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0712B - 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0712B
CN103460712B CN201380001012.XA CN201380001012A CN103460712B CN 103460712 B CN103460712 B CN 103460712B CN 201380001012 A CN201380001012 A CN 201380001012A CN 103460712 B CN103460712 B CN 1034607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communication
short
control un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0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0712A (zh
Inventor
田中聪明
山冈胜
松本通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3460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0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终端设备等具备:近距离通信部(14),与便携式设备(20)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15),与中继设备(30)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器(120),仅解析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终端设备(10)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控制部(13),对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与终端控制器(120)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控制部(13)具有:识别号附加部(133),对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或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部(131),使用将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体系与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132),将另一方的指令变换为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特别涉及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和无线通信来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距离无线通信(以下记为NFC或近距离通信)是近场型的无线通信,以大约1米~几厘米左右的短距离为通信区域。
然而,此前未曾连接到网络上的家电产品即使搭载无线LAN等无线通信功能,无线LAN设定的设定所需要的显示及输入功能也不充分,可预想到难以进行网络连接。因此,可预想到将来在家电产品中会并存NFC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7421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若考虑家电产品的一般的更换期间,则认为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从最初起到一并搭载了NFC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在市场上普及为止将需要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变更家电产品等的本来功能部就能够适当控制并存的NFC和一般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的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终端设备,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有: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向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另外,本发明不仅可以作为装置来实现,而且可以作为具备这样的装置所具备的处理单元的集成电路来实现,或作为以构成该装置的处理单元为步骤的方法来实现,或作为使计算机执行这些步骤的程序来实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变更家电产品等的本来功能部就实现能够适当控制并存的NFC和一般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的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中的终端设备的***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指令变换表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优先级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优先级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优先级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优先级信息的另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模块中进行指令变换的情况下的指令通信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模块的响应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基于优先级信息进行的通信模块的通信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基于优先级信息进行的通信模块的通信处理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中的通信装置的最小构成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通信模块中进行指令变换的情况下的指令通信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模块中进行头提取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模块中进行头提取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其他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模块中对告知信息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模块中对故障信息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础知识)
近距离无线通信(以下记为NFC或近距离通信)是近场型的无线通信,以大约1米~几厘米左右的短距离为通信区域。近距离通信使用于非接触IC卡(智能卡)以及RFID等中,提高用户的便利性。近年来,该NFC的向便携式电话机等便携式终端的搭载不断发展,提供了能够进行店铺中的支付等的便利性。
随着便携式终端上的NFC搭载的发展,可以预想到在包括固定式AV设备、健康设备以及生活家电在内的家电产品上的NFC的搭载也会发展。由此,例如在便携式设备侧准备用于进行家电产品的参数设定的信息,并在便携式设备中设定之后,通过使用NFC来将该信息(数据)送到家电产品等的使用NFC的家电协同,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便利性。
另一方面,可预测到例如具有与智能电网或智能仪表协同、并自动使能量消耗最优化的结构的家电产品(智能家电)今后将投放到市场中。这样的家电产品搭载RF等的无线通信模块等,通过总是连接(常时连接)到互联网来实现能量消耗的最优化,从而能够对用户带来好处。换言之,可预测到,在处于被认定为将家电产品常时连接到网络并以家电产品为网络终端一事对用户来说有较大的好处的环境时,家电产品的常时连接化(无线通信模块搭载)将进展。
但是,此前没有连接到网络上的家电产品即使搭载无线LAN等无线通信功能,无线LAN设定的设定所需要的显示或输入的功能也不充分,可预想到难以进行网络连接。但是,通过对这些家电产品采用NFC功能,不仅能够消除这些问题,而且能够期待进一步的服务扩展。因此,可预想到将来在家电产品中,NFC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并存(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NFC是作为十几厘米的距离下的小功率无线通信技术而被标准化的技术,与使用了RF等一般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不同。因此,NFC中使用的指令体系与一般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使用的指令体系不同。
专利文献1中,作为NFC功能与无线通信功能并存的设备,公开了具有NFC通信部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BT通信部的音频播放器。
但是,若考虑家电产品的一般的更换期间,则认为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从一开始到一并搭载NFC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在市场上普及为止将需要时间。
因此,针对搭载了NFC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和家电产品的本来功能部的家电产品,有如下需要:不变更对本来功能部进行控制的微机,而仅通过更换通信模块来应对NFC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这两个通信方式。此外,还为了抑制家电产品的开发成本,也有如下要求:将控制本来功能部的微机使用已有的微机(不变更微机),仅通过变更搭载于内部的通信模块来实现NFC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这两个通信方式。
在此,NFC中使用的指令体系与一般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使用的指令体系不同,因此以简单地搭载NFC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的方式搭载NFC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模块中,产生一方的通信单元不动作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形态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变更家电产品等的本来功能部就能够适当控制并存的NFC和一般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的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终端设备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有: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与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根据该结构,不用变更家电产品等的本来功能部,就能够适当控制并存的NFC和一般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
在此,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还具备通信控制部,该通信控制部将作为与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了通信的指令的响应而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终端控制部的响应指令,基于所述响应指令中包含的所述指令被赋予的识别号,发送给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指令变换部使用所述指令变换表,将从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接收到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该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是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识别号附加部对由所述指令变换部进行了指令变换后的指令附加识别号。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串行连接。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通信控制部还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且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者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后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与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串行通信。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还具备存储优先级信息的优先级信息存储部,该优先级信息表示应使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哪一个优先地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部基于所述优先级信息,切断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进行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优先级信息包含使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优先于所述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之意的信息。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优先级信息包含表示优先指令的信息,该优先指令是应优先进行指令通信的指令;所述通信控制部在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一方接收到所述优先指令的情况下,切断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进行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还具备提取部,该提取部提取保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存储部中的数据的头;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将所述数据的头发送给所述近距离通信部。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在所述数据的大小为事先确定的大小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的头发送给所述近距离通信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能够与所述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发送所述数据。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在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接收到表示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无线通信部之意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通信部能够与所述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发送所述数据。
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备告知信息控制部,该告知信息控制部检测是否有应向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者告知的告知信息,在检测到有所述告知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于使所述使用者获得所述告知信息的告知指令保持在所述近距离通信部和所述无线通信部双方;告知信息控制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中的一方对所述告知指令进行了通信的情况下,删除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中的另一方所保持的所述告知指令。
在此,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还具备故障检测部,该故障检测部检测所述无线通信部或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故障;所述告知信息是由所述故障检测部检测到的故障。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形态的通信方法,其是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该终端设备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该通信方法包括:识别号附加步骤,使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步骤,使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者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与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程序,其是使终端设备执行的程序,该终端设备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该程序包括:识别号附加步骤,使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步骤,使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者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与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形态的通信模块,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终端控制部与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有: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与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形态的集成电路,对终端控制部与无线通信部及近距离通信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所述终端控制部仅解析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的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并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有: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与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以下,利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具体例。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因此,并不是通过这些各形态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因此,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表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在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时并不是必定需要的,但构成更优选的形态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包括本发明中的终端设备的***的结构例的图。图1所示的***1具备终端设备10、作为读写器的便携式设备20、中继设备30以及服务器设备50。
终端设备10例如是空调、微波炉、洗衣机、电视、血压计等的家电产品。终端设备10由具有除了终端设备10的通信功能以外的功能(本来功能)的终端部11、以及具有通信功能的通信模块12构成。
便携式设备20搭载有NFC功能。便携式设备20对应于本发明的读写器,与终端设备10进行近距离通信。
中继设备30例如是网关设备等,具有利用无线通信将终端设备10连接到网络40的功能。
服务器设备50存在于网络40上,具有保持与终端设备10相关的信息的数据库。
***1如以上那样构成。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
终端设备10如上所述,由具有终端设备10的本来功能的终端部11、以及具有通信功能的通信模块12构成。
首先,对终端部11的结构进行说明。
终端部11是起到除了终端设备10的通信功能以外的主要功能(本来功能)的部分,若为冰箱则是起到冰箱功能的部分,若为微波炉则是起到食品加热器功能的部分,若为空调则是起到空调功能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10能够将AV家电等电子设备终端、冰箱等生活家电等的家电产品的全部作为对象。以下,省略每个家电产品的功能说明,而仅说明共同的功能。
终端部11具备:键111、具有使用履历检测部113、错误检测部114以及电源检测部115的检测部112、电源切断检测部116、具有蓄电部118的主电源117、主电源控制部119、终端控制器120以及主存储器121。
键111是终端设备10的操作按钮,受理用户操作。
使用履历检测部113按照用户对键111的操作,将***作的操作履历作为使用履历来检测,并累积(存放)到主存储器121。使用履历被继续累积,因此主存储器121优选为FIFO(First In First Out)堆栈结构,以在能够累积使用履历信息的存储器区域中记录新的履历信息。
主电源117是终端设备10的主电源,通过蓄电池或插座连接来供给电力。主电源117至少向终端部11和通信模块12供给电源。此外,主电源117具有蓄电部118,在插座被切断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蓄电部118供给电力而在一定期间内持续供给电源。
电源切断检测部116检测在没有搭载蓄电池等电池的终端设备10中插座等的电力的供给源被意外地中断。例如,电源切断检测部116根据施加在主电源117上的电压值的下降等来进行检测。另外,电源切断检测部116在插座被切断的情况下,通过由蓄电部118供给电力来动作,检测插座等的电力的供给源被意外地中断。
此外,电源切断检测部116将检测到电力源的切断的情况通知给电源检测部115。
电源检测部115检测后述的主电源117的电源状态。在此,电源状态是指电源接入的状态、能够由控制器控制电源的状态(睡眠模式)、电源断开的状态的至少3个状态。具体而言,电源检测部115在终端部11的电源断开的状态下检测电源接通状态。此外,电源检测部115在终端部11马上要成为睡眠模式或电源断开状态之前检测向睡眠模式或电源断开状态的转移,将电源状态存放到主存储器121。此外,电源检测部115也可以在由电源切断检测部116通知了电源被切断的情况下,将表示电力源被切断之意的标志信息存放到主存储器121。
主电源控制部119按照来自终端控制器120的启动命令或结束命令,开始向终端设备10供给电源(启动)或停止供给(结束)。
终端控制器120对应于本发明的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终端设备10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具体而言,终端控制器120是至少能够对使用履历检测部113、检测部112、电源切断检测部116、主电源117、主电源控制部119以及主存储器121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对除了终端设备10的通信功能以外的主要功能进行控制。终端控制器120由所谓的微机或CPU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终端控制器120仅解析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
主存储器121存储终端部11所需的信息。主存储器121具备例如在内部不能改写的ROM区域、能够改写的RAM区域、存放了记述有终端控制器120的控制步骤的固件(FW)的FW区域。ROM区域中例如记录有如下信息,该信息包含能够识别终端部11的识别信息、制造年月日以及厂商识别信息等。RAM区域中例如记录如下信息,该信息包含由使用履历检测部113收集到的使用履历信息、以及由错误检测部114检测到的终端设备10的错误信息。FW区域中例如记录作为终端控制器120的控制步骤的固件。在此,FW区域既可以由ROM存储器构成,也可以由RAM存储器构成。
终端部11如以上那样构成,由仅解析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的终端控制器120控制。
接下来,对通信模块12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通信模块12在终端设备10中能够更换。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对终端部11进行控制的终端控制器120所解析的指令体系是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来进行以下说明。
通信模块12由控制部13、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构成。
近距离通信部14对应于本发明的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具体而言,近距离通信部14与作为外部的读写器的便携式设备20进行近距离通信,在终端设备10内与控制部13进行通信。近距离通信部14由近距离通信存储部141、近距离通信控制部142以及天线143构成。
天线143例如由环形天线构成,接收来自作为外部的读写器的便携式设备20的电波。
近距离通信控制部142具备调制部1421以及解调部1422。
解调部1422对由天线143接收到的电波进行解调,传递(发送)给控制部13。调制部1421对从控制部13传递的信息进行调制,通过天线143发送。在此,信息既可以是由有效载荷和头构成的数据,也可以是对便携式设备20的指令。
本实施方式中,近距离通信控制部142解析由NFC标准制定的指令体系(以下,还记为NFC指令体系)而进行动作,将信息与NFC指令体系的指令以及NFC指令体系的指令一起传递给控制部13。
近距离通信存储部141在内部具有ROM区域和RAM区域,存储主存储器121所存储的与终端设备10(终端部11)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及用于与便携式设备20进行近距离通信的信息等。
近距离通信存储部141例如存储能够唯一地识别近距离通信部14的识别信息、能够识别终端设备10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终端设备的型号、中继设备30的地址信息以及向服务器设备50的地址信息等。近距离通信存储部141还暂时存储从便携式设备20传送的信息。另外,近距离通信存储部141例如也可以对终端部11的由使用履历检测部113提取的使用履历信息、由错误检测部114检测到的错误信息、以及由电源检测部115检测到的电源状态信息等的信息进行存储。
接下来,对无线通信部15的结构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部15对应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具体而言,无线通信部15与作为外部的通信设备的中继设备30进行无线通信,在终端设备10内与控制部13进行通信。无线通信部15由无线通信控制部151和无线RF部152构成。
无线RF部152在RF(Radio Frequency)下与中继设备30进行无线通信。在此,RF是指能够利用于无线通信的频率范围。
无线通信控制部151具备调制部1511和解调部1512。
解调部1512对由无线RF部152接收到的电波进行解调,传递(发送)给控制部13。调制部1511对从控制部13传递的信息进行调制,通过无线RF部152发送。在此,信息如上所述既可以是由有效载荷和头构成的数据,也可以是对中继设备30或服务器设备50的指令。
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控制部151解析由RF技术制定的指令体系(以下,还记为无线RF指令体系)并进行动作,将信息与无线RF指令体系的指令以及无线RF指令体系的指令一起传递给控制部13。
另外,无线RF指令体系和NFC指令体系是不同的指令体系。也就是说,在无线RF指令体系和NFC指令体系中对期望的动作分配的指令不同。
接下来,对控制部13的结构进行说明。
控制部13对应于本发明的部间通信控制部,对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与终端控制器120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3仅解析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控制对终端设备10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的终端控制器120与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间的通信。控制部13具备指令变换部131、识别号附加部133、通信控制部134以及存储部135。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3与终端部11通过串行接口而结合。具体而言,控制部13与终端控制器120串行连接。
指令变换部131对应于本发明的指令变换部,使用将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NFC指令体系)与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体系(无线RF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132,将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在此,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指令变换表的一例的图。图3表示终端设备10为空调的情况下的例子。如图3所示,指令变换表132表示向主存储器121的写入请求、主存储器121的读取请求、空调电源ON以及温度设定等对期望的动作分配的指令。
指令变换部131使用这样的指令变换表132来对指令体系进行变换。本实施方式中,对终端部11进行控制的终端控制器120所解析的指令体系是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也就是说,指令变换部131将从无线通信部15传递的指令变换为与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对应的指令。
识别号附加部133对应于本发明的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或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附加识别号。本实施方式中,识别号附加部133在指令变换部131与通信控制部134之间构成。换言之,识别号附加部133对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附加识别号。此外,识别号附加部133针对来自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对由指令变换部131变换了指令体系后的指令附加识别号。具体而言,识别号附加部133由第1识别号附加部1331和第2识别号附加部1332构成。第1识别号附加部1331对所输入的指令附加能够识别出与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对应一事的识别号。第2识别号附加部1332对所输入的指令附加能够识别出与来自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对应一事的识别号。
另外,识别号附加部133既可以使从通信控制部134传递的指令通过,也可以将附加在所传递的指令中的识别号除去之后传递。附加在指令中的识别号只要是对终端部11的终端控制器120而言无意义的信息即可。
存储部135至少具备优先级信息存储部1351和通信存储部1352。
优先级信息存储部1351对应于本发明的优先级信息存储部,存储表示应使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中的哪一个优先进行通信的优先级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4所示,优先级信息存储部1351存储包含使近距离通信部14与终端部11的指令通信优先于无线通信部15与终端部11的指令通信之意的信息在内的优先级信息。在此,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优先级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优先级信息的一例的图。
另外,优先级信息存储部1351还如图5所示,也可以对包含表示优先指令的信息在内的优先级信息进行存储,该优先指令是应优先进行指令通信的指令(图中A指令)。在此,图5是表示存储在本发明的优先级信息存储部中的优先级信息的其他一例的图。
通信存储部1352存储用于对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与终端控制器120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的信息。另外,也可以是,通信存储部1352还暂时存储主存储器121所存储的与终端设备10(终端部11)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
通信控制部134对应于本发明的通信控制部,将作为与终端控制器120进行通信的指令的响应而接收的来自终端控制器120的响应指令,基于赋予给该响应指令所包含的指令的识别号,与近距离通信部14或无线通信部15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控制部134将由识别号附加部133附加了识别号且变换为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识别号附加部133附加了识别号后的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与终端控制器120进行通信。
具体而言,通信控制部134与终端控制器120串行连接。通信控制部134将由识别号附加部133附加了识别号、并且变换为一方的指令体系(NFC指令体系)后的另一方的指令(无线RF指令体系的指令),与终端控制器120进行串行通信。此外,通信控制部134将由识别号附加部133附加了识别号后的一方的指令体系(NFC指令体系)的指令,与终端控制器120进行串行通信。
在此,假设通信控制部134对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中的一方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34基于优先级信息存储部1351所存储的优先级信息,切断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中的一方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进行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中的另一方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另外,假设在指令通信中不仅包括仅对指令进行通信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对指令进行通信后对数据进行通信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通信控制部134对无线通信部15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从近距离通信部14传递来指令时,基于优先级信息,切断无线通信部15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进行近距离通信部14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
另外,通信控制部134在从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中的一方接收到优先指令的情况下,切断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中的另一方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进行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之中的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例如,通信控制部134在从无线通信部15接收到优先指令的情况下,切断近距离通信部14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在无线通信部15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进行与该优先指令对应的指令通信。此外,例如,通信控制部134在从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优先指令的情况下,即使在近距离通信部14与终端控制器120之间进行着指令通信,也将该指令通信中断,而在近距离通信部14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进行与该优先指令对应的指令通信。
控制部13如以上那样构成。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终端设备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模块中进行指令变换的情况下的指令通信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无线通信部15与作为外部的通信设备的中继设备30进行无线通信,接收信号(电波)(S101)。
接着,无线通信部15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将解调而得到的指令传递给控制部13(S102)。
接着,控制部13中,通过指令变换部131接收从无线通信部15传递的指令。指令变换部131使用指令变换表132,将接收到的指令变换为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的指令(S103)。指令变换部131将进行指令变换后的该指令传递给第2识别号附加部1332。
接着,第2识别号附加部1332对传递来的该指令附加与无线通信部15对应的识别号(S104)。
接着,第2识别号附加部1332将该附加了识别号的指令传递给通信控制部134(S105)。
然后,通信控制部134将传递来的该指令传递给串行连接的终端控制器120。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模块的响应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从通信模块12传递被附加了与近距离通信部14或/以及无线通信部15对应的识别号的指令,终端部11接收该指令(S106)。
接着,终端部11即终端控制器120执行与接收到的指令相应的动作(S107),并且向通信控制部134发送响应于接收到的指令的响应指令(响应ACK)(S108)。在此,响应ACK中包含有用于表示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响应之意的信息,该信息中包含有上述识别号。
接着,通信控制部134判断从终端控制器120传递的响应ACK所包含的识别号(S109)。
通信控制部134在该识别号是与无线通信部15对应的识别号的情况下,向无线通信部15发送响应ACK(S110)。
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134在该识别号是与近距离通信部14对应的识别号的情况下,向近距离通信部14发送响应ACK(S111)。
由此,通信控制部134基于响应指令所包含的指令中被赋予的识别号,与近距离通信部14或无线通信部15进行通信。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基于优先级信息进行的通信模块的通信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通信控制部134对无线通信部15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进行控制。
接着,通信控制部134在将来自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指令变换后的指令)向终端控制器120发送中时,假设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了信号(S201)。
接着,近距离通信部14向通信控制部134发送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调而得到的指令(S202)。
在此,通信控制部134确认优先级信息存储部1351所存储的优先级信息,判断应使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中的哪一个优先与终端控制器120进行通信(S203)。
通信控制部134基于优先级信息存储部1351所存储的优先级信息,在应使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优先的情况下,切断无线通信部15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S204)。
接着,通信控制部134将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发送(指令通信)给终端控制器120(S206)。
接着,终端控制器120执行接收到的指令(S207)。具体而言,终端控制器120执行与接收到的指令相应的动作。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应使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优先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应使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优先的情况。在该情况下,S203中,通信控制部134基于优先级信息存储部1351所存储的优先级信息,在应使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优先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无线通信部15与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通信(S205)。
由此,通信模块12进行基于优先级信息的通信处理。
另外,图8中,在通信控制部134将来自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指令变换后的指令)向终端控制器120发送中时,假设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了信号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如图9所示,在通信控制部134将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向终端控制器120发送中时,假设无线通信部15接收到信号。
在此,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基于优先级信息进行的通信模块的通信处理的其他例的流程图。另外,图9所示的S301~S307的处理是在图8所示的S201~S207的处理中将近距离通信部14与无线通信部15替换的情况,与图8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变更家电产品等的本来功能部就实现能够适当控制并存的NFC和一般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的终端设备和其通信方法。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说明了终端设备10的结构,但这些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如图10所示,作为终端设备10的最小构成,只要具备终端部11、控制部13、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即可,其中控制部13具有通信控制部134、具有指令变换表132的指令变换部131、识别号附加部133。在此,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中的通信装置的最小构成的框图。
(变形例1)
实施方式1中,设为对终端部11进行控制的终端控制器120所解析的指令体系仅是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终端控制器120所解析的指令体系也可以仅是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将该情况作为变形例1来说明。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对与图2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10A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终端设备10,终端部21的终端控制器220以及通信模块22的控制部23的结构不同。
具体而言,终端控制器220与实施方式1的终端控制器120不同,在仅解析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体系这一点上结构不同。
控制部23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13,指令变换部231的结构不同。
指令变换部231将从近距离通信部14传递的指令变换为与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体系对应的指令。
图1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通信模块中进行指令变换的情况下的指令通信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另外,图1所示的S401~S407的处理除了将近距离通信部14与无线通信部15替换以外,与图6的处理S101~S107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变形例2)
实施方式1中,设为识别号附加部133构成在指令变换部131与通信控制部134之间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识别号附加部133也可以构成在指令变换部131与无线通信部15之间。将该情况作为变形例2来说明。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对与图2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10B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终端设备10,通信模块32的控制部33的结构不同。
具体而言,控制部33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13,指令变换部331和识别号附加部333的结构不同。
识别号附加部333构成在指令变换部331与无线通信部15之间,对来自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附加识别号。具体而言,识别号附加部333由第1识别号附加部3331和第2识别号附加部3332构成。第1识别号附加部3331对所输入的指令附加近距离通信部14的识别号,第2识别号附加部3332对所输入的指令附加无线通信部15的识别号。
指令变换部331使用指令变换表132,将从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也就是由识别号附加部333附加了识别号的另一方的指令,变换为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具体而言,指令变换部331将从无线通信部15传递且由第2识别号附加部3332附加了识别号的指令,变换为与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对应的指令。
(变形例3)
本变形例中,对变形例1和变形例2的组合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对与图2、图12以及图13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4所示的终端设备10C对应于变形例2的终端设备10B,终端部21的终端控制器220和通信模块42的控制部43的结构不同。
具体而言,终端控制器220与变形例2的终端控制器120不同,在仅解析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体系这一点上结构不同。
控制部43对应于变形例2的控制部33,指令变换部431的结构不同。
即,指令变换部431将从近距离通信部14传递并由第1识别号附加部3331附加了识别号的指令变换为与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体系对应的指令。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变更家电产品等的本来功能部就实现能够适当控制并存的NFC和一般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的终端设备和其通信方法。
具体而言,本实施的终端设备等通过具备指令变换部,能够进行用于吸收通信指令的差异的指令变换,以能够解释多个通信单元,并能够发送对家电产品(终端设备)的本来功能进行控制的家电微机(终端控制器)所解析的指令。
此外,本实施的终端设备等通过具备识别号附加部和优先级信息存储部,能够在无线通信中不论场合由终端设备的使用者(用户)对终端设备进行排他控制。这是因为,通过由识别号附加部附加识别号(ID),能够识别从哪一个通信单元向家电微机(终端控制器)传递了信息并响应了哪一个通信单元。也就是说,这是因为,通过对指令附加识别号(ID),能够判断该指令是从使用无线通信和NFC中的哪一个通信方式的通信单元(通信部或无线通信部)接收到的指令,并能够判断向近距离通信部或无线通信部中的哪一个返回ACK为宜。
此外,本实施的终端设备等具备优先级信息存储部,将基于通信状态或家电产品的动作状态的优先级信息存放在优先级信息存储部中,由此能够进行以优先级高的一方进行通信的控制。例如,基于优先级信息能够进行如下控制:切断与家电微机(终端控制器)的当前的无线通信,使伴随使用者动作的近距离通信优先进行通信。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中,对包括实施方式1的结构、并且伴随指令而与便携式设备20或服务器设备50交换数据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对与图2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5所示的终端设备10D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终端设备10,通信模块52的控制部53的结构不同。
具体而言,控制部53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13,通信控制部534的结构不同,并且附加了故障检测部536和告知信息控制部537的结构。
通信控制部534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通信控制部134,附加了头提取部538的结构。
头提取部538对应于本发明的提取部,提取保存在终端部11的主存储器121中的数据的头(头信息)。数据由头和有效载荷构成。
具体而言,头提取部538从保存在主存储器121中的数据的头(头信息)中,至少提取表示该数据的容量的信息。
然后,通信控制部534将提取的数据的头发送给近距离通信部14。
在此,控制部53在保存在主存储器121中的数据的大小为事先确定的大小以上的情况下,对近距离通信部14仅发送数据的头,在无线通信部15能够与中继设备30进行通信时发送数据。另外,也可以是,控制部53对近距离通信部14仅发送数据的头,仅在从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表示将数据发送给无线通信部15之意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无线通信部15能够与中继设备30(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发送该数据。
关于通信控制部534的其他功能,由于与通信控制部13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故障检测部536对应于本发明的故障检测部,至少检测无线通信部15或近距离通信部14的故障。
例如,故障检测部536在虽然控制部53将由终端控制器120传递的指令发送给了无线通信部15、但针对该指令的ACK没有从无线通信部15传递到控制部53时,检测为无线通信部15故障。同样,故障检测部536在虽然控制部53将由终端控制器120传递的指令发送给了近距离通信部14、但针对该指令的ACK没有从近距离通信部14传递到控制部53时,检测为近距离通信部14故障。
此外,例如,故障检测部536在虽然无线通信部15发送了包含指令的数据信号、但所述数据信号的MAC-ACK没有传递到无线通信部15的情况下,检测为无线通信部15的网络的设定错误或无线通信的包错误。另外,在NACK传递到无线通信部15的情况下,检测为虽然无线通信部15与中继设备30连接着但通信状态不良。
像这样,故障检测部536至少检测与无线通信部15或近距离通信部14相关的故障信息。
告知信息控制部537对应于本发明的告知信息控制部,检测是否有应向终端设备10D的使用者告知的告知信息,在检测到有告知信息的情况下,使近距离通信部14和无线通信部15双方保持用于使使用者获得该告知信息的告知指令。此外,告知信息控制部537在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中的一方将告知指令与外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删除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中的另一方的告知指令。
另外,告知信息控制部537也可以将故障检测部536检测到的故障信息作为告知信息。此外,告知信息控制部537也可以从终端控制器120传递的指令的内容中检测告知信息。在该情况下,告知信息控制部只要例如在检测到该指令是终端控制器120将表示终端部11的动作错误的信息进行告知的指令的情况下,将该指令作为告知信息即可。
在此,控制部53中,告知信息控制部537检测告知信息或故障检测部536检测故障信息,并经由近距离通信部14以及无线通信部将告知信息或故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设备50。服务器设备50将与故障信息(告知信息)相应的对应方法响应到近距离通信部14或无线通信部15,该对应方法(例如正常设定值等的修正信息)被传递到终端部11。
这样,终端设备10的修正信息被传递到终端部11,从而能够应对故障等。
控制部53如以上那样构成。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终端设备10D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模块中提取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头提取部538提取保存在主存储器121中的数据的头(头信息)(S501)。另外,头提取部538既可以将提取出的头信息保持,也可以存储在通信存储部1352中。
接着,通信控制部534确认是否从近距离通信部14有指令发送请求(S502)。
通信控制部534在从近距离通信部14有指令发送请求的情况下(S502中为“是”),将提取出的头信息传递给近距离通信部14(S503)。另外,通信控制部534在从近距离通信部14没有指令发送请求的情况下(S502中为“否”),结束图16所示的动作。
接着,通信控制部534确认是否从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表示发送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的请求的指令(S504)。另外,通信控制部534在没有从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表示发送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的请求的指令的情况下(S504中为“否”),结束图16所示的动作。
通信控制部534在从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表示发送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的请求的指令的情况下(S504中为“是”),确认该指令是否请求基于无线通信部15的数据发送(S505)。
通信控制部534在该指令请求基于无线通信部15的数据发送的情况下(S505中为“是”),将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暂时存储在通信存储部1352中,在无线通信部15能够与中继设备30(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发送该数据(S506)。
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534在该指令请求基于近距离通信部14的数据发送的情况下(S505中为“否”),将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发送给近距离通信部14(S507)。在该情况下,近距离通信部14将接收到的数据暂时存放(存储)在近距离通信存储部141中,在近距离通信部14能够与便携式设备20进行通信时发送该数据。
图1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模块中提取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其他例的流程图。
首先,头提取部538提取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的头(头信息)(S601)。另外,头提取部538既可以将提取出的头信息保持,也可以存储在通信存储部1352中。
接着,通信控制部534确认是否从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数据发送请求的指令(S602)。
通信控制部534在从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数据发送请求的指令的情况下(S602中为“是”),进一步确认提取出的头信息,确认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的大小是否为事先确定的大小以上(S603)。另外,通信控制部534在没有从近距离通信部14接收到数据发送请求的指令的情况下(S602中为“否”),结束图17所示的动作。
通信控制部534在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的大小为事先确定的大小以上的情况下(S603中为“是”),将提取出的头信息传递给近距离通信部14(S604)。并且,通信控制部534将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暂时存储在通信存储部1352中。
接着,通信控制部534在无线通信部15能够与中继设备30(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发送该数据(S605)。
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534在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的大小小于事先确定的大小的情况下(S603中为“否”),将主存储器121中保存的数据发送给近距离通信部14(S606)。另外,在情况下,近距离通信部14将接收到的数据暂时存放(存储)在近距离通信存储部141中,在近距离通信部14能够与便携式设备20进行通信时发送该数据。
图1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模块中对告知信息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通信控制部534从终端控制器120接收指令(S701)。
接着,告知信息控制部537根据终端控制器120所传递的指令的内容,确认是否有告知信息(S702)。
告知信息控制部537在从由终端控制器120传递的指令的内容中检测到告知信息的情况下(S702中为“是”),使近距离通信部14和无线通信部15双方保持(存放)用于使使用者获得该告知信息的告知指令(S703)。
接着,告知信息控制部537在一定期间后确认无线通信部15或近距离通信部14是否将告知指令与外部进行了通信(S704)。
在此,告知信息控制部537在无线通信部15或近距离通信部14将告知指令与外部进行了通信的情况下(S704中为“是”),确认无线通信部15以及近距离通信部14之中的哪一个将告知指令与外部进行了通信(S705)。
告知信息控制部537在确认到近距离通信部14将告知指令与外部进行了通信的情况下,从通信存储部1352中删除无线通信部15的告知指令(S706)。
另一方面,告知信息控制部537在确认到无线通信部15将告知指令与外部进行了通信的情况下,使近距离通信部14删除告知指令。
由此,通信模块52对告知信息进行通信。
另外,上述中说明了根据终端控制器120的指令来判断告知信息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故障检测部536检测到的故障信息判断为告知信息。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判断应告知给终端设备10D的使用者的告知信息的方法即可,判断方法不受限定。
图1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模块中对故障信息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故障检测部536尝试是否能够检测故障信息(S801)。另外,故障检测部536在不能检测故障信息的情况下(S801中为“否”),回到S801,在一定期间后再次尝试是否能够检测故障信息。
故障检测部536在检测到故障信息的情况下(S801中为“是”),进一步确认该故障信息是与近距离通信部14相关的故障信息,还是与无线通信部15相关的故障信息(S802)。
故障检测部536在检测到的故障信息是与近距离通信部14相关的故障信息的情况下,将该故障信息存放在通信存储部1352中(S803),并使无线通信部15经由中继设备30将该故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设备50(S804)。
接着,无线通信部15从服务器设备50接收与故障信息相应的修正信息(S805)。这样,修正信息传递到终端设备10,能够应对故障等。
另一方面,S802中,在检测到的故障信息是与无线通信部15相关的故障信息的情况下,故障检测部536将该故障信息传递给近距离通信部14(S806)。
接着,近距离通信部14将该故障信息发送给便携式设备20(S807)。
接着,便携式设备20将该故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设备50(S808)。
接着,便携式设备20从服务器设备50接收与故障信息相应的修正信息(S809)。然后,使用者使便携式设备20接近终端设备10而进行近距离通信,由此近距离通信部14从服务器设备50接收与故障信息相应的修正信息(S810)。这样,修正信息被传递到终端设备10,能够应对故障等。换言之,起到如下效果:用户不用直接对终端设备10进行操作来修正故障,基于故障信息通过使便携式设备等接近终端设备这样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对故障进行修正。
另外,可以是,中继设备30也具备近距离通信功能。在该情况下,起到如下效果:即使存在由中继设备30的影响引起的故障、或由终端设备10以及中继设备30双方的影响引起的故障,用户也能够与上述同样、通过使便携式设备20接近中继设备30而将便携式设备20所保持的修正信息传递给中继设备30,对中继设备30的故障进行修正。
由此,通信模块52对故障信息进行通信。
以上,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变更家电产品等的本来功能部就实现能够适当控制并存的NFC和一般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的终端设备和其通信方法。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对本实施方式实施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的形态、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筑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实施方式2中,设为识别号附加部133构成在指令变换部131与通信控制部534之间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识别号附加部也可以构成在指令变换部与无线通信部15之间。此外,实施方式2中,设为对终端部11进行控制的终端控制器120所解析的指令体系仅是近距离通信部14的指令体系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终端控制器120所解析的指令体系也可以仅是无线通信部15的指令体系。如图20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同样,识别号附加部633也可以构成在指令变换部631与无线通信部15之间。
在此,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例的框图。对与图12、图13以及图15相同的要素附加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图20所示终端设备10E对应于实施方式2的终端设备10D,终端部21的终端控制器220和通信模块62的控制部63的结构不同。
另外,实施方式1及2中,说明了通过NFC等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进行终端设备10与便携式设备20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红外线通信来进行用于收发指令信息的通信,便携式设备20也可以是空调等的遥控器。
此外,本发明中,即使仅是搭载于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块,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这是因为,对于具备仅由无线通信部或近距离通信部构成的通信模块的终端设备而言,通过将其已有的通信模块更换为本发明的通信模块,就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即:不变更家电产品等的本来功能部,就能够适当控制并存的NFC和一般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形态的通信模块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终端控制部与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所述通信控制部具有: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此外,本发明不仅可以作为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这样的装置所具备的处理单元的一部分作为集成电路来实现。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形态的集成电路,对终端控制部与无线通信部及近距离通信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所述终端控制部仅解析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的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并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所述通信控制部具有: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作为以构成该装置的处理单元为步骤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作为使计算机执行这些步骤的程序来实现。
即,作为本发明的一形态,也可以作为如下程序来实现,该程序是使终端设备执行的程序,该终端设备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该程序包括:识别号附加步骤,使所述通信控制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步骤,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形态,也可以作为通信方法来实现,该通信方法是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该终端设备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该通信方法包括:识别号附加步骤,使所述通信控制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指令变换步骤,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特别是能够利用于AV家电等的电子设备终端、冰箱等的生活家电等的家电产品。
附图标记说明
1 ***
10、10A、10B、10C、10D、10E 终端设备
11、21 终端部
12、22、32、42、52、62 通信模块
13、23、33、43、53、63 控制部
14 近距离通信部
15 无线通信部
20 便携式设备
30 中继设备
40 网络
50 服务器设备
111 键
112 检测部
113 使用履历检测部
114 错误检测部
115 电源检测部
116 电源切断检测部
117 主电源
118 蓄电部
119 主电源控制部
120、220 终端控制器
121 主存储器
131、231、331、431、631 指令变换部
132 指令变换表
133、333、633 识别号附加部
134、534 通信控制部
135 存储部
141 近距离通信存储部
142 近距离通信控制部
143 天线
151 无线通信控制部
152 无线RF部
536 故障检测部
537 告知信息控制部
538 头提取部
1331、3331 第1识别号附加部
1332、3332 第2识别号附加部
1351 优先级信息存储部
1352 通信存储部
1421、1511 调制部
1422、1512 解调部

Claims (17)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
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
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有:
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
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向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还具备通信控制部,该通信控制部将作为向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了通信的指令的响应而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终端控制部的响应指令,基于所述响应指令中包含的赋予所述指令的识别号,发送给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指令变换部使用所述指令变换表,将从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接收到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该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是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识别号附加部对由所述指令变换部进行了指令变换后的指令附加识别号。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串行连接。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通信控制部还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且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者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后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向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串行通信。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还具备存储优先级信息的优先级信息存储部,该优先级信息表示应使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哪一个优先地进行通信;
所述通信控制部基于所述优先级信息,切断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进行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优先级信息包含使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优先于所述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之意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优先级信息包含表示优先指令的信息,该优先指令是应优先进行指令通信的指令;
所述通信控制部在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一方接收到所述优先指令的情况下,切断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进行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部之中的一方与所述终端控制部的指令通信。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还具备提取部,该提取部对保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与终端控制部相连的主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头进行提取;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将所述数据的头发送给所述近距离通信部。
11.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在所述数据的大小为事先确定的大小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的头发送给所述近距离通信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能够与所述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发送所述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在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接收到表示将所述数据向所述无线通信部发送之意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通信部能够与所述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发送所述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备告知信息控制部,该告知信息控制部检测是否有应向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者告知的告知信息,在检测到有所述告知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于使所述使用者获得所述告知信息的告知指令保持在所述近距离通信部和所述无线通信部双方;
告知信息控制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中的一方对所述告知指令进行了通信的情况下,删除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中的另一方所保持的所述告知指令。
14.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还具备故障检测部,该故障检测部检测所述无线通信部或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故障;
所述告知信息是由所述故障检测部检测到的故障。
15.一种通信方法,是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具备: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与所述终端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识别号附加步骤,使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
指令变换步骤,在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中,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向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16.一种通信模块,具备:
近距离通信部,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
无线通信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终端控制部,仅解析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对所述通信模块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
部间通信控制部,对终端控制部与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有:
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
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向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17.一种集成电路,具备:
终端控制部,仅解析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与外部的读写器进行近距离通信的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中的一方的指令体系,并对所述集成电路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控制;以及
部间通信控制部,对终端控制部与所述无线通信部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
所述部间通信控制部具有:
识别号附加部,对来自所述近距离通信部或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附加识别号;以及
指令变换部,使用将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指令体系与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体系建立对应的指令变换表,将来自所述无线通信部以及所述近距离通信部的指令之中的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
将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变换为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后的所述另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或由所述识别号附加部附加了识别号的、所述一方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向所述终端控制部进行通信。
CN201380001012.XA 2012-02-15 2013-02-08 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0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1028 2012-02-15
JP2012031028 2012-02-15
PCT/JP2013/000694 WO2013121758A1 (ja) 2012-02-15 2013-02-08 端末機器、そ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0712A CN103460712A (zh) 2013-12-18
CN103460712B true CN103460712B (zh) 2018-03-06

Family

ID=4898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01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0712B (zh) 2012-02-15 2013-02-08 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8663B2 (zh)
JP (1) JP6104802B2 (zh)
CN (1) CN103460712B (zh)
WO (1) WO20131217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9125A (en) * 1986-08-13 1989-03-24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ntitumor agent
CN105453112B (zh) * 2013-09-11 2018-11-0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
JP6361188B2 (ja) * 2014-03-14 2018-07-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ペリフェラル
US9460577B2 (en) * 2014-07-17 2016-10-04 Hyundai Motor Company Sharing a key for a vehicle
JP6443208B2 (ja) 2015-04-28 2018-12-26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デバイ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6485848B (zh) * 2015-08-31 2020-05-01 崔胜辛 利用一次性键盘的密钥输入***及方法
CN105657005B (zh) * 2015-12-29 2018-10-09 上海林内有限公司 更换Wi-Fi模块后数据转移累加***及其转移累加方法
JP6793315B2 (ja) * 2017-02-27 2020-1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WO2018192827A1 (en) * 2017-04-21 2018-10-25 Danfoss A/S A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cooling system
US10169984B1 (en) * 2017-11-13 2019-01-01 Grand Mate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9094A (ja) * 2004-10-05 2006-04-20 Nec Software Kyushu Ltd 遠隔制御装置、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遠隔制御方法
CN101291271A (zh) * 2007-04-19 2008-10-22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JP2009065241A (ja) * 2007-09-04 2009-03-26 Sony Corp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0187421A (ja) * 2010-06-02 2010-08-26 Toshiba Corp 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5225A (ja) * 2002-12-17 2004-07-29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データ処理装置
KR100560768B1 (ko) 2003-09-05 2006-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인터페이스 집적회로 카드
JP4878744B2 (ja) 2003-09-05 2012-02-15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同時に接触方式及び非接触方式動作を有するチップカード
US20060145660A1 (en) * 2004-12-30 2006-07-06 Black Greg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JP2006279926A (ja) 2005-03-01 2006-10-12 Omron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EP1699028B1 (en) 2005-03-01 2014-05-07 OMRON Corporation Wireless alarm system with remote alarm receipt
JP4660278B2 (ja) 2005-05-24 2011-03-30 株式会社東芝 複数の無線通信部を搭載した無線通信端末
US20090001930A1 (en) * 2007-06-29 2009-01-01 Noki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R2923632B1 (fr) * 2007-11-13 2010-01-08 Oberthur Card Syst Sa Carte a microprocesseur, telephone comprenant une telle carte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dans une telle carte.
US9240824B2 (en) * 2009-02-13 2016-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2037255A2 (en) * 2010-09-14 2012-03-22 Vivotech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ecur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of a non-secure memory element payload
US8983374B2 (en) * 2010-12-13 2015-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power functionaliti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9094A (ja) * 2004-10-05 2006-04-20 Nec Software Kyushu Ltd 遠隔制御装置、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遠隔制御方法
CN101291271A (zh) * 2007-04-19 2008-10-22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JP2009065241A (ja) * 2007-09-04 2009-03-26 Sony Corp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0187421A (ja) * 2010-06-02 2010-08-26 Toshiba Corp 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88663B2 (en) 2016-03-15
US20140066045A1 (en) 2014-03-06
JP6104802B2 (ja) 2017-03-29
WO2013121758A1 (ja) 2013-08-22
JPWO2013121758A1 (ja) 2015-05-11
CN103460712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0712B (zh) 终端设备、其通信方法以及通信模块
CN104321950B (zh) 具有开关和插座控制的无线传感器***、方法和装置
CN108028786B (zh) 控制网状网络中设备之间的交互和协作的集中控制***
CN107465584A (zh) 智能家电的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智能家电
CN105278475B (zh) 家用电器的控制***、智能路由器及控制装置
KR100927337B1 (ko) Rfid 콘센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 제어 시스템
KR20030082563A (ko) 통신 인터페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동식 가정용 집기
CN105137841B (zh) 基于智能插座的远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423288B (zh) 通知方法、通知装置、通知***、电子留言板服务器以及便携式终端
US2009026266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zigbe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6165441A (zh) 服务器装置、控制***以及控制方法
CN105974806A (zh) 智能家居设备池控制方法及***
CN105573132A (zh) 家庭网关、智能家居***及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
CN101567823B (zh) 使用ZigBee的通信***和控制该***的方法
CN107431996A (zh) 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P3043516A1 (en) Network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304319A (zh) 控制家用电器加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家用电器
CN105096564A (zh) 冰箱运行环境监控***
EP3022869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smart module in home network system
CN101207540B (zh) 利用Zigbee的通信***及其信道选定方法
CN107493394B (zh) 一种手机利用Wi-Fi控制蓝牙设备的***及方法
JP2006067417A (ja)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端末機器
CN102469202A (zh) 电器控制模块以及内置有该模块的手机
CN202308641U (zh) 智能插头和家庭网络***
CN107436015B (zh) 空调寄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空调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0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08

Address after: Seaman Avenue Tor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California No. 2000 room 200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eaman Avenue Tor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California No. 20000 room 200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Seaman Avenue Tor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California No. 2000 room 200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