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9200A - 扣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扣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9200A
CN103629200A CN201210301923.1A CN201210301923A CN103629200A CN 103629200 A CN103629200 A CN 103629200A CN 201210301923 A CN201210301923 A CN 201210301923A CN 103629200 A CN103629200 A CN 103629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rojection
fastening device
chu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19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9200B (zh
Inventor
史本钊
胡长春
包章尧
陈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2012103019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29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29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9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9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9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合装置(10),第一部件(20)可在一插接方向(Z)上插接在第二部件(30)上,第一部件(20)上进一步设置有一对相向延伸且对称布置的突起(21),第二部件(30)上对应地设置有一对对称布置的滑槽(31),第一部件(20)通过槽状结构插接在第二部件(30)上后,突起(21)可在一滑入方向(X)上滑入滑槽(31)内;插接方向(Z)不同于滑入方向(X)。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扣合装置,可以依据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结构定位,实现二者间的无损拆卸及再利用,安装便捷、可靠、安全,而结构也更为紧凑,且无需螺丝,节省产品空间。

Description

扣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由两个部件扣合在一起的扣合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目前市场上电气设备终端盖的固定方式大多通过螺丝、卡钩或者与外壳的过盈配合限制上下方向的自由度,通过外壳90的外部限位限制终端盖80前后方向的自由度,左右方向的自由度则大多通过内部限位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无需使用螺丝、卡钩等外部零件实现可靠固定的扣合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了扣合装置,包括可扣合在一起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可在一插接方向上插接在所述第二部件上,
所述第一部件上进一步设置有一对相向延伸且对称布置的突起,所述第二部件上对应地设置有一对对称布置的滑槽,所述第一部件通过所述槽状结构插接在所述第二部件上后,所述突起可在一滑入方向上滑入所述滑槽内;
所述插接方向不同于所述滑入方向。
由于扣合装置只是通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的结构实现扣合,所以可以保证结构紧凑简单,同时又能实现可靠的固定,而且无需螺丝,也节省了产品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件上设置有一透孔,所述第二部件上对应地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可***至所述透孔内;或者
所述第一部件上设置有一凸台,所述第二部件上对应地设置有一透孔,所述凸台可***至所述透孔内。
由于插接方向不同于滑入方向,所以依靠该结构便可以限制第一部件在某个方向上的自由度,突起与滑槽配合则可以限制第一部件在另一个方向上的自由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包括一个导引部、一容纳部和连接所述导引部和容纳部的连接部,所述突起可通过所述导引部实现定位,并通过所述连接部最终滑入所述容纳部中。滑槽的设计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实现更简单的安装和拆卸。
尤其是,所述导引部与所述突起的外缘相适应,这样突起便可以比较容易地定位在滑槽上。
尤其是,所述连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突起的外径,比如连接部的内径略小于突起的外径,这样一来,突起便需要克服连接部带来的一定的阻力才能够继续下滑,同样道理,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扣合在一起后,突起也不会轻易地从滑槽中滑出,确保了扣合装置的稳定固定。
尤其是,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突起的外形相适应,突起便可以轻松地容纳在滑槽内,保证了扣合装置的稳定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部件上靠近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扣合在一起后,通过在所述凹槽内对所述第一部件施加一向上方向的力,可将所述突起从所述滑槽内旋出。通过设置一个这样的凹槽,如果想要拆卸扣合装置,只需要用手或者使用工具***凹槽中,用力向上翘起,扣合装置的突起便会从第二部件的滑槽中脱出,所以拆卸起来也非常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件上凸设一环,所述第一部件上对应的位置设置一孔,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扣合在一起后,所述环可从所述孔中穿出。为了保证使用安全,防止不相关人员接触终端设备,通过这样的环和孔的结构,在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扣合起来后,便可以在环上装上铅封,非专业人员便不会轻易将扣合装置拆卸,保证了人身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上具有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部件上具有一梁,所述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且所述梁可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中。梁和限位槽的设计则限制了第一部件在第三个方向上的自由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方向垂直于所述滑入方向。当然,这个地方的垂直应理解为工程上可以接受的范围,并不必然限定在几何意义上的绝对垂直。由于二者方向上基本垂直,所以可以限制第一部件在上下和前后两个不同方向上的自由度,确保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扣合在一起后的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槽状结构和所述突起沿所述限位槽对称布置。这样,限位槽和梁的设计则进一步限制了第一部件在左右两个不同方向上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通过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并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扣合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扣合装置的第一部件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扣合装置的第二部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一侧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扣合装置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扣合装置;       20第一部件;    20a第一部件端部;    20b第一部件尾部;
20c纵边;          20d,20e横边;  21突起;             22限位槽;
23透孔;           30第二部件;    30a第二部件端部;    30b第二部件尾部;
30c第二部件连接部;31滑槽;        311导引部;          312连接部;
313,314容纳部;   32梁;          33凸台;             38环;
28孔;             39凹槽          80终端盖;           9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扣合装置10可以由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扣合在一起形成,只是依据结构定位,可实现无损拆卸及再利用,尤其是,通过第二部件30上的凹槽39便可以将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拆卸开。
第一部件可以是一种终端盖,而第二部件则可以是一种终端的外壳,二者可以扣合在一起,遮挡住外壳内的终端(比如端子等)。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部件20可在一个插接方向(Z)上插接在第二部件30上,而第一部件20上还设置有一对相向延伸且对称布置的突起21,在第二部件30上对应地设置有一对对称布置的滑槽31,而第一部件20插接在第二部件30上后,突起21可在一滑入方向(X)上滑入滑槽31内,当然,插接方向(Z)不同于滑入方向(X)。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的结构可以为:
第一部件20包括第一部件端部20a和第一部件尾部20b,第一部件20在面向第二部件30的一侧具有一个大致成方形的边缘,其中两条纵边20c和两条横边20d、20e朝第二部件延伸出一定距离,从而形成一个壳体。
第二部件30则包括第二部件端部30a、第二部件尾部30b以及连接第二部件端部30a和第二部件尾部30b的第二部件连接部30c。
第一部件20可在一插接方向上插接在第二部件30上,具体而言,第一部件20的横边20d上可以对称地开设两个透孔23,而在第二部件30的端部30a上则相应地设置两个凸台33,凸台33的形状和透孔23相适应,所以,凸台33可以嵌入并插接在透孔23中。由于透孔的开口方向和凸台的突出方向均为纵向(Z),所以,当将第一部件20通过透孔23插接在第二部件30上的凸台33上后,第一部件20在上下方向(X)上的自由度便会受到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里,其他不变,只是将凸台和透孔的位置相应地互换一下,也就是说,将凸台设置在第二部件上,而将透孔设置在第一部件上,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为了同时限制第一部件20在横向(Y)上的自由度,在第一部件20的两条纵边20c上对称地设置了一对突起21,两个突起21相向延伸出一定距离。在本实施例里,突起21的端部具有一个圆弧形外缘,当然,也可以将突起设置为圆柱状且端部为平面的结构或者其他结构。
在第二部件30上对应的位置上则设置了一对滑槽31,滑槽31的结构请参见附图3、4和5,整体上看,滑槽31具有一个X向和Y向的开放空间,并包括一个导引部311、一个容纳部(313,314)和连接导引部311和容纳部(313,314)的连接部312。
导引部311具有一个与突起21的端部相适应的圆弧形外缘,也就是和突起21的外缘相适应,此处指的相适应并不是指二者大小一致,而是表明突起21可以通过导引部311实现对滑槽31的定位,并进一步地滑入滑槽31内部。
而连接部312的内径小于突起21的外径,当然此处的“小于”并不表示远远小于,而是在能实现过盈配合的前提下使得连接部312的内径略小于突起21的外径,这样一来,滑入滑槽31中的突起21便需要克服连接部312带来的一定的阻力才能够继续下滑,同样道理,在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扣合在一起后,突起21也不会轻易地从滑槽31中滑出,确保了扣合装置10的稳定固定。
当然,为了方便突起21更容易地通过连接部,也可以将连接部的内径适当设置地大些,比如略大于突起21的外径,这样,第一部件20则可以比较轻易地实现与第二部件30的开合。
最终,通过连接部312的突起21会滑入到滑槽31的容纳部(313,314),容纳部与突起21的外形相适应,也就是说,滑入到滑槽31内的突起21便可以最终轻松地容纳在滑槽31内,保证了扣合装置10的稳定固定。如图5所示,此处的容纳部为一个内窄外宽的结构,便可以对应于具有一个球状顶部的柱状突起,使之可以被滑槽所容纳并被限制在滑槽内。
为了方便突起21与滑槽31的配合,也可以在突起21的两侧开槽以方便开合。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部件30上靠近滑槽31的一端(也就是第二部件尾部30b)设置有一个凹槽39,将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扣合在一起后,通过凹槽39可将突起21从滑槽31内旋出。通过设置一个这样的凹槽,如果想要拆卸扣合装置,只需要用手或者使用工具***凹槽中,力便可以直接作用在第一部件20上,用力向上翘起,扣合装置的突起便会从第二部件的滑槽中脱出,所以拆卸起来也非常简单。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里,其他不变,只是将凹槽设置在第一部件上,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如图1至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部件尾部30b上还凸设一个环38,而在第一部件20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孔28,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扣合在一起后,环38可从孔28中穿出。为了保证使用安全,防止不相关人员接触终端设备,通过这样的环和孔的结构,在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扣合起来后,便可以在环上装上铅封,非专业人员便不会轻易将扣合装置拆卸,保证了人身安全。
如图2和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20的横边20d上具有一个限位槽22,限位槽22的开口朝向第二部件30,而第二部件30的连接部30c上具有一个梁32,梁32的延伸方向(Z)与限位槽22的延伸方向(Y)基本垂直,梁32可卡合在限位槽22中,这样也就限制了第一部件20在左右方向(Y)上的自由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插接方向垂直于滑入方向。当然,这个地方的垂直应理解为工程上可以接受的范围,并不必然限定在几何意义上的绝对垂直。由于二者方向上基本垂直,所以可以限制第一部件在上下和前后两个不同方向上的自由度,确保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扣合在一起后的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槽状结构和突起沿限位槽对称地布置,而凸台33和滑槽31则沿梁32对称地布置,这样,限位槽和梁的设计则进一步限制了第一部件在左右两个不同方向上的自由度。
现在说明一下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的安装过程:在将第一部件20安装到第二部件30上时,可以首先将透孔23套设在凸台33上,然后,如果有限位槽22的话,再将限位槽22扣在梁32上,突起21便会位于滑槽31的导引部311附近,用力将突起21旋入滑槽31内,第一部件20便扣合在第二部件30上。
拆卸的过程也非常简单,借助于工具(如螺丝刀等)***第一部件20或者第二部件30的凹槽39中,并向上翘起,使第一部件20的突起21从第二部件30的滑槽31中脱出。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扣合装置,可以依据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结构定位,实现二者间的无损拆卸及再利用,安装便捷、可靠、安全,而结构也更为紧凑,且无需螺丝,节省产品空间。
当然,本文的终端可以是指电气设备终端(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也可以是其他具备两个类似于盖体且可以扣合在一起的其他设备,只要其两个盖体的结构与本文所描述的相同或者类似即可。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扣合装置(10),包括可扣合在一起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20)可在一插接方向(Z)上插接在所述第二部件(30)上,
-所述第一部件(20)上进一步设置有一对相向延伸且对称布置的突起(21),所述第二部件(30)上对应地设置有一对对称布置的滑槽(31),所述第一部件(20)插接在所述第二部件(30)上后,所述突起(21)可在一滑入方向(X)上滑入所述滑槽(31)内;
-所述插接方向(Z)不同于所述滑入方向(X)。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0)可在一插接方向(Z)上插接在所述第二部件(30)上具体为:
所述第一部件(20)上设置有一透孔(23),所述第二部件(30)上对应地设置有一凸台(33),所述凸台(33)可***至所述透孔内(23);或者
所述第一部件(20)上设置有一凸台,所述第二部件(30)上对应地设置有一透孔,所述凸台可***至所述透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包括一导引部(311)、一容纳部(313,314)和连接所述导引部(312)和容纳部(313,314)的连接部,所述突起(21)可通过所述导引部(311)定位在所述滑槽(31)上,并通过所述连接部(312)最终滑入所述容纳部(313,314)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311)外缘与所述突起(21)的端部相适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2)的内径小于所述突起(21)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313,314)与所述突起(21)的外形相适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部件(30)上靠近所述滑槽(31)的一端(30b)设置有一凹槽(39),所述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扣合在一起后,通过在所述凹槽(39)内对所述第一部件(20)施加一向上方向的力(Z),可将所述突起(21)从所述滑槽(31)内旋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30)上凸设一环(38),所述第一部件(20)上对应的位置设置一孔(28),所述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扣合在一起后,所述环(38)可从所述孔(28)中穿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0)上具有一限位槽(22),所述第二部件(30)上具有一梁(32),所述梁(32)的延伸方向(Z)与所述限位槽(22)的延伸方向(Y)基本垂直,且所述梁(32)可卡合在所述限位槽(22)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方向(Z)垂直于所述滑入方向(X)。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状结构和所述突起(21)沿所述限位槽(22)对称布置。
CN201210301923.1A 2012-08-22 2012-08-22 扣合装置 Active CN103629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1923.1A CN103629200B (zh) 2012-08-22 2012-08-22 扣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1923.1A CN103629200B (zh) 2012-08-22 2012-08-22 扣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9200A true CN103629200A (zh) 2014-03-12
CN103629200B CN103629200B (zh) 2016-06-08

Family

ID=5021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1923.1A Active CN103629200B (zh) 2012-08-22 2012-08-22 扣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2920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6523Y (zh) * 1999-10-13 2000-09-13 施小雷 卡式记忆体连接器
CN200941438Y (zh) * 2006-07-18 2007-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99756Y (zh) * 2008-03-15 2009-02-25 吴伟坚 一种考勤机前后面壳的连接结构
CN101634325A (zh) * 2008-07-22 2010-01-2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结构
CN101911091A (zh) * 2007-10-26 2010-12-08 莫列斯公司 用于接收多个卡的卡连接器
CN201725890U (zh) * 2010-05-19 2011-01-26 但以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通用串行总线的扩展卡接口
TW201104083A (en) * 2009-07-31 2011-02-01 Fih Hong Kong Ltd Battery cover structure
JP2011064659A (ja) * 2009-09-21 2011-03-31 Tokyo Electron Ltd プローブカードのクランプ機構及び検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6523Y (zh) * 1999-10-13 2000-09-13 施小雷 卡式记忆体连接器
CN200941438Y (zh) * 2006-07-18 2007-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1911091A (zh) * 2007-10-26 2010-12-08 莫列斯公司 用于接收多个卡的卡连接器
CN201199756Y (zh) * 2008-03-15 2009-02-25 吴伟坚 一种考勤机前后面壳的连接结构
CN101634325A (zh) * 2008-07-22 2010-01-2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结构
TW201104083A (en) * 2009-07-31 2011-02-01 Fih Hong Kong Ltd Battery cover structure
JP2011064659A (ja) * 2009-09-21 2011-03-31 Tokyo Electron Ltd プローブカードのクランプ機構及び検査装置
CN201725890U (zh) * 2010-05-19 2011-01-26 但以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通用串行总线的扩展卡接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9200B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07507A1 (en) Weatherproof bulkhead mount
US20170025787A1 (en) High-voltage male connector
US20130240220A1 (en) Explosion proof by containment enclosure for hous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US8444439B2 (en) Connector mounting apparatus having a bracket with recesses abutting resisting tabs of a member received therein
US10117367B2 (en)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shield can
EP2345121A2 (en) Control panel mount having one or more strain relief features
US10840625B2 (en) Power management panel and controller assembly
US9694763B2 (en) Wire harness protector having grounding function
TWI605646B (zh) 用以限制插座之彈性組件之固定件
CN103873957A (zh) 用于无线接入点封壳的壁安装支架
CN103629200A (zh) 扣合装置
US10326194B2 (en) Antenna mount for electrical panel boards
US9078356B2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device
US10045454B2 (en) Ca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EP3125268B1 (en)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fuse base connection terminal
CN103457115B (zh) 用于安装在防爆外壳内的电连接器插座以及安装方法
US2016022766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958697A (zh) 一种新型电机端盖
EP3326244B1 (en) Universal top and bottom cable entry electrical receptacle assembly
KR20120012683A (ko) 흡착기가 부착된 고정식 멀티탭 콘센트
JP6015413B2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を固定する固定構造
CN203289735U (zh) 屏蔽盖与电路板的防呆结构
JP6385250B2 (ja) ヒューズカバーの取付構造および取付方法
CN206864684U (zh) 壳体、插接件及电子装置
KR20170075989A (ko) 차량용 대쉬 그로멧의 프로텍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