口为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连接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所述主核心设备,使所述主核心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11.如权利要求7-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
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12.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所述主路由包括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通过所述主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发送给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所述备份路由包括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当所述第一网元为基站且所述第二网元为基站控制器时,所述第一网关接口为基站网关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网元为基站控制器且所述第二网元为基站时,所述第一网关接口为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多链路点对点协议MLPPP协商;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第一组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备份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
第一组成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五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
第二组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协商单元,用于激活主核心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链路,并通过所述链路与所述第一网元进行MLPPP协商;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如果协商成功,则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生成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一路由;
第二组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路由和所述主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第二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
16.如权利要求12、13和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主核心设备存在异常告警,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2、13和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状态为不工作状态,则将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发送给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使所述备份核心设备将其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18.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身份标识ID和状态;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主路由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备份路由传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数据;
其中,当所述第一网元为基站且所述第二网元为基站控制器时,所述第一网关接口为基站网关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网元为基站控制器且所述第二网元为基站时,所述第一网关接口为基站控制器网关接口。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连接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所述主核心设备,使所述主核心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的第三路由,将所述第三路由发送给接入设备,使所述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三路由和所述备份核心设备与第二网元之间的第四路由组成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的备份路由。
21.如权利要求18-2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以及所述主核心设备的异常告警信息;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22.如权利要求18-2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如果用户手动设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状态为不工作状态,接收所述主核心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一网关接口的ID和状态,将备份核心设备包括的与所述第一网元相连的第二网关接口的状态设置为不工作状态。
23.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传输数据的方法。
24.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二存储器和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11任一所述传输数据的方法。
CN201310419790.2A 2013-09-13 2013-09-13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3634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9790.2A CN103634209B (zh) 2013-09-13 2013-09-13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EP19183604.8A EP3618369B1 (en) 2013-09-13 2014-08-20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AU2014320926A AU2014320926B2 (en) 2013-09-13 2014-08-20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4/084810 WO2015035851A1 (zh) 2013-09-13 2014-08-20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EP14843338.6A EP3035609B1 (en) 2013-09-13 2014-08-20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5/068,281 US10298487B2 (en) 2013-09-13 2016-03-11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16/391,596 US10819623B2 (en) 2013-09-13 2019-04-23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9790.2A CN103634209B (zh) 2013-09-13 2013-09-13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4209A CN103634209A (zh) 2014-03-12
CN103634209B true CN103634209B (zh) 2017-02-08

Family

ID=50214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9790.2A Active CN103634209B (zh) 2013-09-13 2013-09-13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298487B2 (zh)
EP (2) EP3618369B1 (zh)
CN (1) CN103634209B (zh)
AU (1) AU2014320926B2 (zh)
WO (1) WO20150358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4209B (zh) 2013-09-13 2017-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4579774B (zh) * 2014-12-31 2018-08-03 北京山石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控设备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7222545B (zh) * 2017-06-20 2020-04-21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426756B (zh) * 2017-08-23 2021-04-27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热备份通信***及其通信接口控制模块
US11018926B2 (en) * 2018-02-14 2021-05-25 Cisco Technology, Inc. Redundant layer 2 domain interconnec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397A (zh) * 2008-01-28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链路的方法、设备和***
CN102201987A (zh) * 2011-05-10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接口直连路由备份方法及***
CN102325037A (zh) * 2011-05-25 201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双归网络的切换方法、***和双归属运营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2890B1 (en) * 2002-12-20 2008-03-11 Juniper Networks, Inc. Data duplication for transmission over computer networks
US8264951B2 (en) * 2007-12-19 2012-09-11 Alcatel Lucent Resilient PPP/ML-PPP services over multi-chassis APS protected routers
CN102098201B (zh) * 2009-12-14 2014-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l2tp用户接入备份的方法及网络***
US9288140B2 (en) * 2012-07-09 2016-03-15 Coriant Operations, Inc. Multichassis failover and recovery for MLPPP wireless backhaul
CN103052106B (zh) * 2012-12-20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设备的线性复用段保护方法、网关及控制器
WO2014101037A1 (zh) * 2012-12-27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网备份的方法、设备和无线通信***
CN103634209B (zh) * 2013-09-13 2017-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397A (zh) * 2008-01-28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链路的方法、设备和***
CN102201987A (zh) * 2011-05-10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接口直连路由备份方法及***
CN102325037A (zh) * 2011-05-25 201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双归网络的切换方法、***和双归属运营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35609B1 (en) 2019-07-24
EP3618369B1 (en) 2021-05-19
EP3035609A4 (en) 2016-08-24
AU2014320926B2 (en) 2017-07-20
EP3618369A1 (en) 2020-03-04
US20160197821A1 (en) 2016-07-07
CN103634209A (zh) 2014-03-12
US20190253344A1 (en) 2019-08-15
US10819623B2 (en) 2020-10-27
EP3035609A1 (en) 2016-06-22
WO2015035851A1 (zh) 2015-03-19
AU2014320926A1 (en) 2016-04-14
US10298487B2 (en)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4209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1984606A (zh) 基于lacp的设备级冗余保护方法及***
CN101252498B (zh) 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其通信方法
CN102480423B (zh) 一种l2tp网络的保护方法及***
CN103916275A (zh) 一种bfd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3534982A (zh) 保护业务可靠性的方法、设备及网络虚拟化***
CN202035143U (zh) 一种超短波无线自组网模块
CN104270231B (zh)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及方法
CN102098201A (zh) 一种实现l2tp用户接入备份的方法及网络***
CN103581025B (zh) 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
CN103491005A (zh) 一种报文转发控制方法、接入点设备和相关***
CN101262429B (zh) 一种实现虚拟专用网通信的***与方法
CN101645790A (zh) 一种组播分发树的切换方法、装置和***
CN102821099B (zh) 报文转发方法、设备及***
CN102970231A (zh) 组播流转发实现方法和路由网桥(rb)
CN103746886A (zh) 一种FiWi节点和一种FiWi融合组网方法
CN102984070A (zh) 一种以太网无编号接口实现数据转发方法
WO2007006213A1 (fr) Systeme radio de station de base multimode
WO2011097893A1 (zh) 一种e1双向环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06230641B (zh) 一种自动切换线路的无线传输***及方法
CN104221337B (zh)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装置、信息中继方法
CN107018072B (zh) 一种数据帧发送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02082696B (zh) 一种冗余网络***以及基于该***的报文发送方法
CN103684831B (zh) L2tp网络的保护方法、装置及***
CN105227332B (zh) Pw双归保护倒换方法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