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3697B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3697B
CN103453697B CN201210178479.9A CN201210178479A CN103453697B CN 103453697 B CN103453697 B CN 103453697B CN 201210178479 A CN201210178479 A CN 201210178479A CN 103453697 B CN103453697 B CN 1034536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storage tank
liquid storage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84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3697A (zh
Inventor
张卫星
陈杰
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784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5369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0663 priority patent/WO20131778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3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3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3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3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25B31/004Lubrication oil recircul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15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receiv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6Recei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1Bypass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设置在空调***的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空调***的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储液罐;以及旁路管路,旁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第二储液罐的输入端之间,并且旁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与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旁路管路的设置能够提升空调***对主储液罐供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通过制冷剂在***中冷凝、蒸发的物理变化过程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改变。因而,需要在空调***中提供充足的制冷剂以及稳定的制冷剂循环。
在使用压缩机进行制冷的传统空调***中,由于室内空间有限,安装在室内的低压储液罐的体积受到限制,无法容纳空调***正常工作所需的所有制冷剂。一般地,在室外安装用于储存低压储液罐无法容纳的其余制冷剂的高压储液罐,从而在空调***中提供充足的制冷剂。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高压储液罐对制冷剂流的阻力较大,在空调***能够提供的动力较小的情况下,或者在制冷剂供液不稳定的情况下,高压储液罐的存在可能引起或加剧对空调蒸发器供液不足和不稳定。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其能够在***中存在辅助储液罐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绕过辅助储液罐的其它管路,直接为主储液罐供液。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设置在空调***的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空调***的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储液罐;以及旁路管路,旁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第二储液罐的输入端之间,并且旁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与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还可以包括压缩机和第一流量控制阀;其中,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出端,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冷凝设备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储液罐的输入端,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经由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空调***的蒸发器的输入端,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并且旁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的输入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空调***的蒸发器的输入端,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冷凝设备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储液罐的输入端,并且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还可以包括:压缩机、第一流量控制阀和切换装置;其中,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出端,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经由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旁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的输入端之间;蒸发器的输出端经由切换装置的第一通路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且蒸发器的输出端经由切换装置的第二通路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可以与蒸发器的输入端之间在高度上存在正落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可以经由相互并联连接的动力设备和第一通断阀连接蒸发器的输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可以经由动力设备连接蒸发器的输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还可以包括第一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第一储液罐中的液位进行控制,以启动或停止动力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还可以包括第二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第一储液罐中的液位对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还可以包括第三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储液罐中的液位对所述动力设备的启动或停止进行控制,并且对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切换装置可以是切换阀;或者,切换装置可以包括设置于蒸发器输出端至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的通断阀,以及设置于蒸发器输出端至冷凝设备的输入端之间的通断阀或单向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还可以包括:第二通断阀,第二通断阀与第一流量控制阀并联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还可以包括第三通断阀,第三通断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流量控制阀的输入端,且第三通断阀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切换装置的第一通路的输出端可以经由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且/或,切换装置的第二通路的输出端可以经由第二单向阀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且/或,压缩机的输出端可以经由第三单向阀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并联连接到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的每一路蒸发器的输入端处都可以设置有流量控制阀,从而控制提供到每一路蒸发器的制冷剂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压缩机可以是有油压缩机,空调***还可以包括:油分离器,其中,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油分离器的输入端,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油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压缩机的第二输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可以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空调***所包括的蒸发器之间的连接形式可以是并联、串联,或者并联和串联的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可以是风冷螺杆式空调***、水冷螺杆式空调***、风冷涡旋式空调***,或者水冷涡旋式空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空调***,能够提升空调***对主储液罐的供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在附图中,相同的或对应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对应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附图中不必依照比例绘制出单元的尺寸和相对位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为了在制冷剂循环动力不足或制冷剂供应不稳定时,仍能够保证对主储液罐(以及蒸发器)的稳定供液,为辅助储液罐设置与其并行连接的旁路管路,从而绕过辅助储液罐,直接为主储液罐供液。在这里,主储液罐指:直接、或经由任何动力设备与蒸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以对蒸发器供液的储液罐,是“第一储液罐”的示例。辅助储液罐指:设置在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主储液罐的制冷剂液体输入端(作为“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的示例)之间、用于辅助存储制冷剂的储液罐,是“第二储液罐”的示例。所设置旁路管路的第一端(输入端)设置在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辅助储液罐的输入端之间,并且该旁路管路的第二端(输出端)设置在辅助储液罐的输出端与主储液罐的制冷剂液体输入端之间。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是使用压缩机进行制冷的空调***。图中标注箭头旨在说明制冷剂循环的流动方向,其它附图相同,为了简洁起见未一一标注。该空调***至少包括:储液罐5(作为“主储液罐”,即“第一储液罐”的示例)、压缩机1、冷凝设备2、储液罐10(作为“辅助储液罐”,即“第二储液罐”的示例)、流量控制阀3和蒸发器8。其中,压缩机1的输入端连接储液罐5的输出端Ot2,压缩机1的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2的输入端,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连接储液罐10的输入端,储液罐10的输出端经由流量控制阀3连接储液罐5的输入端It1,储液罐的输出端Ot1连接蒸发器的输入端,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储液罐5的输入端It2
这里,储液罐10可以通过高压储液罐实现,但不限于此。而储液罐5可以通过低压储液罐或者分离器实现,但不限于此。由于储液罐5的体积往往受到空调***机组尺寸的影响,为防止空调***的室内机组的停开机或者室内负荷变化造成***制冷剂循环量的变化,设置储液罐10。储液罐10在制冷剂循环量变化时能够将制冷剂存储起来。当储液罐10通过高压储液器实现时,可以相对容纳较多制冷剂,从而进一步优化空调***的制冷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储液罐10的形状不受图形限制,进出口位置仅为示意性的。另外,储液罐5在图中也仅为示意性的,具体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各种形状,这里并不限制。另外,储液罐5或者储液罐10的安装方式可以是立式安装或卧式安装等各种安装方式,这里也并不限制。此外,储液罐5和10二者都既可以设置在室内也可以设置在室外,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进一步地,该空调***还包括: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之间的旁路管路101。具体地,旁路管路101的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储液罐10的输入端之间,并且其第二端设置在储液罐10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之间。
在空调***供液不稳定时,旁路管路101的设置使得制冷剂可以绕过储液罐10而直接输送到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从而加快并稳定对储液罐5的制冷剂供应。
在图1中,旁路管路101只用线形绘制为单纯的管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旁路管路101上可能设置有其它部件,例如通断阀、干燥过滤器、视液镜等,这里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使制冷剂绕过储液罐10直接输送到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即可。
另外,在图1中,在冷凝设备2到流量控制阀3之间,除了储液罐10并未绘制其它部件。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设计需要,在冷凝设备2到流量控制阀3之间,在储液罐10的上游或下游都可能设置有其它部件,这里不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旁路管路1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分别连接到任何部件之间,只要保证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储液罐10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端设置在储液罐10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之间即可。
顺便提及,在根据本法明实施例的空调***中,术语“冷凝设备”是指能够对制冷剂进行冷凝处理的设备,即冷却高温制冷剂气体并使之液化的热交换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自主选择具体的冷凝设备来实现。例如,冷凝设备2可以通过一个冷凝设备或者并联的至少两个冷凝设备实现。此时,并联的至少两个冷凝设备的输入端作为冷凝设备的输入端,并联的至少两个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作为冷凝设备的输出端。当然,根据需要冷凝设备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例如串联、或串并联的结合。冷凝设备的冷却方式可以是风冷、水冷或者蒸发式冷凝等。
此外,在根据本法明实施例的空调***中,蒸发器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具体个数不受限制。蒸发器之间的连接形式可以是并联、串联,或者并联和串联的结合。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是不需要压缩机压缩制冷剂,而使用自然冷源进行制冷的空调***。该空调***至少包括:储液罐5、蒸发器8、冷凝设备2和储液罐10。其中,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作为“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的示例)连接蒸发器8的输入端,蒸发器8的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2的输入端,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连接储液罐10的输入端,并且储液罐10的输出端连接储液罐5的输入端It1(作为“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的示例)。
此外,该空调***还包括: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储液罐5的输入端It1之间的旁路管路101。具体地,旁路管路101的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储液罐10的输入端之间,并且其第二端设置在储液罐10的输出端与储液罐5的输入端It1之间。
在空调***供液不稳定时,或制冷剂循环动力不足时,旁路管路101的设置使得制冷剂可以绕过储液罐10而直接输送到储液罐5的输入端。从而保证对储液罐5的制冷剂供应的稳定性。
在图2中,旁路管路101只用线形绘制为单纯的管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旁路管路101上可能设置有其它部件,例如通断阀、干燥过滤器、视液镜等,这里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使制冷剂绕过储液罐10直接输送到储液罐5的输入端即可。
另外,在图2中,在冷凝设备2到储液罐5之间,除了储液罐10并未绘制其它部件。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设计需要,在冷凝设备2到储液罐5之间,在储液罐10的上游或下游都可能设置有其它部件,这里不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旁路管路1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分别连接到任何部件之间,只要保证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储液罐10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端设置在储液罐10的输出端与储液罐5的输入端It1之间即可。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空调***可以在压缩机制冷(例如图1所示)和自然冷源制冷(例如图2所示)两种模式下运行。该空调***包括:储液罐5、蒸发器8、切换装置6、压缩机1、冷凝设备2、储液罐10和流量控制阀3。
其中,压缩机1的输入端连接储液罐5的第二输出端Ot2(作为“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出端”的示例),压缩机1的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2的输入端。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连接储液罐10的输入端,储液罐10的输出端经由第一流量控制阀3连接储液罐5的第一输入端It1。储液罐5的第一输出端Ot1连接蒸发器8的输入端。
蒸发器8的输出端经由切换装置6的第一通路连接储液罐5的输入端It2(作为“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的示例),且蒸发器8的输出端经由切换装置6的第二通路连接冷凝设备2的输入端。
顺便提及,根据本实施例的蒸发器8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各个蒸发器8的输出端可以分别连接切换装置6的输入端。或者,也可以先进行输出端的合并连接后,再连接切换装置6的输入端,这里并不限定。各蒸发器8的输入端与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的连接亦然。
此外,该空调***还包括: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之间的旁路管路101。具体地,旁路管路101的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储液罐10的输入端之间,并且其第二端设置在储液罐10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之间。
在空调***供液不稳定时,或者空调***工作在自然冷源制冷模式即压缩机不工作时,或者在制冷剂循环动力不足时,旁路管路101的设置使得制冷剂可以绕过储液罐10而直接输送到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从而加快并稳定对储液罐5的制冷剂供应。
在图3中,旁路管路101只用线形绘制为单纯的管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旁路管路101上可能设置有其它部件,例如通断阀、干燥过滤器、视液镜等,这里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使制冷剂绕过储液罐10直接输送到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即可。
另外,在图3中,在冷凝设备2到流量控制阀3之间,除了储液罐10并未绘制其它部件。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设计需要,在冷凝设备2到流量控制阀3之间,在储液罐10的上游或下游都可能设置有其它部件,这里不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旁路管路1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分别连接到任何部件之间,只要保证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与储液罐10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端设置在储液罐10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之间即可。
在这种能够在压缩机制冷和自然冷源制冷模式下切换运行的空调***中,切换装置6可以在其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间进行切换,以切换从蒸发器8输出的制冷剂气体的循环路径。这里,“切换装置”是对用于切换从蒸发器8输出的制冷剂蒸汽的传输路径的装置或装置组的统称,并不限于某种特定的实现。
例如,切换装置6可以使用切换阀实现。则切换装置6的第一通路是指切换阀内部、切换阀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之间的通路,切换装置6的第二通路是指切换阀内部、切换阀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之间的通路。具体地,如图3所示,切换阀6的输入端连接蒸发器8的输出端,切换阀6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储液罐5的输入端It2,切换阀6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2的输入端。实现切换装置6的切换阀主要的作用在于实现流路的切换,可以通过四通阀、三通阀或者电磁阀等实现,但不限于此。另外,还可以使用分立的元件,诸如通断阀、单向阀等来实现切换转置6,将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在自然冷源模式下的制冷循环中,压缩机1停止工作,制冷剂按照冷凝设备2、储液罐10、流量控制阀3、储液罐5、蒸发器8、切换装置6、再到冷凝设备2的流向构成制冷循环,直接由室外环境为制冷剂提供冷源。
停止压缩机而使用天然冷源进行制冷,可以显著减少空调***的能耗,有利于节能减排。当制冷剂的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都可以利用室外的自然冷源来进行制冷剂的制冷。因此,两种制冷方式的切换可以由***根据制冷剂与室外温度的温差进行,具体地,制冷剂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可以通过自然冷源模式进行制冷,否则,可以通过压缩机模式进行制冷。可选择地,在实际应用中,两制冷方式的切换还可以由人工控制等,这里不赘述。
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在没有压缩机输出高压气体从而产生制冷剂循环动力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提供额外的循环动力机制,来为制冷剂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
针对这个问题,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中,可以在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和蒸发器8的输入端之间布置循环动力机制。当空调***在自然冷源制冷模式下工作时,循环动力机制能够产生足够的动力,使得制冷剂在空调***中运行。
根据空调***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方式来实现循环动力机制,只要能够在没有压缩机工作的情况下为制冷剂提供循环的动力即可。下文中将举例详细说明循环动力机制的具体实现。此外,该动力机制也同样适用于结合图2说明的只使用自然冷源进行制冷的空调***。
在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与蒸发器8的输入端之间在高度上存在正落差。从而,制冷剂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储液罐5流入蒸发器8。
此实施例适用于使用空调***的设施(例如机房)坐落在诸如高层建筑中等能够提供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与蒸发器8的输入端之间的正落差的场地中的场景。例如,可以将空调***中的储液罐设置在楼顶等较高的位置,而将一个或多个蒸发器设置在下面的楼层中,从而利用该高度落差间存在的重力势能产生制冷剂从储液罐流向蒸发器的动力。直接通过重力作用保证制冷剂在制冷回路中的循环,大大节省任何动力设备运行的功率损耗,对空调***节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安装空调***的场地不允许在储液罐向蒸发器的输出口和蒸发器之间设置合适的高度落差;或者,所设置的高度落差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循环动力。为此,可以使用其它方式来布置循环动力机制。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布置在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与蒸发器8的输入端之间的循环动力机制是动力设备7。
具体地,如图4所示,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经由动力设备7连接蒸发器8的输入端。这里,动力设备7可以通过一个泵或者多个并联的泵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其它可以提供动力的设备实现。泵可以是离心泵、旋涡泵、齿轮泵或螺杆泵等,但不限于此。此外,这里,各个蒸发器8的输入端可以分别连接动力设备7的输出端,或者,也可以先进行输入端的合并连接后,连接动力设备7的输出端,但不限于此。
与在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和蒸发器8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正落差相比,动力设备7的设置提供了更充足循环动力。尤其在制冷回路管路较长、和/或***对制冷剂流量要求较大的情况下。此外,使用动力设备7提供循环动力更加灵活。尤其在多个泵并联的例子中,可以依据***制冷需要启动泵的部分或全部,从而在能够提供充足循环动力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电力损耗。
当然,在安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结合布置上面说明的两种循环动力机制。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与蒸发器8的输入端在高度上存在正落差,并且,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经由并联的动力设备7和通断阀41(作为“第一通断阀”的示例)连接蒸发器8的输入端。
在这种情况下,循环动力机制可以在两种状态下工作:关闭动力设备7,打开通断阀41,制冷剂依靠重力作用从储液罐5流向蒸发器8,并在空调管路中进行循环;启动动力设备7,关闭通断阀41,制冷剂在动力设备7所产生动力下在空调管路中循环。这种布置使得既可以为制冷剂提供充足的循环动力,又可以利用有利的安装落差尽可能地减小电力消耗。在本实例中,通断阀41也可以实现为多个通断阀的并联连接。
上面结合图3至图5分别说明了采用重力和电力方式提供制冷剂循环动力的循环动力机制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方式,只要能够在压缩机不工作时为制冷剂提供合适的循环动力即可。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在该实例中,代替使用切换阀,切换装置6可以包括设置于蒸发器8的输出端至储液罐5的输入端It2(作为“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的示例)之间的通断阀62,以及设置于蒸发器8的输出端至冷凝设备的输入端之间的通断阀61。可选择地,还可以使用单向阀来替换通断阀61。
虽然图6中示出的通断阀61和62是电磁阀,但可以理解还可以采用其它通断阀,诸如手动球阀来实现。在其它图中示出的各个通断阀也是如此。既可以用电磁阀实现,也可以用电动球阀、手动球阀、电动二通阀等各种常用通断阀来实现。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断阀61和62的开度可以进行调节。
当空调***在压缩机模式下运行时,通断阀62打开,通断阀61关闭。换句话说,切换装置的第一通路即通断阀62所在管路接通,切换装置的第二通路即通断阀61所在的管路阻断。当空调***在自然冷源制冷模式下运行时,通断阀61打开,通断阀62关闭。换句话说,切换装置的第二通路即通断阀61所在管路接通,切换装置的第一通路即通断阀62所在的管路阻断。
在上面描述的各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3可以使用电子膨胀阀、二通阀、电动球阀、热力膨胀阀、或者孔板+可调节开度的通断阀等方式实现,但并不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当流量控制阀3通过热力膨胀阀实现时,由于热力膨胀阀对管路中流体的阻力较大,可以在热力膨胀阀上并联通断阀,从而在自然冷源模式下的制冷循环中、或者在由于诸如管路复杂等原因引起的循环动力不足时,通过通断阀进行制冷剂的流量控制,在压缩机模式下的制冷循环中、或者在循环动力充足时通过热力膨胀阀进行制冷剂的流量控制。从而,可以进行空调***中制冷剂的流量控制和调节,使得***中制冷剂流量保持在所需的流量上。当然,在使用电子膨胀阀之外的其它方式实现流量控制阀3时,也可以以并联通断阀的方式进行流量控制。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相对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其区别在于:空调***还设置有通断阀4(作为“第二通断阀”的示例),该通断阀4与流量控制阀3并联连接。
在空调***正常进行制冷工作时,压缩机1启动。此时,可以将流量控制阀3开启,用于制冷剂的传输,并且将通断阀4关闭。在自然冷源模式下进行制冷时,压缩机1关闭。此时,可以将流量控制阀3关闭,将通断阀4开启,用于制冷剂的传输。
由于通断阀4阻力较小,从而可以降低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传输阻力,减少动力设备7的功率损耗,提高空调***的制冷剂传输速度和效率,进而提高空调***的制冷效果。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相对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其区别在于:空调***还设置有通断阀42(作为“第三通断阀”的示例),通断阀42的输入端连接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且通断阀42的输出端连接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
在空调***正常进行制冷工作时,压缩机1启动。此时,可以将流量控制阀3开启,用于制冷剂的传输,并且将通断阀42关闭。在自然冷源模式下进行制冷时,压缩机1关闭。此时,可以将流量控制阀3关闭,将通断阀42开启,用于制冷剂的传输。
由于通断阀42阻力较小,从而可以降低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传输阻力,减少动力设备7的功率损耗,提高空调***的制冷剂传输速度和效率,进而提高空调***的制冷效果。此外,由于通断阀42直接连接在储液罐5的第一输出端Ot1,在打开通断阀42时,制冷剂不再流入储液罐5而直接向蒸发器8提供,因而,提高了向蒸发器8供应制冷剂的速度。
在图7和图8中分别示出只安装通断阀4和通断阀42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既安装通断阀4又安装通断阀42,根据空调***的工作状态选择使用。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
为了防止空调***中的制冷循环中发生制冷剂倒流的现象,优选可以在空调***中设置单向阀。例如,在第九实施例中,切换装置6的第一输出端(第一通路的输出端)经由单向阀91(作为“第一单向阀”的示例)连接储液罐5的输入端It2;切换装置6的第二输出端(第二通路的输出端)经由单向阀92(作为“第二单向阀”的示例)连接冷凝设备2的输入端;并且压缩机1的输出端经由单向阀93(作为“第三单向阀”的示例)连接冷凝设备2的输入端。从而,分别防止制冷剂回流到蒸发器8或者压缩机1中。当然,单向阀91、92和93也可以选择性地单独设置。
图10和图11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图。
为了防止在空调***内制冷剂循环量比较小的情况下,持续使用作为循环动力机制的动力设备对动力设备的损耗较大,可以设置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主储液罐中的液位进行控制,以启动或停止动力设备的液位控制器。
在第十实施例中,例如,液位控制器14(作为“第一液位控制器”的示例)的两个液位检测端分别连接储液罐5的高位输出端和低位输出端,液位控制器1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动力设备7的控制端,从而通过液位控制器14的输出信号控制动力设备7的开启和停止。在具体应用中,液位控制器14可以将液位检测端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给控制板。控制板再通过逻辑计算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输出给动力设备7。具体地,液位控制器14可以用于:当检测到储液罐5的液位等于或高于低位输出端时(低位输出端检测到液体,高位输出端检测到或未检测到液体),控制动力设备7开启;检测到液位低于低位输出端时(低位输出端未检测到液体),控制动力设备7停止工作。从而保证只有在液位足够的情况下才开启动力设备7,防止动力设备7过度损耗。当然,还可以使用任意其它规则和液位控制器的布置对动力设备7进行控制。
此外,当位于冷凝设备与储液罐之间的流量控制阀可控时,可以在主储液罐上设置另外的液位控制器(作为“第二液位控制器”的示例),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主储液罐中的液位对流量控制阀进行控制。具体地,对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如图11中所示,液位控制器13(作为“第二液位控制器”的示例)的两个液位检测端分别连接储液罐5的高位输出端和低位输出端,液位控制器1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流量控制阀3的控制端。液位控制器13用于检测储液罐5中的液位,根据检测到的储液罐5中的液位对流量控制阀3相应进行控制。这里的控制可以为打开关断控制,或者,也可以进行线性或者非线性控制等,这里不限定。
此时,流量控制阀3可以使用电动的流量控制元件实现,由液位控制器13发出对应的电信号进行流量控制阀3的控制。或者,液位控制器13和流量控制阀3也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实现。例如,在储液罐中设置浮球来感应液位,液位低时供液口开启,液位达到时供液口关闭。则这里的浮球对应液位控制器13,而供液口则对应流量控制阀3。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液位控制器13和流量控制阀3还可以有其它的实现方式,这里不赘述。
具体地,液位控制器13可以用于:检测储液罐5的液位低于预设第一液位值,控制流量控制阀3开启或加大供液;检测储液罐5的液位高于预设第二液位值,控制流量控制阀3关断或者减少供液。从而保证储液罐5中的液位处于第一液位值和第二液位值之间。这里,第二液位值大于第一液位值。第一液位值和第二液位值可以分别取值为低位输出端和高位输出端对应的液位值,或者,也可以自主设定其它的液位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设定,这里并不限制。在具体应用中,例如液位控制器13可以将液位检测端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给控制板等控制器件。控制板再通过逻辑计算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输出给流量控制阀3。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为了清楚起见,将液位控制器13和14分开说明。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二者也可以实现为:在储液罐5上设置一个液位检测器,该检测器将液位检测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到控制板,由控制板的CPU进行处理后分别生成控制动力设备7的信号和控制流量控制阀3的信号,并分别输出到动力设备7和流量控制阀3,以进行控制(作为“第三液位控制器”的示例)。液位控制器13和14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诸如传感器的各种液位控制器实现。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在该实例中,在并联连接到储液罐5的输出端Ot1的每一路蒸发器81、82、83的输入端处都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81、182、183,从而控制提供到每一路蒸发器的制冷剂的量。这里蒸发器81、82、83可以分别代表一个单独的蒸发器,也可以代表一组蒸发器经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结合。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的示意图。当压缩机1是使用润滑油的有油压缩机时,为了减少压缩机1的润滑油进入制冷剂中的油量,提高空调***的效率,节约能耗,可以在压缩机1的输出端设置油分离器。如图13中所示,压缩机1的输出端Oc连接油分离器16的输入端Id,油分离器16的输出端O d1(作为“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的示例)连接冷凝设备2的输入端,油分离器16的第二输出端Od2(作为“油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的示例)连接压缩机1的输入端Ic2(作为“压缩机的第二入出端”的示例)。
油分离器16能够将压缩机1的输出端Oc输出的制冷剂中混杂的润滑油分离出来,送回压缩机1中,为压缩机1提供润滑功效。
在其它各实施例中,当压缩机1是使用润滑油的有油压缩机时,也可以增加油分离器16。这里不赘述。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各空调***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干燥过滤器和/或视液镜。
以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干燥过滤器和/或视液镜可以设置于油分离器16到压缩机1的回油路径上。如图13所示,在油分离器16到压缩机1的回油路径上依次设置有干燥过滤器111和视液镜121。干燥过滤器111用于滤除回流润滑油中的水分。
此外,干燥过滤器111和视液镜121所在的路径上还可以设置通断阀17。具体地,通断阀17可以设置于干燥过滤器111的左侧、或者视液境121的右侧、或者干燥过滤器111和视液镜121之间等。例如图13所示,油分离器16的回油输出端依次通过干燥过滤器111、通断阀17以及视液镜121连接压缩机1的接收油分离器回油的输入端Ic2
控制阀17的作用在于通过自身的通断或开度,控制油分离器16和压缩机1之间的回油量。
此外,干燥过滤器和/或视液镜还可以设置于冷凝设备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干燥过滤器和视液镜与冷凝设备2以及储液罐5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包括: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通过干燥过滤器11连接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或者,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通过视液镜12连接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或者,冷凝设备2的输出端依次通过干燥过滤器11和视液镜12连接流量控制阀3的输入端。干燥过滤器11用于滤除制冷剂中的水分。
通过增加干燥过滤器和视液镜,可以吸收和观测制冷剂中的水分,以防止制冷剂中水份过多导致制冷量下降。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压缩机1可以由至少一个压缩机构成。当压缩机1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压缩机时,压缩机之间可以相互并联,压缩机的输入端共同作为压缩机1的输入端,压缩机的输出端共同作为压缩机1的输出端。
采用至少两个压缩机并联的方式构成压缩机1,相对于使用一个压缩机进行制冷,提高了空调***满足不同制冷需求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空调***一直运行在最佳工况。例如,当制冷需求较小时,可以只控制一台或部分压缩机开启,而当制冷需要提高时,控制较多或全部压缩机开启。根据不同制冷需求,控制压缩机运行的台数,从而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减少空调***的功率损耗。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在蒸发器的附近可以设置风机(图中未示出),通过风机加快蒸发器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器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冷热交换。冷凝设备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当冷凝设备采用风冷的冷却方式时,冷凝设备的附近需要设置风机,通过风机加快冷凝设备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冷凝设备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冷热交换;当冷凝设备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时,冷凝设备的附近需要设置冷冻水管路,通过冷冻水管路与外界温度之间进行冷热交换。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可以是风冷螺杆式空调***、水冷螺杆式空调***、风冷涡旋式空调***,或者水冷涡旋式空调***。
在此需要说明,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并非穷举而且也不是意在对本公开所涵盖的范围进行限制。在确保能够实现空调***的基本功能的情况下,上面结合附图描述的各实施例中相关的功能部件的配置可以进行任意组合,通过这些组合得到的空调***也应被认为落入本公开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例如,“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等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或者部件的端子等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是经由其它部件间接相连。
在前面的说明书中参照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如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包括:
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空调***的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储液罐;以及
旁路管路,所述旁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储液罐的输入端之间,并且所述旁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之间,
其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压缩机和第一流量控制阀,
压缩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出端,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冷凝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罐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经由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空调***的蒸发器的输入端,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旁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输入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切换装置;其中,
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经由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通路连接所述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且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还经由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通路连接所述冷凝设备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之间在高度上存在正落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经由相互并联连接的动力设备和第一通断阀连接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经由动力设备连接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还包括:第一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储液罐中的液位进行控制,以启动或停止所述动力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还包括:第一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储液罐中的液位进行控制,以启动或停止所述动力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2、4、6和7中任一个所述的空调***,还包括:第二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储液罐中的液位对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还包括:第三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储液罐中的液位对所述动力设备的启动或停止进行控制,并且对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还包括:第三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储液罐中的液位对所述动力设备的启动或停止进行控制,并且对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2、4、6、7、9和10任一个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是切换阀;或者,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蒸发器输出端至所述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的通断阀,以及设置于所述蒸发器输出端至所述冷凝设备的输入端之间的通断阀或单向阀。
12.根据权利要求2、4、6、7、9和10中任一个所述的空调***,还包括: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二通断阀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并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2、4、6、7、9和10中任一个所述的空调***,还包括:第三通断阀,所述第三通断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三通断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
14.根据权利要求2、4、6、7、9和10中任一个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通路的输出端经由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储液罐的第二输入端;且/或,
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通路的输出端经由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冷凝设备的输入端;且/或,
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经由第三单向阀连接所述冷凝设备的输入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2、4、6、7、9和10中任一个所述的空调***,其中,在连接到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的每一路蒸发器的输入端处都设置有流量控制阀,从而控制提供到每一路蒸发器的制冷剂的量,所述每一路蒸发器之间并联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4、6、7、9和10中任一个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压缩机是有油压缩机,所述空调***还包括:油分离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油分离器的输入端,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冷凝设备的输入端,油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压缩机的第二输入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2、4、6、7、9和10中任一个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空调***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压缩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2、4、6、7、9和10中任一个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空调***所包括的蒸发器之间的连接形式是并联、串联,或者并联和串联的结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2、4、6、7、9和10任一个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空调***是风冷螺杆式空调***、水冷螺杆式空调***、风冷涡旋式空调***,或者水冷涡旋式空调***。
CN201210178479.9A 2012-05-31 2012-05-31 空调*** Active CN103453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8479.9A CN103453697B (zh) 2012-05-31 2012-05-31 空调***
PCT/CN2012/080663 WO2013177868A1 (zh) 2012-05-31 2012-08-28 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8479.9A CN103453697B (zh) 2012-05-31 2012-05-31 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3697A CN103453697A (zh) 2013-12-18
CN103453697B true CN103453697B (zh) 2017-03-15

Family

ID=49672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8479.9A Active CN103453697B (zh) 2012-05-31 2012-05-31 空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3697B (zh)
WO (1) WO20131778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838A (zh) * 2014-11-19 2015-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调节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04482630B (zh) * 2014-12-18 2017-09-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缺氟保护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4776570B (zh) * 2015-03-30 2017-04-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89286B (zh) * 2018-12-19 2023-09-19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及空调器
CN109695967A (zh) * 2018-12-26 2019-04-30 葛洲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冷却***
JP7386894B2 (ja) * 2019-12-05 2023-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5789911B (zh) * 2022-11-17 2024-05-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2028Y (zh) * 2004-12-24 2006-03-0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1808000A (zh) * 2006-02-17 2006-07-26 清华大学 一种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01012990A (zh) * 2007-01-30 2007-08-08 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热泵机组的容量调节***
CN101694311A (zh) * 2009-10-23 2010-04-14 清华大学 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9497A (ja) * 1996-02-19 1997-09-05 Denso Corp 冷凍サイクル
JP2002067676A (ja) * 2000-08-25 2002-03-08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393046B2 (ja) * 2002-08-29 2010-01-06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機
US7331189B2 (en) * 2004-11-24 2008-02-19 Hoshizak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oling device
TWI360631B (en) * 2009-03-13 2012-03-21 Ind Tech Res Inst Air condi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2028Y (zh) * 2004-12-24 2006-03-0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1808000A (zh) * 2006-02-17 2006-07-26 清华大学 一种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01012990A (zh) * 2007-01-30 2007-08-08 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热泵机组的容量调节***
CN101694311A (zh) * 2009-10-23 2010-04-14 清华大学 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77868A1 (zh) 2013-12-05
CN103453697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3697B (zh) 空调***
US9845981B2 (en) Load estimator for control of vapor compression cooling system with pumped refrigerant economization
CN110325804B (zh) 用于控制制冷***的***和方法
EP2755461B1 (en) High efficiency cooling system
CN108700347B (zh) 用于控制制冷***的***和方法
US9316424B2 (en) Multi-stage cooling system with tandem compressors and optimized control of sensible cooling and dehumidification
US8650898B2 (en) Air conditioner
USRE39924E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modulated condensing loops
US10345012B2 (en) Coo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a plural in-series pumped liquid refrigerant trim evaporator cycle
US20100107658A1 (en) Data center cool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3453705B (zh) 空调***
WO2014055914A1 (en) Load estimator for control of vapor compression cooling system with pumped refrigerant economization
US115556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N103453704B (zh) 空调***
WO2005121650A1 (en) An ‘installed’ air conditioning cooling capacity reduction run-around pre-cool / re-heat coil system
CN114198872B (zh) 一种机房空调、机房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392912U (zh) 一种空调***
EP2917649B1 (en) Load estimator for control of vapor compression cooling system with pumped refrigerant economization
US9194615B2 (en) CO2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JP2024043621A (ja) 熱源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装置
CN114251858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A2363288C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modulated condensing loo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2 building 1-4 floor, building 6-10

Patentee after: Vitam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Branch Road, No.

Patentee before: Aimosheng Network Energy Source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