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3546A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3546A
CN103503546A CN201280021601.XA CN201280021601A CN103503546A CN 103503546 A CN103503546 A CN 103503546A CN 201280021601 A CN201280021601 A CN 201280021601A CN 103503546 A CN103503546 A CN 103503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starting position
down control
user terminal
downlink sh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16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3546B (zh
Inventor
永田聪
阿部哲士
岸山祥久
武田和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03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3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3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3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即使进一步增加在相同无线资源上复用的用户终端数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发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效果。用户终端利用PDCCH用的资源区域和PDSCH用的资源区域,与无线基站进行下行通信。用户终端检测在所述PDSCH用的资源区域中PDSCH与PDCCH频分复用的无线资源的时间方向的开始位置,并接收在从所检测到的所述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所述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的所述PDCCH。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下行通信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背景技术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作为实现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标准即LTE(长期演进)更高速/大容量通信的***移动通信***,进行LTE-Advanced(LTE-A)的标准化。
在LTE中,作为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无线通信技术而研究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MIMO技术中,在发送接收机设置多个发送/接收天线,不同的信息序列从多个发送天线在相同频率以及相同时间中空间分割复用而发送。另一方面,在接收机侧,利用在发送/接收天线之间产生不同的衰减变动的情况,分离检测在相同频率以及相同时间中发送的信息序列。
此外,在MIMO技术中,规定了发送对于单一用户的不同信息序列的单用户MIMO(SU-MIMO(Single User MIMO))传输以及发送对于多个用户的不同信息序列的多用户MIMO(MU-MIMO(Multiple User MIMO))传输。在下行链路中的MU-MIMO传输中,从无线基站的多个发送天线在相同频率以及相同时间中发送对于多个用户终端的不同信息序列。这样,在MU-MIMO传输中,能够增加复用到相同无线资源(频率以及时间)上的用户终端数,因此能够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25.913“Requirements for Evolved UTRA andEvolved UTRAN”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LTE的后继***(例如,Rel.9、Rel.10)中,研究将上述的MU-MIMO传输还应用于Hetnet(Heterogeneous Network,异构网络)和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协作多点)传输。因此,在将来的***中,还想到进一步增加对相同无线资源复用的用户终端数。但是,在利用以往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增加对相同无线资源复用的用户数而无法充分发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效果的顾虑。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进一步增加对相同无线资源复用的用户终端数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发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效果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户终端是利用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和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与无线基站进行下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部,检测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中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被频分复用的无线资源的时间方向的开始位置;以及接收部,接收在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所述无线资源中被频分复用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无线基站是利用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与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与用户终端进行下行通信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复用部,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中,在从时间方向的规定的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无线资源中频分复用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以及发送部,发送被频分复用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下行共享信道。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是利用了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和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的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包括:无线基站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内的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的步骤;用户终端检测所述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被频分复用的所述无线资源的时间方向的开始位置的步骤;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在从检测到的所述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所述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移动通信***是进行利用了具有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和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的子帧的下行通信的移动通信***,其特征在于,无线基站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内的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用户终端检测所述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被频分复用的所述无线资源的时间方向的开始位置,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在从检测到的所述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所述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进一步增加在相同无线资源上复用的用户终端数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发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效果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移动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MU-MIMO传输的移动通信***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应用下行链路的MU-MIMO传输的子帧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PDCCH的分配区域的扩展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PDCCH的分配区域的扩展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PDCCH的分配区域的扩展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交叉载波调度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PDCCH的分配区域的扩展例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详细功能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详细功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应用MU-MIMO传输的移动通信***的一例的图。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具有在无线基站eNB(eNodeB)的覆盖区域内设置了具有局部的覆盖区域的小型基站RRH(射频拉远头:Remote Radio Head)的层次型的结构。在这样的移动通信***的MU-MIMO传输中,从无线基站eNB的多个天线在相同时间以及相同频率中发送对于多个用户终端UE(UserEquipment)#1以及#2的数据。此外,从小型基站RRH的多个天线对于多个用户终端UE#3以及#4的数据也在相同时间以及相同频率中发送。
图2是表示应用下行链路的MU-MIMO传输的子帧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在应用MU-MIMO传输的移动通信***中,在各子帧中,设有下行控制信道(PDCCH)用的资源区域(以下称为PDCCH区域)以及下行共享信道(PDSCH)用的资源区域(以下称为PDSCH区域)。在PDCCH区域,映射对于用户终端UE#1~#4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在对于用户终端UE#1~#4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分别包含PDSCH区域中的分配信息。
如上述那样,在MU-MIMO传输中,能够在相同时间以及相同频率中发送对于多个用户终端UE的数据。因此,还考虑在图2的PDSCH区域中,在与对于用户终端UE#1的数据相同的频域复用对于用户终端UE#5的数据。同样,还考虑在与对于用户终端UE#4的数据相同的频域复用对于用户终端UE#6的数据。
但是,在图2的PDCCH区域中没有能够映射对于用户终端UE#5以及#6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空余区域。因此,由于PDCCH区域的不足,被复用到PDSCH区域的用户终端UE的数目被限制。这样,可以想到即使通过MU-MIMO传输而增加在相同无线资源上复用的用户终端数,只要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CI)的PDCCH的分配区域不足,就不能充分发挥PDSCH区域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效果。因此,考虑通过扩展PDCCH区域的分配区域,能够充分发挥通过MU-MIMO传输的PDSCH区域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效果。
作为PDCCH的分配区域的扩展方法,考虑将至今为从子帧开头起最大至3OFDM码元为止的PDCCH区域扩展为4OFDM码元以上的方法(时分方法)、将PDSCH区域频分后重新作为PDCCH的分配区域来使用的方法(频分方法)。在后者的频分近似中,利用用户固有的参照信号(DM-RS)进行解调,从而获得波束形成增益,因此认为尤其对PDCCH的分配区域的扩展有效。
然后,即使通过频分近似而将PDSCH区域频分而扩展了PDCCH的分配区域,用户终端UE也无法在PDSCH区域确定PDCCH被频分复用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无法接收该PDCCH。本发明人们关注了即使这样将PDSCH区域进行频分而扩展了PDCCH的分配区域,用户终端UE也不能接收被频分复用到PDSCH区域内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上的PDCCH的问题,并完成了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中,如图3所示,进行利用了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的下行通信。此外,无线基站eNB在PDSCH区域中从规定的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PDCCH和PDSCH。用户终端UE检测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接收在从检测到的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的PDCCH。另外,与PDSCH频分复用的PDCCH又被成为扩展PDCCH(Enhanced PDCCH)、FDM型PDCCH、UE-PDCCH等。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中,在上述PDSCH区域中,PDSCH与PDCCH被频分复用。因此,除了上述PDCCH区域之外,能够在PDSCH区域内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中分配PDCCH,不对现有的PDCCH区域施加变更,就能够扩展PDCCH的分配区域。其结果,能够防止由于PDCCH的分配区域不足而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基于MU-MIMO传输的PDSCH区域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效果、吞吐量降低的情况。
此外,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UE能够检测在PDSCH区域中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因此,用户终端能够接收在PDSCH区域的无线资源上被频分复用的PDCCH。
下面说明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UE检测在PDSCH区域内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的方式。
<第1方式>
在第1方式中,用户终端UE从无线基站eNB接收用于构成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基于接收到的OFDM码元数,检测上述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复用码元)的开始位置。
图4是用于说明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的图。如图4所示,各子帧由14个OFDM码元(1ms)构成。PDCCH区域从各子帧的开头起最大由3个OFDM码元构成。另一方面,PDSCH区域由各子帧的除了构成PDCCH的OFDM码元之外的剩余的OFDM码元构成。
如图4所示,构成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按每个子帧而不同。例如,在图4中,PDCCH区域在子帧#1中由开头1个OFDM码元构成,在子帧#2中由开头3个OFDM码元构成,在子帧#3中由开头2个OFDM码元构成。各子帧的构成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由CFI(控制格式指示符)确定。CFI是表示构成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的信息(例如,可识别1~3的2比特的信息),通过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发送。包含CFI的PCFICH被分配到各子帧的开头OFDM码元。
图5是用于说明第1方式的PDCCH的分配区域的扩展例的图。图5A表示CFI=3时的扩展例,图5B表示CFI=2时的扩展例。图5A以及图5B表示在时间方向上包含14个OFDM码元、以及在频率方向上包含12个副载波的1个资源块。在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扩展例中,PDCCH除了PDCCH区域之外还能够分配到PDSCH区域内的规定的频率资源(副载波)上。
在图5A中,PDCCH区域由开头起第1~3个OFDM码元构成,CFI值成为3。此外,PDSCH区域由开头起第4~14个OFDM码元构成。此时,在以第CFI值+1个OFDM码元为开始位置的第CFI值+1个以后的OFDM码元即第4~14个OFDM码元中,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例如,在图5A中,PDCCH不仅分配在开头起第1~3个OFDM码元的所有副载波中,还分配在开头起第4~14个OFDM码元的一部分副载波(图5A中为3个副载波)中。
另一方面,在图5B中,PDCCH区域由开头起第1~2个OFDM码元构成,CFI值成为2。此外,PDSCH区域由开头起第3~13个OFDM码元构成。此时,在以第CFI值+1个OFDM码元为开始位置的第CFI值+1个以后的OFDM码元即第3~第13个OFDM码元中,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例如,在图5B中,PDCCH不仅分配在开头起第1~2个OFDM码元的所有副载波中,还分配在开头起第3~14个OFDM码元的一部分副载波(图5B中为3个副载波)中。
如此,在第1方式中,在以子帧的第CFI值+1个OFDM码元作为开始位置的第CFI值+1个以后的OFDM码元中,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因此,除了构成上述PDCCH区域的OFDM码元之外,对构成PDSCH区域的OFDM码元中的一部分副载波也能够分配PDCCH,能够扩展PDCCH的分配区域。
此外,在第1方式中,用户终端UE检测第CFI值+1个OFDM码元作为PDSCH与PDCCH被频分复用的多个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接收在第CFI值+1个以后的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的PDCCH。因此,即使PDCCH的分配区域被扩展的情况下,用户终端UE也能够基于从无线基站eNB通知的CFI值来接收PDCCH,能够进行盲解码处理等。
此外,在第1方式中,由于用户终端UE利用在PHICH中包含的CFI值,能够检测PDSCH与PDCCH被频分复用的多个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因此能够减轻在扩展PDCCH的分配区域的情况下的安装负担。
<第2方式>
在第2方式中,用户终端UE接收用于识别送达确认信道(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所复用的OFDM码元数是否被扩展的识别信息(例如,后述的PHICH持续时间),基于接收到的识别信息,检测上述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复用码元)的开始位置。
图6是用于说明扩展PHICH(Extended PHICH)的图。PHICH发送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如图6A所示,在相同子帧中发送对于多个用户终端UE的ACK/NACK的情况下,对多个PHICH进行扩展处理(Spreading),该多个PHICH被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由码分复用的多个PHICH构成的PHICH组进一步被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为了提高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UE的质量,被频分复用的规定数(在图6A中为2个)的PHICH组被循环3倍。
如图6A所示,被循环3倍的两个PHICH组通常在子帧的PDCCH区域的开头OFDM码元中,分散配置于三个频域。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扩展PHICH中,被循环3倍的两个PHICH组分散配置于从PDCCH区域的开头起第1~3个不同的OFDM码元。是否应用这样的扩展PHICH根据传播环境而变更。例如,如果传播环境比规定条件差,则应用扩展PHICH。
从无线基站eNB通过上位层信令向用户终端UE通知是否应用该扩展PHICH。例如由通过广播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通知的“PHICH持续时间”来表示是否应用扩展PHICH。“PHICH持续时间”是1比特的信息,在其值被设定为“0”时,表示扩展PHICH未被应用,即表示仅在开头OFDM码元中分配PHICH。另一方面,在其值被设定为“1”时,表示扩展PHICH被应用,即表示在开头第1~3个OFDM码元中分配PHICH。
如上述那样,在应用扩展PHICH时,PHICH被分散复用于各子帧的开头第1~3个OFDM码元。此时,上述的PDCCH区域也由开头第1~3个OFDM码元构成,CFI值为3。因此,PDSCH区域由除了构成PDCCH区域的开头第1~3个OFDM码元的剩余的第4~14个OFDM码元构成。
这样,在应用扩展PHICH时,各子帧的PDSCH区域固定地从开头起的第4个OFDM码元开始。因此,在应用扩展PHICH时,无线基站eNB固定地以开头起的第4个OFDM码元作为开始位置,在第4个以后的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PDCCH与PDSCH。此外,无线基站eNB经由广播信道(BCH)向用户终端UE通知被设定了用于表示应用扩展PHICH的值(例如“1”)的“PHICH持续时间”。
用户终端UE在从无线基站eNB通知了应用扩展PHICH的情况下(例如接收到了被设定为“1”的“PHICH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检测从开头起第4个OFDM码元作为PDSCH与PDCCH被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接收在开头起第4个以后的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的PDCCH。
这样,在第2方式中,在应用扩展PHICH时,固定地以从子帧的开头起第4个OFDM码元作为开始位置,在第4个以后的OFDM码元中,PDCCH和PDSCH被频分复用。因此,除了构成上述的PDCCH区域的OFDM码元之外,在构成PDSCH区域的OFDM码元中的一部分副载波中也能够分配PDCCH,能够扩展PDCCH的分配区域。
此外,在第2方式中,用户终端UE能够根据通过广播信道(BCH)广播的“PHICH持续时间”的值来检测扩展PHICH是否被应用。此外,用户终端UE在检测到正在应用扩展PHICH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开头起第4个OFDM码元作为PDSCH与PDCCH被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因此,即使在PDCCH的分配区域被扩展的情况下,用户终端UE也能够基于通过广播信道(BCH)广播的“PHICH持续时间”的值来接收被分配到扩展的区域的PDCCH,能够进行盲解码处理等。
此外,在第2方式中,用户终端基于扩展PHICH是否被应用,能够检测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的多个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因此能够减轻在扩展PDCCH的分配区域的情况下的安装负担。
<第3方式>
在第3方式中,用户终端UE接收通过交叉载波调度而被分配的不同的分量载波的PDSCH的分配开始位置,基于接收到的分配开始位置,检测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复用码元)的开始位置。
图7是用于说明交叉载波调度的图。在LTE-A中,例如,通过整合多个(例如,最大5个)20MHz的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CC),既保持与LTE的向后兼容性又实现宽带化。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整合两个分量载波CC#1以及CC#2而进行下行通信的情况下,在分量载波CC#1以及CC#2的每一个中PDSCH被分配给用户终端UE。
在图7A所示的情况下,分量载波CC#1以及CC#2的PDSCH的分配信息分别利用分量载波CC#1以及CC#2的PDCCH而发送给用户终端UE。另一方面,在图7B所示的情况下,分量载波CC#1以及CC#2的PDSCH的分配信息利用一个分量载波CC#1的PDCCH而发送给用户终端UE。将如此通过一个分量载波CC#1的PDCCH发送多个分量载波CC#1以及CC#2中的PDSCH的分配信息的情况称为交叉载波调度。
在图7B所示的交叉载波调度中,需要识别是哪个分量载波的PDSCH的分配信息。因此,在通过PDCCH发送的PDSCH的分配信息中附加有用于识别分量载波的识别信息。该分量载波的识别信息被称为CIF(载波指示符字段)。
图8是表示应用交叉载波调度时的PDCCH的分配区域的扩展例的图。在图8中,整合了4个分量载波CC#0~CC#3,且设在分量载波CC#0以及CC#3中分配对于用户终端UE#1的PDSCH。
如图8所示,在交叉载波调度中,分量载波CC#3中的PDSCH的分配信息利用不同的分量载波CC#0的PDCCH而发送。通过不同的分量载波CC#0被发送PDSCH的分配信息的分量载波CC#3也被称为交叉载波分量载波(以下,交叉载波CC)。
交叉载波CC(图8中为交叉载波CC#3)中的对于用户终端UE的PDSCH的分配开始位置通过上位层信令从无线基站eNB通知到用户终端UE。例如,PDSCH的分配开始位置由通过RRC信令通知的“pdsch-Start”表示。“pdsch-Start”是表示在交叉载波CC中对用户终端UE分配的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的信息。
例如,在图8的交叉载波CC(分量载波CC#3)中,PDSCH的分配开始位置是从开头起第3个OFDM码元。因此,通过RRC信令通知其值被设定为3的“pdsch-Start”。
这样,在交叉载波CC的子帧中,被交叉载波调度的对于用户终端UE的PDSCH的分配开始位置通过上位层信令通知到用户终端UE。因此,如图8所示,无线基站eNB在交叉载波CC中,在通过上位层信令通知的PDSCH的分配开始位置以后的OFDM码元中将PDCCH与PDSCH频分复用。
用户终端UE在通过上位层信令通知到交叉载波CC中的对于本终端的PDSCH的分配开始位置的情况下,检测被通知到的分配开始位置作为PDSCH与PDCCH被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用户终端UE接收在检测到的开始位置以后的OFDM码元中被频分复用的PDCCH。
这样,在第3方式中,在应用交叉载波调度时,在交叉载波CC的子帧中,使用被交叉载波调度的对于用户终端UE的PDSCH的开始位置作为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由此,无需通知与交叉载波CC的PDSCH频分复用的PDCCH的开始位置。
以上的第1~第3方式也可以组合至少一个而使用。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图9所示的移动通信***例如是包括LTE、LTE-A或者其后继***的***。在该移动通信***中,使用将以LTE***的***频带作为一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作为一体的载波聚合。此外,在该移动通信***中,进行MU-MIMO传输。进而,该移动通信***还可应用于在无线基站的小区内配置小型无线基站的Hetnet或中继台。在HetNet中,也可以进行CoMP。
如图9所示,移动通信***1包含无线基站20、与无线基站20进行通信的多个用户终端10(101、102、103、……10n,n为n>0的整数)。无线基站20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该上位站装置30与核心网络40连接。用户终端10在小区50中能够与无线基站20进行通信。
另外,上位站装置30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并不限定于此。上位站装置30也可以包含在核心网络40中。
各用户终端(101、102、103、……10n)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是LTE-A,但还能够包括LTE终端在内。
在移动通信***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复用)。另一方面,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复用)以及簇化DFT扩展OFDM。
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对各副载波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频带对每个终端分割为由一个或连续的资源块构成的频带,多个终端使用互不相同的频带,从而减少终端之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簇化DFT扩展OFDM将非连续性的被簇化的副载波的组(簇)分配给一台用户终端UE,对各簇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从而实现上行链路的复用的方式。
这里,说明在LTE-A中规定的通信信道结构。关于下行链路,使用在各用户终端10中共享的PDSCH与下行L1/L2控制信道(PDCCH、PCFICH、PHICH)。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包含上位层的控制信号)即通常的数据信号。发送数据包含于该用户数据中。另外,在无线基站20中对用户终端10分配的基本频率块(CC)和调度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道通知到用户终端10。
上位控制信号包含用于对用户终端10通知载波聚合数的追加/削减、各分量载波中应用的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SC-FDMA/簇化DFT扩展OFDM)的RRC信令。此外,在用户终端10中基于从无线基站20通知的信息来控制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通过RRC信令对用户终端10通知有关用于决定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的控制式的信息(例如,常数K等)的结构。此时,也可以设为通过RRC信令同时通知基本频率块固有的偏移值nCC的结构。
关于上行链路,使用在各用户终端10中共享使用的PUSCH与作为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PUCCH。通过该PUSCH,传输用户数据。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CSI(CQI/PMI/RI)、ACK/NACK等。此外,在SC-FDMA中应用子帧内跳频。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20的概略结构图。无线基站20具有发送接收天线201a、201b、放大器部202a、202b、发送接收部203a、203b、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呼叫处理部205、传输路径接口206。
从无线基站20通过下行链路向用户终端10发送的用户数据从无线基站20的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06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204。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进行序列号赋予等PDCP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接入控制)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进一步通过广播信道对用户终端10通知用于小区50中的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用于小区50中的通信的广播信息中例如包含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带宽、用于生成PRACH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号的根序列的识别信息(Root Sequence Index根序列索引)等。
发送接收部203a、203b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输出的基带信号频率变换处理为无线频带。RF信号在放大器部202a、202b中放大后输出到发送接收天线201a、201b。
无线基站20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a、201b接收由用户终端10发送的发送波。被发送接收天线201a、201b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部202a、202b放大,并被发送接收部203a、203b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204。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对通过上行链路传输而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被解码的信号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06转发到上位站装置30。
呼叫处理部2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和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2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10的概略结构图。用户终端10具有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a、101b、放大器部102a、102b、发送接收部103a、103b、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应用部105。
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a、101b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部102a、102b放大,被发送接收部103a、103b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中被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链路的数据内,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到应用部105。应用部105进行与比物理层和MAC层上位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内,广播信息也被转发到应用部105。
另一方面,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部1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进行重发控制(H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发送接收部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此后,被放大器部102a、102b放大后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a、101b被发送。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2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以及一部分上位层的功能模块图,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主要表示发送处理部的功能模块。图12例示了能够应对M+1个分量载波(CC#0~CC#M)数的基站结构。对于成为无线基站20的下属的用户终端10的发送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转发到无线基站20。另外,在图12中,主要表示了用于下行通信的功能结构,但无线基站20也可以包括用于上行通信的功能结构。
控制信息生成部300生成通过上位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发送接收的上位控制信号。在上位控制信号中包含通过交叉载波调度分配到不同的分量载波的下行共享信道的开始位置(例如,“PDSCH开始位置”或“pdsch-Start”)。此外,在上位控制信号中包含用于识别扩展PHICH是否被应用的识别信息(例如“PHICH持续时间”)。
数据生成部301将从上位站装置30转发的发送数据按每个用户作为用户数据来输出。分量载波选择部302对每个用户选择对与用户终端10的无线通信分配的分量载波。根据由分量载波选择部302对每个用户设定的分量载波的分配信息,向对应的分量载波的信道编码部303分配上位控制信号以及发送数据。
调度部310控制各分量载波中的资源分配。调度部310从上位站装置30被输入发送数据以及重发指示,并从测定了上行链路的接收信号的接收部被输入信道估计值和资源块的CQI。
此外,调度部310参照从上位站装置30输入的重发指示、信道估计值以及CQI,进行对于各用户终端10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由于频率选择性衰减,移动通信中的传播路径根据频率而其变动不同。因此,在数据发送时,对用户终端10按每个子帧分配通信质量良好的资源块(被称为自适应频率调度)。在自适应频率调度中,对各资源块选择而分配传播路径质量良好的用户终端10。因此,调度部310利用从各用户终端10反馈的每个资源块的CQI,分配能够期待改善吞吐量的资源块。
此外,调度部310决定要将下行控制信息通过上述PDCCH区域发送,还是通过上述PDSCH区域与PDSCH频分复用而发送。此外,调度部310针对通过PDSCH区域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通过自适应频率调度对每个子帧指示通信质量良好的资源块(映射位置)。因此,调度部310利用从各用户终端10反馈的每个资源块的CQI而指示资源块(映射位置)。
此外,调度部310根据与用户终端10之间的传播路径状况而控制CCE聚合数。对于小区边缘用户提高CCE聚合数。此外,决定在所分配的资源块中满足规定的块错误率的MCS(编码率、调制方式)。对信道编码部303、308、调制部304、309设定满足由调度部310决定的MCS(编码率、调制方式)的参数。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具有与一个分量载波内的最大用户复用数N对应的信道编码部303、调制部304、映射部305。信道编码部303对每个用户将从数据生成部301输出的用户数据(包含一部分上位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调制部304对每个用户调制被信道编码后的用户数据。映射部305将所调制的用户数据映射到PDSCH区域的无线资源。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具有用于生成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生成部306。下行控制信息生成部306对每个用户终端10生成通过PDCCH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PDSCH的分配信息(DL许可)、PUSCH的分配信息(UL许可)等。PUSCH的分配信息(UL许可)例如利用DCI格式0/4等的DCI格式而生成,PDSCH的分配信息(DL许可)例如利用DCI格式1A等的DCI格式而生成。在进行交叉载波调度时,对各DCI格式附加用于识别交叉载波CC的识别字段(CIF)。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具有用于生成CFI的CFI生成部307。如上述那样,CFI表示用于构成各子帧的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CFI值基于用户终端10中的下行信号的接收质量等,在1~3之间变更。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具有与一个分量载波内的最大用户复用数N对应的信道编码部308、调制部309。信道编码部308对每个用户终端10将通过下行控制信息生成部306生成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将通过CFI生成部307生成的CFI进行信道编码。调制部309调制被信道编码的下行控制信息以及CFI。
小区固有参照信号生成部311生成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RS: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RS)输出到后述的IFFT部315,复用到上述PDCCH区域的无线资源而被发送。此外,用户专用参照信号生成部317生成用户专用的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下行链路解调参照信号)。用户专用的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输出到后述的预编码权重乘法部318,复用到上述PDSCH区域的无线资源而被发送。
在调制部309中按每个用户调制的下行控制信息被控制信道复用部312复用。在PDCCH区域中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输出到交织部313,在交织部313中被交织。另一方面,在PDSCH区域中与用户数据频分复用而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被输出到映射部314。映射部314将调制后的用户数据映射到PDSCH区域的无线资源。
从映射部314输出的下行控制信息以及从映射部305输出的用户数据输入到预编码权重乘法部318。此外,通过用户专用参照信号生成部317生成的用户专用的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被输入到预编码权重乘法部318。预编码权重乘法部318基于用户专用的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对多个天线的每一个天线控制(偏移)被映射到副载波上的发送信号的相位和/或振幅。通过预编码权重乘法部318进行了相位和/或振幅偏移后的发送信号被输入到IFFT部315。
此外,从交织部313输出的下行控制信息被输入到IFFT部315。此外,在小区固有参照信号生成部311中生成的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RS)输入到IFFT部315。IFFT部315对输入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反变换,从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序信号。循环前缀***部316对下行信道信号的时序信号***循环前缀。另外,循环前缀起到消除多路径传播延迟之差的保护间隔的作用。被附加了循环前缀的发送数据送出到发送接收部203。
图13是用户终端1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4的功能模块图。另外,用户终端10被构成为可利用不同的分量载波(CC)的多个服务小区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在图13中,主要表示下行通信用的功能结构,但用户终端10也可以包含上行通信用的功能结构。
从无线基站20作为接收数据而接收的下行信号被CP去除部401去除CP。被去除了CP的下行信号被输入到FFT部402。FFT部402对下行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从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并输入到解映射部403。解映射部403对下行信号解映射,取出通过PDCCH区域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PCFICH以及PDCCH)、以及通过PDSCH区域发送的用户数据(PDSCH)和下行控制信息(扩展PDCCH)。在解映射部403中取出的下行控制信息(PCFICH以及PDCCH)被解交织部404解交织。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具有信道估计部405、解调PCFICH的PCFICH解调部406、解调PDCCH的PDCCH解调部407、解调通过PDSCH区域发送的PDCCH的扩展PDCCH解调部408、解调PDSCH的PDSCH解调部409、开始位置检测部410、PBCH解调部411。
信道估计部405利用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RS)或用户固有的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进行信道估计。具体来说,信道估计部405利用被复用到PDCCH区域的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RS)进行该PDCCH区域中的信道估计,并将估计结果输出给PDCCH解调部407。另一方面,信道估计部405利用复用到PDSCH区域的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进行该PDSCH区域中的信道估计,并将估计结果输出给PDSCH解调部409以及扩展PDCCH解调部408。
PCFICH解调部406对被复用到各子帧的开头OFDM码元的PCFICH进行解调,从而取得表示构成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的CFI。PCFICH解调部406将所取得的CFI输出给PDCCH解调部407以及开始位置检测部410。
PDCCH解调部407基于从PCFICH解调部406输出的CFI,确定各子帧的PDCCH区域,解调被复用到PDCCH区域的PDCCH而进行盲解码。此外,PDCCH解调部407通过盲解码,取得发往本终端的下行控制信息。如上述那样,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有PDSCH的分配信息(DL许可)。PDCCH解调部407将PDSCH的分配信息(DL许可)输出给PDSCH解调部409。另外,PDCCH解调部407利用信道估计部405中的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RS)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上述解调。
扩展PDCCH解调部408基于从后述的开始位置检测部410输出的开始位置,确定在PDSCH区域中PDCCH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复用码元)的开始位置。扩展PDCCH解调部408对频分复用到所确定的开始位置以后的OFDM码元的PDCCH进行解调后进行盲解码。此外,扩展PDCCH解调部408通过盲解码取得发往本终端的下行控制信息,将PDSCH的分配信息(DL许可)输出给PDSCH解调部409。
另外,扩展PDCCH解调部408利用信道估计部405中的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上述解调。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是用户固有的参照信号,可获得波束成型增益(Beamforming Gain)。因此,与利用了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RS)的解调相比(参照上述PDCCH解调部407),利用了下行解调参照信号(DM-RS)的解调能够提高在每一个码元可发送的信息量,对容量(capacity)的增大有效。
PDSCH解调部409基于从PDCCH解调部407或扩展PDCCH解调部408输出的PDSCH的分配信息,解调被复用到PDSCH区域的对于本终端的PDSCH。如上述那样,在PDSCH中,除了用户数据之外还包含上位控制信号。被解调的上位控制信号被输出到开始位置检测部410。此外,在上位控制信号中包含用于表示通过交叉载波调度而分配到不同的分量载波上的PDSCH的开始位置的信息(例如,“PDSCH开始位置”或“pdsch-Start”)。
PBCH解调部411对包含上位控制信号的广播信道(PBCH)进行解调。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的上位控制信号中包含用于识别是否应用扩展PHICH的识别信息(例如,“PHICH持续时间”)。
开始位置检测部410检测在PDSCH区域中PDSCH与PDCCH被频分复用的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具体来说,开始位置检测部410基于从PCFICH解调部406输入的CFI,检测上述开始位置。例如,如参照图5说明那样,开始位置检测部410检测子帧的开头起第CFI值+1个OFDM码元作为上述开始位置。
此外,开始位置检测部410也可以基于从PDSCH解调部409或PBCH解调部411输入的上位控制信号,检测上述开始位置。具体来说,如参照图6B说明那样,开始位置检测部410在上位控制信号(例如“PHICH持续时间”)表示在PDCCH区域中应用了扩展PHICH的情况下,也可以检测子帧的开头起第4个OFDM码元作为上述开始位置。
此外,如参照图8说明那样,开始位置检测部410也可以检测由上位控制信号(例如,“PDSCH开始位置”或“pdsch-Start”)表示的通过交叉载波调度分配到不同的分量载波的PDSCH的开始位置作为上位开始位置。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无线基站20在PDSCH区域内的OFDM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内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PDSCH与PDCCH。
这里,无线基站20可以将第CFI值+1个OFDM码元作为开始位置,对第CFI值+1个以后的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PDSCH与PDCCH,其中,CFI值表示用于构成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此外,在应用扩展PHICH时,无线基站20也可以将开头起第4个OFDM码元作为开始位置,对第4个以后的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PDSCH与PDCCH。此外,在通过交叉载波调度对不同的分量载波分配PDSCH时,无线基站20也可以将该不同分量载波(交叉载波CC)中的对于用户终端10的PDSCH的分配开始位置作为开始位置,对该开始位置以后的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PDSCH与PDCCH。
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10检测PDSCH与PDCCH被频分复用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的开始位置。此外,用户终端10接收在从被检测到的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无线资源(OFDM码元)中频分复用的PDCCH。
这里,用户终端10也可以接收表示用于构成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的CFI,基于接收到的CFI检测上述开始位置。此外,用户终端10也可以接收用于表示是否应用扩展PHICH的识别信息(PHICH持续时间),并基于该识别信息(PHICH持续时间)检测上述开始位置。此外,用户终端10接收用于表示通过交叉载波调度分配到不同的分量载波上的下行共享信道的分配开始位置的信息(例如,“PDSCH开始位置”或“pdsch-Start”),并基于接收到的信息检测上述开始位置。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其所有方面都是例示,并不受到本实施方式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仅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试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本申请基于2011年5月2日申请的特愿2011-103178。将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10)

1.一种用户终端,利用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和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与无线基站进行下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部,检测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中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被频分复用的无线资源的时间方向的开始位置;以及
接收部,接收在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所述无线资源中被频分复用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从所述无线基站接收用于构成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的OFDM码元数,
所述检测部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OFDM码元数,检测所述开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从所述无线基站接收用于识别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中对送达确认信道分配的OFDM码元数是否被扩展的识别信息,
所述检测部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检测所述开始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接收通过交叉载波调度分配给不同的分量载波的下行共享信道的分配开始位置,
所述检测部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分配开始位置,检测所述开始位置。
5.一种无线基站,利用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与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与用户终端进行下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用部,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中,在从时间方向的规定的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无线资源中频分复用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以及
发送部,发送被频分复用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与所述下行共享信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用部将第构成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的OFDM码元数+1个OFDM码元作为所述规定的开始位置,频分复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用部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中对送达确认信道分配的OFDM码元数被扩展的情况下,将开头起第4个OFDM码元作为所述规定的开始位置,频分复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用部在下行共享信道通过交叉载波调度而分配到不同的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将该不同的分量载波中的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的分配开始位置作为所述规定的开始位置,频分复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
9.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利用了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和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包括:
无线基站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内的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的步骤;
用户终端检测所述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被频分复用的所述无线资源的时间方向的开始位置的步骤;以及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在从检测到的所述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所述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步骤。
10.一种移动通信***,进行利用了具有下行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和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的子帧的下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无线基站在所述下行共享信道用的资源区域内的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
用户终端检测所述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被频分复用的所述无线资源的时间方向的开始位置,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在从检测到的所述开始位置起开始的所述无线资源上频分复用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
CN201280021601.XA 2011-05-02 2012-04-24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Active CN103503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3178A JP5432210B2 (ja) 2011-05-02 2011-05-02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下り制御チャネル受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03178 2011-05-02
PCT/JP2012/060983 WO2012150687A1 (ja) 2011-05-02 2012-04-24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下り制御チャネル受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3546A true CN103503546A (zh) 2014-01-08
CN103503546B CN103503546B (zh) 2018-01-16

Family

ID=47107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1601.XA Active CN103503546B (zh) 2011-05-02 2012-04-24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806834B2 (zh)
EP (1) EP2706801B1 (zh)
JP (1) JP5432210B2 (zh)
KR (1) KR20140034199A (zh)
CN (1) CN103503546B (zh)
MX (1) MX2013012697A (zh)
PL (1) PL2706801T3 (zh)
WO (1) WO201215068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9615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2126632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39253C (en) * 2011-06-15 2020-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xtension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904669B (zh) 2011-07-29 2016-05-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预编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参考信号及盲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6793141B (zh) * 2011-09-29 202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JP6121931B2 (ja) 2014-03-20 2017-04-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US11019620B2 (en) 2014-05-19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US11452121B2 (en) * 2014-05-19 2022-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
CN107925536B (zh) * 2015-07-06 2021-10-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中数据传送的资源分配
US20170325207A1 (en) * 2016-05-06 2017-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llocation Echoing
US10582397B2 (en) * 2016-11-09 2020-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finement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during control symbol
US11711183B2 (en) * 2018-09-04 202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s for multi-access point coordinated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CN109922530B (zh) * 2019-04-03 2022-11-08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无线专网控制信息传输时延优化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808A (zh) * 2009-01-21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及检测方法
CN101868033A (zh) * 2009-04-20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链路下行子帧的控制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2302830A2 (en) * 2009-09-28 2011-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xtend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4896A1 (en) * 2007-01-09 2008-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91942B2 (ja) * 2007-02-28 2012-12-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1438220B1 (ko) * 2007-07-13 2014-09-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데이터 송신 또는 수신 방법
JP5069160B2 (ja) * 2008-03-26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EP2501194B1 (en) * 2008-06-24 2019-05-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reception method
EP3113564B1 (en) * 2008-10-20 2019-06-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00120442A1 (en) * 2008-11-12 2010-05-13 Motorola, Inc. Resource sharing in relay operations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194177B2 (ja) * 2009-01-30 2013-05-08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連続及び非連続周波数帯域にわたる送信のための制御シグナリング
US8284732B2 (en) * 2009-02-03 2012-10-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block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40676B2 (en) * 2009-06-25 2012-12-25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ntrol and data signal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670747B1 (ko) * 2009-06-30 2016-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신호 자원의 유연한 할당
JP5255537B2 (ja) 2009-08-18 2013-08-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KR20110020708A (ko) * 2009-08-24 2011-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구성과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US9232462B2 (en) * 2009-10-15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ross-cell coordination and signaling
US8804586B2 (en) * 2010-01-11 2014-08-12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DCCH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20110194511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control channel assignment
US8625710B2 (en) * 2010-02-18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block mapping for cross-carrier assignments
KR101825431B1 (ko) * 2010-04-05 2018-02-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케리어 통신 시스템과 그의 적응적 케리어 선택 및 링크 품질 보고 방법
KR101684867B1 (ko) * 2010-04-07 2016-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간 다중화 이득을 이용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KR20110119551A (ko) * 2010-04-26 2011-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방식의 계층 셀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의 셀 간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673906B1 (ko) * 2010-04-29 2016-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시스템에서 공간 다중화 제어 채널 지원을 위한 상향 링크 ack/nack 채널의 맵핑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106465A1 (en) * 2010-04-30 2012-05-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ownlink contro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101676013B1 (ko) * 2010-05-03 2016-1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을 재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277540B2 (en) * 2010-05-12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113567B1 (en) * 2011-02-11 2018-04-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808A (zh) * 2009-01-21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及检测方法
CN101868033A (zh) * 2009-04-20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链路下行子帧的控制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2302830A2 (en) * 2009-09-28 2011-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xtend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INC.: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61,R1-102707》", 14 May 2010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9615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830228A (zh) * 2016-12-26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芯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830228B (zh) * 2016-12-26 2021-03-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芯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229019B2 (en) 2016-12-26 2022-0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TWI791003B (zh) * 2016-12-26 2023-02-0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
WO2022126632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0687A1 (ja) 2012-11-08
MX2013012697A (es) 2013-12-06
EP2706801A4 (en) 2014-10-29
CN103503546B (zh) 2018-01-16
EP2706801A1 (en) 2014-03-12
JP5432210B2 (ja) 2014-03-05
US9806834B2 (en) 2017-10-31
KR20140034199A (ko) 2014-03-19
EP2706801B1 (en) 2018-07-04
JP2012235354A (ja) 2012-11-29
US20140086201A1 (en) 2014-03-27
PL2706801T3 (pl)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44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CN103503546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CN103190192B (zh) 无线通信***、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US9893863B2 (en) Determining UL radio resources for delivery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of a DSCH when a plurality of resource sets of an enhanced DCCH are configured
EP2858407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35258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支持多个发送时间间隔、多个子载波间隔或多个处理时间的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CN108633078B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EP2849512A1 (en) Blind decoding method, wireless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3069663A1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177090A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80119927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mrs 위치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35652B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
JP5396427B2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503514A (zh) 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
CN104205695A (zh)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503544A (zh)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283276A (zh)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4205973A (zh) 无线通信***、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7196729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CN10379787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4488343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
CN104770037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47250A (zh) 无线通信***、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4205912A (zh) 通信***、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