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2945A - 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2945A
CN103592945A CN201310597530.4A CN201310597530A CN103592945A CN 103592945 A CN103592945 A CN 103592945A CN 201310597530 A CN201310597530 A CN 201310597530A CN 103592945 A CN103592945 A CN 103592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
center
robot
coordinat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75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2945B (zh
Inventor
王硕
王宇
谭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3105975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2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2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2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2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2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并输入多个机器人运动参数;计算机器人运动的第一圆心的坐标;计算机器人运动的第二圆心的坐标;计算第一圆心指向第二圆心的单位向量;计算机器人运动的第一转换点的坐标;计算机器人运动的第二转换点的坐标;计算机器人运动的第一转角;计算机器人运动的第二转角;步骤S9:基于上述运动路径参数,对于机器人的顺时针运动进行控制。本发明结合机器人学知识,利用坐标旋转变换方法实现了对于机器人逆时针运动的控制,本发明简单而且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勘察、目标获取、搜索与援救、监督、环境监测等方面广泛的应用需求使移动机器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导航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而路径规划是导航的基本环节之一。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基本思想是依据某种标准(如时间最短、能量最少、路径最短等)寻找一条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无碰撞的最优或近似最优的路径。路径规划可分为全局路径规划与局部路径规划,全局路径规划的主要算法有可视图法、栅格解耦法、概率图法、拓扑法和神经网络法;局部路径规划的主要算法有人工势场法、快速随机搜索树(RRT)和模糊逻辑算法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以进行机器人CSC路径规划,使得机器人按照规划的路线进行顺时针运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定并输入多个机器人运动参数,所述运动参数至少包括:机器人运动初始点S坐标(xs,ys),机器人在初始点S处的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pxs,pys),机器人运动目标点G坐标(xg,yg),机器人在目标点G处的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pxg,pyg),以及机器人容许的转弯半径R;
步骤S2:基于初始点S、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和转弯半径R计算得到机器人从初始点S沿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以转弯半径R做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运动的第一圆心Os的坐标(xos,yos);
步骤S3:基于目标点G、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和转弯半径R计算得到机器人以转弯半径R沿顺时针方向绕第二圆心Og运动以到达目标点G和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的第二圆心Og的坐标(xog,yog);
步骤S4:基于第一圆心Os和第二圆心Og的坐标计算得到由第一圆心Os指向第二圆心Og的单位向量Q(qx,qy);
步骤S5:基于所述单位向量Q、转弯半径R和第一圆心Os计算得到机器人从绕第一圆心Os顺时针运动转为沿单位向量Q方向作直线运动的第一转换点Ws的坐标(xws,yws);
步骤S6:基于所述单位向量Q、转弯半径R和第二圆心Og计算得到机器人从沿单位向量Q方向直线运动转为绕第二圆心Og顺时针运动的第二转换点Wg的坐标(xwg,ywg);
步骤S7:基于第一圆心Os、初始点S、第一转换点Ws计算得到机器人从初始点S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运动到第一转换点Ws转过的第一转角αs
步骤S8:基于第二圆心Og、目标点G、第二转换点Wg计算得到机器人从第二转换点Wg沿顺时针绕第二圆心Og运动到目标点G转过的第二转角βg
步骤S9:基于所述步骤S2-S8计算得到的运动路径参数,对于机器人的顺时针运动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机器人的顺时针运动路径具体为:由初始点S以转弯半径R绕第一圆心Os顺时针运动转过第一转角αs到达第一转换点Ws,由第一转换点Ws沿单位向量Q方向直线运动到第二转换点Wg,由第二转换点Wg以转弯半径R绕第二圆心Og顺时针运动转过第二转角βg即到达目标点G。
本发明结合机器人学,提出了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其具体通过坐标旋转变换的方法来实现,简单而且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设定并输入多个机器人运动参数,所述运动参数至少包括:机器人运动初始点S坐标(xs,ys),机器人在初始点S处的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pxs,pys),机器人运动目标点G坐标(xg,yg),机器人在目标点G处的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pxg,pyg),以及机器人容许的转弯半径R;
步骤S2:基于初始点S、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和转弯半径R计算得到机器人从初始点S沿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以转弯半径R做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运动的第一圆心Os的坐标(xos,yos);
该步骤具体为:先将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与转弯半径R相乘,再将相乘结果与初始点S坐标相加即得第一圆心Os的坐标。
步骤S3:基于目标点G、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和转弯半径R计算得到机器人以转弯半径R沿顺时针方向绕第二圆心Og运动以到达目标点G和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的第二圆心Og的坐标(xog,yog);
该步骤具体为:先将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与转弯半径R相乘,再将相乘结果与目标点G坐标相加即得第二圆心Og的坐标。
步骤S4:基于第一圆心Os和第二圆心Og的坐标计算得到由第一圆心Os指向第二圆心Og的单位向量Q(qx,qy);
该步骤具体为:用第二圆心Og的坐标减去第一圆心Os的坐标,再将相减结果除以第一圆心Os和第二圆心Og两点间的长度值即得单位向量Q。
步骤S5:基于所述单位向量Q、转弯半径R和第一圆心Os计算得到机器人从绕第一圆心Os顺时针运动转为沿单位向量Q方向作直线运动的第一转换点Ws的坐标(xws,yws);
该步骤具体为:先将单位向量Q逆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与转弯半径R相乘,再将相乘结果与第一圆心Os坐标相加即得第一转换点Ws的坐标。
步骤S6:基于所述单位向量Q、转弯半径R和第二圆心Og计算得到机器人从沿单位向量Q方向直线运动转为绕第二圆心Og顺时针运动的第二转换点Wg的坐标(xwg,ywg);
该步骤具体为:先将单位向量Q逆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与转弯半径R相乘,再将相乘结果与第二圆心Og坐标相加即得第二转换点Wg的坐标。
步骤S7:基于第一圆心Os、初始点S、第一转换点Ws计算得到机器人从初始点S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运动到第一转换点Ws转过的第一转角αs
所述步骤S7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计算第一圆心Os指向初始点S的第一向量MS:由初始点S的坐标减第一圆心Os的坐标即可得第一向量MS;
步骤S72:计算第一圆心Os指向第一转换点Ws的第二向量NS:由第一转换点Ws的坐标减第一圆心Os的坐标即可得第二向量NS;
步骤S73:用反余弦求取第一向量MS和第二向量NS之间的夹角α;
步骤S74:判断从初始点S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到达第一转换点Ws转过的第一转角αs是否大于180度,如果αs小于等于180度,则令αs等于α,否则令αs等于2π-α;
所述步骤S74具体为:
当pys<0且
Figure BDA0000420416440000051
时,αs=2π-α;当pys<0且 y ws < y s - p xs p ys ( x ws - x s ) 时,αs=α;
当pys>0且
Figure BDA0000420416440000053
时,αs=2π-α;当pys>0且 y ws > y s - p xs p ys ( x ws - x s ) 时,αs=α;
当pys=0且xws≤0时,αs=2π-α;当pys=0且xws>0时,αs=α。
步骤S8:基于第二圆心Og、目标点G、第二转换点Wg计算得到机器人从第二转换点Wg沿顺时针绕第二圆心Og运动到目标点G转过的第二转角βg
所述步骤S8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1:计算第二圆心Og指向目标点G的第三向量MG,由目标点G的坐标减第二圆心Og的坐标即可得到第三向量MG;
步骤S82:计算第二圆心Og指向第二转换点Wg的第四向量NG:由第二转换点Wg的坐标减第二圆心Og的坐标即可得到第四向量NG;
步骤S83:用反余弦求取第三向量MG和第四向量NG之间的夹角β;
步骤S84:判断从第二转换点Wg顺时针绕第二圆心Og运动到目标点G转过的第二转角βg是否大于180度,如果βg小于等于180度,则令βg等于β,否则令βg等于2π-β。
所述步骤S84具体为:
当Pyg<0且
Figure BDA0000420416440000055
时,βg=β;当Pyg<0且 y wg < y g - p xg p yg ( x wg - x g ) 时,βg=2π-β;
当Pyg>0且
Figure BDA0000420416440000057
时,βg=β;当Pyg>0且 y wg > y g - p xg p yg ( x wg - x g ) 时,βg=2π-β;
当Pyg=0且xwg≤0时,βg=β;当Pyg=0且xwg>0时,βg=2π-β。
步骤S9:基于所述步骤S2-S8计算得到的运动路径参数,对于机器人的顺时针运动进行控制,其中,所述顺时针运动路径参数包括:第一圆心Os坐标(xos,yos),第一转换点Ws坐标(xws,yws),从初始点S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运动到第一转换点Ws转过的第一转角αs,单位向量Q(qx,qy),第二圆心Og坐标(xog,yog),以及第二转换点Wg坐标(xwg,ywg),从第二转换点Wg沿顺时针绕第二圆心Og运动到目标点G转过的第二转角βg。所述机器人的顺时针运动路径具体为:由初始点S以转弯半径R绕第一圆心Os顺时针运动转过第一转角αs到达第一转换点Ws,由第一转换点Ws沿单位向量Q方向直线运动到第二转换点Wg,由第二转换点Wg以转弯半径R绕第二圆心Og顺时针运动转过第二转角βg即到达目标点G。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定并输入多个机器人运动参数,所述运动参数至少包括:机器人运动初始点S坐标(xs,ys),机器人在初始点S处的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pxs,pys),机器人运动目标点G坐标(xg,yg),机器人在目标点G处的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pxg,pyg),以及机器人容许的转弯半径R;
步骤S2:基于初始点S、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和转弯半径R计算得到机器人从初始点S沿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以转弯半径R做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运动的第一圆心Os的坐标(xos,yos);
步骤S3:基于目标点G、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和转弯半径R计算得到机器人以转弯半径R沿顺时针方向绕第二圆心Og运动以到达目标点G和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的第二圆心Og的坐标(xog,yog);
步骤S4:基于第一圆心Os和第二圆心Og的坐标计算得到由第一圆心Os指向第二圆心Og的单位向量Q(qx,qy);
步骤S5:基于所述单位向量Q、转弯半径R和第一圆心Os计算得到机器人从绕第一圆心Os顺时针运动转为沿单位向量Q方向作直线运动的第一转换点Ws的坐标(xws,yws);
步骤S6:基于所述单位向量Q、转弯半径R和第二圆心Og计算得到机器人从沿单位向量Q方向直线运动转为绕第二圆心Og顺时针运动的第二转换点Wg的坐标(xwg,ywg);
步骤S7:基于第一圆心Os、初始点S、第一转换点Ws计算得到机器人从初始点S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运动到第一转换点Ws转过的第一转角αs
步骤S8:基于第二圆心Og、目标点G、第二转换点Wg计算得到机器人从第二转换点Wg沿顺时针绕第二圆心Og运动到目标点G转过的第二转角βg
步骤S9:基于所述步骤S2-S8计算得到的运动路径参数,对于机器人的顺时针运动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机器人的顺时针运动路径具体为:由初始点S以转弯半径R绕第一圆心Os顺时针运动转过第一转角αs到达第一转换点Ws,由第一转换点Ws沿单位向量Q方向直线运动到第二转换点Wg,由第二转换点Wg以转弯半径R绕第二圆心Og顺时针运动转过第二转角βg即到达目标点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先将初始方向单位向量Ps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与转弯半径R相乘,再将相乘结果与初始点S坐标相加即得第一圆心Os的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先将目标方向单位向量Pg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与转弯半径R相乘,再将相乘结果与目标点G坐标相加即得第二圆心Og的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用第二圆心Og的坐标减去第一圆心Os的坐标,再将相减结果除以第一圆心Os和第二圆心Og两点间的长度值即得单位向量Q。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先将单位向量Q逆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与转弯半径R相乘,再将相乘结果与第一圆心Os坐标相加即得第一转换点Ws的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先将单位向量Q逆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与转弯半径R相乘,再将相乘结果与第二圆心Og坐标相加即得第二转换点Wg的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计算第一圆心Os指向初始点S的第一向量MS;
步骤S72:计算第一圆心Os指向第一转换点Ws的第二向量NS;
步骤S73:用反余弦求取第一向量MS和第二向量NS之间的夹角α;
步骤S74:判断从初始点S顺时针绕第一圆心Os到达第一转换点Ws转过的第一转角αs是否大于180度,如果αs小于等于180度,则令αs等于α,否则令αs等于2π-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4具体为:
当pys<0且
Figure FDA0000420416430000031
时,αs=2π-α;当pys<0且 y ws < y s - p xs p ys ( x ws - x s ) 时,αs=α;
当pys>0且时,αs=2π-α;当pys>0且 y ws > y s - p xs p ys ( x ws - x s ) 时,αs=α;
当pys=0且xws≤0时,αs=2π-α;当pys=0且xws>0时,αs=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1:计算第二圆心Og指向目标点G的第三向量MG;
步骤S82:计算第二圆心Og指向第二转换点Wg的第四向量NG;
步骤S83:用反余弦求取第三向量MG和第四向量NG之间的夹角β;
步骤S84:判断从第二转换点Wg顺时针绕第二圆心Og运动到目标点G转过的第二转角βg是否大于180度,如果βg小于等于180度,则令βg等于β,否则令βg等于2π-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4具体为:
当Pyg<0且
Figure FDA0000420416430000035
时,βg=β;当Pyg<0且 y wg < y g - p xg p yg ( x wg - x g ) 时,βg=2π-β;
当Pyg>0且时,βg=β;当Pyg>0且
Figure FDA0000420416430000041
时,βg=2π-β;
当pyg=0且xwg≤0时,βg=β;当pyg=0且xwg>0时,βg=2π-β。
CN201310597530.4A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592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7530.4A CN103592945B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7530.4A CN103592945B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2945A true CN103592945A (zh) 2014-02-19
CN103592945B CN103592945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08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7530.4A Active CN103592945B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29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295A (zh) * 2015-10-22 2016-03-16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的动作执行算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6341A (zh) * 2007-12-12 2009-06-1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模态仿生两栖机器人
CN101508112A (zh) * 2009-03-30 2009-08-19 东南大学 三自由度搬运工业机器人多目标优化设计参数的获取方法
US20090259412A1 (en) * 2006-02-23 2009-10-15 Abb Ab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n object in dependence on received forces and torques from a user
CN101685309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机器人协调队形控制方法
CN102646148A (zh) * 2012-04-25 2012-08-22 浙江大学 仿人机器人机械臂避碰运动轨迹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9412A1 (en) * 2006-02-23 2009-10-15 Abb Ab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n object in dependence on received forces and torques from a user
CN101456341A (zh) * 2007-12-12 2009-06-1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模态仿生两栖机器人
CN101685309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机器人协调队形控制方法
CN101508112A (zh) * 2009-03-30 2009-08-19 东南大学 三自由度搬运工业机器人多目标优化设计参数的获取方法
CN102646148A (zh) * 2012-04-25 2012-08-22 浙江大学 仿人机器人机械臂避碰运动轨迹规划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295A (zh) * 2015-10-22 2016-03-16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的动作执行算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2945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9264B (zh)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q学习初始化方法
Zhou et al. Adaptive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approach for obstacle avoidance path planning
CN109189091B (zh) 基于积分滑模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航天器协同控制方法
CN107065876A (zh)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04834308A (zh) 满足复杂需求的最优巡回控制方法
Li et al. 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based simultaneous forward search method for robot path planning in complex environment
CN107856035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和全身控制器的鲁棒性动态运动方法
CN104199292A (zh)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空间机械臂末端器避障路径规划的方法
CN106840169A (zh) 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改进方法
Yuan et al. Research on robot path planning based on smooth A* algorithm for different grid scale obstacle environment
CN103552070A (zh) 一种机器人先顺时针再逆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CN103592945A (zh) 一种机器人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CN103576687A (zh) 一种机器人逆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CN116872212A (zh) 一种基于A-Star算法和改进人工势场法的双机械臂避障规划方法
CN103576688A (zh) 一种机器人先逆时针再顺时针运动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Path planning of patrol robot based on modified grey wolf optimizer
Li et al. A specializ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global path planning of mobile robots
CN107807534B (zh) 一种多轮式机器人自适应协同控制算法及控制***
Ly et al. Design of neural network-PID controller for trajectory tracking of differential drive mobile robot
CN103731874B (zh) 基于拥挤意愿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队形约束方法
Gong et al. Coordinated path planning based on RRT algorithm for robot
Xu et al. Trajectory planning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d on A* algorithm
Wu et al. Adaptive Door Opening Control Algorithm of Bio-Inspired mobile Manipulator Based on Synchronous Sensing
Yan et al. An inert and efficient fusion replanning method for uav fast autonomous flight
CN103116356A (zh) 一种迷宫搜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