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9023A -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9023A
CN103529023A CN201310471824.2A CN201310471824A CN103529023A CN 103529023 A CN103529023 A CN 103529023A CN 201310471824 A CN201310471824 A CN 201310471824A CN 103529023 A CN103529023 A CN 103529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omerase
substrate
shell
particle
ferriferrous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18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9023B (zh
Inventor
王著元
宗慎飞
钟嫄
崔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718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9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9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9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9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9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利用CHAPS法提取待测细胞中的端粒酶;第二步,利用捕获基底和待测端粒酶进行延伸反应,延伸反应产物与报告标签溶液进行杂交反应;所述的捕获基底为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所述的报告标签为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第三步,杂交反应产物通过比色法观察颜色或采用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得到SERS信号。本发明将比色法和SERS技术集成到同一端粒酶活性检测体系中,利用比色法实现对样品的快速定性分析,随后采用SERS技术对样品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的结合实现了快速高灵敏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粒酶活性检测领域,具体是通过比色法和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端粒酶活性。
背景技术
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由被称作“端粒”的DNA-蛋白质复合物保护,避免染色体DNA的降解、末端融合、非正常重组等。由于DNA的末端复制问题,随着细胞***,端粒DNA不断缩短,细胞逐渐老化、丧失增殖能力并死亡。端粒酶是一种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并延伸端粒序列,从而维持端粒长度和结构稳定的核糖核蛋白。端粒酶在正常体细胞中被抑制,只在干细胞和生殖细胞中表达。端粒酶的过度表达与细胞的永生化和癌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85-90%的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端粒酶。因此,端粒酶的激活在癌细胞获得永生性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将杀死肿瘤细胞。这使得端粒酶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抗癌药物设计靶点,端粒酶活性是癌症诊断和评估抗癌药物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基于端粒重复序列扩增的TRAP法及其改进版本是最常用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它通过PCR扩增端粒酶合成的端粒序列,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但TRAP法费时且要求高,易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造成假阴性的结果。近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几种无需PCR反应的端粒酶活性测试技术,包括电化学法、比色法、化学发光法、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法、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等。尽管这些方法避开了PCR反应的缺点,却或多或少依旧面临着灵敏度低、程序复杂、成本高等不足。因此,设计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性广泛、可操作性强的端粒酶活性测试方法仍是基于端粒酶的癌症诊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比色法快速、简单,其结果能直接通过裸眼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然而,比色法一般难以实现较高的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scattering,SER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记手段,是当前国际上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SERS一方面继承了拉曼光谱的诸多优点,如光信号不易漂白、对生物组织损伤小、光谱信息丰富等;另一方面,它弥补了传统拉曼散射信号强度弱、不利于检测的缺点。SERS光谱的“指纹”特性使人们能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跟踪、检测目标分子。此外,SERS效应巨大的增强作用使基于SERS的光谱检测具有超高的灵敏度,甚至可实现单分子水平的分析研究。SERS效应产生在纳米尺度粗糙的金属表面,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构筑多功能化的SERS纳米探针提供了丰富的技术途径。这些基于SERS光谱技术的纳米探针在生物成像、核酸或蛋白检测、肿瘤识别、药物输运等诸多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了优异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通过比色法和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反应端粒酶活性,一方面通过比色法,能快速定性地区分端粒酶活性不同的样品,另一方面,通过SERS技术对样品的端粒酶活性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灵敏度低、程序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通过比色法和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端粒酶活性,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CHAPS法提取待测细胞中的端粒酶,得到待测端粒酶提取物;
第二步,利用捕获基底和待测端粒酶进行延伸反应,延伸反应产物与报告标签溶液进行杂交反应;所述的捕获基底为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所述的报告标签为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
第三步,杂交反应产物通过比色法观察颜色或采用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得到SERS信号。
所述捕获基底为核壳结构,由内核层、中间壳层、外壳层组成,所述内核层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所述中间壳层为二氧化硅壳层,所述外壳层为金壳层;所述二氧化硅壳层表面修饰氨基,所述金壳层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
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所述二氧化硅壳层采用改进的法制备,所述金壳层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
所述端粒酶底物的序列为5'-SH(CH2)6TTTTTTTTTTAATCCGTCGAGCAGAGTT-3',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端粒酶底物通过金-硫键以共价方式连接在捕获基底的金壳层表面。
所述球形金纳米粒子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
所述端粒互补序列为5'-CCCTAACCCTAAAAAA(CH2)3SH-3',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端粒互补序列通过金-硫键以共价的方式连接在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
所述拉曼分子为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通过金-硫键以共价的方式连接在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
所述捕获基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第二步、采用改进的
Figure BDA0000393859680000031
法在第一步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包裹二氧化硅壳层,再进一步将二氧化硅壳层表面修饰氨基;
第三步、采用种子生长法在第二步制备的表面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壳层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包裹金壳层;
第四步、在第三步制备的金壳层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得到捕获基底。
所述报告标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球形金纳米粒子;
第二步、在第一步制备的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具有颜色的球形金纳米粒子作为报告标签,使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裸眼可视,利于实现高通量的快速定性检测。
2、本发明中,报告标签能提供SERS信号,同时,结合捕获基底的磁性富集作用,使该方法能实现高灵敏的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
3、本发明将比色法和SERS技术集成到同一端粒酶活性检测体系中,利用比色法实现对样品的快速定性分析,随后采用SERS技术对样品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的结合实现了快速高灵敏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4、本发明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避免了PCR反应过程,大大简化了端粒酶活性检测步骤,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报告标签的消光光谱;
图3是实施例1报告标签的SERS光谱;
图4是实施例1最终磁性收集产物的消光光谱;
图5是实施例1最终磁性收集产物的SERS光谱;
图6是实施例2不同浓度肿瘤细胞对应的最终磁性收集产物的SERS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并不用来限定发明的实施范围。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比色法和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端粒酶活性,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CHAPS法提取待测细胞中的端粒酶,得到待测端粒酶提取物;
第二步,利用捕获基底和待测端粒酶进行延伸反应,延伸反应产物与报告标签溶液进行杂交反应;所述的捕获基底为磁性纳米粒子,所述磁性纳米粒子为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所述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所述的报告标签为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
第三步,杂交反应产物通过比色法观察颜色或采用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得到SERS信号。
当样品中有端粒酶时,端粒酶将在端粒酶底物上合成并延伸出端粒序列,所述端粒序列与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的端粒互补序列杂交,使报告标签被捕获基底捕获。通过外加磁场收集捕获基底及被其捕获的报告标签。此时磁性产物中由于报告标签的存在,颜色和SERS信号将区别于单独的捕获基底。若样品中无端粒酶,则捕获基底上不会有延伸出的端粒序列,从而无法捕获报告标签,磁性产物中只有捕获基底。因此,通过观察磁性产物的颜色和检测磁性产物的SERS信号,可以实现端粒酶活性检测。一方面通过比色法,能快速定性地区分端粒酶活性不同的样品;另一方面,能通过SERS对样品的端粒酶活性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
所述捕获基底为核壳结构,由内核层、中间壳层、外壳层组成,所述内核层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所述中间壳层为一薄层二氧化硅壳层,所述外壳层为致密的金壳层;所述二氧化硅壳层表面修饰氨基,所述金壳层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所述二氧化硅壳层采用改进的
Figure BDA0000393859680000041
法制备,所述金壳层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所述端粒酶底物的序列为5'-SH(CH2)6TTTTTTTTTTAATCCGTCGAGCAGAGTT-3',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端粒酶底物通过金-硫键以共价方式连接在捕获基底的金壳层表面。
所述球形金纳米粒子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所述端粒互补序列为5'-CCCTAACCCTAAAAAA(CH2)3SH-3',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端粒互补序列通过金-硫键以共价的方式连接在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所述拉曼分子为DTNB,通过金-硫键以共价的方式连接在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
所述捕获基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第二步、采用改进的法在第一步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包裹二氧化硅壳层,再进一步将二氧化硅壳层表面修饰氨基;
第三步、采用种子生长法在第二步制备的表面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壳层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包裹金壳层;
第四步、在第三步制备的金壳层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得到捕获基底。
所述报告标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球形金纳米粒子;
第二步、在第一步制备的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
实施例1和2涉及的PBS缓冲液为pH=7.4,浓度为10mM的PBS缓冲液。
实施例1
以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为拉曼分子,以人子***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SKBR3、MCF7)和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为待测细胞,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实验。
步骤一、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80mL乙二醇中加入2.7g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O),1g聚乙二醇(PEG,分子量200)和3.6g醋酸钠,搅拌半小时使之充分混合均匀。随后将该混合溶液装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200℃反应8小时。产物用磁性分离并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即得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分散至50mL去离子水中,用氩气驱赶溶液中的氧气后,密封4℃保存待用。
步骤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包裹二氧化硅
采用改进的
Figure BDA0000393859680000052
法包裹。取400μL步骤一中得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溶液,分散至10mL10mg/mL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分子量15000)水溶液中,超声1h后磁性收集包裹了PAH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将收集的沉淀分散至10mL50mg/m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8000)水溶液中,将混合液超声20min后振荡12h,用磁性收集包裹了PVP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将其分散至10mL含质量分数为1.25%氨水的酒精中,加入10μL正硅酸四乙酯(TEOS)后振荡10h,使二氧化硅逐渐生长至四氧化三铁表面。用磁性收集包裹了二氧化硅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用酒精反复清洗,随后将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分散至10mL酒精中,加入400μL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100μL去离子水,振荡12h后将该混合液置于70℃水浴中加热2h。用磁性收集反应产物即得表面修饰了氨基的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最后将该产物分散至2mL酒精中。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得到的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生长一层致密的金壳,形成金壳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子
采用种子生长法包裹金壳。首先制备金种子溶液,在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12μL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和500μL0.1M NaOH溶液并剧烈搅拌10min,随后加入200μL质量分数为10%的氯金酸(HAuCl4)溶液,混合液的颜色迅速由浅黄色变为深棕色,表明金种子已生成。得到的金种子溶液4℃保存48h后使用。在金种子溶液中加入1mL步骤二中得到的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振荡12h后磁性收集即得到表面吸附了金种子的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将其分散至200μL去离子水中。生长金壳之前先制备生长液,在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12.5mg碳酸钾(K2CO3)和75μL质量分数为10%的HAuCl4溶液,振荡至溶液呈无色。将200μL吸附了金种子的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加入生长液中,超声1min。随后在其中迅速加入100μL甲醛(HCHO),混合液振荡30min使金壳逐渐生长到粒子表面。最后通过磁性收集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将其分散至2mL去离子水中。
步骤四、在步骤三中得到的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得到捕获基底
端粒酶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5'SH(CH2)6修饰):
5'-SH(CH2)6TTTTTTTTTTAATCCGTCGAGCAGAGTT-3'
取800μL10μM溶解在PBS缓冲液中的端粒酶底物,在其中加入200μL步骤三中得到的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将该混合液超声10s后振荡12h。随后每隔1h加入100μL0.6M溶解在PBS缓冲液中的NaCl溶液,共加10次。最后通过磁性收集连接了端粒酶底物的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即得捕获基底,并将其分散在200μL TRAP缓冲液[20mM Tris-HCl,pH8.3;1.5mM MgCl2;63mM KCl;质量分数为0.005%的Tween20;1mM乙二醇-双-(2-氨基***)四乙酸(EGTA);0.1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中,4℃保存待用。
步骤五、制备球形金纳米粒子
在2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200uL质量分数为10%的HAuCl4溶液,剧烈搅拌并加热至沸腾。随后加入8mL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钠水溶液,继续加热搅拌15min。停止加热,搅拌至溶液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酒红色的球形金纳米粒子溶液。
步骤六、在步骤五中得到的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得到报告标签
端粒互补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3'(CH2)3SH修饰):
5'-CCCTAACCCTAAAAAA(CH2)3SH-3'
在3mL球形金纳米粒子溶液中加入300μL20μM溶解在PBS缓冲液中的端粒互补序列,该混合溶液室温静置12h后,每隔1h加入300μL含有0.6M NaCl和质量分数为0.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PBS缓冲液,共加10次。随后加入3μL10mM DTNB溶液,该混合液继续静置12h,随后用8000rpm,30min离心清洗2次,沉淀分散至200μL含有0.6M NaCl的PBS缓冲液中,即得到报告标签溶液,将其4℃保存待用。
步骤七、端粒酶活性检测实验
首先利用CHAPS法提取细胞中的端粒酶。1×106个对数生长期的细胞(HeLa,SKBR3,MCF7或者MRC5)用冰PBS缓冲液离心清洗2次后分散至100μL RNA酶抑制剂处理过的冰镇CHAPS裂解液[10mM Tris-HCl,pH7.5;1mM MgCl2;1mM EGTA;0.1mM苯甲基磺酰氟(PMSF);5mMβ-巯基乙醇;质量分数为0.5%的3-[3-(胆酰胺丙基)二甲氨基]丙磺酸内盐(CHAPS);质量分数为10%的甘油]中,冰上孵育30min后,将裂解液以12000rpm,20min离心,取出上清即得端粒酶提取物,端粒酶提取物于-75℃保存待用。
随后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实验,首先进行端粒延伸反应。取20μL步骤四中得到的捕获基底,与19μL TRAP缓冲液(同步骤四)、5μL10mM dNTPs、1μL RNA酶抑制剂、5μL步骤七中得到的端粒酶提取物混合(空白对照组中端粒酶提取物用纯CHAPS裂解液代替)。该混合液30℃振荡3h进行端粒延伸反应,反应产物用磁性收集并分散至50μL含有0.6M NaCl的PBS缓冲液中。之后进行杂交反应,取10μL步骤六中得到的报告标签溶液,加入端粒延伸反应的产物中,该混合液室温静置2h,使报告标签与捕获基底充分杂交,杂交产物用磁性收集并分散至10μL去离子水中,最后观察其颜色或检测其SERS信号。
本实施例步骤六中制备出的报告标签的消光光谱如图2所示,其在520nm左右有一明显的消光峰,这是球形金纳米粒子的典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这一消光峰的存在使得报告标签呈酒红色,也是本发明中实现比色法检测的重要基础。该实施例步骤六中制备出的报告标签的SERS光谱如图3所示,其SERS信号强,益于进行SERS定量分析。图4是步骤七中最终磁性收集产物的消光光谱,当细胞提取物中有端粒酶时,产物在530nm左右产生显著的消光峰,这一消光峰源自被捕获基底捕获的报告标签。而反应体系中不含端粒酶时,产物消光光谱与捕获基底的消光光谱吻合,即此时捕获基底未能捕获报告标签。消光光谱的差异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有端粒酶对应的产物偏红色,而无端粒酶的产物呈墨绿色(捕获基底的颜色)。图5是步骤七最终磁性收集产物的SERS光谱,可以看出,对应于肿瘤细胞(HeLa、SKBR3、MCF7)的产物中检测到了很强的SERS信号,而对应于正常细胞(MRC5)和空白对照组的产物中未检测到显著的SERS信号。这是因为这三种肿瘤细胞高度表达端粒酶,而正常细胞不表达端粒酶。这一实施例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检测方法能通过比色法和SERS双通道实现端粒酶活性检测。
实施例2
以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分子为拉曼分子,以人乳腺癌细胞(SKBR3)为待测细胞,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实验。
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一至六准备捕获基底和报告标签。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七所述CHAPS法提取SKBR3细胞中的端粒酶,将端粒酶提取物用RNA酶抑制剂处理过的冰镇CHAPS裂解液稀释至对应1000个细胞/mL,100个细胞/mL,10个细胞/mL,1个细胞/mL。端粒延伸反应,取20μL捕获基底,与19μL TRAP缓冲液(同实施例1步骤四)、5μL10mM dNTPs、1μL RNA酶抑制剂、不同细胞浓度的端粒酶提取物混合(空白对照组中端粒酶提取物用纯CHAPS裂解液代替)。混合液30℃振荡3h进行端粒延伸反应,反应产物用磁性收集并分散至50μL含有0.6M NaCl的PBS缓冲液中。取10μL报告标签溶液,加入端粒延伸反应的产物中,混合液室温静置2h,使报告标签与捕获基底充分杂交,杂交产物用磁性收集并分散至10μL去离子水中,最后观察其颜色或检测其SERS信号。
图6是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对应于不同细胞浓度的磁性收集产物的SERS光谱,可以看出随着细胞浓度增大,产物中的SERS信号也不断增强,因此可以利用SERS信号实现定量检测。本实施例中发现即使是1个细胞/mL的端粒酶活性也能被检测到,实现了超高灵敏度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另外,用裸眼观察产物的颜色,发现对应于1000个细胞/mL和100个细胞/mL的产物明显偏红色,而10个细胞/mL及其以下浓度对应产物的颜色与空白对照组无法用裸眼区分。因此,该实施例中比色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0个细胞/mL。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样本量较大时,可以通过比色法快速筛选出端粒酶活性较高的样品,其余端粒酶活性较低的样品则可以通过SERS进行精确定量检测。采用这种方式能大大提高样品检测速度,利于实现高通量的生物分析。
Figure IDA0000393859770000011

Claims (9)

1.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通过比色法和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端粒酶活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CHAPS法提取待测细胞中的端粒酶,得到待测端粒酶提取物;
第二步,利用捕获基底和待测端粒酶进行延伸反应,延伸反应产物与报告标签溶液进行杂交反应;所述的捕获基底为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所述的报告标签为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
第三步,杂交反应产物通过比色法观察颜色或采用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得到SERS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基底为核壳结构,由内核层、中间壳层、外壳层组成,所述内核层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所述中间壳层为二氧化硅壳层,所述外壳层为金壳层;所述二氧化硅壳层表面修饰氨基,所述金壳层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所述二氧化硅壳层采用改进的
Figure FDA0000393859670000011
法制备,所述金壳层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粒酶底物的序列为5'-SH(CH2)6TTTTTTTTTTAATCCGTCGAGCAGAGTT-3',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端粒酶底物通过金-硫键以共价方式连接在捕获基底的金壳层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金纳米粒子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粒互补序列为5'-CCCTAACCCTAAAAAA(CH2)3SH-3',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端粒互补序列通过金-硫键以共价的方式连接在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曼分子为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通过金-硫键以共价的方式连接在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基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第二步、采用改进的
Figure FDA0000393859670000012
法在第一步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包裹二氧化硅壳层,再进一步将二氧化硅壳层表面修饰氨基;
第三步、采用种子生长法在第二步制备的表面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壳层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包裹金壳层;
第四步、在第三步制备的金壳层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得到捕获基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标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球形金纳米粒子;
第二步、在第一步制备的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
CN201310471824.2A 2013-10-11 2013-10-11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Active CN103529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1824.2A CN103529023B (zh) 2013-10-11 2013-10-11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1824.2A CN103529023B (zh) 2013-10-11 2013-10-11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9023A true CN103529023A (zh) 2014-01-22
CN103529023B CN103529023B (zh) 2015-07-29

Family

ID=49931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1824.2A Active CN103529023B (zh) 2013-10-11 2013-10-11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902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5103A (zh) * 2015-07-27 2015-10-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06434852A (zh) * 2016-09-20 2017-02-22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性自组装纳米传感器实现胞内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方法
CN106434851A (zh) * 2016-09-14 2017-02-22 东南大学 基于hemin‑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CN106591423A (zh) * 2016-11-29 2017-04-26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银纳米探针的端粒酶活性比色检测方法
CN106801085A (zh) * 2017-01-17 2017-06-06 陕西师范大学 基于铂纳米颗粒催化h2o2分解产生气压变化即时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08642139A (zh) * 2018-05-21 2018-10-12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超分辨成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09439318A (zh) * 2018-12-12 2019-03-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比率型粘性耀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55215A (zh) * 2020-09-16 2021-01-22 清华大学 检测分析活体细胞生命活动状态的修饰二聚体表面增强拉曼的方法
CN112795565A (zh) * 2021-02-04 2021-05-14 南京邮电大学 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
CN116421705A (zh) * 2023-02-27 2023-07-14 迈迪速能医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降低***发病风险的药物制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4563B (zh) * 2015-09-30 2018-10-23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三重放大技术均相非标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935A (zh) * 1995-11-28 1998-12-23 伯伦格曼海姆有限公司 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732271A (zh) * 2002-11-12 2006-02-08 美国联合生物公司 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01115847A (zh) * 2004-11-16 2008-01-30 希艾娜癌症诊疗有限公司 检测样品中的分析物的方法
JP2012205568A (ja) * 2011-03-30 2012-10-25 Panasonic Corp テロメラーゼ活性の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935A (zh) * 1995-11-28 1998-12-23 伯伦格曼海姆有限公司 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732271A (zh) * 2002-11-12 2006-02-08 美国联合生物公司 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01115847A (zh) * 2004-11-16 2008-01-30 希艾娜癌症诊疗有限公司 检测样品中的分析物的方法
JP2012205568A (ja) * 2011-03-30 2012-10-25 Panasonic Corp テロメラーゼ活性の検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ENFEI ZONG等: "Ultrasensitive Telomerase Activity Detection by Telomeric Elongation Controlled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5103A (zh) * 2015-07-27 2015-10-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06434851A (zh) * 2016-09-14 2017-02-22 东南大学 基于hemin‑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CN106434852A (zh) * 2016-09-20 2017-02-22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性自组装纳米传感器实现胞内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方法
CN106434852B (zh) * 2016-09-20 2019-11-12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性自组装纳米传感器实现胞内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方法
CN106591423A (zh) * 2016-11-29 2017-04-26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银纳米探针的端粒酶活性比色检测方法
CN106801085B (zh) * 2017-01-17 2020-04-24 陕西师范大学 基于铂纳米颗粒催化h2o2分解产生气压变化即时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06801085A (zh) * 2017-01-17 2017-06-06 陕西师范大学 基于铂纳米颗粒催化h2o2分解产生气压变化即时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08642139A (zh) * 2018-05-21 2018-10-12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超分辨成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CN109439318A (zh) * 2018-12-12 2019-03-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比率型粘性耀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39318B (zh) * 2018-12-12 2022-02-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比率型粘性耀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5215A (zh) * 2020-09-16 2021-01-22 清华大学 检测分析活体细胞生命活动状态的修饰二聚体表面增强拉曼的方法
CN112255215B (zh) * 2020-09-16 2021-08-17 清华大学 检测分析活体细胞生命活动状态的修饰二聚体表面增强拉曼的方法
CN112795565A (zh) * 2021-02-04 2021-05-14 南京邮电大学 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
CN112795565B (zh) * 2021-02-04 2024-01-23 南京邮电大学 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
CN116421705A (zh) * 2023-02-27 2023-07-14 迈迪速能医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降低***发病风险的药物制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9023B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9023B (zh)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Meng et al. A versatile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microRNA towar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iagnosis
Y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ateral flow strip biosensor based on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for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PV16 DNA
Davis et al. Elevate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a phosphate‐replete environment: Influence of sinking particles
CN104597240A (zh) 石墨烯/类过氧化物酶双信号放大检测白血病的生物传感方法
CN106496214B (zh) 苯并噻唑类的溶酶体靶向型pH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Leung et al. A highly selective G-quadruplex-based luminescent switch-on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nanomolar strontium (II) ions in sea water
CN106248648A (zh) 金为核银为壳的“拉曼静默区”基底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i et al. A novel 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based on the self-assembly of Eu3+-doped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heptamethine cyanine dye
US8232054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G-quadruplex, method for detecting G-quadruplex-forming DNA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elomerase activity
CN105628672A (zh) 一种通过sers信号快速检测外泌体的方法
CN106957908A (zh) miRNA和/或具有核酸适配体的靶标分子的检测方法及检测探针
Zhe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foliage plants Heuchera based on electrochemical profile of active molecules
CN106588966B (zh) 一种开型过氧化氢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CN104561360A (zh) Top2a基因异常检测探针、试剂盒以及方法
CN110563685A (zh) 一种以3-羟基黄酮为荧光团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56563A (zh) 一种以肿瘤细胞原位生物合成多功能金属纳米探针的方法
Rad et al. The Pandora’s box of novel technologies that may revolutionize lung cancer
CN105274195B (zh) 一种检测癌症标志物微小核糖核酸的试剂盒
Balaban Hanoglu et al. Recent Approaches in Magnetic Nanoparticle-Based Biosensors of miRNA Detection
CN105886596B (zh) 一种***细胞检测试剂盒
CN105158125B (zh) 一种端粒长度测量方法
CN106442459B (zh) 一种不同亲和配基功能化的金基萃取材料及其在表面等离激元光学亲和夹心分析中的应用
CN102154474A (zh) 一种用于肺癌诊断的分子信标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10786B (zh) 用于检测肿瘤微小核酸标志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93 Nanjing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22 Hankou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outheast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11103 No. 5 Runfa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outheast University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