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7869A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7869A
CN103547869A CN201280024567.1A CN201280024567A CN103547869A CN 103547869 A CN103547869 A CN 103547869A CN 201280024567 A CN201280024567 A CN 201280024567A CN 103547869 A CN103547869 A CN 103547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oom temperature
region
people
ac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45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雄二
伊内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47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初始控制部控制吹出部,使得由室温检测部检测得到的室温达到由室温设定部设定的温度。进一步,初始控制部判断检测室温是否已达到设定温度、由在不在判定部检测得到的人在与否状况是否为有人在室、和由活动量检测部检测得到的检测活动量是否为规定的活动量等级,当判断为满足这些条件时,启动转移控制部。转移控制部控制吹出部,使得室温向与之前的温度变化相反的方向转移人无法感知的温幅。然后,上下变动控制部控制吹出部,使得室温以抑制人的体温的变动的模式反复上下变动。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的运转中实现节能化的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的空调设备的运转中实现节能化的技术,已知一种方法,使设定温度阶段性地发生微小温度变化,在供冷时提高设定温度,而在供暖时降低设定温度,从而实现节能化。另外,作为另一种方法,有一种利用人体的温热感觉特性的控制方法。例如,通过室温变动和气流刺激,使供冷时的室温维持在比在室者设定的温度(以下称为“设定温度”)更高的温度,从而实现节能化。该方法利用了“人在受到气流刺激时在相同的室温(固定值)下也会感觉到更加凉快”的人体的温热感觉特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07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当使设定温度阶段性地发生微小温度变化,在供冷时提高设定温度,而在供暖时降低设定温度时,最初确实无法感觉到温度变化,但设定温度发生变化后,随着时间经过,在供冷时会变热,在供暖时会变冷,导致不快。另外,当设定温度在供暖时转移至较低温度,在供冷时转移至较高温度时,对于从房间外进入室内的人来说,供冷时会感觉到更热,供暖时则会感觉到更冷,令人不快。而且,在供冷时人的活动量大时提高设定温度,就会更容易感觉到热,而在供暖时人的活动量小时降低设定温度,就会更容易感觉到冷,结果更令人不快。
因此,现有技术的空调设备的实现节能化的方法中,通过供冷和供暖不一定能保证在室者的舒适性,所以在真正的意义上无法说是实现了节能化,存在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供冷和供暖时不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而能够使空调设备长时间节能运转的空气调节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由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的室外机和室内机,基于根据期望的设定温度设定的控制目标值进行空调控制,
上述空气调节机包括:
设置于上述室内机,对人的在室状况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传感器;
基于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信息,判别出人在室还是不在室的在不在检测单元;
温度转移单元,其在人在室时使上述期望的设定温度以规定的温度变化率和规定的温度变化幅度向节能方向转移,对上述期望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和
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其在上述温度转移结束后,基于规定的上限温度、规定的下限温度和规定范围内的周期,以基于预先决定的上下变动模式反复进行上述上下变动模式的方式使上述期望的设定温度变动,对上述期望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
另外,还可以包括:基于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信息对在室的人的活动量等级进行判别的活动量检测单元,
使得在供冷(供暖)时,上述活动量等级为规定等级以下(以上)时,上述温度转移单元和上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另外,也可以使得当上述活动量等级在规定等级以下(以上)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上述温度转移单元和上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由此,在供冷时,人在室且在室者的活动量小的状态下,室温被设为设定温度后提高人感觉不到的程度的温度。另外,在供暖时,人在室且在室者的活动量大的状态下,室温被设为设定温度后降低人感觉不到的程度的温度。然后,还能够添加抑制提升室温后或降低室温后的人的体温变动并且使人感觉不到的室温变动模式。
由此,尽管冷热空调以与冷热空调在设定温度下运转的情况相比更低的能量运转,在室者即使长时间在室也能享受与冷热空调在设定温度下运转的情况一样的舒适性,而不会感觉到诸如提升室温或降低室温所致的热、冷之类的不适。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在冷热空调中在适合人的在室状态的时刻进行室温变动,由此实现更节能的冷热空调,而不损失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a)是正视图,(b)是将设置于上部的人体检测装置的盖拆卸后的状态的正视图,(c)是侧视图。
图2表示前面板敞开前表面开口部后的状态的图1(b)的室内机,(a)是立体图,(b)是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室内机的纵截面图。
图4表示人体检测装置,(a)是正视图,(b)是侧视图,(c)是立体图。
图5是表示基于人体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的变化的视野范围的变化的概略图。
图6是在任意的球的表面上设置有构成人体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单元的情况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7是用任意的平面截取任意的球并在该平面与传感器单元的光轴的交点设置传感器单元的情况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传感器单元的正视图。
图9是表示设置于人体检测装置的各传感器单元所检测的人***置判别区域的概略图。
图10是由三个传感器单元检测的区域划分的概略图。
图11是用于在图9所示的各区域设定区域特性的流程图。
图12是最终判定图9所示的各区域中的人在与否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各传感器单元的人在与否判定的时序图。
图14是设置有图1的室内机的住宅的概略平面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住宅的各传感器单元的长期累积结果的曲线图。
图16是设置有图1的室内机的另外的住宅的概略平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住宅的各传感器单元的长期累积结果的曲线图。
图18是表示设置于图1的室内机的上下叶片的动作状态(运行状态)的室内机的纵截面图。
图19是表示进行图9所示的各区域的空气调节时的风扇的设定转速的概略图。
图20是表示进行图9所示的各区域的供暖时的上下叶片与左右叶片的设定角度的概略图。
图21是表示进行图9所示的各区域的供冷时的启动或不稳定时的上下叶片和左右叶片的设定角度的概略图。
图22是表示进行图9所示的各区域的供冷时的稳定时的上下叶片和左右叶片的设定角度的概略图。
图23是表示根据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的数量进行的风向控制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对两个区域进行空气调节时的配置模式的概略图。
图25是表示对三个区域进行空气调节时的配置模式的概略图。
图26是表示用于对供暖时的室内机的吸入空气温度进行修正的温度修正值的人***置判别区域的概略图。
图27是表示用于对供暖时的室内机的吸入空气温度进行修正的另外的温度修正值的人***置判别区域的概略图。
图28是用于供暖时设定不同温度修正值的外部气温划分概略图。
图29是用于供冷时设定不同温度修正值的外部气温划分概略图。
图30是用于供暖时基于距室内机的距离差设定不同的温度修正值的外部气温划分概略图。
图31是用于供暖时基于距室内机的角度差设定不同的温度修正值的外部气温划分概略图。
图32是表示人的活动量的分类方法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供暖设备的设定温度转移时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供暖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处于稳定状态的第一情形的、设定温度转移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35(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供暖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处于稳定状态的第一情形中进行设定温度转移的情况下的、供冷时的室温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供暖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处于稳定状态的第一情形中进行设定温度转移的情况下的、供暖时的室温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3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室温处于离开设定室温的温度的第二情形的、设定温度转移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的前半部分图。
图3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室温处于离开设定室温的温度的第二情形的、设定温度转移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的后半部分图。
图38(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室温处于离开设定室温的温度的第二情形中进行室温控制的情况下的、供冷时的室温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室温处于离开设定室温的温度的第二情形中进行室温控制的情况下的、供暖时的室温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供暖设备的设定温度转移后的引起室温的上下变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供暖设备的设定温度转移后的引起室温的上下变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的前半部图。
图4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供暖设备的设定温度转移后的引起室温的上下变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的后半部图。
图42(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暖运转的室温的上下变动控制时的室温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暖运转的室温的上下变动控制时的控制目标温度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4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运转的室温的上下变动控制时的室温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冷运转的室温的上下变动控制时的控制目标温度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44(a)是表示供暖运转时的室温降低转移的实验中的室温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是表示该实验中的被测者的皮肤温度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是表示该该实验中的被测者的温感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45(a)是表示供冷运转时的室温上升转移的实验中的室温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是表示该实验中的被测者的皮肤温度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是表示该该实验中的被测者的温感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包括由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的室外机和室内机,基于根据期望的设定温度设定的控制目标值进行空调控制,
上述空气调节机包括:
设置于上述室内机,对人的在室状况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传感器;
基于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信息,判别出人在室还是不在室的在不在检测单元;
温度转移单元,其在人在室时使上述期望的设定温度以规定的温度变化率和规定的温度变化幅度向节能方向转移,对上述期望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和
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其在上述温度转移结束后,基于规定的上限温度、规定的下限温度和规定范围内的周期,以基于预先决定的上下变动模式反复进行上述上下变动模式的方式使上述期望的设定温度变动,对上述期望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
根据上述结构,在供冷(供暖)时,人在室的情况下,室温从设定温度提高(降低)人感觉不到的程度的温度。然后,还能够添加抑制提升(降低)室温后的人的体温变动并且使人感觉不到的室温变动模式。由此,尽管以与在原先的设定温度下供冷(供暖)运转的情况相比更低的能量运转,在室者即使长时间在室也能享受与在原先的设定温度下供冷(供暖)运转的情况一样的舒适性,而不会感觉到提升(降低)室温所致的热(冷)的不适。
第二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第一方式中,还包括:基于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信息对在室的人的活动量等级进行判别的活动量检测单元,
在供冷时,上述活动量等级为规定等级以下时,上述温度转移单元和上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在难以感觉到提升室温所致的热、不适的活动量状态下提高室温,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享受与设定温度下供冷运转的情况一样的舒适性。
第三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第二方式中,当上述活动量等级在规定等级以下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时,上述温度转移单元和上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在难以感觉到提升室温所致的热、不适的活动量状态下提高室温,所以能够享受与原先的设定温度下供冷运转的情况一样的舒适性。
第四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第一方式中,还包括:基于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信息对在室的人的活动量等级进行判别的活动量检测单元,
在供暖时,上述活动量等级为规定等级以上时,上述温度转移单元和上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在难以感觉到降低室温所致的冷、不适的活动量状态下降低室温,所以能够享受与原先的设定温度下供暖运转的情况一样的舒适性。
第五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第四方式中,当上述活动量等级在规定等级以上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时,上述温度转移单元和上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在难以感觉到降低室温所致的冷、不适的活动量状态下降低室温,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享受与原先的设定温度下供暖运转的情况一样的舒适性。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并不由本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一般家庭中使用的空气调节机通常包括经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的室外机和室内机,图1和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室内机具有主体2、主体2的前表面开口部2a开闭自如的可动前面板(以下,简称为“前面板”)4。空气调节机停止时,前面板4与主体2紧贴地封闭前表面开口部2a,与此相对,在空气调节机运转时,前面板4在离开主体2的方向移动使前表面开口部2a敞开。另外,图1表示前面板4封闭前表面开口部2a的状态,图2表示前面板4使前表面开口部2a敞开的状态。
如图3所示,在主体2的内部具有:热交换器6;用于使从前表面开口部2a和上表面开口部2b吸入的室内空气在热交换器6中热交换后吹出到室内的风扇8;打开和关闭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到室内的吹出口10并且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上下变更的上下叶片12;和使空气的吹出方向左右变更的左右叶片(未图示)。另外,在前表面开口部2a的下方的主体2,经由中叶片驱动机构16安装有在前表面开口部2a的吹出口10侧开闭的中叶片14且中叶片14摇动自如。另外,前面板4上部经由设置于其两端部的两条臂18、20与主体2上部连结。通过对与臂18连结的驱动电机(未图示)进行驱动控制,在空气调节机运转时,前面板4从空气调节机停止时的位置(前表面开口部2a的封闭位置)向前方斜上方移动。另外,上下叶片12经由设置于其两端部的两条臂22、24与主体2下部连结,其驱动方法则在后面描述。
如图1(b)和(c)所示,在前面板4的上部,以从前面板4的主平面突出的状态安装有多个(例如五个)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作为人体检测装置。另外,这些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如图4所示,被保持于传感器支架36。另外,作为人体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通常如图1(a)所示被盖5覆盖,图1(b)表示安装有盖5的状态。
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设置于面板4的上部是为了如图5(a)所示扩大各传感器26、28、30、32、34的视野范围(后述的人***置判别区域)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远方视野。另外,如图5(b)所示,运转开始时将前面板4移动至比停止位置更靠前方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视野范围更远,并且如图5(c)所示,将前面板4移动至比停止位置靠斜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扩大视野范围。另外,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的位置并不限于前面板4的上部。另外,在前面板不能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人体检测装置安装在前面板的上部或主体上部,与安装在下部的情况相比扩大视野范围。
另外,如图5(d)所示,使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从前面板4的主平面突出地设置,由此能够将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配置在更前方的位置。另外,如图5(b)~(d)所示,能够防止因室内机的结构部(例如,上下叶片12、前表面开口部2a处于敞开状态的前面板4等)产生死角(盲区),使视野范围扩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设置于前面板4,所以当前面板4使前表面开口部2a处于敞开状态时,随前面板4移动,进一步向前方突出。
另外,传感器单元26包括电路基板26a、安装于电路基板26a的透镜26b和安装在透镜26b的内部的人体检测传感器(未图示)。该结构对其他的传感器单元28、30、32、34来说也一样。另外,人体检测传感器例如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该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检测从人体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检测人在与否,基于根据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线量的变化输出的脉冲信号由电路基板26a判定人在与否。即,该电路基板26a作为进行人在与否判定的在否判定单元发挥作用。以下,互相成对的传感器和透镜称为传感器-透镜对。
此处,为了获得前后左右方向的检测区域,可以考虑,如图6的侧视图所示,在任意的球Z的表面上配置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此时,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在球Z的中心P处相交,不异面(歪斜)。从室内机观察,是在球Z的表面上,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在前后方向伸出的配置,所以难以实现人体检测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为了抑制如上所述的传感器单元的伸出,也可以考虑,如图7所示用任意的平面X截取任意的球Z,在平面X与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的光轴(不异面)的交点处配置各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此时,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的配置如图8的正视图所示,前后方向的伸出变少,但如传感器单元26和30那样,检测区域与室内机的距离不同的传感器单元的配置在纵横方向分散,人体检测装置的小型化受限。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26、28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在同一平面上。另外,传感器单元30、32、34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在与传感器单元26、28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不同的同一平面上。因此,使各个电路基板26a、28a、30a、32a、34a倾斜规定的角度安装于传感器支架36,使得传感器单元26、28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和传感器单元30、32、34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构成异面。
这样使检测区域与室内机的距离不同的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异面,由此如图1和图2所示,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能够在横向配置成大致直线状,能够实现人体检测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虽然说明了室内机至传感器单元的检测区域的距离不同的传感器单元在横向配置成大致直线状的例子,但是在左右方向不同的传感器单元在室内机的高度方向配置成大致直线状的状态下上述情况同样成立。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于室内机的多个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中该传感器单元的视野区域与空气调节机的距离不同的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相互异面。由此,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能够设置成不从室内机的前面板4伸出,能够实现人体检测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配置在大致直线上,由此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不会在纵横方向分散,能够实现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的小型化。
另外,这样,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相互异面的多个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设置于人体检测装置,并配置成各传感器-透镜对的光轴朝向视野方向。由此,从人体检测装置观察,能够形成距离方向的多个检测区域和左右方向的多个检测区域,并且通过提高聚光效率,能够实现透镜的小型化。
图9是表示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所检测的人***置判别区域的图。如图9所示,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能够检测下面的各个区域是否有人。
传感器单元26:区域A+C+D
传感器单元28:区域B+E+F
传感器单元30:区域C+G
传感器单元32:区域D+E+H
传感器单元34:区域F+I
即,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传感器单元26、28能够检测的区域和传感器30、32、34能够检测的区域一部分重叠。由此,使用少于区域A~I的数量的数量的传感器单元检测各区域A~I中人在与否。
另外,至少三个人体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室内机的上部,由此能够二维地把握室内的人体的位置相对于室内机的远近方向和左右方向,即把握室内的人体的位置位于室内地面的何处。图10表示设置有三个人体检测传感器的情况的所检测的区域。图10的例中,用一个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室内机的附近区域是否有人,用两个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远离室内机的区域是否有人。
回到图9,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中传感器单元26、28、30、32、34分别称为第一传感器26、第二传感器28、第三传感器30、第四传感器32、第五传感器34。另外,区域C、D、E、F能被两个传感器检测,所以称作重叠区域,与此相对,重叠区域以外的区域(区域A、B、G、H、I)能够被一个传感器检测,所以称作通常区域。另外,重叠区域被分为左重叠区域C、D和右重叠区域E、F。
图11是用于使用第一至第五传感器26、28、30、32、34在区域A~I中分别设定后述的区域特性的流程图。图12是使用第一至第五传感器26、28、30、32、34判定区域A~I中是否有人的流程图。参照这些流程图,下面对人的位置判定方法进行说明。
在步骤S1中,以规定的周期T1(例如5秒),首先判定做重叠区域是否有人,在步骤S2中在规定条件下将规定的传感器输出清零。
表1表示左重叠区域的判定方法,与表1所示的三个反应结果中的任一结果对应的情况下,将第一传感器26和第三传感器30的输出清零。此处,定义如下:1是有反应,0是无反应,清零是1→0。
[表1]
Figure BDA0000418605420000121
在步骤S3中,以上述的规定的周期T1进一步判定右重叠区域是否有人,在步骤S4中在规定条件下将规定的传感器输出清零。
表2表示右重叠区域的判定方法,与表2所示的三个反应结果中的任一结果对应的情况下,将第二传感器28和第五传感器34的输出清零。
[表2]
Figure BDA0000418605420000122
另外,与表1和表2所示的六个反应结果中的任一结果对应的情况下,将第四传感器32的输出也清零,并转移至步骤S5。步骤S5中,以上述的规定周期T1,基于表3判定通常区域中是否有人,在步骤S6中将全部的传感器输出清零。
[表3]
传感器 反应结果 位置判定
第一传感器 1 A
第二传感器 1 B
第三传感器 1 G
第四传感器 1 H
第五传感器 1 I
进一步,参照图13,对仅使用来自第一至第三传感器26、28、30的输出判定在区域A、B、C中是否有人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时间t1的前一个周期T1,第一至第三传感器26、28、30均关闭(OFF)(无脉冲)的情况下,在时间t1判定为区域A、B、C中无人(A=0、B=0、C=0)。接着,时间t1至周期T1后的时间t2的期间,只有第一传感器26输出开启(ON)信号(有脉冲),第二和第三传感器28、30关闭的情况下,在时间t2判定为区域A有人,区域B、C无人(A=1、B=0、C=0)。进一步,在时间t2至周期T1后的时间t3的期间,第一和第三传感器26、30输出开启信号,第二传感器28关闭的情况下,在时间t3判定为区域C有人,区域A、B无人(A=0、B=0、C=1)。以下,同样按每个周期T1判定各区域A、B、C中是否有人。
实际上,使用第一至第五传感器26、28、30、32、34,判定区域A~I中某个区域是否有人。基于其判定结果,将各区域A~I判别为经常有人的第一区域(经常有人的场所)、有人的时间较短的第二区域(人只是通过通过的区域、滞留时间短的区域等通过区域)、有人的时间非常短的第三区域(墙壁、窗户等,人几乎不去的非生活区域)。以下,将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称作生活区I、生活区II、生活区III。生活区I、生活区II、生活区III也能够分别称为区域特性A的区域、区域特性B的区域、区域特性C的区域。另外,将生活区I(区域特性A)、生活区II(区域特性B)合并作为生活区域(有人生活的区域),与此相对,将生活区III(区域特性C)作为非生活区域(无人生活的区域),也可以根据人在与否的频率大致对生活的区域进行分类。
该判别是在图11的流程图的步骤S7以后进行,参照图14和图15说明该判别方法。
图14表示包括一个和式房间、LD(起居室兼餐厅)和厨房的1LDK(一室一厅一厨)的LD中设置有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情况,图14的椭圆所示的区域表示被测者申报的经常有人的场所。
如上所述,按每个周期T1判定各区域A~I中是否有人,输出1(有反应)或0(无反应)作为周期T1的反应结果(判定),反复进行多次该操作后,在步骤S7中,判定是否已经过规定的空调机的累积运转时间。在步骤S7中判定为未经过规定时间时,返回步骤S1。另一方面,当判定为已经过规定时间时,将各区域A~I的在该规定时间累积的反应结果与两个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判别各区域A~I分别属于生活区I~C的哪个区域。
参照表示长期累积结果的图15,进一步详细描述,此时,设定第一阈值和比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在步骤S8中,判定各区域A~I的长期累积结果是否大于第一阈值,长期累积结果被判定为大于第一阈值的区域在步骤S9中判别为生活区I。另外,在步骤S8中各区域A~I的长期累积结果被判定为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步骤S10中,判定各区域A~I的长期累积结果是否大于第二阈值。长期累积结果被判定为大于第二阈值的区域在步骤S11中判别为生活区II。另一方面,长期累积结果被判定为小于第二阈值的区域在步骤S12中判别为生活区III。
图15的例中,区域E、F、I被判别为生活区I,区域B、H被判别为生活区II,区域A、C、D、G被判别为生活区III。
另外,图16表示另外的1LDK的LD中设置有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情况。图17表示基于该情况的长期累积结果判别各区域A~I的结果。图16的例中,区域C、E、G被判别为生活区I,区域A、B、D、H被判别为生活区II,区域F、I被判别为生活区III。
另外,上述的区域特性(生活区)的判别按每个规定时间反复进行,但是只要不移动配置于要判别的室内的沙发、饭桌等,判别结果几乎不会改变。
接着,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各区域A~I的人在与否的最终判定进行说明。
步骤S21~S26与上述图11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S6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在步骤S27中判定是否已获得规定数M(例如15次)的周期T1的反应结果。周期T1被判定为未达到规定数M时,返回到步骤S21。另一方面,当周期T1被判定为已达到规定数M时,在步骤S28中,将周期T1×M的反应结果的总计作为累积反应期间次数,计算出一次的累积反应期间次数。反复进行多次该累积反应期间次数的计算,在步骤S29中,判定是否已获得规定次数(例如N=4)的累积反应期间次数的计算结果。当判定为未达到规定次数时,返回到步骤S21。另一方面,当判定为已达到规定次数时,在步骤S30中,基于已判别的区域特性和规定次数的累积反应期间次数,推定各区域A~I中是否有人。
另外,在步骤S31中,累积反应期间次数的计算次数(N)减去1,返回到步骤S21,由此反复进行规定次数的累积反应期间次数的计算。
表4表示最新的一次(时间T1×M)的反应结果的历史记录,表4中,例如ΣA0是指区域A的一次的累积反应期间次数。
[表4]
Figure BDA0000418605420000151
此处,设ΣA0之前的一次的累积反应期间次数为ΣA1,这之前的一次的累积反应期间次数为ΣA2,……。从区域中的过去的数次的历史记录(例如,ΣA3、ΣA2、ΣA1、ΣA0四次)、生活区和累积反应期间次数推定是否有人。
接着,从上述的人在与否判定起经过时间T1×M后,同样从过去四次的历史记录、生活区和累积反应期间次数推定是否有人。
即,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使用少于判别区域A~I的数量的数量的传感器推定是否有人,所以在每个规定周期的推定中有可能误判人的位置。于是,无论是否为重叠区域,均避免在单独的规定周期进行人的位置推定,从长期累积每个规定周期的区域判定结果而得到的区域特性和累积N次的每个规定周期的区域判定结果而求出的各区域的累积反应期间次数的过去的历史记录,推定人的所在地。由此,获得高概率的人的位置推定结果。
表5表示这样判定人在与否并设定为T1=5秒、M=12次的情况的推定出有人在(人在推定)所需的时间、推定出人不在(人不在推定)所需的时间。
[表5]
生活区 人在推定 人不在推定
I 60秒(快) 240秒(慢)
II 120秒(标准) 180秒(标准)
III 180秒(慢) 120秒(快)
这样,利用第一至第五传感器26、28、30、32、34将要由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A~I后,决定各区域A~I的区域特性(生活区I~III)。进一步,根据各区域A~I的区域特性改变推定出有人在所需的时间、推定出人不在所需的时间。
即,改变空调设定后,距有风到达,需要一分钟左右,所以对于在短时间内(例如数秒)改变空调设定也只会损失舒适性并且人立刻会消失的地方,出于节能的观点,优选不怎么进行空气调节。于是,首先检测各区域A~I中人在与否,特别是对有人的区域的空调设定进行最优化。
详述如下,以判别为生活区II的区域的人在与否推定所需的时间为标准,在判别为生活区I的区域中,以比判别为生活区II的区域短的时间间隔推定出有人在。与此相对,人从该区域消失时,以比判别为生活区II的区域长的时间间隔推定出人不在。由此,推定出有人在所需的时间设定得较短,推定出人不在所需的时间设定得较长。反之,在判别为生活区III的区域中,以比判别为生活区II的区域长的时间间隔推定出有人在。与此相对,人从该区域消失时,以比判别为生活区II的区域短的时间间隔推定出人不在。由此,推定出有人在所需的会见设定得较长,推定出人不在所需的时间设定得较短。进一步,如上所述,根据长期累积结果各个区域的生活区划分会改变,据此,推定出有人在所需的时间或推定出人不在所需的时间也能够可变地设定。
另外,根据各区域A~I的空调设定,进行风扇8的转速控制和上下叶片12及左右叶片的风向控制,下面对这些控制进行说明。
供暖时的风向控制是通过将风向控制在被判定为有人的区域的人脚底跟前而使暖风到达脚底附近,供冷时的风向控制是通过将风向控制在人的头顶上方而使冷风到达头顶上方。风向通过风扇8的转速和上下叶片12或左右叶片的角度进行调节。
图18表示上下叶片12的旋转控制,在空气调节机停止时,如图18(a)所示,处于前面板4、上下叶片12和中叶片14全部封闭的状态。
供冷时,为了使吹出空气(冷风)到达人的头顶上方(供冷顶部气流),从图18(a)所示的状态经由图18(b)所示的状态到达图18(c)所示的状态。首先,臂18、20被驱动控制而使前面板4离开前表面开口部2a,并且臂22、24被驱动控制而使上下叶片12离开吹出口10。
图18(c)的状态下,从吹出口10吹出的空气被上下叶片12导向水平方向,但是由于上下叶片12的下游侧端部向上方弯曲,所以能够将空气送至房间的远方。此时,吹出口10的上方,即前面板4的下方被中叶片14封闭,从吹出口10吹出的空气的一部分不会被导向前表面开口部2a。
另一方面,供暖时,为了使吹出空气(暖风)到达人的较低附近(供暖较低气流),从图18(a)所示的状态经由图18(b)所示的状态到达图18(d)所示的状态。图18(d)所示的状态下,从吹出口10吹出的空气被上下叶片12导向斜下方,但由于上下叶片12的下游侧端部向主体侧弯曲,所以能够将容易留在房间上方的暖空气送至房间的下方。
另外,图18(e)在稳定前的供冷时利用,吹出空气朝向人体(朝向人体气流)。
图19表示进行各区域A~I的空气调节时的风扇8的设定转速,A1、A2、A3是从室内机起分别位于近距离处、中距离处、长距离处的区域的基准转速,A4是距离相等时的因区域不同而不同的转速差,例如分别设定如下。
A1:800rpm(供暖时)、700rpm(供冷时)
A2:1000rpm(供暖时)、900rpm(供冷时)
A3:1200rpm(供暖时)、1100rpm(供冷时)
A4:100rpm(供冷供暖通用)
此处,作为各区域的距室内机的距离、与室内机正面的角度、高低差等表示与室内机的位置关系的表述,引入称之为相对位置的表述。
另外,各区域中容易进行空气调节和难以进行空气调节的程度用称之为空调要求度的表述来表示,空调要求度越高,越难以进行空气调节,空调要求度低越容易进行空气调节。例如,距室内机的距离越远,吹出空气越难以到达,越难以进行空气调节,所以空调要求度变高。即,空调要求度和与室内机的相对位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与室内机的相对位置决定空调要求度。
因此,这意味着,空调要求度越高,进行各区域A~I的空气调节时的风扇8的设定转速也被设定得越高。即,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的位置距室内机越远,风扇8的设定转速设定得越高,并且在距室内机的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从室内机的正面越往左右偏离的区域,风扇8的设定转速设定得越高。另外,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为一个时,设定为该区域的设定转速(风量),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为多个时,设定为空调要求度高的区域的设定转速。
另外,图20表示供暖时的上下叶片12和左右叶片的设定角度,B1、B2、B3是从室内机起分别位于近距离处、中距离处、长距离处的区域的基准上下叶片角度,B4是距离相等时的因区域不同而不同的上下叶片的角度差。与此相对,C1和C2是左右区域的基准左右叶片角度(左旋为正向),C3和C4是因区域不同而不同的左右叶片的角度差。例如分别设定如下。其中,上下叶片12的角度是指将叶片上凸的状态下连接叶片的前后端的线为水平的情况作为0°,并以该位置为基准逆时针方向计测时得到的角度。
B1:70°
B2:55°
B3:45°
B4:10°
C1:0°
C2:15°
C3:30°
C4:45°
即,进行接近室内机的区域A或B的供暖时,上下叶片12设定为第一角度(例如70°),风扇8的转速设定为第一转速(例如800rpm)。由此,将风向控制在区域A或B的室内机侧的缘部(人的脚底跟前),使暖风到达脚底附近。另外,当对位于距室内机中距离处的区域C、D、E或F进行供暖时,上下叶片12设定为比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例如55°),风扇8的转速设定为比第一转速高的第二转速(例如1000rpm)。由此,将风向控制在区域C、D、E或F的室内机侧的缘部(人的脚底跟前),使暖风到达脚底附近。另外,当对距室内机最远的区域G、H或I进行供暖时,上下叶片12设定为比第二角度小的第三角度(例如45°),风扇8的转速设定为比第二转速高的第三转速(例如1200rpm)。由此,将风向控制在区域G、H或I的室内机侧的缘部(人的脚底跟前),使暖风到达脚底附近。
图21表示启动或不稳定区域的供冷时的上下叶片12和左右叶片的设定角度,E1、E2、E3是从室内机起分别位于近距离处、中距离处、长距离处的区域的基准上下叶片角度,E4是距离相等时的因区域不同而不同的上下叶片的角度差。与此相对,F1和F2是左右区域的基准左右叶片角度(左旋为正向),F3和F4是因区域不同而不同的左右叶片的角度差,例如分别设定如下。其中,启动是指空气调节机开始运转时,不稳定区域是指当前的室内的空调状态为达到设定条件(例如设定温度)的状态。
E1:50°
E2:35°
E3:25°
E4:10°
F1:0°
F2:15°
F3:25°
F4:35°
另外,图22表示供冷时的上下叶片12和左右叶片的设定角度。H1是顶部气流的情况下的基准上下叶片角度,H2是逃逸气流的情况下的基准上下叶片角度,H3是以距离不同而不同的上下叶片角度差。与此相对,I1和I2是左右区域的基准左右叶片角度(左旋为正向),I3和I4是因区域不同而不同的左右叶片的角度差。例如分别设定如下。另外,稳定区域是指当前的室内的空调状态为设定条件(例如设定温度)的状态。
H1:180°
H2:190°
H3:5°
I1:0°
I2:15°
I3:25°
I4:35°
此处,顶部气流是指如图18(c)所示,使上下叶片12位于吹出口10的下部,用叶片的凹面接受所有吹出风,送出风的情况下的气流。另外,逃逸气流是指使上下叶片12位于比顶部气流时相比稍靠上部的位置,使吹出风的一部分(微量)也流到叶片的凸面侧(叶片的下方),使其成为难以在叶片凸面结露的状态,送出风的情况下的气流。
进行接近室内机的区域A或B的供冷时,上下叶片12设定为比水平位置靠下方规定角度(例如5°)的位置,风扇8的转速设定为第一转速(小于供暖时的第一转速的转速,例如700rpm)。由此,设定为使冷风到达区域A或B的头顶上方,使冷气以喷淋状落下。另外,当对位于距室内机中距离处的区域C、D、E或F进行供冷时,上下叶片12设定为大致水平,风扇8的转速设定为比第一转速高的第二转速(小于供暖时的第二转速的转速,例如900rpm)。由此,设定为使冷风到达区域C、D、E或F的头顶上方。另外,当对距室内机最远的区域G、H或I进行供冷时,上下叶片12设定为比水平位置靠上方规定角度(例如5°)的位置,风扇8的转速设定为比第二转速高的第三转速(小于供暖时的第二转速的转速,例如1100rpm)。由此,设定为使冷风到达区域G、H或I的头顶上方。
接着,参照图23的流程图,对根据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的数量而进行的风向控制进行说明。
空气调节机开始运转后,在步骤S41中,首先进行区域A~I的人在与否判定。在步骤S42中,当判定为有人的区域为一个,即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为一个时,在步骤S43中,基于根据该区域而设定的风量、风向,进行空气调节。在步骤S42中,当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不为一个时,在步骤S44中,判定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是否为两个,当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为两个时,转移至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风量被设定为空调要求度高的区域的设定风量,如图24所示的五个模式中识别两个区域的配置模式,接着在步骤S46中,根据识别得到的模式如表6所示那样进行控制。
[表6]
Figure BDA0000418605420000211
此处,模式1表示中距离且夹着室内机正面相邻的两个区域的情况。另外,模式2表示与室内机的角度大致一致且以前后关系相邻的两个区域的情况。另外,模式3表示与室内机的角度大致一致且以前后关系隔有间隔的两个区域的情况。另外,模式4表示与室内机的距离大致一致且角度不同的两个区域的情况。另外,模式5表示隔有间隔的两个区域,换而言之与室内机的距离和角度均不同的两个区域的情况。
模式1~4的上下风向在供暖时固定在要求度低的区域。另一方面,在供冷时固定在要求度高的区域。另外,模式5的上下风向是控制上下叶片12的动作,在两个区域(第一和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停留规定时间(角度固定)后,向第二区域改变风向,在第二区域停留规定时间后,向第一区域改变风向,如此反复地进行这种动作。其中,各区域的停留时间例如根据距室内机的距离而分别设定,距室内机的距离越远,优选停留时间越长。
另外,模式1的左右风向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区域的中央,在模式2和3的情况下,视为两个区域位于从室内机观察距离不同的大致同一方向,该左右风向固定在要求度高的区域。另外,模式4和由相邻的两个区域的配置构成的模式5的左右风向是与上下叶片12的控制一样,控制左右叶片的动作,在第一区域停留规定时间后,向第二区域改变风向,在第二区域停留规定时间后,向第一区域改变风向,如此反复地进行这种动作。其中,各区域的停留时间根据与室内机的相对位置,例如根据与室内机正面的角度而分别设定,与室内机正面的角度越大,优选停留时间越长。
另外,在步骤S44中,被判定为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不为两个时,在步骤S47中,根据其配置,将要进行空气调节的三个以上的区域判定为通常模式和特殊模式这两种模式中的任一种。此处,特殊模式表示中距离且隔着室内机正面相邻的两个区域和远距离且位于室内机正面的一个区域,总共三个区域的情况。通常模式表示除此以外的三个以上的区域的情况。当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为三个以上时,风量被设定在空调要求度最高的区域的设定风量,在步骤S47中,当被判定为图21(a)所示的特殊模式(中央相邻)时,在步骤S48中,风向与图20的模式1一样地设定。
另一方面,在步骤S47中,被判定为不是特殊模式时,在步骤S49中,进行图25(b)或(c)所示的通常模式的控制,上下风向在最接近室内机的区域的上下叶片12的设定角度与最远离室内机的区域的上下叶片12的设定角度之间改变上下叶片12的角度。
另外,通常模式的情况的左右风向是将两端的区域(图25(b)中是区域C和I,图25(c)中是区域C和H)的左右叶片的设定角度设定为左端角度和右端角度,在左端角度停留规定时间后,向右端侧的区域改变风向(摇摆),在右端角度停留规定时间后,向左端侧的区域改变风向(摇摆),如此反复地进行该动作。其中,摇摆时的左右叶片的动作速度设定得比上述的模式4和5的左右叶片的动作速度慢。另外,左端角度或右端角度的停留时间例如根据与室内机正面的角度而分别设定,与室内机正面的角度越大,优选停留时间越长。
另外,在步骤S43、S46、S48或S49中进行各自的空调控制后,返回到步骤S41。
如上所述,根据有人的区域而进行基于上下叶片12或左右叶片的风向控制,但是空调要求度越高,且外部气体的负载越大,用遥控器设定的设定温度与有人的区域的实际温度之间的温差有变大的趋势。于是,下面对用于尽量减小该温差的温度修正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对仅在一个区域有人的情况的温度修正进行说明。
供暖时,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距室内机越远,或从室内机观察越是靠近左右端的区域,暖风越难以到达,所以这些区域修正到比较高的温度。另一方面,越是接近室内机的区域,或从室内机观察越是靠近中央的区域,修正到越低的温度。供冷时则相反,越是冷风难以到达的区域,修正到越低的温度,越是冷风容易到达的区域,修正到越高的温度。
图26和图27表示供暖时用于根据外部气温传感器(未图示)所检测的外部气温对室内机的吸入空气温度进行修正以使得各区域A~I的温度达到遥控器设定温度的温度修正值。图26的温度修正值与图28的外部气温区域X对应,图27的温度修正值与图28的外部气温区域Y对应。
即,外部气温越低,修正值越大,在下降趋势的外部气温变化中,在高于第一外部气温(13℃)的外部气温下是不进行温度修正的***区域。当外部气温降低至低于第一外部气温时,从***区域进入外部气温区域X。当外部气温降低至低于第二外部气温(5℃)时,从外部气温区域X进入外部气温区域Y。反之,在上升趋势的外部气温变化中,低于第三外部气温(9℃)的外部气温为外部气温区域Y。当外部气温升高至高于第三外部气温时,从外部气温区域Y进入外部气温区域X。当外部气温进一步上升至高于第四外部气温(17℃)时,进入不进行温度修正的区域。
另一方面,供冷时的温度修正值是将图26和图27所示的温度修正值的﹢和﹣取反的值。相对于外部气温变化的与图28对应的外部气温区域如图29所示那样设定,适当地设定此时的第一至第四外部气温。
作为一例,在供暖时,外部气温为3℃,遥控器设定温度为23℃,区域G中有人时,温度修正值为﹢1℃,所以控制目标值(遥控器设定温度+修正值)是24℃。
接着,对多个区域有人的情况的温度修正进行详细描述。首先将区域A~I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块。
第一区块:区域A、C、G
第二区块:区域D、E、H
第三区块:区域B、F、I
这三个区块从室内机观察分别位于左侧、中央、右侧,使用六个以上的传感器,将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区域。将这些区域分割为三个以上的区块的情况下,也将从室内机观察位于大致统一方向的多个区域分类为相同区块。
进一步,根据距室内机的距离如下所述,将各区域A~I划分为距离1的区域、距离2的区域、距离3的区域。
距离1的区域:区域A、B
距离2的区域:区域C、D、E、F
距离3的区域:区域G、H、I
这样,按照不同区块,按照不同距离划分各区域A~I,当供暖时多个人位于同一区块的情况下,首先对各区域A~I中设定的温度修正值取算术平均,使用图30所示的温度修正值进一步对所得到的温度修正值进行修正。图30所示的***的区域、区域X、区域Y与图28所示的各区域相同,但是在根据同一区块内的距离之差改变修正值这一点上与图28不同。供暖时,从室内机观察多个人位于前后方向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将风向控制在最接近室内机的人的脚底跟前,暖风难以到达远离室内机的人。
于是,如图30所示,根据区块内的距离差,如下所述那样设定温度修正值,将控制目标值设定得比较高。
区域X
区块内的距离差为2:温度修正值设定为﹢0.5℃
区块内的距离差为1或0:不进行温度修正
区域Y
区块内的距离差为2:温度修正值设定为﹢1.0℃
区块内的距离差为1:温度修正值设定为﹢0.5℃
区块内的距离差为0:不进行温度修正
这种情况下,首先使用图26或图27所示的按不同区域设定的温度修正值计算区块内的平均温度修正值,将该平均温度修正值与基于前后的距离差的温度修正值相加,决定总计温度修正值。
作为一例,供暖时,外部气温为3℃,遥控设定温度为23℃且同一区块内的区域B和区域I中有人时,如下所述那样决定控制目标值(遥控器设定温度+修正值)。
按不同区域设定的温度修正值=(-1℃+1℃)/2=0℃
基于距离差的温度修正值=﹢1℃
控制目标值=23℃+0℃+1℃=24℃
另一方面,供暖时多个区块中有人的情况下,使用图31所示的温度修正值进行温度修正。供暖时,多个区域中有人的情况下,从室内机观察左右的偏离幅度越大,对多个人的暖风分配量越少,所以如图31所示,根据有人的多个区块的位置,如下所述那样设定温度修正值,将控制目标值设得比较高。
区域X
离开的两个区块(第一区块和第三区块)中有人的情况:温度修正值设定为﹢0.5℃
除此以外的两个区块中有人的情况:不进行温度修正
区域Y
离开的两个区块有人的情况:温度修正值设定为﹢1.0℃
除此以外的两个区块中有人的情况:温度修正值设定为﹢0.5℃
此时,首先使用图26或图27所示的按不同区域设定的温度修正值计算区块内的平均温度修正值。进一步,基于该区块内的平均温度修正值计算全区块的平均温度修正值。将计算得到的全区块的平均温度修正值与图31所示的温度修正值相加,决定总计温度修正值。
作为一例,供暖时,外部气温为3℃,遥控器设定温度为23℃且横跨两个区块的区域G和区域I中有人时,如下所述那样决定控制目标值(遥控器设定温度+修正值)。
按不同区域设定的温度修正值=(1℃+1℃)/2=1℃
区块间的温度修正值=﹢1℃
控制目标值=23℃+1℃+1℃=25℃
另外,对于多个区域中有人的情况的供冷时的温度修正值,能够适当修正供暖时的温度修正值而计算,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通过左右叶片控制风向时,按不同区块设定的温度修正值中也能够导入人的“活动量”的概念。首先,对该“活动量”进行说明。
人的活动量是表示人的活动的多少程度的概念,分类为多个活动量等级,例如分类为“安静”、“活动量大”、“活动量中”、“活动量小”。
“安静”是指在沙发上休息、收看电视、操作电脑等,人持续待在相同场所的状态持续的情况,当安静状态持续时,代谢量下降,感到冷。活动量“大”是在室内打扫等在宽广区域活动的情况,此时因代谢量增加,感到热。活动量“中”是指做饭等在狭小区域活动的情况,此时因代谢量增加稍微感到热。活动量“小”是指吃饭等在相同场所稍微活动的情况,代谢量并不出现很大的变化。
接着,参照图32的流程图,对人的活动量的分类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在步骤S51中,按每个规定时间T1计测各传感器26、28、30、32、34的反应频率(有输出脉冲),在步骤S52中,判定计测次数是否达到规定次数。其中,规定时间T1与上述的人在与否判定中的规定周期T1相同,但在此处例如设定为2秒,假定计测次数的规定次数例如设定为15次,将15次的计测总称为1单元计测(30秒钟的计测)。另外,此处所指的“计测次数”是区域A~I的任意区域的计测次数,其中对所有区域A~I进行同样的计测。
在步骤S52中,当判定为计测次数未达到规定次数时,回到步骤S51,当判定为计测次数已达到规定次数并且1单元的计测已结束时,在步骤S53中,判定4单元计测(两分钟的计测)是否结束。在步骤S53中4单元计测还未结束时,回到步骤S51,当4单元的计测已结束时转移至步骤S54。
在步骤S54中,判定4单元计测(包含当前的1单元计测,过去四次的单元计测)的传感器的总计反应频率是否达到规定数(例如5次),如果达到了规定数,则在步骤S55中,将判定为“活动量小”后的总计单元计测数(p、详细在后面描述)清零后,转移至步骤S56。
在步骤S56中,判定全区域A~I的传感器的总计反应频率是否达到规定数(例如40次),当达到了规定数时,在步骤S57中,除了判定为“安静”的区块(后述)外,判定为有人在的所有的区块都被判定为“活动量大”。另一方面,当未达到规定数时,在步骤S58中,4单元计测的传感器的总计反应频率达到规定数的区域所属的区块被判定为“活动量中”。步骤S57或步骤S58中的活动量判定后,在步骤S59中,单元计测数(q)减去1,并返回到步骤S51。即,连续的4单元计测中各传感器的总计反应频率超过规定数并被判定为“活动量大”或“活动量中”的区域所属的区块在进一步进行下一次的1单元计测后,该时刻的4单元计测的总计反应频率超过规定数时,接着判定为“活动量大”或“活动量中”。
另外,在步骤S54中,判定为4单元计测中传感器的总计反应频率被判定为不足规定数时,在步骤S60中,判定该区域所属的区块是否为“安静”。如果不是“安静”,则在步骤S61中,判定为“活动量小”。接着在步骤S62中,对被判定为“活动量小”后的总计单元计测数(p)进行计数,在步骤S63中,判定被判定为“活动量小”后60单元计测(30分钟的计测)是否结束。
在步骤S63中,判定为60单元计测未结束时,转移至步骤S59。另一方面,当被判定为60单元计测已结束时,仅限于只有该区域位于该区域所属的区块的情况下,在步骤S64中判定为“安静”后,转移至步骤S59。即,转移至步骤S59,由此在包含下一个1单元计测的过去4次的单元计测中根据各传感器的总计反应频率,重新判定各区块是“活动量大”、“活动量中”、“活动量小”还是“安静”。
接通空气调节机的电源后的活动量计测当初,所有区域的活动量均不知,但是根据该流程图,从计测开始起,4单元计测结束后第一次进行各区域A~I所属的区块中“活动量大”、“活动量中”或“活动量小”的判定,在60单元计测结束后第一次进行“安静”的判定。因此,开始计测后,不会立刻就有“安静”的区块,所以在步骤S60中判定为“否”,在步骤S61中被判定为“活动量小”。然后,继续被判定为“活动量小”的区块在60单元计测结束后在步骤S64中被判定为“安静”,之后,在4单元计测的传感器的总计反应频率不足规定数时,接着判定为“安静”。
另外,在步骤S55中,对被判定为“活动量小”后的总计单元计测数(p)进行清零是因为“安静”的判定以“活动量小”的判定为起点。
总的来说,各传感器26、28、30、32、34除了作为人体检测单元的功能之外,还作为活动量检测单元发挥作用,根据图32的流程图,各区域A~I所属的区块例如以如下方式判定。
(1)安静
只有传感器反应频率不足5次/2分钟持续30分钟的区域的区块
(2)活动量大
全区域A~I的传感器反应频率的总和为40次以上/2分钟,且至少在一个区域中传感器反应频率在2分钟内持续5次以上的情况下,除了被判定为“安静”的区块之外的所有区块
(3)活动量中
全区域A~I的传感器反应频率的总和为不足40次/2分钟的情况下,传感器反应频率在2分钟内持续5次以上的区域所属的区块。
(4)活动量小
未被判定为安静、活动量大、活动量中的区域所述的区块
另外,根据这样决定的人的活动量,以如下方式设定各区块的温度修正值。
(1)安静
因为代谢量缓慢下降,所以将下面的温度修正值作为上限值,例如每30分钟修正﹢0.5℃。
供冷时的上限值:﹢1℃
供暖时的上限值:﹢1℃
(2)活动量大
供冷时:-2℃
供暖时:-2℃
(3)活动量中
供冷时:-1℃
供暖时:-1℃
(4)活动量小
供冷时:作为标准活动量不修正
供暖时:作为标准活动量不修正
另外,对不在区块(无人的区块)不进行修正。因此,考虑按不同区块设定的温度修正值和人的活动量而进行左右叶片的风向控制时,按上述方法计算基于人的位置的按不同区块设定的温度修正值,并且根据活动量计算按不同区块设定的温度修正值。将这些温度修正值与遥控器设定温度相加作为控制目标值。
接着,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根据人在与否状况和活动量不损失舒适性地向节能方向使室温变动而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区块图。
本装置以控制部105为中心包括:输入装置101、室温检测部104、存储部107和供冷供暖输出部106。输入装置101具有接收在室者希望的室温即设定温度的输入的室温设定部102或用于选择供冷供暖模式的供冷供暖模式选择部103。另外,虽未图示,但具有启动本实施方式室温控制的指示部和如上所述那样检测人体的人体检测传感器。另外,具有基于人体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息判定是否在室的在不在判定部111和判定活动量等级的活动量检测部112。另外,人体检测传感器能够使用检测红外线量变化的红外线传感器或从图像中检测人的图像传感器等各种样式的传感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具有多个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例子将室内划分为各区域判定人在与否和活动量,但是也可以是用一个人体检测传感器判定是内整体的人在与否和活动量。输入装置101是能够例如以遥控方式输入的操作装置,由此关于在室者用手设定的室温或模式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至控制部105。
室温检测部104包括热敏电阻,被安装于供冷供暖输出部106上设置的未图示的空气吸入口处,其常时检测室温并将其信息传输至控制部105。其中,室温检测部104检测到的室温称作“检测室温”。存储部107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中存储有规定控制部105的控制步骤的程序。该控制步骤的内容如图34、图36和图37所示的流程图所示。
另外,存储部107也存储有人能够感知的临界的温度变化幅度和温度变化率(以下称为“Wb值”)。此处,人能够感知的临界的温度变化幅度和变化率是指只要是不超过这些值的温度变化幅度和变化率的温度变化,可以说一般人不会察觉到该变化的值。这可以用作为人体的感觉特性的对于刺激的差别阈限与感觉的相对性,即所谓“人在温热刺激(室温变化)中对于某种大小为止的变化无法感知”的定律(韦伯定律)来证明(参照武藤真介《计量心理学》朝仓书店1982)。Wb值是根据文献(例如,佐藤方彦主编《人体工程学参考数值公式便览(人間工学基準数値数式便覧)》技报堂出版)和实验得到的值。例如,室温25℃中的人能感知的温觉(温度上升率)的阈值为0.001℃/sec,冷觉(温度下降率)的阈值为0.004℃/sec,由将室温和该室温下的温觉和冷觉的阈值为一组的元素的数据集构成。
进一步,存储部107也存储由控制部105运算得到的暂时温度数据。控制部105由微处理器构成主体,其具有控制目标温度计算部108、温度到达检测部109和输出控制部110。它们按照存储在存储部107中的程序动作。
控制目标计算部108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07中的Wb值计算随时间单调变化的控制目标温度。此时的Wb值取决于由供冷供暖模式选择部103选择的模式、此时的室温和活动量。此处,控制目标温度是指成为温度控制的目标的温度,是暂时利用的值。
输出控制部110对计算出的控制目标温度和室温检测部104检测得到的室温(以下称为“检测室温”)进行比较,控制供冷供暖输出部106的输出,使得上述两温度之差为零。温度到达检测部109判断室温是否已到达控制目标温度,或者室温是否已达到存储部107中存储的最终目标温度。
另外,虽未图示,控制部105在内部具有定时器,也能够计测或判断时间。供冷供暖输出部106由压缩机、热交换器、膨胀阀和逆变器等构成,其基于来自输出控制部110的信号调整吹向室内的吹出空气温度。
利用图34、图36和图37的流程图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供冷供暖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控制部105的控制步骤进行说明。控制步骤根据控制开始时的室温状态分为如下两类。即,包括本装置处于稳定运转状态且室温已维持在设定温度的第一情形的控制步骤(图34)、和本装置不处于稳定运转状态且室温处于离开设定温度的温度的第二情形的控制步骤(图36和图37)。以下,分各种情况说明控制步骤的内容。(装置处于稳定状态的第一情形的控制步骤)图34是表示本装置处于稳定状态的第一情形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当在室者利用输入装置101指示本控制的启动时,首先判断本装置是否处于稳定运转状态(步骤S201)。具体而言,由控制部105判断检测室温是否为接近已由室温设定部102设定的设定温度Ts的温度(例如,Ts±0.5℃的范围)。
进一步,在该时刻,由控制部105判断判定得到的人在与否判定是否为有人在室,且判定得到的活动量在供冷时为规定的活动量等级以下(例如“安静”或“活动量小”)而在供暖时为规定的活动量等级以上(“活动量中”或“活动量大”)的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以上。
判断结果,如果是本装置不处于稳定运转状态的情况,或者是人不在的情况,又或者是处于上述规定的活动量范围外的情况,再或者是虽然在规定的活动量范围内但未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则不进行任何控制,结束本控制。另一方面,仅在本装置处于稳定运转状态且有人在室并且在供冷时处于在活动量在更小的状态下经过规定时间并难以感到热的状态,在供暖时处于在活动量更大的状态下持续规定时间而难以感到冷的状态,即在室者已处于舒适的状态时,进行如下的控制(其中,判定活动量的持续的上述规定时间是直至活动量从活动状态变化到安静状态或活动量从安静状态变化到活动状态而体感得以稳定为止的时间,作为至少所需的时间例如设定为30分钟。)
首先,计测控制开始时的室温T0,与该时刻t0一起存储(步骤S202)。
接着,作为最终目标温度Te,供冷时在存储部107中存储比该室温T0高规定温度ΔTm(例如1.0℃)的温度,而供暖时在存储部107中存储比该室温T0低ΔTm(例如1.0℃)的温度(步骤S203)。此处,ΔTm是在该室温下人不会感知到的最大的温度变化幅度,通过实验已将其作为各室温下的值存储于存储部107中。
接着,用于输出供冷供暖输出部106的输出的计数n按每个规定时间间隔Δt被初始化为1之后(步骤S204),由控制目标温度计算部108计算出时刻t0+nΔt的控制目标温度Tc(步骤S205)。控制目标温度Tc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07中的Wb值被设定为T0+nΔTr值。
此处,令作为目标的温度变化率为ΔTr/Δt是为了以人无法感知的温度变化率改变室温,其被设定为不超过存储部107中存储的Wb值的温度变化率。然后,由设置于控制部105的内部的定时器对时刻t0+nΔt进行判断,计测该时刻的室温Tn(步骤S206)。
基于该室温Tn和步骤S205中计算得到的Tc,输出控制部110控制供冷供暖输出部106的输出,使得Tn与Tc之差为零(步骤S207)。接着,控制部105判断室温Tn与控制目标温度Tc的大小关系(步骤S208),当室温Tn更大时,减小ΔTr(步骤S209),而当室温Tn更小时增大ΔTr(步骤S210)。
此处,如上所述,基于步骤S208的判断结果改变ΔTr是为了使室温Tn更快地接近控制目标温度Tc。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也不使ΔTr/Δt超过Wb值,这样地限制其变化范围。接着,由温度到达检测部109判定室温Tn是否已到达步骤S203中存储的最终目标温度Te(步骤S211)。
当室温Tn未到达最终目标温度Te时,为了继续改变室温直至到达最终目标温度Te,将计数n增加1(步骤S212),再次反复进行步骤S205至步骤S211的控制。另一方面,当室温Tn已到达最终目标温度Te时,控制供冷供暖输出部106的输出,使得以后的室温维持在最终目标温度Te(步骤S213)。
另外,即使是在进行本控制的过程中,也只要室温偏离稳定运转状态,或者人不在,再或者人的活动量成为规定范围的活动量以外,就立刻结束本控制,室温返回至在室者设定的设定温度Ts。由此,使室温在供暖时不低于期望的设定温度,在供冷时不高于期望的设定温度,从而在供暖时即便是人的活动量减小而更容易感到冷时也能够保持舒适的状态,在供冷时即便是人的活动量增大而更容易感到热时也能够保持舒适的状态。另外,人不在后,室温回到期望的设定温度,所以使得人再次入室时室温在供冷时不高于设定温度,在供暖时不低于设定温度,即便是在室状况发生变化时也能够实现舒适的状态。
利用图35(a)和图35(b)的曲线图,对通过如上所述的控制步骤控制供冷供暖输出部106的输出时的室温的时间变化进行说明。图35(a)表示供冷时的室温变化,图35(b)表示供暖时的室温变化。在时刻t0,由输入装置101开始进行本控制,则此前处于稳定运转状态且维持在温度T0的室温在供冷时上升,在供暖时下降。控制此时的温度变化率成为ΔTr/Δt,所以不会超过人能够感知的温度变化率Wb。然后,室温一达到最终目标温度Te,以后就维持在该室温Te。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冷时的实验,当以3℃/h的室温变化率提升室温1℃时,得到的结果为10名中9名的温冷感(热、冷的感觉)未改变。因此,维持较高的室温而不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是可以的,结果是实现了相应量的节能化。(室温处于离开设定温度的温度的第二情形的控制步骤)
接着,对控制开始时本装置未处于稳定运转状态时的控制步骤进行说明。
图36和图37是表示该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在室者通过输入装置101指示本控制的启动时,首先判断本装置是否处于稳定运转状态(步骤S401)。即,在供冷时判断是否需要降低室温,或在供暖时判断是否需要提升室温。具体而言,由控制部105在供冷时判断室温是否更高于比设定温度Ts高规定温度的温度Tsh(例如Ts+0.5℃),或在供暖时判断室温是否更低于比设定温度Ts低规定温度的温度Tsl(例如Ts-0.5℃)。
判断结果,如果在供冷时室温低于Tsh或在供暖时室温高于Tsl,或者上述规定的活动量未持续规定时间,就结束本控制而不进行任何控制。另一方面,当在供冷时室温高于Tsh或在供暖时室温低于Tsl时,即因为室温较多地偏离设定温度Ts而需要进行供冷或供暖时,进行以下的控制。
首先,计测控制开始时的室温T1,与该时刻t1一起存储(步骤S402)。接着,作为第一阶段的室温控制的最终目标温度Te,计算比设定温度Ts相差规定的温度ΔTm1(例如1.0℃)的温度(供冷时低规定的温度ΔTm1的温度或供暖时高规定的温度ΔTm1的温度)作为控制切换温度Te1,将该值存储在存储部107中(步骤S403)。
此处,ΔTm1是本已存储在存储部107中的值。接着,作为第一阶段的室温控制,改变室温直至达到控制切换温度Te1(步骤S404~S412),该控制步骤与图34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204~S212基本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但是,与图34的控制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按该第一阶段的室温控制的温度变化率ΔTr1/Δt始终取大于Wb值的方式计算和控制该温度变化率ΔTr1/Δt。这是为了以人能够明确感知的温度变化率改变室温,为了使在室者能够注意到该室温变化,感受到舒适性。
当室温到达控制切换温度Te1时,在该时刻,由控制部105判断所判定得到的人在与否判定是否为有人在室,且所判定得到的活动量在供冷时为规定的活动量等级以下(例如“安静”或“活动量小”)而在供暖时为规定的活动量等级以上(例如“活动量中”或“活动量大”)的状态是否持续了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以上,仅在满足该状态时,开始进行如下的控制。
下面,如图37所示,作为第二阶段的室温控制,与第一阶段的室温控制的室温变化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改变室温。首先,由室温检测部104计测室温T2,与该时刻t2一起存储(步骤S501)。
接着,作为最终目标温度Te2,供冷时计算比设定温度Ts高规定温度ΔTm2(例如1.0℃)的温度,而供暖时计算比设定温度Ts低ΔTm2(例如1.0℃)的温度(步骤S502)。接着,以在室者不会察觉的温度变化率ΔTr2/Δt改变室温至最终目标温度Te2后,使室温保持在最终目标温度Te(步骤S503~S512),该控制步骤与图34的控制步骤(步骤S204~S213)一样,所以省略说明。
这样,在第一阶段的室温控制中是以人能够感知的较大的温度变化改变室温,而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的室温控制中是以人无法感知的较小的温度变化改变室温。利用图38(a)和图38(b),对通过如上所述的控制步骤控制供冷供暖输出部106的输出时的室温的时间变化进行说明。
图38(a)表示供冷时的室温的变化,图38(b)表示供暖时的室温的变化。在时刻t1,有输入装置101开始本控制时,首先通过第一阶段的室温控制,温度原来是T1的室温在供冷时下降,在供暖时上升。此时的室温的温度变化率控制在ΔTr1/Δt,室温以人能够明确感知的温度变化率变化。
然后,在时刻t2室温达到温度Te1时,接着通过第二阶段的室温控制,室温在与第一阶段的室温控制的室温变化方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此时的室温的温度变化率控制在ΔTr2/Δt,室温已人无法感知的室温变化率变化。当室温达到最终目标温度Te2时,以后就维持在该温度Te2。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暖时的实验,控制开始时的室温T1=18℃、设定温度Ts=20℃、控制切换温度Te1=22℃、最终目标温度Te2=19℃的条件下,控制本供冷供暖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时,得到的结果是10名中10名感觉到了与现有技术的控制方法的情况(使室温单调变化,从18℃成为设定温度20℃的情况)同样的温暖程度。
因此,尽管控制的最终目标温度为比设定温度低1℃的温度,也不会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中,通过在室者进行输入装置101的操作启动了室温控制,但作为室温控制的启动条件,也不限于上述操作。例如,也可以由控制部105检测到本装置第一次达到内定运转状态后,经过固定时间后,自动启动室温控制。图44(a)和图44(b)是表示供暖时的温度转移后的人的皮肤温度的时间变化的实验结果。图44(a)表示室温的时间变化,图44(b)是多个被测者的作为身体表面的皮肤温度的平均值的时间变化。皮肤温度随同温度转移(t1~t2)所致的室温的降低一起,暂时降低(t1~t3),之后暂时保持固定(t3~t4)。因此,此处的皮肤温度的降低只要不超过一定的值,被测者就能维持舒适性。
但是,尽管之后的室温固定,也能得到皮肤温度不进一步降低(t2’~t3’)的实验结果。即,反复出现在室者的身体随着时间经过再次变凉的现象。因此,仅通过温度转移进行的方法对继续维持在室者的舒适性是有时间限度的,温度转移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在室者就无法再维持舒适性,已无法实现真正的节能化。
(结构)
图3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供冷供暖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控制装置包括室温设定部701、初始控制部702、室温检测部703、转移控制部704、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和吹出部706。
室温检测部703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用于检测室温。吹出部706按照来自初始控制部702、转移控制部704或上下变动控制部705的指示,输出对图39中未示出的空气调节机的压缩机和风扇的控制信号,调整来自空气调节机的空气的吹出温度和吹出量。另外,还具有检测人体的人体检测传感器,具有基于人体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息判定人在不在室的在不在判定部707和判定活动量等级的活动量检测部708。
室温设定部701由用于设定在室者所期望的室温的遥控器等构成,其接收由在室者设定的温度,即设定温度的输入。室温设定部701接收的设定温度每当由在室者设定时输出至初始控制部702,暂时存储在室温设定部701,根据需要输出至出使控制部702。
初始控制部702控制吹出部706,使得由室温检测部703检测得到的室温,即检测室温成为设定温度。另外,初始控制部702在开始控制时通过比较检测室温和设定温度,判断本控制装置的运转模式为供暖运转还是供冷运转,将其结果传输至转移控制部704和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初始控制部702反复进行检测室温是否达到设定温度的判断、判定得到的室内的人在与否状况是否为有人在室的判断和判定得到的活动量是否处于规定的活动量等级范围的判断,判断出满足这些条件时,启动转移控制部704。
转移控制部704控制吹出部706,使得室温以人无法感知的温幅(温度宽度)和变化率向与基于初始控制部702的室温变化相反的变化方向转移,即在供暖运转时向降低温度的方向转移,在供冷运转时相提升温度的方向转移。这些温幅和变化率被保存在转移控制部704所具备的图39中未示出的ROM中。转移控制部704通过监控检测室温判断出室温的转移结束时,启动上下变动控制部705。
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控制吹出部706,使得室温交替反复地变动规定的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在供暖运转时将基于转移控制部704的转移后的温度(以下称作“转移后温度”)设为下限温度,将高于该下限温度且设定温度以下的温度设为上限温度。另一方面在供冷运转时,将低于转移后温度且设定温度以上的温度设为下限温度,将高于转移后温度的温度设为上限温度。
具体而言,设设定温度为T0,转移后温度为T1,下限温度为Tmin,上限温度为Tmax时,Tmin和Tmax决定如下。在供暖运转时,T0>T1,令Tmin=T1,Tmax=Tmin+K1(T0-Tmin)(其中0<K1≤1)。另一方面,在供冷运转时,T0<T1,令Tmin=T0+K2(T1-T0)(其中0≤K2<1),Tmax=T1+K3(其中0<K3)。
其中,上述的K1、K2和K3预先存储在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所具备的未图示的ROM中。变动周期存储部105a存储有由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控制室温交替反复变动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时的构成1周期的四个时段,即使室温从下限温度转移至上限温度时所需的第一时段、使到达上限温度的室温维持在该温度的第二时段、使室温从上限温度转移至下限温度时所需的第三时段、和使到达下限温度的室温维持在该温度的第四时段。其中,将这四个时段加和得到的1周期预先设定为通过实验得到的温度转移后的人的体温变动周期。该周期在供暖运转时和供冷运转时不同,变动周期存储部105a存储有供暖运转时的上述四个时段和供冷运转时的上述四个时段总共两组周期。在后面详细描述该周期。
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控制吹出部706,使得室温反复进行由如上所述那样决定的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以及存储在变动周期存储部105a中的四个时段决定的1周期的温度变动。
(动作)
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本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0和图41是表示本控制装置的动作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初始控制部702在由在室者使用室温设定部701设定设定温度Ts(0)时(步骤S801),从室温检测部703读取检测室温T(步骤S802),并判定它们的差(|Ts(0)-T|)是否小于规定的温差dT(步骤S803)。判定结果为否时,即|Ts(0)-T|≥dT时,初始控制部702判断为室温未达到设定温度,并将控制信息(Ts(0)-T)传输至吹出部706。其结果是,吹出部706基于传送来的控制信息,输出控制信号到空气调节机的压缩机和风扇,以使得检测室温T接近设定温度Ts(0)(步骤S804)。
另一方面,判定的结果为是时,即|Ts(0)-T|<dT时,初始控制部702判定为室温已达到设定温度。进一步在该时刻,由控制部105判断所判定得到的人在与否状况是否为有人在室且所判定得到的活动量在供冷时为规定的活动量等级以下(例如“安静”或“活动量小”)而在供暖时为规定的活动量等级以上(“活动量中”或“活动量大”)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以上,仅在满足这些状态时,开始以下的控制。
初始控制部702启动定时器(步骤S805)。然后,为了使室温暂时保持在设定温度,初始控制部702计测经过时间t(步骤S806),判定t是否已经过规定时间t1(步骤S807)。
当该判定的结果为否(t<t1)时,初始控制部702控制吹出部706,使得检测室温T保持在设定温度Ts(0)(步骤S808)。其结果是,吹出部706将基于(Ts(0)-T)的控制信号输出至压缩机和风扇(步骤S809)。反复进行以上的控制,直至经过时间t达到t1(步骤S806~S809)。
另一方面,经过时间t达到t1时,初始控制部702判定为室温已达到稳定且已经过了在室者在感觉上和生理上均能适应设定温度Ts(0)所需的充分时间,并启动转移控制部704(步骤S810~S814)。启动后的转移控制部704首先设定经过时间t时的控制目标温度Ts(t),使得室温在规定时段Δt1阶段性地从Ts(0)转移至Ts(1)(步骤S810)。其中,为了既不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又有利于经济性,Ts(0)和Ts(1)的温幅设定为在室者适应一定温度后的温度转移中无法温度感觉上无法感知的最大的温幅。由此,开始进行用于不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地实现节能化的运转。
接着,转移控制部704计测经过时间t(步骤S811),判定是否达到从时刻t1再经过规定时段Δt1后的时刻,即时刻t2(步骤S812)。判定结果为否(t<t2)时,转移控制部704控制吹出部706,使得检测室温T始终与步骤S810中设定的经过时间t时的控制目标温度Ts(t)一致(步骤S813、S814),之后返回到步骤S811计测经过时间t。另一方面,判定结果为是(t=t2)时,转移控制部704判断为温度转移已结束,启动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步骤S815~S826)。
启动后的上下变动控制部705首先设定作为之后的控制目标温度的下限温度Ts(min)和上限温度Ts(max),将经过时间t时的控制目标温度Ts(t)设定为室温在规定时段Δt2从Ts(1)转移至Ts(min)(或Ts(max))(步骤S815)。接着,上下变动控制部705计测经过时间t(步骤S816),判定是否已达到从t2再经过规定时段Δt2后的时刻,即时刻t3(步骤S817)。当判定结果为否(t<t3)时,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控制吹出部706,使得检测室温T始终与步骤S815中设定的经过时间t时的控制目标温度Ts(t)一致(步骤S818、S819),之后返回至步骤S816计测经过时间t。另一方面,判定结果为是(t=t3)时,上下变动控制部705重置定时器并再次启动后(步骤S820),将经过时间t时的控制目标温度Ts1(t)设定为室温在规定时段Δt3从Ts(min)转移至Ts(max)(步骤S821)。
接着,上下变动控制部705计测经过时间(步骤S822),分别判定t是否已经过规定时段Δt3达到t4,t是否从t4进一步经过规定时段Δt4达到t5,t是否从t5进一步经过规定时段Δt5达到t6,t是否从t6进一步经过规定时段Δt6达到t7(步骤S823)。判定结果为否时,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控制吹出部706,使得检测室温T成为Ts(t)(步骤S824、S825)。
另一方面,判定结果为是时,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在t=t4的时刻,将控制目标温度设定变更为经过时间t时的控制目标温度Ts2(t),使得室温在Ts(max)下保持规定时段Δt4;在t=t5的时刻,将控制目标温度设定变更为经过时间t时的控制目标温度Ts3(t),使得室温在规定时段Δt5从Ts(max)转移至Ts(min);在t=t6的时刻,将控制目标温度设定变更为经过时间t时的控制目标温度Ts4(t),使得室温在Ts(min)下保持规定时段Δt6(步骤S826),之后,返回至步骤S822,再次计测经过时间t。另外,在t=t7的时刻,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控制吹出部706,使得室温反复进行以由控制目标温度Ts1(t)、Ts2(t)、Ts3(t)、Ts4(t)确定的温度变动为1周期的周期性变动(步骤S820~S826)。其中,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决定t4、t5、t6和t7时,使用从变动周期存储部105a读出的构成1周期的四个时段Δt3、Δt4、Δt5、Δt6。
如上所述的通过室温的上下变动的控制是基于预先得到的实验数据,即关于温度转移后的人的体温和温度感觉的实验数据的。通过这种温度控制,温度转移后的在室者的体温和温度感觉维持在固定范围。即,在温度转移中避免在室者的舒适性受损。
另外,即使是在进行该温度控制的过程中,也只要室温偏离稳定运转状态,或者人不在,再或者人的活动量成为规定范围的活动量以外,就立刻结束该温度控制,使室温返回至设定温度Ts(0),维持在室者的舒适性,并且使得不在室状态后再次入室的入室者的舒适性不受损。
(供暖运转时的时序图)
图42(a)和图42(b)表示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供暖运转时的室温控制下的室温与控制目标温度的时序图。图42(a)表示室温的时间变化,图42(b)表示控制目标温度的时间变化。当设定温度设定为Ts(0)启动运转时,通过初始控制部702的温度控制,运转前曾为Ta的室温在t0时达到Ts(0)并保持固定,直至满足如下的全部条件的时刻t1(Δt0时段),需要满足的条件为:是否已在Ts(0)稳定地持续了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人在与否判定是否为有人在室;活动量在规定的活动量等级以上(例如“活动量中”或“活动量大”)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例如30分钟)。
接着,通过转移控制部704的温度控制,室温在t1至t2之间的时段(Δt2)降低ΔT1,达到Ts(1)。由此,开始了用于不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地实现节能化的运转。在t2,由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决定用于之后的温度变动转移的作为控制目标温度的下限温度Ts(min)和上限温度Ts(max)。此处,在供暖时,Ts(1)已被设定为Ts(min),所以无需使室温从Ts(1)转移至Ts(min),所以不进行在图41的步骤S815至步骤S819的处理。因此,图42(a)和图42(b)中,时间轴上的t2和t3设为同一时刻。
然后,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在t3至t4之间的时段(Δt3)使控制目标温度阶段性地从Ts(min)上升ΔT2,由此使室温上升至Ts(max),在t4至t5之间的时段(Δt4),使室温在Ts(max)下保持固定,在t5至t6之间的时段(Δt5)使控制目标温度阶段性地从Ts(max)下降ΔT2,由此使室温下降至Ts(min),在t6至t7的时段(Δt6),使室温在Ts(min)下保持固定。之后,使室温反复进行以t3至t7为1周期的温度变动。这样,继续进行考虑到在室者的体温变动的温度控制。
从图42(a)和图42(b)所示的室温变动显而易见,温度转移后的室温控制成为低于设定温度的温度。由此,继续进行不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地实现节能化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供冷运转时的时序图)
图43(a)和图43(b)表示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供冷运转时的室温控制下的室温与控制目标温度的时序图。图43(a)表示室温的时间变化,图43(b)表示控制目标温度的时间变化。
当设定温度设定为Ts(0)启动运转时,通过初始控制部702的温度控制,运转前曾为Ta的室温在t0时达到Ts(0)并保持固定,直至满足如下两个的全部条件的时刻t1(Δt0时段),需要满足的条件为:是否已在Ts(0)稳定地持续了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活动量在规定的活动量等级以下(例如“安静”或“活动量小”)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例如30分钟)。
接着,通过转移控制部704的温度控制,室温在t1至t2之间的时段(Δt1)上升ΔT1,达到Ts(1)。由此,开始了用于不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地实现节能化的运转。
在t2,由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决定用于之后的温度变动转移的作为控制目标温度的下限温度Ts(min)和上限温度Ts(max)。之后,由上下变动控制部705,使室温在t2至t3之间的时段(Δt2)下降ΔT3达到Ts(min)。然后,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在t3至t4之间的时段(Δt3)使室温在Ts(min)下保持固定,在t4至t5之间的时段(Δt4),使控制目标温度阶段性地从Ts(min)上升ΔT2,由此使室温上升至Ts(max),在t5至t6之间的时段(Δt5)使室温在Ts(max)下保持固定,在t6至t7的时段(Δt6),使控制目标温度阶段性地从Ts(max)下降ΔT2,由此使室温下降至Ts(min)。之后,使室温反复进行以t3至t7为1周期的上下的温度变动。这样,继续进行考虑到在室者的体温变动的温度控制。
从图43(a)和图43(b)所示的室温变动显而易见,温度转移后的室温控制成为高于设定温度的温度。由此,继续进行不损失在室者的舒适性地实现节能化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供暖运转时的实验结果)
接着,基于实验数据,更详细地对周期性地上下变动室温时的周期进行说明。首先,对供暖运转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44(a)、图44(b)和图44(c)是表示供暖运转时的温度转移后的、被测者的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图44(a)表示室温,图44(b)表示该室温下的多个被测者的皮肤温度平均值,图44(c)表示关于这些被测者申报的温度感觉的平均值。在该实验中,首先使被测者适应不冷不热的适中且舒适的设定温度Ts(0)。此时,被测者适应Ts(0)并且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固定下来。
接着,降低室温,使得室温转移人无法感知的最大的温幅ΔT1(t1~t2)。在本实验中,基于被测者实验,ΔT1设定在了约1.5℃。这样,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就会开始随同t1~t2的室温下降一起下降,在室温成为固定状态的t2后还继续下降,然后在t3至t4暂时保持固定。
但是,尽管之后的室温保持固定,从t2’起,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还是再次开始下降,在之后的t2’~t4’间也反复出现与t2~t4间出现的变化模式(P1)同样的变化模式(P2)。在室者已适应固定的设定温度时,进行经济的温度下降转移后保持固定室温时,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周期性地反复出现下降到固定的变化模式。按被测者平均,该周期约为60分钟,在大部分的被测者中共同观察到了这种皮肤温度的周期性下降模式。
由以上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仅通过温度转移进行的温度控制下维持在室者的舒适性在时间上是有限度的,因为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随着时间经过周期性地继续下降,即因为在室者的身体随时间经过周期性地继续变凉。于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供暖运转时,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控制室温来抑制经济的温度降低转移后的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周期性下降。即,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将温度转移后的温度Ts(1)设定为下限温度Ts(min),由此经控制使得室温不会低于Ts(min)。进一步,在与图44(b)和图44(c)的表示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下降的时段t2~t3、t2’~t3’对应的时段,经控制使得室温上升至上限温度。
此处,将Ts(max)设定为Ts(1)<Ts(max)≤Ts(0)是因为已由实验确认了即使Ts(max)没有设定得比Ts(0)高也能够抑制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下降。另外,在图44(b)和图44(c)中已明确,周期性的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下降的变化模式P1、P2的周期S、S’为40分钟至80分钟的范围内。因此,变动周期存储部105a存储的供暖运转时的Δt3、Δt4、Δt5、Δt6以将它们加和的时间,即室温的上下变动的周期为40分钟至80分钟的范围内的方式被预先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暖运转时的Δt3、Δt4、Δt5、Δt6设定为能使得它们的和为60分钟且由它们确定的上下变动模式与图44(b)所示的皮肤温度的变化模式相近的值。通过基于这些时段的室温控制,能可靠地抑制在室者的皮肤温度周期性下降的现象,维持经济的温度转移后的在室者的舒适性。
(供冷运转时的实验结果)
接着,对供冷运转时的情况进行说明。图45(a)、图45(b)和图45(c)是表示供冷运转时的温度转移后的、被测者的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图45(a)表示室温,图45(b)表示该室温下的多个被测者的皮肤温度平均值,图45(c)表示关于这些被测者申报的温度感觉的平均值。
与供暖运转时的情况一样,在该实验中,也在使被测者适应舒适的设定温度Ts(0)后,提高室温,使得室温转移人无法感知的最大的温幅ΔT1(t1~t2)。在本实验中,基于被测者实验,ΔT1设定在了约1.0℃。这样,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就会开始随同t1~t2的室温上升一起上升,在室温成为固定状态的t2后还继续上升,然后在t3至t4暂时保持固定。
但是,尽管之后的室温保持固定,从t4起,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还是开始下降,达到与温度上升时(t2)相比感觉到更凉爽的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在之后的t2’~t4’间也反复出现与t2~t4间出现的变化模式(P1)同样的变化模式(P2)。即,在室者已适应固定的设定温度时,进行经济的温度下降转移后保持固定室温时,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周期性地反复出现上下变动模式。按被测者平均,该周期约为50分钟,在大部分的被测者中共同观察到了这种皮肤温度的周期性下降模式。
由以上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仅通过温度转移进行的温度控制下维持在室者的舒适性在时间上是有限度的,因为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随着时间经过周期性地上下变动,即因为在室者的身体随时间经过周期性地变热或变凉。
于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供冷运转时,上下变动控制部705控制室温来抑制经济的温度降低转移后的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周期性上下变动。即,上下变动控制部705在皮肤温度上升且温度感觉进一步升高的时段t2~t3、t2’~t3’为了抑制这种变化,经控制使得室温降低至低于设定温度Ts(1)的下限温度Ts(min)。另一方面,在皮肤温度下降且温度感觉进一步降低时段t4~t5、t4’~t5’,经控制使得室温上升至高于Ts(1)的上限温度Ts(max)。
此处,将Ts(min)设定为Ts(0)≤Ts(min)<Ts(1)是因为已由被测者实验确认了即使Ts(min)没有设定得比Ts(0)低也能够抑制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上升。另外,在图45(a)和图45(b)中已明确,周期性的皮肤温度和温度感觉的上下变动模式P1、P2的周期S、S’为30分钟至70分钟的范围内。因此,变动周期存储部105a存储的供冷运转时的Δt3、Δt4、Δt5、Δt6以将它们加和的时间,即室温的上下变动的周期为30分钟至70分钟的范围内的方式被预先决定。在本实施方式1中,供冷运转时的Δt3、Δt4、Δt5、Δt6设定为能使得它们的和为50分钟且由它们确定的上下变动模式与图45(b)所示的皮肤温度的变化模式相近的值。通过基于这些时段的室温控制,能可靠地抑制在室者的皮肤温度周期性下降的现象,维持经济的温度转移后的在室者的舒适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变动周期存储部105a按供冷、供暖各一组地存储有Δt3、Δt4、Δt5、Δt6的组合,但是并不限于该数量。也可以预先将多组组合存储在变动周期存储部105a中,并由上下变动控制部705适当加以变化而使用组合,或者根据在室者的期望和空气调节机所设置的环境等从这些多个组合中进行选择,利用该选择得到的组合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实现更灵活且高效的温度控制。
另外,上述的Δt3、Δt4、Δt5、Δt6设定为能使得变化模式与实验中的被测者的皮肤温度的变化模式相近的值,但是也可以是添加被测者的温度感觉的变化模式的值。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能够实现高效且节能性优异的空气调节,而不损失居室内供冷供暖时在室者每个人的舒适性。于是,既能应用于一般家庭用的空气调节机,还能应用于事务所等中使用的业务用的空气调节机等的用途。
附图符号说明
2 主体
2a 前表面开口部
2b 上表面开口部
4 可动前面板
5 盖
6 热交换器
8 风扇
10 吹出口
12 上下叶片
14 中叶片
16 中叶片驱动机构
18、20、22、24 臂
26、28、30、32、34 传感器单元
26a、28a、30a、32a、34a 电路基板
26b、28b、30b、32b、34b 透镜
36 传感器支架
101 输入装置
102 室温设定部
103 供冷供暖模式选择部
104 室温检测部
105控制部
105a 变动周期存储部
106 供冷供暖输出部
107 存储部
108 控制目标温度计算部
109 温度到达检测部
110 输出控制部
701 室温设定部
702 初始控制部
703 室温检测部
704 转移控制部
705 上下变动控制部
706 吹出部

Claims (5)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的室外机和室内机,基于根据期望的设定温度设定的控制目标值进行空调控制,
所述空气调节机包括:
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对人的在室状况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传感器;
基于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信息,判别出人在室还是不在室的在不在检测单元;
温度转移单元,其在人在室时使所述期望的设定温度以规定的温度变化率和规定的温度变化幅度向节能方向转移,对所述期望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和
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其在所述温度转移结束后,基于规定的上限温度、规定的下限温度和规定范围内的周期,以基于预先决定的上下变动模式反复进行所述上下变动模式的方式使所述期望的设定温度变动,对所述期望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信息对在室的人的活动量等级进行判别的活动量检测单元,
在供冷时,所述活动量等级为规定等级以下时,所述温度转移单元和所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活动量等级在规定等级以下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时,所述温度转移单元和所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信息对在室的人的活动量等级进行判别的活动量检测单元,
在供暖时,所述活动量等级为规定等级以上时,所述温度转移单元和所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活动量等级在规定等级以上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时,所述温度转移单元和所述温度上下变动单元工作。
CN201280024567.1A 2011-09-05 2012-08-03 空气调节机 Pending CN1035478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2658A JP5948580B2 (ja) 2011-09-05 2011-09-05 空気調和機
JP2011-192658 2011-09-05
PCT/JP2012/004952 WO2013035245A1 (ja) 2011-09-05 2012-08-03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7869A true CN103547869A (zh) 2014-01-29

Family

ID=4783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4567.1A Pending CN103547869A (zh) 2011-09-05 2012-08-03 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48580B2 (zh)
CN (1) CN103547869A (zh)
WO (1) WO201303524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4012A (zh) * 2015-07-31 2015-10-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体征参数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71335A (zh) * 2017-01-11 2017-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送风方法及装置
CN107314501A (zh) * 2017-06-07 2017-11-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穿戴式设备
CN111033136A (zh) * 2017-08-28 2020-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环境控制***、空气环境控制装置及空气环境控制方法
CN112969893A (zh) * 2018-11-19 2021-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8184B2 (en) * 2014-04-11 2018-10-02 Nec Corporation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CN104501371B (zh) * 2014-12-08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集成控制器
CN107560062B (zh) * 2017-07-26 2020-06-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方法及空调
JP7127784B2 (ja) * 2020-11-04 2022-08-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温度負荷軽減装置、温度負荷軽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22097692A1 (ja) * 2020-11-04 2022-05-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温度負荷管理装置、温度負荷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24029015A1 (ja) * 2022-08-04 2024-0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0483A (ja) * 1992-02-27 1993-09-1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968338A (ja) * 1994-12-01 1997-03-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暖房機器の温度制御装置
JP2008215764A (ja) * 2007-03-07 2008-09-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9092282A (ja) * 2007-10-05 2009-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1490479A (zh) * 2006-09-07 2009-07-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和机
JP2010060208A (ja) * 2008-09-04 2010-03-18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1706142A (zh) * 2009-10-30 2010-05-12 卓灵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体活动量检测的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装置和***
CN102022802A (zh) * 2010-12-09 2011-04-20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0483A (ja) * 1992-02-27 1993-09-1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968338A (ja) * 1994-12-01 1997-03-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暖房機器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01490479A (zh) * 2006-09-07 2009-07-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和机
JP2008215764A (ja) * 2007-03-07 2008-09-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9092282A (ja) * 2007-10-05 2009-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0060208A (ja) * 2008-09-04 2010-03-18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1706142A (zh) * 2009-10-30 2010-05-12 卓灵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体活动量检测的温度调节方法及其装置和***
CN102022802A (zh) * 2010-12-09 2011-04-20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4012A (zh) * 2015-07-31 2015-10-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体征参数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71335A (zh) * 2017-01-11 2017-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送风方法及装置
CN107314501A (zh) * 2017-06-07 2017-11-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穿戴式设备
CN107314501B (zh) * 2017-06-07 2019-10-2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穿戴式设备
CN111033136A (zh) * 2017-08-28 2020-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环境控制***、空气环境控制装置及空气环境控制方法
CN111033136B (zh) * 2017-08-28 2022-01-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环境控制***、空气环境控制装置及空气环境控制方法
CN112969893A (zh) * 2018-11-19 2021-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35245A1 (ja) 2013-03-14
JP5948580B2 (ja) 2016-07-06
JP2013053816A (ja) 201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7869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1910738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0520209C (zh) 空调机
EP3282198B1 (en) Air conditioner
AU2008205868B2 (en) Air conditioning blow-out panel,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103388879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0559094C (zh) 空调机
CN102597641B (zh) 控制装置
JP4478099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9034123A1 (zh) 一种智能空调器控制方法及智能空调器
CN100529571C (zh) 空调机
US20180259217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4006446B (zh) 室内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0532987C (zh) 空调机
CN10316237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930644A (zh)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JP5014376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20130058909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4422086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9458698A (zh) 空调化霜方法及空调
CN107328029A (zh) 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944568A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4183827B (zh) 室内机出风控制装置及方法、室内机
CN103017300A (zh) 空气调节机
KR100323541B1 (ko) 공기조화기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