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5033A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5033A
CN103425033A CN2013101961919A CN201310196191A CN103425033A CN 103425033 A CN103425033 A CN 103425033A CN 2013101961919 A CN2013101961919 A CN 2013101961919A CN 201310196191 A CN201310196191 A CN 201310196191A CN 103425033 A CN103425033 A CN 103425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ox
attachment positions
frame member
equipment body
pressures part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61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5033B (zh
Inventor
鸟山恭德
田边真人
野村计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425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5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5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5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 G03G2215/0614Developer solid type one-component
    • G03G2215/0617Developer solid type one-component contact development (i.e. the developer layer on the donor member contacts the latent image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处理盒和成像设备。所述处理盒能可拆卸地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所述处理盒包括:图像承载部件;显影剂承载部件;显影框架部件,其构造成支撑显影剂承载部件并且能实现抵靠状态和分离状态;和力接收部分,其构造成允许显影框架部件通过受到加压部分挤压而进入分离状态,其中力接收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抵靠在加压部分上并且沿着处理盒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的沿所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每侧上,沿与所述***方向交叉的方向从第一部分延伸,并且抵靠在加压部分上,并且力接收部分具有形成在两个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

Description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盒和可拆卸地配备有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可拆卸地配备有处理盒的成像设备。该处理盒包括至少配备有显影辊和显影框架部件的显影单元和至少配备有感光鼓和清洁框架部件的感光部件单元。并且显影辊与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接触,由此将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作为显影图像的调色剂图像。其中通过使显影辊与感光部件鼓接触而进行显影的这种***被称为接触显影方法。
在该接触显影方法中,显影辊保持压靠在感光鼓上,以便显影辊和感光鼓维持预定的抵靠压力。因而,显影辊的表面上的弹性层发生变形,导致有缺陷的图像。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可以选择几乎不变形的材料用于显影辊的表面上的弹性层,或者严格控制制造条件。然而,这会导致成本上升。
鉴于此,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8-170950公开了已知构造,其中在不进行成像的非成像时间段期间,显影辊借助分离部件而保持远离感光鼓。
而且,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0-190977所讨论的构造(参见图11)中,也可以使显影辊17与感光鼓1分离。在图11所示的构造中,显影分离部分70(70a和70b)设置在显影单元4中的两个位置处,即,在处理盒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而且,当附装了处理盒7时,处理盒7的显影分离部分70(70a和70b)受到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引导件29挤压,由此使显影辊17与感光鼓1分离。
在图11所示的上述构造中,在处理盒7到成像设备的附装已经完成的状态下,处理盒7的显影分离部分70与设置在引导件29中的槽接合。在与此类似的构造中,引导部件29与槽之间在高度方面不同,当附装处理盒7时的可操作性会受到影响。而且,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引导部件29形成为沿处理盒7的附装方向从上游侧延伸至下游侧,这意味着在需要设备主体内空间节省方面留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在处理盒的附装/拆卸时的操作性方面获得改进,以及实现处理盒和成像设备的空间节省(尺寸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可拆卸地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的处理盒包括图像承载部件、构造成抵靠在图像承载部件上以由此对形成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显影框架部件和设置在显影框架部件上的力接收部分,所述显影框架部件构造成支撑显影剂承载部件并且能实现其中显影剂承载部件抵靠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抵靠状态和其中显影剂承载部件与图像承载部件分离的分离状态,所述力接收部分构造成允许显影框架部件通过受到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加压部分挤压而进入分离状态,其中所述力接收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构造成当处理盒从外部***到成像设备主体内部时抵靠在所述加压部分上,并且沿着所述处理盒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每侧上,沿与所述***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构造成当所述处理盒位于可以成像的位置处时抵靠在所述加压部分上,并且所述力接收部分具有形成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两个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构造成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包括能可拆卸地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的处理盒和构造成挤压设置在所述处理盒中的力接收部分的加压部分,其中所述处理盒包括图像承载部件、构造成抵靠在图像承载部件上以由此对形成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显影框架部件和设置在显影框架部件上的力接收部分,所述显影框架部件构造成支撑显影剂承载部件并且能实现其中显影剂承载部件抵靠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抵靠状态和其中显影剂承载部件与图像承载部件分离的分离状态,所述力接收部分构造成允许显影框架部件通过受到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加压部分挤压而进入分离状态,其中所述力接收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构造成当处理盒从外部***到成像设备主体内部时抵靠在所述加压部分上,并且沿着所述处理盒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每侧上,沿与所述***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构造成当所述处理盒位于可以成像的位置处时抵靠在所述加压部分上,并且所述力接收部分具有形成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两个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从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剖视示意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
图2是剖视示意图,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在抵靠状态下的构造。
图3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提升机构的透视图。
图5A和5B是剖视示意图,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附装。
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分离机构的视图。
图7是侧视示意图,示出用于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附装过程。
图8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在成像位置处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在抵靠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的透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传统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
首先,将参照图1说明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通过示例的方式,以下使用激光束打印机来说明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然而,这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所述成像设备也可以是复印机、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文字处理器、传真设备或组合了这些机器的多功能设备。图1是剖视示意图,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成行地布置有分别用于形成黄色(Y)图像、品红色(M)图像、青色(C)图像和黑色(K)图像的第一至第四成像单元SY、SM、SC和SK。除了所形成的图像颜色不同之外,第一至第四成像单元SY、SM、SC和SK基本相同。因此,虽然下文中使用后缀Y、M、C和K来指示所使用的是什么颜色的成分,但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省略这些后缀。
根据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具有作为多个图像承载部件的四个感光鼓1。感光鼓1设置成能沿图1中箭头A的方向转动。而且,绕每个感光鼓1布置有充电辊2和扫描单元(曝光器件)3。充电辊2设置成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并且构造成对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扫描单元3借助基于图像信息的激光L照射充电了的感光鼓1的表面,由此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图像(静电潜像)。
而且,绕每个感光鼓1布置有作为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显影辊17和清洁部件6。显影辊17对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图像进行显影,由此形成作为显影图像的调色剂图像。清洁部件6设置成与感光鼓的表面接触,并且构造成去除作为残留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显影剂的调色剂。该示例性实施例采用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所述调色剂是非单一成分显影剂。作为显影***,该示例性实施例采用接触显影***,其中借助保持与感光鼓1接触的显影辊17进行显影。
而且,根据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具有中间转印带5,该中间转印带形成为环形带并且设置成与所有的感光鼓1接触。中间转印带5通过由驱动辊51、二次转印相对辊52和从动辊53支撑而被悬挂,并且沿图1的箭头B方向循环。初次转印辊8并排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的内周边表面侧上,从而与感光鼓5相对。而且,二次转印辊9在与二次转印相对辊52相对的位置处布置在中间转印带5的外周边表面侧上。
形成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初次转印辊8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上。在全色成像时,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第一至第四成像单元SY、SM、SC和SK处顺序地叠加在彼此上,以被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上。然后,诸如纸张或类似物的记录材料与中间转印带5的运动同步地传送至二次转印辊9。并且,由于通过居间的记录材料12抵靠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二次转印辊9的作用,形成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共同地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12上。初次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感光部件)上的任何初次转印残余调色剂都被清洁部件6去除,并且掉落到可去除的调色剂腔14a中以回收在其中。二次转印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任何二次转印残余调色剂都被中间转印带清洁器件11去除。
已经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12传送至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定影器件10。而且,在定影器件10处将热和压力施加至记录材料12,由此将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材料12。而且,已经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12排出到成像设备外部,由此完成一系列成像操作。
处理盒的构造
接下来,将参照图2说明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的处理盒7的总体构造。图2是在显影辊抵靠在感光鼓上的状态下的处理盒的剖视示意图。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主体100构造成允许分别对应于四种颜色的四个处理盒7被附装/拆卸。每个处理盒7都包括感光部件单元13和显影单元4。感光部件单元13包括感光鼓1、充电辊2、清洁部件6和支撑这些部件的清洁框架部件14。感光鼓1经由轴承(未示出)可转动地安装至清洁框架部件14。而且,充电辊轴承15安装至清洁框架部件14从而能沿着穿过充电辊2的转动中心和感光鼓1的转动中心的直线在图2的箭头C的方向上运动。而且,充电辊2的转轴2a可转动地安装至充电辊轴承15,并且充电辊轴承15设置成由作为推压单元的充电辊加压弹簧16朝向感光鼓1推压。
另一方面,显影单元4包括显影辊17、调色剂支撑辊20和支撑这些部件的显影框架部件18。显影辊17通过显影框架部件18经由分别安装至显影框架部件18的两侧的显影轴承(未示出)支撑,从而能沿图2中的箭头D的方向转动。而且,显影单元4包括存储调色剂的显影剂存储腔(以下称为调色剂存储腔)18a和其中布置有显影辊17的显影腔18b。在将调色剂存储腔18a与显影腔18b彼此分开的分隔部中设有开口18c。在处理盒7的运输时,用于防止调色剂存储腔18a中的调色剂散落到处理盒7外部的显影剂密封部件23设置在开口18c的在显影腔18b一侧的表面上。在处理盒7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后,显影剂密封部件23被沿纵向方向拉动,由此开封开口18c。在显影腔18b中,布置有调色剂供给辊20和显影刮刀21,所述调色剂供给辊构造成在与显影辊17接触的同时沿箭头G的方向转动,所述显影刮刀用于调节显影辊17上的调色剂层。而且,在调色剂存储腔18a内,设有用于搅拌所存储的调色剂并且将调色剂传送至调色剂供给辊20的搅拌部件24。
而且,显影单元4连接至感光部件单元13,从而能绕配合轴25R和25L转动,所述配合轴25R和25L与设置在支承部件19R和19L中的配合孔19Ra和19Rb相配合。而且,显影单元4被加压弹簧26推压,并且在通过处理盒7成像时,显影单元4绕配合轴25R和25L沿图2中的箭头F的方向转动,由此使显影辊17抵靠在感光鼓1上。显影单元4(显影框架部件18)的其中显影辊17由此抵靠在感光鼓1上的状态将被称为抵靠状态,并且显影单元4(显影框架部件18)的其中显影辊17与感光鼓1分离的状态将被称为分离状态。
处理盒的附装/拆卸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3,将说明用于将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7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从成像设备主体100拆卸的构造。图3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透视示意图,示出附装处理盒之前的状态。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处理盒7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的方向(***方向)是与感光鼓1的转轴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图3中的箭头E所指示的方向)。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沿处理盒7的附装方向的上游侧定义为前侧,并且下游侧定义为后侧。即,处理盒7从前侧向后侧***,由此处理盒7可以从外部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的内部。
如图3所示,在成像设备主体100的前侧上设有能打开和关闭的前盖73。当前盖73被打开时,露出四个附装部分74,所述附装部分并排布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处理盒7待附装在所述附装部分中。并且,在每个附装部分74的沿竖向方向的上侧和下侧上,分别设有从成像设备主体100的前侧到后侧延伸的附装上引导部分80和附装下引导部分81。而且,在每个处理盒7的沿竖向方向的上侧上和感光部件单元13的鼓后轴承处设有上引导部分27。而且,在每个处理盒7的下侧(底表面侧)上,感光部件单元13设有下引导部分28。并且上引导部分27与附装上引导部分80接合,下引导部分28与附装下引导部分81接合,并且处理盒7相对于附装部分74沿图3中箭头E的方向受力***,由此可将处理盒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
接下来,将参照图4、5A和5B说明提升机构(移动机构)40,该提升机构构造成提升(移动)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100中的附装下引导部分81。图4是透视图,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提升机构。图5A和5B是剖视示意图,示出处理盒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附装。图5A是剖视示意图,示出处理盒附装过程(未附装位置),并且图5B是剖视示意图,示出在处理盒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之后的处理盒。
这里,如图5B中虚线所示,在其中处理盒7到成像设备主体100的内部的附装(***)已经完成的状态下,当前盖73打开时处理盒7的位置将被定义为附装位置(第一附装位置)。而且,如图5B中的实线所示,在其中处理盒7到成像设备主体100的附装已经完成的状态下,当前盖73关闭时处理盒7的位置将被定义为成像位置(第二附装位置)。该成像位置是其中显影框架部件18和成像设备主体100的相对位置已经从在附装位置处的相对位置位移的位置。
如图4所示,成像设备主体100设有包括连杆机构的提升机构40,在该连杆机构中,附装下引导部分81和前盖73彼此结合地操作。由于该提升机构40,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7能在附装位置与成像位置之间运动。提升机构不限于连杆机构。对于提升机构40而言必要的仅是允许附装下引导部分81和前盖73彼此结合地操作的机构。
如图5A所示,通过沿箭头E的方向受力***,处理盒7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而且,如图5B所示,在处理盒7到成像设备主体100的附装已经完成之后,前盖73绕提升轴40a沿箭头M的方向从由虚线所示的位置转动成遮盖附装部分74。结果,附装下引导部分81沿图5B中箭头H的方向上升,并且处理盒7从附装位置上升(运动)至成像位置。此时,设置在处理盒7中的感光鼓1经由中间转印带5抵靠在初次转印辊8上,即,在其中可以进行成像的状态下。而且,以与附装相反的顺序,可以从成像设备主体100取出处理盒7。
接下来,将参照图6A和6B说明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分离表面(力接收部分)30和分离部件41。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分离机构的视图。图6A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透视示意图,并且图6B是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纵向端部的视图。如图6A所示,处理盒7的显影框架部件18设有分离表面30。分离表面30由第一分离表面(第一表面或第一部分)30a和第二分离表面(第二表面或第二部分)30b构成。而且,第二分离表面30b的沿处理盒7的附装方向设置在前侧(上游侧)上的表面将被称为第二分离表面前部30bF,并且设置在后侧(下游侧)上的表面将被称为第二分离表面后部30bR。另一方面,成像设备主体100设有分离部件(分离机构)41,该分离部件具有加压部分(分离部件前部41F和分离部件后部41R)。分离部件41设置成能在附装过程中和在用于处理盒7的附装位置处挤压第一分离表面30a。而且,在成像位置处,分离部件41的分离部件前部41F能挤压沿处理盒7的附装方向在前侧上的第二分离表面前部30bF,并且分离部件后部41R能挤压在其后侧上的第二分离表面后部30bR。
如图6B所示,第一分离表面30a形成为高度h1,从而沿显影框架部件18的纵向方向(感光鼓1的轴向方向)延伸。另一方面,第二分离表面30b形成在显影框架部件18的沿纵向方向的前侧和后侧中的每一侧上,从而是连续的并且与第一分离表面30a齐平。更具体地,第二分离表面30b被分成分别在前侧和后侧上的第二分离表面前部30bF和第二分离表面后部30bR,并且显影框架部件18沿纵向方向的宽度分别是W1和W2,其高度是h2。而且,第二分离表面前部30bF和第二分离表面后部30bR之间沿显影框架部件18的纵向方向的距离是W3。这里,第一分离表面30a的高度h1是当处理盒7处于附装位置时允许分离部件41(41F,41R)抵靠在第一分离表面30a上的高度。第二分离表面30b(30bF,30bR)的高度h2是当处理盒7处于成像位置时允许分离部件41(41F,41R)抵靠在第二分离表面30b(30bF,30bR)上的高度。具体地,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分离表面30a是沿显影框架部件18的纵向方向(感光鼓1的轴向方向或处理盒***方向)在长度(宽度)W1+W2+W3上延伸的表面。第二分离表面30b是沿与显影框架部件18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从第一分离表面30a在长度(高度)h2上延伸(突出)的表面。
接下来,将参照图7至10说明显影辊17和感光鼓1的抵靠和分离操作。图7是侧视示意图,示出用于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附装过程。图8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在成像位置处的侧视示意图。图9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在抵靠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图10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的透视示意图。
第一分离表面30a形成为沿着这样的路径延伸,即,当处理盒7从未附装位置(附装过程)相对于成像设备主体100运动至附装位置时,分离部件41相对于显影框架部件18进行相对运动所通过的路径。换言之,第一分离表面30a沿处理盒7的***方向(处理盒7从外部***到成像设备主体100的内部中的方向)延伸。如图7所示,在其中处理盒7相对于成像设备运动的附装过程中,显影框架部件18的第一分离表面30a被分离部件41挤压,并且第一分离表面30a和分离部件41在彼此上滑动。此时,第一分离表面30a沿图7中箭头P的方向从分离部件41(41F,41R)接收压力。因而,显影单元4使用配合孔19Ra和19Lb作为摆动中心沿箭头R的方向转动,并且显影辊17相对于感光鼓1分离(处于分离状态)。第一分离表面30a形成为沿处理盒7的附装/拆卸方向延伸,以便在附装过程中,显影辊17和感光鼓1保持彼此分离。
而且,如图8所示,在处理盒7已经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之后,处理盒7在其中前盖73关闭的成像位置处通过上述成像设备主体100的提升机构40沿箭头H的方向升高。作为处理盒7上升的结果,分离部件41(41F,41R)的加压位置从第一分离表面30a运动到第二分离表面30b(30bF,30bR)。换言之,第二分离表面30b(30bF,30bR)形成为沿当处理盒7从附装位置运动至成像位置时分离部件41相对于显影框架部件18进行相对运动所通过的路径从第一分离表面30a延伸。在该状态下,第二分离表面30b(30bF,30bR)受到分离部件41(41F,41R)挤压,并且沿图中箭头P的方向接收压力。因而,如在附装过程中那样,显影单元4使用配合孔19Ra、19Lb作为摆动中心沿箭头R的方向转动,并且显影辊17与感光鼓1分离。
而且,如图9所示,在成像时,成像设备主体100所配备的分离部件41(41F,41R)沿箭头T的方向运动,并且在处理盒7的第二分离表面30b(30bF,30bR)与分离部件41之间形成间隙V。因而,分离部件41(41F,41R)相对于第二分离表面30b(30bF,30bR)的挤压被释放。而且,如上所述,通过加压弹簧(参见图2)加压显影单元4。结果,显影单元4使用作为摆动中心的配合孔19Ra、19Lb沿箭头S的方向转动,以便使显影辊17以固定压力抵靠在感光鼓1上。
这里,将说明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分离表面30a和第二分离表面30b之所以形成为彼此齐平的原因。如上所述,在附装过程(未附装位置)中和在附装位置处,第一分离表面30a和分离部件41彼此抵靠,并且第一分离表面30a从分离部件41接收压力。继而,在附装完成之后并且在成像位置处,从分离部件41接收压力的分离表面30的位置从第一分离表面30a移动至第二分离表面30b。这里,如果在第一分离表面30a与第二分离表面30b之间形成有台阶,则在附装位置与成像位置之间从分离部件41到分离表面30(30a,30b)的压力会产生差异。附装位置与成像位置之间的这种压力差异将导致附装操作中可操作性的恶化。鉴于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分离表面30a和第二分离表面30b形成为彼此齐平以便使由分离部件41引起的压力在附装位置和成像位置可以保持相同。
而且,将说明将设置在显影框架部件18上的第二分离表面30b分成前侧和后侧的原因。如上所述,沿纵向方向在第二分离表面前部30bF与第二分离表面后部30bR之间有宽度W3的距离。由于该构造,与其中第二分离表面30b设置成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宽度W3的没有形成第二分离表面30b的区域得到更高效的利用,由此实现空间节省。例如,如图10所示,当由连杆机构或类似物构成的分离部件41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100中并且处理盒7处于成像位置时,可以在宽度W3的没有形成第二分离表面30b的区域(形成在两个第二分离表面30bF与30bR之间的空间)中进行运动。例如通过采用这种构造,成像设备可以有效地利用其内部空间。
如上所述,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7构造成能在由分离部件41以固定压力挤压分离表面30以维持分离状态的同时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100/从成像设备主体100拆卸。因此,在当处理盒7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从成像设备主体拆卸时的可操作性方面可以获得改进。而且,通过有效地利用在分别形成在显影单元4的沿纵向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第二分离表面前部30bF和第二分离表面后部30bR之间的区域,可以实现对于成像设备和处理盒的空间节省(尺寸减小)。
总之,在本申请所讨论的构造中,在当附装/拆卸处理盒时的可操作性方面可以获得改进,并且可以实现成像设备主体中的空间节省。因而,可以实现成像设备和处理盒的尺寸减小。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依照最宽的解读,从而覆盖所有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能可拆卸地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
显影剂承载部件,其构造成抵靠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以由此对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显影框架部件,其构造成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并且能实现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抵靠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抵靠状态和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分离的分离状态;和
力接收部分,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部件上并且构造成允许所述显影框架部件通过受到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加压部分挤压而进入所述分离状态,
其中所述力接收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构造成当所述处理盒从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外部***到内部时抵靠在所述加压部分上,并且沿着所述处理盒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每侧上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沿与所述***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构造成当所述处理盒位于能进行成像的位置处时抵靠在所述加压部分上,并且
其中所述力接收部分具有形成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构造成在所述力接收部分被所述加压部分挤压并且所述力接收部分与所述加压部分在彼此上滑动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可拆卸地附装,
其中所述处理盒构造成能在第一附装位置与第二附装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附装位置,到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内部中的***完成,并且在所述第二附装位置,所述显影框架部件与所述加压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从在所述第一附装位置处的相对位置位移并且在所述第二附装位置能进行成像,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沿着当所述处理盒相对于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从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外部运动到所述第一附装位置时所述加压部分相对于所述显影框架部件进行相对运动所通过的路径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沿着当所述处理盒从所述第一附装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附装位置时所述加压部分相对于所述显影框架部件进行相对运动所通过的路径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加压部分相对于所述力接收部分的挤压被释放,所述显影框架部件从所述分离状态进入所述抵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轴向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相同的平面中。
6.一种成像设备,其构造成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能可拆卸地附装至成像设备主体的处理盒;和
加压部分,其构造成挤压设置在所述处理盒中的力接收部分,
其中所述处理盒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
显影剂承载部件,其构造成抵靠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以由此对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显影框架部件,其构造成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并且能实现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抵靠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抵靠状态和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分离的分离状态;和
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部件上的所述力接收部分,所述力接收部分构造成允许显影框架部件通过受到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加压部分挤压而进入所述分离状态,
其中所述力接收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构造成当所述处理盒从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外部***到内部时抵靠在所述加压部分上,并且沿着所述处理盒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每侧上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沿与所述***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构造成当所述处理盒位于能进行成像的位置处时抵靠在所述加压部分上,并且
其中所述力接收部分具有形成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构造成使所述处理盒在第一附装位置与第二附装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附装位置,到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内部中的***完成,并且在所述第二附装位置,所述显影框架部件与所述加压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从在所述第一附装位置处的相对位置位移并且在所述第二附装位置能进行成像,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沿着当所述处理盒从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外部运动到所述第一附装位置时所述加压部分相对于所述显影框架部件进行相对运动所通过的路径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沿着当所述处理盒从所述第一附装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附装位置时所述加压部分相对于所述显影框架部件进行相对运动所通过的路径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用于打开/关闭附装部分的门,所述处理盒附装至所述附装部分,
其中当所述门打开时,所述运动机构将所述处理盒保持在所述第一附装位置处,并且当所述门关闭时,所述运动机构将所述处理盒保持在所述第二附装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分离机构,其构造成使所述加压部分运动,
其中所述分离机构能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内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轴向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相同的平面中。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加压部分相对于所述力接收部分的挤压被释放,所述显影框架部件从所述分离状态进入所述抵靠状态。
CN201310196191.9A 2012-05-24 2013-05-24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Active CN103425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8788 2012-05-24
JP2012118788A JP5523503B2 (ja) 2012-05-24 2012-05-24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5033A true CN103425033A (zh) 2013-12-04
CN103425033B CN103425033B (zh) 2016-08-31

Family

ID=4962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6191.9A Active CN103425033B (zh) 2012-05-24 2013-05-24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48308B2 (zh)
JP (1) JP5523503B2 (zh)
CN (1) CN10342503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9742A (zh) * 2016-03-22 2017-09-2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315334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346316A (zh) * 2016-02-29 2021-02-0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08179B1 (en) * 2014-02-18 2020-08-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33362B2 (ja) * 2015-08-31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41527B2 (ja) 2015-09-16 2019-07-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46330B2 (ja) * 2016-03-11 2020-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18512B2 (ja) * 2016-03-11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73408B2 (en) 2016-03-11 2018-09-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pressing member configured to press a development unit
JP2020101687A (ja) * 2018-12-21 2020-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37699B2 (ja) * 2019-03-29 2023-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013A (zh) * 2004-07-30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JP2006276190A (ja) * 2005-03-28 2006-10-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3018A (ja) * 2006-01-11 2007-08-23 Canon Inc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103829A1 (en) * 2008-05-27 2011-05-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280620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8769B2 (ja) 2006-12-11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30265B2 (ja) * 2008-05-23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349999B2 (ja) 2009-02-16 201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72185B2 (ja) * 2011-03-24 2013-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013A (zh) * 2004-07-30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JP2006276190A (ja) * 2005-03-28 2006-10-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3018A (ja) * 2006-01-11 2007-08-23 Canon Inc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103829A1 (en) * 2008-05-27 2011-05-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280620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316A (zh) * 2016-02-29 2021-02-0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346316B (zh) * 2016-02-29 2023-03-21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19742A (zh) * 2016-03-22 2017-09-2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315334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315334B (zh) * 2016-04-27 2021-04-13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48308B2 (en) 2016-05-24
JP2013246247A (ja) 2013-12-09
JP5523503B2 (ja) 2014-06-18
US20130315621A1 (en) 2013-11-28
CN103425033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5033A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414152B (zh) 成像设备
CN101361025B (zh)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KR100915474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US1045939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670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組立方法及び解体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仮止め部材
CN101592910B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8000630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850183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2749822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941760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60062308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retaining member that can be pulled out therefrom
US6807393B2 (en)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320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13464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0040928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462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070186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150130932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1546151B (zh) 图像曝光装置、图像曝光装置的清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22273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3437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288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491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装置本体
US974682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